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位华西374分中转西的经验之谈
一位华西374分中转西的经验之谈
总分 374 政治 75 英语 66 西医综合 233 顺利录取 尘埃落定。
从来没有想到,复试面试时,自己居然哭了,纸巾都没带,一直在用手擦眼泪。
当时老师的问题是,从一个国重的高中到二流的本科院校再到考华西,从中医考西医的感受 从没有想过会问这个问题,毫无准备。就把自己的感受真真切切的表达了出来,说了很久,一边说,眼泪忍不住一直往下掉。。
中医考西医真的不容易,写下此文,只是想与所有即将或准备考研的同学共勉,(一)关于中考西---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医考西医,确实有太多的顾忌,一方面觉得中医就业前景似乎不太好。另一方面,又怕考西医综合太难,或被西医院校的老师歧视。也许是因为高中是国重,有着太多的光环。到大学时,自己内心真的有种落差感。犹豫过,迟疑过,最终坚定下来。告诉自己,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不要怕失败,因为我们年轻,这是最大的资本。高考对我来说是一次挫折,可人生真的很难一帆风顺,既然失败,我们必须要有接受现实的勇气,更要有改变现实的勇气。
(二)关于考研的准备--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在班上总成绩只是中等,只有第一年拿过奖学金,而且也只是三等。从确定考西医方向开始,我就不再关注奖学金,不再关注总成绩排名,因为那些都涉及到许多中医的课程的成绩。我中医的目标不高,通过考试就行。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把重心放在了西综的课程上。
因为来自中医院校,必须先过西综这关。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在学这些课程时,我去不同的班上听不同的老师讲过两到三遍。每个老师有不同的讲课思路和重点,觉得多听一遍的效果真的不错。到考研这一年,买了全套第七版的教材,贺银成的书,北医的书,第七版教材以及相关视频。西综知识点很杂,记了又忘,忘了又记,重复是关键。第一遍看书会很慢,不要紧,打下好的基础,以后每遍的复习会越来越快的。我习惯在学习之前列个复习计划,以一轮复习的时间为限,最常的计划是两个月,最短的大概一周。西综的知识点很杂很散,总结是关键,比如各个科目中“最”的总结,重要的英文名词的总结,重要数据的总结,易错点总结,顺口溜总结(我个人喜欢编些顺口溜,觉得很有效)。
参考;贺银成的辅导讲义,同步练习,模拟题,北医强化题集,模拟题,贺银成的内外科,生理病理的视频,南方医科大 姜立的生化视频(贺的辅导班很贵。我是在网上买的相关光碟视频,那样便宜很多)
PS;今年反贺银成的现象确实有点明显,北医强化题集,我个人觉得不错,题量有点大,考点比较细,可以弥补贺考点遗漏的缺憾,但缺点是,答案有错,且答案没有解释。我觉得,就做错的题和有疑惑的题目马上翻书找答案的过程,本身就是加深印象的过程。北医模拟题,贺银成的模拟题,十二月做的。我习惯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另外张纸上,在书上标记错题番
号,那样,可以方便第二遍做题或者看错题。
英语;我英语花的时间不是很多,关于英语复习,体会主要有三点;一。真题很重要。我没有做过一套模拟题,没有做过一篇真题以外的阅读。真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了这几个过程。做真题,查单词词组,准确翻译出包括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题型中每个句子(这点很重要)。二,背诵很重要。考研的真题阅读文章非常经典,用心去体会,抛开题目本身去感受文章,会有很多其他的收获。很多文章自己忍不住给背下来了。有的句子非常经典的,背下来,以后潜移默化里,就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三,读英语很重要。作为一门语言,英语读出声来很重要。阅读,翻译,完型都可以读,我每天会读半个小时左右。
我英语前期花的时间主要在单词上,看了几遍单词(宫东风讲视频的单词我个人觉得不错,网上有下载),关于记单词的方法,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真的,单词是基础,真的很重要,遗忘是正常的,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七八月开始,认真的研究每一篇的阅读,查单词,翻译,体会一篇文章,大致用了一个半小时。这个过程很慢,但进步是潜移默化的。
