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教发展建议
1、职业院校发展最大的瓶颈,一是设备,二是师资,根本在投入,要寻求各方加大投入。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要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要加快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劳动部门证书考核标准的衔接,使学生在就业考证过程中“所学即所考,所考即所用”。
2、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纵向上要把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上升通道打通,横向上要把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打通,并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教。要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职业教育的专业和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接。
3、提高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来培养人才,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高就业率。要仅仅围绕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订单培养学生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增强社会服务成效。
4、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国家通过修订专业目录政策上的引导,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该上的就上,产业不需要了,该下就下。
具体在专业设置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二要符合职业岗位实际,使专业和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更加明确。除
了设专业以外,还可以设专业方向。三要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在重视对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使其能够终身受益。
5、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
一是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联系,发挥其指导功能。二是广泛开展产教对话活动。学校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搭建对话平台,形成产教对话、校企合作局面。三是推动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办学主体地位的落实,主动邀请企业直接参与到职业教育一些重要环节,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共同开发等。四是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发挥其对职业教育质量直接的监督作用和推动作用。
落实校企合作,要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实行“订单式”培养等,也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改革培养模式。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研发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6、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所谓“双元制”,就是学生同时也是学徒。一个学生每周1-2天在学校里面学习文化课,3-4天在企业里面学习技能课程。学生到职业学校学习,首先要和一家企业签署学徒合同,然后才能在职业学校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未来的员工来培养。职业教育的办学过程中要有这种理念。
7、推行集团办学,促进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
集团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要着力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发挥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我院作为湖南省交通运输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加强集团相关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促进其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的建设,以更好地推进我院职教发展。
8、高职院校要完善自身招生制度,顺应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13的4月,教育部在认真总结已有工作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式。提出了高等职业学校招生有六种途径:一是传统的高考;二是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招生考试办法;三是对口招生,2013年的中职毕业生中有14.57%的学生通过对口招生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四是面向技能拔尖人才的招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或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等可以申请免试入学;五是综合评价招生,主要用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上职业倾向性测试来录取;六是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长学制,也就是五年一贯制的招生。
第二篇:职教中心发展建议
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1、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及重大意义,积极报道技术能手、技师的先进事迹,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价值及对社会的贡献,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新风尚,深化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转变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错误观念,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
2、加大投入,做大做强职教中心
县财政要严格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和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国家中职院校办学标准并实现基本达标。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能力,拓宽筹资渠道,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相关部门和培训机构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与资金支持,提高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标准,特别是要创造条件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的等级,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如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和职教中心专业的实习实训场所不足等问题,更好地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3、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完善制度 建议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建议实行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行政领导负责制,凡涉及职业教育方面的部门,层层签订职教发展责任状,将发展职业教育目标纳入部门领导干部目标考核范围,作为考核、任期目标考核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真正把发展职业教育落到实处。建议政府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
4、建立专门研究机构,追踪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的契合点 在三年或五年以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有什么样的需求,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研究的。但是,这种对市场的跟踪研究不是单靠县职业学校自身就能妥善解决的。加强对我县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全面筹划,政府要充分考虑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量和质量、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吸收人事部门和行业专家进入专业设置评审专家组;严格执行设置标准,充分论证专业设置现状以及服务面向和发展规模。此外,还要对产业政策、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等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与所开专业相应行业的规模、技术状况、发展趋势、岗位设置以及人才需求等为专业设置提供可靠的依据。
