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读后感
--------女权意识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读后感。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聊斋》情爱故事的性别基调是男性的雌化和女性的雄化。蒲松龄对女性生存状态充满了关注和焦虑,源自他个人的情爱生活,更源于他得时代风气之先。在《聊斋》中躁动着的女权意识不仅引领了清代小说对女性的关切同情,而且提供了一个文学个案,使我们了解女权意识是如何在17世纪的中国悄然萌生的,因此它更具人类学上的意义。
许多《聊斋》研究专家早就指出,《聊斋》故事中大多数女性鬼狐极为善良可亲,它们不仅不害人,而且还热情地帮助人,这与过去的志怪传奇小说有着绝大的不同。但是,这是否是《聊斋》情爱故事的最显著特点呢。其实,《聊斋》情爱故事的更大特点是女主人公们的在婚恋中大抵是主动者,此类故事大部分亦以女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也可看出蒲松龄的主观意图和情感偏向。在“家世的利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然主宰着青年婚嫁的年代中,如果说蒲松龄笔下的鬼狐如婴宁,聂小倩,小谢,白秋练等,可以不受人间礼法的羁绊,随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话,那么,世俗女子在婚姻大事上的主动热情,则非有超人的勇气不可,而类似的离经叛道式的自由择偶,在《聊斋》中却比比皆是,读后感《《聊斋志异》----读后感》。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侠女,遇到穷得无力娶妻,但又乐于助人的顾生时,“嫣然而笑”,与之交欢生子,为顾生“延一线之续”;菱角听了胡大成“我为若婿,好否”的要求时,“眉目澄澄,上下睨成,意似欣属焉”,还主动关照胡,只要托其父的好友来提亲则“无不谐”;劭女,细柳,绿娥,五可等姑娘都是自己选择夫婿,“诸家问名,皆不愿”,“翻复遴选,十无一当”,搞得父母也失掉了耐性:“天下迄无良匹,汝将以丫角老耶”胭脂在家门口邂逅了“白服裙帽,丰采甚都”的鄂生,马上“意动,秋波萦转之”,鄂生走远了,还脉脉含情地“凝眺”……,她们大多也都是凭着自己的主动,找到了终身幸福。
不仅如此,《聊斋》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在婚后也大都是家庭的主宰.红玉,小二,青梅,细柳,鸦头,白秋练等人,或“剪莽拥彗,类男子操作”,或“以刺绣作业,……经济皆自任之”,或“晨兴夜寐,经济弥勤”,或“为人灵巧,善居积,经济过于男子”,将家政经理得井井有条;方氏,辛十四娘,成名妻等人,在家庭遭受重大变故时,显得比丈夫更冷静,更有主见,指挥若定,化险为夷;《夜叉国》里的女夜叉“母女皆男儿装”,辅佐儿子,丈夫征战,“奇勋半出于闺门”;《仙人岛》中的芳云闺房中“牙签满架,靡书不有”,博学多才,劝自诩为“中原才子”的丈夫王勉“从此不作诗,亦藏拙之一道也”,王“大惭,遂绝笔”;《颜氏》中的丈夫因考不上秀才而悲泣,妻子女扮男装应试,中举及第,当上御史,退归田里后,将官衔让给丈夫承当;《书痴》中的郎玉柱在琴棋乃至枕席之事都得接受颜氏的训练;《黄英》中的马子才自名清高,娶了卖菊而富的黄英,偏偏又不愿沾妻子的光,把妻子家的东西送回去,遭到黄英的戏谑:“陈仲子毋乃劳乎”“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马遂无言以对,不好再装腔作势。通过这类故事,蒲松龄明白告诉我们,在不少家庭中男子已无形中退居为配角。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强化,最极端的例子是《大人》,《农妇》,《乔女》,《仇大娘》,《张氏妇》,《小二》等,这批女性在精神智慧甚至体力上构成了家庭中的强者,而男性在故事中则几乎完全淡化为女性的附庸。不过这类故事为数不多,显见不是蒲松龄关注的焦点,因此无须过多讨论。
《聊斋》中更有意味的是大量的“悍妇”的故事。蒲松龄对凌辱丈夫,虐待公婆的悍妇是深恶痛绝的,这既因为他青年时代就遭受悍泼的嫂嫂欺凌,从而第一次领略了人生的苦涩和艰辛,也与他接受的教育有关,因而《聊斋》中的悍妇大多是被惩治的对象。这似乎是一种封建礼教本位的立场,但值得注意的倒不是蒲松龄对悍妇的厌恶之情,而是他对悍妇在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无奈。
