第一篇:古代文学论文之李白
论李白的艺术成就
繁荣的盛唐孕育出伟大的诗人,他们“既闲心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太康不逮”(阴潘《河月英灵集序》)。其中最具盛名的,莫过于潇洒飘逸,豪侠仗义的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他的一生可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在家读书时期、远游求仕时期、长安时期、再度漫游时期、安史之乱时期。
在家读书时期(26岁之前)
在他大约五岁时,举家迁往四川。他父亲“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二卷》218页)。由于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他少年时期受到道教的极大影响,道教的影响几乎伴随她一生。它的青少年时期,是在隐居与漫游、神仙道教信仰和任侠中度过的,他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中有名的有《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他初出四川时思念家乡所作的一首诗,出现了他日后诗中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
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
这一时期他西入长安入仕,见识到了官场的黑暗,《蜀道难》《梁甫吟》《行路难》表现了这一时期他愤懑的心情。他以失败的心情离开长安,隐居于组莱山。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对于蜀道高峰绝壁、万壑转石的艰难的渲染,也是李白对于世道艰难的渲染。
长安时期(42至45岁)
由于有人举荐,李白终于在天宝元年得到了入朝为官的机会,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但不久,他就发现,他只是唐玄宗旁边的一个写赞颂诗的御用文人,再加上朝中之人的馋毁,他被迫离开长安。
再度漫游时期(45至55岁)
在洛阳他与杜甫相遇,与杜甫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和杜甫一起又遇到了高适,怀古登临,纵酒狩猎。后来接近十年的漫游,他既感到不平,又关心国家命运。
安史之乱时期。(55至62岁)
在幽州,他预感到安史之乱即将爆发。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投入永王幕下,慷慨从军。此时肃宗已继位,李白因谋反罪流放夜郎,在流放途中,他遇赦放回,后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又想从军报国,无奈半道病还,去依附李阳冰,次年病逝于当涂,终年62岁。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1.讴歌理想,抒发悲愤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
2.蔑视权贵,追求自由
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现实的黑暗使他 李白图片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3.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可热„„通过对政事朝纲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4.情绪起伏,充满矛盾
他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庸俗卑恭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所以在《将进酒》、《江上吟》、《襄阳歌》等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齐一万物、逃避现实等消极颓废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5.豪放飘逸
大胆想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诗人不大注重对客观事物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和刻画,而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宣泄情感;如果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塑造的形象不足以表现他特有的思想情感及其追求的艺术境界,他则更多地借助神话、传说以及幻想和梦境来加以表现,从而创造出种种惊世骇俗的美学效果。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极其丰富,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思想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李白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与自然合为冥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士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他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响。南宋大诗人陆游曾赞美李白的诗:“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李白的诗对后代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唐韩愈一派诗歌就接受李白诗歌的创作经验,创造出自己崛奇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李贺的诗,更是接受了李白诗歌的影响,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宋代的大诗人苏轼、陆游也都借鉴李白的豪放诗风,表现自己的思想。一直到清代的龚自珍,许多诗人都从李白的诗歌中吸取营养,融汇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去。李白身后一千二百多年来,他的那些优秀诗篇,流传了一代又一代,至今仍被人们所喜爱,妇孺成诵,有口皆碑,不仅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光辉遗产,而且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李白是众人所推崇的“诗仙”,李白对后世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其诗歌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 的凛然风骨,那与自然冥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士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他的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出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以其理想主义和反抗精神的完美结合,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耸立起一座新的高峰,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李贺,宋代的苏轼、辛弃疾、陆游,明代的高启、杨慎、唐寅,清代的黄景仁、龚自珍等,都从他的诗歌中吸取了营养而卓有建树成为大家。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情感和思想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诗体上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不仅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光辉遗产,而且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参考文献
[1] 王寅生、《唐诗宋词元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2]《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3]王琦注(清)、《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29年排印本。
[4]《唐诗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第二篇:古代文学 李白介绍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分析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诗歌的艺术特色及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李白生平、思想的讲述分析李白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李白的思想、价值观及其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诗歌艺术手法的使用与表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仙”李白
“谪仙人”是唐代诗人贺知章首称李白的。据《本事诗》记载:“李白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完,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仙”给人以飘渺脱俗之感。那么,李白真是那么超脱尘世吗? 二.生平及其思想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未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
李白自己在一首诗中写到“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诗中的陇西人指的是李白的祖籍,也就是今天甘肃省秦安东,(其祖先在汉代时是防守边疆的将领,有些学者以此句认为李白是“飞将军”李广的第25代孙,属于西汉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一系的后代,李白生前也确实承认其远祖是李广。)
从李白五岁起一直到他六十二岁,逝世为止,把他的一生大体划分为如下五个时期:
一、蜀中时期:705年到726年(李白5到26岁)
二、以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726年到742年(26岁到42岁)
三、长安时期:742年到744年(42岁到44岁)
四、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时期:744年到755年(44岁到55岁)
五、安史之乱时期:755年到762年(55岁到62岁)
李白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但从小所受的教育非常奇怪,“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在这里,他没有提到儒家,虽说百家之中也可以包括儒家,但这至少说明他并不觉得儒家比百家中其他各家有什么特别需要尊重之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下帷 :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引申指闭门苦读)“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像这样的对儒家的态度,说明他在少年时所受的教育中恐怕并没有儒家高于百家中其他流派的地位。
但李白却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二十岁以前,李白曾有几年时间和一个号叫东严子的隐士一同隐居山中读书学道,此外,他还学习剑术。“十五好剑术“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李白在诗文中常常提到剑,“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三杯拂剑舞剑秋,忽然高歌涕泗涟”“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以说,剑是李白一生中时刻相随的亲密伴侣,也是李白精神和理想的寄托。同时,蜀中又是一个有着任侠风气的地方,侠士风概对李白也有影响。他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隐居与漫游、神仙道教信仰、任侠中度过的。他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性格和求仙学道、隐遁出世的思想也是这个时候形成起来的。
他还一再把自己比作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古风》,(鲁仲连是战国时期纵横家一派的人物,声称自己宁可投海而死,也决不接受暴秦的统治,曾帮助其他国家反抗秦军,取得明显的成绩。赵国的平原君为了他的功绩要封他为官,又要送他黄金,他都坚决拒绝。)由此可知,李白的事业心还是很强的,他希望“济苍生”,“安社稷”“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因此,李白并不是一位超脱尘世的仙人。贯彻李白一生的是“功成身退”即前提是建功立业,功城后方能安心退隐,因而他一生关心国事民生,期望有所作为。“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回答导入的问题)
基于他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在他26岁那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他以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生活。他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李白的长安时期: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再一次踏上征程,开始了他以东鲁、梁园 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生活。在这一时期,由于长安三年的生活使他思想极度苦闷,怀才不遇和有志莫愁充斥着他的心灵。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三、作品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天宝四年。诗人于天宝三年被排挤出长安后,经梁、宋,到达齐、鲁。当他由东鲁又要南下吴、越时,写了这首诗留别山东的朋友。所以诗题一作《别东鲁诸公》。
(二)解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梦游天姥吟”是就诗中所写内容自拟的乐府歌行题目,“留别”是点明诗为赠别之作。留别而出之以梦游天姥,在赠别诗中便显出别开生面的意味来。
据志书记载:天姥峰在台州天台县西北,就是今浙江天台西北。它同天台山相对,峰峦孤出峭立,下临剡县,仰望如在天表。这样一座山自然是诱人的。梦游不是实游,但仍然表现了心向往之。李白在南陵得到征召时,曾兴奋地说:“我辈岂是蓬蒿人!”并非甘居乡野山林的人物。曾几何时,又转向 水。为什么有如此骤然的转折呢?就在当时政治腐朽,奸佞当权,有理想有抱负之士不得施展才能,“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无人识贤用贤,只好赋归去来了。所以留别诗要写成梦游天姥,因为中心不在别意的缠绵,而在借此以抒发政治感慨,表示政治态度。本属政治性主题,却通过梦游名山、神入幻境表现出来,惝恍迷离,奇异多彩,更充分地发挥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成为李白的一篇代表作。
全诗可分成三段:
自首句至“对此欲倒东南倾”为第一段。写梦前,梦游天姥山的缘由。从战国以来,就相传东海中有三神山。战国时燕、齐之主和秦始皇都曾派人入海相求,自然毫无结果,因为它本是不存在的东西。诗人把它拉来做陪衬,创造了一个跌宕有致的开端,并且一开始就带上点神话气氛。“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海客”指海上来的客人。“瀛洲”是传说中东海三神山之一。“信”是诚然。“烟涛”指烟波海涛。“微茫”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海客谈说瀛洲,只是虚幻的传言,烟水迷茫实在难以求索,越人谈天姥,是人间的实言,是可以攀上云霞明灭的峰头一览真颜的。这是用对句写出两个虚实相映的形象,用瀛州的烟波渺茫难求来衬托天姥山的客观存在。有了瀛洲的反跌,天姥更加突出了。仙山瀛州虽好,但涉虚幻,即不可求,因而一笔带过。天姥可睹,并且云霞明灭,故可一游。下面描写天姥的奇伟:“天姥连天向天横”。天姥不仅高与天齐,所谓“连天”,还有与天比长争高的架势,所谓“向天横”,真可以说是情豪笔劲,把山写得龙腾虎跃。“拔五岳,掩赤城”。“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历来被认为是中国腹地的五座大山。“赤城”也是山名,在天台县境内。天姥拔出五岳之上,掩蔽了赤城山,足见其巍峨雄拔之势了。下面再用天台山来烘托。“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对天台先扬一笔,四万八千丈,然而在天姥面前,也不过如倾侧俯伏的小丘罢了。这一扬一抑都是为了显示天姥之高、之大。这横空出世的天姥的高大形象一下就跃入我们的眼帘。如此雄奇的山水,自然引人神往,怎能不使李白魂牵梦萦呢?所以诗人于梦中飞去了,故引出一番奇异的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至“失向来之烟霞”为第二段。写梦中,游天姥的全过程:由入梦到梦醒,是全诗的主要部分,也是扣“梦游天姥”之题。
既然是梦,那就多变幻而神奇。梦是虚境,山是实境,诗人使虚实交织,似幻似真,逐次展现出迷离引人的境界。“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之”指因借越人的谈论天姥。“梦吴越”指梦中由山东向吴越驰去。“一夜飞度镜湖月”。诗人一夜之间,在月光下,飞越了镜湖。镜湖在今浙江绍兴,是从山东到天姥所经之路,因此过镜湖有似真,一夜飞度则为幻。“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剡溪即曹娥江上游,剡县就在溪滨,过剡似实,湖月相送则为幻。湖月把诗人的身影投射于地,合乎情理之真,而月下飞行,无疑又是幻。可谓霎时千里,带有梦的特点。这个引无数墨客竟折腰的旅游胜地,李白只写了两句:“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谢公”指谢灵运,他喜游山水,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投宿。他的诗中曾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峰”。即夜晚投宿于剡,天明遂登天姥。这里点出历史上游人之陈迹。“渌水”指清澄的水。这句突出剡溪主要动人的非凡景色之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指谢灵运为登山而特制的木鞋,鞋底有可以装拆的齿,上山则去掉前齿,下山则去掉后齿。“青云梯”指高峻的山路。谢公宿处为历史实有,似实,脚著谢屐,则为幻。这一段写梦行至天姥,配以月夜背景,点染历史故实,画面优美,真幻交织,奇趣引人。
接着写“游天姥”,先外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半壁”指半山腰。神话传说东南桃都山有桃都树,其高大异常,枝与枝相距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出先照到此树,天鸡遂呜,然后天下群鸡方叫。因为山高,半山就看到梅上日出,天鸡已开始啼叫,将神话组织入诗,更添神异色彩。半山腰处已经看到大海日出,又传来天鸡的啼声。大家想一下,“半壁”尚如此雄伟壮观,那“绝顶”当如何?