5、严格招生制度,落实职普招生比例。
政府要把职校招生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击不法招生、有偿招生,还职业教育招生一片净土。严格学籍管理,杜绝普通高中招收自费生和借读生,职业教育的有关部门要加大违规招生的查处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有关部门,督查招生过程中违纪违规行为;对非法招生、虚假招生、有偿招生等扰乱招生秩序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确保职高、普高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6、引进人才,强化培训,落实待遇
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引进人才。在合理补充文化课教师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根据实际需要引进专业课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给予一定的人才自主选择权,探索实施特聘兼职教师项目,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强化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国培、省培、市培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相关企业,有计划组织教师参加赴企业实践锻炼和各种培训。加大对中职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重点在新理念、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操作等方面开展实用性培训,着力强化信息化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课教师的指导能力。落实待遇。研究理顺现有行业培训机构的人员编制问题,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职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实行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制度,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自己的名牌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积极性。
7、健全政府部门、企业、行业激励机制。
建立企业和行业全面、全程、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工商资本参与和发展职业教育,有效缓解县内投入压力,推动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管理团队素质、教学理念、师资力量等同步升级。企业根据自己的意愿及合作情况与职教中心建立紧密的合作办学关系,将学校的实训中心与企业的生产车间有机融为一体,以此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给予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方税费优惠政策,如减免合作企业的税收、学生带薪实习、政府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校企共建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可按地税的有关规定给予营业税减免的政策优惠等。落实相关规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高办学效益。
8、扩大就业创业服务 为职教学生创造就业良机。
加强用工供需信息平台建设,为职教学生提供快捷、精准的用人信息。积极参与省内外大型人才交流、招聘活动,定期协调和组织县内外企业在我县举办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为职教学生就业拓宽门路。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的信息定期发布机制、育人用工机制,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共建共享。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扶持大众创业的税收、融资等各项政策,为职业教育毕业生自主创业降门槛、除障碍,努力把职教学生培养成本土创业大军的中坚力量。
第三篇:发展建议
6.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建设的自然环境总体不佳,长期以来作为大经济区的地域单元相对稳定。“八五”时期和“九五”计划第一年,西北地区产业布局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以能源资源开发为核心,展开产业布局】
*石油和天然气布局重点是:加强东西两翼——新疆的石油与天燃气和陕西天燃气的开发,稳定和略有增长中部甘青油气及东部陕西的石油生产。
*西北地区在中国煤炭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中,陕北、宁北和陇东构成西北煤炭开采的核心区域。
*西北地区电力工业的建设步伐加快,重点是以陕北—关中、宁夏黄河沿岸为重心地带的坑口火电基地建设,以及黄河上游干流水电基地的开发建设。
*以能源流通为主线,以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为核心内容,展开区域经济布局。新疆石油供应半径覆盖面从甘肃兰州,向青海格尔木与宁夏银川地区左右拓展,形成西北全面布局的石油加工和化工业网络。黄河上游水电建设,确保黄河上游高载能工业走廊和区内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发展产业集聚区】
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同资源开发重心地理分布有一定的位差,陕西关中地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新疆天山南麓山前地带、甘肃的兰州—白银地区等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分别占本省区的80%、70%和60%。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产业集聚地区。以机电、纺织和原材料工业综合发展,科教旅游相对发达,农业基础比较雄厚的西部产业发展核心地带。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产业带。突出“水电、有色金属和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形成以石油化工、冶金等高载能工业为主体的黄河上游工业集聚带。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产业集聚区。形成西北重要的石油和化工基地,经济作物和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及陆地对外开放的前沿基地。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但为何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东西部差距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除了国家的政策扶持以及沿海地区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之外,西北地区自身在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从总体格局来看,西北地区具有三大特征
第一、城市聚集效应不明显,发散效应不足,城乡经济断裂。聚集效应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得经济活动更加节约成本费用、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根据经济学原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与其他经济活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经济组织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可以产生三个效果:一是形成强大的集体效应;二是使原来分散的经济活动在空间范围上相对集中,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三
是促进社会经济基础结构的建立。
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不多,它们主要集中在陇海、包兰铁路干线,属于典型的条状城市带,城市之间协作不紧密,产业结构基本趋同。城市以资源型为主,通过依靠当地某一优势资源来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但是,许多城市产业集聚效应差,无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较为畸形的单一的产业发展现状,因而城市经济的优势无法向周边地区传导。而农村地区由于不能得到城市经济的有效带动,只能从事低效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难以有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由于预期收入远大于现在收入而涌向城市。在现有条件下,城市的就业容纳能力有限,造成大量无业游民滞留城市,不但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第二、以国有经济为主,重轻工业比例失调。西北地区蕴藏了许多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在建国之后,国家根据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在西北地区兴建了一批以采掘、冶炼、石化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这对当时的经济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但从长远看却严重制约了西北经济的发展。首先,国有企业存在体制僵硬、缺乏灵活性,政府对企业管制过多影响了企业的自主经营等弊端。其次,采掘、化工等工业的最大特点是工序加工的连续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使得主导产业无法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一方面,主导企业只能从事采掘、冶炼、化工等初级加工工业,而无力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来延伸其产业链条,达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另一方面,轻工业无法从上游企业得到工业原料,只能从事利润很低的农产品加工工业。重轻工业融合性差,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
