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职考研生经验浅谈
在职考研生经验浅谈 工作7年多,去年参加考研,体会不少,现在把我的感受写出来,希望能大家能吸取我的经验教训。
1、工作后的感受
我是94年在西安一个航空航天的大学瞎混了四年后毕业分到一个研究所(94年时我从未听说的研究所,不过现在已经不太可能发生在现在大学生的身上的事)待了近8年,在工作中发现社会需要的我大部分不具备。很郁闷的度过了几年。在分析了自己不深造必被社会抛弃后决定考研的。所以对未有明确的工作目的,发展计划,不要轻易的去一个不熟悉的单位工作。把单位作为跳板也会有许多的限制。考研也要目的明确,考研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今后,如果目的不明会祸患无穷。
2、考研感受
尽管今年试题简单,但我今年考研成绩一般,政治68,英语63,数学
(一)82,两门专业课都是92。不过我还比较满意。
A:大家复习要注重系统性,不可压题,政治,英语,数学均如此。我的政治因复习不系统,偏信压题没考好;尤其数学考试基本是是基本概念的综合运用,没有大量的太深的计算,今年我忽略了一个简单的概练导致一道大题未做,现在还后悔。对于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概念清楚则非常容易;概念不清则很难作正确。专业课也基本是注重在知识系统性方面进行考试,若专业课偏离这一原则,则说明上此学校此专业研究生不会有太好的发展。
B:复习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针对离开学校时间太长,我将工作辞掉专心学习。建议不要在家学习,家中一般没有适应学习的气氛或是推动学习的动力
C:身体健康很重要,我一段时间身体不好,自我休息调整的一段时间,后来只能用冲刺来弥补,效果不好。我一位朋友因身体原因考了两年才考上。
D:辅导班必须参加,这主要是辅导班的老师复习的系统性较自学好。
总之,考研有应试技巧的问题,但实际掌握的知识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篇:在职考研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后经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实施)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相关硕士学位培养的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我校的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我校已获授权的专业硕士学位有:工程硕士(ME)、农业推广硕士(MAE)、兽医硕士(VMM)、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艺术硕士(MFA)、社会工作硕士(MSW)。
第三条 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遵守纪律和社会主义法制,品德良好,有科学道德,有一定学术水平,完成相应专业学习和培养要求者,均可按本实施细则的规定申请硕士学位。
第二章 学位授予条件
第四条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具备下列条件可授予硕士学位:
(1)在学习期间已经按培养计划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
(2)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与所学专业领域相关的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3)以贵州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及本人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含录用)至少1篇与专业方向有关的论文(有正式刊号,且不含增刊);或者以贵州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排前3位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品种审定证书、省级授权的行业标准或行政许可及艺术作品;或者获得省部级成果奖三等奖以上以及国家奖励办认定的行业和社会的奖励。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5)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建议授予其硕士学位,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
第五条 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者,具备下列条件可授予硕士学位:
(1)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且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
(2)必须在四年内通过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
(3)必须在四年内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及申请硕士学位专业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不要求考专业综合水平考试的学科不作此项要求),并取得合格证书。
(4)课程结束一年内,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阶段的注册申请工作。拟申请同等学力学位人员须提供简历、学位及学历证明、研究生课程成绩单、全国统考合格证(交复印件,验原件)、所在单位对申请人的情况简介(包括思政表现、工作成绩、业务能力、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拟申请学位相关的科研成果、论文、专著、获奖证书等证明原件(交复印件),到学位办公室办理学位申请注册手续。校学位办公室会同申请专业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请人进行审查,对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成绩进行认定,经批准注册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5)学位论文阶段申请注册一年内,必须提出学位答辩申请。学位申请受理时间为每年3月和10月。论文工作结束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可向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答辩申请,专业所属培养单位对申请人的硕士学位授予条件进行全面审查,预审通过后,即可填报该生的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经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并报校学位办公室审批。申请人员需提供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职务专家(其中一人为校内硕士指导教师)的推荐材料。
第六条 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受理其学位申请
(1)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有严重问题的;
(2)在校期间受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者;
(3)未完成培养计划,或未取得规定的学分者;
(4)有考试作弊或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者。
第三章 学位论文的形式和基本要求
第七条 学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可以是学术研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工程技术报告、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职业教育研究等形式。
第八条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申请人的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字数不得少于各专业领域对论文字数的最低要求。
第四章 学位申请人资格审查
第九条 学位申请人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考试合格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审核同意,可向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答辩申请。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应填写《学位论文答辩审核表》,指导教师要写出对申请人的详细评语(包括思想政治、学习和工作表现),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查。预审通过后,即可填报该生的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经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并报校学位办审核备案。
第十条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一般在规定的学制内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特殊情况者,经批准最多可延长1年时间)。原则上要求入学后5年内完成硕士论文答辩。
第十一条 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者的答辩时间按本细则第五条规定执行。