参考;张健的真题解析(黄皮书),这本书我主要是在看里面的翻译部分。
新东方 王江涛的高分作文(我十一月开始用的)及其相应视频
政治;我是大纲出来后才正式开始看的。以大纲解析(红宝书)为核心。在网上买的强化班视频对着书看,看了两遍后,开始做题。任汝芬的序列。十二月的时候,上了个辅导班的冲刺班和强化班的现场授课班。感觉不错。我政治觉悟不高,老老实实的把任汝芬的题做了两遍,再加上认真对待辅导班发的讲义和勾划的重点。考研前的半个月,政治放在了核心地位,英语,西综都在给政治让步。用了大量的时间背政治大题。回想起来,这种策略是正确的。此外,政治的时政部分不用太早看,到十一二月有相关的资料出来再看。
参考;八月到十一月;大纲解析(八月左右出版),任汝芬序列之 二,三,。十二月;肖秀荣的四套题,任汝芬最后四套题。
PS,关于辅导班,我个人建议报个十二月的冲刺班的现场班,政治方面的辅导机构,或多或少能把握住考研命题的大方向,强化班在网上找找视频来看。个人觉得这几个老师讲政治讲得非常好。哲学;张俊芳。毛中特;王向明。近代史;汪云生。
九,十月份时,辅导书籍满天飞,我买了太多。徐之明的,张俊芳的,小题狂做,陈先奎2000题,都买了,结果全部是新的。对这些书不做评价。只是想在此把教训告诉大家,政治买太多的参考书是浪费钱,好好做好一两本就够了。
(三)关于时间与精力--所谓舍得,就是有舍才有得
考研的这一年很特殊,得承受很多。静下心来复习真的很重要。放弃没必要的聚会,娱乐。一心一意做一事。人不可能同时得到太多,要所有得,必须要有所舍。人一辈子,执着于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多,选择了考研,就把它当做其中的一件。
考研不只是脑力活,而且也是体力活,消耗很大,压力也不小。良好的身体是应对压力的保障。从大一开始到现在,我基本每天晚上都会慢跑将近一小时,考研期间也是如此,考研时,对我来说,慢跑是种很好的减压的方式。
关于感情,其实是最麻烦的事情,也是任何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遇到的。有人因为失恋考研,有人因为考研失恋,也有人因为考研,走到一起。之前已经有了稳定的感情,不要因为考研而轻易放弃;而对于考研期间发展新的感情,我个人建议最好持慎重态度。我去年一年也遇到过些人些事,彷徨过,纠结过,分心过,然而发现,真的很难平衡考研和感情,最终,选择了前者。义无反顾。
一句很有感触的话;
没有谁的心,会因为追逐梦想而受到伤害。
衷心的祝愿所有即将或准备考研的同学
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实现最初的梦想
第二篇:13华西经验之谈
又是一年考研时,回想去年四月考研起步的时候,我大概也像论坛里大多数研友一样迷茫彷徨吧,不过好在有论坛的各位前辈和学长的细心指点,总算度过了这个艰难的起步阶段。很幸运的是,经过一年的努力和磨砺,终于我也如愿以偿考上了华西药学院,现在,作为回报,我写下这篇经验贴,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参考,希望你们也能梦想成真。
本人报考专业:药剂学成绩:70+70+220+
初试篇
记得去年开始准备时考上的学长就叮嘱我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综合分数,狠抓英语,政治。决定你初试成绩绝对是在英语政治上的,后来事实证明,的却如此。综合这项大家分数其实差不多都在220-230左右,极少有人能上240,往往是英语政治拉开了分差。所以,我先从英语和政治讲起。
英语
首先要说明,考研英语和你的四六级,英语基础并无太大关系,只要你好好准备了,绝对能考好,比如我自认为就是英语零基础的吧---------大一过了六级以后就再没有通过了--!说一下我复习英语的总路线和思路:
4月-6月背单词,收集资料→7月-9月开始英语阅读的重点训练(材料:97-03年阅读真题)→10月-11月利用真题模拟考试(材料04-10年真题)→12月-考前继续做真题,强化训练翻译,新题型,作文部分
英语的复习,我是从四月份开始的,首先就是毫无新意的背单词。确实如大家经历的那样,单词总感觉记不住,背完就忘,这很正常,但是你还是得背,英语的学习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开始做英语阅读真题前,背单词的时候要多花一点,后面就可以减少了,做阅读就可以代替枯燥的背词了~)。
在七月份之前我都没有开始强化英语是因为我同时开始了有机化学的复习,这点后面会提到。
