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际认证机构 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时间:2019-05-15 00:3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引进国际认证机构 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引进国际认证机构 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第一篇:引进国际认证机构 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本报讯(记者赵晖

张雯婧)从昨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上获悉,本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见》,明确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今后五年,本市职业教育将在体制机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提升以及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构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人才资源需求相衔接的高标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创新职业教育制度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大力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海河教育园区一、二期建设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博物馆等6个国家级项目建设。建成一批综合实力强、师资配备齐、管理水平高、教学质量优、办学效益好和辐射能力广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高标准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技能大赛办成国际知名品牌赛事。全面提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综合实力,全市高职院校数控制在30所以内,中职学校控制在50所以内,基本形成高标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篇: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改革热点面对面》⑤)——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 人民日报 》(2014年08月27日 14 版)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考试招生作为教育领域的风向标,是评价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指挥棒,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抓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找准了突破口,牵住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牛鼻子”,必将推动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 考试招生制度为何要改

我国考试制度由来已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诗句,就是古代考试制度改变读书人命运的生动写照。进入现代教育以来,考试制度成为学校选拔学生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选拔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莘莘学子通过考试“跳过龙门”,实现了人生梦想,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同时必须看到,面对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待,考试招生制度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考定终身”的弊病日益凸显。

唯分是举,应试倾向重。“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行考试招生制度下,分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为唯一“杠杠”,学生被绑架在分数的战车上,分分计较;学校和老师围着升学率转,疲惫不堪……为分而学、为考而教的状况,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导致育分不育人。这种状况下,往往是重知识灌输轻实践锻炼、重智育提高轻德育培养,很多学生被训练为应试机器,成了“背多分”,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招考不分,录取方式单一。考试的初衷是科学合理地评价教育,招生的目的是选拔优秀合格的学生。两者本是相对独立、互相关联的环节。但目前的考试招生制度,更多地把一次考试、一个分数作为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而且,现在的试卷内容,明显向选拔研究型人才和科学家倾斜。这种“一锤定音”的考试,以及单一性选拔人才的方式,很难规避学生因一次“小失利”而影响一生的风险,更难以把具有不同天赋和才能的人才选拔出来,考试的正向激励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各类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考试招生存在不公问题。招考制度犹如一把尺子,丈量着教育公平,引领着社会公平。近年来,国家采取措施,缩小区域、城乡之间入学机会差距。但现实中,种种考试招生的不公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比如,一些生源大省考生上重点大学的入学机会偏少,招考的地区差异明显;重点大学的农村考生比例下降明显;小升初“择校热”高烧不退、屡禁不止;等等。

招考不改,教育难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作出部署,明确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方向。这次改革的总目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具体来说,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学生、学校、专业机构、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招考运行机制;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教育部表示,2014年年内将出台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可以说,考试招生改革已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微评

只看分数不看人的考试,会让学生变成做题的机器,让青春年华沉没在题海里。

考试招生制度,既是枢纽也是闸门,既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突破的难点。

滥加分、假加分,就好像发令枪未响,已提前跑了一程,让“裸考”的考生情何以堪。

一边心疼孩子辗转于各种补习班,一边迫于升学压力又不得不逼孩子上“战场”。

声音

袁贵仁:改革须积极稳妥、蹄疾步稳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考试招生改革特别重要、特别复杂,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考试招生制度在改革中不会走旧路,要坚持制度、完善制度,改进民众觉得不满意、不科学的方面;不走错路,绝不允许发生颠覆性错误;尽量不走弯路,不能给改革留下“后遗症”。

二 高考改革有什么突破

高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在整个招考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指挥”高中,左右初中,而且已经影响到小学甚至学前阶段。有人提出“高考不改,一切皆空谈”。

为此,这次改革把高考改革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系统综合的设计,先在一些地方试点,将一次考试成绩决定命运,改为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起更加科学、更加公平的评价选拔体系,以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综观这次高考改革的制度设计,有不少重要突破。

第一,统考内容和方式有突破。统考,也就是现在每年6月7日、8日(一些地方到9日)进行的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统考考什么、如何考,是高考改革的 “重头戏”。在统考改革方面,重大举措主要是两点:一是调整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强考试的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二是外语不再在统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考试,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可以一年多考,将最好成绩计入统考总分。