第五章 学位论文评审
第十二条 通过资格审查后,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是否同意答辩的意见,统一将同意答辩的研究生名单报校学位办。
第十三条 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认真组织好论文的评阅工作,聘请与学位论文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在答辩前1个月左右对论文进行评阅。学位论文评阅人至少2人(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人),均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评阅人由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定。
第十四条 评阅人认真评阅论文后,填写《学位论文评阅人评阅意见书》,写出详细评语。评阅人应对论文可否提交答辩和是否达到申请相应学位的水平提出明确意见,供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
第十五条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学位论文不得进入答辩环节:
(1)有两名评阅人持否定的评阅意见者;
(2)如有1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意见,则增聘1名评阅人再行评阅,评语仍是否定意见者;
(3)未全部收回学位论文的评阅书者。
第六章 学位论文答辩
第十六条 学位论文的答辩采取预答辩制度。正式答辩在预答辩后1个月左右内进行,以确保充足的时间修改学位论文和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和评审。
第十七条 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1)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应至少有1名正高职称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应至少有1名外单位专家参加),另设秘书1名。硕士论文答辩人的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委员会成员应事先对学位论文进行审阅。
(2)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报校学位办备案。
(3)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学位论文答辩记录。答辩秘书应由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担任。
第十八条 所有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公开进行(依法需保密的除外)。答辩委员会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把关,不投违心票,不降低要求,审查学位论文是否与所学专业领域相关,是否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第十九条 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均到会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程序如下:
(1)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论文答辩会,宣读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宣布答辩会开始;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
(4)答辩委员会就学位论文涉及的疑点和问题提问,论文答辩人释疑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
(5)答辩委员会成员举行内部会议(论文答辩人及其指导教师须回避)。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评阅人和导师的评阅意见,经答辩委员会讨论形成答辩意见,就是否建议授予学位做出决议,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6)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当面向论文答辩人宣布答辩委员会决议和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
(7)答辩会结束。
第二十条 论文答辩应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要有详细的答辩纪录。
第二十一条 答辩成绩及决议的形成
(1)答辩委员会在认真听取申请人公开答辩的基础上,根据论文评阅的意见和答辩情况,答辩委员会成员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评分,答辩委员会据此投票就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做出建议,形成统一的答辩决议,填入《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表》。
(2)答辩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全体委员2/3以上同意,视为通过论文答辩。
第二十二条 答辩委员会秘书在答辩前应填写所有材料表格,答辩结束后,按规定填写,装订成册(一式两份)后交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第二十三条 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建议,其硕士学位论文经修改或补充后,半年或1年内可再次申请答辩一次;重新答辩时,论文答辩委员会应当有半数以上成员为原有成员,如仍未获得通过,不得再次申请答辩,按肄业处理。
第七章 学位评定与授予
第二十四条 经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申请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根据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坚持标准,保证质量,逐个审核其政治思想表现、课程考试成绩和论文答辩情况,以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分别做出是否同意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并填入《学位申请书》,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分委员会提出的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名单进行审批,并填入申请人的《学位申请书》,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字。
第二十五条 校学位办对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建议和相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后,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建议名单;对学位授予有疑问或有争议者,校学位办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有疑问或有争议者的全部材料,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以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超过半数以上者视为通过,方能授予学位。
第二十六条 对答辩中存有疑问或争议的问题,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处理。必要时可另行聘请专家重新评阅论文,或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再次评定。
第二十七条 校学位办如发现学位授予有错误,或发现有严重违反学位条例规定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召开会议进行复议,并投票表决。如确认授予有错误,宣布所颁发的学位证书无效,由校学位办追回。
第二十八条 学位评定工作结束后,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录入和整理该学位授予信息报盘,由校学位办汇总统一上报。
第八章 其 它
第二十九条 学位证书填发日期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决定之日。单位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的研究生学位证书,由学校直接寄送培养单位。
第三十条 本实施细则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批准后生效。今后新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参照本细则执行,本细则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校学位办负责解释。
第三篇:过来人分享在职考研的11点经验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过来人分享在职考研的11点经验
随着时代的变化,参加在职考研的上班族越来越多,很多人也会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考研还是早做决定对自己的未来更好!给大家整理一篇在职考研的复习经验,鸡汤干货都有,大家各取所需吧!
