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曲线就业一样很美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曲线就业一样很美
作者:
来源:《职业》2010年第04期
不要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害怕被企业拒之门外;也不用因为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之后万念俱灰;在摩肩接踵的职场拼杀场上,请你看看那些个优雅、从容行走的新型职业群——《职业》杂志册封他们为“半职业体”。
“半职业体”其实很早就已存在,但是一直潜伏在职场,没有得到我们的正视和认可。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业意识形态,仅以一种过程方式存在,具体的职业是它演变的目标。在这个大家逐渐重视自己职业发展的时代,《职业》杂志是时候该给它正名了。
我们无法断言哪一种就业方式离成功最近或者最远。如果它能让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实现你的价值理想,那么我们就认为它是一种成功的就业。
第二篇:看上去很美 感受
观《看上去很美》的一些感受
看了《看上去很美》这部片子,首先想说的是环境,导演把整个故事放在一个类似紫禁城中的一个幼儿园里面来讲,本来幼儿园生活应该是人生最无忧无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但是在本片中这个理念被完全击碎。一群本来天真活泼的孩子通过幼儿园训练之后,变成了一群循规蹈矩的“产品”。其实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他们觉得应该这样做,就像片中有片段,老师问:“小朋友为什么要学会自己穿衣服?”孩子的回答是:“因为小朋友应该学会自己穿衣服。”并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孩子的思想已经完全被同化,在老师大剪刀式的管理下不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出现。放大到社会,当时的社会也是只能有统一思想的“产品”存在,像主人公方枪枪这样的“标杆”是不容许出现的。
其次,我想说的是这部片子的一条重要线索,小红花,我想这也是这部片英文译名是Litter Red Flower的原因吧。放眼望去,所以的人都想得到红花,红花已经成为标志一个人为合格“产品”的标签,孩子在幼儿园要得小红花,大人在社会要得大红花,正如影片最后的点睛之笔,当方枪枪逃离幼儿园到大街上,锣鼓喧天,排队走过的人胸前的大红花却是格外醒目,这时他才发现原来他逃不出去了,只能独自躲在某个角落。还有影片中间一段,方枪枪带着北燕逃出了幼儿园,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追逐,觉得自己已经自由了,但是眼前最醒目的却还是那面红色的高墙。而就算逃出去了,他们来到的却只是医院。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你要是与要求不符,你就只能被其他的人当作“病人”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关于方枪枪带领同学想把李老师绑了那一段,对于这么一个自己无法适应的环境,又逃不出去,只有在梦中,自己一人在雪地里才是无拘无束的。自己异于他人就被老师孤立,等再次允许他融入群体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融入了。所以,方枪枪想到了反抗,动员同学把“老妖怪”绑了,但是当睡梦中的“老妖怪”醒了之后,所有人又都被吓跑了,他们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为自己的自由而抗争,所以最后所有的孩子都被变成了各种驯服的“小动物”。而仅凭方枪枪的一句“操你妈!”也无法改变这个被格式化了的社会,哪怕只是那个小小的幼儿园。
第三篇: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15篇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1
《看上去很美》比贾樟柯的《站台》、顾长卫的《孔雀》都更有怀旧的理由,因为它的原作就是王朔写的一个带有自传体性质的同名小说。而且这次还是一怀到底,因为怀到了幼儿园,再往后也就都记不起来了,所以也就没的可怀旧了。和《站台》《孔雀》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不再是城镇青年而是一个在京城军队机关后勤部门上幼儿园的小男孩——方枪枪。
和王朔的原作相比电影做了大量的删减,人物上只留了方枪枪,故事呢也很简单其实讲的就是插班生方枪枪到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的故事。在这样的适应过程中会出现所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都遇到过的问题,比如尿床、努力表现得小红花、打架、幼儿园的军式化管理、符号化妖魔化的老师、没有玩伴等等,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想很多有过幼儿园生活的人会找到那种似曾相识的影子,那些小细节会让我们在看片的过程之中笑出声来,但笑的那一刻我们笑的不是方枪枪而是我们自己久违了童心和我们对儿时的万花筒般回忆。
如果片子就是让我们在有一点点的轻松和幽默之中怀旧倒算还好,可是你马上就能发现导演并不甘于就让我们怀念我们儿时或快乐或不快乐的时光,而是拽着我们思考更严肃的主题,硬让我们通过方枪枪纯真的眼神思考“孤独”、“自由”及成人对儿童的异化等形而上的主题的思考,那些长镜头的运用,并没有能让人深入思考而是让人感到极度疲惫,如果说用“你愿意和我玩吗?”这一句台词就能表达生命本体的孤独的话,那这样对孤独的解读未免过于浮浅。而导演张元如讲寓言般企图让我们思考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观众也是同“成人对儿童异化”般是一种异化,让人非常倒胃口。