(梦境展开,胜景之一)再看山的实景,首先是洞天外:“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巳暝”。“暝”指天黑。这些靜景雄伟陡峭已使人迷醉,由于山路曲折盘旋,没有一准方向,一路上或迷赏名花,或倚石休歇,不觉之间已是夜幕降临时刻。下面由静写动,由看到听,突出山的惊险景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咆”是野兽怒吼声。“熊咆龙吟”是形容“岩泉”即涧水的声音。“殷”形容声音震天。“栗”是感到惊惧而发抖。“层巅”指峰顶。“熊、龙、岩、泉、巅”景象险怪,通过一咆一吟,显示惊心慑胆的景象。这四句说深邃的峡谷中岩泉咆哮,浓密的深林黑黝黝不见边际,层巅使人战栗惊恐,足见其神奇。这“迷、倚、忽”表现诗人为天姥胜景所陶醉,乐而忘返。这一种神秘奇伟的境界,为下文的奇境陡现酝酿了气氛。
(洞天外梦境变幻,胜景之二)描绘洞天仙景:“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 “青青”形容雨云浓黑。“淡淡”是水波闪动的样子。“烟”指雾气。先写神奇之境将要出现时的预兆变化,黑云在脚下,青青含雨欲滴,岩泉瀑水则笼罩在夜雾中。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列缺”是闪电。“霹雳”是雷声。“扉”是门。“訇然”形容大声。这四句承上文“云青青兮欲雨”,写一阵电闪雷鸣,山峦崩裂,现出两扇石门,又訇然张开,露出一个洞天福地来。那里面是什么情景呢?“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青冥”即指青天。“金银台”是神仙所居的台阁。这里青空辽阔望不到头,日月光华照射着金装银裹的亭台建筑,光彩夺目。“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云之君”犹如说天上仙人。他们以云霓彩虹为衣,以风为马,也就是乘风,飘然而下。说神仙们纷纷从天上降下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回车”即拉车,老虎鼓瑟,鸾鸟拉车,仙人林立,奇境迷人。
(梦境高潮,胜景之三)这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至此,诗人的想象已推到高峰。洞天是极乐世界,诗人向往之乐土,追求之理想。我们说李白在不得意时,往往通过这样的境界来表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然而,这毕竟太虚幻了,到头来还是觉醒。诗人以“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肘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悸”是心惊。“怳”同“忧”,这里是恍然醒觉的样子。“向来”是旧来之意,指方才的梦境中所遇。醒来一看,只有身边的枕席,方才梦中的山水洞天全部烟消云散。诗人又回到现实中来,不禁由此陷入深邃的思索而长叹: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到结束为第三段,写梦醒后,回到现实当中。眼前的现实是即将离开山东亲友,去游那魂牵梦萦的天姥山了。这个现实自然会勾起那使诗人悲愤的长安三年生活。三年长安,清梦也似的过去了。京华难容,“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已付诸东流,半生的坎坷,斗争中失败的悲愤,使诗人慨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世间一切富贵行乐,不过有如一场春梦,千古往事不都像东流逝水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吗?这是诗人由梦中引出的感叹,是梦后抒情言志。诗人记梦,看来也就是为了这两句,不妨把它看成画龙所点的“睛”。结论是“人生如梦”。这种人生如梦的思想是消极的,不过这一方面是现实压抑的结果,另一方面其中也含有对庸俗富贵的轻蔑。怎么办?另一追求就是深入名山,求仙访道。“别君去兮何时还”,“何时还”是两可之间的问题,也许还,也许不还,所以不做答,眼前却是要:“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白鹿”是仙人所骑。这两句是说往游名山,求仙访道。诗人经历过人生的周折,带着对腐朽现实的憎恶与鄙视,决心到这个畅情适意的天地里去了,所以最后喊出高亢的决绝的声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摧眉折腰”是低眉弯腰,指屈抑自己的心志,恭顺地侍候权贵。怎么能低头弯腰忍受屈辱去趋奉权贵,使自己不能舒心畅意呢?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这里直接抒发了李白对当时丑恶现实的愤怒和对权贵的强烈反抗情绪,从而给全诗基调上加上了积极向上的成分,点亮了主题。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诗人也绝不低眉顺眼奉事权贵,宁可放浪山水之间,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傲岸与高洁,这种蔑视权贵的气魄和精神,令人吐气,使人鼓舞。
梦前天姥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
1.为何从“瀛洲”谈起?
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用,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是诗 “神”的特色凸显而出。2.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 高大、巍峨
3.怎么体现?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
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正面与侧面相结合。写作手法:比较、衬托、夸张。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想做好准备。
梦到剡溪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1.“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自由自在
2.“照”和“送”写出什么?
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3.为何提到“谢公”? 学生结合诗文分析有理即可。
登山途中所见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1.时间——早晨。
山顶所见(洞外)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1.时间——日暝。2.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 昏暗恍惚恐怖。
山顶所见(洞内)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1.四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与前文有何联系? 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
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2.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光辉灿烂,壮丽非凡。
3.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这里到了哪个阶段? 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4.这些描写在“意”上有何作用?
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
梦醒情景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心惊梦醒,好梦不常。在梦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抒情言志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如此”何解? 像一场梦
2.理解并评价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重点是辨证分析。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
三.总结: 1.全诗脉络:
入梦缘由→梦游历程→仙境出现→梦醒→留别 2.介绍其他观点:
陈沆引用李白另一首诗《梁甫吟》来作旁证,确实也看得出这两首诗的描写方法及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李白有许多留别诗,屡次流露出他被放逐的愤慨。把这些诗联系起来看,更可以肯定游天姥山是游皇宫的比喻。有一首《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的五言古诗,就紧接编在《梦游天姥山》之后。曹与鲁是邻境,前诗留别东鲁诸公,后诗留别曹南群官,可知是作于同一时期。这首诗开头说自己早年修道求仙,后来碰上运气,供奉内廷。有过一些建议,很少被采用,只得辞官回家。下文说:“仙宫两无从,人间久摧藏。”这是明白地说学道做官都失败了,只落得在民间没落和流浪。《梦游天姥山》开头二句是说求仙“无从”,其次二句是说进宫或有希望。此下描写天姥山景色一大段,实质是描写宫廷。结论是宫廷里也“无从”存身。“仙宫两无从”这一句可以说就是《梦游天姥山》的主题。
艺术特色:
一、想象丰富而奇特,夸张大胆,而不失险怪。
古人说:言而不文,行之不远。诗歌,尤其需要想象。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驰骋在一个奇特的艺术境界中,创造了一个迷离恍惚、雄苛壮丽的美妙意境,使人目眩心迷,魂悸魄动。诗人写此诗时,刚从长安放还,未曾到过天姥山,诗中所写的景象,或本诸传说,或托之虚构;但他信笔写来,却显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有如身临其境。其中有历史故事,神话和传说。有诗人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在意识中的印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聚在一起,构成辉煌灿烂、惊心动魄的图画。题曰“梦游”,可见诗人是在“梦”字上大做文章,梦即是真,真即是梦,在梦与真的有机结合上,写出了无比瑰丽的幻想境界。你看他一夜之间就从东鲁(今山东省)飞度过绍兴的镜湖,上有—轮明月伴随,下有一池碧波映衬,他穿起南朝谢灵运曾经穿过的木屐,沿着高入云霄的石梯开始向天姥山的峰顶攀登,诗意多浓!境界多美!
