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职业道德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
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它是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
我国几千年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中有不少优秀的成份,它主要表现在:热爱教育,终生授徒,有教无类,文行忠信,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批判地继承了古代师德的优秀遗产,以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为指导,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往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最先进、最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篇: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而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2.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表现: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①鲜明的继承性;②强烈的责任感;③严格的标准性;
④独特的示范性: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是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4.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最基本的作用;(2)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3)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4)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环节。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职业道德意识修养和职业道德行为修养。具体分为:(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要求的本质);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首要环节和最初阶段);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①职业正义感是最基本、最高尚的道德情感;
②职业责任感既是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也是激励教师实现职业道德目标的动力;
③职业义务感;④职业良心感;⑤职业荣誉感;⑥职业幸福感。(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是否具备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5)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问题:
是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的合金,是形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道德水平高低的客观依据,具自觉性和习惯性。
3.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进行教师职业修养根本途径。(1)加强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2)躬身实践,增强情感体验;(3)树立榜样,学习先进人物;(4)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5)学会反思;(6)努力做到“慎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定义: 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根据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规范和科学的标准,在系统广泛地搜集各方面信息,充分占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2.评价依据:教师教育行为的动机和效果。
3.评价原则:方向性、客观性、科学性、教育性、民主性。4.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法(内在动力是教师的内心信念);(2)学生评价法;(3)社会评价法(社会舆论);(4)加减评分法;(5)模糊综合评判法。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定义: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2.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充分反映了我国教师劳动态度和劳动目的辩证统一,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②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③是衡量教育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关系:
道德原则是道德体系的核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都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①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②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③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
①集体主义原则;②教育人道主义原则;③教书育人原则;④乐教勤业原则;
⑤教育民主原则;⑥教育公正原则;⑦人格示范原则;⑧依法执教原则。6.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
(1)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7.基本原则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有指导、统帅、裁决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对整个教师体系中的一切具体规范和范畴都具有约束力,是评价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对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最高的裁决作用。
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1.定义: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教育威信等。
2.特点:①受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 ②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③体现了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3.职业道德主要范畴:
1).教师义务: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③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2).教师良心:
内涵:①恪尽职守;②自觉工作;③爱护学生;④团结执教。作用:教师良心对教师的行为选择起着指导、自我监控、评价作用。特点:1.层次性高;2.教育性强。3).教师公正:
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学生,是教育公正的核心内容。
内容:1.坚持真理;2.秉公办事;3.奖罚分明。
作用:1.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2.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 4.有利于学生形成公正无私的道德品质。4).教师荣誉:
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
内容:第一、光荣的角色称号;第二、无私的职业特性;第三、崇高的人格形象。5).教师人格:
教师人格修养有两个问题:
①修养的策略问题:取法乎上;②修养的尺度问题:进行师表美的建设。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我国于1985、1991、1997年三次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重新修订。新《规范》基本内容有6条,爱与责任是贯穿新《规范》的核心和灵魂。1).1997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①依法执教;②爱岗敬业;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 ④严谨治学-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⑤团结协作;⑥尊重家长;⑦廉洁从教;⑧为人师表。2).2008年新《规范》的基本内容:(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①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②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指责权利; ③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①对工作高度负责;②认真备课上课;③认真批改作业;④认真辅导学生;⑤不得敷衍塞责。(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①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关爱的核心是尊重人格,关键是平等公正。②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③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④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
①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②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③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④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①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③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④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⑤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生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②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家教学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是最基本内容。3).新《规范》的特点:
①坚持以人为本;②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③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④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⑤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第三篇:教师职业道德
