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正文到致谢部分(精选)

时间:2019-05-14 23:2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正文到致谢部分(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正文到致谢部分(精选)》。

第一篇:论文正文到致谢部分(精选)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由于经验的缺少,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论文是难以想象的。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邹生才老师。老师平日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论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改题,提纲设计到查阅资料,题目的确定和修改,后期发稿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了我悉心的指导。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邹老师细心地纠正我论文的错误,我非常敬佩邹老师的专业水平,博大的学识。治学严谨,将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让我更发奋地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做到更好。其次要感谢和我一组的各位同学,他们在选题,材料查找等方面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建议。然后要感谢所有三年以来教过我们的函授老师,你们为我们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多谢你们,向你们的勤劳表示无上的敬意。还有,要感谢函政本06一班的全体同学,你们的鼓励与支持是我完成学业的一种动力。也是我克服困难的一种精神支柱。

第二篇:论文致谢部分

时光的流逝也许是客观的,然而流逝的快慢却纯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当自己终于可以从考研、找工作、毕业论文的压力下解脱出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时,我忽然间才意识到,原来四年已经过去,到了该告别的时候了。一念至此,竟有些恍惚,所谓白驹过隙、百代过客云云,想来便是这般惆怅了。

可是怅然之后,总要说些什么。大学四年,生活其实很简单,只是一些读书、写字和考试的周而复始。如果把这种单调的生活看作一场场循环的演出,那么我只是一个安静的演员。这篇毕业论文也称不上什么精彩的台词,只不过是这种循环演出即将告一段落时的谢幕词。但是无论多么蹩脚的演员,无论台下有多少观众,即使是只说给自己听,在他谢幕时也总要感激一些人,是这些人帮助他走上舞台,成功或者不那么成功地“演出”。

我在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学位论 文指导老师——张杰/刘淑芹老师。这篇毕业论文从开题、资料查找、修改到最后定稿,如果没有她的心血,尚不知以何等糟糕的面目出现。我很自豪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值得我感激和尊敬。

感谢和我共度四年美好大学生活的2004级工商管理与法学双学位班的全体同学。感谢管理学院和法学院的所有授课老师,你们使我终身受益。感谢所有关心、鼓励、支持我的家人、亲戚和朋友。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xiexiebang.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我不可能顺利完成这四年的学业。

第三篇:论文致谢部分

关键字:致谢词

时光的流逝也许是客观的,然而流逝的快慢却纯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论文致谢部分范文范文。来源:范文中国www.xiexiebang.com当自己终于可以从考研、找工作、毕业论文的压力下解脱出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时,我忽然间才意识到,原来四年已经过去,到了该告别的时候了。一念至此,竟有些恍惚,所谓白驹过隙、百代过客云云,想来便是这般惆怅了。

可是怅然之后,总要说些什么。大学四年,生活其实很简单,只是一些读书、写字和考试的周而复始。如果把这种单调的生活看作一场场循环的演出,那么我只是一个安静的演员。这篇毕业论文也称不上什么精彩的台词,只不过是这种循环演出即将告一段落时的谢幕词。但是无论多么蹩脚的演员,无论台下有多少观众,即使是只说给自己听,在他谢幕时也总要感激一些人,是这些人帮助他走上舞台,成功或者不那么成功地“演出”,感谢信《论文致谢部分范文范文》。

我在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张杰/刘淑芹老师。这篇毕业论文从开题、资料查找、修改到最后定稿,如果没有她的心血,尚不知以何等糟糕的面目出现。我很自豪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值得我感激和尊敬。

感谢和我共度四年美好大学生活的2004级工商管理与法学双学位班的全体同学。感谢管理学院和法学院的所有授课老师,你们使我终身受益。感谢所有关心、鼓励、支持我的家人、亲戚和朋友。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我不可能顺利完成这四年的学业。

第四篇:正文、参考文献、致谢(范本)

1.隐喻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莱可夫(G..Lakaff)和约翰逊(M.Johnson)在他们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指出,隐喻是到处可见的极为重要的语言现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隐喻。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行为,即隐喻无处不在。因而隐喻研究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热闹局面,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隐喻热”。

隐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隐喻是一种修辞格,它只是比喻中的暗喻。广义的隐喻外延则很大,隐喻不再是比喻的一种类型,而是“凡根据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R(A.X),由辞里F(A)与辞表F(X)构成语义转移方式都可以成为隐喻”。①这种语义转换方式可通过多种修辞格来实现。

以上只是简单的定义隐喻在不同层面的含义,我们还可以从更为具体的角度来剖析隐喻的广狭义。1.1狭义的隐喻

狭义的隐喻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人们也惯于把隐喻当作一种形象的遣词用字的技巧。它为增强语言的修辞效果提供了可能,使得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具有说服力。同时,修辞功能作为新的隐喻理论形成的基础和参照对象,在隐喻研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隐喻客观上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可以使我们日常语言表达更具形象性、意象性趣味性。

构成隐喻需要四个条件:第一,本体;第二,喻体;第三,喻词;第四,相似性。前三者我们比较好理解,而所谓的相似性,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利用事物之间人们以感受到的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则将原来并不被以为其间存在着的相似性的两个事物并置在一起,构成隐喻,从而使人们获得对其中某一事物新的观察角度或新的认识。②

(1)山的声音,水的声音;心的声音、土地的声音——所有的声音组合在一起,就是生命的旋律,就是来自宇宙的回声。

(陶丽敏《神奇的声音》)

(2)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文艺评论来讲,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郑伯农《文艺评论二题》)

①②彭漪涟、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第54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第172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以上的例子都是用判断词“是”做喻词的,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1)把本体“山的声音,水的声音……所有的声音组合在一起”说成是喻体“生命的旋律”、“宇宙的回声”,生命的旋律与宇宙的回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2)把本体“市场”说成是喻体“双刃剑”,这里体现的相似性是创造性的,也不失为一种隐喻。1.2广义的隐喻

广义上,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使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使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的一种认知活动。就其本质来说,隐喻是人们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人们将自己对新情景的认知、描绘,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方式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

(3)吴哥不是调皮的帅哥,吴哥是位神奇的姑娘。她的战斗是驱除邪恶,她的创造是扶持善良。

(注:吴哥的群雕中有一尊像将破坏神与创造神融为一体)

(李肇星《吴哥小夜曲》)

作者将“姑娘”作为喻体来说明描绘吴哥群雕,用隐喻这种方式抒发胸臆,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引起读者的共鸣。“诗歌和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路易斯(C.Lewis)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①