第二,综合评价有突破。评价一名学生,不仅仅注重“考三天”,还要“看三年”。除了统考之外,将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再实行百分制,而以合格和不同等级来评判,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高校招生基本要求,自主选择参加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综合素质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品德养成、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招生录取有突破。与考试改革配套衔接,在招生录取上实施两个方面重点改革。一是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依据统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完善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元录取办法。二是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体现职教特色,在录取方式和时间上与普通高校分开,主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使学生从高考的竞争压力中解放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人们对高考改革最担心的是,增加了学生平时表现在高考录取中的分量,会不会被一些人用来打“人情分”,带来新的不公平。有什么措施来防止出现这种弊端?具体说,就是要加快建立个人、学校考试评价诚信档案体系,清理并严格规范各类加分政策,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等,为确保高考公平保驾护航。

链接

近些年来高考改革的有关重大事件

◆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改革。

◆2000年,北京等地进行春季招生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4年,全国推广分省命题。

◆2005年,开始实行高职高专单独招考。

◆2006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53所。

◆2007年,海南等4省区率先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

晒政策

2014年起高考部分加分项目调整情况

1.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

2.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和加分资格。

3.保留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的省(区、市),测试项目限定在中学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径、篮球等8项。

4.所有拟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均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

——参见教育部《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

三 中考改革亮点在哪儿

中考是学生求学路上的关键一跃,是衔接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重要枢纽。中考改革的取向和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每个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中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这次改革究竟有什么亮点呢?

亮点一:注重平时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一次考试评价和选拔学生的局限,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根据课程开设和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在相关科目的学习完成后,及时安排相应考试,减轻学生集中复习和备考压力。同时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客观记录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情况,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录取的主要参考。

亮点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优质高中师资强、硬件好,进入名牌大学的几率大,是人们趋之若鹜的“香饽饽”。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是否合理,关系着中考改革的公平性。要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办法,使优质高中向普通初中倾斜,为在薄弱初中的学生提供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分配比例已超过50%,山西、山东等省甚至达到了100%。北京在2014年中考改革中,将全市83所优质高中校统招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校。

亮点三: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实行注册入学。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为很多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又打开“一扇门”。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在录取方式和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中分开,使部分学生从激烈的中考竞争中分流出来,提前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 小升初改革有啥举措

小学升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内的升学,从1986年开始,在普及初中的地方,就推行小学毕业生就近免试升入初中的改革。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公益性、公平性的法定要求,一定程度减轻了小学生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但事实上,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家长宁可舍近求远也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初中,这导致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小升初“择校热”愈演愈烈。孩子们苦练各种“绝技”,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应平静轻松的小升初成为一场激烈的“大战”。

为改变这种状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并提出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等举措。2014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大力推进均衡发展等一系列具体措施。2月,又专门发出通知,对做好重点大城市(直辖市、副省级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提出要求。要确保免试就近小升初政策落实,关键是用好这样几招。

科学划定片区。落实就近入学,首先要把“近”的范围划定好,让大家知道哪个孩子该上哪个初中。科学合理划定片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教育部提出,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严格学籍管理。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从2013年9月1日起,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获唯一学籍号。统一建成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这将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

强化公开监督。免试就近入学的各项措施管不管用,关键是要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小升初工作开始前,应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划片范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办学条件等相关信息。小升初期间,应主动公布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探索学区化办学。所谓学区化,就是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北京市西城区从2014年起试行学区制,以15个街道行政区划为依据建设11个学区,通过优质校与部分学校的重组,对学区内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布局,实现学区之间、学区内各学校之间资源均衡配置。同时,还将采取高校、优质中学办附小的方式推行九年一贯制。全国不少地方也正在进行类似试点。

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落实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由于减少特长招生、取消“共建生”,优质学校片区买房落户成为择校的唯一途径,造成“学区房”房价上涨等。对此,还要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远航时。”目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启程。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每一枝“祖国花朵”都将竞相绽放,成为民族复兴的有用之才。

晒政策

做好重点大城市就近入学工作的目标

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到2017年,重点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摘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

问与答

问:如何划定招生片区?