剧中扮演方枪枪的小演员表演得非常精彩,但是有小孩的家长千万别以为这是一部儿童片就带着小孩去电影院看,这不是一部给孩子看的影片,正如导演张元所说“这是一部给成年人看的影片”。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2
小孩子,如果你不告诉她他们怎么会知道呢?老师没必要那么生气!我想,生活中也会很多这样的小朋友,包括我们班,也有一个,他应该是一个很能干的孩子,只要好好激发他,他会帮老师做很多事,我们可以请他当小助手,而不是与他对着干,就算他做的事情再不可理喻,无法忍受,但,你是老师,你要控制你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情绪,给他时间,他会改正的。相信他。
里面的园长,发下命令,让所有的老师和孩子都不许理枪枪,关他的禁闭,教育部是明令禁止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包括长期关禁闭、罚站、冷淡幼儿等,这个方法如果要用,必须要把握分寸,5分钟以内就要结束,这期间要与小朋友和老师配合,告诉全班小朋友,如果表现不好就是这样,所有人都不跟他玩,包括老师和爸爸妈妈,这样还可以杜绝下次再出现这样的孩子闹脾气,然后再偷偷地问他还要不要闹脾气了?
其实小朋友和老师们都很希望和你玩的,只要你乖一点,你看很多小朋友都在看着你呢,赶快改正吧?好吗?老师也很喜欢你的。
而关黑屋子,在3-6岁的幼儿身边是不能随便采用的,很容易创伤幼儿脆弱的心灵,令其缺乏安全感。此外,里面的老师让所有的同学不跟他玩,这种状态持续了3天,他也很希望能够跟小朋友玩,可是当他解除禁闭的时候,小朋友还是不跟他玩,在宣布要解除禁闭之前就应该要跟其他孩子解释清楚,说枪枪已经改变了,成为了一个很厉害的小朋友,不仅会自己穿衣服,还会。之类的,让他的形象高大,这样小朋友才会跟他玩。可是当他兴奋地跑出来的时候,没有一个小朋友理他,实在太伤心的枪枪,跑了。他心很难过,不想再回去了,这里一点都不开心,没有朋友,没有爸爸妈妈,没有人跟他玩,所以,出现了最后一幕,老师叫他他都不回答了,累得躺在石头上,他也想在没有噩梦的时光里睡着。
他只是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啊!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看完这部电影,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3
还记得胥红老师看完电影后说的一句话:心里闷极了!我想这是所有老师共同的感受。《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幼儿园的影片,从影名上感觉就应是一部象散文一样美的电影。可从开始放映给人一种压抑的感受。影片的小主人公一出场就让人感觉到这个孩子十分有个性:被父亲强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拽着、拖着走上高高的台阶,他一声不吭,但一向十分执拗地想挣脱那双大手……可到底是孩子呀,最终还是被送进了他很不想去的地方,方枪枪在哭泣中开始了他的幼儿园生活。
在影片里,所有的孩子都要遵守统一的规则,步调一致听指挥。如统一上厕所,穿统一的睡衣,坐得端端正正……如果表现好就能够得到小红花作为奖励。“小红花”在那里成了老师用来束缚孩子们思想、行为的工具,成了“管死你”的代名词。“尊重”、“人本化”在那里荡然无存。如果有孩子胆敢违法规则就以定会受到惩罚,如方枪抢就被关进了小黑屋里。看到这些我想,虽然故事反映的是60年代的幼儿教育,但反思幼教现状,上个世纪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又何曾没有在跨越四十年后的这天发生呢?或多或少我们都能从中看到我们此刻教育的影子。
这部影片警示的作用在于,它让我们认识到不管身处何种年代,教育的原则首先要以幼儿为本,我们所制定的规则,实施的教育行为不是为了束缚幼儿,压抑幼儿的天性,而是要让幼儿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它也提醒我们孩子是多样的,是独特的,是需要我们理解,关爱的。不是每个教育策略都适合所有的孩子。最后它让我认识到教育,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而是一门艺术,怎样培养后代的人的艺术,一个涵养丰富资料全面的艺术,而教师就是这门艺术的缔造者和改善者,在工作做的第一线用自我的汗水和智慧谱写动人的乐曲。
“看上去很美”就应注释为:童年是完美的,上幼儿园也就应是件很完美的事情,但看上去很美,其实并不怎样美。期望透过我们全体幼教工作者的努力,让幼儿园生活真的很美!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4
12月18日(周六),我镇教委组织全体幼儿教师收看了电影《看上去很美》。电影的大体内容围绕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之间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展开的,主要内容是:四岁的方枪枪进入幼儿园后,在老师的权威下(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等情感方面的变化。看完后我感触很深,就是这些平时不被人所关注的不起眼的小事,却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做幼儿教师的深刻反思,我们的工作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类似影片中不正确的教育手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性格内相,有的孤僻自傲,有的顽皮霸道。