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考场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5 00:0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考场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考场管理制度》。

第一篇:吉林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考场管理制度

吉林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场管理规章制度

一、考生凭有效身份证明、《准考证》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对号入座,超过开考时间30分钟不准入场。开考30分钟后才允许离开考场。

二、参加计算机考试的考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试点管理制度。

三、考生按准考证登录考试界面后,首先要认真核对基本资料是否与电脑显示一致,若有问题,应及时向监考老师报告。考试过程中遇到答题网页没有反应或电脑死机,要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请监考老师解决问题,不得影响其他考生正常考试。

四、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管理制度;不准吸烟,不准交头接耳,不准窃视,不准交换考号、转抄、夹带资料、冒名顶替、不准有其它舞弊行为。严禁使用任何移动通讯工具,一经查出取消当次考试资格,当次考试成绩作零分处理。

五、考生未经允许不得在考试中途离开考场。答题提交确认后,不准滞留考场或在考场附近大声喧哗和逗留。

六、考试终止时间到后,考试系统会自动提交试卷,考生应立即退出考场。

七、与考试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考场。

八、对违反考场管理制度、考试纪律者,视其情节,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第二篇:吉林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中心管理制度

吉林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中心管理制度

一.省考试中心负责制定全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相关工作制度,省安全生产教育中心和省安全生产协会负责的辖区内考试分中心、考试点应照章实施。

二.省考试中心负责制定省级考核发证部门负责考核的有关人员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试计划,并严格按照考试计划组织实施考试。

三.省考试中心负责省级题库的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

四.省考试中心负责全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网络平台信息管理工作;

五.省考试中心负责指导、监督考试分中心和考试点工作;

六.省考试中心负责全省资格考试有关数据汇总,并做好与国家考试中心的对接工作,并定期向国家考试中心汇报本省安全资格考试网络平台运行情况。

第三篇: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

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

(时间:2005-8-11)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条例。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研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分管负责人和专职或者兼职人员管理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业务(事业)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项目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重点支持生产经营单位消除事故隐患、防治职业危害、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实施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和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第十条 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对本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有关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演习,提高公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救护能力。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单位应当认真履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和舆论监督。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或者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十三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生产单位在生产前,应当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对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生产单位实行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安全费用由企业自行提取,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将教育培训情况记录按规定期限保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调换工种或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及使用新设备的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引进国外生产设备的,应当同时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制定生产车间、班组安全规范和岗位规程,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规定为从业人员无偿发放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不得以现金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的提供。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事高空、采掘、攀登悬崖、陡坡作业和进入深坑、深井作业的从业人员采取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不得违章指挥、强令或者放任从业人员冒险作业,从业人员对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的有权拒绝,并有权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储存区域之间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保持安全距离。

第二十二条 生产作业场所必须符合下列安全规定:

(一)设备安装、采光照明、物品堆放、通道设置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二)建筑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机械设施、供排水和供电系统、材料堆放、脚手架、工作平台、住宿场所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

(三)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经营场所应当配备监测设施,并采取通风、除尘、净化、隔离操作等防护措施;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措施。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方、承租方依法明确或者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工程承发包双方或者出租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的双方应当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对有多个承包或者承租单位的,发包方或者出租方应当统一协调管理,发现承包方或者承租方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并向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承包方或者承租方应当服从发包方或者出租方对其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协调管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通知发包方或者出租方,并向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旅游景区(点)管理机构和经营者应当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完善旅游安全防护设施,做好旅游预测预报和游人疏导工作。

高空旅游设施和惊险旅游项目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和标准,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

第二十五条 经批准举办的大型经贸、文化、体育等活动,应当依法制定安全预案,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人员集中和流动性大的生产经营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设置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的出口、通道,并保持畅通;

(二)有人数限制的,不得超过限定人数;

(三)按照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并保证正常使用;