不仅《聊斋》中写了二十多个悍妇,在他的诗文杂著俚曲中悍妇的身影也所在多有。如《禳妒咒》说明朝的名将戚继光在家时“他奶奶说跪着,他还不敢站着哩”,《〈妙音经〉续言》更谓:“床上夜叉坐,任金刚亦须低眉;釜底毒烟生,即铁汉无能强项……妇倡夫随,翻欲起周婆制礼”,《〈怕婆经〉疏》:“阳纲不竞,遂而阴寇相尤;雌教成风,醋河失岸”。再联系清初其他小说戏曲——如褚人获《坚瓠集》,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曹去晶《姑妄言》,李渔《风筝误》等——中普遍存在的悍妇故事,那么,完全可以说蒲松龄思考的不仅是悍妇产生之因,他还透过悍妇现象道出了男性的集体酸辛尴尬,不过,《聊斋》有时认为悍妇比贤妇更有价值,《云萝公主》中的侯氏,对付谁都管不了的嗜赌丈夫,是“每出限以晷刻,过期则诟厉不与饮食”,甚至是刀砍,使丈夫“改行为善”。蒲松龄为之感叹:“悍妻妒妇,遭之者如疽附于骨,死而后已,岂不毒哉!然砒,附,天下之至毒也,苟得其用,瞑眩大瘳,非参,苓所能及矣。”另一篇不起眼的游戏式故事《狐联》,说的是一对“颜色双绝”的狐女挑逗自称“生平不敢二色”的焦生,狐女调侃焦生:“君髯如戟,何无丈夫气”“无丈夫气”,即男性的雌化,可以说是蒲松龄对男性的评价,也是《聊斋》情爱故事的性别基调,男性的强悍伟岸与女性的娇弱细柔间的对应,在人类社会中曾经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而在《聊斋》中却来了一次大颠倒。性别倒错的描写,实质隐含着蒲松龄对女性的正视,在文学史上这是破天荒的。
西方近数十年来兴起的女权主义运动,正是站在重新审视人类文化的高度上,试图否定曾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传统男权文化,张扬妇女解放,提出女性应与男性分庭抗礼的思想.可问题的关键是,女权意识,女权思想既不是在一个早晨突然降临的,也并非仅出现于西方,其明朗化和自觉化历经相当长历史阶段的酝酿,积累和衍化.如果忽视了这一渐进的过程,我们对女权意识的认识,可能就是被扭曲了的.而《聊斋》中情爱故事的价值之一,就是它提供了一个文学上的个案,让我们能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去了解女权意识在17世纪的中国是如何悄然地躁动萌生的.柏庄小学李美玉
第二篇:《聊斋志异》
第一章
《聊斋志异》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
一、蒲松龄长期仕途失意,生活贫困,社会地位比较低下,故能接触到某些社会下层的百姓和统治阶级中的下层人物,对社会黑暗现实有所认识。
【《聊斋自志》:“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邹弢《三借庐笔谈》载:松龄常设茶烟于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二、蒲松龄的思想比较复杂:同情人民疾苦,不满现实,但对最高统治者存有幻想;讽刺科举制度,但始终不忘追求功名;有无神论思想,但又存有宿命论思想;赞扬“真情”和爱情自由,又宣扬一夫多妻,提倡妇女忍辱顺从。
三、蒲松龄的著作很多,除小说、俗曲、词赋以外,有《聊斋文集》和《聊斋诗集》。成就最高的是《聊斋志异》。
【王士祯荐《聊斋志异》:“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蒲松龄和诗:“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梦,冷雨寒灯夜话时。”得王士祯赞赏和刊刻,《聊斋志异》风行海内。李希凡《蒲松龄故居题词》:“聊斋红楼,一短一长;千古流传,万世流芳。” 】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一、“聊斋”是作者书斋的名字。这部小说集里大部分作品是狐鬼神怪的故事,所以叫做“志异”。由于当时思想控制极严,作者不能公开揭露黑暗现实,只能借助于神怪鬼狐故事,曲折地进行揭露和嘲讽,抒发心中的孤愤不平。作品的体裁包括短篇小说、散文特写和杂记寓言等。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聊斋志异》以记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二闻名于世。然而在一些名篇中,有时有没有神仙狐鬼精魅登场,主人公常是社会上的普通人。例如《阿宝》、《促织》、《侠女》、《胭脂》、《王桂庵》、《细侯》等篇。它们也发射着艺术的光辉。就是在那些写神仙狐鬼精魅的作品中,也变化万千。狐鬼幻化的人物写得最多。狐有娇娜、青凤、莲香、鸦头、辛十四娘、小梅、胡四姐等;鬼有聂小倩、巧娘、宦娘、连琐、小谢和秋容、公孙九娘、伍秋月、寇三娘、章阿瑞等,她们都是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还有不少作品,写虫鱼鸟兽和花精木怪,塑造了一些动人的形象。其中有蜜蜂(绿衣女、莲花公主)、鹦鹉(阿英)、鼠(阿纤)、蛙(十娘)、乌鸦(竹青)、牡丹(香玉、葛巾和玉版)、菊(黄英和陶声姐弟)、红莲(荷花三娘子)等。”】
