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陕西省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陕西省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陕西省委
《 人民日报 》(2012年05月07日12 版)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任务,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陕西各级党委一直在不懈努力地积极尝试,2007年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后,新一届省委以建立年度目标责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以下简称“三位一体”)制度为着力点,扭住执政能力建设不放松。五年的实践证明,“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体现中央要求、符合陕西实际、顺应群众意愿,在促进各级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改进执政方式、提升执政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考:直击能力短板
2007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后,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但与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许多不适应。在发展理念上,重速度轻质量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还有不同认识。在工作落实上,重形式轻结果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群众关注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在思想作风上,少数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理论学习上,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强,学用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管理模式上,考核或流于形式,或有头无尾,存在着多头、重复和形式考核等问题。
新一届省委第一次常委会,就把目光锁定在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做出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推动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的重大决策,出台了各市和省直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试行办法》,废除了30余项考核,在全国首创了“三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2009年按照中央“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揭开了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新的一页。
考些什么:聚焦能力要求
为使“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与加强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实践中,我们从确定考核指标、规范评判标准入手,坚持“四个突出”,用考核检验干部能力素质的好与差,帮助其不断强化抓好能力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增强提高能力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力求通过制度约束将执政能力建设转化为各级的自觉行动。
突出谋划能力。为引导各级干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考核指标制定时紧扣国家宏观政策和思路,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指标体系与“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紧密对接。在考核11个市(区)时,以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节能减排、社会稳定五大指标为核心,在保持考核指标体系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根据每年形势发展进行局部调整。如与2007年相比,2008年新增了民生八大工程、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指标;2009年突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指标;2010年突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等指标;2011年突出了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等指标。通过指标的发展变化,引领各级准确
自我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突出落实能力。为促使各级干部积极应对复杂局面,落实好中、省重大战略部署,树立“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抓落实”理念,按照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建立健全了三个层级的指标体系,省上下达一级指标,各市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分解形成二级指标,落实到各县处级单位,各县处级单位再将任务细化到人,形成三级指标。同时提出定量指标考核的刚性要求,以便评价其完成质量,定性指标的考核有评价要点,以便进行量化分析。目标任务的逐级分解细化,强化了“时间、标准、质量、责任”意识,一改过去粗放式管理模式,使各级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工作环节和落实上,做到件件工作有着落、人人肩上有担子,提高了工作效率。
突出服务能力。为了使以人为本理念真正“落地”,我们在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时,确定了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等重点民生工程指标,并提出各级要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这成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强不强、对群众感情真不真、服务百姓能力素质高不高、解民忧帮民困的实际效果好不好的重要标志。
突出自身建设能力。为了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坚持人以绩论、绩由事考、事从责定的原则,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责任考核形成有机整体,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教育,加强对管理、历史、科技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法律、条例、规章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管理实践水平和依法执政能力,实现了“考事”、“考班子”、“考人”的无缝对接。
“四个突出”涵盖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须具有的能力和内容。谋划能力是前提,谋划到位、部署科学,就会事半功倍;落实能力是核心,再好的设计、再好的规划,没有付诸行动,只会是一纸空文;服务能力是根本,它体现了执政者的理念与目的;自身能力是基础,没有自身水平的提高,其它能力就无从谈起。四者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如何来考:科学与民主结合通过考核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从“四个坚持”做起,不断提升着考核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坚持数据证明,体现科学性。在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上,对各市(区)根据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地域特点和区域功能定位等的不同,合理设置目标任务和权重分值。对部门按照职能,突出重点,既体现差异性又兼顾可比性,力求通过目标任务的科学制定,引导各部门工作方向。在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指标上,根据市(区)和部门工作性质和职能的差异分别设置。同时,坚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进行考核,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发展;既看当前发展,又分析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经济总量增长,又分析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经济发展,又看社会稳定;既看“显绩”,又分析“潜绩”。通过对上述系列考核指标的分析,努力使结果能够真正反映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主观努力程度,确保考出动力、考出活力。
坚持群众评判,体现民主性。建立了民主、开放、透明的群众评议领导班子机制,采取“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等多种方式,把扩大民主贯穿始终,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加大群众评价的权重,重视普通群众特别是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领导班子的评价意见。五年来共有省“两代表、一委员”4870人次、服务对象1.2万人次参与社会评价,6万余名群众参与电话调查,一改过去注重领导评价而忽视群众评价的考核倾向,使各级领导班子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更好地结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评判和监督,让“群众满意”成为检验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
坚持结果用人,体现导向性。将考核结果作为奖优罚劣和发现人才、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制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把单位考核与班子研判、干部考评挂钩,融考事、评绩、用人于一体,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严格执行制度,要求考核排名末位单位的领导班子向省委写出书面报告,剖析原因,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明确规定连续两年排名末位单位的领导班子要进行调整。五年来,全省共对58921人次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民主测评和综合评价,对296个各级一般和较差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对42名各级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给予了免职处理。特别是在去年市县乡党委换届中,省委明确把四年考核结果作为考查干部实绩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依据,在调整配备班子中充分应用。