李白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诗人对现实生活不作过细的描写,而是驰骋于广阔的空间,穿插于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的景物,捕捉许多看来似乎无联系的意象,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图画,表现跌宕起伏的感情。诗人就是通过这些奇幻的景物,抒发迭宕起伏的感情,表示对社会现实的摒弃。诗的最后—部分写梦醒后的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我怎么能低眉弯腰服侍权贵们,叫自己终日闷闷不乐呢?诗人的梦游天姥,向往仙境追求自由,超脱尘世,都与他反权贵思想密切相关。诗人的想象如此丰富而又奇特,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只有屈原的《离骚》与《远游》可以比拟。
二、别具匠心的构思。
《文心雕龙·章句》在论及文章的结构时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是就文章的一般结构而言。然而诗歌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可以按照诗人感情的需要,进行大幅度的跳跃。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突破了一般留别诗“有别必怨,有离必伤”的陈规俗套,全然不写惜别之情,而是借“别”抒怀,另有寄托,写成一首惊心动魄、众音繁会的纪梦诗、游仙诗,借此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为此,不按生活的顺序,逐个描绘每一事物,而是以炽烈的感情去燃烧读者的心灵。他一任感情之所至,大胆地展开想象,尽情地予以挥洒。明代胡应麟以为这首诗“无首无尾,杳冥昏默”,似乎不可捉摸。然而仔细寻绎,还是具有严谨的规律性的。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该诗在构思上,不同于一般触物生情、感事抒怀之诗,而是离开现实生活,把主观世界的活动外化为幻想,制造出一片幻影,任凭主观意愿在幻觉里自由的驰骋,不受现实生活的约束,因此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这种构思,最大限度地表现了李白对发扬个性自由的独特追求。
诗人写神仙世界的美好,正是为了反衬现实社会的恶浊;写自己对仙境的向往,正是为了表现对尘世的憎恶。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写出了诗人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仿佛诗人苦闷的灵魂在梦中得到真正的解脱。正是由于这种别具匠心的构思,使得全诗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从而构成了全诗浪漫主义的华赡情调。该诗虽分成三段,然而彼此关联,不可分割,不仅自始至终,“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而且每两段之间都以关键性的诗句作为纽带,加以绾合。例如第一、二段之间,用“我欲因之梦吴越”来承接上文:
二、三段之间以“失向来之烟霞”结上启下,环环紧扣,宛转相生,不留斧凿之痕,表现了诗人高超的结构技巧。
三、句式参差,节奏缓疾相间。
诗歌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诗歌的语言讲平仄,讲押韵,都是为了创造抑扬顿挫的节奏,以供合乐和应歌。《梦游天姥吟》中这个“吟”字,就是古代长篇歌行的一种诗体,乐谱虽已失传,然而我们今天吟诵起来,仍然感到一种节奏铿锵的音乐美。在平仄上,它不像近体律诗那样严格,句法也没有那样整齐,更不讲究对仗的工稳。在押韵方面,它不是一韵到底,而是换了九次。每一次换韵,都形成一个明显的节奏,在感情上表现—个顿挫,两句一换韵的,显得节奏急促,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二句;多句一换韵的,显得音调舒徐,如“送我至剡溪”以下七句。
本篇在句法上也有鲜明的特点:全诗以七言为主轴,错以四、五、七、九言长短句式。有散文式的句式,也有楚辞体的句式。长歌永言,语气荡漾,读之有回肠荡气之效;有的甚至三句构成一个小段,全不讲求对仗,如“别君去兮何时还”三句便是如此。由于其中有—个单句,在音节上造成不稳定感,于是下面二句就夸口而出,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由于韵脚的不断变化,句子的长短不一,便形成快慢不同的节奏,起伏跌宕的旋律,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变化:有时慷慨激烈,犹如万壑争流,波涛汹涌;有时飘逸闲适,犹如一条小溪,平缓地流去。词釆亦明丽璀璨,极富表现力。写静幽,则渌水荡漾,白鹿青崖,镜湖映影,金银台承日月之照耀,读之确有烟霞明灭、美不胜收之感;写动荡,则列缺霹雳,丘峦崩摧,虎咆龙吟,又使人魂悸魄动,惊栗而感叹。凡此,皆可看出诗人艺术手段之高明。在这里,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人的灵魂美融铸为—个艺术整体。
四、思想艺术的高度统—。
即使李白作品读得不多,也都知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个警句,它表现了李白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高尚品格,是对封建制度的强烈反抗。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比兴的传统,在景物描写中讲究寄托,《梦游天姥吟》也是一样。清人陈抗说:“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借指唐代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诗比兴笺》)并且解释说“首言求仙难必,遇主或易”“身登青云梯”以下是指“金銮召见”,醉草吓蛮书;“忽魂悸以魄动”以下是说“一旦被放,君门万里。”至于“安能”二句,乃是对高力士之淹表示嗔怒,这一切当然不必指实,但作为作品的主旨是贯串全篇的,只不过是到了篇末作了直截了当的抒发。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很难截然分开。请注意,该诗写的是诗人的主观世界,它不是那对现实的描写。思想渗透形象,形象展示思想,两者融合无间,表现了思想艺术的高度统一,这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主要成就所在。
第三篇:古代文学论文
目 录
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2
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2 正文
一、关羽的生平、性格特点„„„„„„„„„„„„„„„„„„„„„3
二、《三国演义》中对关羽进行“义绝”塑造的原因„„„„„„„„„„4
三、从普通武将成为“武圣”的神化之路„„„„„„„„„„„„„„„5
注释„„„„„„„„„„„„„„„„„„„„„„„„„„„„„„„„8
参考文献„„„„„„„„„„„„„„„„„„„„„„„„„„„„„„8
《三国演义》中 “义绝”关羽的“神化”之路
摘 要:《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批深入人心的形象,其人物塑造的笔法凌厉,用短短的几句话就能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对本书主要人物之一的关羽,作者更是采用了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从而使得关羽成为古今妇孺皆知的名将。至此以后,关羽便走上了他“神化”的道路,被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封,最终成为与“文圣人”孔子并称的“武圣人”。
关键词:《三国演义》 关羽 义绝 神化
Ultimate loyal character, Guan Yu’s apotheosis way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bstract, It is created interiorizing that a groups of image are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It’s characters brushwork deeply, With a few words can make book’s character have vivid.Especially to book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s of Guan Yu.The author is adopted a variety of descriptive methods to shape him.So make Guan Yu become everyone knows General since ancient to now.Since then Guan Yu took him apotheosis way, And every dynasty emperor constantly conferment him.Finally, Let him become like the Confucius same as saint.We call him as heroic saint.Keyword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Guan Yu, Ultimate loyal character, apotheosis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毫无疑问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其自问世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如今更是成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背景是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到司马氏统一三国(公元280年)这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其中书中所塑造的“三绝”更是深入人心,而“三绝”之一的“义绝”关羽成为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封的典型,最终从一名普通的武将成为近“神”的“武圣人”。
一、关羽的生平、性格特点
历史上的关羽(?~219)并没有详细的生平家世记载,只有《三国志》中一言记载道:“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①《三国演义》中第一回则借关羽自己口中解释了他的出身:“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依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关羽应该原本只是河东解良的一个普通百姓,因为杀人犯了法四处逃难才得以遇见刘备。而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时期的一个开端。自“桃园三结义”后,他一直忠心跟随刘备,这才有了后来《三国演义》中的“斩黄巾首立功”、“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以及最后的“败走麦城”。尽管其中很多情节是《三国演义》虚构出来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关羽确实是历史上的一员虎将,但绝不是《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那么“智勇双全”。
就关羽的性格而言,从《三国演义》中不难看出,我们顶礼膜拜的“武圣”不只有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两全,其实也有着阴暗的一面。《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五回:当马超归降刘备的消息被关羽知道后,关羽上信刘备,想要从荆州入川与马超比武,吓得刘备一身冷汗。而后,还是诸葛亮深谙关羽的脾气性格,写了封回信赞叹关羽是美髯公绝伦超群,马超只不过是和张飞一样猛将而已。关羽将诸葛亮的书信遍示宾客后,这才打消了“入川比武”的念头。而第七十三回:刘备进位汉中王,在蜀中册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将”。派费诗去荆州封赏关羽,而当关羽知道是将他与“张、赵、马、黄”四人共称时,关羽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断然拒绝了刘备的封赏,最终还是费诗的一番说教,并将他称为刘备一般的人物,关羽才欣然拜受印绶。其实我们不难看出,一向以“义”字当先的关羽,并不是嫌弃黄忠老迈而不屑与他为伍;而是因为在他带兵攻打长沙时,黄忠曾是他的手下败将,以 关羽的自傲,焉肯与自己的手下败将同位而称?所以他才不能接受和黄忠一起同为“五虎将”。至此也不难看出关羽并未“义”待黄忠。②反而尽显关羽性格中的自傲、自负,而这也是他最后失掉荆州,败走麦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他对待不如自己的同僚与盟友,也缺乏起码的尊重,虽说没有永远的盟友,但是关羽恃才傲物,盛气凌人,对待盟友,动辄恶语相向。充分体现了他性格的“刚而自矜”——刚强而骄矜(自高自大)。刚强固然是优点, 但也须看场合和对象,不能时时处处一味刚强, 否则便有可能误事;骄矜则是一大缺点, 对于独当一面的统帅或政治集团的领袖, 甚至是致命的弱点。③
二、《三国演义》中对关羽进行“义绝”塑造的原因