人们说诗歌是广义的隐喻,但绝不能理解为诗人使用了较多的隐喻,而是指诗人在句子的层面上创造了隐喻。隐喻在为诗歌功能服务时,变成了一种话语策略,诗人利用这一策略摆脱了语言直接描述的功能,诗人借助隐喻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不自觉之间为诗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引发读者去积极探索。

1.3本文的研究思路

对于隐喻的研究,各学科的专家学者都在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作者发现,几乎所有研究都是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主,很少触及非语言符号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1972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交际只有35%使用纯语言来进行,而65%则是面部表情,手势,甚至身躯的姿态,以及夹杂在言语中的笑声、叹息和嗯、啊之类的声音。

作者意在通过行为语言中的“手势语”来对隐喻作一番探究。“这种非语言 ①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第120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的交际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人的独特的创造力使他有给不说话的事物以说话的能力。这从根本上说是人赋予世界以意义的能力”。①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作者将对属于态势语言的手语进行讨论,关于手势语如何体现隐喻,而这种隐喻又是如何被人们理解的,作者将作重点分析。

2.无声的非语言符号——手势语

2.1手势语的界定

所有的生物天生就具有一定的行为语言的本能,这是各生物体感觉和思维特有的表现形式,也是最基本、最原始的行为。而行为语言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信息交流的亮点,在许多交际场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样也可达到有声语言的效果。

陈望道引用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话说:海外有形语之国,口不能言,而相喻与形,其以形语也捷于口(见苏轼《怪石供》)。由此可见,确实存在某些用“形语”交流的人类种群,陈又在《修辞学发凡》中把动作表示的意思称为“态势语”。他说:“‘态势语’是用装态作势的动作,就是态势,来做交流思想的工具。”②

孔子曾在《礼记.乐记》里指出:“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的态势语就是指用与人体有关的动作、行为来表意,包括表情语、体姿语(姿势、身势)、手势语等,态势语言种类繁多,我们选择其中的手语进行重点讨论。2.2手势语的特点

恩格斯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而且是劳动的产物。

手语又称手势,或手势语。作为态势语的一种,它是通过手的动作来表示信息的非语言符号,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行为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形象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人们通常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手势语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互相示意的必要工具,但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有些手势语并不表示固定的意思,它只是临时性的,比如央视李咏主持的“非常6+1”,节目中人们只要伸出拇指,食指,小指,并将中指,无名指弯曲,便成了“非常6+1”的形象指语。假若有一天,节目停播,那么这个形象指语便没有了此时的含义了。但有些手势语却已发展成为们惯用的动作,表达的意思也就逐渐固定下来,代表了某些固定的含义。这点在军事中应用比较广泛。例如在战斗中,战士们执行侦 ①② 顾嘉祖、陆升主编《语言与文化》(第二版)第17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宁基《行为语言学》第4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察任务,他们会以班或排为战斗单位,横向排成一字形向前推进,其中有2~3名人员站得稍微靠前,在行进过程中注意观察前方敌情,一旦发现异常,他们首先自己蹲下,然后左手向后,掌心向下做下压手势,告诉战友有情况,注意隐蔽。而这些手语意义也就被固定下来,逐渐成了地道的行为语言。手势语有如下特点:

第一,原始性

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有近三百万年的历史,而有声语言的历史只有五万年左右,在有声语言产生之前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人类的交际工具只能是非语言,用动作、表情传达信息应该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交际工具,人们用手比比划划来传情达意,随着人类智力机能的日益成熟,人们的传递方式才日臻完善。

第二,普遍性

非语言符号在交际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这种普遍是超越文化差异,超越民族和国家的范围,成为世界公认的交际手段。国际上为了便于交际而广泛使用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所理解,而理解中效果是毫无差别的。

例如,在比赛中裁判所使用的手语,当赛场上发生违例犯规或其他特殊紧急情况时,主裁判员立即鸣哨,同时立即作出手势,表明如何判罚或作其他处置。再比如食指和中指向上,手掌朝外组成英文字母“V”,是“Victory”的简化,在许多国家都表示胜利的意思,这些手语很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不会因为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而构成交流障碍。

第三,形象性

手语作为一种非语言表达符号,在语义表达上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人们无法表达的情感或话语可以借助手语表达出来,简洁生动,受众一眼就能明白其中之义,减省了言语交际中不必要的麻烦。在有声语言的口头交谈中穿插各种各样的手势,可以使人们的情感交流更加含蓄和丰富。研究表明,在说话时做手势有助于思考、表达和记忆,手语是人自身情感的流露,会更加有力的辅助有声语言的充分表达。

第四,表意直接性

手势语传递信息都是明示,使人一目了然,对它表示的意思一清二楚,从而准确地交流思想。它是用行动本身来表意,是直接的。而不同于有声语言表意,要通过声音这个媒介,是间接的。

例如:世界上许多的地方,伸出拇指多表示称赞与夸奖,“真行”,“好样的”,“了不起”,或表示满意,所以当人们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情时,直接借助某种手势这种非语言符号,即使不说话,受众也会通过表达者的行为明白他所表 达的含义。

第五、表意双向性

手势语包含两种完全不同的信息交流状态,单向的手语只有一方在那里标示,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并不要求对方作出反应,在通常情况下。对方也不必作出反映。而双向的手语在表情达意时,双方是可以作出反应的,作双向互动的标示。如人们使用的旗语(也称手旗通信),用双手握旗,可以你来我往,双向反复打,切磋商量,直到充分达到交际的目的为止。

第六、非结构性

从语言本体来说看,语言符号有一个庞大的结构体系:音位、音节、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而非语言符号是人们即时即兴所作,没有任何结构可言,是一种随意的非语言表意现象,手语也就成了特定语境有特定含义的传意手段,以便让人们顺利进行沟通。

虽然世界各地均有自己的手势语,这些手势语又大都具备以上的特点,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各地手势语的差异性,这是由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传统,历史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差异,导致手势语除了一些在世界范围内所代表的意思与其他国家一致外,更多的则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样的手势有时候代表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手势有时候却代表相同的含义。2.3手势语的类型

人们常把手势语称为“无声的语言”,这种无声语言,若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

第一,演示性手势语

演示性手势语的特点是演示有声语言,把有声语言的各种语音变化演示成各种相应的手势动作,与书面语言一样,前者变成动作,后者变成符号,都是按有声语言的语音来逐一安排而成的,它对有声语言有极大的依赖性,离开了有声语言,演示性手语就无法进行交际。