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入开展“提升服务水平、展示文明形象”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全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下简称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我市教育 良好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基本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加强师德建设要以“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动适应当前社会进步对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学习培训,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正面教育,健全机制,严格考核,强化管理,加强监督,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师德观。维护教育良好的社会声誉,奠定教育持续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通过加强师德建设,使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真正做到“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锐意创新”,真正成为广受学生爱戴、人民群众满意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一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事业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说有损教育形象的话,不做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事,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
二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引导,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特别要精心呵护贫困学生和残疾学生,教育他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砺志成才。要自觉地把个人发展同培育一代新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
三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模范履行师德规范,让为人师表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准则。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而且要成为全社会的表率,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树立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四要终身学习,锐意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做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具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善于育人,精于教学,聚精会神地钻研教育教学艺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自身的观念、知识、能力与时代发展并进。
三、工作措施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必须切实建立健全学习教育、管理培训、考核监督和奖惩激励机制,强力推进“教育形象工程”。
(一)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增强实效性。
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要采取集体教育、典型引路、自我塑造、检查评比等方法,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收看录像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有效方式,完善假期集训制度、每周理论学习制度,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张家口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张家口市教育局关于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规定》(张教人字[2004]219号)、《张家口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师德规范、约束教师行为十不准》等文件材料。要建立学习笔记,组织教师结合工作实际,谈感想,写体会,加强交流,引导广大教师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确立正确的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
深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载体,广泛开展有利于促进师德认知,激发师德情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生动性、实效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经常性组织师德巡 回报告团,举办师德征文和演讲比赛,广泛开展“学先进、树形象”活动。组织开展“师德公开承诺”、“师德公约”签名活动。每年要组织开展一次教师誓词宣誓活动。结合每年的“师德活动月”,围绕总主题“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开展活动。同时,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每年的“师德月”都应确立一个具体的主题,集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活动。
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要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从内容、形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实现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与教育改革、教育科研相结合,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育效果。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水平。
(二)健全管理培训机制,推进依法治教。
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规范要求。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明确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要求,把教师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坚持以校为本,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教师管理制度、规范,并配套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培养培训制度。要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在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中,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第一课,放在首要位置,并实行考核结业制度,学习成绩填入继续教育证书,作为评聘教师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实现师德素质提高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要加大对新聘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政治思想品德的审查力度,把好“入口关”。教师上岗前必须进行系统的专项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师德培训不合格不能上岗。推行教师岗前宣誓制度,增强教师依法从教、廉洁从教的自觉性。要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确保全员培训,全员过关。为提高未来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师范院校要设立专门课程对在校学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并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相关课程中去。
(三)完善考核机制,加强有效监督。
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市教育局制定《张家口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另文印发)。要把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从2006年开始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考核档案,每学年末要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职道德专项考核,填写《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登记表》,评定出“优秀、合格、不合格”。凡职业道德考核达不到优秀者,实行师德考核的“一票否决”制度,年终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得参加各级“教学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名师”、“特级教师”和各级骨干教师等各种表彰奖励活动。加大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权重,把考核同教师的教师资格认定、评先评优、职务评聘、绩效工资和晋升任用挂钩。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检查评估工作。健全日常监督制度,设立“师德监督信箱”、“师德举报(投诉)电话”,向家长发放“师德评议卡”,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记者等做师德督察员,加大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力度,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
(四)建立奖惩机制,规范职业行为。
树立先进典型。继续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效显著、“无违法违纪、无越级上访、无责任事故’’的“三无”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每年召开一次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评选表彰一批“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师德标兵”。在对单位和个人的各类评先树优活动中,实行师德建设和师德考核的“一票否决”制度。凡推荐参评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师德先进个人的,必须是在师德建设和师德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单位和教职工。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师德行为和职业道德高尚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全体教师修师德,正师表,树形象,努力营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良好氛围。
加强制约惩戒。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的,根据不同情况,经有关部门批准,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行政处分。是党员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视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处分。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根据《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予以辞退;造成极坏影响的,给予取消教师资格、开除公职处分;对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但不够行政处分或党的纪律处分的,视不同情况,予以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扣发工资和奖金、调整工作或解聘。