二、《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按其内容主要可分三类。1、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表现对爱情的执著专一和勇敢追求;反映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批判摧残青年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表现出人民关于爱情婚姻的美好愿望。这类作品以《婴宁》、《阿宝》为代表。《婴宁》塑造了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纯洁无邪的少女婴宁的形象。《阿宝》写孙子楚与阿宝之间真挚的爱情,突出表现孙子楚的“痴”,极为感人。
【李灵年《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聊斋》中的爱情婚姻故事,几乎所有的篇章都带有严肃的批判性,男女的情爱都要经过严峻的考验,有的是内在的,有的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恶劣的环境正是考验纯真爱情的试金石。作者往往把爱情的一方(多为女性)幻化为鬼狐,以便他们摆脱现实的羁绊,或者借助神佛的外力,以保障美满爱情的实现,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为了追求爱情自由而进行的殊死斗争。” 《阿宝》梗概:书生孙子楚,恋慕富家女儿阿宝,求亲被拒,相思成疾,竟神魂离体,追随阿宝左右。孙家请巫师招得魂归,孙子楚又托身鹦鹉,飞入阿宝房中,阿宝爱此红嘴绿羽,亲手调养,白天由它伫立膝头,晚间任它依傍枕边。鹦鹉口吐人言,自称孙子楚。阿宝惊诧之余,感其真诚,嘱它恢复人形,情愿誓死相从,鹦鹉便衔阿宝绣鞋而去。阿宝以锈鞋已落孙子楚之手,非孙不嫁,父母只好应允。阿宝、孙子楚有情人终成眷属。《婴宁》梗概:秀才王子服,元宵节去街上观灯,被狐女婴宁的美貌所吸引。回家后,日夜思念婴宁,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他在表兄的帮助下,在一个深山找到了婴宁的家。原来婴宁是他姨母的女儿,她聪明伶俐,活泼爱笑,但不大懂事。王子服把她带回家里,在母亲的撮合下,终于和婴宁结成百年之好。婚后,两人过着幸福的日子,生下一个男孩,见人就笑,很象他的母亲。《青凤》梗概:耿去病是个狂放不羁的书生。一天夜里,他住在叔父家里,见一幢无人住的楼房里忽然射出灯光。他感到奇怪,跑到楼房里一看,竟有四个人在里面吃喝谈笑。其中有一个年轻女郎,名唤青凤,耿去病被她举世无双的面貌深深吸引,当场表示要娶她为妻,但遭到了青凤叔父的反对,还把他羞辱了一番。耿去病耿耿于怀,日夜思念着青凤。清明节那天,他去祖坟扫墓,见路上有一小狐被猎人追赶着,他便抱着回家,放在床上,小狐竟变成了他日思夜想的、年轻美丽的青凤。从此,两人永结良缘,生活过得十分美满。《聂小倩》梗概:聂小倩,十八岁病死,葬在破庙旁边,沦为孤魂,受恶鬼驱使,被迫干着害人的勾当。一天夜里,聂小倩悄悄来到房客宁采臣的屋里,用美貌和金钱迷惑他,准备把他害死!宁采臣为人诚实耿直,不为财色所动,以他的品行感动了聂小倩。聂小倩便将受恶鬼驱使、被迫无奈的心情向他剖明,请求他的谅解,然后请他将她的尸骨带回他的家乡安葬。宁采臣慨然允诺。后来宁采臣的妻子,聂小倩即和宁采臣结为夫妻。她孝敬婆母,勤于家务,做事精干、利落,传为美谈。】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其对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毒害,抨击八股取士制度的腐朽性和虚伪性。这类作品以《司文郎》、《王子安》、《叶生》为代表。《司文郎》辛辣嘲讽考官的昏聩荒谬,揭露科举制度埋没人材的混浊现实。《王子安》嘲讽醉心于功名利禄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应试士子在科举发榜前近乎疯狂的心理情态。