第二、依附性手势语

依附性手势语即完全依附于有声语言,按照有声语言的布置要求的分节动作来安排手势,各种手势动作都有事先安排好的含义。

第三、伴随性手势语

人们在交际时,运用适当的表情举止动作,能够加强语言的说服力,感染力 ①宁基《行为语言学》第5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和表现力。伴随性手势语能用丰富多变的姿态或操持其他有示意作用的物品,与语言表述相配合相呼应,产生了积极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四、示意性手势语

示意性手势语即用大家熟知的手势来代替部分或全部有声语言,在特定语境的条件下同样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示意性手势语与有声语言的关系较小,甚至没有任何关系,但它对语境却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人们彼此会意。

从社会认知角度出发,手势语言又可分为: 第一,公认手势语言

公认手势语言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认可的各种手语,也就是说,用大家熟知的某个手势代替语言进行交际的手语。这种手势语具有形象、使用广泛等特点,为不同民族、不同语种的人所接受,使得人们不至于因为各种原因构成交流障碍,保障沟通顺畅。

第二,专业手势语言

专业手势语言包括聋哑人使用的手语和各职业部门使用的专用手语,这两种手语都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不是专门从事该项职业的人是不容易掌握和理解的。

中国舞蹈《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虽然她们听不到任何声音,得不到有声语言的信号,但经过艰辛的磨练,在手势语的指挥下,完全能够随着乐曲的节奏翩翩起舞,达到形神统一的完美境界。

另外,人们在交谈是并不是毫无表情的陈述观点,时常会不经意的使用手势辅助自己的言行,这些手势大多是个人习惯所致,是一种随意性的动作,没有任何意义,但是这种无意义的手语也能得到人们的默许,否则人们木然交流,可能引发交际中断。

3.手势语——耐人寻味的隐喻

3.1隐喻产生的原因

隐喻不仅是一种认知现象,同时它也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中将隐喻产生的原因分为三大类:认知原因、语言原因和社会原因,同时他认为各种原因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相作用和影响关系,即,隐喻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

从认知角度来看,人类的认知能力不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还受到自身感知器官结构的限制。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就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借助已知的概念系统,并将此隐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从语言角度来看,在人们无法用合适的词表达某一特定的概念或新概念时,往往用现成的词汇表达一个新的概念,这种借用便形成了大量的隐喻性词汇。另外,人们还借助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作修饰,增强话语的表达力,例如人们可以形容某人胸无点墨,直接说他“草包”便是。

从社会角度来看,隐喻最终与言语有关,而言语最终与思想有关。人们拥有一个共同认知的社会大背景,使得他们在社会环境中对于自己的观点,异同趋向于相同,相同则更加相同,即有了一种共鸣,人们之间广泛使用隐喻来进行言语表达沟通,没有太多的困难,反而更加使得交流具有趣味性,促使话题继续深入。3.2手势语为何是一种隐喻

隐喻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由隐喻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由辞里F(A)与辞表F(X)构成的语义转移方式都可以称为隐喻,这不仅适用于语言符号,也适用于非语言符号,即我们所讨论的手势语。

现实生活中,人们会经常地使用手语进行交际,由隐喻的定义可得知,言者表达其意,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F(X),这其中有更深的层次,即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的互相转移。作者认为,手语在这方面表现尤甚,而相对于无声的语言符号,它所具备的F(X)与F(A)称为字面形式与隐含意义似乎更为恰当。世界各国手语多种多样,人们在沟通时,借助手语辅助交际,作为受众,看到的不仅是各种手语,而更应关注手语所表达的意义,因为单纯去看手语的形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探究手语的“秘密”则显得更为重要。

众所周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表达话语时的举止仪态是不相同的,在此,我们撇开文化差异,用西沃德(Seward)在他1969年发表的著作Japanese in Action中叙述的事件,来说明手语也是一种隐喻,是字面意义F(X)与隐含意义F(A)的相互转移。

例如:一位日本女导游带着20来个上了年纪的美国人在某地游览,结束时,导游伸出手臂向远处20来个游客做了一个日本式的手势,示意他们过来。

我们通过导游与游客的互动表现,可以得出,导游要表达的意思: F(X):导游伸出手臂作手势示意

F(A):导游真正意图让游客回到自己身边 虽然不同国家的人们存在沟通差异,但是导游并非只是做了一个手势,而她的真正目的也就是手势的内涵所在。这个例子体现了字面形式与隐含意义的转移,因而我们讲手语这种非语言符号也是一种隐喻。

3.3手势语隐喻产生的原因

手势语隐喻与隐喻产生的原因大同小异,但也有一点细微的差别,主要是在有声语言中隐喻有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无声的动态语言符号则不一定完全有意义。手势语隐喻产生的原因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息息相关,也于交际所需密不可分。

E.萨丕尔说非语言符号是“一种精微的代码——一种不曾写在什么地方、也不为什么人所知而又人人皆晓的代码”(an elaborate code that is written nowhere , knowed by none , and understood by all)。手势语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非语言符号,正是随着人们交际所必需的行为举止而产生的。

由于手势语具有普遍、形象、表意直接等特点,使得手势语使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各国手势语代表内涵不尽相同,但是从认知角度,它们辅助了人类语言的顺利表达。人类对新事物进行描述时,不可能完全用嘴进行说明,借助肢体比比划划,受众即使没有看见新事物,但经过言者手势勾勒的轮廓,可以想象出事物的大概形状,使得人们认识事物更加明朗化。从社会角度,手势语隐喻的产生则与各国差异性密切相关,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进行沟通时,存在不少交流障碍,人们彼此不了解对方的语言,交际被迫中断。但是人们借助手势进行交际,就方便了许多,纵使不能全部会意,也能保证交际不被中断。

其实,人们由于各种因素的困扰,有时真的无法正常沟通,通过手势比划表意,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记得有次出行,公交车上,来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外国老人,手里拿着一张地图,用手指着地图上标示的地点,只说了一句:“Excuse me”。司机顺着老人所指点了点头,老人便找了位置坐了下来。

手势语简单易行,他人也容易理解,这也是手势语言深得人们喜爱的一个原因,它对于人们未知的事物可以作出形象的“诠释”,让人们不感到抽象,对于世界各地人们交流的差异性,它同时也充当了人们顺利交际的有利工具。人们做出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举止动作,更多的是在这个举止动作背后需要人们去理解、会意的东西。3.4手势语是怎样的一种隐喻

手势语是一种用非语言符号来表达的隐喻,具有双重性质。

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指出,在语言的起源时,几乎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比喻,每个短语都是一个隐喻。隐喻的分类有多种,在此我们只探讨创造性的隐喻——死隐喻与活隐喻。