到了七月,时间充裕的时候,我就开始了英语阅读的练习,真如前辈们所说,得阅读者的天下,此言不差,这不仅仅是说考试的时候阅读高分是总分好的保证,还有便是阅读能做好的人翻译,作文部分也能做的很好。所以我们英语复习的重点始终要放在阅读上,用阅读来带动我们其他部分的强化。
在我准备英语的过程中我非常幸运地遇上了新东方的朱伟老师,这里不是打广告,而是诚心向各位同学推荐,我的复习路线大体上就是他给学生们计划的,非常不错,既有效率又省时间。我用的是他的网上辅导班,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报一个班,不想去得同学也可以在网上找找13年的视频看,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在七月份,我就是跟着朱伟老师的阅读基础班走的,用97-03年的真题阅读进行训练强化,做真题,看视频,听讲解,掌握了做题的方法,改变做题思维,效果十分明显!(我个人认为我吸收的很好,以至于强化班和冲刺班我都没怎么看,后面不懂得时候自己翻翻黄皮书就搞定了),注意:从一开始做题就要有时间意识,一定掐表做题~
到了十月,经过了阅读的扎实的训练后,我就开始了真题的全面训练,每次安排下午两点-五点,三个小时掐表训练做题,自己打分评价,训练做题思路,速度,与准确度。做完以后看黄皮书分析,听朱伟老师讲解(黄皮书只会收录最近几年的真题,所以只需做这几年的全
套~其余年份将阅读做完就ok了)
阅读的训练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份,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着手翻译,作文和新题型的强化提升了。正如我之前所说,在阅读的训练中,你已经潜移默化训练了以上部分,你所需要的只是点睛而已,即做题的正确方法。翻译的话,我是看的唐静老师的视频,真的,看完以后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做翻译立即轻松了(不会很夸张吧,哈哈)。新题型的话我敢说绝对是我提升最好的一个版块,之前自己做的话总得错两三个听过张销民老师讲解后就都能做对了~最后的考试十分轻松到手~ 作文的话我也是跟的新东方,就上了朱伟老师的冲刺班,作文的话,上一个冲刺班足矣,朱老师总结的“模板”很好用(虽然老师他总不认为他给我们的是模板~~)。
总之英语的复习大体上就是这样,我是以做真题为主线,辅以辅导班的视频讲解,以坚持我基础最后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的。
辅导教材:新东方单词红皮书张剑黄皮书新东方网络课堂07-12年考研英语真题
政治
首先,对于政治,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有畏惧心理,尤其是女孩子们,男生其实也没什么优势啦=)在政治的复习准备上大家都是零基础出发的,只要好好准备的人,大家分数都差不多,考个六七十分也没什么问题!
还是先说下我政治复习路线:
10月-11月看书,做选择题→12月着手时事政治+狂背问答题
政治的复习大家不用太着急,十月份开始足矣,但是从我的经验上来看我建议大家八九月份的时候可以向学姐学长借一本去年的考研大纲看看,熟悉熟悉内容,有个印象最佳~
等到考研政治大纲出来以后,考研政治复习就正式开始了,我去年是先买了三本书:大纲+风中劲草+肖1000.建议大家在拿到书以后看一章做一章,但是不要期盼肖1000能命中什么题,那只是帮你复习记忆知识点的罢了,大纲过完后,就可以开始看风中劲草了,这本书只能在网上买,是大纲知识点的提炼,有重点标注的,非常不错,到后期你基本就靠他了(大纲什么的,我看过一遍就丢一边了--!)因为十二月以前,你还是重点弄综合英语什么的,政治也投入不了太多,所以只能敢这么一点活了。
等到了十二月,肖四任四出来的时候,咱们的复习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选择题的训练。之前的你已经通过看书掌握好了知识点,那么现在就是检验的时候了,肖四,任四的设题风格近似与真题,很好,用来练手非常不错~还有就是这个时候时事政治也会出现,随便买一本就行,我买的肖秀荣的。
等到十二月起航二十天二十题出来的时候呢,复习就进入了最后阶段,那就是问答题准备阶段,虽说年年都有预测啊,押题啊,模板啊什么的,但是就我而言,我都没理会,我只是拿着二十题一阵狂背,再拿肖四的问答题揣摩一下答题方法就就完事儿了,考场上问答题无压力,有太多的话想往上写了,文思泉涌也不过如此了(背完二十题的效果~),所以问答题部分大家不要担心,最重要的还是做好选择题,一定要有选择得40分以上的霸气!