【《王子安》梗概:东昌名士王子安,临近发榜,期望甚切,痛饮后白日做梦,梦见自己中进士、点翰林,有长班侍侯,于是自念不可不炫耀乡里,大呼小叫,终为狐仙戏弄,跌落于床下。其妻冷语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遂渐清醒。《叶生》梗概:淮阳叶生,文章辞赋,冠绝当时,受到县令丁乘鹤的关照,希望博得一第,但榜发落第,感到愧对知己,遂病。丁乘鹤免官回原籍,邀叶生为西席,整装等待叶生康复。不久,叶生忽至,同回原籍关东。叶生悉心指导丁子,使他中举人中进士,自己也得门人帮助,中了举人。叶生衣锦还乡,见家门萧条,其妻骇怪退避,始知自己病故已久,中举者乃其灵魂也。】
3、暴露封建政治的黑暗腐败,谴责封建统治着和邪恶势力压迫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者的不幸遭遇并歌颂他们的复仇、反抗。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为代表。《促织》揭露皇帝和各级官吏从到精神对人民的野蛮残害。《席方平》描写阴曹地府里从狱吏、城隍、郡司到冥王的各级官吏上下勾结,贪赃枉法,残害善良,控诉封建官府徇私舞弊的罪恶,并着重表现了主人公席方平不屈不挠与黑暗势力抗争的精神。
【李灵年《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在《聊斋志异》中,复仇思想几乎涉及到他所描写的一切领域,但其主要指向是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
三、寓言、杂记、特写类作品亦多佳制。《画皮》、《劳山道士》等,都是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作品。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继承志怪小说、传奇小说的传统,吸收古文、白话小说的优长,把文言小说的创作推向新的阶段。《聊斋志异》的产生,代表了文言小说在唐传奇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一、神异奇幻的艺术风格。作品主人公多是花妖鬼狐,作者以丰富的幻想幽冥幻域世界的非现实事物,组织到社会现实生活中来,极力把花妖狐魅人格化,把幽冥世界社会化。又以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超现实性来表现理想中的境界。形成了想象丰富奇特、故事变幻莫测、境界神异迷人的风格。
【《中国小说史略》:“《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翩翩》:翩翩剪裁山叶作饼作鱼,剪裁蕉叶作衣,收来白云作絮;花城调侃罗子浮,翩翩嘲弄花城;异史氏曰:“翩翩、花城,殆仙者耶?餐叶衣云,何其怪也!然帏幄诽谑,狎寝生雏,亦复何殊于人世?”】
二、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多种人物形象,最大贡献在于描绘出一系列妇女形象。这些美丽、聪明、多情的女性,大都蔑视封建教条,主动为自己争取爱情幸福,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如感情缠绵、行动拘谨的青凤,天真烂漫、肆意言笑、不受任何礼教拘束的婴宁,被迫惑人而心地善良的聂小倩,受痴情感动而以痴情许人的阿宝,温柔勤俭而又洒脱机智的辛十四娘等。作者重视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善于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对话和生动的生活细节刻划人物性格;不仅在较长篇幅内,就是在几百字的短小文章里,也能把人物写得鲜明生动。
三、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或虚写、实写结合,或插叙、倒叙相间,真幻交织,主次分明,脉络贯通,叙次井然,结构十分严谨。此外,篇末多以“异史氏”名义发表评论,内容丰富,长短不拘,形式多样,与正文叙事部分互相配合,颇具特色。
【《胭脂》:胭脂姑娘有意于鄂秀才秋隼,被闺中谈友王氏看出,答应替她传递消息。王氏情夫宿某得知情况后,假冒鄂生与胭脂相会,胭脂拒绝私合,宿某强索锈鞋为信物。信物又被毛大拾得,毛大到胭脂家,误至胭脂父亲的房间,情急杀死胭脂的父亲。案发后,邑宰拘捕鄂生,鄂生抗刑不过诬服。济南府吴公复案,仔细审问,释放鄂生拘捕宿某定罪。最后学使施愚山彻底弄清案情。】