谈到关羽的形象,人们自然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三国演义》第一回对他外貌的描写:“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而“义绝”形象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刻画的“三绝”之一,把关羽塑造成一个忠义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从古至今,圣哲贤人、英雄豪杰成千上万,只有关羽的地位如此显赫,如此得人心,应该说不是偶然的,这有着深层次的伦理道德原因,关羽形象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尤其是伦理文化,因而堪称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代表了普通民众的伦理道德倾向。④
所以《三国演义》中对关羽进行“义绝”塑造的原因不外乎是两点:一,作者罗贯中个人对于关羽的钦佩。二,借关羽所具有的忠义,即普通民众的伦理道德来对罗贯中所处的时代的讽刺。
虽说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并不像是罗贯中笔下的那么智勇无双、忠义参天,甚至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是对刘备过于愚忠了。但就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而言,确实是让人肃然起敬。尤其是当刘备在徐州被曹操击败投奔袁绍,他为曹操所擒,并被曹操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后替曹操斩杀颜良后又被封为汉寿亭侯。但就算是曹操如此器重礼待,关羽也始终是心系刘备,其回答张辽的一段话我们便不难看出。既而辽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⑤《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刘备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秋,关羽水淹于禁七军,杀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但面对孙权的求婚,关羽大骂孙权是贼寇并严词拒绝了这门婚事,孙权知道后大怒。后来趁关羽北伐襄阳、樊城,袭击荆州。3 表面上看来,关羽的拒婚并谩骂孙权似乎是违背了刘备同诸葛亮制定的“联吴抗魏”的策略,实则不然;因为在关羽看来,刘备是汉中山靖王之后,是正统的汉朝皇室后裔,他起兵是理所应当的,是正义的,因为他是为了匡扶汉家社稷。而孙权尽管雄踞江南,兵强马壮,但是说到底,也不过是瓜分汉朝天下的一个乱臣贼子,同曹操无异。所以,他拒绝与孙权联姻,实际上就是对刘备的忠心。如此忠义,相信确为当时世之表率,令人钦佩,相信这也就是罗贯中为什么会为关公虚构出千百年脍炙人口的“千里走单骑”与“过五关斩六将”吧。这两个情节或是罗贯中有感于关公的忠心而虚构,但真正将关于塑造成“义绝”的情节当是《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尽管此情节是罗贯中虚构的,但不容置喙的是也正是此情节成功地成就了关羽的“义”,从而塑造了关羽千百年来人尽皆知的“义绝”形象。清初人毛宗岗曾这样描述关羽形象:“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思之谊重。„„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⑥并将关羽定义为“义绝”。
而联想到罗贯中身处于元末明初的时代,一边是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另一边是自己理想不得实现,又面临身处二朝的尴尬局面,为中国士人传统伦理所不齿。所以,借史讽今,以抒己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加上他对于关羽的欣赏与钦佩,因此将自己不得实现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笔下自己所钦慕的人物,选择关羽作为“三绝”之一的“义绝”,从而进行脸谱式的塑造,也算是一位作者对自己的作品的一种个性化创作吧。至于最后的败走麦城,不降孙权而死,则算是“义绝”塑造中的最后的升华,悲壮,但是却令人一咏三叹,回味无穷。但不管怎么塑造,关羽也还是只是一个人的形象,也有着自身致命的性格缺陷。只是湖海散人或许不曾想到,在他身死以后,他所塑造的“义绝”关羽却被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不断加封,走上了“神化”的道路,甚至成为了和“文圣人”孔子并称的“武圣人”,受百姓的朝拜与万世香火。
三、从普通武将成为“武圣”的神化之路
关羽生前最辉煌的时候,也不过官至“五虎将”之首、前将军、汉寿亭侯,假节钺,总领荆州七郡事务。死后追谥“壮缪侯”。这样官职,在当时并算不上是很高的官职,就“关、张、马、黄、赵”“五虎将”相比,其生前地位几乎相当,死后也都被追谥封侯。但关羽却从宋代徽宗在崇宁元年(1102年)加封他为“忠惠公”开始,一步步走向了他成为“武圣”的神化之路,到了清代宣宗,即我们熟悉的道光皇帝,于道光八年(1828年)加封他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其间700多年的时间里,关羽由人入圣,现在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信仰。
究其根本,主要原因有三点:一,关羽生前的“忠义”为当世所少有,后世所钦佩;二,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义绝”脸谱化塑造深入人心,从而掩盖了关羽真实性格的缺点,开始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三,后代统治者基于自己统治的需要,以及关羽“忠义”对百姓的影响,采取不断加封,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历史上真实的关羽,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英武,也没有“千里走单骑”与“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经历,更没有“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义薄云天,但却也有着不为曹操高官厚禄所动,封金吊印而投刘备,以及水淹于禁七军的忠义勇武。而这样一位武将,相信确实是动荡不安与尔虞我诈的东汉末年的一位令人尊敬的英雄。陈寿在《三国志》中直言记载“羽刚而自矜” ⑦。所以哪怕他有着很明显的性格缺点,但却仍是让后人所钦佩的。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 民间已有关羽崇拜, 佛教、道教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神化关羽⑧;但真正让关羽从普通人向“神”转变的,还是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提高关羽的地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树立关羽高出其他武将的武勇,并以此来体现他的“忠义”。《三国演义》中,名将如云,但关羽之奇勇神威更出于众将之上。温酒斩华雄,关羽便以万人敌的雄姿傲立于世。⑨但这也只是罗贯中对于塑造关羽“义绝”的一个开始而已,而随后的一系列虚构情节,无不是为了更加突显关羽的“忠义”。另一个方面,也是为和“三绝”中的“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形成侧面衬托,从而达到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的文学化效果。罗贯中对于关羽“义绝”塑造可谓是不遗余力,即使如此,在《三国演义》付梓后的很多年里,民间虽对关羽“忠义两全”的“高、大、全”的形象顶礼膜拜,但却并未将他“神化”,只是视作一位伟大的英雄来崇拜,却为关羽神化奠定了基础,而宋徽宗则是第一个将关羽推上“神坛”的人。当时的大宋王朝正值内忧外患之际,面对无法改变的羸弱局面,宋徽宗选择将希望寄托给了历来被百姓所崇拜的关羽。他加封关羽为“忠惠公”,想通过突显关羽的“忠”,达到鼓励百姓和大臣效忠自己,与金人作战的效果,从而解决当时的矛盾。自此以后,历代统治者都不断加封关羽,以期用这种手段加强对百姓的信仰控制,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三国时期这么多的文臣武将,为什么这些统治者偏偏选中了关羽呢?其实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关羽作为最初跟随刘备一起起事的人之一,不仅有着万人莫敌的大将 风范,更难得的是较张飞而言,他亦有谋略,明事理。即使是当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而投奔袁绍,他被曹操所擒时,仍提出“不降曹操,只降汉帝”;到后来的封金挂印而弃曹投刘;到最后的败走麦城,不降孙权而死;这些都显示了他对刘备的忠心。而桃园结义,不杀马失前蹄的黄忠,也无不彰显他的义薄云天。这样的“忠义”精神,显然是千百年来统治者所倡导的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优秀品质,倘若百姓能以此为榜样,统治者又愁自己的江山不稳?所以,层层加封,也就是理所应当了。
即使如此,《三国演义》仍是关羽走向“神坛”不可或缺的桥梁。倘若没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对关羽进行“义绝”的脸谱化塑造,关羽义薄云天的形象也不会得以让世人所熟悉,更不会成为妇孺皆知的大英雄,也就无从谈起千百年来被百姓所景仰了。恰恰百姓的这种景仰,直接让关羽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从而被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封,一步步将他“人性”的一面消磨殆尽,却大肆宣扬他的“神性”,最终走上了“神坛”,成为人们心中那个理想化的人。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源自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绝”形象,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义绝”塑造,关羽走上“神坛”的路途或未可知。但就关羽“神化”的历史进程而言,则是上至封建君主,下到黔首百姓,旁至三教九流,以及其它各种宗教等各种社会力量,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关羽的由人入圣,虽是由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义绝”形象为基石,但却是千百年来,社会的各种力量相互交织促进而成的。
总的来说,关羽作为历史上一名功绩彪炳的武将,确有他的独到之处,值得让后人尊敬。但他并不是我们现在普通百姓所熟知的那位“武圣人”,因为他性格中的盛气凌人、刚而自矜都是造成他最后兵败身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到了明朝,在罗贯中的笔下,作者过于夸大了他身上的“忠义”,但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中对于塑造“义绝”这一典型人物的需要,是一种人物艺术化的手法。至于后来历代统治者出于自己统治需要的目的,对关羽进行层层加封,则更是一种政治手段了。这对于我们以客观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正确认识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都是有阻碍的。因为他们都是竭力宣扬他符合自己需要的好的方面,而掩盖了他不好的那一面。所以,关羽能从《三国演义》的“义绝”一步步走上神坛,成为“武圣人”,其实都是人们理想化的主观认定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夸大,已经政治目的的需要共同促成的。注释:
①⑤⑦[晋]陈寿 撰 [宋]裴松之 注.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560,567 ②席东京.英雄的末路——浅谈关羽、张飞的性格差异与缺陷[J].古代文学研究(文教资料)2009(6),下旬刊
③⑧沈伯俊.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羽形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第6卷 第4期
④王春梅.义绝——雅俗文化交融整合的关羽形象[J].大众文艺(文史哲)⑥[清]毛宗岗.读三国志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
⑨杨旺生.论关羽形象的“类神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参考文献:
【1】[晋]陈寿 撰 [宋]裴松之 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清]毛宗岗.读三国志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后汉演义[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5】席东京.英雄的末路——浅谈关羽、张飞的性格差异与缺陷[J].古代文学研究(文教资料),2009(6)
【6】王春梅.义绝——雅俗文化交融整合的关羽形象 [J].大众文艺(文史哲)
【7】沈伯俊.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羽形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8】杨旺生.论关羽形象的“类神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郭若鑫 赵岩.试论《三国演义》关羽形象类型化与多样性的统一——对于关羽“义绝”形象的补充[J].大众文艺(文史哲)
【10】刘海燕.民间传说中关羽形象塑成探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11】韩红宇.《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关羽人物形象之比较[J].电影评介(文学长廊)【12】孙波.浅谈《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塑造[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13】李惠明.传神文笔写关公——关羽艺术形象神圣化之历史变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2)