所谓的死隐喻即不具备创造力的隐喻,而具有创造力的则是活隐喻。关于隐 喻的创造性,享勒是这样评价的:隐喻的普遍作用在于扩展语言,在于说出仅用字面无法说出的东西。这个扩展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达到:扩大语言的领域或范围,或者提高语言的细腻程度或深度。

死隐喻与活隐喻的区分界限是不明显的,某个词的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变成标准含义,它就成为一个“活”隐喻,创造性的隐喻,日久天长,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其标准含义,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隐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隐喻,但是活隐喻与死隐喻可以相互转化,条件成熟时,当死隐喻重新被人们理解利用时,它有具备了创造能力,给人新鲜感。当它仍是死隐喻时,它同时也填充了人们的词语空白,能为世界中有形或无形的事物命名,如铁拳、鲸吞这些词义被固定下来,成为死隐喻[dead metaphor]。

由此,我们得知,手势语在被人们利用时,它是一种活隐喻,富有变化,但人们在共同认知的背景中,已经熟知的手语的固定形式则是一种死隐喻。手势语在特殊条件下,有些是活隐喻,有些则是死隐喻,但是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即手势是明示的,作为一种明示的隐喻,手势一旦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人们不会只看到表面的手语形式,通常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动作引发自身的联想,究竟这个手语的背后,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会激发人的探索心理,积极去猜想手势语的真正含义。不同于说话,人们针对某一句话,也许有人会去揣摩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也有人只是听见这句话本身,而不去“妄加揣测”。人们对于手势语绝不是表面的一个形式探求,而是手势语所表达的真正意义之所在。3.5手势语是如何被理解的

我们已经说明手势语是一种隐喻,那它在一定的语境中是如何被受众识别和理解的呢?

在手势语的理解过程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听话者(或受众)对语境非常熟悉,双方拥有共同的认知背景,听话者根据对说话者的了解,对话题的了解,可以预测说话者将要表达的大概意思,然后根据说话者的实际手语,对原来的期待进行修复并作出反应,已达到交际的目的。另外一种情况是听话者(或受众)对语境的熟悉程度很低,对话题和说话者的了解几乎为零,这时他对手语的理解主要依靠自身经验,结合当时具体语境作出反应,来判断说话者的真正意图。

奥特尼(A.Ortony)在考证了历史上种种对隐喻定义的缺陷之后认为,判定隐喻有三个要素:1)从语用角度或语境角度来看,它必须是异常的;2)这种语义异常或语义冲突原则上是不可消除的;3)对其作隐喻性的理解要符合说话者的意图以及对其意图识别的期盼。凯特(Kittay)也指出,话语的第二性意义是第一性意义的函项,话语的第一性意义来自其组成成分的第一性意义在正常语境中的恰当组合。当话语和语境特征向听话者表明第一性意义不成立或不合适时,第二性意义就开始显现。隐喻是典型的第一性意义与语境发生冲突的情况。作者认为,手语正是第二性意义占主导的行为语言方式。①

手势语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一种无声的隐喻,表意直接,富有形象。它不同于有声语言,我们可以听说话人解释,凭借外界力量我们明白隐含地意义,手势语的理解却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双方或多方保持合作的前提下,表达者的表达心理与接受者的推理心理具有一致性,通过推理得到答案,否则便是一种无效交际。我们将通过一些例子对如何理解手语作一番分析说明。

(4)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旧都,也是该国最大的港口和工业中心……经验丰富的卡拉奇出租车司机一眼就认出我们是中国人,各个抢先用生硬的汉语说:“中国、皮货”。然后用手划个圈,伸出三个指头,用英语说:“THREE DOLLARS”。意思是说我们是中国人,不论到哪个店里去买皮货,乘出租车都是3美元……

(刘少才《在卡拉奇打的》)

出租车司机用简短生硬的汉语表意,然后再打手势,听者在已知卡拉奇皮装较便宜的认知基础上,看着司机一系列的娴熟动作,也就明白了说话人的意图,双方在交流中有了一种共识。另外,司机的一系列手势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惯用的,这种依附性的手语,伴随有声语言而充分的表达出来,他们会伸出三个指头表明车费,而不会任意乱伸指头,盲目开价,使得他们与陌生人的交际顺利进行下去,自己就会有生意做。而中间隐含意义与字面形式的相互转移也就非常清晰:F(X):司机用手划个圈,伸出三个指头,用英语说3美元;F(A):旨在告诉人们不论到哪个地方买东西,乘出租车都是3美元。这种形象的指出,表意的直接,听者经过自己的认知经验便会明白司机的意图,不会因为文化差异等因素造成交际的中断。

(5)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得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 ①束定芳《隐喻学研究》第197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垂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吴敬梓《儒林外史》)

在此例中,F(X):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 F(A):意旨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这种手语除了形象直接外,而且带有双向性,希望人们会对其动作作出适当的反应。

严监生到死都不忘省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吝啬鬼。他已经不能说话,所以只能伸着两个指头向众人示意,这个示意性手语,表明了他的本意,要挑掉一茎灯草,却无奈众人不了解他的性情,徒劳揣测出许多与“两个指头”类似的隐含意义,通过这一传神又讽刺的动作,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吝啬人物形象。

为什么众人均不解其意,而赵氏却知道严监生的心事,这就必须考虑到他们两个共知的语境,赵氏身为严监生的妻室,终日与其做伴,对严监生的行为自然非常熟悉,对其为人也非常了解。另外,这则语料可观上也反映了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严监生已病入膏肓,口不能言,假若他不能用任何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估计这个吝啬鬼死也不会瞑目的。

(6)……走进卢克索神庙是个早晨,从成百根巨柱间射进的晨光,在地面铺开一张令人惊骇的大网,使幽静的神庙渗出一股肃杀之气。为摄下这副难见奇景,我不知不觉退到了柱林深处。就在这时,我的肩膀被人轻轻地拍了一下……他歉意的一笑,指指我的相机又扯扯我的袖口,让跟着他走,当我心存疑虑地跟着他在柱林间走了几步后,他站住了,将手缓缓伸向前方:“你从这里看”。老人说的是阿拉伯语,我读懂的是手势……神庙柱林间的构图之魅力尽在镜头之中,我感激地回头,连连用阿拉伯语道谢。他摇了摇头,很果断的伸出手,用英语说“钱”……游客由先前的感动变为愤怒……

(范春歌《马蹄声碎卢克索》)

