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聊斋志异》读后(推荐)
《聊斋志异》读后感
最近,我在读书网上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聊斋志异》,原本是不想看的,但这刚一翻,我就被里头的故事所吸引啦!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典范,像这学期学的学的《口技》等,都是出自《聊斋志异》,以前看到《聊斋志异》总觉得不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看,甚至现在也以为是比我们年龄更大的人看的。也许是与蒲松龄老先生描写的故事有关吧。
《聊斋志异》一书中,谈的大多数是鬼,狐,通过鬼狐写人鬼之间的恋爱,神鬼之间的私情。在我们心中鬼狐都是一些坏的恶劣的东西,而在老先生的笔下,塑造的确是一些善良可爱的狐鬼花妖,神异灵怪,现在电视上《聊斋》也被广泛的观看,也许是因为里面形形色色的故事有关吧。在《聊斋》中,总会让人感觉到有对社会的不满,我想这可能也与作者的经历有关吧。
查一查资料,原来蒲松龄老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当时社会环境和长辈思想的影响,自幼便热衷科举,但由于运气不佳,科场失意,直到71才成为一名贡生。家道中落的窘境是他有机会亲自体会下层社会的疾苦。官场的腐败,科举的弊端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这些使他对现实愈加痛恨,为了宣泄心中的愤懑和不满,他只用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用虚构的故事揭露封建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揭露科举制度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毒害。《聊斋》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对立像爱情的向往。我看《聊斋》中大都用人的名字为题目的。其中《阿宝》《婴宁》脍炙人口。
《婴宁》中的婴宁是一个狐仙,她总是笑个不停,书生王生在一次游玩中遇到了婴宁,被她的美貌迷住,最后历经磨难,找到婴宁,可婴宁是他母亲的姐姐的女儿,按理说两人不能结婚,但后来发生的事情,使得两人始终不离不弃,最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王生也像婴宁一样,一直笑个不停。两个人过上了幸福了生活。《聊斋》中讲述的大多数故事结局都是美好的。这也许就是蒲松龄老先生所期盼的生活吧。
《聊斋》的伟大艺术成就也许就在于它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它独特的艺术风格。蒲松龄老先生善于把狐妖人格化;让幽冥的世界社会化;从而表达作者理想的境界,给人以好的结果,让坏人得到坏的报应。这种特点构成了作品想象的奇特,故事变幻莫测,境界神奇迷人。在狐妖这些形象中,不仅有这迷人的美貌,还有平常人所没有的灵异,作品的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真切感人,栩栩如生,扣人心弦,让我们感受到了极大的艺术享受,读了《聊斋志异》就感觉身边真的有鬼神似的,这就是作品的成功之处。
呵呵,快去读一读吧,将《聊斋志异》读到你的心里去,慢慢的去品味它;了解它,你会懂得越来越多。
上海市洪山中学初一(2)班14号 庄修远
第二篇: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
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
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1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也是如许,从脱颖而出到持之以恒地写作,他不只作出了众人无没有为之赞赏的名作,他终身的阅历,受挫后仍然没有保持胡想的肉体,咱们异样能够从他身上学到良多。
初看《聊斋志异》,百思不解:是非常出色,可咱们为何要读呢?厥后,经过理解我晓得了这本书的`可学的地方正在于它的言语。传闻《聊斋志异》古文中的非常精简,一但删失落一个字,句意就会改动。我不由赞赏起作者的文笔尽妙,固然精简,也没有短少活泼的描述。
我还从这本书中看到了现代社会,看到了人们的思惟。比方无疑居第一篇的《考城隍》中宋生所写“故意为善,虽善没有赏;无意作歹,虽恶没有罚”,可了解为现代社会所推许的,但我以为更可能是作者所憧憬的美妙社会。
而张秀才送他的诗中”有花有酒春常正在,无烛无灯夜自明”更是作者经过寄予正在故事人物中施展阐发了本人怡然自得、昂然向上的胸怀。没有如说,蒲松龄被监禁于陈腔滥调文的天下里,这类写作才是表达他心坎的最佳办法。这篇之以是当之有愧位置居第一篇,一句话能阐明事理:“一部书多么,托始于《考城隍》,赏善罚淫之旨见矣。
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2
小时候总把《聊斋》定义为鬼故事 ,对它常怀着敬畏之情,不敢近赏,尤其是看过电影《画皮》后,更是因电影特效而对一切妖魔鬼怪产生了心理阴影。
直到后来,才知道那些花妖狐鬼并非歹徒,他们甚至有着人类不曾拥有的美貌和才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翻开了《聊斋》光滑的书页,仿佛用尽力气打开了那一扇秘境的大门。
蒲松龄无疑是那个世界的神明了,他创造了花妖狐鬼,编排了悲欢离合。所有的故事源自他的见闻,亦来自他生命中的沧桑,一幕幕喜剧闹剧轮番上演,可谁知在背后操控木偶线的他付出了多少血泪?
