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健康问题
职业健康的问题
1、职业危害防治规划重新编制,仿照年度防治计划
2、完善生产经营规划
3、经费需要完善票据:包括体检费、监测评价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仪器设备费、防护设
备设施购置费和维修费、职业健康培训费、个人防护用品费、职业危害救援设备费、制作职
业警示标志费等。
4、职业卫生档案:包括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机构文件、职业卫生计划和实施方案、应急救
援预案和演练记录、个人防护用品发放记录、职业病防护设施台账、5、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一般概况;
—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6、收集养老、医疗保险的票据
7、收集各岗位操作规程、添加职业防护内容。
8、熟悉测尘和测噪音的方法
9、询问在哪办理监测人员资格证
10、针对评价报告中呼吸性粉尘监测为20.88这项内容、另外编制整改报告。
11、同样对照评价报告中所有不合格的项目编制整改报告。
12、合同告知一项、可针对各岗位的职业危害情况另附一页作为合同补充页、然后再找工人
签字
13、设置警示标志时要附带警示说明
14、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在哪进行职业培训
15、上岗前培训4学时、在岗培训每年2学时,培训记录可参照质量认证用的培训记录表。
16、职业防护设施运行台账
第二篇:职业健康
四、职业健康
(四十七)手动喷漆房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1.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该技术适用于木质家具制造企业手动喷漆房的毒物危害防护,可将甲苯、二甲苯等毒物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TWA均降至职业接触限值的50%以下,其毒物防护效果显著。目前该技术已经形成了AQ/T4275-2016《家具制造业手动喷漆房通风设施技术规程》,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技术内容(1)主要功能
手动喷漆房毒物危害控制技术是在现有手动喷漆房毒物危害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吹吸式通风毒物危害控制技术,尤其是斜降流吹吸式通风毒物危害控制技术,通过改变手动喷漆房送风口位置形成气流均一型斜降流吹吸式通风系统,在确保手动喷漆房毒物被有效控制的同时,降低通风系统运行费用,且不影响工人操作,是当前我国手动喷漆房毒物危害控制的关键技术。
该技术可有效解决目前我国手动喷漆房毒物浓度超标,且防护设施不能有效满足治理需求的技术难题,既适应了我国手动喷漆房毒物危害防护技术当前现状,又满足了毒物防护技术需求和降低能耗的要求,是简捷易行、运行费用低且切实有效的手动喷漆房毒物防护技术。
(2)主要技术指标
1)在天花板上方设静压仓形成均匀送风,且送风气流方向与垂直面的夹角应不大于45°。2)送风口从靠近水幕一侧天花板1/4长度处开始设置,且送风口长度不小于天花板长度的1/2。
3)控制面风速控制在0.3 m/s~0.4 m/s之间,控制面上任一检测点的平均风速应在控制面风速的0.5倍至1.5倍之间,且不小于0.2 m/s。
3.典型应用案例
该技术已在苏州天和家具有限公司进行了应用示范,示范企业手动喷漆房二甲苯浓度由32mg/m3降至23mg/m3,甲苯浓度由15 mg/m3降至10mg/m3,毒物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TWA均降至职业接触限值的50%以下,毒物防护效果显著。
(四十八)船舶分段建造车间智能化焊接 1.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该技术采用数字化制造与信息化网络化控制管理模式有效地改变了同行业及相关产业的生产模式:使传统的单件焊接转变为现代批量流水作业生产模式;使传统的手工单人作业转变为现代集体协作组织模式;使传统的手工焊接管理转变为现代信息化管理模式;使传统的手工定性质量控制转变为现代数字化质量控制模式。该技术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大型结构件生产装备中,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广阔。
2.技术内容(1)主要功能
大型船舶平面分段小组立和大组立两个工序。小组立施工场地建造小组立流水线,采用各工位传送装置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工位式的建造方法,与半自动小车有机结合,实现了由焊接机器人和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开发的先行小组立制作机器人自动焊接工作站中,通过改革创新,采用了机器人系统与外部激光传感器检测相集成的技术,实现对工件无人化操作控制,自动上下料,柔性智能化焊接;自主研发的T型材对接与水密补板焊接机器人采用了机器人系统、自动接触寻位与电弧跟踪等技术集成,分段式轨道可交替相接延伸,实现了同一空间内的连续多位置无人化焊接;自主研发的智能标识焊接机器人,采用多轴运动单元,自动焊接字体方式,满足船舶分段焊接标准的肋位号、船号等信息焊接要求。
小组立流水线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地摊式施工方法,避免设备线缆穿梭于施工场地,降低了线缆漏电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多种柔性焊接机器人的应用,解决了狭小空间人工施焊的困难,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了因劳累过度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多个门架的配套使用以及各类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应用,采用了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技术,利用遥控器活操控台控制设备运行,改变了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手工焊接,从而降低了因直接焊接而造成的弧光打眼、烫伤以及尘肺等职业病的发生。
(2)主要技术指标
1)在5-2小组立施工场地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无序摆放的建造方法,实现了由焊接机器人和智能设备组成的生产线流水制造方式;
2)对标日本川崎先行小组立制作机器人自动焊接工作站,通过改革创新,增加了自动上下料功能。
3)自主研发的T型材对接与水密补板焊接机器人采用了机器人系统、自动接触寻位与电弧跟踪等技术集成,分段式轨道可交替相接延伸,实现了同一空间内的连续多位置无人化焊接。
4)自主研发的智能标识焊接机械手,采用多轴运动单元,自动焊接字体方式,满足船舶分段焊接标准的肋位号、船号等信息焊接要求。
5)PRYW-1焊接小车:采用齿轮齿条驱动方式、垂直于轨道行走的焊接设备,广泛的应用于水平对接焊、立向对接焊、横焊和半焊透区域焊接,特别适合厚板焊接。PRMRW-1焊接小车:采用橡胶轮四轮驱动方式的多种导向型焊接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平角焊和立角焊。SK-T焊接小车:采用铝合金轨道行走、摆动式焊接设备,是型材、补板等立角焊专用焊接设备。CS-7WC焊接小车:采用四轮驱动沿软轨道行走的焊接设备,适用于曲面线的水平对接焊、立向对接焊和横焊。
3.典型应用案例
该技术在大船集团进行了示范应用,应用效果良好。船舶分段建造车间建成投产后作业人员减少25.3%,作业过程中取消了构件吊运、铣边等危险性作业,从而降低了事故风险。
(四十九)全自动水泥包装装车系统 1.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该系统可极大降低水泥袋装和装车生产环节中的粉尘危害,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目前,该系统在国外多数水泥制造企业已普遍应用,随着我国环保与职业健康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该系统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广阔。2.技术内容
全自动水泥包装装车系统实现袋装水泥灌装、插袋、码垛、装车、停车等作业全自动化无人操作,密闭程度好,可大幅度减少水泥粉尘对水泥包装装车劳动者的危害。从国内外企业应用全自动水泥包装装车系统情况来看,可极大减少粉尘危害,减少水泥袋装、装车工人人数和接触粉尘危害程度,从而减少尘肺病发生。
3.典型应用案例
国内已在新疆天山水泥有限公司、青海盐湖水泥有限公司、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大连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等单位应用,效果良好。
第三篇:职业健康
中国石油黑龙江
片区
加油站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小组
主
任
副 主
成任
员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小组职责