如对待那些特别顽皮的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有时给他们脸色看,有时言语过重或对他们发脾气,这样时间长了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产生逆反心理。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不能及时的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愿意说,我们也不愿意问,上课下课总喜欢和那些喜欢说话的孩子交谈,这样长此一久,会使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更不愿与老师和同伴接近,心理上长时间受压抑,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对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不去正面的加以引导和帮助,而是不于理睬,帮老师做事也是总喜欢让那些能力强的孩子做。致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使弱者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要想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重要的是老师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我们把孩子比做一棵幼苗:我认为,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就是肥沃的土壤,幼苗尽情地吸收养料。老师一个甜甜的微笑,就是给予幼苗的阳光。老师良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肥料,促使幼苗健康成长。老师温馨的话语就是雨露,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大人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看来都是大事,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孩子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所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孩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改进错误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5
小孩子,如果你不告诉她他们怎么会知道呢?老师没必要那么生气!我想,生活中也会很多这样的小朋友,包括我们班,也有一个,他应该是一个很能干的孩子,只要好好激发他,他会帮老师做很多事,我们可以请他当小助手,而不是与他对着干,就算他做的事情再不可理喻,无法忍受,但,你是老师,你要控制你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情绪,给他时间,他会改正的。相信他。
里面的园长,发下命令,让所有的老师和孩子都不许理枪枪,关他的禁闭,教育部是明令禁止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包括长期关禁闭、罚站、冷淡幼儿等,这个方法如果要用,必须要把握分寸,5分钟以内就要结束,这期间要与小朋友和老师配合,告诉全班小朋友,如果表现不好就是这样,所有人都不跟他玩,包括老师和爸爸妈妈,这样还可以杜绝下次再出现这样的孩子闹脾气,然后再偷偷地问他还要不要闹脾气了?
其实小朋友和老师们都很希望和你玩的,只要你乖一点,你看很多小朋友都在看着你呢,赶快改正吧?好吗?老师也很喜欢你的。
而关黑屋子,在3-6岁的幼儿身边是不能随便采用的,很容易创伤幼儿脆弱的心灵,令其缺乏安全感。此外,里面的老师让所有的同学不跟他玩,这种状态持续了3天,他也很希望能够跟小朋友玩,可是当他解除禁闭的时候,小朋友还是不跟他玩,在宣布要解除禁闭之前就应该要跟其他孩子解释清楚,说枪枪已经改变了,成为了一个很厉害的小朋友,不仅会自己穿衣服,还会。之类的,让他的形象高大,这样小朋友才会跟他玩。可是当他兴奋地跑出来的时候,没有一个小朋友理他,实在太伤心的枪枪,跑了。他心很难过,不想再回去了,这里一点都不开心,没有朋友,没有爸爸妈妈,没有人跟他玩,所以,出现了最后一幕,老师叫他他都不回答了,累得躺在石头上,他也想在没有噩梦的时光里睡着。
他只是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啊!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看完这部电影,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6
12月18日,我镇教委组织全体幼儿教师收看了电影《看上去很美》。电影的大体内容围绕幼儿园老师与孩子们之间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展开的,主要内容是:四岁的方枪枪进入幼儿园后,在老师的权威下(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等情感方面的变化。看完后我感触很深,就是这些平时不被人所关注的不起眼的小事,却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做幼儿教师的深刻反思,我们的工作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类似影片中不正确的教育手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性格内相,有的孤僻自傲,有的顽皮霸道。如对待那些特别顽皮的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有时给他们脸色看,有时言语过重或对他们发脾气,这样时间长了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产生逆反心理。