四、语言继承古代散文的传统并有所创造,简洁明快,别具一格。驱遣古人现成典故语句而运转自如,又吸收民间方言俗语入文;以散句为主,又间用骈句,达到了典雅工丽而又清新活泼的境地,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
【《连琐》:“使杨治棋枰,购琵琶。每夜教杨手谈,不则挑弄弦索。作蕉窗零雨之曲,酸人胸臆;杨不忍卒听,则为晓苑莺声之调,顿觉心怀畅适。”《翩翩》:“花城笑曰:‘而家小郎子,大不端好!若弗是醋葫芦娘子,恐跳迹入云宵去。'”】
五、《聊斋志异》之后,较知名的文言短篇小说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全书主要记述鬼狐怪异故事,立意大旨在“不乖于风教”,语言简朴淡雅,趣味盎然。袁枚的《子不语》,又名《新齐谐》,是一部志怪小说集,搜奇猎异,多含讥刺,真率活泼,很有个性。沈起凤的《谐铎》,也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借谈狐说鬼,描写世间众生相。书名即有寓劝戒于谐谑言谈之中的用意。
第三篇: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读后感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非常值得阅读与欣赏的,它是明末清初著名作家蒲松龄的代表作。
《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
《促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明朝宣德年间,主人公成名是个老实迂讷的秀才。他多次考试不中,于是被狡猾的小吏推选上去做了里正,专门负责搜罗良种的蟋蟀。然而华阴县本来就不是盛产蟋蟀的地方,往往是为了一只蟋蟀动辄好几户人家倾家荡产,老实的成名不忍向百姓搜刮,只好自己千方百计去寻找蟋蟀,结果经常逾期无法完成任务,屡遭毒打。好不容易在一个驼背巫婆的指导下抓到了一只强健俊美的蟋蟀,却又被好奇贪玩的儿子不小心弄死,儿子畏罪投井,后经抢救挽回了性命。而成名也是命不该绝,居然又捕到了一只善斗的小蟋蟀,上级为此大为高兴,又暗中照顾成名,使他当上了举人。
读完这个故事,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我们实在无法想象一只蟋蟀如何使人倾家荡产,还要落得个被打到“双股溃烂,血流不止”的地步。我们也不明白,一只小小的蟋蟀居然可以让一个天真的孩童就畏惧到以死谢罪的程度;更令人感到荒唐的是,一个人考取功名,标志着古代文人前途和命运的科举考试居然像儿戏一般,可以被随意的践踏和赏赐。这不禁又让人想起了那首“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那不也是荒唐之至吗。那么多的人被一点精神上的愉悦蒙住了双眼,他们又何尝不是其别人的水深火热于不顾呢?成名的儿子为了一只蟋蟀差点死于非命,而敬献蟋蟀有功的成名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当上举人,所谓的“以人为本”何在,所谓的“公平”何在!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这样的蟋蟀,它们变换了自己的面目,以各种方式蛊惑着我们,稍有不慎,我们就会像故事中的人们一样,小则身心俱疲,大则倾家荡产。
我们看到,有人为了寻求刺激,误入歧途,冒险尝试毒品而不能自拔;有人为了一己私利,以次充好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有人为了逃避现实,沉溺于虚拟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还有人为了享受物质生活,穷奢极欲,挥金如土,醉生梦死……如此种种,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蟋蟀呢?我们往往被种种浅薄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固步自封,蒙住了自己的双眼,自己还浑然不知乐在其中,尔后有朝一日幡然悔悟,为时晚矣!对于中学生,尤其是我们国华的同学们更是如此,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社会将由我们新一代去构造。因此,我们的双眼必须时刻明亮,我们的头脑必须时刻清醒,唯有如此,眼前的迷雾才无法阻挡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唯有如此,致命的蟋蟀才会变得微不足道,也惟有如此,国家和社会才能有希望!在《聊斋志异》中还有一篇——《婴宁》这章中,讲述了一个容貌美丽的狐仙婴宁与一位叫子服的秀才相恋的故事,婴宁有情有义、心灵纯洁,比现实中的人更加可亲可爱。虽说她是一只托给鬼母所养的狐狸精,可她并没有邪恶,喜欢笑。她让子服将自己的父母合葬,并且感激子服一家人对自己的关照,后来,子服的母亲给他们两个人主持了婚礼,一年过后,婴宁生下一个胖儿子,不认生,见人就笑,很像他母亲。