神游于这个充满传奇的世界,不难看出蒲松龄将他对生活的理想全部赋予了鬼怪,以浪漫瑰丽的手法,将美貌给了佳人,将智慧给了才子;他使死人年年可以归家团圆,又使活人不用再受相思之苦。在这里,一切都是完满且好坏分明的。
作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小说之一,《聊斋》几乎和《红楼梦》承担了相同的责任,细细品读每一个环节,我仿佛看见了那瘦削的老人横眉怒指这铺满阴瘴的山河,大骂所谓上位者的贪婪腐朽,痛批科举的阴险不公。可当目光掠过那一个个性格鲜活的才子佳人,悟了这一段段传奇故事,我又像是听见了对真挚情感不加掩饰的赞美,对道德品格不吝言辞的称颂。它就像一把利刃,在中国持续了两千年的黑色夜空上劈下了光明的一刀。
《聊斋》中塑造了无数个经典的形象,可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特点。每位女子都有相同的美貌,同时又有不同的.个性,刚强如侠女庚娘,娇美如婴宁小倩,都有着细致入微的分别。又如陆判和崂山道士,同样能力非凡的他们又有着不同的外貌和性情。在蒲松龄神乎其神的雕琢之下,每个人物都是那样的独一无二,可见作者对人事的观察之深刻,若无多年积淀,常人只怕是难以成就如此巨作。
从这样一片天地走出来,我的心中有敬佩,亦有心酸。联想到蒲松龄一生郁郁不得志,我想这厚重的纸张和一粒粒铅字,大约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吧。他将这巨著留在世间,是存下了一缕诚挚高贵的灵魂,或许也是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警醒后世,发人深省。
那精灵与小妖嬉戏的幻想走远了,像是清风,涤荡空谷山涧,可那位老者留下的洞察人世的沧桑却已经融入民族的记忆,成为我们不可忘却的传奇。即使过去千万年,我相信,依然会有人从这浪漫旖旎的文字中,感悟人性的可珍与可敬。
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3
今天,我来到图书馆,随手拿了一本《聊斋志异》,这题目很吸引我的眼球,便坐下来如饥似渴地读着。
这是一本著名的小学成长经典阅读,里面每个故事都是为了自己亲人去求一些不知好歹的妖怪,而这些妖怪偏要折磨一下他们,才告诉他们救人的办法,而有的.人却贪图钱财,最后死在别人的手上。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穷书生装成一个秀才,去骗一个道士,这天,他吞吞吐吐地对道士说:“我想求你帮我变些钱。”道士一听,笑眯眯地说:“好啊!”他把长袖一挥,钱便像雨一样掉了下来,一直没过了他的眼睛,直到把他的砸死。这时,道士才脸色一变,生气地说:“我本以为你是个君子,没想到你是一个小人。”
这本书能让我们充分领悟到中华民族的古老,最后,我送大家一句话:读书,给人以光彩,给你以乐趣,给人以才干。
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4
本学期开学,在学校图书馆借了本《聊斋》。这本书描绘了大量狐仙鬼怪、花妖树精,借以映射芸芸众生和世间百态。作者奇思妙想,所讲故事,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想象:有的是人入幻域幻境,如《梦狼》、《席方平》等;有的是狐鬼妖精化入人间,如《画皮》、《陆判》等。无论人妖都栩栩如生,宛如常态,对狐鬼花妖的描写和蔼可亲,具有浓郁的'人情味。如青风一家虽是狐狸,但却像普通家庭一样谈笑戏谑,揖让酬酢,同时也讲炫耀祖德,维护封建伦理,与现实人间并无两样。
书中谈鬼说狐,大家有所寄寓,有深刻的思想意蕴。如《崂山道士》讽喻好逸恶劳,心术不正者妄求道术,必定碰壁,《画皮》告诫世人勿为化成的美女的恶魔假象所迷惑。
《聊斋志异》在刻画人物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短短的上千字,甚至几百字就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像小翠的天真烂漫,婴宁的纯洁、爱笑,酷吏豪绅的暴虐等等都有血有肉。
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5
最近,我读了十大名著中蒲松龄写的杰出的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这本书起到了尤为突出的启发作用。
本书汇聚众多优美而动人的鬼、狐、仙、怪等故事,书中颠沛流离的故事渗透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寄托了作者的人间理想。
书中塑造了各种性格的人物,有温柔体贴的`,也有凶暴残忍的,还有雄心壮胆肯与鬼神做斗争的英勇人物。让我感受到了这本书带给我的各种恐惧与好奇。
这本书写了中国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篇篇章章都写了鬼、狐、仙、怪字字句句人、情、世、态,玄奇、惊悚、刺激,营造出一个浪漫神奇、超尘绝俗的灵异世界。
《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可见鬼跟狐是全书的精粹,共有神怪故事445篇,与狐狸有关的故事有82篇,是全书重要的形象。当中写狐女的故事更是充满文学蕴味与传奇色彩。以下部分论及的',包括《聊斋志异》狐女形象分析和狐女的存在意义。
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无限乐趣,你也来读一读吧!