我是参加全国统考的全日制学术型考研,不是在职研究生,上研期间保留职位,今年考北京学院路上一所985,211院校成功。
上班了之后才知道边上班边考研有多么坑爹,基本上只有在每天下班之后才能看几个小时,白天工作比较累晚上还要继续看,复习前后跨度四个月,每天除去上班时间基本只有下班4个小时的完整时间和上班一些零碎时间。
希望我的经验可以给边上班边考研的孩子一点点启发,少走一些弯路,具体哪科怎么安排复习计划已经有很多大牛说过了,我也不赘述了,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大家少走一点弯路:
1、在复习的前期中期。
复习全书对高数的学习有非常好的帮助,多年的考研练习题从各个角度帮助理解,但是也是因为是全书考研题跨度太长,是复习的思路不是最后冲刺的思路,在考研后期一定要以真题为主,反复研究琢磨,也是提分的关键。
2、数学复习。
最好不要复习一遍之后才复习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还有就是数学,我每天尽量在晚上的时候看全书前面的分析部分,然后把思考不出的难题抄到笔记本上,全书每章后面的习题全部抄到本上,做数学题不用一直看着,看一会记住一道,然后自己想自己推理,边想边听领导讲话,全部想明白了再写解题过程。
这样你走在路上,领导讲话的时候,开会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都在分析题,不但效率高解题思路也会锻炼的清晰明确,我用手机像素比较高,有些题太长就用手机照下来,吃饭的时候和上厕所的时候可以看。
6、关于抓紧时间。
我有两本全书,办公室一本,宿舍一本,办公室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看,把封皮拆掉,包个皮,掩饰一下,毕竟别人都在工作,你大张旗鼓地学不好,而且我们也很艰苦,经常要值夜班,我依然带着全书去看。别人累的在打瞌睡,你就一个人使劲看,把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考上,一战而定!
好了,就是这么多了,工作的人才能体会到兼职考研的不易,在苦难中锤炼,一定会浴火重生,这样的劳累过后,在以后的工作中碰到什么困难你都觉得不是苦难,送大家一句我最喜欢的毛主席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页 共 3 页
第四篇:在职考研经验总结
在职考研经验总结
【我是参加全国统考的全日制学术型考研,不是在职研究生,上研期间保留职位】
本人今年考北京学院路上一所985,211院校成功,上班了之后才知道边上班边考研有多么坑爹,基本上只有在每天下班之后才能看几个小时有木有,白天工作比较累晚上还继续看有木有,复习前后跨度四个月,每天除去上班时间基本只有下班4个小时的完整时间和上班一些零碎时间,希望可以给边上班边考研的孩纸一点点经验,少走一些弯路。
具体哪科怎么安排复习计划已经有很多大牛说过了,我也不赘述了,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大家少走一点弯路:
1)在复习的前期中期复习全书是在对高数的学习非常好的帮助,多年的考研练习题从各个角度帮助理解,但是也是因为是全书考研题跨度太长,是复习的思路不是最后冲刺的思路,在考研后期一定要以真题为主,反复研究琢磨,也是提分的关键。
2)数学最好不要复习一遍之后才复习第二遍,一定要穿插着来,和英语背单词一样,复习到第四五章时要安排时间看第一张,六章七章之后看第二章,这样才能提高记忆效率,数学以动笔为主不要直接看答案,硬看过去能让你学更多的东西。