第四篇:李白 论文
毕业论文思路
论李白诗歌的特色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从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等方面来论述,并分别举例说明。
(一)现实主义特色
(1)对国家的热爱,对现实的批判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曾写下了《行路难》等一系列的著名诗篇。
李白的一生有伟大的抱负,但残酷的现实使他不能让自己的才学报效国家。胸中积了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愤怒,愤怒出好诗,他所写下的诗被称为‚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在诗中就阐述了现实的残酷。
(2)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市场诗人蔑视功名利禄,追求自己理想的豪情壮志。
(二)浪漫主义特色
杜甫和他是知己,最了解他的诗,杜甫称赞他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哭鬼神‛。
(1)浪漫主义形成的原因
(2)丰富的想象,喷发式的情感
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丰富的想象,李白诗歌中的想象一是丰富,二是奇特。《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名篇,写的是梦境。诗人以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和绚烂多彩的神仙境界,而这实际是诗人用以同黑暗现实相对立的一个‚理想王国‛。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更直接表示了他在现实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斗争精神。他所创造的艺术境界都具有瑰奇宏廓的特点,令人叹为观止。(3)大胆地夸张,闪耀迷离的章法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中,‚三千丈‛、‚三千尺‛都是极度夸张,(4)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也是构成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李白的诗歌中,往往通过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形象,如用水比喻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比喻愁情不断,抽刀断水正有不可断的特点。(5)清水芙蓉的语言
‚清水出芙蓉‛已成为李白诗歌语言特色最生动的概括。在创作上,李白诗歌的语言不愧为盛唐诗歌语言最典范的代表。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三)比兴手法的特色
比兴手法源于《诗经》、《离骚》,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兴言志,就是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各种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他的《长相思》并不是一首凄艳动人的爱情诗,而是对君臣遇合的期待,实现政治理想的苦恋。
(四)学习乐府民歌的特色
小结
论李白诗歌的特色
李白是唐代诗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而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人。他最让人诗兴焕发,才华灵动,神气飘逸,心胸俊爽。李白是站在唐诗顶峰上的一颗奇松。他的诗歌很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有‚诗仙‛之称,他留给后人的诗有九百多篇。是一个天才诗人,为什么他的诗歌能成为千古流传的诗句呢?下面我就从他诗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等方面来论述。
一、现实主义特色
李白的一生有伟大的抱负,但残酷的现实使他不能让自己的才学报效国家。胸中积了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愤怒,愤怒出好诗,他所写下的诗被称为‚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在诗中就阐述了现实的残酷。
(1)对国家的热爱,对现实的批判 李白留给后世有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经历了三年的政治生活,对李
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怒。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等一系列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吻合。
李白生活的唐朝,在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中,腐败王朝的江河下,李白被权贵排挤出来。他感到自己有回天之志,却毫无用武之地,他只能一吐心中的郁闷之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仅表达了他对权贵们的抗争和蔑视,更是对黑暗社会的彻底绝望。虽然绝望,但他不屈服,敢在诗中无情地加以揭露,有力地打击了当时奸臣当道,贤臣糟弃的社会现实。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李白应李璘的招聘加入永王幕府,本想以平叛立军功,却不料李璘被认定为叛乱,被杀。李白被迁涉流放到夜郎,途中的诗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苗》中写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首诗表明了他对国家的眷恋,对这次糟遇流放的的绝望。返回长安,报效祖国的机会没有了,他像是地沙漠中行走而又无助的人,对生活充满向往却无望。所有的苦恼和伤悲都埋藏在心里,此时心里是无限的委屈,只好借助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李的在四十二岁那年,他天天苦于不被重用,又不满朝政,天天只能借酒消愁,而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千言佳句。这种豪情壮志,真是古今罕见,所以贺知章才会称赞他为‚谪仙人‛。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2)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在中国古典讲坛上,李白是美政的使者,他希望朝廷能推举贤人。让自己能像孔子那样写出一部《论语》而流传千古。这或许只是诗人的一时冲动,但无论如何是表达了一种政治上的愿望。李白并不满足于做一个诗人,而要效法孔子,成为退则激扬文字、评论历史政治之得失,进则辅佐君王治理天
下的政治家。用自己多情的诗笔探索着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一直在努力着,他时常把自己比作是大鹏,从《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可以看出他向往大鹏这样展翅高飞,无拘无束的生活,希望他生活的朝代也是大家和平共处,一片繁荣的景象。可见大鹏是作者心中的偶像,是他从始到终都为之付出真情实感的理想所在。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市场诗人蔑视功名利禄,追求自己理想的豪情壮志。再如《行路难》其一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此时,李白虽受到朝廷同列者的嫉妒,诽谤,内心苦闷,但作者仍有冲破险阻,实现理想的信心。这似乎让我们看到不屈不扰的李的站在我们前面,我不能忽视李白一生都是经真诚的赤子之心来表达自己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观,整个未来,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而又不满足于现实。在这种矛盾的时代气氛中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也达到了极致。
二、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作家,李白在继承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杜甫和他是知己,最了解他的诗,杜甫称赞他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哭鬼神‛。这种神奇的艺术魅力,是他诗歌最神奇的地方。
(1)浪漫主义形成的原因
李白的经历,对其诗歌创作,尤其是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李白观赏了祖国的壮美山河,诗人由此诗兴大发,用他那饱含深情的妙笔,描绘了蜀道的险峻,长江黄河的壮阔与雄伟,留下了众多的名句。这些诗句,想像力惊人,夸张大胆,有的还善用了一些神话传说,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主观色彩。李白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十分自负,总想依靠自己的才能学识以获得帝王的特殊赏识,一步上青天,去建立赫赫功业。
但在求仙访道中,他又深受道家影响,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和世俗平庸。李白为了表达这种矛盾所造成的强烈感受,就选择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诗歌是时代的产物,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更是与时代密不可分。首先,唐玄宗元年间,国家高度统一,国力空前强大,政治比较清明,社会也相对安定,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人们乐观上进的信心,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精神,而这种乐观向上的社会心态正是培养浪漫主义诗歌情调的优良温室。其次,唐王朝采取了开明政策,社会思想文化比较开放活跃,封建礼教相对松驰,人们主观精神昂扬奋发,它与诗人们不平的遭运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那种慷慨激昂的精神特质。只是这种精神特质在李白的身上,反映得更强烈,而且也更艺术性一些,因此他的浪漫主义诗才会更出色。
(2)丰富的想象,喷发式的情感
李白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一重要因素,是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丰富的想象,李白诗歌中的想象一是丰富,二是奇特。丰富,李白诗歌中有大量的想象,几乎每首诗都有想象,有的诗通首是想象,有的一首诗内就用了多种想象。他不仅是浪漫主义的象征,而且还尽可能地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让想象溶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瑰奇宏廓‛四字,抓住李白豪放飘逸诗风之关键所在。李白诗歌的美首先表现为瑰奇的美。超乎寻常的想象,古老而神奇的神话传说从而使李白的诗呈现出瑰奇宏廓的艺术境界。《蜀道难》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全诗极力写了蜀道的千奇万险,高不可攀,从古及今,由秦人蜀,由自然到人事这三条线索的纵横交错,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三次咏叹,使全诗形成了瑰奇宏廓的艺术境界,一唱三叹,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梁甫吟》一诗也是如此。该诗的主题是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渴望风云际会的迫切心情。在这首诗中李白借助于艺术想象,把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紧密结合起来,写得宏廓而瑰奇,如天风海雨,咄咄逼人。
另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名篇,写的是梦境。诗人以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和绚烂多彩的神仙境界,而这实际是诗人用以同黑暗现实相对立的一个‚理想王国‛。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