第三、国有大工业与地方工业在经营发展上融合度差。在西北地区存在经济的二元结构,其主要特点是两极化:一极是由中央投资兴办的现代化中央企业群,一极是落后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两者不仅在技术装备、生产规模上反差对比强烈,而且没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体系。反映在经济布局上,是少数相对发达的工业中心同广大外围地区的落后性同时并存。
2.2 从产业内部的特点来看,具有以下特征
2.2.1 第一产业的特征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北地区更应把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作为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长期的战略目标。辽阔的西北地区,高原与平原、高山与盆地、沙漠与草原纵横交叉分布,自然条件差异悬殊,也是这种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形成了农业资源的多样性,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目前西北地区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1)土地资源和草地资源具有优势。全国五大草原牧区,有三个集中在西北,可利用草原面积达14亿多亩,占全国牧 区草原总面积的43% [3](P136)。
(2)特色农业和畜种资源具有优势。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形对发展特色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西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水果、药材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畜种资源。这些优良品种和特色农牧业资源为西北发挥特色优势提供了条件。
(3)劳动力资源优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这为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西北地区农业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农业发展水平和全国尤其东部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总产值低。2001年西北五省区农业总产值为1468.8亿元,仅占全国的约5.1%;农民收入水平低,作为农业生产投资主体的农民无力投资更多的资金;农村贫困面仍然很高,贫困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单调,非农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西北地区基本上还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非农产业发展迟缓。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落后,生产力水平低 [3](P135)。
2.2.1 第二产业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了改变东、西部生产力严重失衡的局面,同时也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在西北地区兴建了一批以能源、冶金、化工为主导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形成了国有工业“一极独大”的局面,使西北地区受传统体制约束比较严重,进而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西部工业发展速度的差异并不大,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东、西部的差距却逐步拉大。究其原因,有三点:
第一、所有制结构单一
西北工业主要是在“一五”时期国家计划投入的,中央政府的大规模投入,使西北地区工业在全国处于中上游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在私营、集体以及外资企业方面发展较快,而西北地区依赖国家大型企业的基本思路仍未改变,总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是财政收入的支柱,并且始终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方针,最终造成了西北地区工业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单一状况。这种状况造成了国有企业机制僵硬,效益低下,经济发展迟缓等弊端。改善所有制经济结构的问题,是西北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第二、工业体系单一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与格局,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是,西北地区还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开采和初级加工上,而东部地区则以原材料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为主。工业结构体系中缺乏下游价值链产业,导致工业经济的技术水平低,最终弱化西北工业竞争优势。比如,甘肃白银是中国的铜生产基地,但是铜的深加工产品基地基本上分布在江浙一带。还有西气东输战略,新疆生产油气,而要输出到上海加工生产,最后的产成品仍然要返销到西北地区。第三、产品结构单一
由于所有制结构与工业体系结构的单一性,造成了产品结构的单一性。研发部门都是围绕工业基础与企业“主导产品”,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比例较高。同时,西北地区工业缺少品牌产品,影响了产业竞争力。2.2.3 第三产业的特征
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其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也越高;反之亦然。第三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方便了消费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可以更加体现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但是,西北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迟缓,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已经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西北地区还应着力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
3.用“拉长板原理”调整西北产业结构的总体思考
3.1 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西北精品
辽阔的西北地区,孕育了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资源。长时期以来,西北地区对自身优势资源利用不够、挖掘不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未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相比之下,东部地区缺乏资源,但通过不同渠道有效的利用了外部资源,反而在当地形成了特色产业,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有鉴于此,在西北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拉长板原理”,促进西北经济的发展。
西北拥有许多在全国享有盛名的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这些也作为西北地区的一张名片介绍给外部世界,给西北树立了一定的形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由于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时,采取了粗放式经营方式,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这些产业一般处在产业链的上游地位,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薄弱。所以,在面临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国家从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倾斜和扶持之际,西北地区应当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国家对生产力布局的总体要求,采取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首先,要认识到什么是当地的优势资源。其次,围绕着优势资源,制定战略规划。有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根据产业特点对上游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4]。有些地区经济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当地小企业不足以将产业做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虚拟经营方式,吸引外部品牌厂家就地生产,可以创建自有品牌,也可以采用OEM方式。