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不能及时的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愿意说,我们也不愿意问,上课下课总喜欢与那些喜欢说话的孩子交谈,这样长此一久,会使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更不愿与老师与同伴接近,心理上长时间受压抑,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对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不去正面的加以引导与帮助,而是不于理睬,帮老师做事也是总喜欢让那些能力强的孩子做。致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使弱者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要想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重要的是老师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我们把孩子比做一棵幼苗:我认为,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就是肥沃的土壤,幼苗尽情地吸收养料。老师一个甜甜的微笑,就是给予幼苗的阳光。老师良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肥料,促使幼苗健康成长。老师温馨的话语就是雨露,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与作用,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大人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看来都是大事,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孩子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所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与掌握教育孩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改进错误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7
还记得胥红老师看完电影后说的一句话:心里闷极了!我想这是所有老师共同的感受。《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幼儿园的影片,从影名上感觉应该是一部象散文一样美的电影。可从开始放映给人一种压抑的感受。影片的小主人公一出场就让人感觉到这个孩子非常有个性:被父亲强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拽着、拖着走上高高的台阶,他一声不吭,但一直非常执拗地想挣脱那双大手……可到底是孩子呀,最终还是被送进了他很不想去的地方,方枪枪在哭泣中开始了他的幼儿园生活。
在影片里,所有的孩子都要遵守统一的规则,步调一致听指挥。如统一上厕所,穿统一的睡衣,坐得端端正正……如果表现好就可以得到小红花作为奖励。“小红花”在这里成了老师用来束缚孩子们思想、行为的工具,成了“管死你”的代名词。“尊重”、“人本化”在这里荡然无存。如果有孩子胆敢违法规则就以定会受到惩罚,如方枪抢就被关进了小黑屋里。看到这些我想,虽然故事反映的是60年代的幼儿教育,但反思幼教现状,上个世纪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又何曾没有在跨越四十年后的今天发生呢?或多或少我们都能从中看到我们现在教育的影子。
这部影片警示的作用在于,它让我们认识到不管身处何种年代,教育的原则首先要以幼儿为本,我们所制定的规则,实施的教育行为不是为了束缚幼儿,压抑幼儿的天性,而是要让幼儿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它也提醒我们孩子是多样的,是独特的,是需要我们理解,关爱的。不是每个教育策略都适合所有的孩子。最后它让我认识到教育,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而是一门艺术,怎样培养后代的人的艺术,一个涵养丰富内容全面的艺术,而教师就是这门艺术的缔造者和改进者,在工作做的第一线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谱写动人的乐曲。
“看上去很美”应该注释为:童年是美好的,上幼儿园也应该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看上去很美,其实并不怎么美。希望通过我们全体幼教工作者的努力,让幼儿园生活真的很美!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8
这学期的学期培训即将结束了,虽然每天很累的加班培训,可是却觉得很有意义,特别是这学期的培训看了一张电影关于教育方面的,当第一眼看第一个画面的时候觉得,终于让我看到关于自己专业的电影了,怀着一个好奇的心看这这一部电影,在看的过程的我的心情千变万化,