坚持制度保证,体现长效性。出台了《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综合评价办法》,建立完善了目标任务制定、考核评价标准、考核方式方法、考核结果运用、考核工作运行五个机制,并每年结合形势任务变化出台当年的实施办法。在具体工作中,配套建立并逐步规范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在考核指标设置上,建立了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审核把关的制度;在平时考核上,建立了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实行重大项目任务进度、重大问题台账、重点指标季度通报等三项制度;在组织年终考核时,实施了“一会、三评、四印证”制度;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建立了末位问责、优先使用、备案登记等制度。
考的效果:富民强省的可喜收获
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以来,陕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显著提升,有力保证了中央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随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水平的明显提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改进,全省各级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又紧盯转变发展方式不放松,着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使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
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随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谋发展、促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效益稳步提升,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位居全国第四,比全国平均增速快4.4个百分点,首次实现了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增长较快省市之列,是全省历史上发展最快和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之一,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由第二十位上升到第十七位,人均生产总值连续突破3000、4000、5000美元,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陕西阔步迈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促进了群众生活质量改善。随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的强化,本领不断提高,全省民生改善的步伐明显加快,五年来,全省民生累计投入7347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剔除物价增长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和11.2%,2011年达到18245元和5028元。一系列关系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加快实施,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逐步解决,人民群众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随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逐步增强,社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利益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有效化解,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大,群体性事件和来省集体访分别由2007年的1302件和897批次,下降为2011年的72件和483批次,全省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建设知晓率则分别由2007年的86.86%和53%,提高到2011年的91.67%和77.94%,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巩固。
促进了领导干部作风转变。随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明显改进,全省广大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强化,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干部队伍中庸、懒、散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形成了单位创先、人人争优的良好氛围。发现和查处了一批违纪违规问题,促进了各级干部勤政为民、廉洁自律。
考的启示:提升执政能力是党建的永恒主题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考核制度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过分夸大效用,更不能赋予其无限职能;考核要营造竞争氛围,但一定是在制度框架范围之内的良性竞争。考核工作要长期坚持,必须进行理性总结、认真反思。通过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有诸多启示。
提升执政能力必须找准切入点与突破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是重大理论问题,更是重大实践课题,它既需要进行理论研究,更离不开实践探索。五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面对提升执政能力这一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实际出发、明确工作载体,真正将提升执政能力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相结合,确保执政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提升执政能力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执政兴国是我们党的第一要务,也是提升执政能力的永恒主题。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之所以能有力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这项工作始终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这个主题,始终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这启示我们,提升执政能力,必须紧贴主题主线这个核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自觉将其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提升执政能力必须坚持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让人民满意是衡量执政能力强弱的最高标准。在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中,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考核工作的重点内容,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评判考核优
劣的重要标准之一,顺应了人民新要求,得到了干部群众好评。实践证明,我们只有把为人民谋利益、求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群众的呼声、顺应群众的期盼,才能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支持。
提升执政能力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推动工作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以来,从量化分析手段的逐步应用,到划分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单位组织实施;从强调考核工作的实际效益,将着眼点放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来,到引入调查和评估反馈机制,重视群众评估、服务对象评估和社会评估在考核中的权重,可以说,五年来的考核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面对提升执政能力这一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用改革的目光认识新情况、用科学的思路分析新问题、用创新的措施提出新对策。
提升执政能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以来,无论是考核指标的提出,还是考核标准的确立,抑或是考核方式的改进,我们都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通过制度将这项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保证了考核不因一任领导班子或一名领导干部的调整变化而改变,积极探索用法律的形式将其固定。实践说明,制度建设是提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法制化是提升执政能力的根本保障,只有把成功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才能规范各项工作、推动任务落实,才能确保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第二篇:关于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为正确地评价干部和更好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依据,以建立健全全面、客观、公正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总结近年来干部政绩考核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走访县乡干部、村组干部及群众,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对我县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了调研思考。