例如,棉花对于新疆有着特殊的意义。新疆的棉花无论从品质、数量还是出口量来说,都是全国第一。循着棉花在历届中国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上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一条清晰轨迹:从单纯的卖棉花到引进棉花初加工企业,再到和有实力的企业合作,进行棉花深加工,新疆的棉花产业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转变。现在,新疆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在更高层次上寻求棉花产业的突破口,延伸棉花产业链、提高棉花附加值成了许多产棉大县不约而同的选择。阿克苏地区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这几年,当地为了提升棉花的加工水平,在招商引资上可谓不遗余力。地区出台了一项优惠政策,谁投资上一个5万吨的棉纺项目,就给谁配一个轧花厂。在用电上,也给予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以由政府出面为企业维修厂房,让企业在20年内分期偿付。正是在这些优惠政策的感召下,去年,上市公司山东鲁泰股份公司落户阿瓦提,上马了5万锭精梳项目;浙江宝利来制衣公司也在此扩资近1亿元,兴建了产能达3.5万锭的棉纺厂。随着新疆棉花产业由数量规模型向数量、质量、品种市场综合优势型发展,新疆棉花产业前景将更加广阔。总之,将比较优势 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一批闻名全国的不可替代的精品是提升西北经济的发展方向。
所以,要发挥产业群的优势,必须围绕一个优势产业,周围形成许多专业化和精细分工的中小企业。西北地区国有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重工业又在国有经济中占较大比例,这种格局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因此,还是要发挥国有大企业的作用。国企在技术、设备、人才上有一定优势,外部信息交流广泛,只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企业,国企还是充满了活力。以大型国企为龙头,将可拆解的生产流程分解为几个独立的生产环节,每个环节由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参与竞争,就会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和促进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的集群和结网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区域和国家竞争力。
3.3 发展现代物流,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推动经济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北地域广阔,核心城市地位突出,资源丰富,在市场流通方面发散效应明显,所以适合发展长距离、大流量的物流。在中心城市可以成立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的物流企业,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和库存,提高物流效率,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于调整我国以加工装配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积极作用。物流业是新兴的产业门类,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很大,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四篇: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学校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各类设施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人数4100人,教职员工180人。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发展中创特色,深化改革,与时俱进,走出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办学路子。
一、主动适应市场,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是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前提。学校设立招生就业指导处,构建了面向本市3县7区,辐射全国7省8市的人才信息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种传媒和开展市场调查等渠道,分析市场需求,把握人才需求新情况、新趋势,主动面向市场办学。学校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先后与4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培训委员会”,学校定期向委员会汇报办学情况,听取他们对学校的意见,不断整合专业设置,及时调整课程安排。学校成立由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专业建设方向,论证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审议教学方案,逐步形成机电应用、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三个骨干专业群,使我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现。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十分抢手,供不应求,就业录用率在95%以上。
二、积极融入市场,建设品牌专业,增强职业教育竞争力
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加强专业建设,通过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促进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面向市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
首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实施“名师工程”,落实师资培养培训经费,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重点选择和培养专业带头人。近年来,有8名教师参加研究生进修,25名专业教师到外地学习培训,13名教师获得caxa网络大学讲师资格,2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称号,3名教师主编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重点强化了专业课教师的技能培训,有13名取得高级工资格,12名取得中级工资格。多年来我校毕业生技能考核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优秀率接近60%。我校还选派专业教师到丹麦、韩国考察职业教育,最近又有6名专业教师参加中-欧工业职业技术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推进我校的专业建设。
其次,更新教学设施,建立实训基地。我校坚持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两手抓,在校外,不仅在美菱、荣事达、海尔等联办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还在广州、深圳、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一些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在校内,我校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新建了制冷制热室、“六合一”家电室、电力拖动室、数控机床实验室和6个多媒体大屏幕投影室及数控仿真实验室,配备了可进行生产加工的caxa制造工程软件,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等。设备的更新和完善,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基本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为重点专业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场所。
第三,以专业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安排上,我们尊重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主动瞄准市场需求,加大专业课程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如机电应用类专业,我校重点开发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加工的数控专业,开设了数控仿真等新课程。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特点和专业建设需要,我校试行了“以技能操作为核心、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摒弃了片面追求知识系统性、淡化操作的教学模式,把多门专业课的内容有机整合和重新组合,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操作性强、带有明确任务的活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六步教学法”,通过明确目的、老师示范、学生模仿、下达任务、实际操作、综合评价六个步骤,突出了技能操作的核心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三用二学一创”教学指导思想,即“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用中求创”。学校通过该模式的教学实践,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在学习动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方面的积极性,丰富了重点专业建设的内涵。