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6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聊斋志异》它写的是鬼、狐、仙、怪。
起初我不敢读这本书,因为他写的是鬼、狐、仙、怪。后来我渐渐胆子大了,所以我就开始看这本书了。看了之后我发现,里面的故事并不是可怕的鬼故事,而是人、情、世、态这四个字。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石清虚故事是这样讲的,顺天府的人邢云飞,非常喜欢石头,几乎到了爱石成痴的地步。他的家中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奇石,都是他不惜重金从各地收购来的'。
有一天,他到河里打鱼,发现渔网仿佛被什么东西挂住,便潜到水底去看,没想到竟是一块大约一尺见方的石头。捧到水面上仔细一瞧,真是一块奇石,石头四面玲珑,峰峦叠秀,美极了。邢云飞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般地把这块石头捧回家,还用紫檀木雕替它做了一个石托,供在客厅的案头,天天欣赏……是不是很有趣呢?
读了这本书后我的感受是:只要敢去阅读就会有收获。
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7
大家可能在看《聊斋志异》的时候,对这四字不解,其实,“聊斋”是这本书的名字,“志”就是所谓的记述之意,“异”就是奇异的故事,蒲松龄先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层意思在里面,巧妙地把它结合了在一起,让读者一看名字就明白了这本书要记述的是什么。
书中曾多次提到“狐妖”,可能在往常的电视里会说的那样妖媚,可在蒲先生的'杰作里总是把“狐妖”写的天真可爱,美如天仙。因为蒲先生一直认为妖和人、仙一样分善恶。像“婴宁”这美丽善良的女子,本性是狐妖又怎样。《崂山道士》里的那道士法力高强但天天只让徒儿们砍柴,却不教法术,让徒儿们摸不着头脑,其中一位干脆去问那老道士,老道士教给了他一个“穿墙术”,可又因为那人心术不正,穿墙时撞了个头破血流了。还有其中的宁采臣,他不好美色,不贪黄金,所以没有被鬼吃掉。而且还娶了聂小倩为妻。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世界上善良最重要,美貌是其次的。
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8
这里面讲的故事都是有趣并神奇的,我都不敢相信这些事是真的。
我认为蒲松龄好幸运啊!这么多神奇的事情都被他看见了,要是我也能看到如此多的神奇的事的话,我也要写一本儿“聊斋志异”。当然我会换一个名字的,要不然我就会被说成盗版的了。
当然,除了这些,蒲松龄还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呢!那就是把有意思或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并且运用比较简练的语言,就像写一样。
所以你每看一本书,书里不光有知识或趣味,也许还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言归正传,在这本书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篇叫《于中丞》,讲的是一个叫于成龙的官员,做官特别清廉,断案如神,其中于成龙判一个案子,用大家意想不到的细节,将案子给判了,而且他抓贼时,运用了像诸葛亮一样的大脑,将贼抓住了。我认为他真像动画片里的'柯南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了做事要细心,不能马虎。
聊斋志异读后心得体会9
《聊斋志异》突出地提出了几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首先,它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政治。在蒲松龄笔下,官吏都是一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他们无孔不入地刮地皮,为了金钱散尽天良。席方平的父亲被富豪杨某害死,因为羊某贿赂了冥府的上上下下,席方平的父亲反而被拘押。为他申冤的席方平遭到下油锅、锯解的酷刑。阴司里面从上到下,都是一些“人面兽心”的官吏,使他们贪得无厌,徇私枉法,胡作非为,这阴司,不过是现实世界的虚幻手法而已。蒲松龄尖锐地指出,那官吏本身,便是为非作歹的强盗:“官吏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成仙》)“天下官府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
其次,蒲松龄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科举制下的民风士习、畸形社会加以真实细致的刻画。蒲松龄十九岁时中秀才,但一生郁郁不得其志,长期靠设馆授徒为生,所以他对于科举制度有切肤之痛,看穿了这是一种坑害知识分子、埋没人才的制度。