3)英语贵在坚持,我们上班中午有一个半小时休息时间,再加上前后打酱油约两小时,我一般都是爬半个小时小睡保证精力,剩下的一个半小时吃饭、做两篇阅读和错后归纳,就这样每天休息两个小时学习,最后60多(本人四级438),虽然不是突出的分数,但是对得起我的学习时间了,坚持一定有成果,万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4)关于考研班,对于上班的童鞋尤其必要,闭门造车要不得,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大块时间,更加需要有人指导,才能让学习更有效率,考研班的讲课更接近真题,接近考试思路,提出一些重点题非常有用,通常都是真正出题的大题方向,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要说没时间,我一般周六日也加班,加一天,休一天,但是我在网上报了**的网络课程,也是一样的,晚上学的累的时候拿出来穿插着看,按着复习进度走。有时间的报班,确实没有时间至少要报个数学的网络课程,能帮你省1/4的时间。
5)关于一个小技巧,这个方法很好用,准备一个笔记本,能活页加纸的,我的笔记本就是从正面翻是领导讲话,开会记录,工作计划要点,但是从背后翻,嘿嘿,就是50个单元记不熟的单词,还有数学题,每天开会或者培训的时候,我就拿出来做或者背单词,领导也看不见,零散时间效率特别高,一天至少能省2个小时,也不用专门拿出整块背单词的时间了。还有就是数学,我每天尽量在晚上的时候看全书前面的分析部分,然后把思考不出的难题抄到笔记本上,还有就是全书每章后面的习题全部抄到本上,做数学题不用一直看着,看一会记住一道,然后自己想自己推理,边想边听领导讲话-_-!,全部想明白了再写解题过程,这样你走在路上,领导讲话的时候,开会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都在分析题,不但效率高解题思路也会锻炼的清晰明确,我用IPHONE手机像素比较高,有些题太长就用手机照下来,吃饭的时候和上厕所的时候可以看。
6)关于抓紧时间,我有两本全书,办公室一本,宿舍一本,办公室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看,把封皮拆掉,包个皮,掩饰以下,毕竟别人都在工作,你大张旗鼓的学不好,而且我们也很艰苦,经常实验值夜班,我依然带着全书去看,别人累的再打瞌睡,你就一个人使劲看,把第二天的时间全部补回来,这样值到早晨回去睡一觉,起来接着学。
7)关于设立工作节点,做计划的时候和做工程一样,有大计划,有工作节点,到一个节点一定有个标志表示你完成了某个阶段,可以转入下一个阶段复习,比如前一阶段X月X日,英语阅读平均一篇错误保持在两个以内,就进入下个阶段,把阅读错误保持在一个以内,计划要有,一定要具体到某一天学什么,学几页,看几张,完成标志是什么,要用对待做工程的态度对待计划。
8)关于质量体系,做工程的都知道,要有质量体系验证你的工程是否合格,不合格如何补救,学习也一样,做每一道题,做出来了,涉及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没有做出来,原因在哪里,如何查漏补缺,如何下一次可以做出来,脑子里一定要清清楚楚。
9)关于奖惩制度,工作有奖惩才能保持积极性,学习也一样,我个人比较懒惰,喜欢看动漫和手机小说,凡人修仙传截止到更新章为止,我反复看了4遍,就是因为没有奖惩约束,经常学习开小差,所以我给自己设立奖惩是这样:
每天上午有上午的计划,下午有下午的计划,上午计划完成,中午照常吃饭,如果没有完成,就罚自己不能吃饭,只喝单位食堂两碗免费汤和2个馒头,这样既省钱也不会因为饿影响下午的效率,一周计划完成的好,周日可以休息半天。
10)关于休息,休息很重要,我就不多说了,但是对于边上班边学习的人,学习时间就是从休息时间里挤出来的,我每天都是6个小时的睡眠,白天很容易犯困,晚上下班去自习室,更加困,困的话就趴着睡一会,不要勉强,一般也就十分钟,脑子立刻清醒了。
11)关于工作和学习的协调,心理要明白,为什么边工作边学习,是因为不想丢掉工作,领导交代的任务一定要好好的完成,让领导满意,这样领导也会给你方便学习,你心情也好,不影响你以后的发展,不能说我要考研就不管不顾了,这样你不如完全脱产考,不用吃这份苦。但是也不能全顾着工作,考研和晋升提拔一样,很多时候机会只有一次,领导不可能给你好几次机会,边工作边考研就是吃苦,打得了硬仗,要考就要一次考上,缘是万举万当,一战而定!