面向市场,开门办学,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又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目前,我校除本部2140名学生外,还在*****等地办起了分校或教学点,联合办学在校生超过4000人。
三、大胆开拓市场,抓住机遇,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002年我校机电应用专业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专业,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被列为省重点建设示范专业。面对当前形势,我校将群策群力,与时俱进,在“开拓”上狠下功夫。
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一手抓规范,一手抓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整体优化课程结构,认真处理好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的结构和比例,加大教学科研力度,实现教育装备水平的现代化,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力争3~5年内建成1~2个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机电类专业。
2.发挥培训功能,为就业再就业服务。加强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办学功能,及时收集和整理用工信息,根据需要设置专业,利用学校现有的朝晖培训部、计算机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实训大楼等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把培训、考核、推荐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短期培训。
3.顺应行业发展需求,把握市场脉搏,切入产业发展的亮点,开设新专业,长线专业稳中求活、求新、求变,及时开设社会急需且见效快的热门专业,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学校为适应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开办汽车制造和维修专业。
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我校将继续发扬成绩,振奋精神,进一步面向市场,寻求机遇,扎实工作,发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骨干、示范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职教发展
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职教发展
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职教发展
—☆☆县☆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边陲☆☆县是※※面向陕、渝的门户,虽是山清水秀之地,却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全省十二个财政特困县之一。瘠土之上的职业教育经过风风雨雨的发展,仍步履艰难,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
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发展缓慢,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许多家长无力送子女上学,不少的家长即使送子女上学了,也希望子女能在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或谋生就业,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二是毕业生不包分配的改革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缓冲过度期,在这个过渡期,人们的思想还禁锢在不包分配就不让孩子读书的怪圈中,有些人甚至认为读中职不划算。三是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误导老百姓盲目“求学趋高”,去挤读普高上大学的“独木桥”。四是职业学校面对突如其来的分配制度改革,怎样去适应市场,调整专业,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人才就业安置市场,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外树形象,内强素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拉动了招生及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扩大职教影响。
我们通过“行千里、进万家”活动、以及新闻媒体各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宣传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向领导宣传,积极争取他们的重视;向社会宣传,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提高他们的认识,形成共识。我们通过大量宣传,宣传了职业教育、宣传了招生政策、宣传了学校,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形成了职业教育氛围。仅近年政府和各方面就筹资二十余万元建成了到校园的1公里水泥路,安装了漂亮的路灯,方便了师生。
二、优化育人环境.熏陶学生情操。
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在全县率先建成花园式学校,发动师生,通过劳动使学校的路、场、舍、园,花草树木和谐成景,相映成趣,投资十万余元的文化长廊一个傍山依水,古色古香,文化底蕴丰厚,是学生学习、交流的佳境;一个集停放车辆、法规教育于一体,随时警示提醒师生的行为。巧妙设置的警示牌,刻意提炼的办学观念,激发学生做老实人,做有志人。“远志、博学、创新”的校训,提醒学生为了明天,今天要努力。计算机专业作为特色专业,让学生明确是非,规范网络行为是学校抓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通过网络安全事故的报道,警示学生,随时提醒学生正确取舍网络信息,在网上谨慎交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帮助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是非分辨能力,使其在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要求。
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帮成才者圆大学梦,增强学校的吸引力。
学校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注重教学常规,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一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出教学计划、教学检测细则和教学奖惩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检查教师备课、讲课、听课、说课、作业批改、月考等。二是经常开展“汇报课”、“公开课”和教学大比武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学专题研究,仅今年就有10篇教研论文在市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有33篇教研论文在县级刊物上发表,27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十堰市规划课题“职业教育招生及就业制度改革研究”基本结题。学校编辑教学论文集两本。三是对学生突出技能训练,成立各学科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适应上岗就业的需要。四是加大教学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投资五十多万元份购置了一台新的投影仪,添置了60台多媒体电脑,建成了2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多功能教室。五是突出抓好毕业班管理,确保高考上线人数。2004年首届高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我校综合高中学生周文林以590分的成绩成为全县高职高考状元,第三名,第四名也均出自我校。
四、面向市场办学,助有志者走上创业路,服务农村经济。
作为全县唯一的一所集职业中专、综合高中于一体的综合学校,我们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保证有升学要求又符合条件的学生园了大学梦,又对需要上岗就业的中专生一次性妥善安置就业。学校一是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关系到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毕业生就业牵动着每一位学生与家长的心,影响在校生的学习情绪与质量,严重地影响当年的招生,必须花大气力抓好,学校在人员特别紧张的前提下,成立了毕业生安置办公室。二是学校在千方百计抓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入学教育、学科教学渗透、就业指导课、上岗前培训等途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为上岗就业奠定基础。三是多方合作,广泛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毕业生上岗后,坚持跟踪服务制度,保持与毕业生的联系,随时与他们交流思想,解决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毕业生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