在站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一、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 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二、根据加油站机构设置,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
三、制订加油站职业病防治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四、直接领导本站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企业职业 卫生管理和档案。
五、组织对本站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六、经常检查站内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七、经常听取安技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八、对站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九、对本站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中国石油黑龙江
片区
加油站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组 长
成 员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协助本站职业安全健康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人员切实按期执行。
二、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三、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四、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五、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六、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七、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八、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九、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十、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十一、负责建立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十二、本站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一、总则
1、为保障本站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特制订本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3、本制度适用于中国石油黑龙江鸡西
加油站。
二、申报
1、加油站经理每年申报提交一项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 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并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2、新项目立项前,项目负责主管加油站申报建设项目 的同时,申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要的费用,说明“三同时”过程中的详细清单。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进行职业危害评价。
3、加油站专职安全员每年向站经理申报一次职业危害 因素检测报告,每三年申报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申请报告。每年在加油站公告栏中向职工公布,存档。并经公司计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4、各班组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或察觉有油气、毒物等有害因素释放、泄漏时,第一时间必须上报主管领导,书面申请上级部门检测,检测后,方可继续生产。
三、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保障本站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 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 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中国石油黑龙江鸡西
加油站各班组。
二、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各级领导要将防毒、防噪音、防泄漏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生产工作时,包括检测工作。
1、检测工作结合工艺变化,写申请提交公司及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检测。
作业场所的油气,每年申请检测1次,噪声申请每年检测2次。
2、经常目测监督、检查油气、噪声工作,发现问题 及时上报。
3、定期分析油气浓度升高或降低的原因。如果超过 国家规定标准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4、要加强油气浓度数据技术档案管理。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总则
1、为保障加油站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 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本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 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中国石油黑龙江鸡西
加油站各班组。
二、名词解释
1、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接触油气、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疾病。
2、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
3、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 于接触油气、毒物等有害因而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各种损害。
4、职业禁忌:是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
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三、基本要求:
1、凡有害物质(油气、煤烟等)的工艺、设备、管网及附属安全装置等的设计方案、安全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
2、有害气体、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管网施工
工程必须制订安全措施,做到无措施、无计划禁止施工。
3、施工必须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
位书面同意;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
4、新建、改建和扩建有害气体工艺设备管网必须 做到劳动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即“三同时”),相关部门报审公司数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保卫处会审。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产。
5、中国石油黑龙江鸡西
加油站
所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禁止超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6、加油站各班组必须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
从业人员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办法;
7、根据设备、工艺变化,各单位、职能加油站如
实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
8、加油站按照规定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