一、近年来我县对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效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绩考核,把其放到事关全县经济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加强管理。2003年县委成立了县考评委员会及办公室,制定印发了《宜君县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对考核的内容、原则、方法及程序、考核结果的评定和应用、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纪律作了具体的规定,把考人和考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考核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主要做法是:建立一个体系、突出两个内容、落实三个机制、抓好四个环节。建立一个体系即是根据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总体目标,按照各乡镇和部门的工作特点及承担职能任务的不同,以领导班子的岗位责任目标为基础,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纵横结合、紧密相连的目标责任体系;突出两个内容即是重点目标和共性目标。一是重点目标:考核县委、县政府分解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以及有关重点任务目标;二是共性目标: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落实三个机制即是目标责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目标责任机制即明确工作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是对实绩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和被考核对象的实绩作出综合评价;激励约束机制是县委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抓好四个环节即是指标编制、指标分解、考核评价、考核结果运用。指标编制是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当年工作重点等编制考核指标;指标分解是将考核指标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办法分解到各乡镇和部门;考核评价实行分类确定目标、分类考核,做到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考人与考事、集中考核与党建、综治、精神文明、纪检等部门平时了解掌握情况、群众测评与领导评价相结合;考核结果运用是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培养、调整、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我县近几年实施的《考核办法》,是一种导向明显、操作性强、结果较可靠的干部政绩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这套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县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通过考核,教育和引导全县干部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以考核结果为依据、以实绩和能力选拔任用干部,在干部队伍中树立了用群众满意的干部,凭实绩、能力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引导干部在提高自身素质和真抓实干上下功夫。三是考核吸收了往年考核经验和做法,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更加科学,考核结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四是能及时发现问题,实行干部诫勉。通过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多渠道了解、掌握情况,能及时发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不足,通过诫勉谈话等形式,纠正了干部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培养和爱护干部。五是减少了部门到乡镇考核的次数,不仅为乡镇领导干部减少了许多应酬和不必要的开支,而且改变了多个
部门多把尺子考核乡镇的状况。六是有效地解决了副职不负责、副职无压力的状况、同类型干部难比较的问题。以前干部的考核格次除过优秀外,大部分干部为称职,优秀与优秀、称职与称职干部难于比较,工作无压力,实行目标责任量化考核后,每名干部的综合得分一目了然,差距突显,形成班子成员、干部之间相互竞争的氛围。进一步加大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进取精神,也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现有的考核体系又凸现出了许多不足和问题,尤其是对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和省、市委《目标责任考核试行办法》,在实绩考核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需要改进、完善的问题。
1、考核指标的设置不够科学。
目前我县对干部的实绩考核指标主要是依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所确定的,各单位在考核指标设置上独立性不强,考核指标的全面性不够,考核指标个性化不足。
2、实绩考核的具体指标明确难。现行干部政绩评价方式,以定性为主,方式单一,指标笼统,经济等硬性指标相对容易量化考核,而精神文明建设等软指标不容易量化考核;同时由于考核人员不固定,使考核人员对实绩考核的标准上掌握不一致。
3、个别谈话实效不大。个别谈话的质量、可信度是考核工作的基础,取决于考核者和谈话对象双方的素质。而考核人员往往是临时抽调的,对被考核单位情况可能不甚了解,再加上时间的限制,谈话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相对存在个别谈话中“了解情况的不愿讲,不了解情况的讲不出”的局面,很难真实、可信地考准干部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4、考核评价方法不够科学。政绩的多种形态决定了政绩考核方法和评价途径的多样性要求,即不同类型的干部政绩应该采取合适的政绩考核方法,不能以一种方法来考核评价各种形态的政绩,但目前的考核评价方法、手段比较单一,不够多样、科学。
三、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的对策和建议
(一)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能力。一是抓好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二是加大干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教育培训的力度,以改造世界观为着力点,加强宗旨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使干部自觉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目前重点是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二是要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就是要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三是要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实事。
(二)建立科学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解决“考什么”的问题,推进考核目标的科学化。考核是指挥棒,考核指标是指挥棒的方向。政绩考核的核心是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即“考核什么”的问题。现阶段正确的政绩标准,关键是要以评价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新理念。设计的考核指标既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防止考核指标设计过细过繁,群众难以考评的现象发生;既要突出反映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考核,又要防止不适当地突出数字指标,单纯注重数字增长等偏向;既要考核有形的“显”绩,又要考核无形的“潜”绩。针对宜君而言,考核指标设置要围绕加快“生态、富裕、和谐宜君”建设,从加强资源环境、强化经济发展、抓好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突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实现宜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坚持全方位考核,解决“怎么考”的问题,促进政绩考评的科学化。
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考实评准干部的工作绩效。有了科学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把绩效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
1、坚持三个统一,考实考准实绩。实绩考核一是要统一原则。要坚持科学发展、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显绩考核与潜绩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日常动态考核相结合;坚持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扩大民主,群众公认的原则,把社会评价、群众评价和领导评价与考核统一起来。二是要统一考核方法。一方面要处理好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关系,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干部实绩考核更科学、更合理。另一方面要注意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干部实绩。正确分析干部取得实绩的主客观因素,防止那些因客观条件好而主观不努力的干部“坐享其成”;正确分析干部个人在整个工作完成中的作用和因素,防止“大锅饭”。三是要统一考核标准。要根据乡镇和部门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县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在内容上,既体现共性目标,又体现乡镇和部门的个性特点。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既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又注意两者的统筹兼顾,使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准确。
2、加大平时考核力度,达到考核形式的科学性