这部电影讲述了四岁小男孩方枪枪在进入幼儿园后的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的心路过程一个小男孩四岁的方枪枪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的变故,不得不来到了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惧,不停哭闹。老师以不哭闹为条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而此时的方枪枪并不理解小红花就是能够为个体带来利益的社会评价、社会肯定,根本不予理睬。生活进入轨道后,在小红花榜前,老师宣布小红花得主时,方枪枪稚嫩地质问: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老师答:不尿床、自己穿衣服、按时大便、饭前洗手才能有小红花。方枪枪答:没有人告诉我,不算。这是方枪枪最初的呐喊,虽然稚嫩,但他内心的本能已经在告诉他,不公平的事就不能算。当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时老师没有及时解释或者是引导。
电影中的老师只注意到了他的不良行为,不会纠正他这种不良行为,当方枪枪第一次和小女孩溜出去玩的的时候老师并没有发现,孩子为什么会溜出去玩呢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假如老师负责任不让他们在厕所里而老师带着其他幼儿出去玩,孩子觉得老师不带他们了不爱他们了所以孩子才会有溜出去的想法,最后一个画面,当方枪枪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白了同伴、老师不再注意他了,这样方枪枪想这样去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呢,最后一个人去找属于他自己的天空了、、只是当一个孩子这样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很受伤了。
我想在日后的工作里在观察孩子的身体发展时我会更加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9
刚刚带着胡萍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看完了《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心情挺沉重也让我思考,我以前在中央六台看过这部电影,但当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觉得全托的孩子挺可怜,那么多的孩子就四个老师来看,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得那么好,但今天看完就有了更深层的感受:
我先来说说爱的级别,方枪枪的班主任李老师给予孩子们的爱我觉得是负极(摧残式)。在她的“关爱”下获得的“成长”是孤僻、暴力。李老师把骂人的方枪枪关到小黑屋里,对孩子玩的打针游戏说方枪枪是小流氓,让还没学会穿衣服的枪枪当众表演以至尿裤子,我觉得这些都是在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摧残。在方枪枪的心灵里李老师很可怕就像妖怪,带着大家去抓妖怪(李老师),以至于把李老师气得大发雷霆。这就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妖怪是非常可怕的,它会把小朋友们都吃掉。还有当方枪枪说他不想上幼儿园的时候孔园长对他说:“在幼儿园的时候是你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随后跟老师们说关方枪枪禁闭,不许其它小朋友与他说话,把他孤立起来。从方枪枪的眼神中谁还能看出童年的快乐、无忧无虑?等他被解除禁闭回到小朋友中间时故意说“快跟老师说我出队了”,这时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见方枪枪是多么想受到关注。故事的结尾让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单、无助、渴望被关注。
我是不会把孩子送到全托去。我觉得在幼儿时期亲子关系非常重要,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不可以把孩子交给哪个机构来教、来养,对于孩子我们是有责任的,都说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爱给予孩子,让爱延续。就像胡萍老师说的若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心理、经济、时间的准备,我们将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将孩子全托于一个机构,他(她)将会遭遇怎样的世界?值得深思!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10
老师说《看上去很美》是一部非原生态的电影,但是,我还是从中看到了小孩子的单纯简单,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没有任何污点,但是却很容易受到“污染”。
电影《看上去很美》讲的是一位名叫方枪枪的小孩子由于家中暂时无人照料被送进了幼儿园开始了寄宿生活。作为一名新生,年纪又那么小,根本就不能自理,也没有各种符合规矩的“条件反射”,他总是跟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却屡屡遭到班主任李老师的嫌弃。
李老师被一种“光环效应”蒙蔽了双眼,只看到好学生于倩倩的各种优点,对于倩倩甚是喜爱与赞赏,但是对新来的方枪枪所犯的错误是无比的厌恶,即使方枪枪做得很好了她也不会去奖励他。再说,李老师的做法真的很不恰当,在上课的时候,她模仿了行为怪异的大猩猩,吓到了小朋友们,于是就被方枪枪造了“李老师是妖怪”的谣,最后她知道了小朋友们的想法,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平时表现很不好的一名同学抓了出去训骂。我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极不可取的,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幼儿园的老师绝对不应该有这样的做法,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操守!!