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每周向主管领导汇报一次监测结果。
9、公司质安部根据公司职业健康体检规定时间
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四、机构与责任
1、加油站经理根据“一岗双责”负责监护职业危
害和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劳动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2、加油站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1)负责制订加油站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规
划和计划;
(2)负责各班组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
监测(监测费用由被检单位支付),按规定做出报告,对危害因素超标的生产作业环境提出整改意见;
(3)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
前体检,定期体检和离岗时体检(体检费用由被检单位支付),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
(4)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效果评价;
(5)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
进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6)负责安排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统计报告工
作;(7)根据加油站生产特点和需要开展劳动卫生
和职业病防护的专题调研工作;
(8)进行劳动卫生法规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
传教育;建立健全中国石油黑龙江鸡西
加油站工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各班组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1)配合制订加油站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2)配合加油站完成本单位有害因素的预防性监测和日
常监测工作;
(3)根据加油站的安排,积极组织本单位接触有害因素人
员按时完成各项健康体检;
(4)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劳动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
监督执行;
(5)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劳动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6)负责本单位接触有害因素人员上岗前和在
岗期间的劳动卫生培训,使其增强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7)按照规定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
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检测,并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
4、加油站技术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1)严禁隐瞒技术、工艺、材料所产生的职业危害。(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3)严禁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危害防 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或者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产生职业危害作业。
(4)严禁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职业病告知制度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 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加油站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加盟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要求:
1、加油站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 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公司质安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 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未与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加油站经理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班组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6、加油站经理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7、加油站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三、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一、总则
1、为保障加油站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
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特制订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
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3、本规程适用于
加油站所属各班组。
二、名词解释
1、油气:是指在加油站储存、接卸、加油过程中汽、柴油蒸发形成的蒸汽。如果对油气不加以控制,它将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
三、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所有上岗工作前职工必须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公司劳资处、单位领导确认未有岗位禁忌疾病者方能上岗工作。
2、所有进入工作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Ґ级(轻度危害)油气岗位带好口罩。
3、上述带有职业危害的岗位,注意劳逸结合,工作二小时到户外休息15-20分钟。
4、工作完毕后,班组长将一天工作职业健康情况填入交接本上。
四、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一
总则
1、为保障加油站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
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特制定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
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3、本规程适用于中国石油黑龙江鸡西
加油站各班组。
二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设备检修的计划管理
(1)加油站管理人员经常巡检设备及状态监测,对设备运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2)每月加油站管理人员研究、平衡、确定当月的检修项目,项目确定后设备科制订检修计划同时下发检修任务单。
(3)每月初将计划及上月计划完成情况报公司数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
(4)待修设备停车后,设备使用人员应认真清擦设备,清理地沟和现场,收拾物料,排除设备周围废油、污水及杂物,对设备的点、线、面进行润没保养,为检修做好准备,检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和设备使用人员应互相配合,坚持修、用相结合方针,杜绝只用不修,不保养,或只管修,不管用的意思。
(5)各单班组设备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检修现场的管理,检修中,除积极推广对设备的改善性维修和先进技术外,还应组织协调各工种间的配合,制定安全措施,明确项目责任人,保证安全施工。