《聊斋志异》写了许多人鬼狐妖的。其中有的`讴歌生死想从的爱情,有的描述闺房嬉戏、夫妇恩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礼教,流露出妇女解放的思想,但也常杂糅封建伦理纲常的说教。耐人寻味的是,蒲松龄笔下的女主角,常常是些异类,是狐、鬼、仙魅。她们纯洁、善良、痴情,为了爱情,她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们的爱情不受金钱地位的影响,也从不屈服恶势力。蒲松龄在她们身上寄托了美好理想。
《聊斋志异》还是一部世情小说,他对于那些伪君子,势利眼、市侩、夜郎自大、口是心非者做了深刻有力的讽刺鞭打。特别是《崂山道士》、《戏缢》、《堪舆》《雨钱》、《骂鸭》等篇,描写了封建“盛世”道德的沦丧,讥讽那些见钱眼开、阿谀奉承、好逸恶劳之徒。在这类作品中,《佟客》尤为幽默、深沉。慷慨自负的董生遇到剑仙佟客时,以忠臣孝子自诩,实际上却是一个银样蜡枪头。佟客为了剥下董生华丽的外衣,把茅草点化成强盗。“强盗”深夜入宅,抓住了董生的父亲。而这个自封的“孝子”却连老父亲也不去救。平时“谈吐豪迈”,一遇危险便退避三舍,这是对一切装腔作势者的嘲讽。
第三篇:《聊斋志异》
第一章
《聊斋志异》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
一、蒲松龄长期仕途失意,生活贫困,社会地位比较低下,故能接触到某些社会下层的百姓和统治阶级中的下层人物,对社会黑暗现实有所认识。
【《聊斋自志》:“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邹弢《三借庐笔谈》载:松龄常设茶烟于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二、蒲松龄的思想比较复杂:同情人民疾苦,不满现实,但对最高统治者存有幻想;讽刺科举制度,但始终不忘追求功名;有无神论思想,但又存有宿命论思想;赞扬“真情”和爱情自由,又宣扬一夫多妻,提倡妇女忍辱顺从。
三、蒲松龄的著作很多,除小说、俗曲、词赋以外,有《聊斋文集》和《聊斋诗集》。成就最高的是《聊斋志异》。
【王士祯荐《聊斋志异》:“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蒲松龄和诗:“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梦,冷雨寒灯夜话时。”得王士祯赞赏和刊刻,《聊斋志异》风行海内。李希凡《蒲松龄故居题词》:“聊斋红楼,一短一长;千古流传,万世流芳。” 】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一、“聊斋”是作者书斋的名字。这部小说集里大部分作品是狐鬼神怪的故事,所以叫做“志异”。由于当时思想控制极严,作者不能公开揭露黑暗现实,只能借助于神怪鬼狐故事,曲折地进行揭露和嘲讽,抒发心中的孤愤不平。作品的体裁包括短篇小说、散文特写和杂记寓言等。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聊斋志异》以记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二闻名于世。然而在一些名篇中,有时有没有神仙狐鬼精魅登场,主人公常是社会上的普通人。例如《阿宝》、《促织》、《侠女》、《胭脂》、《王桂庵》、《细侯》等篇。它们也发射着艺术的光辉。就是在那些写神仙狐鬼精魅的作品中,也变化万千。狐鬼幻化的人物写得最多。狐有娇娜、青凤、莲香、鸦头、辛十四娘、小梅、胡四姐等;鬼有聂小倩、巧娘、宦娘、连琐、小谢和秋容、公孙九娘、伍秋月、寇三娘、章阿瑞等,她们都是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还有不少作品,写虫鱼鸟兽和花精木怪,塑造了一些动人的形象。其中有蜜蜂(绿衣女、莲花公主)、鹦鹉(阿英)、鼠(阿纤)、蛙(十娘)、乌鸦(竹青)、牡丹(香玉、葛巾和玉版)、菊(黄英和陶声姐弟)、红莲(荷花三娘子)等。”】
二、《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按其内容主要可分三类。1、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表现对爱情的执著专一和勇敢追求;反映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批判摧残青年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表现出人民关于爱情婚姻的美好愿望。这类作品以《婴宁》、《阿宝》为代表。《婴宁》塑造了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纯洁无邪的少女婴宁的形象。《阿宝》写孙子楚与阿宝之间真挚的爱情,突出表现孙子楚的“痴”,极为感人。