人们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个老人知道最佳地拍摄视角呢?原来他是从风景明信片上掌握了几处佳景拍摄点。而且和其他许多人一样,他只会招手和伸手两个动作,只会一个英文单词——“钱”。这样看来,他的招手和伸手动作所隐含地意义似乎是创造性的,这个手势构成的隐喻也就是一种活隐喻了,体现了一种转移关系,F(X):老人的一系列动作:拍、指、扯等;F(A):指引游客找到 最佳拍摄点。但是这在时间的推移中,这种示意性手语成了欺骗游客的惯用手段,它的意义便固定下来了,一连串的动作帮助游客寻找最佳拍摄视角,尽管语言不通,游客与老人还是保持了一种合作,老者带领游客,游客由简单的手势推出老人所要表达的意思,而这位老人也达到了他的目的,即使这种行为会使游客愤怒不已。

当然,言语交际中也存在非约定俗成的隐喻,相当于一种创造性的隐喻,他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即我们所说的活隐喻,虽然与有声语言不同,但这种非语言符号也能将言者的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听者或一眼明其意,或经过一番思索明白言者所要表达意义。

(7)许三观卖血后去胜利饭店吃饭,第一次是和阿方、根龙一起去,阿方对着跑堂的喊道:“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许三观看着他们喊叫,觉得他们喊叫时手拍桌子很神气,他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手拍着桌子喊道:“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第二次是与来顺、来喜两兄弟去,许三观看到饭店的伙计正在走过来,就压低声音说:“你们都把手放到桌子上面来,不要放在桌子下面,像是从来没进过饭店似的,要装出经常进饭店喝酒的样子……点菜时手还要敲桌子,声音要响亮,这样他们就不敢欺负我们,菜的分量就不会少,酒里面也不会掺水……”。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进饭店时手拍桌子,在今天看来实在令人忍俊不禁,很普通的一个手势却起着不同凡响的作用,这个手语不仅是一个伴随性手语,还是一个示意性手语,此例中的手语惟妙惟肖,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得知,F(X):许三观手拍桌子;F(A):遮掩“穷”态。这也是一种双向性的手语形式,以至于饭店的伙计给他们提供的分量不会少,把一个小人物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拍拍桌子”就代表常进饭店,店里的伙计就不敢怠慢,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中,我们透过小人物的举止形态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渴望与那些富贵者一般受到同等待遇,而不是一股穷酸气。

许三观为什么不用言语直接来表达自己经常出入饭店呢?估计真要讲出来才会让人笑翻,并且看不起他这个城里的“穷人”,所以透过手拍桌子间接表现自己是个“吃主”,是饭店的常客,伙计一看架势,也就七分不像三分神似地当个“吃主”对待了。虽然来客与伙计并不相识,没有共同的认知背景,但伙计可以通过当时具体的语境,加之自身地服务经验,明白客人的真正意图。这同时也体现了这种非语言符号表意的直接性,既不拐弯抹角,又能形象的表现自己,以便达到交际的目的。以上的例子中,均体现了手势语的特点,而形象性、表意直接性、双向性等特点表现尤为突出。人们所作出的手势也是千姿百态,使得交际活动变的更加有趣。

4.手势语隐喻语用策略

4.1手势语的语用功能

语言学家指出,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常常是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这两种语言的混合体。一个人讲话时,除了发出分音节的有声语言之外,常常伴随着手势,还有眼色,还有面部表情,也许还伴随着身体的动作;所有这些动作,所有这些非语言符号,都为一个目的,充实有声语言的内容,使对方加强记忆和印象。①

在人类的交际传播活动中,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决不亚于语言符号。据研究体态传播现象并将此类研究称为“身势学”(kinesics)的伯德惠斯特尔(Ray Birdwhistell)估计,在两人会话的情景中,有65%的“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播的。手语就是通过人们在交际时不说话而用直接或间接的行为动作来叠积表现出来的。这种非有声语言的交际方法,是人类很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研究表明,人类经常借助各种肢体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中手语的应用则较为广泛。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人类学实验室主持人贝尔纳.凯斯林主办的《手势与印象》中,他认为手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使在传统文化受到威胁、自然环境遭遇破坏的情况下。手势仍可以生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通过手势,较完整地了解那些尚不为知的我们祖先的历史。

有声语言虽然有方便快捷、表达事物广泛、表达思想精细的一面,但也有着它本身永远都不可能克服的局限性,它会受到时间、空间和某些特殊场合以及不同交际对象的种种限制。这时候,手语便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手语直观形象,易于被人接受,省时省事,易看易学,不受或很少受国籍、民族、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辅助有声语言的顺利交际,常常使人有惬意开心、缩略简约、律动益智之感,使得文化传播手段获得了空前的活跃和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但我们必须明确手势语不能完全取替有声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它只是演示语言、补充语言、服务或配合语言,甚至有时它可以代替有声语言,有效的帮助人们表达思想感情,表达出口语无法表达的意思。手势语对人类有很多贡献,在 ①宁基《行为语言学》第2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交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促进了有声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协助了人类书面语言的形成,促进了行为语言的发展,加速了人类的成熟和进步,客观上也推动了人类的沟通交流。

手势语的使用相当灵活多变,可以应对同一语境下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在语境因素不固定的情况下,其灵活性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手语所表达的意义进行诠释,也许理解正确,也许理解会有偏差,因为手语形式不固定,意义也是不确定的,就像针对某一句话,不同的人听来理解,或许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所以不强求人们一定搞懂各式手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同时,手语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文化品位、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体现了“语如其人”的深层意蕴。

4.2手势语隐喻的语用策略

任何一种沟通方式,不管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运用的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符号,都需要有一定的策略,抑或说话技巧。而所谓的语用策略则是指这样的一套说话策略,即说话时运用了它们便会使言语交际得体,它管辖交际如何巧,如何妙。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早指出,从非语言行为中所流露出的无意识冲动,经常显示在手的动作、位置和紧张程度上。许多人也认为,手是人体里仅次于面部表情的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具有眼神和表情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符号,它长于具体意思的表达,受到意识的驱谴,因而手势语隐喻的应用大致存在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表达友好亲近之意

手势语言可以作为一种行礼语言,向人们友好示意,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手语符号。例如我们欢迎某个人时,喜欢用鼓掌来表示自身热烈的情感;而各国领导人互访时,也常常向前来欢迎的人们挥手致意。

第二,表达己意,方便沟通

聋哑人因为自身的先天障碍,无法正常与人进行沟通,但是他们,可以借助手势来参与人们的交谈,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三,伴随言语,给人惬意感

手势动作的幅度较大,千姿百态,灵活多变,富于表现力,很能反映人的内心活动,表达和流露的情感比起打扮和表情来,要明显得多,一边讲话一边打手势在世界上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它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不受或很少受一些噪音的干扰。在强噪音的环境中,说话的声音再大也难以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时手 势则能表达口语所无法表达的意思。而恩里克.科佩里亚斯则更具体地指出:“我们也习惯于在说话的同时比比划划,或者完全用手势来表达感情,有时一个温柔的爱抚盛过千言万语”。