(6)检修前,做好备件、材料、工具的准备工作/。检修中拆下的磨损件,不得随意乱扔,实行文明施工,检修后,做到“三净”(检修的设备干净,润滑部位干净,设备环境干净)。
(7)检修人员应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工艺方案,安全技术规程,防火制度,认真做好记录,电气设备检修要认真执行挂牌制度,保证人身安全。
2、检修质量管理
加油站检修人员应按检修质量标准,精心检修,保证质量,检修质量达到下述要求:
(1)检修部位要达到图纸要求或使用条件;(2)按照计划内容按期完成各项检修任务,不能完成 的需作出说明;
(3)检修项目完成后,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至少保证1个月正常运转;
(4)设备检修项目完成后,要填写检修记录单,并经使用班组、加油站签字验收。
三、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保障加油站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
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特制订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 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中国石油黑龙江鸡西
加油站各班组。
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组保管、分级查阅的原则进行管理。
2、任何人不得擅自将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材料带出档案场、复制、涂改。
3、查询人员必须当日查询,完毕后归档。
4、从业人员需举证证明时,需要上级部门举证证明,复印一式二份签字存档。
三、本办法解释权归中国石油黑龙江鸡西
加油站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小组。四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保障加油站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
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
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3、本制度所称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
4、本制度适用于中国石油黑龙江鸡西
加油站各班组。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
1、加油站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原则上各岗位劳动防护用品按月发放,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本单位的发放标准;
2、劳动防护用品费用按需索求原则发放,以作业场所国内标准购置,凡岗位存在职业健康因素的岗位以使用情况自行调节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3、各工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由生产技术负责。加油站按次月5日前将所需劳动保护用品的品种、规格、数量统计汇总后的申请加油站经理审批后到物资库领取。
4、财务负责核准各类劳动防护用品的价格,并不发各单位,作为领用单位开具内部支票的依据,福利有限公司发出劳动防护用品后,按月凭各单位内部支票到财务部结算,并转各单位成本(或企管费)。
5、加管部及时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严禁采购无生产许可证或达不到防护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遵守采购、管理、发放制度与程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要以优质优价的劳动防护用品满足职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加油站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对查出的不合格品除全部退货外,要进行处罚,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事故损失。
6、身兼几个工种作业的人员,按其主要从事的工种发给劳动防护用品,并补充供给其身兼的其它工种所必须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为备用或借用,但不得重复发放。
7、各班组要领取的公用(备用)防护用品,由班组长写出领料单,由站经理签字,由公司经理批准后,方可领取。
三、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
1、加油站必须建立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卡片并有专人填写、保管。
2、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和使用期限,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更改。若需变更时,由单位写出书面报告经主管部门批准。
3、加油站经理负责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和发放标准的监督检查,同时要继续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穿戴情况实施严格的检查监督。
4、工作服应明显位置缝印企业名称或标志。严禁职工变卖劳动防护用品,如发现职工变卖的,应批评教育并给予必要处理。
四、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为实现加油站安全生产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和水平,确保影响安全和健康各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按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
加油站所有职业健康安全相关人员。
二、职责
1、加油站经理是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公司人员培训、考核工作。
2、加油站经理参与培训的管理,负责管理好加油站的人员,使之达到培训要求。
3、加油站班子按分管业务负责相应人力资源管理。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
1、人力资源配置
(1)依据加油站发展需求,当各班组有人员需求时,提供人员需求申请,报加油站经理,上报公司经理批准同意后,到加油站培训后,到需求班组报到。
(2)已确定的招收人员,应经过加油站级安全、健康、培训合格后进行分配需求班组,由需求班组进行二、三级培训后分配到岗位。
2、基本培训要求
(1)加油站级培训教育:包括加油站概况、加油站规章制度、方针、目标、安全、质量、环境意识、重大危险源、相关法规,这些教育由综合安排;
*
二、三级培训教育:包括所在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设备性能,及实际作业指导、现场异常或紧急状态处理,由相应班组实施。
*在岗人员培训
岗位技能的培训,加油站每年策划形成培训计划,按培训计划实施。
(3)特殊工种人员培训
*特殊工种人员包括电工(维修电工、运行电工)、仪表工、锅炉工、起重工、焊工及国家相关规定中涉及的特殊作业人员;
*特殊工种人员由加油站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有计划地送外培训,培训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
3、培训计划及实施
*加油站每年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其程序为: 首先由各班组写出本班组培训计划报到加油站经理。加油站经理汇总后,制定加油站培训计划。加油站培训计划需经公司经理审批后下发执行。
*应按计划组织培训,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履行计划应进行计划调整,调整计划要经公司经理审批。*每次培训应保持签到、卷纸、教案及培训总结等相关记录。
*建立培训档案,按人记录每一员工教育、培训、技能的经历。
4、人员考核与评价
*加油站每季度组织一次对员工的考核,各班组应按数加油站的要求按期完成考核任务。考核依据是员工个人素质、劳动态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生产、工作业绩、遵章守纪情况。
*保存人员考核记录及试卷
*通过宣传教育,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作贡献。
三、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现状及问题