在考核工作中,必须建立完善科学严密的考核方法,既要注重集中考核的有效性,又要努力体现平时考核的基础作用。考核应形成集中考核、平时考核、社会评价“三位一体”的格局。一要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对达到完成时限的任务和重点目标、重点项目实施阶段性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实绩档案;二要实行半年分析,对目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分析出的问题要求有关部门进行整改;三要实行跟踪督促检查,对重点、重大指标随时检查,掌握任务目标进展情况,在每次督促检查结束后,并向目标实施单位发放督办单,要求该单位认真剖析未完成原因,重新核定目标的完成时限,督促目标单位进行整改;四要实行实绩登记制度,明确专人对督促检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数据进行登记,实行微机管理,为年终考核积累资料。
3、增加考核的参与度、透明度。
一要拓宽渠道,扩大群众参与面;二要合理确定谈话范围,增加群众的参与度;三要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相结合,增加考核的准确性。
4、加大对履行岗位职责的考核力度。在实绩评价时,根据班子成员职责、分工、权力等情况,科学地按职责划分干部实绩,走出“正职的实绩等于副职的实绩之和”、“分管领导的实绩等于分管部门实绩之和”的误区。具体操作中:要对班子成员进行认真分析,分清班子集体与成员个人的工作实绩,正确评价干部的实绩。考核组应结合被考核单位的实绩目标,既注重了解其工作思路、落实措施及效果,还要了解其工作中努力程度和依赖的客观条件,并提出考核意见。
(四)科学运用考核结果,解决“考与用”的问题。要坚持规则在先、奖罚分明、能上能下的原则,把政绩评价结果与领导班子的奖惩、调整和领导干部的升迁、降免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褒有章、贬有据,充分发挥实绩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机制。因此,考核结果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运用:
一是在评优树模上运用。各类集体和个人的评先评优必须要以政绩考核结果为依据。二是在公务员考核上运用。将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结果直接转化为公务员考核结果。三是在选人用人上运用。考评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四是在经济奖惩上运用。经济奖惩不仅对优秀集体和个人要实施奖励,而且要对考核成绩进步显著的集体和个人也要实施奖励,这样才能增强所有被考核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五)加强考核队伍自身建设,解决“由谁考”的问题。
1、建立高素质的考核人员队伍。干部考核队伍在考核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适当增加考核部门的人员编制,保证考核工作经费,以确保平时督促检查的需要。在组成考核组时,要广开渠道,精心挑选思想政治素质好、党性原则和工作能力强、政策理论水平高、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熟悉干部业务、了解工作情况的同志,组成知识互补、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考核队伍。
2、加强培训,提高考核人员业务水平。要不定期地组织考核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做到考核工作的程序、方法、艺术、步骤了如指掌,并娴熟运用,进一步提高考核队伍科学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实践与探索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实践与探索
摘要: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结合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建工作实际,对“务实有为、推动发展”的政治工作理念和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培养干部的摇篮”、“党员之家”、“员工的贴心人”的实践做法进行了阐述,从而对新时期全面提升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改革创新;发电企业;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2-018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提出了关于改革创新精神的总要求和一系列新举措,为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论述以及新举措,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促进国有企业经营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结合企业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提高保驾护航推动经营发展能力,提出“务实有为、推动发展”,以及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培养干部的摇篮”、“党员之家”、“员工的贴心人”等政治工作理念,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必须顺应形势变化,创新政治工作理念,推动企业经营发展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更好地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变化、切实解决党的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改革创新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华电福新能源公司、华电福建分公司的关怀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经电力体制改革风雨的洗礼,现作为福建省电网应急备用电源得以持续运营。在企业经营发展环境极大变化情况下,公司党委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企业党的建设,贯彻“务实有为、推动发展”的政治工作理念,公司党委把这一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不仅为公司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更推动了企业扩建项目的进展。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全面融入企业经济发展中心,激发和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稳定员工队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公司生产经营不断好转,经济效益逐年提升,项目发展有力推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员工队伍更加稳定,企业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从而使政治优势的“软实力”转化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必须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培养干部的“摇篮”,锻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培养干部的“摇篮”,锻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认识到,在企业只有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公司党委明确提出,要把企业党组织建设成为培养干部的“摇篮”,深化“四好”班子创建,致力打造精诚团结、善于思维,敢于担责、共谋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党委通过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理论、议大事、出思路、谋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了班子成员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工作创新。通过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坦诚相对,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推动工作,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执行能力。同时通过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突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扎实有效为员工办实事、解难事,维护和树立了班子整体形象。
另外,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还把“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延伸到企业中层干部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培养、选拔、任用干部,注重在一线、在基层培养锻炼干部,并出台了相应的考核细则。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评价干部,积极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让更多的员工成为敢于作为、勇于挑战、乐于奉献的“一帮人”。近年来,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因为拥有这么一支能打敢拼、经得起考验的干部队伍,使企业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三、必须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增强企业党组织凝聚力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探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创新提出了“家”的概念,用家的温馨和人文关怀,让全体党员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工作中,认真总结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一些好的做法,由传统的行政命令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由强调共性向既注重共性又尊重个性转变,从而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党员的战斗力。
