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雨那车那人》读后感
《那雨那车那人》读后感
身边总会发生一些小事。这些小事有的好像浮萍一般,轻飘飘的;然而有的事小而重要,好似珍珠一样。
我随手翻来一页书,题目是《那雨那车那人》,这一件事十分感人。故事发生在路上。天下起了雨,“我”挤上了一辆公交车,车在马路上跳起了“迪斯科”,陷入了一个大水坑中,“我”旁边坐了一位老伯伯不停的呻吟着,面容憔悴,他正赶着去医院动手术,在“我”愁眉苦脸的时候,一位老奶奶站了起来说:“这位病人要动手术,等下一辆车肯定来不及,瞧他们一家子多焦急呀!大家把车从水坑里推出来吧!”老奶奶一说完话,便下了车,雨越来越大,好像是在考验推车的人,推了十几分钟,还未将车推出,那位老奶奶不小心跌了一跤,她勇敢的站了起来,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打动了所有推车的人,人们团结一致,拼命的推,结果车推了出来,老奶奶上车后,“我”向她投去了尊敬的目光,车再次启动了„„
我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位老奶奶很伟大,又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马克”,她为人着想的精神是高尚的品德。而且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第二篇:《那雨那车那人》读后感(写写帮整理)
身边总会发生一些小事。这些小事有的好像浮萍一般,轻飘飘的;然而有的事小而重要,好似珍珠一样。
我随手翻来一页书,题目是《那雨那车那人》,这一件事十分感人。
故事发生在路上。天下起了雨,“我”挤上了一辆公交车,车在马路上跳起了“迪斯科”,陷入了一个大水坑中,“我”旁边坐了一位老伯伯不停的呻吟着,面容憔悴,他正赶着去医院动手术,在“我”愁眉苦脸的时候,一位老奶奶站了起来说:“这位病人要动手术,等下一辆车肯定来不及,瞧他们一家子多焦急呀!大家把车从水坑里推出来吧!”老奶奶一说完话,便下了车,雨越来越大,好像是在考验推车的人,推了十几分钟,还未将车推出,那位老奶奶不小心跌了一跤,她勇敢的站了起来,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打动了所有推车的人,人们团结一致,拼命的推,结果车推了出来,老奶奶上车后,“我”向她投去了尊敬的目光,车再次启动了……
我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位老奶奶很伟大,又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马克”,她为人着想的精神是高尚的品德。而且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第三篇:那人,那雨,那事(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那人,那雨,那事(700字)作文 雨越下越大,视觉野越来越朦胧&&他并没有打算要躲避的意思,只好像看见他打开了一把雨伞遮盖旁边的货物。但唯一能确定的是:雨中,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题记
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从来没有人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只知道他家里学校很远。他只步行穿梭于家与学校之间,因为他认为这样能省钱;他从来不在学校的饭堂吃饭,因为他认为这样很奢侈;他身上总是穿着洗得褪了色的衣服,因为他从来不把费用花在衣着上这就是一名来自贫穷偏远山村的学生,他的学习与他的节俭和大家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可能你会想,这样的一位的学生可能学习不会学到哪里去吧。但是,不,他是一位好学生,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那一次,我在雨中偶然发现了他&& 吃完晚饭后,我外出散步。走到一条小巷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帘中,那就是他!来往的人群间,他的叫喊声似乎被这小巷的繁华所埋没,但他并没有丝毫的灰心,只是在充满热诚地等待顾客的来临。我走到一边,细细观察着他。开始下起雨来了我走到一个屋檐下,只发现他对着零星小雨并没有丝毫要躲避的意思。雨越下越大,视觉野越来越朦胧&&他真的没有打算要避雨的意思,只好像看见他打开了一把雨伞遮盖旁边的货物。但唯一能确定的是,雨中,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当时,他为了学习二出来社会摆卖的事感动了我。他对学习的执着,对生活的坚持,无一不阐述了他热爱学习,渴求知识。到了第二天上学的时候,他得了重感冒,我知道是因为昨天晚上的一场雨。但我没有说出昨晚发生的事,害怕会让他的自尊心受创,辜负一个莘莘学子的心。