更直接表示了他在现实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斗争精神。他所创造的艺术境界都具有瑰奇宏廓的特点,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诗歌有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和力量。这是李白诗歌的抒情特点,也是他豪放飘逸诗风的又一表现。表面上李白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他都体验过,表现过。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了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他要入京做官,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要控诉自己的冤曲,就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他想念长安,就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给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而来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有的地方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亲切。在感情上,他从不掩饰收敛,一泻千里。,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还有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所居的群玉山、瑶台。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天边绚丽云彩的飘逸和鲜花吐艳的娇美,赞美杨贵妃的天姿出色。李白诗的想象,常是异乎寻常,常随情思的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
(3)大胆地夸张,闪耀迷离的章法
一提起李白,大家首先想到的他是‚夸张之王‛,他的夸张极为大胆,但又让人觉得是高度的真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时,我们不能不被他的忧思和愁绪所感染。
大胆的夸张,使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更加突出 夸张与想象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李白的诗歌中,它与想象一样,都是在平常的描写不足于表现他那种强烈、炽热的激情时,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所以,大胆而恰切的艺术夸张。也是构成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关于李白的夸张,鲁迅曾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确实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
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鲁迅全集》六卷185—186页)。这就是艺术中夸张与真实的辩证法。李白那些优秀诗歌中的夸张,从来没有脱离生活的真实,恰恰相反,他总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因此,往往越是夸张,现实生活越是表现得深刻、真实。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中,‚三千丈‛、‚三千尺‛都是极度夸张,但前者以诗人自己的愁情之长为基础,后者以庐山瀑布之高为基础,不但没有不真实之感,反而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深长的忧愁和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此外,李白还是个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的比喻是构成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在李白的诗歌中,往往通过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形象,如用水比喻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可以看出,李白运用比喻,一是做到了形象;二是做到了贴切;比喻友人送我深情,千尺潭水正有深的特点;比喻愁情不断,抽刀断水正有不可断的特点,三是生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李白诗中,还引用了大量典故。这些典故,一般地也都起着比喻作用。诗人把许多揭露批判最高封建统治者不便直言的思想感情通过用典故尽情地表达出来,而且这些典故能够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往往比直言表达来得更深刻,更有感人力量。
李白除了运用夸张的手法,他的文章中还可常见闪耀迷离的章法,如《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这南,潇湘之浦……‛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针对玄宗晚年专事淫乐委国政于李林甫而发,表现了李白对人君得失,国家治乱的深切关怀,但因所言之事还不是已然,故不便明言,而借往古人事恍惚其词地表达出来,这首诗的开始即从二妃叙起,写出她们悲苦的所在地及其悲苦之深,接着‚日惨惨兮‛二句,一面在于承上烘染出二妃悲苦时的惨暗气氛,另一方面在于作为对当时朝政感觉的暗示,这二句乃是承上启下由古及今的过脉,所以下面‚我纵言之‛之句影射到现实局势,在权臣当道君主不明的情况下,自己有无限欲言难言之隐,‚尧舜‛句以下,忽然举出古代有关尧舜之事的异说,意在表明在上述局势下可能产生的后果,‚以著人君失权之戒‛,‚九疑‛二句作为这一片段的结束,这二句紧承着‚舜野死‛而来,因舜死葬于九疑,‚帝子‛以下更从舜死想象二妃当时伤恸的情状,归到首端的皇英,并极力形容出‚此离苦‛的程度,本诗首尾照应,中间奇思腾跃,极具惝恍迷离之致,然意脉仍自紧相连贯,而来表明自己有才却无用武之地。
(4)清水芙蓉的语言
李白创造了一种最能表现其豪放飘逸之美的诗歌语言,即清水芙蓉的语言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任情真率,随口而出,却能出神入化,清新自然,这就是李白诗歌语言的清水芙蓉之美。
首先,从理论上看,李白的诗论集中体现了自然美的思想。他一方面反对六朝以来绮丽的文风,另一方面主张‚清真‛、‚天真‛、‚天然‛。反对模仿,反对雕饰,提倡质朴自然。李白对自然美的追求是一种自觉的追求。‚清水出芙蓉‛已成为李白诗歌语言特色最生动的概括。
其次,在创作上,李白诗歌的语言不愧为盛唐诗歌语言最典范的代表。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仿佛是灵感爆发的瞬间,带着内心的感情一齐从胸中流出似的,一下子将读者的感情吸引去了。这种出神人化的语言主要得力于真挚感情的自由抒发。也就是说李白诗歌的语言是服务于感情表达需要的,是为情造文,而不是为文造情。一旦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他往往冲出格律的限制,写出一些散文化的诗句,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三,比兴手法的特色
一说到李白的诗,人们几乎都知道李白善于用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幻境,以景寓情,借物寓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前人评论李白的诗,也有‚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这其实说的就是李白诗歌比兴言志的一大特色。比兴手法源于《诗经》、《离骚》,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兴言志,就是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各种生动的
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比兴言志不仅是诗歌创作的形象思维问题,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诗歌寓褒贬,辨别善恶的美刺作用,使诗歌成为不朽之盛事。
初唐时期,齐梁‚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浮靡文风尚存,李白更以恢复古道为己任,从而开创了一代诗风,李白笔下常常出现高山大川、风花雪月、香草美人、神仙幻境,这些看起来远离社会现实的事物,正是作者丰富的比兴手段,寄托着诗人复杂而强烈的思想感情和追求。他在《大鹏赋》、《临路歌》中以大鹏的形象或表现凌云壮志,或表达理想摧折的不幸。他的《蜀道难》并不是山水诗,而是写报国无路,世路坎坷。《梦游天姥吟留别》并不是游仙诗,而是写理想破灭的苦痛,远离朝庭的决绝。他的《长相思》并不是一首凄艳动人的爱情诗,而是对君臣遇合的期待,实现政治理想的苦恋。由此我们可以弄清楚李白的一大批作品中相思倾慕的真正含意。同样他的咏物诗作品吊古实为伤今。李白的这些作品往往是在婉丽的比兴中蕴藏着深刻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思想感情,这一部分诗歌几乎包括了李白的所有重要作品,把握李诗比兴言志的特点,也就基本把握了李白。
四,学习乐府民歌的特色
李白的诗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分不开。特别是创造性地学习乐府民歌,开拓了自己诗歌发展的道路,形成了自己诗歌独有的风格。
在李白全部九百多首诗歌作品中,乐府诗就占了一百四十多首,他几乎运用过所有的乐府古题。李白从在故乡接触巴蜀民歌起,就开始了学习民歌自拟新作的创作过程。他每到一地,就学习当地民歌,不仅如此,他还向古代民歌学习,从汉魏六朝乐府中吸取养料,从简单模仿到创造性地运用乐府民歌。
李白继承了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学习乐府民歌而创新作时往往借古题写时事。如《豫章行》,传统内容为伤别离,叹寿短等,李白《豫章行》却展示了安史之乱带给社会的**,人民的苦痛,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和现实性。南朝乐府《丁都护歌》,虽‚其声哀切‛,不过是诉相思之苦。李白的《丁都护歌》描写劳动者惊心动魄的苦痛,作者而为之掩泪发千古之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闪烁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李白的李白创造性地继承乐府民歌还表现在对古辞的思想内容和体例都有重大改变上。如南朝乐府《子夜歌》和《子夜四时歌》,前者多写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后者为四时行乐之词。李白的《子夜吴歌》把此诗分为春、夏、秋、冬四时,主要写妇女对征夫的思念,表达人民渴望和平与幸福的心声,达到了同类题材的最高境界。再如《长相思》,古辞写游子思妇之情,多以三、五、七言交替。李白的《长相思》在三、五、七言间杂中又插入散文对句‚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最后以两句三言‚长相思,摧心肝‛作结,犹如长叹,句式的变化与感情的起伏具有一致的节奏,而以此反映渴望君臣遇合,理想实现的主题。
李白创造性地学习乐府民歌的最大成就还是在歌行体创作方面。歌行或名歌,或名行,或名歌行。是从古歌谣、古乐府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可见歌行就是古代诗歌中的自由体。唐代逐渐盛行,但并未形成气候。李白首先赋予歌行刚健和自由;以比兴言志的传统,使之具有深广的思想内容;再以李白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情感因素来驱动,它就成了极好表现李白狂放个性的最好形式。李白以此形式创作了一系列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篇,《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极度的夸张使之有了空前丰富的艺术形象,学习六朝乐府和当代民歌,赋予它动人的音韵和鲜活的语言;他继往开来的辛勤艺术创造,终于奠定了他在中国诗坛的地位。
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努力,同时又念念不忘归隐江湖;李白一生都渴望为国家效力,同时又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就有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色,当主观愿望与社会现实产生冲突,就有了李白抒发愤怒的豪情悲壮;当他亲近自然,接触社会,从中获得情趣和愉悦时,就产生了一系列大胆想象,夸张和语言优美的诗。了解李白诗歌的特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古代诗歌。
注释:《鲁迅全集》六卷185—186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的版)
参考文献:
«李白的故事»(郁贤皓,何永康著)
«李白诗集精选»(韩盼山著)
第五篇:李白论文
浅论李白的饮酒诗歌
德江县朱家沟学校 简光会
内容摘要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诗与酒的关系非常亲密。李白是酒神与缪斯孕育的骄子,他的诗歌中相当一部分与酒有关。李白承继了魏晋的名士风流,谱写了千古绝唱,其饮酒诗歌极具艺术魅力。
关键词 李 白 酒神精神 千古绝唱 诗酒人生 艺术特色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骚人墨客与酒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唐朝诗人李白,更是纵情诗酒,文采风流,千载之下,众口传诵,犹令人追慕不已。更兼他每每酒酣之时,文思泉涌,泼墨挥毫,一挥而就。现存李白诗千余首,奇葩异卉,煌煌熠熠,而其中与酒相涉者,据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书统计,竟有百分之十六,时人皆盛传称其“斗酒诗百篇”,遂有“诗仙”之美誉。
李白身怀玉璧,抱负不凡,但终其一生,竟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英才白首,对个人而言乃是人生的悲剧,然李白将之变成生命的兴奋剂和强壮剂,诸多浮生悲喜,制成了千古佳酿。