高度重视党内关怀,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中,不能一味强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责任、义务,还要注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家”的温暖。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细致入微地做好党员人文关怀工作,在政治上重视和关心党员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坚定党员的信念,树立模范典型,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激励党员永葆先进性。在思想上关注和掌握党员的思想脉搏,及时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畅通心理关怀。在工作上支持和鼓励党员认真学习,提高业务技能,鼓励他们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勇于担当责任,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在生活上帮扶和帮助困难党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党员的物质生活水平,丰富文化生活内涵。
正因为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全面践行建“家”理念,“党员之家”的温暖才能辐射到每位党员的心坎上。全体党员坚持佩戴党徽上岗,自觉接受员工群众监督,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主动冲锋在前,较好地发挥了在企业经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到“思想素质高于职工群众,业务能力强于职工群众,工作业绩好于职工群众,作风形象优于职工群众”。尽管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员工收入不高,但在多次抗震救灾爱心捐助中,广大党员慷慨解囊,带头奉献爱心,把自己感受到的党组织温暖进一步传递和延伸。
四、必须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员工贴心人”,提高员工幸福感指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同时指出“只有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贯彻这一精神,切实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维护好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当好“员工贴心人”,提高员工幸福指数。
“稳定压倒一切。”企业要持续经营与发展,稳定是前提、是基础。面对企业在电力改革中愈加严峻的生存环境,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坚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好员工贴心人,以确保员工队伍稳定作为重要任务之一。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围绕企业中心任务,教育员工树立“艰苦奋斗、创新发展、和谐奋进”三大理念,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求和谐、促发展。加强党的政策理论教育、员工思想道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员工形势任务教育,弘扬“困难再多气势不能减、压力再大精神永不倒”的团队精神,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坚持从实际出发,先后开展了“领会精神谋发展,邵电之兴我尽责”大讨论和主人翁责任意识教育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了政治工作与企业中心任务“同频共振”。
企业党委通过党支部、党小组、分工会、团支部等政工网络,全面掌握分析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化解矛盾,消除疑虑。党委成员还分工划片,挂点各部门,深入生产一线,深入员工之中,关心员工冷暖,注重员工情绪,及时了解和解决员工在工作中、生活上的困难。多年来,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员工队伍稳定,精神状态饱满,始终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紧密结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与建设和谐企业的目标,把党建工作贯穿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延伸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辐射到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努力把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活,充分发挥和体现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地位与作用,使广大员工受到感染和激励,思想稳定,积极向上,从而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员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把精力放在务实中,把心思放在有为上,做到“有为才有位,有位更利为”,全面提高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有力推进公司文明建设与经营发展。多年来,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多次被华电福建公司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同时连续多年保持华电集团公司以及福建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当前,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党委正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学习总结、发扬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公司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孙晴)
第四篇: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实践成果和经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实践成果和经验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贺国强
总结经验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基层在反腐倡廉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果和经验,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证,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创新成果和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作,形成了一大批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反腐倡廉建设成果和经验。
这次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有关经验材料,就是对近年来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这 些经验材料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其中许多经验已经比较成熟、具备在面上推广的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9个方面特点和启示:一是注重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一些单位的经验表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个重点,以重点工作的成效带动全局工作的发展、以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建设的推进,不断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综合效能。二是注重发挥反腐倡廉教育的先导作用。一些单位的经验表明,反腐倡廉,教育为先。要坚持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工作重点、以岗位廉政教育为重要载体、以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为重要形式、以廉政文化建设为重要内容,把廉洁从政教育融入各项制度规范之中,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过程,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拓宽教育领域、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三是注重发挥制度建设的基础作用。一些单位的经验表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总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着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四是注重发挥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作用。一些单位的经验表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职能、重要事项的全方位监督,前移监督关口、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五是注重发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推动作用。一些单位的经验表明,改革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动力。要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六是注重发挥纠风工作的整治作用。一些单位的经验表明,纠风整治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措施。要坚持纠建并举,积极开展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七是注重发挥惩治的惩戒作用和治本功能。一些单位的经验表明,查办案件工作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及时揭露、发现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规范完善办案程序,加强案件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水平。八是注重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一些单位的经验表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积极推进方式方法创新。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作用,把科技手段融入反腐倡廉制度设计和各项工作流程之中,不断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性。九是注重发挥自身建设的保障作用。一些单位的经验表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要针对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组织建设、整合监督资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我们要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认真总结基层反腐倡 廉建设创新成果和经验,对具备全面推广条件的要及时加以推广,需要上升为制度的要经过研究论证上升为制度,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的要积极开展试点,切实把这些经验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