总之,政治复习就是得背,得看,得做,但是不要指望着押题能帮助你,侥幸心只会坑爹不偿命~
辅导材料: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风中劲草+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时事政治+肖秀荣最后四套卷啊+任汝芬最后四套卷+起航二十天二十题
综合华西药学综合,其实一句话就能总结,得真题者得天下,因为老师太懒了,年年用原题。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得认真准备~只是说真题就是我们复习的一切中心。
有机化学
把有机化学放在最前面不仅是因为他难且分值大,最重要的是,他是唯一一个不考原题的部分。但是,虽然他不考原题,它的知识点永远的那些,掌握好了这些点,你就能考好。有机化学我是从四月份开始看的,因为大三的下学期有很多课程,考试,所以时间不是很多,于是安排一部分给最需要时间积累的英语,再有就是有机化学了。在复习有机的过程中,我没有用刑其毅大爷的书,太难太厚不说,怕贪多嚼不烂。我只用了人卫版的指定教材+配套习题册。在复习的过程中,只需要做三种题:性质比较(比如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比较,看过真题你就知道~),写反应产物,大合成;只需要做两件事:反复做题+错题难题集整理,坚持并重复,即可将有机复习好~
特别要说明的两点就是,在有机化学的复习过程中你一定得安排足够的时间,复习得差不多后,你可以少安排时间,但是一定要定期复习,不要丢太久。真题也得做,一是练手,再有就是他也会考一些往年题库里面特别难的那些题。
分析化学
复习分化我是从八月份开始的,也是使用的人卫指定教材+配套习题册,前期复习是看书+做习题,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后期便是做真题,整理真题知识点+返回书本,将知识点重点勾画真理,你需要做的很简单,将真题里面的所有的知识点在书中找出来,背下来就能得绝大部分分数,再有就是多看分化书,看细节,一些特殊的重点的名词得留意一下,我之前写过一篇真题回忆会有这部分内容,最后我会在附一遍。
分化复习,最重要的就是细节,就像分化的工作那样~但是大家又是幸运的,因为每年分化真题的重复率是最高的,你们一定要将每一个分化真题弄明白,不要看原来做的答案,你一定得自己弄懂,究竟真确答案是什么,不懂的就和朋友讨论,向老师请教,这样才不会出现像我一样的悲剧(考完感觉能考280+结果只考了220+------------每年大家都是这样感觉,症结就在这儿)。
物理化学
很多学弟学妹向我表示物理化学太坑爹了,看书的时候被打击连连。我想说的是不用担心,过来人都是这么感觉的,但是考完以后又觉得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老师考的挺简单的。毕竟只有五十分,知识点不会太多。我是十月份才开始看物化的,我给大家的复习建议就是以真题为骨干复习,先做真题,不会没关系,把每一个知识点找出来,整理好,返回到书上,看明白弄懂掌握就好。明白一点说,那么厚一本物化书,你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过20个,简单吧~所以不要怕。还有就是,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做一下习题册,但是,太难的就不要做了,要有我不会的都不考的霸气~!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也不用太早开始,我是十一月份才开始(略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复习的材料也是真题+人卫教材+配套习题册。生化的真题重复率不高,但是真题里面出现过的知识点大家还是都需要掌握好,还是那样,做完题以后返回去找知识点,并记住。生物化学历年来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考题通常比较常规,考点集中在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结构、酶、三大代谢及代谢调控、生物氧化、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分解等章节。历年考题中也不乏偏、难、怪题,如2008年的生物化学部分就将考察重点放在药学分子生物学上,包括DNA复制和复制修复、转录和转录调控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生物遗传的章节。总之,生物化学部分注意答主观题,尤其是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全面、思路清晰、书写整洁。(红色部分是一个前辈的经验,我懒得总结直接照搬了,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哈~)我要说的一点是,今年综合的题型又出现了改变,分化,物化都有变化,我的那篇真题回忆贴会有介绍。尤其是生化部分变动最大,取消了简答和名解,增加了英文术语翻译(仅翻译名字即可)和填空题,但是知识点都是那些,这就再次警醒我们对真题的重视,并且用正确的方法去利用真题,脚踏实地地去分析研读真题中的每一题,不要抱着丝毫侥幸心理。习题册的话,大家有时间可以做做,还是那句话,太难太偏的就不要做了(至于你问我什么是难的偏的,你自己去看真题,自己感受~)
心态篇
好的,到这里详细地复习方法经验就分享完了,但是我最想说的是,骚年,这仅供参考!!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于你,你只需要从中取精去糙,最后一定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才行。考研之所以那么乏味却又那么精彩,是因为每一个人的考研路都不尽相同,都是自己现在一段宝贵的经验,将来珍贵的回忆。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你我可能收获一些知识,或者一张入学证书,但是我认为最宝贵的是这么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你在这条路上没有人督促着,你只是自己要向前,要向上,要去追求一个更美好,更光明的未来,在这条路上,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曾经的最爱(小说,游戏,电视剧!?)为了梦想奋勇一搏,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一种磨砺,无论我们是否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毕竟都获得了很多,不是么?所以,我们朋友,当你走上考研这条路时,希望你随时能保持一往无前的霸气——我一定能上!但是,在你遭遇挫折和低潮时,也能够再次站起来,勇敢地走下去,毕竟前辈们说过剩者为王,毕竟只要努力过才不会有遗憾~
最后,还是想鼓励一下学弟学妹们:想想哥吧,正经十月份才开始复习,完事还感冒二十天,就十一十二月正经复习了都能考上,你们现在就在网上找资料认真准备的人有什么理由考不上!?考研真心不难!