答: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有的区域内有多所初中,有的区域内只有一所初中。据此,划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校划片,即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另一种是多校划片,对于初中比较集中的城区,暂时难以单校划片,可按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

声音

蔡达峰:就近入学关键在于教育的均衡化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认为,就近入学是为了公平公正,必须实现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和质量的均等。如果公办学校有质量差异,就近入学就难以实现,因为人们一般会认为,“教育质量”比“上学便利”更重要。

深阅读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育部门户网站。

第三篇:论大师级人才成长环境的构建

论杰出人才成长环境的构建

王光龙

11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教育工作会上表示:“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我以为,总理提出的问题不单纯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办学问题,同时也是个杰出人才的成长环境问题。常言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杰出人才的不断涌现,应该是我们的人才环境了问题,为此笔者就杰出人才成长环境的构建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前教育:巩固传统,加大非智力因素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杰出人才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今天提出来,明天就成功,而应该是一个规模浩大的长期系统工程。我以为,杰出人才成长环境构建这个系统工程的起点应该是大学前教育。

大学前教育涵盖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的教育。从杰出人才素质角度看,我认为大学前阶段的教育主要应该承担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身体素质教育、二是基础知识素质教育、三是非智力因素素质教育。古今中外的事实表明,一个杰出人才的出现,要很好地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首先必须有健康的体魄,没健康体魄的人才,即使再杰出,都不可能最大化地回报社会。二是杰出人才一定有极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这种扎实的基础知识的集中表现就是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入细致的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正如我们解题,如果不把公理、定量记住,怎么可能谈得上运用公式解答问题呢?只有学会了做加法,才谈得上学乘法和乘方开方。三是非智力因素的素质培养,这实际上是我们目前大学前教育最为缺乏的部分。事实上,一个杰出人才的创造能力,学科发展的领导能力,学术研究的团队合作能力,主要都不是依靠智力水平,而更多是依靠情感、道德、意志等人格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在我国的大学前教育中,虽然各种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的著作汗牛充栋,但是在我们大学前教育的教学体系中,这些杰出人才最基础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体系几乎是全是空白。因此,我们大学前教育中培养出来的许多学生,绝大多数是成为基础知识方面的考试机器,而在人生理念、个人爱好、道德品质、社会交往、团队协作等方面得不到锻炼和发展,产生不了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和合作意识,从而先天地缺乏了杰出人才成长最基础的品格塑造机会。

没有健全的杰出人才的基本人格品质,当然不容易成长为杰出人才。这方面的反面例子在我国是举不胜举。如中科大已经延续了十多年的少年班,这些学生都是智力超常,但在已经毕业的几百名学生中,最杰出的也就几个出国留学生,至今还没出现一个公认的杰出人才。在这些少年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多次出现生活不能自理,学习无法继续的状况。上个世纪80年代一项中美教育专家的共同得出错误结论的考察也可印证我们大学前教育的缺失:当时中国专家说美国的大学前教育,上课秩序混乱,学生可以随意打闹,数学物理考试成绩很差,认为中国二十年人才队伍肯定超过美国。美国专家则说,中国的小学生上课非常认真,学生把两手背在背后,齐声背诵课文,考试成绩非常出色,也认为中国二十年后科学水平会超过美国。

二十多年过去了,历史告诉我们,中美的教育专家们都犯了一个大错,其时的考察研究共同忽略了杰出人才非智力因素的成长过程,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美国大学前教育中对学生的性格发展的宽容,在无意中起到了一个健康人格的训练作用,从而培养了出杰人才成长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一块基石。类似的例子在我国男子足球界更是屡见不鲜,无数的优秀足