四、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师德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一把手”工程,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要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师德建设责任制,组织落实好本地区、本单位的师德建设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师德建设工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实绩的重要内容。齐抓共管,搞好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干部在抓好师德建设工作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以实鉴真,尽职尽责,自律垂范。各级各部门要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和引导广大教师切实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各级工会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教师履行职业道德情况的监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教师,要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进一步树立新形势下我市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1.道德的概念:道德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传统习惯、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为手段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内涵: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道德唯一的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4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3道德的功能(多)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并非是人类社会已经形成就有的,而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出现了社会分工才逐渐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判)△5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判)△6 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7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8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进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等道德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9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职业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和荣誉等因素构成。
☆10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继承性、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严格的标准性。
△11 教师的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教师职业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第二章
☆☆12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含义: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教育劳动的始终。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13新的时代我们如何理解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职业道德的标志2指明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3是教师道德的理论和实践的概括总结4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14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5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2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3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16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关系: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道德规范则是比较具体的道德原则,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人们立身处事和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道德范畴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情感中,是反映人们道德关系和行为调节方向的一些基本概念。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都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3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有机整体。
△17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对整个教师道德体系中的一切具体规范和范畴都具有约束力,是评价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18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2)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3)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19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20在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有哪些?(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章
☆21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多)22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的必然性:(1)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2)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3)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4)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23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怎么做到依法执教?):(1)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
(2)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为什么要…)(简答):首先,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再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24礼仪是人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和气质等内在因素的外部表现,是每个人道德的示范,交往的枢纽和文明的标志.☆25 教师的个人礼仪:仪容、举止、表情、服装和佩饰等。☆26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27教师注重礼仪的作用: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3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8教师注重礼仪的要求(在新时代,如何注重礼仪?):(1)努力学习礼仪知识和理论(2)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礼仪原则(3)科学认识和掌握礼仪规律。
29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人与人相处的公德、人与社会相处的公德、人与自然相处的公德。
△30教师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的一贯性(2)有利于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3)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4)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31 教师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1)同行相尊,取长补短(2)主动交往,相互勉励(3)友好合作,公平竞争。
第四章
☆32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热爱学生是我国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根本要求。△33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2为教师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3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4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5有利于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34 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1)要深入了解学生(2)要充分尊重学生(3)要始终信任学生(4)要严格要求学生。【☆特定的道德特征1)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恒4)严而有方5)严而有情。】(5)要平等对待学生。
35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36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1)明确教书内容(2)把握教育方向(3)教书育人要结合科学,融入感情。教书育人的途径:1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2要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3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4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
37严谨治学的重要意义:(1)是教师必备的素质(2)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3)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38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1)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2)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3)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4)要有锐意创新的品质。严谨治学的途径:1教师要夯实学科专业知识2丰富科学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39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所必备的道德品质.40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1)对学生认知的启迪作用(2)对学生情感的向导作用(3)对学生意志的培育作用(4)对学生行为的示范作用。41教师作为学生关注和模仿的对象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怎样做到?)
(1)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2)拥有健全的人格(3)要身体力行。
△43教师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1要有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和健康的情绪2要有广泛的兴趣3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
△44教师的道德品质具有哪些特征?1是社会对教师道德要求和教师个体独特个性表现的结合2是教师个人意志的凝结3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4具有动态的稳定性。
45教师健全人格的表现:(1)教师要有健康的人格身体(2)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格心理(3)教师要有对高层次人格的追求。