好了,就是这么多了,工作的人才能体会到兼职考研的不易,在苦难中锤炼,一定会浴火重生,这样的劳累过后,在以后的工作中碰到什么困难你都觉得不是苦难,送大家一句我最喜欢的毛主席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第五篇:在职考研经验之谈
考试是要靠理性的,现实是政治和英语里都有依靠理性无法得分的部分:政治是30分多项选择,英语是40分阅读理解。精心的准备也许不能让你稳拿这些分数,应有思想准备。有的朋友查到分数以后觉得难以置信,可能是对这两部分的得分情况估计乐观。但是剩下的部分,即英语卷的完型,作文,翻译,听力;政治的单选和主观部分确是我们可以掌握主动的,准备好了这130分收获80%以上的得分是很正常的,我们应有充分自信;加上非理性部分不低于50%的得分,精心准备考研这两门应能收获120~130的分数甚至更多,这已足够了,至少在总分和单科分数线上不会受牵制。
这种情况相信大家都见到了,刚考完那会儿针对阅读理解的讨论不可谓不激烈,有些标准答案难以服众,这至少说明很多考生无法理解出题的意图,注意是“无法理解”,也就是说让你选,你无论如何都不会去选标准答案。至于政治,我不止一次听到上海二军大的政治辅导老师(该老师负责上海地区政治卷子复查)称:有些多选题让他选他也选不对,因为要么理论界就有分歧要么语义含糊不清。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分析》一书有对考试学理论的分析,我等普通考生虽看不懂,但从“区分度”等术语当可猜到所谓“非理性”题目部分是为拉开考生分数区间,进一步筛选考生。此部分不伤大局,通俗讲属拔高部分,我们作到全面深入复习即可,不必专为此部分多费心机,省下宝贵的时间和体力另做它用。“用”英语,考研不攻自破
需知考上以后,英语是你的必备技能,你得胜任口语交流,你得能写原汁原味的书面材料,你得面对大堆原文资料,你总不想那时才一样一样去练吧?不妨在考研时就把这些技能一一搞掂,学会用英语,则通过考研英语轻而易举;反之,把考研当六级之类的东西去准备,把单词书模拟题和作文模板当成复习的中心,并不是说考不过,只是考上以后在使用英语方面可能还未入门。那样做在大的战略方面就有问题,毕竟考试大纲写得很清楚了,要害在一个“用”字。
记得2000年秋初到加油站论坛的时候,当时的英语版使我受到强烈震撼,以斑竹apsmam为代表的的一些高手经常写英文帖子,内容有学习经验,作文习作,抒发情感,当然还有灌水。大家年龄都差不多,我却从没想过英语是可以这样学的,我在以往的教育环境里无不是背单词—学课文—考试,我也凑合着拿到了所谓的CET-6。说来惭愧,当我也想用英语表达我那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景仰之情时,我发现我只能写出This is a pen.That is a pencil.这样的东西,我知道我的方法出了问题。这种想法令人非常FT,但是同时我的眼前好象打开了一扇门,一方精彩的空间出现了,我知道我会在一年以后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之后发疯似的翻看外语帖子,寻找高手们的经验,渐渐开始明白象我这样的情况应如何从头开始。我当时能认识的词汇可能有5000~6000,能放在句子里写成地道英文句子的单词则几乎没有,这是写作能力一片空白的原因。作为工科学生,我的单词来源是大学英语精读教材1~6,后两册是为考六级自学的。所接触的文字材料也仅限于那几十篇课文,有时看看报纸,发现生词太多,根本记不过
来。听力听过几个学期的VOA,适应了速度之后还是有些东西总是听不懂。口语当然也是一无所有。