(四)禁止违法、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和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五)其他相关设施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对未执行“三同时”的建设项目,不得竣工验收、投产使用。

第二十八条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安全评价。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或者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进行设计,其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有安全生产专篇,并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审查同意。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二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排查事故隐患,发现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整治措施予以排除。

生产经营单位对限期整改的重大、特大事故隐患,必须按规定期限完成治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接受其检查。

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处理,超出其管理权限的,应当立即按程序上报。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其他有关部门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应当督促其及时改进,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用公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本辖区安全生产状况和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备案制度,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采取措施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应当责令限期消除,并督促落实。在限期消除期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在生产经营场所的明显位置设置事故隐患提示标志,并责令生产经营单位采取临时性安全措施。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检查、验收时应当坚持标准,不得弄虚作假;不得要求接受检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第三十六条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并对其作出的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第四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预案经当地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应当确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公众聚集场所,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单位和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及公众聚集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及器材。

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第四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抢救有困难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由其调集救援力量。接到指令的相关单位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不得伪造、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毁灭证据。

第四十一条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依法向受害人或者家属及时、全额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二条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生产单位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专项用于发生事故时的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作出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决定。

行政监察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程序的规定,依法对有关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四条 公安、消防、道路交通、铁路、民航、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单位,应当将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或者工伤统计报表定期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为从业人员发放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或者提供安全防护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情节较轻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单位的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储存区域未按照规定保持安全距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特大事故隐患未按规定期限完成整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拒不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发生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故意伪造、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毁灭证据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资格。

第五十条 按照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全面责任、直接责任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按照本条例第五条规定,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对发生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有全面领导责任、直接领导责任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建议其引咎辞职,或者责令辞职。

第五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及时协调解决因外部原因给生产经营单位造成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的;

(二)未能有效组织救援致使生产安全事故损害扩大的;

(三)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四)对检查、验收不坚持标准,出具虚假材料的;

(五)要求被检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

(六)阻挠、干涉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或者责任追究的;

(七)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

第六章 附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吉林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对风险辨识、估测、评价、分级、监控、预警、应急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登记、报告、治理、验收、资金保障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除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考核;

(二)定期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三)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四)建立健全本单位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

(五)推进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六)配合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外的其他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分管工作范围内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向主要负责人汇报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情况;

(二)督促、检查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保护现场,做好善后工作;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第五篇:安全生产资格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总计70分]

1、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程度。来源:考试大

A.危险 B.承受 C.想象 D.感知

2、()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A.《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D.《安全生产法》

3、从()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

A.危险的性质 B.危险的概念 C.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 D.危险程度

4、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A.R=fFC B.R=f(F,C)C.R=FC D.R=Ff5、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的基础上,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来源:考试大

A.生产过程原理 B.生产资源的原理 C.生产管理原理 D.人员管理原理

6、在管理中心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不属于以人为本的含义是()。

A.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B.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行和实施

C.人是管理的主体,并不是管理的客体

D.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7、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即属于()。

A.本质安全化原则 B.因果关系原则 C.3E原则 D.偶然损失原则

8、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A.本质 B.重点 C.根源 D.关键

9、事故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类。

A.20 B.21 C.30 D.1510、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 B.存在 C.可导致事故发生 D.不容忽视

11、()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这种功能是本质安全中的()。

A.失误--安全功能 B.故障--安全功能 C.安全--故障功能 D.事后补偿

12、()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A.职业安全 B.劳动保护 C.劳动安全 D.安全生产

13、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A.包括设备和设施等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

B.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C.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D.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14、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A.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C.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15、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包括3个原则,下列不包括在人本原理中的原则是()。

A.安全第一原则 B.动力原则 C.能级原则 D.激励原则

16、从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到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这一观点是包括在()理论中的。

A.系统安全理论 B.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C.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7、()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技术措施 C.消除危险源 D.安全生产培训