第五章
☆46为什么说创新是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1)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经济持续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2)创新是受教育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3)创新是教师职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答上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21)。
47实践教育创新的师德规范有哪些?1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要具备独立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3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48教师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教师要有更新教育观念2)教师要敢想敢做、不断探索。敢想就是要改变自身的思维定势。3)学校要为教师的教育创新提供条件。
△49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表现出新的特点:(1)网络社会中真假难辨(2)善恶难辨(3)美丑难识。
☆50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51环境道德具体包括哪些?1与自然协调发展2合理使用物质资源3坚持可持续发展。
△52教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1)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2)加强对学生的环保知识教育(3)扩大环保教育内容。
第六章
☆53道德范畴包括义务、良心、公正、荣誉等。
△5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反映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并成为教师内心信念而对教师行为发生影响。
△55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需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观念。√55教师职业道德范畴要具备哪些条件?1它必须是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通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2必须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显示教师认识与掌握职业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3必须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教师的内心,并能时时指挥和影响行为。
△56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特点:(1)受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基础,统率和制约着教师职业道德范畴。(2)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道德规范都是调节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从个体道德心理机制来说,教师职业道德范畴高于其他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向教师道德意识形式转化,形成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的必要条件。(3)体现了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
57教师义务既是社会、教师集体用以调节教师行为的手段,也是从教师个人自身的责任、良心和荣誉的角度出发,调节教师教育行为的手段。
☆56教师义务的内容有哪些?(1)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以自己的人格去陶冶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教书时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判)。(3)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57教师义务的作用有哪些?1教师认真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减少和协调教师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2教师自觉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在教育工作中自觉遵循教师道德要求3教师积极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58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 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各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1)良心是人们意识中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2)是人们意识中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3)是多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结合。△59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60教师良心的特点:公正性、综合性、稳定性、内隐性、广泛性。
61公正即公道,正义,他表示人的品德,之为人处事没有私心,不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和公平合理的原则。
☆62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63教师公正的内容: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奖惩分明。
64荣誉是指一定社会整体或行为当事人,以某种赞赏性的社会形式或心理形式,对一定义务和相应具有的道德价值所表示的肯定性判断和态度。
☆65教师荣誉即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价值的自我意识。66教师荣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内容和表达方式。67教师荣誉的内容:(1)光荣的角色称号(2)无私的职业特性(3)崇高的人格形象。
第七章
6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说,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69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是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
△70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1☆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2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3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风尚。
△7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7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说到底就是培养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意志、培养习惯的过程。△师德认识是指教师对师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73新时代怎样能形成教师道德(任务有哪些?):1提高教师道德认识2陶冶道德情感3锻炼教师道德意志4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提高教师道德认识、陶冶教师道德情操、磨练教师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的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教师道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必要前提。陶冶教师道德情感和磨练教师道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结果。△74师德情感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的情感体验。教师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等。
△75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要履行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作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的精神。
7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根据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和科学的标准,在系统广泛的搜集各方面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
7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1)影响的深刻性(2)空间的广泛性(3)时间的持久性。
☆7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有哪些?(1)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3)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7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指挥定向、教育发展、分等鉴定、督促激励、问题诊断。
79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80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8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自我评价法、学生评价法、社会评价法、加减评分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8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1)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以肯定评价为主(2)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以动态评价为主(3)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6)动机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以动机评价为主(7)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他人评价为主。
第五篇: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考核
专业:英语教育 学号:10039131012 姓名:李杰
1、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我国古代优良师德传统的内容