从那以后,我更加热爱我的学习了。因为他让我懂得了学习的可贵之处,让我珍惜学习。那场雨,那个他,那件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六年级:我一文不值 篇一:《那雨那车那人》读后感
《那雨那车那人》读后感
身边总会发生一些小事。这些小事有的好像浮萍一般,轻飘飘的;然而有的事小而重要,好似珍珠一样。
我随手翻来一页书,题目是《那雨那车那人》,这一件事十分感人。故事发生在路上。天下起了雨,“我”挤上了一辆公交车,车在马路上跳起了“迪斯科”,陷入了一个大水坑中,“我”旁边坐了一位老伯伯不停的呻吟着,面容憔悴,他正赶着去医院动手术,在“我”愁眉苦脸的时候,一位老奶奶站了起来说:“这位病人要动手术,等下一辆车肯定来不及,瞧他们一家子多焦急呀!大家把车从水坑里推出来吧!”老奶奶一说完话,便下了车,雨越来越大,好像是在考验推车的人,推了十几分钟,还未将车推出,那位老奶奶不小心跌了一跤,她勇敢的站了起来,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打动了所有推车的人,人们团结一致,拼命的推,结果车推了出来,老奶奶上车后,“我”向她投去了尊敬的目光,车再次启动了?? 我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位老奶奶很伟大,又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马克”,她为人着想的精神是高尚的品德。而且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篇二:那年,那雨,那人
那年,那雨,那人
听雨惆怅泪满衫,红颜已逝空留恋。
千般思念哪得见?一帘幽梦佳人现。
窗外下起了雨,雨声传到我的耳中,似乎触动了许多早已尘封的记忆。霎那间,思绪纷飞,随着窗外的雨一起,舞动。
记不清多久没有听到这样的雨声了。也许只有在孤单落寞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的雨总伴随着一些有关于痛苦的记忆。纵然千般不愿,却依然难掩思愁
初秋的雨下的很大,很大,淹没了地上的一切,也包括一些不愿提起的回忆。放纵着去呵护一段没有结局的开始,注定,是一个轮回的沦落。
门前悄然枯萎的花,在低声地倾诉着什么。葬送最后一丝的怜悯。忘了她,也许,才是最恰当的做法。当我不顾一切的选择放下,泪,随着窗外的雨一起落下。
总是在记不清她的模样时,窗外,总有雨落下。仿佛忘记这一切,连天都不愿。可我却一再挣扎,多少难忘的日夜,总有她陪在身边。而今,什么也没了,只剩我一个。那年,下的那场雨,带走了她,带走了所有有关于爱的痕迹。所有的一切开始明朗起来,阴沉的天,飘落着雨,人来人往。我和她,在人群中穿梭着。她喜欢淋雨,在雨中,她像一只蝴蝶,飞来飞去。一切都那么清晰,只是那么的一瞬间,一声刺耳的刹车声,骤然响起。血红色的雨水洒在空中,原本红润的脸,瞬间苍白。我的双腿一软,被这突如其来的车祸吓懵了,我爬到她身边,冰冷的手,感觉不到的呼吸,顿时,眼前一黑
醒来时,已物是人非。
忽然,很想醉,因为醉可以让我感觉不到心痛到破碎。
忽然,很想睡,因为只有在梦中才能依稀看到她的美。
忽然,很想一个人颓废,因为我承受不了她一个人的远走高飞。
如今,又下雨了,是谁,在那雨中漫步?是谁,在旧梦中叹息?是谁,想追回那逝去的时光?是谁,还沉醉在有她的梦里,不肯离去。
听雨的声音,仿佛谁在哭泣,滂沱大雨竟如此的冷清,我陪雨哭泣,雨却还不肯停,这漫长雨季还要多久才停。
风中的水,凝结了空气,化做雨,感伤了回忆。告知孤单的我,人已远去,莫哭泣。
心中的悲,汇聚了伤痛,化做泪,升华了别离。寄语天堂的你,下个轮回,再相遇。
那年,那雨,那人,都将在我的内心里永恒。
从那时起,我注定要孤单的过了。因为,她走了。
第四篇:乌河那人那狗读后感
小河青青刚来高青户外的时候,我老是把他叫做清清,大概是因为固有意念在指挥,乌河那人那狗读后感。