但是,人们也必须在多数社交场合慎用手势语,毕竟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无论如何,爱指手画脚的人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示意作用,可要用得不当,就会适得其反,给人以轻率乱指点的印象,招致别人的反感,不会受到欢迎。例如在希腊,故意向别人伸出张开的手,表示的意思是用不吉利的动作侮辱别人。在法国,手掌向下招呼别人是看不起对方的意思。

因而,手的动作是内心情绪的自然和直接的流露,它能充分暴露一个人的性格、心情、内在素质、文化品位和思想斗争,反映截然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社会身份,有时还能反映人的职业范围特性、文化层次和道德修养。总之,手的动作可以向我们提供关于一个人的许多信息,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能洞察人的许多隐含的丰富内涵和底蕴,使一个人的灵魂深处的想法暴露并具有可视性。

结 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对手势语隐喻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以下的几点结论:

结论一:手势语这种非语言符号,和其它的语言符号一样,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语言。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结论二:隐喻不仅可以通过有声语言来表达,而且也可以通过无声语言来表达。手势语就是一种无声的隐喻,是社会、认知、语言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结论三:手势语隐喻是具有双重性质的隐喻。在手势语隐喻的使用过程中,其既可以是死隐喻,也可以是活隐喻。

结论四:由于手势语隐喻的理解属于语用推理的范畴,因此手势语隐喻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它有着明显的动态性。

结论五:手势语隐喻的语用功能是多样化的,因此这也成为人们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频繁使用手势语隐喻的原因。

我们认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手势语言这种无声的语言符号将会备受关注。在本文中,作者对隐喻和手势语言作了一番阐述,着重论述了手势语为何是隐喻,以及它是怎样被人理解的,同时对手势语隐喻的语用功能和语用策略也进行了分析,和以往语言学家的研究(大都在有声语言的背景下进行)不同,本文是对无声语言符号的一种很不成熟的尝试,相信以后定会有令人惊喜的新发现。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彭漪涟.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2 [2]宁基.行为语言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3]陈汝东.修辞学论文集(第八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顾嘉祖.陆升主编,郑立信副主编.语言与文化(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7]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8]陈嘉映.语言哲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 [9]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 [10]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熊中民.论说文章修辞[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6 [12]吴敬梓.儒林外史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 [13]俞敏.俞敏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 [英]罗宾斯(Robins,R.H.).李延福导读.普遍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 [15] 王健平.语言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1 [16]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

致 谢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做毕业论文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真正写起来,我才发现并非一件易事,当然大部分原因还是由于自身水平有限,所以写起文章来也举步维艰。本文写作幸得中文系文健老师的全力帮助,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我曾经认为简单的事情,虽然文章还欠成熟,但是它是我第一次自己的“研究”成果,而老师也改变了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我也体会到自己独立去观察一些东西是多么有意义。文老师的这种育人理念对我以后影响很大,他让我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个育人的老师,更是我以后人生路上的朋友,能给我很多好的建议和帮助。将来,我也会走上教育岗位,我相信有了这次经历,我也会和老师一样对我的学生认真负责,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去学会思考,品尝自己成功的喜悦。

时光荏苒,我毕业在即,在这期间,父母永远是我人生路上的老师,他们一直在默默地支持我,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父母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时,本文写作还幸得中文系徐嘉文老师、舒云鹤老师等老师的全力帮助,还有我的好朋友、同学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谨致谢忱!

第五篇:毕业论文正文+致谢

浙江林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一、引言

中国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即CI)理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为一门系统的应用性学科,一般的CI理论认为CI系统由三部分组成: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而事实上,从“visible identity”的字面意思上理解,它应该是一种显性的识别而非仅仅只是视觉识别.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CI的这种结构,很少有人提出异议。这个构成方式乍一看来,很有章法,从理念到行为,从行为到视觉,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但如果进一步认真探讨,便经不起推敲了。

首先,企业的识别是从公众的角度来说的,即是公众来识别企业,而不是企业自己识别自己。我们都知道,人对外界的感知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知觉等来实现的。从这一点来说,CI中仅仅强调视觉识别的作用而未提及其他非视觉识别,未免有些欠缺。

其次,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来划分CI,这个分法不免有点矛盾,理念和行为属于企业自身,而视觉主要是公众对企业的视觉印象,非企业的自我印象。因此听觉识别在广告中的应用就显得相当的重要。

古人云:听其言,观其行。此时,视觉识别VI(Visual Identity)和听觉识别AI(Audio Identity)被同时提到;VI就像是一个人的面容和身材,AI则是他的名字和言语。再有,我们经常所说的视听传媒,视听,视觉和听觉不可分割。CI中如果缺少了听觉识别系统,如同让你看无声电影,那是什么滋味?

二、听觉识别系统的概念、价值及功能

(一)听觉识别的概念

听觉识别是顾客或公众从听觉意义上对企业商号、产品品牌、核心理念、企业歌、代表音乐、广告语与广告歌等的理解和认同。它一般是指人耳对语言、音响、音乐等信息的识别,广义上的听觉识别还包括对可以表音的文字和符号的识别。因为人在通过视觉感知一些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和符号时,潜意识中会发出该文字或符号的音节,这种靠联想获得的音节虽然虚渺模糊,但有时却很重要,比如,默读。企业听觉识别的建立主要来自广告。企业通过长期的广告传播运动,相对稳定地向受众施以特定的听觉刺激,继而形成自身所独有的听觉识别体系。

听觉识别(Audio Identity),简称AI,是根据人们对听觉视觉记忆比较后得到的一种CI方法,是通过听觉刺激传达企业理念、品牌形象的系统识别。同VI一样,AI可以有效地提高和扩大 ①②③④

④和淑英.浅谈CI中的听觉识别[M].河南安阳文化艺术学校,2004:118.年小山.品牌资本[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75.周鹏.企业形象识别中的听觉识别探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04.左章健.CIS战略—企业系统形象策划[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51-53.浙江林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AI往往就是个性化的声音或者动听的音乐。这样,AI作为声音传递的介质往往就具有独特的情感色彩和功能。通过AI,企业品牌与人之间便会产生某种情感契合,从而较容易打动消费者,使其产生对品牌和企业形象的注意、认同和偏爱。例如:小鸭圣吉奥请唐老鸭的配音演员李扬为其广告配音,李扬的声线相当有特点。大家不用看电视,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什么企业。所以说AI具有MI、BI、VI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AI是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不容忽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营销传播环境的急剧变化,单一的营销传播手段已经不能有效地打动消费者,所以需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来整合各种形式的营销传播方式,传达一致的营销信息,树立一致的品牌形象,来有效地实现营销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当今的营销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企业和品牌数量的与日俱增,大众每天要接触成千上万的广告,单从视觉上要让大众记住你的品牌绝非易事。所以,只有充分调动大众的视觉、听觉、味觉甚至是触觉,才能够更好地传播品牌,而听觉是除视觉以外最为可行,也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传播手段。