答:在中国德价值系统中,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在这方面,不同时代都提出了一整套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形成了一套修养道德和恪守道德的方法和途径。孔子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提出了“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已”,在教学中力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循循善诱”。西汉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唐代韩愈把教师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近代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之师表的地步。”总之,我国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和学者对师德都有精辟的论述,这些主张包括立德、修身、治学等多个方面,至今仍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对于师德中的优良传统,尤其是那些闪光的精华,不仅是我们的宝贵遗产,而且为世人所瞩目,所敬仰。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尚努力在研究、学习其中的优秀部分,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又岂能妄自菲薄?教育者担负着人类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继承师德优良传统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需要。但长期以来,我们比较着重于继承原有的师德传统,这对于变化较慢的社会大体是可以适应的,而在知识、科技、经济、教育和社会变化不断加快、教师角色已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继承”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继承的方法也应随时代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在教育创新的大前提下,对师德优良传统的继承应是创新意识下的继承。
(2)简述荣誉在教育活动作的作用
答:
一、道德荣誉感是道德实践行为的催化剂。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内心的精神动力所推动的。当人的初次道德实践给他(她)们带来了愉悦自豪的荣誉感,那么这份荣誉感就会成为他(她)们下一次道德行为的强大精神动力,也就是催化剂。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类从刀耕火种的年代发展到现在的信息网络时代,靠的就是代代相传的那股子精神。发乎于心的道德荣誉感所产生的精神力量,远比一千次的道德说教更为有效。
二、道德荣誉感是道德实践行为的强化剂。道德观在形成之初,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如今有很多家长抱怨,自己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其道德品质的培养,可越大就越自私、冷漠,行为乖张。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家长在培养孩子道德观的时候,并没有同时去强化他们心中的道德荣誉感,也就是大人没有及时对其进行道德情感反馈,让愉悦的道德荣誉体验与孩子的道德行为联系起来。因此,这些孩子心中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份稳定的强烈的道德荣誉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以及社会的濡染,他们就很难抵挡住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弱点的袭击。
三、道德荣誉感是道德实践行为的净化剂。当今世界有一些人的道德行为掺杂了太多的功利性,带有浓浓的表演和炒作意味。我们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培养,并不是为了培养虚伪的卫道士,而是培养中华传统美德的真正接班人,是要把几千年来的道德精髓薪火相传下去,否则,任何道德教育和培养都是毫无意义的。而一个拥有强烈道德荣誉感的人,他(她)会以践行道德为荣,以履行道德义务为己任。因此,强烈的道德荣誉感能净化道德行为中的一些非道德方面的杂质,使道德实践行为成为人内心美好道德品质自然真实的外在呈现。这才是践行道德的真正意义所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构筑起完美的社会道德大厦。
至于道德荣誉感的培养,可以从社会环境、制度建设以及个人修养三方面入手。首先是优化社会道德环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浓厚氛围,让道德荣誉感上升成为一种积极的、奋进的时代精神。其次是制订全面的道德建设制度。激励道德行为,提供稳定的、长期的道德实践平台。再次是加强个人修养。个人要在进行道德学习和实践的同时,善于体会、总结和升华内心的道德荣誉感。对于青少年,还必须强调一下其道德引导者(教育者或家长)教育和示范的作用。在青少年开始道德实践的时候,引导者首先要带头实践,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染和激发青少年的道德荣誉感,并尽量延长这种荣誉体验,使之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反复强化,刺激和提升。
2、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从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答:
一、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光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师者为师亦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1、师德建设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教师既是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的文化服务性行业将逐步开放,西方文化、价值观随之进入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2、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素养。近年来,虽然也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尽管只是在少数教师中存在,但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二、踏踏实实,加强师德建设。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育事业,走上三尺讲台,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的理想追求。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一个群体,始终要注意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我认真阅读了《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资料汇篇》,学习霍懋征、邹有云、盘振玉等模范教师感人事迹,学习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第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霍懋征教师从教六十年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在教学中,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三,立足本职,教书育人。我认为:一位称职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2)结合我国教育现状,谈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一、我国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教育硬件设施的严重不平衡。在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区,国家级,省级的重点学校的硬件配套设施达到了国家先进水平。整个地区学校极少数的重点学校,占用了极大部份的资金。而贫穷落后地区的学校几乎没有任何的投入及改革,尤其是农村的学校,其硬件措施仍然处在相当落后的阶段,甚至是原始的状态。要想真正的做到关心和支持教育,那么相关的主管部门和主要领导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教育,全面的发现存在的问题,科学、系统地制定解决的方案,并严格地贯彻落实。
第二,在引入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的情况下,依然以教师传授为主体,报告式的教学方法而无法脱离应试教育的模式。一方面是举国上下教育改革急促的呼声,另一方面是笼统、模糊的改革新观念与具体的传统的教育理念之间的严重冲突。教育学术论文,各种媒体,教育会议,发现了硬件投放的落后,并投入资金进行解决;提出各种改变传统教法思想的却笼统而又欠缺具体步骤的或虽然具体却无法成为教学主体方法的学术论文。当然,只要有探讨,社会就会有所进步,新的教学理论提出来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等先进理念,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让老师成为主导,学生成为主体,如何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怎样运用课改后的教程科学地进行教学?如何做,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二、教育公正的本质分析:
在最为通常的意义上,公正即公平正义,它是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理念,也是表征社会权利、义务和利益分配合理与否的价值尺度,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道德范畴。基本的教育权实质上是个人人权的最本质体现。教育机会平等权则是对社会成员受教育需求的基本确保,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有开发自身潜能,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教育资源的社会调剂原则在于保证社会的教育资源能够进行公正的分配,以限制人们占有教育资源差距的过分悬殊,进而提升整体国民的质量。
三、实现教育公正的意义:
总体来说,教育公正对于实现教育目的,保证教育的正常运转进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教育公正对于协调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公正既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手段之一。一方面,教育不公正不仅会直接导致社会的不公正,而且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教育公正可以为处于不利地位者提供利益补偿和公平竞争、向上发展的机会,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与状态,消除社会性的不公正,从而平衡社会关系,维持社会公正。其次,教育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谐社会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充分地自我发展。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公民权利配置的公平机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
四、教育公正的实现途径:
第一,要建立公正的教育制度,即从制度上规范教育行为以有利于教育的顺利进行。一方面要求国家制定比较完备的教育法律,从法律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成为可能,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求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法律,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维护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做到有法必依。就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而言,由于学校制度没有明确的教育结构的界域,公办民助、民办公助、高校办民校、公办学校民间化、股份制学校等各种没有明确界域的学校存在,成为当前教育制度供给的不公正的典型表现。
第二,要解决教育制度性腐败问题。一些教育腐败现象的发生本身也暴露了教育制度的内在缺陷和教育制度本身的不完备性。我国当前的不公正教育制度与权力和金钱介入资源配置有很大关系。哪里有权力,哪里就可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哪里有金钱,哪里就可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这是对教育公正原则的一种明显践踏。我们需要的教育制度应当是建立在学生学业能力基础上的教育制度,通过学生的公平竞争获取具有不同层级的教育制度内的教育公平的机会。
第三,要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正。首先,要增加政府在国民教育经费上的投入,确保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真正实施。有关的研究表明,教育扩展有助于使社会收入分配变得更为公平,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分配就越趋向公平。大量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对社会而言,在基础教育层次的投资回报要远远高于高等教育层次。国家无法保证人人都能享受高等教育,但应该保障人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非均衡发展策略不仅在道德价值判断上经不起推敲,而且在效率上也未必是理性的。义务教育的真正实施,不仅有利于教育公正的实现,也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