尼采用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思的形象,来命名个人解体而同作为世界本体的生命意志二者合为一体的神秘的陶醉的境界。因为,在他看来,原始的酒神祭,那种无节制的滥饮,性的放纵,狂歌乱舞,表现了个体自我毁灭和宇宙本体融合的冲动,正显示了悲剧艺术的起源。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十五)李白面对人生的困厄,发出了愤懑的呼喊,在屡屡的失意面前,他也曾有过消极的想法,“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而更多时候,他的精神是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
俗世红尘的坎坷,并没有让他委顿颓唐,反而激发了他更高更烈的热情,来拥抱生命,并且唱出了“光焰万丈长”的不朽诗章,极具酒神精神。毫无疑问,他是酒神与缪斯共同孕育的一代天骄。本文从生活与艺术的角度,研究占了李白诗篇重要篇幅的酒诗歌,探讨其诗酒人生,以及其酒诗歌的艺术。
一、酒与李白诗歌的渊源
(一)中国悠久的酒文化
酒是世界性的饮品,东西方酒种酒俗各有千秋。中国人的生活,更是离不开酒。俗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与之相对的,就是琴棋书画诗花酒。前者倾重人的基本需求,而后者则凸显人的精神层面的欲望。
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酉”字,此即“酒”字的初文。而酒的实际出现时间,无疑要比之更早。据《史记・夏本纪》载,民间传说是夏朝时杜康所造,后世遂以“杜康”作酒的代称。此外,还有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以及上天造酒说。
农耕社会里,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用粮食来酿酒了,如《诗经》中,就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类句子,足为佐证。
造酒的技术不断提高,酒器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美。由最初的天然器具如兽角、海螺等,到陶制酒器,无不见证着文化发展的轨迹。在青铜器时代,就有诸如爵、觥、盉、尊、斝、觚、杯等等名目,令人目不暇接。后世的酒器无论形制,还是材质,都有长足的发展。
而酒的礼俗,在古代尤为重视,酒也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而不用。随着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经人们思想文化意识的观照,使之程式化,形成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世说新语》记载,桓温有主簿善制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酒的品评,也是一门学问。人们充分利用多种感觉,对酒进行品评,区分好坏优劣。时至今日,对酒的品评还是依靠人的品尝,而无法倚重于机器。
国人尚酒,遗风相习,也就产生了许多与酒有关的掌故。
《史记・殷本纪》中,记录了骄奢淫逸的纣王,竟然“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与裸裎的宫妃嬉游无度,作长夜之宴。再如,鲁酒薄而邯郸围、鸿门宴、卓文君当垆卖酒、刘邦醉斩白蛇、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可谓妇孺皆知,人们一 直津津乐道。
汗牛充栋的典籍中,飘着酒香的文字,俯首可拾。早在《诗经・小雅》中的《鹿鸣》里,就曾生动地描绘了贵族大宴宾客的情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再如,屈原《九歌》则写道:“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酒与文化,互为骨肉。李白的诗歌中,自然也传承着这一血脉。
(二)酒与诗歌
文人爱酒的甘美,酒因文人而提升品味。特别是感情充沛的诗人,不乏嗜酒如命的,他们籍酒挥毫,妙笔生花。酒能令大脑兴奋,让人的情绪和思维,进入高度活跃的状态中,更能激起其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是很多人都曾体验过的。这在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观照下,已经有了科学的论证。酒是诗媒人,此话不虚。
前文已述,酒与文化特别是与诗歌的缠络穿结,难分难舍。诗人爱酒,因酒为诗,形成这个传统的缘由,窃以为自有多种历史因素。
其一,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
从中国诗歌史上不难发现,相较而言,叙事性作品比抒情性作品出现得晚,数量最多,并且成就最高的,非抒情诗莫属。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不仅一些祭祀宴饮的歌词祈愿赞颂,余下的大多数则是民间的抒情性歌谣。当时朝廷派出许多采诗官,到处收集民间歌谣,以知晓风俗,明瞭为政得失。这些抒情性民歌,即集于其中《风》的部分。
诗缘情。《尚书》云:诗言志。据朱自清在《诗言志辨・序》的考证,“志”原来与“意”、“情”是同义词。那么,“诗言志”即可理解为诗歌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至于诗歌的功能,《论语・阳货》载,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所以,抒情诗就是描写人心中由外界引起的种种感情的作品。而这种短小不太费时的体裁,适合在饮酒的环境里进行,作者就情不自禁地选择了诗歌,兴奋地把内心的情绪冲动倾泻出来,形诸诗篇。
其二,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促成诗酒联姻。
古代文人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大约发生在汉末。当时社会动荡,政治最黑暗、混乱,骚人墨客们动辄得咎,被强权暴政轻易地屠戮。生命的朝不保夕,财富的得失转瞬,他们无奈地亲近了酒。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既是诗人又是政治家的曹操,也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对这个时期的诗人们而言,他们不再关心富贵荣华这些虚无飘渺、难以掌握的东西,唯有短暂的欢乐的片刻是真实的。于是,他们更加沉迷于醉酒的境界。
酒和诗歌之于他们,是避祸的帷幕,也是排遣苦闷忧患的药品。就如同这个时期服食“五石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一样。
其三,儒道势力的此消彼长,影响诗歌与酒结缘。
儒家思想体系一贯注重人生态度和行事准则,标榜所谓“克己复礼”。对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制约,饮酒也不能例外,强调“酒德”。
这般过分强调礼节,反而妨碍了对饮酒优美境界的体验。
而道家思想则不同,反对繁琐的礼节规定,主张道法自然,回归自然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魏晋以来,玄学风气,诗人们摆脱了儒教的种种桎梏,纷纷转向老庄思想。李白的行事为文,颇受魏晋风度的影响。而且李唐皇朝,因老子姓李的缘故,推崇道教为国教,诗人嗜酒,诗中写酒,也就不足为怪了。
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即是作家所感受、所体验或所理解的。李白这位诗人,平生嗜好杯中物,对酒的生理作用、酒的社会功能、酒与感情的关系体会很深,因此他爱吟诗作赋,将酒写进诗歌里,诗与酒成为他的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自然不过的事。
这正好印证了毛泽东的理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俄国作家冈察洛夫,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在一起的东西。”
(三)李白的酒神精神
盛唐国力强盛,四夷来服,经过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以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版图辽阔,物阜民丰。这是诗人的黄金时代,朝廷科举开科取士,有专门面向诗人的科目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要诗歌有人赏识,就能够立刻改变命运,所以,几乎所有诗人都热衷于此道。诗人普遍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尊重,据说诗人上街吃饭时,腰包里忘带银子了,店家也毫不计较,只要在高挂的“诗板”上,即兴题上一首诗就行了。
除了科举制度外,官吏的选用还有门荫制度,以及保荐制度,并行不悖。所谓门荫,指以父祖官位、豪门世家的余荫而得官。这一制度始于汉,立于唐。保荐也称保举,是中央文武大臣和地方行政长官,向国家保举有才能、有功劳的人才,以供录用或提拔的选官方式。
李白虽然身挟奇技,却不耐烦走科举的道路,也没有余荫可庇,他梦想不同凡响,平步青云,也就走了希望得到保举的路子。因此,他写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与韩荆州书》)这样有谀辞嫌疑的句子。“五岁诵六甲”“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其二)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渴望能有机会施展抱负,实现“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李白失望了。
天宝元年,唐玄宗征召李白入京,供奉翰林。李白认为壮志得酬的机会来了,欣喜若狂,临行时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但玄宗只是想借李白的盖世文才,写些粉饰“德政”、歌颂“升平”的诗歌而已。最终,玄宗藉口“非廊庙器”,将李白“赐金放还”。
离开长安后,在洛阳与杜甫相遇,惺惺相惜,一见如故,情逾兄弟。这两位唐朝的诗歌的双峰交会,意义深远。
安史之乱爆发后,流浪途中的李白不忘报国之志,孰料所投非人,竟获罪流放夜郎。上元二年,李光弼领兵讨伐史朝义叛军,李白尚不顾衰老残躯,请缨从军,后来因病中途折回。宝应元年,李白逝世于当涂,享年六十二岁。临终之时,赋绝笔诗《临路歌》。
李白始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自己的才华能够得以报效国家,就算会有挫折,他也不忘激励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正是这样一种越挫越勇、积极进取的精神,李白才极具酒神气质,意气风发,诗歌中总是充满了豪迈的气概和感人的力量。
清代张潮《幽梦影》云:能诗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尽属能诗。白云千载 空悠悠,从来,圣贤都是寂寞的。然而,千载以降,好酒能诗,倜傥风流,惊才绝艳的,尚有何人?他是中华诗歌的泰山星斗,后人只能感叹高山仰止。
二、诗仙的千古绝唱
开元天宝年间,纵情诗酒之士辈出,各具风貌,但又有共同点,即以放旷诗酒的方式,来表达对世俗礼教的厌弃,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生动地描绘了贺知章、李白、张旭等人,嗜酒任达,放浪形骸的形象。其中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无愧于“天下诗人之冠”的李白,终身追求浪漫情调,不乏魏晋名士的狷狂。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傲岸不屈,矫矫不群;对于世俗的所谓珍宝,则不屑一顾,不为形役,襟怀潇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将进酒》)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说:“正当地说来,人们只能把通过自由而产生的成品,就是通过这一意图,把他的诸行为筑基于理性之上,唤住艺术”。
而同样谈到艺术的本质论时,黑给尔也说:“我们所要讨论的艺术,无论是就目的还是手段来说,都是自由的艺术。并且,只有靠它的这种自由性,美的艺术才成为真正的艺术”。
他们所谈的自由性,都是形而上的。酒酣的诗人,血脉喷张,激情如潮,这样,诗歌的一切固有格式藩篱,都被李白打破。诗笔随着诗人瞬息万变的情感,变幻莫测、摇曳生姿而又宛若天成。
李白酒后创作的绝句,那清新的境界,飘逸的风神,流畅的节奏,朴实的语言,旱与伦比。就像杜甫称赞他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而李白的那些清新自然的作品,则可用他自己的诗句来形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少有酒癖,长而不衰,又至死不休。唐孟棨《本事诗》说:“(白)初自幼好酒,于兖州习业,平居多饮。又于任城构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其上,少有醒时。”及至暮年,他“除诗歌之外,唯一的嗜好就是酒”。(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而李白则说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赠内》),“高谈满四座,一 日倾千觞”(《赠刘都使》)。这些诗句显然是夸张,但李白喜饮、善饮、豪饮却是事实。
李白时而浅酌微吟,时而豪饮高歌,时而狂歌痛饮,其诗歌也相应地展现出或逸态凌云,或气骨高举,或沉郁悲慨的风格。这些风格的形成固然有深刻复杂的原因,但李白饮酒本身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诗人或独酌,或对酌;或饮于山林,或醉在花间;或携妓佐酒,或抚琴衔杯,难以枚举。李白能借助美酒的魔力,精品佳构灿若星辰,作为诗歌具有掀揭宇宙的奇伟磅礴的力度,更具有眩人眼目、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一)天地之思
李白的诗歌风姿洒脱,神情闲逸,以飘逸之风独步诗坛。李白诗“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明朝胡应麟语)诗歌优美中体现出逸态,展示着诗人的雅韵高情。李白借酒返归自然,体悟生命的本真,能将生命与天地融为一体。