二、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不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强调要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来推进。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中 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明确要求纪律检查工作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都要与时俱进,强调全党同志都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个大问题,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更是责无旁贷。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认真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建设规律,深入研究反腐倡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反腐倡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从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出发,不断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创新,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有力保证。
当前,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的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一方面,反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明显成效;另一方面,腐败现象在得到有效遏制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这些都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第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反腐倡廉决策部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把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改革创新的实际成效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主题实践活动总结暨加强自身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成果,大力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注意了解和掌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央作出的科学判断,注重了解和掌握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全面了解和掌握反腐倡廉建设形势和中央关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和部署,找准创新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好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服从服务大局。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工作首位,坚持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及时跟进、积极参与,各项服务、监督、保障工作抓早抓紧抓实,切实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以及纪律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创新对大局的影响,既立足纪检监察工作,又不局限于纪检监察工作本身‚就事论事‛,而是要着眼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和团结统一,坚定不移、积极推进,审时度势、周密安排,确保各项工作不出现偏差和失误,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
第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抓住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个工作重点。要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确保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全面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标本兼治,既要通过抓紧治标清除已经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有效抑制腐败行为,又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逐步消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坚持惩防并举,既要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以达到警示、诫勉、震慑的作用,又要实行防范在先、关口前移,及时预判腐败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有针对 性地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切实做到惩治于已然、防患于未然;坚持堵疏结合,既要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切实筑牢堤坝、堵塞漏洞,又要正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的合理需求,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地引导党员干部消除心理失衡、自觉遵纪守法。要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创新,不断深化和拓展‚五个一批‛工作,整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惩治的威慑力充分发挥并紧密结合起来,使各项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重视方式方法创新。要坚持用系统的思维、统筹的观念、科学的方法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坚持和完善以往行之有效方式方法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办法、掌握新手段、开辟新途径。一是要运用科学方法。要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掌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现代管理学、心理学、组织学等理论和知识,积极运用心理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二是要采用科技手段。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把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群众窗口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纳入电子监察范围,建立完善信访举报、投诉处理、政风行风评议、案件监督管理、预防腐败信息共享等系统,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含量。三是要加强协调配合。要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审判机关以及公安、审计、组织人事 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推进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非派驻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四是要强化舆论宣传。要加大对反腐倡廉方针政策、成效经验、先进典型等的正面宣传力度,及时披露重大案件信息和群众关注的反腐倡廉热点信息,加强反腐倡廉舆情的收集、分析和研判,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努力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第五,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大力加强反腐倡廉理论创新。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理论的研究,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拓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内涵、丰富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理论宝库,增强反腐倡廉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重大战略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问题的研究,不断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增强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预见性。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政策措施的研究,立足于反腐倡廉建设新的实践和发展,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在总结基层经验、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 路、新办法、新举措,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要以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创新工作的着力点,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政策措施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效的落脚点;要大力提倡、鼓励、支持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动,引导基层和群众把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决策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有益做法和新鲜经验,形成规律性认识,作出理论概括,指导面上工作,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和发展要求中获得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