1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来源:考试大

A.2002年12月 B.2002年10月 C.2003年2月 D.2002年2月

19、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A.3 B.5 C.6 D.1020、()年我国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原则》(GB11651--1989)国家标准,为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提供了依据。

A.1988 B.1990 C.1989 D.19912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发给死者生前家属,标准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月的幅度,具体执行标准由各省确定。此项待遇可进入统筹。

A.48~60 B.36~60 C.60~72 D.48~7222、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负责。

A.监督管理/工程技术人员 B.管理服务/工程技术人员 C.监督管理/本单位 D.管理服务/本单位

23、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其核心是()。

A.方案/落实安全法规 B.方案/安全技术措施

C.措施计划/落实安全法规 D.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

24、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称为()。

A.故障--安全设计 B.隔离 C.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D.减少故障和失误

25、()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 B.安全警示系统 C.安全管理系统 D.安全评价系统

26、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

A.专项评价 B.现状评价 C.预评价 D.初步评价

27、安全检查表是事先对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

A.组成部分 B.要点 C.不安全状态 D.不安全因素

28、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的选项的是()。

A.仪器检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设备和人员抽查法

29、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电磁辐射 B.腐蚀性物质 C.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D.设备、设施缺陷

30、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类。

A.20 B.30 C.40 D.5031、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完成步骤是()。

A.分析的准备、完成分析和编制分析结果报告 B.完成分析和编制分析结果报告

C.分析系列会议、编制分析结果报告 D.假设分析、分析的准备和编制分析结果报告

32、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高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详细设计风险分析 C.建造阶段风险分析 D.竣工验收阶段

3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其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

A.专项评价 B.特殊评价 C.全面评价 D.充分评价

34、()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35、如果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或储存、销售剧毒化学品的企业,评价所形成的()报告则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其获得或保持生产经营营业执照所要求的文件之一。

A.专项安全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36、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在搭建脚手架过程中因触电导致坠落的事故,规定为()。

A.触电事故 B.高处坠落 C.物体打击 D.起重伤害

37、按《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为()。

A.危险源

B.重大危险源

C.一般危险源

D.危险地 [NextPage]

38、从()起,《塞韦索法令Ⅱ》完全代替了原先的《塞韦索法令》,新法令是强制性条约。来源:考试大

A.1996年2月

B.1999年2月

C.1992年6月

D.1999年6月39、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发生后,()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关于危险物质应用和工业过程中事故预防措施的决定。

A.1985年2月

B.1985年4月

C.1986年6月

D.1985年6月

40、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分。

A.97

B.98

C.99

D.10041、在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中,()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A.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C.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2、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实施重大危险源的()

监控与管理。

A.信息系统/全面

B.信息网络/全面

C.信息系统/宏观

D.信息网络/宏观

4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A.市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家安全部门

44、必须利用城市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城市的各个部门同城市以外的机构联合起来处理各种紧急情况,通常政府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该情况属于()。

A.一级紧急情况

B.二级紧急情况

C.三级紧急情况

D.四级紧急情况

45、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按相应的过程可分为()个一级关键要素。

A.三

B.四

C.五

D.六

46、()反映了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

A.方针与原则

B.应急策划

C.应急准备

D.应急响应

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综合预案是城市的整体预案

B.通过专项预案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城市的应急体系及预案的文件体系

C.综合预案可以作为城市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

D.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

48、以下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指出,乡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的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B.《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

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D.《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9、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

A.应急队伍的建设

B.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50、应急策划中关于资源分析的作用,描述不准确的有()。

A.预先做好人群疏散与安置工作

B.分析已有能力的不足,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协议

C.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提供指导

D.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

51、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应急人员主要来自于非本地应急组织

B.仅限于有限的应积极响应和外部协调活动

C.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

D.一般为笔头演练,在会议室就能进行52、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中不包括()。