弄清了现状之后,就大概定了一个计划,依次对付词汇和听力,顺便拿下写作,最后是口语,至于阅读是不用练的。按照从论坛上得到的经验,于英语国家的新闻出版物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在10000以上,所以这个数量应该是用好英语的最底线,那么这10000个词怎么记,我请教了读美国文学硕士的昔日同窗
jasmine,她的回答是刘毅的Vocabulary系列。于是我开始背5000和10000两册,同时还有一本收录5000左右词汇的《考研英语词汇必备》,我是每个例句都背了的,大约有20000个吧。两个月后背完,开始觉得脑子里有了一些常用词汇的句型。太令人兴奋了,以前背单词就是孤立记每一个单词,从没想过要记一个词的上下文,所以读文章的时候句子结构稍微艰深便会犯“一字一顿”的毛病。想通这个道理是背单词的苦功初见成效。
单词背过,接着便要想法巩固。我选的文字资料是北外的《LISTEN TO THIS》教师用书(英语中级听力和高级听力),这两册书是很多学校外语系的教材,内容全英文,各为700多页,总70余万字,可起到一箭双雕作用。中级教材我读过6遍,巩固了一些前期背的词汇,新见了很多常用的句型,另外书中有1000个未见过的单词,我能认识的词汇>11000了。
《LISTEN TO THIS》中级磁带听了好几遍,觉得很有趣,外国人说话也有很多口音,听起来和我们学的标准音标大不一样。由此想到我们在平常和老外打交道,对方发音未必都和播音员那么标准,练习时候,听的越多越怪越好(预感在2002考试时应验,考试听力用的是中学教室的大喇叭,放音伴有杂音,我因听惯了希奇古怪的英语方言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后来偶然看中央台的英语新闻WORLD WIDE WATCH还有SUNDAY TOPICS,发现以前怎么听都觉得快的节目现在好象放慢了速度在等我,每两个单词之间都有很大的间隔,似乎专门留给我思考前面的东西。不信?试试看。
《LISTEN TO THIS》高级的内容是以里根当政时期的美国电台广播政治类节目为主,内容比较单一,不象中级那么有趣,另外单词的深度也相应增加,有些是报纸媒体都不太常用的,我听的次数少一些。
这时已是2001年5月,有意识地运用前段时间积累的大批单词和例句,用蹩脚的英文在外语版参与讨论,注意看高手们写的东西,艰难地开始了写作练习。一个月后发现积累的写作资料不够,又买了四本原文书,上外的《英语语言学》,首都外贸大学的《微观经济学》,上海交大的《英语分类阅读珍粹》,西安交大的《美国文化史话》。前二者为英文教材,用于泛读;后二者收录的都是300字左右的短文,其中的句子可谓千锤百炼。粗粗总结:这四本书里有6000以上我没见过的词汇,背之。
写作开始会本能地写一些搭配,想不起在哪儿见过,但是过后翻书偶尔却能看到这些搭配。该算初级的英语思维吧。开始能用分词从句等手段把只有几个字的短句扩充为比较复杂的句子,但是经常犯语法错。这个阶段常犯的错误是不厌其繁,再小的事情也要把它写成句中套句,经常滔滔不绝地轻易凑够200字。
开始注意高手们帖子的细微之处,一点一点剔除自己的语法错误习惯,看到许多人推荐《新概念英语3》,也去弄了一本,学会了书信的常用格式。注意到长短句应互相配合。
六月的一个早晨,5点左右睡不着了,上网聊天,在烟台热线的英语聊天室里遇到一位搞外贸的大哥,聊罢道别。
他说:Your english is good, at least reasonable.我说:It’s four months hard work that enables me to employ some basic patterns.夏天到来,心中却不再燥热,我想,接下来我可以弄其他的东西了。英语,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