对于青青最初的印象成形于他的摄影图片中。他的图片大都是旅游过程中随游随取景拍摄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图片是以故事的形式穿插起来的,既有时间的顺序又有故事的脉络,这样在论坛发图片的人我是第一次见到,于欣赏美图的过程中又领略旅游的路线和行程全过程,真是直观又清晰明了。
一直没有在论坛见过青青的原创文字,所以那句大隐于朝中隐于市的话便不能在他身上体现。及至一周前青青在我QQ留言,说他在外地,不方便用电脑,而他在看过我的一篇随笔《七夕——故去的亲人终于团聚》后触动很大,此后抽时间写了一篇文字,请我帮他发到论坛中。我在答应的同时,以为是青青的一篇读后感。待他传过文章来打开一看,很吃了一惊,这哪是一篇读后感,分明是一篇中篇小说啊。青青强调这是他的处女作,也许也是封笔作。当他说到处女作时,我很意外。因为在我的意识里,处女作大都是练笔之作,可能注重于修饰或花俏,实料不多。然而粗粗通读一遍却在惊艳之余感到,青青的处女作之于我的处女作,简直是明珠类比于黄泥。
由于刚上班不到一个月,业务相当不熟,所以大多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于基础业务的熟悉,上网的时间就少之又少,虽然一周能休一天,但是自从婆婆搬来后,一些两家琐碎的事都得集中在休息那一天来处理。因此,属于我个人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加可怜。一直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学习青青的文章。
今天周日,本来可以休息一天,由于一个广州的客户过来签约,只好上午继续加班,中午下班回来,匆匆吃过午饭,终于得以坐在电脑前细看这篇名叫《乌河,那人,那狗》,并认真地写下这篇读后感,不为讨巧,只为交代自己的心和感谢青青的重托。
看到“童年乐园”这一章,关于姥爷去世后“母亲”的哭腔很有韵律感,能于哭诉中把姥爷的生平委委道来,作者对民间关于哭腔记载这一点非常有想法。这段对我触动很大,想起今年夏天回老家合葬亲人们的时候也想到这一点。我在想,我老家有人去世,安葬的过程要持续至少五天,多的时候可能会十几天才出殡。在这过程中,要专门请民间曲艺班或吹鼓手来演出送葬,其中这些民间艺人的哭腔非常有特色,好的艺人在唱着哭腔的过程中能把围观的人感染得痛哭流涕。这不能不说是一门精到的专业硬功夫,然而随着现代化文明程度的加强,这种技艺正在逐渐淡化失传,或许用不了几十年一百年,将会最终消亡掉。如果没有形成音频、视频和文字记载,终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没有记载的点。就在夏天我甚至冲动之下兴起一个念头要真实地用摄像机录下老家婚庆和丧葬的全过程整理出具有地域特征的史料记载,终于因个人力量单薄没有落实下来。在青青的文章里看到这异曲同工的想法,不禁生出知间之感。
在“乌河情深”这一章里青青记载着小时候一段“危险”的摸小鱼经历,一户不相识的人家对他哥俩伸出那么富有爱心的温暖手臂,而青青的家人也感念至深,除了当时致谢,过春节仍旧专门去拜年走动。在此感叹,为什么时代的发展,却把这么厚德的传统德行就给丢掉了,现如今,有多少人肯像那家人一样热心地施予援手,又有多少人能感恩不仅在当时,而在此后的岁月时时想起处处回报呢?
当看到决虎媳妇那一段的时候,作者是持有一种很同情和赞赏的态度去写的,决虎媳妇起初不屈不挠的以命去反抗买卖婚姻,此后又把整个生命放弃的一种沉默之死,读后感《乌河那人那狗读后感》。让人心痛,然而我对决虎媳妇这种行为却是鄙夷的。人可能会被环境困一时,但是会被头脑困一世。决虎的媳妇完全可以采取怀柔的态度先讨巧后逃亡,即便不能成功。在生了两个女儿之后,更应该为了女儿而软硬兼施为自己谋取一个更有利的生存机会。人不是不可以改变环境,但题是先融入环境,然后形成个人魅力,再凭个人魅力而影响环境,从而更利于自己的发展。但决虎媳妇显然不谙此道,她陷于狭隘的爱情而选择寂寂死亡,女人可以放弃,母亲永远不能放弃,至少她对不起女儿。这是令我鄙夷的地方。
看到两个年轻人尝海水那一段,不禁想发笑,想起一个笑话“大海啊,真TMD大,海水啊,真TMD咸。”套用到这里,真是令人捧腹。
青青把身周围好几件关于死亡的事都放在一起来写,叫做“人生无常”,而且特别写了两个小孩和几个年轻人的死,以及父亲心脏病的死。这种把悲剧放一块来写的手法,无限烘托了死亡的悲剧气氛,当真让人很压抑很难受。无常的人生常让人感觉到生命居然就似烟花般乍现乍灭,让身边的人手足无措。那么,怎么能够不在这谁都控制不了的生死面前万分珍惜友情、爱情与亲情呢?