其实,《聊斋志异》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我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蒲松龄当时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没有几个。想到这里,还有谁没有理由再去好好学习,去把社会不规则的事情改正过来?我想,每个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含义,要是想过上美好、不被欺负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以自己为榜样,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这些故事,让我入迷,我不禁大声朗诵起来,吸取其中的精髓。
第四篇: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读后感
高二(6)班张 裕 彤
“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聊斋志异》是有“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之称的蒲松龄的代表作。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因此,《聊斋志异》中的多数作品都是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我印象最深的是《促织》。文章大意是:成名多次考试不中,于是去搜罗良种的蟋蟀。但他经常无法完成任务,因此屡遭毒打。有一次,他好不容易抓到了一只强健的蟋蟀,却被儿子不小心弄死。儿子因而畏罪投井。后来,成名又捕到了一只善斗的蟋蟀,于是“上大嘉悦”,使他当上了举人。
这篇文章不止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强烈批判了科举制度,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
除了抨击科举制度,《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都是非现实的幻想爱情故事,如《连城》、《婴宁》等。这些故事都表现了作者的爱情观: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婚姻制度等。
如今《聊斋志异》中的故事虽已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但只有原作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想法。最后,用王士祯的诗来总结蒲松龄:“姑妄言之故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第五篇:聊斋志异
艺术的创新性
总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女性是没有什么地位的,需要遵守许多的礼节规条。有钱人家的千金就三步不出闺门,下层人的女儿就不用说了。但在《聊斋志异》里蒲松龄所描写的女性正是这部小说多样性的代表,每一个都拥有着不同的性格,面对着不同的际遇,肩负着不同的人生命运。就好像《啊绣》里面的狐女阿绣,她真心爱着刘子固,愿意无私地为他做任何事,当他的家人要对付她自己时,她并没有怨恨,帮她从敌军中救出真啊绣,还帮助他们俩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我觉得在这个故事中,狐女啊绣是爱情的缔造者,是家庭的保护神她能够放下怨恨,帮助真阿绣和刘子固建立家庭,体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是狐女的人生哲学,也是美的哲学。狐女在追求和修炼形态美同时,获得了内心美。她的人生哲学不管是在蒲松龄所处的时代,还是我们生活的今天,都是令人赞叹的。