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创新意识,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有机结合起来,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坚持求真务实、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努力作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的实践者、推动者;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党的建设总体部署,使之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与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有机统一、良性互动;要整合资源力量,充分发挥专门研究机构、有关职能部门、各级党组织以及专家、学者的作用,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渠道,切实形成纪检监察机关、党政部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各方面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的工作格局;要营造创新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反腐倡廉 建设创新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崇尚创新精神、支持创新活动、奖励创新成果、宽容创新失误的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氛围,特别是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创新经验和做法,要热情鼓励、积极借鉴,并结合实际不断加以完善。实践永不停步,创新永无止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创新新成效,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本文是贺国强同志2010年5月18日在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发表时作了适当删节和修改)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
第五篇:坚持改革创新力促惩防体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改革创新力促惩防体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出处:渑池县环保局 作者:袁斐
发表日期:2009年2月26日
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渑池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创新教育载体,着力构建五大宣教平台;创新制度建设,扎实推进源头治腐工程;创新监督方式,切实增强监督效果;创新办案手段,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创新教育载体,着力构建五大宣教平台 充分发挥教育在惩防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着力构建五大宣教平台,做到防范教育长抓不懈,密织了一张立体式全方位的廉政教育网。
——开设一堂廉政课,构建课堂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党校教育阵地作用,将党纪条规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各类班次的必修课,做到课堂教学有内容,考试测验有题目;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规定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必须带头讲廉政党课,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县纪委监察局室主任以上干部每年到联系单位作反腐倡廉形势报告;以在校学生为传播主体,把廉政教育纳入中学政治教育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2008年来,县纪委和县直单位在县委党校举办反腐倡廉建设理论培训、执法执纪业务培训等各类培训班42期;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讲廉政党课130余次;全县2200名党员干部参加了《2008-2012年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规划》知识答题活动。
——巩固一个阵地,构建思廉议廉读书平台。以县图书馆、乡镇文体活动中心、村级农家书屋为依托,在全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廉政书屋162个,充实廉政图书8万多册。县纪委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廉洁从政,从我做起”、“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家庭助廉”等为主题的廉政征文活动,组织对党员干部撰写的学习心得和研讨文章进行评比,并将优秀文章集中编辑出版了《渑池县廉政文化》丛书,为廉政教育增添了学习教育内容。
——拓展一个空间,构建文艺创作平台。通过组织创作笔会、文艺晚会、书画展览、演讲比赛等活动,大力打造文化精品,倡导弘扬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传廉作用。近几年来,县纪委每年都组织县文联、县老年书画协会、楹联协会等各文艺团体和广大文化爱好者,深入实际生活,创作出了一批极富生命力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扎根基层、勤俭创业的的模范形象,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建立一个廉政教育基地,构建预警教育平台。全县各级各单位在办公楼醒目位置悬挂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和“大力倡导八种良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提醒牌;县纪委向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发放“十要十不要”警示牌,每周向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一条廉政短信,经常提醒打预防针,时刻警示党员干部倡廉守廉。同时,投资60万元在县法院新建了一个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展示了中央领导人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党政纪条规、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勤政廉政先进人物事迹和廉政书画、廉政警言、廉政漫画等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图文看板开展廉政警示教育。
——创建一批廉洁新风示范村,构建新风建设平台。在农村中广泛开展传统美德进家庭、卫生健康进家庭、将新风新俗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创建“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农户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理念,促进文明新风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变为自觉行动和日常行为准则。
二、创新制度建设,扎实推进源头治腐工程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强化人、财、事监督管理为重点,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初步形成了规范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一把手”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
1、围绕干部选拔任用和机构编制等工作抓制度建设。先后制订完善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干部人事工作票决制、干部考察考核失误追究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机构编制工作责任审计等规章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干部监督管理体系。在人事编制上,县长严格把关,县纪委全过程参与监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征求纪委意见的比例达到了100%。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通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2、围绕重点项目、重要资金的管理使用抓制度建设。以全县性的重点项目、重要资金的管理使用为重点,不断完善建设工程综合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推进阳光工程建设。一是明确范围。明确将政府投资的水利、交通、城建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土地使用权出让和政府采购、医疗药品采购等,纳入县综合招投标中心统一进行招标投标。二是规范管理。县政府制定了《招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备案试行办法》、《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实行招标和中标信息发布制度、开标与评标分离制度、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建立企业、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凡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一律记录在案,情节严重的取消今后的投标资格。三是全程监督。建立重大项目稽察制度、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全程监督各个项目的立项、招标、建设、验收等环节。