青青在故事的尾声中,以一种相当激愤的心情谴责那些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惜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并号召全社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篇没有写到狗,作者的题目却取了《乌河,那人,那狗》,及至最后才点题,原来狗并不是指真的狗,而是那些以牺牲所有人的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为自己谋私利的人的总称。这种说法新颖而别致,不禁令人眼前一亮。
从《乌河,那人,那狗》这个中篇看来,青青是深得古典白化文的真髓。作者的描写手法颇有《三言二拍》和《聊斋志异》之风,叙事紧凑不拖沓,每篇既可自成故事,又可以以时间作顺序系列成文。作者在文章中多次用到古籍文献,可见青青本人是个做人严谨认真的人,于轻松活泼之外又给人以认真的感觉。这么鲜活的文字,完全可以拿来配上一个好的评书家当说书来讲。文字间毫不虚构和乔饰,每篇看来都真实地引起了同龄人的共鸣。这是这篇中篇的优秀之处。
在我个人看来,这篇文章仍小有遗憾之处在于,缺少足够的润色,若单纯以中篇小说来论,则显得不够丰润。虽然点点闪光,处处透着趣味,然而缺少一根串珠的线,收玉的盘。此为一憾。其次是文章中作者赋予了太深的个人情绪,给人以强烈的爱憎诱导。需知最好的作品作者是不会给出一个答案或走势,是需要读者自己去归纳,去总结,去反思,去感悟,去升华的。这仅为个人管见,不代表大多数意见。
最后,再次感谢青青对我的信任,很荣幸能为这篇朴实真挚的小说写那么几句话的小序,并很开心为这篇漂亮的中篇写一篇简单的读后感。
第五篇:《苦菜花》读后感:那时那书那人
那时那书那人
--读《苦菜花》有感
原创:蚊子蚊子评剧
hello,everybody,好久好久好久不见,今天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也是经由我父亲推荐的------《苦菜花》,这本书可能时间比较久远了,上一辈的人基本都看过。
那时那书那人
--------读《苦菜花》有感
好久不写书评了,上一次正儿八经的敲键盘已经是研究生毕业前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在不同的城市里开始不同的生活,说是孤独却又是自由,说是安逸却又是挑战。在这适应中我慢慢的品完了这本书,我进入到这本书中体会残酷无情的战争,体会生命的权利来之不易,总觉得,现在安逸的日子离不开前人的洒泪洒血,要更深刻的记住历史,但在大数据时代,冷酷的人们早就堕入了手机中,残忍的让历史越来越模糊。
《苦菜花》为冯德英所作,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4、50年代,日本军队侵华。深受灾害的老百姓,八路军,纷纷拿起武器,共同对抗敌人的故事。牺牲了多少百姓和八路军,才换来今天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冯德英赞扬了这些善良而朴实的百姓,和鬼子英勇斗争的八路军,可歌可泣的斗争。
一、母亲形象的典型性。
这本书是我的父亲推荐于我的,听爸爸的话,就如同红楼梦一样,虽然只能读个粗浅却能感受到每本书的意义,红楼梦中的大社会,苦菜花中的真历史。这本书中,“母亲”不仅是个英雄,她也是一个经历了心理挣扎的人,最早,听闻娟子要参加抗日,她的心中摇摆不定,怀疑和恐惧占据了她的心房。经过了亲眼目睹日本人的残暴行为,她在心中暗暗的坚定了反击的革命道路,并从未后悔和自责,她不仅同意了入这个“大坑”,更是把自己的家变成了“根据地”,在这样的压力下,她独自一人作为子女们坚强的后盾撑起了这整个家,她总是想着自己能做什么,能为国家做点什么。苦菜花,一定是苦的,就像革命的道理一样漫长而又曲折,但不管有多大的苦,她都坚持下来,她的小女儿嫚子被鬼子残忍杀害时她痛苦万分,但她依然坚定着她的原则,她是真正的革命榜样人物。她与亲人和游击队员是那样的亲善,对待敌人内心却强大的让人感到钦佩,革命,活着就不易了,更没有办法选择怎样活着,能活一天是一天,能逃一天是一天,她面对敌人的严刑酷打,威逼利诱,用精神战胜肉体折磨的苦楚,”母亲”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理智地面对事实:“革命就是要打仗,要流血,要死人。”放在那个年代,英雄的形象刻画的恰到好处,小人物,却有大作为。此书成功的塑造了仁义嫂典型的革命形象。
二、鬼子的形象处理。