1球人才,由于只注重球员技术训练,而忽视球员的非技术方面的人格品质训练,从而不断上演足球版的伤仲永悲剧。所以,我认为培养我国杰出人才的环境构建,首先应该巩固我们既有的教育优势,强化基础知识教育的体系,大规模增加杰出人才所必须的相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内容。例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尊自强心理训练,以敢为人先、勇创第一的民族自信心的训练,以谦虚谨慎、包容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的训练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各地遍地开花的各类少儿培训班,包括英语、艺术、奥数等都是与杰出人才成长规律背道而驰的作法,只会极大地消解我国杰出人才的成长空间,因为这类培训已经演化为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素质的训练和提高不会有任何明显的积极作用。应该引导我们的家长正确对待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培训,理解并运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兴趣爱好、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素质训练,而不是百科全书式的全能化技能掌握。

二、大学教育:变革传统,突出实践性技能教育

大学是一个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进入大学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年满18岁,成为一个拥有自主权利主张的成年主体。在目前的升学制度下,能进入中国大学的学生们,起码都意味着智商水平较高。这就是说,能进入大学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素质完全具备了成长为杰出人才的基本条件。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的确是我国早出、快出杰出人才的关键性环节。但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看可以说是弊病丛生:

首先是高等教育的教学结构老化,与中学的知识性应试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大多数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方法、考核体系都很陈旧,老师基本是拿着一本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专注地记笔记,然后理工科学生做作业,文科学生放敞马。这样的结果是,学生60分万岁,老师也是简单化地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的得分,作为考核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这种应试型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还表现为硕士研究生升学考试、甚至博士生的招生考试中。在研究生考试里,按道理应该完全以考察学生创造性科研能力为主,但实际上仍然是教育部给了一个强制性的外语、政治标准,专业课考试虽然目前仍然以高校自主命题为主,但考试评分方法还是按高考一样依据答题的踩点给分方式。事实上,任何一篇有学术价值的文章,都不可能面面偏倒,而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常常就是在某一点的突破上表现出来的,但我们的考试制度根本不可能给在考试答题中提出新观点的考生给高分,而是简单化地以标准答案给分。这种机械化的应试型学生素质评价方式同样也表现在司法考试、会计师考试中。以此相对应的学生奖学金评定也是简单化地以成绩论英雄,虽然许多高校为了鼓励学生创新,增加了以学生发表文章数量为奖学金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大多数学生论文是花钱购买的版面,许多文章根本毫无学术价值可言,从而使这一指标完全丧失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导向价值。

第二,专业设置不合理,学制缩水,学生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训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因此根据实践增设新的专业是必要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许多新设专业根本没有进行科学论证,许多学校在条件并不具备的条件下,盲目地开办新的专业。例如,电子商务专业,这就是一个目前广为社会各界质疑的专业,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其他方面几乎一无是处,也成为最难找到工作的专业。还有一些学校,专业设置盲目跟风,如法律专业、旅游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理工科方面也不见得好多少,如国土资源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物流运输专业等。如果说新增专业因为学科发展变化的原因导致学生技能的训练不充分还情有可原话,那许多传统专业的学生的技能缺乏则完全是因为学制缩水和教学偷工减料所致。例如,学会计的不会工商注册和报税,学国际贸易的不会填报关单,学计算机的不会编写程序,学建筑的不会画图,学机械的不会操作机床,甚至还有学医

学的不知道动物解剖时需要对工具进行消毒等极端现象。目前大学本科学制普遍是四年制,基本上学生第一年熟悉环境,第二年应付英语等级考试,开始谈恋爱,第三年有点学习的感觉,第四年全体找工作,可以想象,四年的学习生活几乎只有一年在读专业书,这样的学生指望成长为专业的杰出人才,与天方夜谭有多少区别?

于是大量用人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新毕业大学生拼命压低工资,甚至出现一些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极端事件。站在用人单位思考,有谁愿意付出高额工资招一批什么都需要重新学的员工呢?我认为,基本实践技能的缺乏也是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拼命往公务员队伍挤的重要原因,因为公务员除待遇较好外,还有一点是公务员工作客观上较少很强的熟练专业技能是不容否认的。由于专科、本科生的就业挤压,迫使大量学生重新返回校园,挤上考研的另一条路,由于许多学生本科期间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具备,根本无法进入基本的研究状态,迫使研究生教育本科化,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会出现几百研究生同堂上课的壮观景象!

因此,我认为所有专业的教学体系都应该向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必须有一年的见习时期,同时坚决取缔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普遍基础知识和技能不足的情况下,两年制的大课教学怎么可能培养出合格的研究型硕士呢?