我发现,影片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是用斥责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错误的,这也是不恰当的做法,只有唐老师她可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与孩子平视,尊重孩子。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叫《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书中提到,当我们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尊重,而且这样做更容易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更容易了解孩子。
幼儿园的院长面对方枪枪对老师说了脏话的问题时,也采取了不恰当的惩罚措施,她竟然让李老师命令其他孩子不要理会方枪枪,孤立他一个月。这是没有人性的做法,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得到的是友谊支持,会增加孩子的孤独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会造成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严重的问题。
当然,我知道这影片是很久之前的,可能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了,但是我相信这样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我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存在,希望教师们可以在这样一张白纸上画出美好的未来,而不是让他们有了污点,并将污点不断扩大。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11
刚刚带着胡萍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看完了《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心情挺沉重也让我思考,我以前在中央六台看过这部电影,但当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觉得全托的孩子挺可怜,那么多的孩子就四个老师来看,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得那么好,但今天看完就有了更深层的感受:
我先来说说爱的级别,方槍槍的班主任李老师给予孩子们的爱我觉得是负极(摧残式)。在她的“关爱”下获得的“成长”是孤僻、暴力。李老师把骂人的方槍槍关到小黑屋里,对孩子玩的打针游戏说方槍槍是小流氓,让还没学会穿衣服的槍槍当众表演以至尿裤子,我觉得这些都是在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摧残。在方槍槍的心灵里李老师很可怕就像妖怪,带着大家去抓妖怪(李老师),以至于把李老师气得大发雷霆。这就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妖怪是非常可怕的,它会把小朋友们都吃掉。还有当方槍槍说他不想上幼儿园的时候孔园长对他说:“在幼儿园的时候是你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随后跟老师们说关方槍槍禁闭,不许其它小朋友与他说话,把他孤立起来。从方槍槍的眼神中谁还能看出童年的快乐、无忧无虑?等他被解除禁闭回到小朋友中间时故意说“快跟老师说我出队了”,这时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见方槍槍是多么想受到关注。故事的结尾让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单、无助、渴望被关注。
我是不会把孩子送到全托去。我觉得在幼儿时期亲子关系很重要,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不能把孩子交给哪个机构来教、来养,对于孩子我们是有责任的,都说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爱给予孩子,让爱延续。就像胡萍老师说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心理、经济、时间的准备,我们将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将孩子全托于一个机构,他(她)将会遭遇怎样的世界?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12
小男孩枪枪的困惑是我们该深深思考的,究竟做错了什么?他的世界观被无情的扭曲着,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时刻都在折磨他幼小的心灵!这是他幼小心灵上永恒的问号!也是教育者的反思!
——题记
影片《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上世纪80年代左右学前教育的影片。该片从一个幼儿的角度,讲述了由于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不当,他从一个普通的孩子到一个个别生的转变过程,批评了当时的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看完该片后,引发了我诸多感想……
1、老师的出发点没有错,只是观念和教育方式欠妥当。
不管是在影片中,还是在我们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辛苦我们深有体会,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学,一切的活动都在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老师的劳动量是巨大的。同时老师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在集体中强制完成,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但在一刀切甚至有些半军事化的教育中,泯灭了孩子个性的发展,使得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发展,最终导致孩子有了心理阴影和行为问题。
2、一刀切式的教育,使幼儿的个性发展得到抑制,摧毁了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崇高的形象。
3、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世上最难做的职业,因为她的服务对象是“人”,不是机器或动物。人本身是个复杂的个体,教师要把人培养成人才,那就需要我们教师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更为周全的做法,用心去浇灌。
4、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以及教师的角色需要教师从新思考。
影片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可以说是对立的关系,与今天所倡导的新的师幼关系是违背的。在新时期里,对教师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她既是教师,也是朋友,也是妈妈,纲要中说,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但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运用什么样的关系来处理是个难点。我们教师要学会随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基础是首先要明确教师是为幼儿服务的。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13
刚刚带着胡萍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看完了《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心情挺沉重也让我思考,我以前在中央六台看过这部电影,但当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觉得全托的孩子挺可怜,那么多的孩子就四个老师来看,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得那么好,但今天看完就有了更深层的感受:
我先来说说爱的级别,方枪枪的班主任李老师给予孩子们的爱我觉得是负极(摧残式)。在她的“关爱”下获得的“成长”是孤僻、暴力。李老师把骂人的方枪枪关到小黑屋里,对孩子玩的打针游戏说方枪枪是小流氓,让还没学会穿衣服的枪枪当众表演以至尿裤子,我觉得这些都是在对孩子的心理与情感的摧残。在方枪枪的心灵里李老师很可怕就像妖怪,带着大家去抓妖怪(李老师),以至于把李老师气得大发雷霆。这就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妖怪是非常可怕的,它会把小朋友们都吃掉。还有当方枪枪说他不想上幼儿园的时候孔园长对他说:“在幼儿园的时候是你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随后跟老师们说关方枪枪禁闭,不许其它小朋友与他说话,把他孤立起来。从方枪枪的眼神中谁还能看出童年的快乐、无忧无虑?等他被解除禁闭回到小朋友中间时故意说“快跟老师说我出队了”,这时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见方枪枪是多么想受到关注。故事的结尾让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单、无助、渴望被关注。