第四,AI是企业进行全球化品牌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及网络信息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地要面对全球市场。企业要想强内拓外,进行全球性的品牌文化扩张,企业品牌听觉识别系统传播即AI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意义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体验和文化背景。由于企业外在表现出来的宣传系统主要是VI,而VI主要又是由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等构成的。所以这种宣传系统在全球市场中显然是存在弊端的,因为各个国家首先在语言上就是有差别的。而在这方面AI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音乐是没有界限的,它是一种国际语言,特别适合企业进行全球性的品牌文化扩张。

2.听觉识别系统的功能。

为什么一听到“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尽在麦当劳”就想起了在麦当劳进餐的美好感受? 为什么丰田汽车的广告歌像流行歌曲一样被追捧?

为什么英特尔要求每个使用它芯片的厂家在做广告时,都要打上英特尔的标志并辅助以节奏感鲜明,令人回味无穷的“咚咚咚咚咚”的音乐?

对于一个陌生人的认知,不仅仅通过外表,还可以通过声音,对于品牌也是一样,长期独特 ①②

④庄继达.品牌出击—市场营销中CI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7-28.编译艺风堂出版社编辑部.企业形象战略[J].台北:台湾艺风堂出版社。2005(3):18.③徐建民.企业之魂—CIS战略的理念识别[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④周宁.CI—从理念到行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81.relationships[J].Intern J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7(8):451-472.②③

浙江林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之,AI的锋芒已经被其他成功因素所掩盖。笔者相信,一旦业界做出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能够证明AI的价值,那么这种新的宣传手段必将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从这个角度讲,业界再出现一个“AI热”也不是不可能。

3. 听觉媒体相对弱势

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中国,广播曾经是一种强势媒体,那时候广播接收机的拥有量和用户每天收听的时间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但8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机的逐渐普及,广播便逐步地丧失了其优势地位,现在广播基本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数据显示,2002年广播广告营业额只有21.90亿元,只占媒体广告总营业额的2.42%,电视和报纸的广告营业额分别达到了231.03亿元和188.48亿元,分别占总营业额的25.58%和20.87%。2004年《现代广告》媒体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广播广告营业额25.57亿元,也只占营业额的2.37%。由此,广播的相对弱势地位可见一斑。

一般意义上来讲,企业客户选择广告投放媒体的第一要素就是其受众数量。而广播媒体的广告营业额显然透漏出了其受众数量上的缺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企业总是优先选择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投放广告(企业产品特点特别适宜于在广播媒体投放广告的企业,其广告投放策略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列)。这样AI这种完全诉诸听觉的宣传方式受到“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试想,假如今天我们的广播如电视一样强势,和电视一样受到广告客户的追捧,AI还会是现在这番面貌吗?

此外,现今的互联网业发展迅速,互联网作为品牌交流接触渠道的潜力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大量的网站视觉形象突出,但仍就摆脱不了相似性,更没有相关的听觉识别系统与它相配合。从另一个角度讲,网络无疑是听觉识别系统未来开发的潜能之一。

(二)我国听觉识别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AI系统对企业文化建设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国内甚至涌现出如光头李进,解承强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音乐大师、著名知名演艺明星、音乐人,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与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特色传播模式息息相关,成为推广企业AI系统运营的先驱。

但是笔者认为,事实上听觉识别系统仍然处于一种被忽视和被遗忘的地位。对于AI目前的地位,武汉大学广告系饶德江教授在其著作《CI原理与实务》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过去的研究和实践中,对听觉符号基本上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地位。理论界对其不够重视,认为它有作用,但比较简单,内容单薄,不值得大做文章。企业决策者及企业形象设计人员也对其采取冷漠态度。偶或提及,也只是附带性质的,只是把它当作企业形象上附着的一根‘汗毛’,甚至还只把它当作视觉识别系统的一种附加补充。这种状况说明,我们对视觉识别系统的认识还相当肤浅”。这段话形象全面地 ①

③王名伦,韩晓东.AI:尚待挖掘的另一对CIS理论构成体系的一种检视[C].新学术论文选.武汉:武汉大学新闻与陈刚,张宇程,尹铁刚,赵男.新经济时代的广播媒体[J],现代广告。2003(6):21.饶德江.CI原理与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6-68.浙江林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现只要稍微有点实力的企业都有一套看似漂亮的VI。而与这种“CI热”、“VI热”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许多企业领导人对于AI甚至还在闻所未闻的阶段,更别提AI的导入了。广东太阳神集团虽然在导入CI时,明确将AI放到了与MI、BI、VI并列的位置,在东亚残疾人运动会上成功地运用了这一体系,但是AI的价值并没有完全挖掘出来,而且近几年随着广东太阳神集团的衰落,它已不能当作正面例子来验证AI的价值了。当前,在AI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多是外企,比如诺基亚,麦当劳等。

事实上,在中国企业导入的CI体系中,有些还是部分含有AI的元素(甚至有些企业明确地在CIS手册中单独列出了AI,如上述我们提到的广东太阳神集团),比如很多企业都创作了自己的厂歌,但是他们往往被归入其他的领域,并没有把其他的AI的构成元素整合到一起,提高到与VI并列的位子来加以利用。效果大打折扣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笔者认为AI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将来其地位必将获得大的提升,在企业形象识别、实现品牌效益增值这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企业领导人还是对AI提不起兴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3.对AI的理论研究力度不够

伴随着我国CI事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CI已经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在设计、广告等相关专业中得以设置,一大批CI的专著也频频出版,但是学界还是没有予以AI足够的重视。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一本专业权威的著作或者论文来阐明AI的概念、作用和地位这也许是笔者接触范围有限的缘故。“AI与MI、BI、VI并列同属于CIS构成部分”的地位也还没有得到学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承认。业界缺乏成功的案例,学界所给予的理论支撑不足,这些都是造成AI弱势的原因。