第三,教师队伍建设浮躁,唯文凭论、唯牌子论、唯科研数量论、人才使用行政化等不公平形式主义现象极为突出。去年,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不幸去世,事件在全国范围产生很大影响,人们感叹为什么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评不上职称?由于教育部指挥棒的作用,几乎各家高校都把文凭做为引进人才的最重要标准,从北京大学首先开户无博士文凭不能当系主任的恶劣先例后,几乎所有重点大学都跟风模仿,后来演变为无博士文凭就不能做博士生导师,不能做硕士研究生导师,发展到无博士文凭不允许进入高校教师队伍。于是在一个时期内,形成了各个专业、各学校博士生导师交叉攻博的滑稽景象,全世界恐怕也是绝无仅有。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浮躁形式主义之风还表现在唯牌子论上,在教育产业化的氛围下,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声中,又是北大开启先例,以巨额薪水公开向全球引进顶级人才,其最后的结果已经为丘成桐等海外公认的学术大师们提出了质疑。由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唯牌子论,也直接带动了学术话语权的的唯牌子论,出现学术垄断现象,近亲繁殖极为明显。大部分高校,为了显示自己的学术水平,于是不约而同选择给教师压科研论文数量指标办法,以此做为教师职称、待遇的最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很快这种科研成果唯数量论的做法扩展到了对研究生、本科生的考核,以及社会各界涉及科研的公立机构,于是迅速激发了各种学术期刊的收费欲望,并以更快的速度抬高了学术刊物的收费价格,出现了全国人民花钱发表文章的怪现状。

此外,教师队伍建设中研而优则仕也是必须改变的现象,例如八十年代一位陈姓归国学者,本有可能成长为生命科学的杰出人才的,但很快当了院长,再做了校长,如今已经很难听到其杰出的研究成果了。

三、科研领域:回归传统,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从世界范围看,除数学、物理、化学等最基本的基础学科外,几乎所有的重大科学突破或技术突破都是在工厂、农村等实践第一线产生出来的。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没有一个不是在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发明出来的,西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也是在开普勒等人长达几十年的天文观测数据基础上才提出来的,即使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因为有大量科学家在实验室找到证据才得以为世人所认同。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金最多的美国贝尔

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建立的实验室,是专门服务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我国的杂交水稻大师袁隆平,只有中专学历,是靠几十年在田间种水稻亲历亲为才成长为一代大师的。

在纯粹社会科学领域,伟大的学术成就更需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摩尔根为写《古代社会》在印弟安人原始部落生活了十年,马克思的资本论从一开始就与国际工人运动密切相关,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本身就是在农民中发动革命的成果,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也是几十年社会生活一线的集大成。即使象新制度经济学这样推理性很强的学科,香港张五常为研究其中的产权结构的激励作用,还亲自在街头摆卖桔子的地摊。

然而,改革开放后,出于对文革左倾主义思想的纠正,我们从否定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个极端发展到了另一个极端:科学研究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工厂农村第一线的实践需要。

首先是学农的不愿到农村,学工的不愿到工厂,学文的不愿到基层。这当然最根本原因在国家宏观的分配政策不合理所致。例如我们大量的三线企业职工,由于改革过程中制度设计不合理,被职工们私下戏称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确,从个人短暂的生命过程看,如果分配制度不合理,我们很难有理由说服大学生们和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深入到工厂、农村、基层去奉献青春和一生。在分配制度上的严重行政化偏好影响下,人都是理性的经济动物,不可能不选择能更好获得利益的中心城市和各种管理岗位。何况,我们对各类做出贡献的技术型人才的最重要激励方式就是给以行政职务。

大学生、科研学术工作者不愿意到工厂农村第一线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科研学术风气的不公正。在我国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下,从立项到成果发布和评定,都是行政主导。比如国家级重大课题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北京,这除了北京人才多外,与北京近水楼台先得月也不无关系。最典型的事件莫如西南政法大学,这是我国第一所重点政法大学,在几十年里法学研究水平在国内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可是由于地域关系,最后进不了211工程大学,如今也被边缘化为二流政法院校。