我是不会把孩子送到全托去。我觉得在幼儿时期亲子关系很重要,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不能把孩子交给哪个机构来教、来养,对于孩子我们是有责任的,都说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爱给予孩子,让爱延续。就像胡萍老师说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心理、经济、时间的准备,我们将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将孩子全托于一个机构,他(她)将会遭遇怎样的世界?值得深思!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14
剧情:方枪枪是个一直由奶奶带着的3岁男孩儿,一下子被当军人的爸爸丢进了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环境里。生存的本能使他仔细地观察这一新环境并尽可能迅速地融入这个新的社会里。慈眉善目的唐老师让他感到亲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师则让他感到恐惧。小朋友们一个人一个性格,方枪枪试图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本能地寻找着自己的盟友。他很快就和陈南燕陈北燕两姐妹成了朋友。
这个有着几百个三四岁孩子的幼儿园,是一个建立在奖惩体制下的集体主义小社会。孩子们为了得到成年人的赞许和同龄人的羡慕、认同,都努力遵守幼儿园的各种纪律,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小红花。得到5朵小红花,即最多的小红花,是方枪枪的最大愿望,为此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克服了各种各样的个人习性,但他总也得不到5朵小红花。对于方枪枪来说,障碍越大,欲望则越强烈,他明里暗里都在使劲儿。但一个突发事件让方枪枪变了,变得内向了,也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他更愿意和比他稍大一点儿的陈南燕一块儿玩,两人一块儿编故事,背着小朋友给他起外号、画像,一起篡改幼儿园的游戏和游戏规则……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方枪枪变得有些平庸,但看起来他乐在其中。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第二天醒来,他开始告诉别的小朋友李老师是一个吃人的大妖怪。每个人都相信了方枪枪,并把方枪枪当成了他们的英雄。方枪枪和陈南燕成了孩子头儿,享受着其他孩子们的拥戴和尊敬。在李老师和园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很快识破了方枪枪的谎言,孩子们都不再理他,甚至他的好朋友陈南燕也在躲着他,他被孤立了……
所以有人认为,如果将这部电影单纯定义为描写孩童世界的作品,是相当不合适的,它几乎是将成人规则作了极精确的浓缩。更有意思的是,甚至有人把这部电影与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表现法西斯精神状态的《索多玛的120天》联系起来,以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幼儿园版的《索多玛的120天》。当然,这样的评介尽管抓住了这部电影的某些精神内核,却过于夸大。因为这部电影虽然探讨了孩子们与幼儿园制度的残酷关系,却也展现了孩子们在这种制度下的欢乐与童心。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15
12月18日(周六),我镇教委组织全体幼儿教师收看了电影《看上去很美》。电影的大体内容围绕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之间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展开的,主要内容是:四岁的方枪枪进入幼儿园后,在老师的权威下(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等情感方面的变化。看完后我感触很深,就是这些平时不被人所关注的不起眼的小事,却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做幼儿教师去深刻的反思,我们的工作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类似影片中不正确的教育手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性格内相,有的孤僻自傲,有的顽皮霸道。如对待那些特别顽皮的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有时给他们脸色看,有时言语过重或对他们发脾气,这样时间长了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产生逆反心理。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不能及时的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愿意说,我们也不愿意问,上课下课总是喜欢和那些喜欢说话的孩子交谈,这样长此一久,会使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更不愿与老师和同伴接近,心理上长时间受压抑,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对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不去正面的加以引导和帮助,而是不于理睬,帮老师做事也是总喜欢让那些能力强的孩子做。
致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使弱者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要想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重要的是老师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我们把孩子比做一棵幼苗:我认为,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就是肥沃的土壤,幼苗尽情地吸收养料。老师一个甜甜的微笑,就是给予幼苗的阳光。老师良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肥料,促使幼苗健康成长。老师温馨的话语就是雨露,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甚至每个眼神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大人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看来都是大事,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孩子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所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孩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改进错误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第四篇:《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老师说《看上去很美》是一部非原生态的电影,但是,我还是从中看到了小孩子的单纯简单,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没有任何污点,但是却很容易受到“污染”。
电影《看上去很美》讲的是一位名叫方枪枪的小孩子由于家中暂时无人照料被送进了幼儿园开始了寄宿生活。作为一名新生,年纪又那么小,根本就不能自理,也没有各种符合规矩的“条件反射”,他总是跟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却屡屡遭到班主任李老师的嫌弃。
李老师被一种“光环效应”蒙蔽了双眼,只看到好学生于倩倩的各种优点,对于倩倩甚是喜爱与赞赏,但是对新来的方枪枪所犯的错误是无比的厌恶,即使方枪枪做得很好了她也不会去奖励他。再说,李老师的做法真的很不恰当,在上课的时候,她模仿了行为怪异的大猩猩,吓到了小朋友们,于是就被方枪枪造了“李老师是妖怪”的谣,最后她知道了小朋友们的想法,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平时表现很不好的一名同学抓了出去训骂。我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极不可取的,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幼儿园的老师绝对不应该有这样的做法,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操守!!