A.石墨尘肺

B.重金属尘肺

C.云母尘肺

D.电焊工尘肺

53、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分类,炸药属于()。

A.无机性粉尘

B.混合性粉尘

C.有机性粉尘

D.化学性粉尘

54、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列入国家职业病目录的有()。

A.中暑和低气压病

B.高气压、减压病和高原病

C.减压病和高原病

D.中暑、减压病和高原病

55、下列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的是:()

A.真菌

B.病毒

C.工业毒物

D.辐射

56、()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应急处理的程序和方式,检验预期的响应效果,并改善其响应的有效性。

A.目标

B.管理方案

C.应急预案与响应

D.运行控制

5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和准备是现场审核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中()是审核策划与准备中的重要工作,也是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工作质量的关键。

A.确定审核范围

B.组成审核组

C.制定审核计划

D.编制审核工作文

58、审核计划一般应至少提前()由审核组长通知被审核方,以便其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提出异议。

A.1周B.2周C.5天

D.10天 [NextPage]

59、下列关于运行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与所识别的风险有关并需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与活动(包括辅助性的维护工作)建立和保持计划安排(程序及其规定)

B.生产经营单位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的运行情况,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与规定

C.生产经营单位对于劳务或工程等分包商或临时工的使用活动应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以确保企业的各项安全健康规定与要求(或至少相类似的要求)适用于分包商及他们的员工

D.生产经营单位对于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活动,包括它们对人的能力的适应,应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以便于保持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稳定

60、在检查与评价中,其中审核的目的是()。

A.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自己预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B.建立并保持定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案和程序,以评价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要素的实施能否恰当、充分、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C.建立有效的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识别和消除此类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其再次发生,并通过程序的实施,发现,分析和消除不符合的潜在原因

D.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应急处理的程序和方式,检验预期的响应效果,并改善其响应的有效性。

6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大体相同,其核心为: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的管理过程,以()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A.动态发展,系统观点

B.持续改进,循序渐进

C.良性循环,系统观点

D.动态循环,持续改进

62、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文件与资料控制及记录管理应满足()。

A.职业安全健康所有记录应长期保存以便查阅参考

B.文件资料传达至所有人员

C.任何情况下,文件资料都便于获取使用

D.为避免文件资料及记录的误用,应严密控制其获取使用途径

6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里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和()两个要素。

A.预防措施,发展措施

B.纠正措施,完善措施

C.纠正与预防措施,持续改进

D.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64、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基本特征为:权威性、强制性和()。

A.普遍约束性

B.持续改进性

C.普遍适宜性

D.法定效应性

65、安全监察是为了督促用人单位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和有关规定从事()。来源:考试大

A.相应工作

B.生产经营活动

C.安全管理活动

D.机械设备生产

66、负责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依法对煤矿履行国家监察职责的行政执法机构是()。

A.煤矿安全监察机关

B.煤矿安全管理机关

C.煤矿行政执法机构

D.煤矿监督管理部门

67、特种设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是对从事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改造单位实施资格许可,并对部分产品出厂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A.制图、设计、制造、安装

B.设计、制造、安装、修理

C.规划、生产、安装、维修

D.制图、规划、设计、生产

68、煤矿安全监察实行()的管理体制。

A.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主

B.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C.平行管理、分级监察

D.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领导与市政府双重领导

69、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由()负责。

A.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B.煤矿安全监察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国家特种作业管理部门

70、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对单元的定义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500

B.400

C.300

D.600

二、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7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A.生产

B.搬运

C.使用

D.储存

E.销售

72、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A.不安全环境

B.不安全管理

C.不安全行为

D.不安全场所

E.不安全设备

73、“三同时”的要求是针对我国境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它包括在我国境内建设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建设项目。

A.基本建设项目

B.技术改造项目

C.希望工程项目

D.扶贫项目

E.引进的建设项目

74、“三同时”具有()重要意义。

A.对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

B.是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实施安全卫生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C.是有效消除和控制建设项目中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本措施