《侠女》中的侠女不肯接受顾生的求婚,但却愿意跟他幽会、生儿子,而且对顾生说自己给他料理家务,同床共枕并生育子女,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名分,但实际上已是夫妇,这比以我所知的私奔还要前卫,还要大胆。像这样只要婚姻实质,不讲表面礼法和名份,可谓非常解放的思想,这在其它古代小说里几乎找不到。侠女冲破了伦理的约束,我行我素,未婚生子而坦然面对,是当时在现实中是不可能有和坚决不允许的。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反传统,反封建礼教,倡导自由恋爱和婚姻的思想。
通过两个故事已经让人大概了解这部小说的艺术创新性,他并不只是艺术文笔上有多么了不起,而是在于他在描写人物时的那种真挚性,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礼教,思想都非常保守,非常落后,但他竟然能想象出那么多样的人物性格,把每一个人物都描绘的栩栩如生,并且独具性格,这是这部小说成功的要素之一。艺术的多样性
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创作狐鬼花妖的故事具有了文学表现形式的性质。也就是说,蒲松龄要抒写个人独特的生活感受感知,曲折地写出内心的深处隐秘的感受,同时也要制造出合适的表现方式,为此而付出心思,并且在不断的创作中体验到了这种创造的乐趣,意识到了这种创作的文学价值。
《聊斋志异》增强了古代小说的艺术素质,丰富了小说的形态、类型。如《王桂庵》写王桂庵在江上初次遇见芸娘,后沿江寻找,但没找到,再后来就进入一江村,却意外地再见芸娘,却又由于一句戏言,致使芸娘投江;经年又河南返家,途中又突然见到芸娘未死,好事多磨。这篇文章就很具有故事情节,可以说情节的趣味性胜过了内容的意义。但又如《绿衣女》写一位身穿绿衣长裙的少女进入一位书生的书斋,发生的只有平淡而不俗的情节,没有故事性,结尾处一个小波折,是要表露出少女原是一个蜜蜂精。许多篇幅不太长的篇章,只是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写出一种情态、心理。
《聊斋志异》里作品类型的多样化,既表明作者仍然因袭了旧的内涵无明确界定的小说观念,所以其中也有简单记事的短篇,但也表明作者又有探索性的创造,增添了不只专注于故事情节的小说类型。
艺术的意义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感情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篇章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论鬼怪,文章可分为几个大类,但内容都紧扣于现实生活之中,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
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 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
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
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劳山道士》、《瞳人语》、《狼》三则等。
我想蒲松龄先生是想通过这本书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抒发自己的情感。但由于这本书经历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完成,加上作者的前后思想认知有所变化,所以这本书的思想各有不同,但在总体上看,这本书还是真实地,彻底地批判了当时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愿望。
《聊斋志异》绝对可以称为历史难得的一本杰作,可以称为中国的《伊索寓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而郭沫若先生评价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可见《聊斋志异》在艺术上的造诣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