我发现,影片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是用斥责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错误的,这也是不恰当的'做法,只有唐老师她可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与孩子平视,尊重孩子。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叫《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书中提到,当我们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尊重,而且这样做更容易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更容易了解孩子。
幼儿园的院长面对方枪枪对老师说了脏话的问题时,也采取了不恰当的惩罚措施,她竟然让李老师命令其他孩子不要理会方枪枪,孤立他一个月。这是没有人性的做法,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得到的是友谊支持,会增加孩子的孤独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会造成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严重的问题。
当然,我知道这影片是很久之前的,可能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了,但是我相信这样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我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存在,希望教师们可以在这样一张白纸上画出美好的未来,而不是让他们有了污点,并将污点不断扩大。
第五篇:看上去很美 影评
刘菲含
观《看上去很美》
我可以说这部片子是“恐怖片”吗?被自己的至亲无奈地关进幼儿园“坐牢”,穿清一色的灰色“囚服”,有拿着大剪刀镇在前方的看守员,有插着腰在旁边微笑(蔑笑)的厨娘,还有一帮明明遭遇跟你一样却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囚犯”欺负你。如果你顺着刽子手的心意,那可能会得到点好处。这程度可以攀比《简·爱》了。对于小孩来说,不恐怖吗?
做什么事情都有规矩,在幼儿园最典型的就是“排排坐,吃果果”。吃饭不准讲话,发型要整洁。甚至还被当成了“机器人”!加饭举右手,加汤举左手。洗漱吹口哨没有人觉得这有问题,因为大家都是小孩子,再者就像一出生就知道天上就应该有个太阳。这一律由“管理员”来下指令,让我想到了集中营,尤其是排队行走时孩子的脚步。
不过这种情况只会在人满为患的时候出现。只有车多得可能会出事情,才有了红绿灯的诞生。没有约束的社会会混乱,所以才有了法律。小孩不管教将来会成为家贼和祸害,所以出现了《弟子规》。不过就算人少,也不一定会像国外那种“真正的幼儿园”。这毕竟可以称作一种后遗症。
老师问:“小朋友为什么要自己穿衣服?” 于倩倩答:“小朋友应该自己穿衣服。”
于是她当众脱衣服。开个玩笑说,我们不能鄙视他们当众脱衣服,因为我幼儿园的时候曾经当众换衣服。我一问,老师一烦,咬着标准的普通话说:“不准去!就在这里换!”
在幼儿园里听到最多的就是“不许××”,“不准××”,“听话”。而且我以前对我妹妹说过的蠢话表明,对小孩说“如果你××,那我就会奖励你××”,最有效于让小孩听你的话,但事实证明这句话就像毒品,容易让小孩得寸进尺。
在幼儿园里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被逼”,被逼睡午觉被逼吃肥肉被逼学算数。基本上没有幼儿园老师喜欢我,因为我从来不睡午觉,从来都是偷偷把肉扔到泔水桶里的人。到现在,形成一种生活在猪圈里的感觉,对“被逼”麻木。你必须怎么样却又不愿意时,心里只要想一想:“好吧,那就这样吧”,只要说完这句话,心里就会舒服点,也就是承认了只能这样没有别的退路了。
他们的“幼儿园”的外表也很奇怪,看起来像清朝的皇宫。但内部却是很普通的六七十年代绿粉墙、白漆门。莫非这就是“看上去很美”?
接着,又有一排士兵从他们面前走过。噢!这就是他们的未来。再加一句话,小孩真是可怕又好玩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