【李灵年《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聊斋》中的爱情婚姻故事,几乎所有的篇章都带有严肃的批判性,男女的情爱都要经过严峻的考验,有的是内在的,有的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恶劣的环境正是考验纯真爱情的试金石。作者往往把爱情的一方(多为女性)幻化为鬼狐,以便他们摆脱现实的羁绊,或者借助神佛的外力,以保障美满爱情的实现,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为了追求爱情自由而进行的殊死斗争。” 《阿宝》梗概:书生孙子楚,恋慕富家女儿阿宝,求亲被拒,相思成疾,竟神魂离体,追随阿宝左右。孙家请巫师招得魂归,孙子楚又托身鹦鹉,飞入阿宝房中,阿宝爱此红嘴绿羽,亲手调养,白天由它伫立膝头,晚间任它依傍枕边。鹦鹉口吐人言,自称孙子楚。阿宝惊诧之余,感其真诚,嘱它恢复人形,情愿誓死相从,鹦鹉便衔阿宝绣鞋而去。阿宝以锈鞋已落孙子楚之手,非孙不嫁,父母只好应允。阿宝、孙子楚有情人终成眷属。《婴宁》梗概:秀才王子服,元宵节去街上观灯,被狐女婴宁的美貌所吸引。回家后,日夜思念婴宁,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他在表兄的帮助下,在一个深山找到了婴宁的家。原来婴宁是他姨母的女儿,她聪明伶俐,活泼爱笑,但不大懂事。王子服把她带回家里,在母亲的撮合下,终于和婴宁结成百年之好。婚后,两人过着幸福的日子,生下一个男孩,见人就笑,很象他的母亲。《青凤》梗概:耿去病是个狂放不羁的书生。一天夜里,他住在叔父家里,见一幢无人住的楼房里忽然射出灯光。他感到奇怪,跑到楼房里一看,竟有四个人在里面吃喝谈笑。其中有一个年轻女郎,名唤青凤,耿去病被她举世无双的面貌深深吸引,当场表示要娶她为妻,但遭到了青凤叔父的反对,还把他羞辱了一番。耿去病耿耿于怀,日夜思念着青凤。清明节那天,他去祖坟扫墓,见路上有一小狐被猎人追赶着,他便抱着回家,放在床上,小狐竟变成了他日思夜想的、年轻美丽的青凤。从此,两人永结良缘,生活过得十分美满。《聂小倩》梗概:聂小倩,十八岁病死,葬在破庙旁边,沦为孤魂,受恶鬼驱使,被迫干着害人的勾当。一天夜里,聂小倩悄悄来到房客宁采臣的屋里,用美貌和金钱迷惑他,准备把他害死!宁采臣为人诚实耿直,不为财色所动,以他的品行感动了聂小倩。聂小倩便将受恶鬼驱使、被迫无奈的心情向他剖明,请求他的谅解,然后请他将她的尸骨带回他的家乡安葬。宁采臣慨然允诺。后来宁采臣的妻子,聂小倩即和宁采臣结为夫妻。她孝敬婆母,勤于家务,做事精干、利落,传为美谈。】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其对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毒害,抨击八股取士制度的腐朽性和虚伪性。这类作品以《司文郎》、《王子安》、《叶生》为代表。《司文郎》辛辣嘲讽考官的昏聩荒谬,揭露科举制度埋没人材的混浊现实。《王子安》嘲讽醉心于功名利禄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应试士子在科举发榜前近乎疯狂的心理情态。【《王子安》梗概:东昌名士王子安,临近发榜,期望甚切,痛饮后白日做梦,梦见自己中进士、点翰林,有长班侍侯,于是自念不可不炫耀乡里,大呼小叫,终为狐仙戏弄,跌落于床下。其妻冷语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遂渐清醒。《叶生》梗概:淮阳叶生,文章辞赋,冠绝当时,受到县令丁乘鹤的关照,希望博得一第,但榜发落第,感到愧对知己,遂病。丁乘鹤免官回原籍,邀叶生为西席,整装等待叶生康复。不久,叶生忽至,同回原籍关东。叶生悉心指导丁子,使他中举人中进士,自己也得门人帮助,中了举人。叶生衣锦还乡,见家门萧条,其妻骇怪退避,始知自己病故已久,中举者乃其灵魂也。】
3、暴露封建政治的黑暗腐败,谴责封建统治着和邪恶势力压迫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者的不幸遭遇并歌颂他们的复仇、反抗。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为代表。《促织》揭露皇帝和各级官吏从到精神对人民的野蛮残害。《席方平》描写阴曹地府里从狱吏、城隍、郡司到冥王的各级官吏上下勾结,贪赃枉法,残害善良,控诉封建官府徇私舞弊的罪恶,并着重表现了主人公席方平不屈不挠与黑暗势力抗争的精神。
【李灵年《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在《聊斋志异》中,复仇思想几乎涉及到他所描写的一切领域,但其主要指向是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
三、寓言、杂记、特写类作品亦多佳制。《画皮》、《劳山道士》等,都是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作品。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继承志怪小说、传奇小说的传统,吸收古文、白话小说的优长,把文言小说的创作推向新的阶段。《聊斋志异》的产生,代表了文言小说在唐传奇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一、神异奇幻的艺术风格。作品主人公多是花妖鬼狐,作者以丰富的幻想幽冥幻域世界的非现实事物,组织到社会现实生活中来,极力把花妖狐魅人格化,把幽冥世界社会化。又以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超现实性来表现理想中的境界。形成了想象丰富奇特、故事变幻莫测、境界神异迷人的风格。