学术风气不公正在单位内部就表现为得名的不做事,做事的什么也得不到。在科研立项上,拿课题的不做事,做事的拿不到课题,最后出现了职业课题申报人等现象。科研经费的使用上,也有许多值得改革的地方,如目前所有的科研经费中都不包含对课题工作者的劳务补贴,而必须按课题申报中的费用项目进行报销,这也造成许多课题研究者不得不做找发票做假帐,并把大量的经费用于课题评审通过时的非科研支出。科研经费的使用对社会科学课题存在着严重的歧视现象,认为社科课题不需要多少硬性支出。事实上一个富有实践价值创新型社科课题的成本消耗并不会比自然科学课题少。例如,农村包围城市这无疑是一个社会科学结论,但我们算一下帐,这个科学结论的得出,中国人民付出了多少血和生命的代价。又如改革开放是从四个特区建设开始的,而这四个特区的成功又集聚了全国人民多少智慧和劳动呢?而现在,一个国家级社科课题,通常只有区区一万元人民币,在事实上课题承担者会从中节余部分归已作为劳务补贴的情况上,怎么可能出现资料详实,能准确反映基层生产实践实际的研究成果呢?比如,我们的中小企业政策制订者,有多少人有过亲历亲为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经历?我们国营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人,又有多少亲历过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经营洗礼,我们的劳动法起草人有多少聆听过农民工的声音?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杰出人才的不断涌出,我们在科研领域,必须回归传统,重新引导科研人员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培养出大量合格的杰出人才。

四、社会领域:创新传统,营造敢为人先的社会风尚

传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传统;中医相对于西

医,中医是传统;三从四德相对于男女平等,三从四德是传统;封建专制相对于民主科学,封建专制是传统。因此,在每一个时代,都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传统,以新的传统代替旧有的与时代发展不相一致的旧传统。

中国是一个缺乏创新社会文化氛围的国家,很早就形成了言必称上古三代的向后看保守主义传统。这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明哲保身的社会氛围,极不利于创新型杰出人才的成长。众所周知,创新必然意味着对现存秩序的破坏,意味着对旧有习惯的打破,意味着失败的风险。因此,在一个人人自危,唯权威之言是从,不敢为人先的社会里,很难想象如何做出划时代的创新成果来。因此,为了国家杰出人才的成长,我们必须打破旧传统,确立新传统,树立敢为人先的创造型社会风尚,让敢为人先的精神成为我们全时代的社会时尚。

在科学研究上要敢为人先,首先必须要树立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民族自信心。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能用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建立起强大的国防体系都是得益于,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强烈民族自信心。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我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搞出了两弹一星,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敢为人先,就没有攻克不下的科技难关。

第二,要确立敢为人先的社会风尚,就必须建立起包容异端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和舆论环境。全社会甚至要习惯包容各种各样的异想天开想法,切忽把一些我们现实科学常识不能理解的新见解一棍子打死,搞人身攻击。例如成语杞人忧天,杞人所担心的天会不会塌下来其实就包含了对天体运行的观察和思考,这种对杞人忧天行为的嘲笑行为很难说不是扼杀了一项正确的科学探索思维。当然,我们在包容各种新思想的同时,也必须加大科学世界观的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指导地位不动摇主要是指立场方法的指导,也就是科学研究服务于谁的指导,不涉及对具体问题所进行独立思考的简单化粗暴干涉。

第三,确立敢为人先的社会风尚,必须建立配套的创新成本分担机制。杰出人才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但任何一个创新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保证成功,相反十次创新委可能九次都失败。美国社会的风险投资经济实践也告诉我们,风险投资的成功率最多不超过10%。这说明,创新的成功是建立在许多次失败的基础上的。但是如果我们始终把创新寄托在民众的个体力量上,让创新的成本全部由创新者个人承担,这无疑会使许多有创新能力的人止步于创新风险前,从而使杰出人才失去成长的可能。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成本分担机制,是引导人民积极参与创新,接受创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为杰出人才提供成长的土壤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王光龙电话:***E-mail:wolong68@163.com