D.是一种根本性的基础工作

E.是一种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保障措施

75、“三同时”的主要法律依据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B.《劳动法》

C.《安全生产法》

D.《职业病防治法》

E.《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第3号令)

76、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

A.质量标准证

B.生产许可证

c.验收合格证

D.产品合格证

E.安全鉴定证 [NextPage]

77、以下属于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的是()。

A.强制实施的原则

B.无责任赔偿原则

C.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原则

D.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E.损失补偿与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78、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构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

A.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B.概率风险评价法

C.伤害范围评价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E.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79、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或临时地()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A.生产

B.加工

C.使用

D.销售

E.搬运

80、对于毒性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A.毒性大的物质,即使微量扩散也能酿成事故,而毒性小的物质不具有这种特点

B.液相毒物比气相毒物更容易酿成事故

C.重度大的毒物泄漏后不易向上扩散,因而容易造成中毒事故

D.一种危险物质可以同时属于易燃易爆七大类中的一类,又属于第八类

E.毒性大小不仅影响事故后果,而且影响事故易发性

81、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炭疽杆菌

B.工业毒物

C.布氏杆菌

D.真菌

E.噪声

82、下列属于可疑致癌物的是()。来源:考试大

A.炼焦油

B.镉

C.铜

D.铁

E.亚硝胺

83、主动测量应作为一种预防机制,根据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法律及法规要求,制定包括监测对象与监测频次的监测计划,并以此对企业活动必要基本过程进行监测,内容包括()。

A.监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各项计划及运行控制中各项运行标准的实施与符合情况

B.系统地检查各项作业制度、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机具和机电设备、现场安全设施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实施与符合情况

C.监测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情况

D.监测作业环境(包括作业组织)的状况

E.对员工实施健康监护,如可通过适当的体检或对员工的早期有害健康的症状进行跟踪,以确定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84、生产经营单位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实施过程应遵循()基本原则,以确保该项活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A.在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时,要确保满足实际需要和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过程应作为一项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措施执行

C.应在承接新的工程活动和引入新的建筑作业程序,或对原有建筑作业程序进行修改之前进行,应对已识别出的风险策划必要的降低和控制措施

D.应对所评价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级,确定不同风险的可承受性,以便在制定目标特别是制定管理方案时予以侧重和考虑

E.除考虑自身员工的活动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外,还应考虑承包方、供货方包括访问者等相关方的活动,以及使用外部提供的服务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8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初始评审的主要内容为()。

A.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其适用性及需遵守的内容进行确认,并对遵守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

B.对现有的或计划的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C.确定现有措施或计划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够消除危害或控制风险

D.分析以往企业安全事故情况以及员工健康监护数据等相关资料,包括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的统计、防护记录和趋势分析

E.监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各项计划及运行控制中各项运行标准的实施与符合情况

下载吉林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考场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考场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吉林省安全生产督查组5篇

    集安市医院对上级检查发现的安全生产 问题及整改措施吉林省安全生产督查组、市领导、局领导来我院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如下: 1、湿式报警室无管理制度。 整改措施:制定湿式报......

    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全文

    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全文 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9号) 《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已由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于2017年12月......

    作文指导考场作文注意点

    作文指导:考场作文注意点1、审题要准确。不管是哪一种题型的文章,你一定要先弄清楚题目要你写什么,怎么写,做到“切合题意”。话题作文不能写成读后感,要跳开去。 2、思想要健康......

    小学承包经营点安全管理制度

    长江路第一小学承包经营点安全管理制度1、实行主管部门负责制,经营点由总务处负责对外发租、发包,并由该部门负责安全管理工作。2、总务处对承租、承包方当事人应严格审查身份......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原则。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安......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华亿新城31、33、35、36#楼工程 安 全 管 理 规 章 制 度江苏金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制订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2、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目 录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 1 安全奖罚与激励约束制度 ....................................... 3 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及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