【《中国小说史略》:“《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翩翩》:翩翩剪裁山叶作饼作鱼,剪裁蕉叶作衣,收来白云作絮;花城调侃罗子浮,翩翩嘲弄花城;异史氏曰:“翩翩、花城,殆仙者耶?餐叶衣云,何其怪也!然帏幄诽谑,狎寝生雏,亦复何殊于人世?”】
二、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多种人物形象,最大贡献在于描绘出一系列妇女形象。这些美丽、聪明、多情的女性,大都蔑视封建教条,主动为自己争取爱情幸福,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如感情缠绵、行动拘谨的青凤,天真烂漫、肆意言笑、不受任何礼教拘束的婴宁,被迫惑人而心地善良的聂小倩,受痴情感动而以痴情许人的阿宝,温柔勤俭而又洒脱机智的辛十四娘等。作者重视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善于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对话和生动的生活细节刻划人物性格;不仅在较长篇幅内,就是在几百字的短小文章里,也能把人物写得鲜明生动。
三、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或虚写、实写结合,或插叙、倒叙相间,真幻交织,主次分明,脉络贯通,叙次井然,结构十分严谨。此外,篇末多以“异史氏”名义发表评论,内容丰富,长短不拘,形式多样,与正文叙事部分互相配合,颇具特色。
【《胭脂》:胭脂姑娘有意于鄂秀才秋隼,被闺中谈友王氏看出,答应替她传递消息。王氏情夫宿某得知情况后,假冒鄂生与胭脂相会,胭脂拒绝私合,宿某强索锈鞋为信物。信物又被毛大拾得,毛大到胭脂家,误至胭脂父亲的房间,情急杀死胭脂的父亲。案发后,邑宰拘捕鄂生,鄂生抗刑不过诬服。济南府吴公复案,仔细审问,释放鄂生拘捕宿某定罪。最后学使施愚山彻底弄清案情。】
四、语言继承古代散文的传统并有所创造,简洁明快,别具一格。驱遣古人现成典故语句而运转自如,又吸收民间方言俗语入文;以散句为主,又间用骈句,达到了典雅工丽而又清新活泼的境地,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
【《连琐》:“使杨治棋枰,购琵琶。每夜教杨手谈,不则挑弄弦索。作蕉窗零雨之曲,酸人胸臆;杨不忍卒听,则为晓苑莺声之调,顿觉心怀畅适。”《翩翩》:“花城笑曰:‘而家小郎子,大不端好!若弗是醋葫芦娘子,恐跳迹入云宵去。'”】
五、《聊斋志异》之后,较知名的文言短篇小说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全书主要记述鬼狐怪异故事,立意大旨在“不乖于风教”,语言简朴淡雅,趣味盎然。袁枚的《子不语》,又名《新齐谐》,是一部志怪小说集,搜奇猎异,多含讥刺,真率活泼,很有个性。沈起凤的《谐铎》,也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借谈狐说鬼,描写世间众生相。书名即有寓劝戒于谐谑言谈之中的用意。
第四篇: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读后感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非常值得阅读与欣赏的,它是明末清初著名作家蒲松龄的代表作。
《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
《促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明朝宣德年间,主人公成名是个老实迂讷的秀才。他多次考试不中,于是被狡猾的小吏推选上去做了里正,专门负责搜罗良种的蟋蟀。然而华阴县本来就不是盛产蟋蟀的地方,往往是为了一只蟋蟀动辄好几户人家倾家荡产,老实的成名不忍向百姓搜刮,只好自己千方百计去寻找蟋蟀,结果经常逾期无法完成任务,屡遭毒打。好不容易在一个驼背巫婆的指导下抓到了一只强健俊美的蟋蟀,却又被好奇贪玩的儿子不小心弄死,儿子畏罪投井,后经抢救挽回了性命。而成名也是命不该绝,居然又捕到了一只善斗的小蟋蟀,上级为此大为高兴,又暗中照顾成名,使他当上了举人。