3、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抓制度建设。针对群众关注的领导干部吃、住、行等热点难点问题,对症下药,不断健全完善制度。如针对领导干部违规超标购车的问题,及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小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和《关于加强乡镇机关车辆使用管理的暂行规定》两个规范性文件;针对一部分党员干部在子女升学中大摆“升学宴”的问题,专门下发了《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有关规定》。针对党员干部职务消费“黑洞”的问题,积极推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对单位会议费、招待费、领导干部的通讯费管理使用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4、围绕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制度建设。实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123”工程,实行“一卡定费”制,建立两条“隔离带”,设置三条“高压线”。按照“严格审批、集中结算、定期分解”的运行模式,将职能部门应收取的企业规费全部登记在《交费明白卡》上,发放到全县35家规模以上企业和园区工业企业,实行“一卡定全费、一卡管全年”。建立企业与所在村组之间、企业与职能部门之间两条“隔离带”,县经济开发区负责协调企业与所在地村组的各种矛盾,县行政服务中心代理职能部门办理各项企业手续,使企业安心生产、潜心经营管理。制订完善经济发展环境评估、经济检查报批、违纪处罚告知及相关配套的制度、规定,设立保护企业、防止职能部门到企业乱收费、乱检查、乱处罚的三条 “高压线”。
三、创新监督方式,切实增强监督效果。
1、健全监督网络。一是编织领导干部家庭监督网。向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家庭发放《干部监督联系卡》,经常召开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要求领导干部家属当好“贤内助”、“廉内助”。二是建立巡视督查网。县纪委监察局在全县聘请了98名同志为党风廉政建设巡视督查员,农村、社区聘请辖区内的退休干部和有一定影响的同志担任廉政监督员,定期召开巡视督查情况通报会,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
2、落实监督制度。按照“发一个文件力求管用,建一项制度力求落实”的思路,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政监督制度的通知》,确定将“三谈两述”、重大事项报告、礼品礼金登记上交和民主生活会等四项制度落实情况作为监督的重点。述职述廉工作,在内容上根据不同时期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不断完善,在方法上不断改进,在范围上向由县乡局级领导班子向村“两委”班子延伸。这项工作我们从2000年开始一直坚持抓下来,每年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检查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验作法得到上级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要求各单位每年至少召开两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县纪委对民主生活会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和要着重解决的实际问题。单位、个人发生重大事项,要求事前必须向县纪委书面请示,并严格按县纪委答复意见办理。每年春节过后,各单位对“两节”期间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等廉洁自律情况进行自查,县纪委组织专班进行专项清理。
四、创新办案手段,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1、试行信访公开。在采取大员上阵、常委包案、重点督办等办法,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公开办信访的办法,实行初核内容全部公示,调查过程全程监督,调查结果公开通报,达到调查一件信访件、规范一件事、化解一项矛盾的目的。去年以来,县纪委监察局先后在民政局、卫生局等8个单位召开了纪检信访通报会,对群众反映的相关信访问题作了反馈通报,群众非常满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集体访、重复访和越级访的发生。2008年奥运会期间,全县没有发生一起越级访。
2、加强部门协调。针对当前窝案串案明显增多、违纪违法对象相互勾结、违纪违法行为相互交织的现象,一方面纪委积极开展组织协调工作,在确定办案思路、制定办案策略、排除办案阻力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发挥职能部门的独特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办案手段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增强查办案件的整体效果。建立办案监督制约机制,坚持依纪依法办案、以人为本、文明办案。去年以来,通过与公安、检察、审计、税务等部门协作,先后成功查处了15起重大案件,有效惩治了腐败。
3、坚持案件协审。针对基层单位纪委人手少、案件 “自查自审”不可避免地带来取证不规范、程序不严格、量纪不恰当、执纪不到位等影响案件质量的问题,县纪委制订下发了《关于基层单位案件协审工作意见》和《关于追究执纪过错责任的办法(试行)》,统一工作程序与要求,严明工作纪律与责任。将全县12个乡镇按战线划分为3大块,设立3个案件协审小组,规定各协审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审理工作例会,交流案件审理信息,研讨典型案例和审理案件中出现的疑难复杂问题,集中审理本季度所发生的案件。
五、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上是一个开放、动态、创新的探索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1、着眼于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更加自觉地加强廉洁自律。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要在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功夫。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利益观;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学习党章和有关党纪条规,促进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要大力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将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政轮训、任前廉政培训制度,形成保证领导干部首先受到教育的约束机制。要继续开展好纪律作风教育、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等,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要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
2、着眼于增强改革的推动力,更加科学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依据中央制定的《工作规划》,结合实际,制订本地《2008-2012年惩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以阳光政府建设为目标,切实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重大决策、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财政、建设、国土、交通、水利、教育、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为重点的行业惩防体系构建工作。二是以抓基层强基础为主线,抓好惩防体系构建向村级延伸工作,扎实推进村干部廉洁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强化村级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全面开展村级财务审计,积极推进村(社区)干部的勤廉激励机制建设,加强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建立上下联动、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廉情预警信息收集网络,加强廉情预警信息分析工作,积极实施廉情预警信息监督,探索建立廉情测评体系。
3、着眼于增强监督的制衡力,更加系统地规范权力运行。要紧紧抓住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这一重点,不断探索开展有效监督的方法和措施。抓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执纪执法部门以及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抓创新,进一步完善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民主生活会、谈话诫勉、述职述廉等多种有效的监督途径和办法,做好对领导干部“廉政年检”工作。抓公开,进一步落实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保障党员和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抓合力,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牵头协调职能,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主体的力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4、着眼于增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更加有效地转变作风。续深入开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比创业,讲服务、比奉献,讲执行、比效率,讲清正、比形象,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决策执行力和文明执法水平。要切实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开通“行风热线”,深入开展行风评议。要继续加大专项治理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重点解决物价、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查处侵害农民和农民工利益的问题,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最大维护。
5、着眼于增强惩治的威慑力,更加坚决地查处腐败行为。要坚持“办案第一”原则,在思想认识上,变样样重要为重点突出;在主要精力上,变全员办事为全员办案;在信访处理上,变全部办结为重点成案;在案件来源上,变被动查处为主动出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决查办案件不动摇,提高腐败分子的落网率,解决侥幸过关、“平安着陆”的问题。要严肃执纪,提高违纪违法者的成本,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坚持实行“一案一剖析”、“一案一建议”制度,解决以案警人、惩前毖后的问题,达到政治、经济和法纪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