**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现状及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职业健康监管职能交接情况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原安监现应急管理部门的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划转至卫生健康主管部门。2018年12月26日,《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次修正,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分工。2019年4月至6月,我市各县市区卫健委与应急管理局进行了职能交接。
目前,应急管理部门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和作业管理系统”于9月初关闭,卫健主管部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已于8月底正式启用,原安监部门申报系统的数据与卫健部门申报系统不能共享。
(二)机构设置和人员划转情况
今年是机构改革后卫健系统履行职业健康监管职责的第一年。我市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中,市直、宁国市、广德市、泾县设有独立的职业卫生监督科和专职的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其他县市区均无独立的职业卫生监督科和专职执法人员。
在此次机构改革中,宁国市、广德市原安监部门的职业卫生监管人员随着职责划转至卫健委,其他县市区均无人员划转。
二、现阶段工作任务及要求
按照省卫健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开展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卫职健发〔2019〕122)和《关于开展安徽省尘毒危害专项执法工作的通知》(皖卫监督秘〔2019〕180号)文件要求,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为尘毒专项执法工作的集中整治阶段,要求明确治理重点和纳入治理范围的用人单位底数,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纳入治理范围的矿山、冶金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纳入原安监部门职业危害申报系统的建材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
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加强对重点执法对象的监督检查,对于未依法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对于工艺落后、危害严重、整改无望的用人单位,坚决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7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李斌副主任指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推动落实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的各项措施,全面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关于职业健康监督执法工作,李斌副主任强调:一是要健全执法网络,各地区要通过内部职责的调整,增加编制等方式,在各级监督机构中设立职业健康执法的科室,配备专门的执法人员,到2020年年底,基本建立全国职业健康执法网络。二要提高执法能力,要从执法装备、专业技术等方面加强执法能力的建设,为一线执法人员创造良好的执法条件。三要加大执法力度,各级卫生健康部门都要依法履责,各级监督机构要执法尽责,每一位执法人员要履职尽责,要到存在职业健康危害的企业去,进车间、下厂矿,以执法行动为契机,树立起健康卫士的形象。从今年9月份开始开展全国职业健康执法大检查工作,对于零执法、零处罚的地区,要进行全国的点名和通报。
李斌副主任还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尘肺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任务。
三、我市职业健康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健康监管机制不顺
在应急部门将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移交至卫健部门后,宁国、广德两地应急部门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人员按照人随事走原则划转至卫健委,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有连贯性。其他部分县市区在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移交后,委属职业健康科室和下属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对于职业健康日常监管工作尚未明确。
截止此次调研工作结束,国家卫健委“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的市直及所辖7个县市区“卫生监督”账号尚未发放,各地监督执法机构无法查询用人单位的情况。
(二)移交的监管单位底数不清
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划转至卫健委后,原安监部门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和作业管理系统”中数据显示全市有职业病危害的企业1656家,该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并且自2016年后,多家申报数据就呈“未审核”状态。
在各地职业健康执法工作中还发现,原安监系统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申报不实、数据逻辑错误、用人单位登记情况不实等问题,使得各县市区都存在用人单位底数不清的问题,给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执法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我市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承担对全市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厂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等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但全市专职的职业卫生监督员一共仅6名,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给国家卫健委下达的尘毒危害专项执法和尘肺病防治工作(今年9月份开始,2020年底结束)等工作任务带来了很大困难。
现阶段部分县市区开展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还需要依托原安监部门设置在基层的安监站才能顺利开展检查工作。这种工作机制只能是职能交接时的权宜之计,无论是从我们自身工作机制来看,或是从部门分工等方面来考虑,都不可能常态化。执法人员数量及能力不能满足当前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需要。
(四)适用法规未修改
《职业病防治法》在2018年进行第四次修正后,多项原安监部门的法规如《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已与上位法不符,但卫健委新的法规又未出台,导致对用人单位的监管无法可依。
四、工作建议
(一)可以参照宁国市的模式(在应急部门将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移交后,迅速成立宁国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委,宁国市人民政府下文明确了卫健、人社、应急等部门的职业健康监管职责分工。)尽快明确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职责分工,确保机构改革后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有效衔接,形成责权明晰、运转有力的职业健康监管体制。
(二)部分县市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在上一轮机构改革下,并未设置职业健康监督科,无专职从事职业健康执法工作的工作人员,现有执法力量很难完成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按照人随事走原则和李斌副主任的讲话精神,正值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改革之际,建议独立设置职业健康监督科,增加职业卫生监督人员编制,配备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设备,提高执法能力。