读完这个故事,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我们实在无法想象一只蟋蟀如何使人倾家荡产,还要落得个被打到“双股溃烂,血流不止”的地步。我们也不明白,一只小小的蟋蟀居然可以让一个天真的孩童就畏惧到以死谢罪的程度;更令人感到荒唐的是,一个人考取功名,标志着古代文人前途和命运的科举考试居然像儿戏一般,可以被随意的践踏和赏赐。这不禁又让人想起了那首“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那不也是荒唐之至吗。那么多的人被一点精神上的愉悦蒙住了双眼,他们又何尝不是其别人的水深火热于不顾呢?成名的儿子为了一只蟋蟀差点死于非命,而敬献蟋蟀有功的成名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当上举人,所谓的“以人为本”何在,所谓的“公平”何在!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这样的蟋蟀,它们变换了自己的面目,以各种方式蛊惑着我们,稍有不慎,我们就会像故事中的人们一样,小则身心俱疲,大则倾家荡产。
我们看到,有人为了寻求刺激,误入歧途,冒险尝试毒品而不能自拔;有人为了一己私利,以次充好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有人为了逃避现实,沉溺于虚拟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还有人为了享受物质生活,穷奢极欲,挥金如土,醉生梦死……如此种种,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蟋蟀呢?我们往往被种种浅薄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固步自封,蒙住了自己的双眼,自己还浑然不知乐在其中,尔后有朝一日幡然悔悟,为时晚矣!对于中学生,尤其是我们国华的同学们更是如此,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社会将由我们新一代去构造。因此,我们的双眼必须时刻明亮,我们的头脑必须时刻清醒,唯有如此,眼前的迷雾才无法阻挡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唯有如此,致命的蟋蟀才会变得微不足道,也惟有如此,国家和社会才能有希望!在《聊斋志异》中还有一篇——《婴宁》这章中,讲述了一个容貌美丽的狐仙婴宁与一位叫子服的秀才相恋的故事,婴宁有情有义、心灵纯洁,比现实中的人更加可亲可爱。虽说她是一只托给鬼母所养的狐狸精,可她并没有邪恶,喜欢笑。她让子服将自己的父母合葬,并且感激子服一家人对自己的关照,后来,子服的母亲给他们两个人主持了婚礼,一年过后,婴宁生下一个胖儿子,不认生,见人就笑,很像他母亲。
其实,《聊斋志异》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我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蒲松龄当时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没有几个。想到这里,还有谁没有理由再去好好学习,去把社会不规则的事情改正过来?我想,每个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含义,要是想过上美好、不被欺负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以自己为榜样,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这些故事,让我入迷,我不禁大声朗诵起来,吸取其中的精髓。
第五篇:《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读后感
--------女权意识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读后感。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聊斋》情爱故事的性别基调是男性的雌化和女性的雄化。蒲松龄对女性生存状态充满了关注和焦虑,源自他个人的情爱生活,更源于他得时代风气之先。在《聊斋》中躁动着的女权意识不仅引领了清代小说对女性的关切同情,而且提供了一个文学个案,使我们了解女权意识是如何在17世纪的中国悄然萌生的,因此它更具人类学上的意义。
许多《聊斋》研究专家早就指出,《聊斋》故事中大多数女性鬼狐极为善良可亲,它们不仅不害人,而且还热情地帮助人,这与过去的志怪传奇小说有着绝大的不同。但是,这是否是《聊斋》情爱故事的最显著特点呢。其实,《聊斋》情爱故事的更大特点是女主人公们的在婚恋中大抵是主动者,此类故事大部分亦以女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也可看出蒲松龄的主观意图和情感偏向。在“家世的利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然主宰着青年婚嫁的年代中,如果说蒲松龄笔下的鬼狐如婴宁,聂小倩,小谢,白秋练等,可以不受人间礼法的羁绊,随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话,那么,世俗女子在婚姻大事上的主动热情,则非有超人的勇气不可,而类似的离经叛道式的自由择偶,在《聊斋》中却比比皆是,读后感《《聊斋志异》----读后感》。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侠女,遇到穷得无力娶妻,但又乐于助人的顾生时,“嫣然而笑”,与之交欢生子,为顾生“延一线之续”;菱角听了胡大成“我为若婿,好否”的要求时,“眉目澄澄,上下睨成,意似欣属焉”,还主动关照胡,只要托其父的好友来提亲则“无不谐”;劭女,细柳,绿娥,五可等姑娘都是自己选择夫婿,“诸家问名,皆不愿”,“翻复遴选,十无一当”,搞得父母也失掉了耐性:“天下迄无良匹,汝将以丫角老耶”胭脂在家门口邂逅了“白服裙帽,丰采甚都”的鄂生,马上“意动,秋波萦转之”,鄂生走远了,还脉脉含情地“凝眺”……,她们大多也都是凭着自己的主动,找到了终身幸福。