企业界的经营运作行为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广告界、营销界的发展轨迹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正是有了定位理论的指导,企业才纷纷根据自身产品及品牌的特点来确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争取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使自己的产品立于比较有利的位置。正是由于有了从 “4P理论”到“4C理论”的转变,才使厂家开始注重将以生产者为导向转到以消费者为导向。由于理论界没有明确地阐释AI的概念、地位及价值,所以企业界并没有给予AI足够的重视;由于在企业实际导入AI的过程中,理论界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所以业界在导入AI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使AI的效果大打折扣,导致业界成功案例的缺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界给予的理论支撑不足也是造成AI弱势的一个间接原因。

四、听觉识别的可行性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听觉识别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①②陈小平.CI不是灵丹妙药[J].广告大观(综合版).1997(2):17.蔡曼莉.浅谈营销理论的新转变[J].江苏商业会计.2001(4):16-17.浙江林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和温柔、清新的女声在不同版本的标识中说出“声声有情,心心相印——西湖之声”,适应了不同听众群的不同听觉需求。

而杭州电台“经济之声”,邀请来自台湾的年轻组合“A-yi-ya-o”写作了台歌“欢迎打开,欢迎进入,FM91.8的family……在这里可以自在舒服,FM91.8”。R&B的和声,轻松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充分体现了电台年轻、时尚、动感、亲切的定位,朗朗上口的歌曲很容易形成传唱的流行歌曲,很好的做到了电台品牌的推广,真正发挥了频道AI系统的作用。

(四)品牌声音的维护

品牌听觉识别较之视觉识别来说,虽然更容易传播,但是在信息特别是听觉感知信息繁杂的情况下,品牌听觉识别效果的达成,需要时间来积累。所以,在品牌声音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品牌声音的持续性、稳定性、处理各种识别系统之间的关系,发挥综合效应。

笔者觉得有必要举一个反面的例子来说明维护AI系统的重要性。旺旺食品从1992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凭借其可爱的logo设计和简单易记的广告语,可以说它为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与听觉识别系统的完美结合开了一个好头。

首先,旺旺的目标消费者是儿童。其可爱的卡通logo对于小朋友来说很好玩,而旺旺通常以它的logo作为包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大大的旺旺logo一眼就能被辨认出来,这是旺旺在VI形象识别系统方面出彩的地方。其次,旺旺的食品广告通常在广告的最后,播放一声拟音“旺旺”,令人听其声如见其人,让人在第一时间便记住了旺旺食品。像“你旺我旺大家旺,旺旺”,“再看,再看我就把你喝掉……旺旺”,“喝旺旺果奶,把清凉抱抱,喝旺旺果奶,把好喝抱抱……旺旺”等等,这些广告语和广告歌曲深入人心,传唱率也相当之高,这是旺旺在听觉识别系统传播上的优势。

但是,旺旺没有将这种优势继续保持下去。由于旺旺过多的重视电视广告,却很少利用其它广告手段,如杂志、户外广告等,忽视广告之外的公关、促销、市场生动化等手段。尽管旺旺的广告投入不菲,却总是给人感觉见不着、声音很小,无法产生综合效应。

相反竞争对手顶新以及其它本土品牌却后来居上,各种推广活动层出不穷,大大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事实证明,有针对性的推广活动尤其是终端推广,对产品销量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旺旺将产品推进终端后,不仅不理会其产品货架的摆放,更不做任何有意义的推广,旺旺的产品摆放形同虚设。

2004年春节临近时旺旺推出了广告语:“过年没有旺旺,新年就不会旺旺哦”。这种强行推销式的,甚至是诅咒人的口号,引来了消费者的反感。这则广告也因涉嫌迷信违反《广告法》,被紧急停播。

一个众所周知的好品牌,就因为自身对于听觉识别系统的不重视,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没

浙江林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和淑英.浅谈CI中的听觉识别[M].河南安阳文化艺术学校,2004.[2] 年小山.品牌资本[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3] 周鹏.企业形象识别中的听觉识别探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04.[4] 左章健.CIS战略—企业系统形象策划[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5] 余明阳.CIS教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6] 李兴国.CIS组织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创新[D].北京:国家行政学院,2008.[7] 庄继达.品牌出击—市场营销中CI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8] 编译艺风堂出版社编辑部.企业形象战略[J].台北:台湾艺风堂出版社.2005(3).[9] 徐建民.企业之魂—CIS战略的理念识别[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10] 周宁.CI—从理念到行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1] Susan Fournier,Julie L.Yao.A reconceptualiz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sumer-brand relationships[J].Intern J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7(8):451-472.[12] 马玉涛.企业形象识别(CIS)与广告经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13] 李毕万.企业经营管理经典案例评点CI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14] 王名伦,韩晓东.AI:尚待挖掘的另一对CIS理论构成体系的一种检视[C].新学术论文选.武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5.[15] 陈刚,张宇程,尹铁刚,赵男.新经济时代的广播媒体[J],现代广告.2003(6).[16] 饶德江.CI原理与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7] 梅雨.中国型CI丛书[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18] 陈小平.CI不是灵丹妙药[J].广告大观(综合版).1997(2).[19] 蔡曼莉.浅谈营销理论的新转变[J].江苏商业会计.2001(4).[20] 王晓丹.传播世博理念宣传世博主题,聚焦上海世博会声音标识[OL].http://,2006.[23] Luiz Moutinho,Fiona Davies,Bruce Curry.The impact of gender on car buy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Elsevier Science Ltd.1996(14):133-144.3

下载论文正文到致谢部分(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正文到致谢部分(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硕士研究生论文致谢部分[最终版]

    致谢 三月淅淅沥沥的小雨、四月的萋萋芳草都阻挡不了浓浓艾香五月的脚步,芬芳栀子六月的到来。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也无不有离别之时的惆怅,如同栀子花一样的......

    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

    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单片......

    一个博士生学位论文致谢部分[精选]

    一个博士生学位论文致谢部分(挺感人的)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下雪的深夜,我的父亲在床边生了一堆柴火,我的母亲躺在四周漏风 的那间破屋角落的床上,咬紧牙关,生下了我。27年后,也是......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王燕婷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

    致谢 六月是离别的季节,同时也是收获的季节。而一个人总要在集体中才能成长,取长补短,从他人身上得到学习。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我从最初对课题的一无所知,无从下手的状态,到朦......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

    范文一: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x教授,他对我......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大全

    致谢 这次历时两个多月的毕业设计,我在我的指导老师***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在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老师对本论文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学术思想都给与我们很多的参......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

    一、时光的流逝也许是客观的,然而流逝的快慢却纯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当自己 终于可以从考研、找工作、毕业论文的压力下解脱出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时, 我忽然间才意识到,原来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