比如,“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月下独酌四首》其三)。又如“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
李白沉醉人生,往往得酒中之趣,更得自然之趣,将物色风光纳入胸怀,以高人的醉眼体察万物,诗歌有物我为一,心与道冥的风致,如“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待酒不至》)。再如对酌的诗:“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
——花月之间,且莫停杯,若我醉了,你可以自由来去。诗中的放达直率,直逼陶源明遗韵。
李白常喝得酩酊大醉,“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春日醉起言志》)。这首诗丝毫没有因诗人终日沉醉而显得颓废,反而有一种识得生活趣味,乐以忘忧的愉悦之情。
李白以雅韵高情畅饮,以清以思妙笔作诗,在诗中营造出空灵明秀、静谧安适的意境,展示出卓而不群的高士姿态与仙道风骨,其诗歌也成为气格豪逸的千秋绝调。李白在酒的刺激下,用与生俱来的逸才发抒高士情怀,诗歌显示出人与天地为一,超乎生死穷达,忘怀荣辱得失的态度,诗歌有“不群之致”。在《月下独酌》(四首)中,李白写道:“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诗人与明月,影子相约,希望永远相伴、远游行乐,并期待到神奇的天国相聚。诗人对物抒情、淋漓尽致地倾吐着自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脆弱与虚无的感慨。他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因此才感到孤独,才与明月、影子为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
人生苦短,雪泥鸿爪。世间的脚步谁都无法留住,这是人生的悲哀,更是千古人所共悲。
(二)恋恋骊歌
古人因交通讯息不便,远隔山岳,难以相见,甚至一别之后,即成参商,再见无期。因此,他们对离别就更郑重、深情。李白一向“以侠自任”,据载,在他初次漫游时,就曾做过两件值得注意的事情:一是丐贷营葬友人吴指南;其二是在扬州接济落魄公子,不到一年即“散金三十万”。在《赠襄阳少府皓》中,李白写道:“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对友谊的珍重表露无遗。
唐诗里常见许多事关离别的诗篇,屡屡出现诸如折柳、灞桥意象等。那时送别都会郑重地饯行,并且赋诗唱和,这样的情景,在李白的饮酒诗篇中多有描述。
《送殷淑三首》中,他借酒一吐衷曲:“白鹭洲前月,天明送客回;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连夜宴饮送别友人,眼看离别在即,浓郁的离情别绪,装满手中的杯子,诗人竟不忍举杯。
无论是何种原因,远离都会造成疏离和孤独。分离之后,音书隔绝,酒就成了游子故旧彼此藉以寄寓思念之物。如李白的《江行寄远》诗: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馀尺。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再如其《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读来琅琅上口,而漂泊异乡的游子,酒醒了以后,又该何去何从?就像笔者曾经读到过的一句新诗:灵魂孤独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那里都是心灵的异乡。
但李白吟咏别离的诗歌中,也不全是忧伤的。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丹丘子即元丹丘,是一位“素与烟霞亲”的游仙,与李白情志相投,友谊深厚,这首诗是李白送别他赴华山作仙游时写的。
诗人想象自己的友人,从此将光辉闪闪地出入于九重之天,或者迅疾如飞地往返于仙境蓬莱。或许他还能象传说中的老翁一样,误入嵩山大穴,得到仙人的“玉浆”之赠。
尘世污浊,愿志同道合的你能挣脱俗障,潇洒出尘!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意韵流长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
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沈德潜《唐诗别裁》),诗人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因此诗中将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咏叹而不感伤,作者风华正茂、风流潇洒的情怀,跃然纸上。
(三)郁意豪情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李白痛饮狂歌,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借酒消减内心的深哀巨痛和无限悲愁,但是心中块垒在酒的浇释下,非但没有消减,反而更加抑郁不平。李白饮酒有追求享乐的因素,这不可否认。但诗人主要还是借酒麻醉神经,把酒作为消除内忧的工具。
李白的忧患意识更深沉,常常借酒销愁,比如“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月下独酌》其四)、“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涤荡千古愁,流连百壶饮”(《友人会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别校书叔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将进酒》)、“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二首》)。
李白诗歌的悲慨风格,是他内心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伤情绪的自然抒发,有理想成灰的失意之悲,遭谗受挫、系狱流放之悲,有社稷倾覆、生灵涂炭之悲。这种悲情使李白进入酒中寻求宽慰,酒也把诗人带入了狂放不羁的境界,写出不少名篇。
既未能自布衣直取卿相,兼济天下,也未能从宦途从容隐退,独善其身,而是处在出世与入世、兼济与独善的矛盾中,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诗人于是放浪于诗歌酒中,以举杯狂饮解脱内心愁苦,而穷愁因痛饮变得更深苦,诗歌也因痛饮更深沉雄奇。
“痛饮狂歌醒复醉,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这是李白对世道的一种消极反抗,但他诗中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鬼斧神工的艺术,足以让后人一唱三叹,流连忘返。
李白钟情饮酒,成就了诗人的诗酒风流,更是大唐气象的折射,也是李白的诗酒人生最好的诠释。
三、李白饮酒诗的艺术特色
(一)瑰丽奇特的想象
李白的诗歌,大多具有瑰丽奇特的想象,以及大胆的夸张。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但是在诗人在反映生活时,却往往要借助超现实的艺术手法,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生活,更准确地把握生活的本质。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原理。
就如黑格尔所言,“客观存在方面被看成偶然的,全凭幻想任意驱遣。这幻想随一时的心血来潮,可以把现前的东西照实反映出来,也可以歪曲外在世界,把它弄得颠倒错乱,怪诞离奇。”
李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当他十分痛恨黑暗的社会现实社会、热烈追求理想境界时,往往虚构出仙境与幻境;当现实生活本身不足以表达一腔豪情与激愤时,他也常常借助于想象与夸张。
如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调头,有如东风射马耳。”诗人用“不值一杯水”来形容万言诗章的价值,用“东风射马耳”来夸张人们的反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愤慨 和痛苦。
再如,李白描写自己的愁绪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诗人把夸张的对象与具体懂的事物联系起来,借“三千丈”的白发,来极写自己的愁绪,使之鲜明生动,易于感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也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光阴之速和人生易老。
这般大胆想象的句子,在李白的诗篇中,俯手可拾。如,写侠客的豪情,有“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写望月的奇想,有“持取月中桂,能为寒者薪”;写自己对京城的忆念,则有“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这些想象与夸张可谓新、奇、怪、绝,但由于他们的基础是生活本身,所以虽常常出人意外,却毫不做作和牵强,反而十分自然和准确地表现了诗人的愿望,从而形成了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恣肆汪洋的语言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诗人是看家的仆人。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阅读他的作品,会获得各种极致的艺术享受。
他笔下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即使是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也能使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宛若回旋的狂飙,喷溢的火山,狂呼怒斥,纵横变幻。
如他的《蜀道难》,先借传说叙述蜀道的历史,继而描写沿途风物,呈现出一幅千奇万险的画面。在诗中极力,描写蜀道的奇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三次出现回旋往复,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李白决不任格律来束缚感情,当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往往冲破格律的限制,出现一些散文化的诗句。他很注意学习民歌的语言和当时的口语。如《长干行》明显受《孔雀东南飞》、《西洲曲》的影响。《江夏行》则带有南朝民歌“西曲”的情调。“一回一叫一肠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则运用了生动的口语,饶有趣味。
(三)酣畅淋漓的感情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诗人有着充沛和不可羁勒的感情,无论写 什么主题,总能融注自己真实的感情,从而写出不可模拟的作品。他不像杜甫、白居易那样长于细致的描写,他往往更擅长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使全诗有一种奔腾的气势,犹如山洪冲出山谷,一泻千里。
如他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行路难》、《将进酒》诸篇,都是这样的作品。因此李白笔下的黄河、蜀道、北风、雨雪等等意象,都明显地染上了诗人浓重的感情色彩。
读者正可以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之类诗句,感受到诗人的性格与豪情。
李白一生磊落傲岸,旷达不羁,传说他曾让贵妃替他磨墨,令帝国第一红人高力士脱靴,这与他在诗歌中表现的蔑视权贵,睥睨天下的形象,诗如其人,完全可以画上等号。
贺知章初遇李白时,惊称李白是“天上谪仙人”,并将象征自己地位的金龟,摘下来换酒与李白同醉。唐玄宗召见李白时,一贯注重仪表的皇帝,竟也情不自禁地走下丹陛,“降阶相迓”,李白的风神灵秀,可见一斑。
纵观李白一生,就像一组交响诗,亦如一出传奇。传说,他出生时母梦太白星入怀,因以为名。而他的离去,竟也极富传奇性,相传他醉酒之后,于江畔捉月而殁„„
斯人已矣,李白的诗酒风流,永远照亮中国文学的天空。
四、结 论
综上所述,李白的一生可谓诗酒人生,他高超精湛的艺术成就,是中国文化的珍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他的风采,会令所有的来者无限景仰。正如李白的知音、唐诗的另一座高峰杜甫所写的:不废江河万古流。
参考文献:
[1]杨昌君:《中国人事制度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2月第一版。[2]于民雄选注:《诗经》[M],贵州民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3]邓绍基等主编:《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李白》[M],1998年1月第二版。[4]沙灵娜译诗:《唐诗三百首全译》[M],贵州民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5]程郁缀:《唐诗宋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6]袁行霈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三版。[7]刘叔成主编:《新编文艺学概论》[C],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
[8]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9]刘庆华译注:《世说新语》[M],广州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10]李道荣:《中国写作学发展概论》[C],文心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