不仅如此,《聊斋》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在婚后也大都是家庭的主宰.红玉,小二,青梅,细柳,鸦头,白秋练等人,或“剪莽拥彗,类男子操作”,或“以刺绣作业,……经济皆自任之”,或“晨兴夜寐,经济弥勤”,或“为人灵巧,善居积,经济过于男子”,将家政经理得井井有条;方氏,辛十四娘,成名妻等人,在家庭遭受重大变故时,显得比丈夫更冷静,更有主见,指挥若定,化险为夷;《夜叉国》里的女夜叉“母女皆男儿装”,辅佐儿子,丈夫征战,“奇勋半出于闺门”;《仙人岛》中的芳云闺房中“牙签满架,靡书不有”,博学多才,劝自诩为“中原才子”的丈夫王勉“从此不作诗,亦藏拙之一道也”,王“大惭,遂绝笔”;《颜氏》中的丈夫因考不上秀才而悲泣,妻子女扮男装应试,中举及第,当上御史,退归田里后,将官衔让给丈夫承当;《书痴》中的郎玉柱在琴棋乃至枕席之事都得接受颜氏的训练;《黄英》中的马子才自名清高,娶了卖菊而富的黄英,偏偏又不愿沾妻子的光,把妻子家的东西送回去,遭到黄英的戏谑:“陈仲子毋乃劳乎”“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马遂无言以对,不好再装腔作势。通过这类故事,蒲松龄明白告诉我们,在不少家庭中男子已无形中退居为配角。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强化,最极端的例子是《大人》,《农妇》,《乔女》,《仇大娘》,《张氏妇》,《小二》等,这批女性在精神智慧甚至体力上构成了家庭中的强者,而男性在故事中则几乎完全淡化为女性的附庸。不过这类故事为数不多,显见不是蒲松龄关注的焦点,因此无须过多讨论。
《聊斋》中更有意味的是大量的“悍妇”的故事。蒲松龄对凌辱丈夫,虐待公婆的悍妇是深恶痛绝的,这既因为他青年时代就遭受悍泼的嫂嫂欺凌,从而第一次领略了人生的苦涩和艰辛,也与他接受的教育有关,因而《聊斋》中的悍妇大多是被惩治的对象。这似乎是一种封建礼教本位的立场,但值得注意的倒不是蒲松龄对悍妇的厌恶之情,而是他对悍妇在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无奈。
不仅《聊斋》中写了二十多个悍妇,在他的诗文杂著俚曲中悍妇的身影也所在多有。如《禳妒咒》说明朝的名将戚继光在家时“他奶奶说跪着,他还不敢站着哩”,《〈妙音经〉续言》更谓:“床上夜叉坐,任金刚亦须低眉;釜底毒烟生,即铁汉无能强项……妇倡夫随,翻欲起周婆制礼”,《〈怕婆经〉疏》:“阳纲不竞,遂而阴寇相尤;雌教成风,醋河失岸”。再联系清初其他小说戏曲——如褚人获《坚瓠集》,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曹去晶《姑妄言》,李渔《风筝误》等——中普遍存在的悍妇故事,那么,完全可以说蒲松龄思考的不仅是悍妇产生之因,他还透过悍妇现象道出了男性的集体酸辛尴尬,不过,《聊斋》有时认为悍妇比贤妇更有价值,《云萝公主》中的侯氏,对付谁都管不了的嗜赌丈夫,是“每出限以晷刻,过期则诟厉不与饮食”,甚至是刀砍,使丈夫“改行为善”。蒲松龄为之感叹:“悍妻妒妇,遭之者如疽附于骨,死而后已,岂不毒哉!然砒,附,天下之至毒也,苟得其用,瞑眩大瘳,非参,苓所能及矣。”另一篇不起眼的游戏式故事《狐联》,说的是一对“颜色双绝”的狐女挑逗自称“生平不敢二色”的焦生,狐女调侃焦生:“君髯如戟,何无丈夫气”“无丈夫气”,即男性的雌化,可以说是蒲松龄对男性的评价,也是《聊斋》情爱故事的性别基调,男性的强悍伟岸与女性的娇弱细柔间的对应,在人类社会中曾经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而在《聊斋》中却来了一次大颠倒。性别倒错的描写,实质隐含着蒲松龄对女性的正视,在文学史上这是破天荒的。
西方近数十年来兴起的女权主义运动,正是站在重新审视人类文化的高度上,试图否定曾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传统男权文化,张扬妇女解放,提出女性应与男性分庭抗礼的思想.可问题的关键是,女权意识,女权思想既不是在一个早晨突然降临的,也并非仅出现于西方,其明朗化和自觉化历经相当长历史阶段的酝酿,积累和衍化.如果忽视了这一渐进的过程,我们对女权意识的认识,可能就是被扭曲了的.而《聊斋》中情爱故事的价值之一,就是它提供了一个文学上的个案,让我们能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去了解女权意识在17世纪的中国是如何悄然地躁动萌生的.柏庄小学李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