第四篇:苏州高新区社会人才机构引进与机构引才激励办法

—1—

苏州高新区社会人才机构引进与 机构引才激励办法(试行)

为充分发挥社会人才机构在人才资源配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社会人才机构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切实为加快推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保障,根据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苏人才〔2007〕3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指的社会人才机构为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包括猎头招聘、人才测评、咨询、培训、人力资源外包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本办法所指社会人才机构引进应为新落户在我区人才载体并依法纳税的注册公司或分公司。

第二条 本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机构引进下列人才:(1)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3)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4)苏州市姑苏人才;

(5)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博士学历高层次人才;

—2—

(7)硕士学历高层次人才;(8)理工科类本科生等。

本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机构从区外新引进人才,1-5类人才需在我区注册成立企业,6-8类人才需与区内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

第三条 鼓励各类社会人才机构为我区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引进各种急需人才。鼓励社会人才机构与国内外知名人才机构开展多形式合作,为我区企业提供全球化人才引进服务。鼓励与海内外人才组织合作,共同致力于第二条所述人才的引进。

第四条 鼓励社会人才机构与高校、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鼓励社会人才机构参加政府组织的校园引才、赴外招才、网上猎才等活动,引进我区所急需的人才。

第五条

鼓励社会人才机构利用其专业特长开展人才及政策研究、举办人才开发活动。鼓励参与或承办高新区发展所需的人才开发研究、紧缺人才培养等项目。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上述活动给予资助。

第六条 鼓励各人才载体引进社会人才机构,并按照引进社会人才机构的情况分别给予奖励:

(1)每引进1家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100强前10强入驻,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

(2)每引进1家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100强前11-50强入驻,给予一次性15万元奖励;

—3—(3)每引进1家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100强前51-100强入驻,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4)引进其他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每家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

对于入驻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核心集聚区的上述1-4类社会人才机构,另分别给予不超过500平米办公用房房租的100%、80%、70%、60%的房租补贴,整个基地补贴面积最高不超过2000平米,最多不超过3年。

第七条 鼓励社会人才机构引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及各类高层次人才,按引进人才的情况分别给予奖励:

1、引进我区内的高层次人才如在2年内通过自主申报并入选1-4类人才计划,按照下述标准给予资助:

(1)每引进1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给予30万元奖励;(2)每引进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给予20万元奖励;(3)每引进1名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给予20万元奖励;

(4)每引进1名苏州市姑苏人才,给予10万元奖励;

2、对于引进上述1-4类人才、高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理工科本科、硕士和博士高层次人才效果显著的社会人才机构,区人才办每年根据引才绩效情况对5-10家单位进行综合表彰奖励。

—4—

第八条 引进社会人才机构奖励资助申请每半年受理一次,人才载体需提供以下材料:

(1)新引进的社会人才机构名册;

(2)新引进机构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办公用房租赁合同复印件;(4)机构介绍及行业排名依据等。

由区人事局对资助申请进行初审,区人才办审定后拨付。第九条 社会人才机构应在区人力资源中心的人才信息库先期备案,人才信息库应包含下列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毕业院校、专业、学历学位、引进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并将社会人才机构与上述人才之间的相关协议在区人力资源中心备案。

引进人才奖励资助申请每半年受理一次,社会人才机构需提供以下材料:

(1)新引进人才名册;

(2)社会人才机构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社会人才机构与人才引入单位所签订的引才合同;(4)1-4类人才的身份证(护照)、资格证明和所注册企业的法人营业执照等;

由区人力资源中心对资助申请进行初审,区人事局复核,区人才办审定后拨付。

—5— 第十条 区人力资源中心负责社会人才机构和引进人才的认定,区人事局复核,并对人才载体和社会人才机构进行绩效考评等。

第十一条 申请资助的人才载体和社会人才机构应提交真实有效的材料和凭证。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奖励资金的,已拨付的奖励资金将如数追回。情节严重者,将提请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所需奖励经费从区人才开发资金中编列。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区人才办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6—

第五篇:苏州高新区社会人才机构引进与机构引才激励办法

关于印发《苏州高新区社会人才机构引进与机构引才激励办法》的通知

各党委(工委),各部、委、室、局,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科技城管委会,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各群众团体,各公司,各有关单位:

经区工委、管委会同意,现将《苏州高新区社会人才机构引进与机构引才激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中共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2年3月21日

苏州高新区社会人才机构引进与机构引才激励办法(试行)

为充分发挥社会人才机构在人才资源配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社会人才机构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切实为加快推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保障,根据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苏人才〔2007〕3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指的社会人才机构为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包括猎头招聘、人才测评、咨询、培训、人力资源外包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本办法所指社会人才机构引进应为新落户在我区人才载体并依法纳税的注册公司或分公司。

第二条 本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机构引进下列人才:

(1)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

(2)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3)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

(4)苏州市姑苏人才;

(5)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6)博士学历高层次人才;

(7)硕士学历高层次人才;

(8)理工科类本科生等。

本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机构从区外新引进人才,1-5类人才需在我区注册成立企业,6-8类人才需与区内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

第三条 鼓励各类社会人才机构为我区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引进各种急需人才。鼓励社会人才机构与国内外知名人才机构开展多形式合作,为我区企业提供全球化人才引进服务。鼓励与海内外人才组织合作,共同致力于第二条所述人才的引进。

第四条 鼓励社会人才机构与高校、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鼓励社会人才机构参加政府组织的校园引才、赴外招才、网上猎才等活动,引进我区所急需的人才。

第五条 鼓励社会人才机构利用其专业特长开展人才及政策研究、举办人才开发活动。鼓励参与或承办高新区发展所需的人才开发研究、紧缺人才培养等项目。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上述活动给予资助。

第六条 鼓励各人才载体引进社会人才机构,并按照引进社会人才机构的情况分别给予奖励:

(1)每引进1家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100强前10强入驻,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

(2)每引进1家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100强前11-50强入驻,给予一次性15万元奖励;

(3)每引进1家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100强前51-100强入驻,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4)引进其他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每家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

对于入驻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核心集聚区的上述1-4类社会人才机构,另分别给予不超过500平米办公用房房租的100%、80%、70%、60%的房租补贴,整个基地补贴面积最高不超过2000平米,最多不超过3年。

第七条 鼓励社会人才机构引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及各类高层次人才,按引进人才的情况分别给予奖励:

1、引进我区内的高层次人才如在2年内通过自主申报并入选1-4类人才计划,按照下述标准给予资助:

(1)每引进1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给予30万元奖励;

(2)每引进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给予20万元奖励;

(3)每引进1名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给予20万元奖励;

(4)每引进1名苏州市姑苏人才,给予10万元奖励;

2、对于引进上述1-4类人才、高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理工科本科、硕士和博士高层次人才效果显著的社会人才机构,区人才办每年根据引才绩效情况对5-10家单位进行综合表彰奖励。

第八条 引进社会人才机构奖励资助申请每半年受理一次,人才载体需提供以下材料:

(1)新引进的社会人才机构名册;

(2)新引进机构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办公用房租赁合同复印件;

(4)机构介绍及行业排名依据等。

由区人事局对资助申请进行初审,区人才办审定后拨付。

第九条 社会人才机构应在区人力资源中心的人才信息库先期备案,人才信息库应包含下列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毕业院校、专业、学历学位、引进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并将社会人才机构与上述人才之间的相关协议在区人力资源中心备案。

引进人才奖励资助申请每半年受理一次,社会人才机构需提供以下材料:

(1)新引进人才名册;

(2)社会人才机构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社会人才机构与人才引入单位所签订的引才合同;

(4)1-4类人才的身份证(护照)、资格证明和所注册企业的法人营业执照等;

由区人力资源中心对资助申请进行初审,区人事局复核,区人才办审定后拨付。

第十条 区人力资源中心负责社会人才机构和引进人才的认定,区人事局复核,并对人才载体和社会人才机构进行绩效考评等。

第十一条 申请资助的人才载体和社会人才机构应提交真实有效的材料和凭证。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奖励资金的,已拨付的奖励资金将如数追回。情节严重者,将提请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所需奖励经费从区人才开发资金中编列。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区人才办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引进国际认证机构 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引进国际认证机构 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