(三)依托国家和省卫健委布置的尘毒危害专项执法工作和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联合应急等管理部门摸清辖区内有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底数,履行职业健康监管职责,切实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完成国家职业病防治目标任务。
(四)加强职业健康监管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现有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大配备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执法能力。
第五篇: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2、单位主要责任人是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全面负责。
3、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4、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
5、对从业人员要进行岗前、岗中职业健康培训,督促从业人员遵守相关职业危害规定。
6、新建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
7、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
8、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9、单位必须经常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维护、检修、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
10、加强对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异常监测,检测结果,及时公布。
11、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2、单位应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而隐瞒使用的,要追究其责任。
13、单位必须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岗前体检和职业危害体检。
二、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1、单位应按照国家申报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必须进行首次职业危害申报。
3、作业场所危害申报必须提供下列资料:
(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4、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5、各分公司、有关部室负责职业危害申报技术资料的准备。
6、安全部负责职业危害申报资料整理及上报工作。
三、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一、职业安全健康宣传
1、公司利用《矿山安全报》、电子公示栏、版面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2、分公司要通过墙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3、生产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危害讲解以及职业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分公司经理、副经理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技人员分别由省、市安监部门负责培训、考核和发证。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
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新分配的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人员,由用人部门通知安全部门,并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矿山、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井下作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七十二小时,露天作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四十小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四、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装备维护检修制度
1、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必须通过三同时验收。
2、生产单位要定期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
3、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毁坏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标志。
4、如在维修设备时需要拆除防护设施,在维修安装完成后应该将防护设施恢复原状。
5、生产单位要妥善保护公司配备的应急救援设备(医疗箱、氧气袋、担架、隔离式呼吸器等),不得随意损坏。
6、公司要定期对应急装备设施进行监测,分公司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证应急设备装置处于良好状态。
7、对配备的救援装备应登记建档,专人管理,不能随便领取,私自损坏。
五、劳动防护用品
采购、验收、发放、使用、报废管理制度
为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保护劳动者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根据国家经贸委《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贮存和出入库
公司供应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和贮存。所采购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和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应该严格执行其相应的标准。公司安全技术部负责对购进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验收,审核劳动防护用品供货厂家资质、产品质量检验资料,监事会和工会组织督促检查。
劳动防护用品的保管和出入库工作由供应部统一管理,要设立劳动防护用品专用贮存库,各仓库具体负责劳动防护用品保管、出入库和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劳动防护用品的贮存安全,防止腐烂变质,如有库存不足、品种不全等情况,要及时报告给供应部安排采购。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
1、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使用周期,由公司安全技术部组织,劳动防护用品评估人员参与,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本企业各工种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制定,配备具有相应安全、卫生性能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条件、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发放标准,满足生产需要。一般情况,一年进行一次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发放标准修订。
2、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
3、凡是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4、生产管理、调度、保卫、安全部门等有关人员,应根据其经常进入的生产区域,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5、企业应有公用的安全帽、工作服,供外来参观、学习、检查工作人员临时借用。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保持整洁,专人保管,如有丢失,要查清责任,折价赔偿。
6、在生产设备受损或失效时,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的作业 场所,除对作业人员配备常规劳动防护用品外,还应在现场醒目处放置必需的防毒护具,以备逃生、抢救时应急使用。用人单位还应有专人和专门措施,定期保养,保证其处于良好待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