以前在看舞剧《浮生》或者其他舞剧时,我一定不喜欢那种特别片面的塑造一个形象,或善,或恶,因为它脱离了当代的文化及人本身的多面性的定义,我夸过赞扬浮生里塑造的日本鬼子的形象,对待女儿俨然是一个慈父,但是在对待中国人时的残暴又是你无法想象的,这是一个当代人笔下的那个时代。在《苦菜花》中,冯德英作为1935年出生的作家,笔下的革命人物正派反派划分清晰,正反面意识非常强烈,正反面的人物塑造也个性分明,塑造手段十分的极端,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善良就极其善良,残暴就极其残暴,我问自己,这样的人物塑造方式对么?是不是太老套了,可是我为什么没有看的很反感。反过来想一想,每个人生活的年代不同,冯老先生生活的时代早就了他笔下的世界,我十分的理解,现在的我们变的柔和了许多,学会了不仅仅是生存,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其实历史的残暴就是现实,我们眼前所见的其实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当这本书详细的描写了那个年代的场景,它们血腥而残暴的呈现在我眼前,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们,永远都不会明白什么是战争,什么是生命的宝贵,但我们从这本书中可以读懂他们想要我们知道的一切。
三、《苦菜花》的现实意义。
“活着”这个词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意义,从词的本意来说,在抗战时期,活着的意思是单纯的不死,但在那个死亡那么近的年代,战争激烈而残酷,活着一天是一天。而现在,死亡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显得有些遥远了,人的生命也越来越宝贵,被国家保护着,被法律保护着,再也不是那一个个不值钱的可以任人任意践踏的命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活着又是不仅仅局限于肉体的存活,还有精神的存活,在《寻梦环游记》里,真正的死亡是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记得你时,你才是真正的死了,我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死了,却是活着,有的人活着,却仿佛死了。
在《苦菜花》中,先辈们击败那些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来了黎明。仁义嫂最后在胜利的前夕,却不幸中弹,当她注视着女儿秀子给她送的一大片金黄色的苦菜花时,她嘴唇两旁的两道明显的深细皱纹,微微抽动,流露出幸福的微笑。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她的一生就如“苦菜花”一般,生活是苦的,生命的最后却是甜的,活着的意义是幸福的,馨香的。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在那个战争的年代,人生命的价值在无时不刻的放大,每个人都为了国家的解放,为了守护自己的世界而不顾生死的奔走着。这也时时刻刻的警醒着我们,身在和平的当下是多少个先辈们,多少个“母亲”,多少个“生命”换来的,我们的生命现在已经全权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怎么活着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这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有人愿意拼尽一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人愿意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有人在现实的压迫下不得不去工作学习,有人在为金钱低头,有人在喜爱的岗位上放飞自我,是了,每个人定义自己的幸福的尺度不同,在每个时代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每个阶层对于幸福的尺度的把握不同。
《苦菜花》是一本有着现实意义的书,用红色题材,战争的残酷警醒了我们,对比出我们现在的“活着”,生活的年代不同了,我们的思想也开放了,对于新鲜的事物也能欣然接受了,对于人的看法也不再那么偏激,变得越来越多样了。文明的到来使我们打开了眼界,接受了人的多样性,接受了没有人是绝对的好或坏,不再用歧视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人。这本书的创作年份已经很久远了,革命的“红与专”,人片面的“好与坏”都需要我们细细考量与思考。除去这些,《苦菜花》依旧很美。
“据说月亮和太阳是姐妹俩。
妹妹太阳白天出来很怕羞,姐姐月亮就给了她一包绣花针,告诉她说:‘谁要看你,你就扎他。’
从此,那银盆似的月亮,发出幽静温和的柔光;
而太阳老是羞红着发烧的脸蛋,射出万道刺眼的光芒。”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