谨以此文献给考研论坛,献给所有帮助过、鼓励过我的人们,献给我苦逼而又难忘的考研岁月!
K5231859
2013/04/14于大学宿舍
第三篇:考研英语、西综的一些经验之谈
英语阅读+西综
开篇想说,这些经验之谈不怕知道的人多,你开始用的考研资料可能都一样,但是最后考下来分数肯定是有高有低。一本金刚经,六祖慧能看它就是宝藏,别人看它就是天书,关键在你自己怎样去体悟,经验、辅导书之类也是如此。
在这个最迷茫的阶段,希望这些文字能帮到那些如去年的我们一样迷茫的人。
阅读
一,阅读的基本问题
阅读的各种类型的题目的做题方法和技巧每个辅导班讲的都差不多,不赘述。但很重要!
1.阅读的三个阶段和对方法技巧的态度。一是刚开始接触了一些做题技巧,听了一些辅导班的课,然后感觉阅读也没自己想像的那么难,有方法可循,但是正确率不高;二是做了很多真题之后,不知不觉的各种类型题目的技巧都合体了,做任何题都是定位→排除→选择。以至于不这么做心里都不踏实。但是这个是浪费时间的,不能应对真正考场上的紧张气氛,难免发挥失常。而且正确率也到了瓶颈期;三是经过第二个阶段又回归到方法上。技巧很有用,不要不屑一顾。每个辅导班的阅读方法技巧都不是凭空的,都是最简洁最便当的方法,不要舍本逐末。《如来神掌》周星驰练了那就是盖世神功,但是一般人看它只是本连环画。
2.基础的提高不于在你理解了A为什么对,而在于你理解了BCD为什么错。这是前期逐渐提高的关键!!做完每一篇阅读后,好好去分析BCD是怎么设置的,想怎样干扰你。主要的有⑴反向干扰(就是跟原文反着),⑵因果倒置(每个题都要警惕),⑶偷换概念(这个非常丰富,各种偷换),⑷以偏概全,⑸泛化,⑹无中生有,⑺过度推理,⑻时态错误等等吧。主要说下泛化,这个很普遍,就是把一个很具体很特定的东西给不恰当的推理推广,比如有一篇关于字母歧视的文章,说一些政治要员名字的首字母靠前,选项说要员们从字母歧视中获益很多。这个具体我也说不清楚,可以自己去体会一下。
3.中后期阅读中英文互译很有帮助。考研中期偏后一段时间,阅读做了好多遍了,可以说答案都快背下来了,这时可以尝试一下英汉互译(当然这不是说真题再重复做就意义不大了,真题重复多少遍都不过分,前期一遍一遍的去体会BCD为什么错A为什么对,后期主要体会A为什么对,体会你运用技巧定位到A的过程),把一片文章用汉语一句一句的翻译过来,尤其注意那些你不确定的长难句的翻译!这样你对文章的理解会又有一个新的小突破。有时间的话就把你改过之后的汉语口头翻译成英语。后期没有时间的话,我是做完阅读后,每篇文章挑出五六句长难句,做重点分析。以上工作对你翻译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4.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和顺序。时间的话就是15-20分钟最好,养成卡时间阅读的好习惯,要不在考场上会慌的。关于顺序,我两年尝试下来,感觉还是看五个题目→看文章→运用技巧地位解题这个顺序最好。看题目时画出关键词,先做到心中有数。
5.关于对题目的定位。不要最后只形成一种定位方法——看到某个词直接去文章中找它去,这样很费时间,而且好定位的词也往往是容易出现在错误选项中。运用技巧和规律去定位去,像例证题80%就是往上定位(因为例子是论据,肯定要证明上面的论点),指代题也是90%向上找去。其他各种题目容易出题的地方无非就是:①主旨句,段中心;②转折处;③长难句;④原因,最高级,比较等。你会发现好多辅导书都这么讲过,但是我们没几个人听进去的,可能感觉不放心,就想看见原词才算定位,多浪费时间啊,让你出题你会这么考啊?也
就是出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6.平时分析文章和实战是不同的,这个一定要分清。不管是分析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还是文章长难句的翻译,这都是平时的功夫。一再强调,在实战中在考场上,就没有时间那么做了,上来直奔主题,精确定位后,我只要知道正确选项为什么正确,并且我返回原文中能核实,能确定它是同意替换或是改写或是偶数否定等等吧,那我直接就可以选了,不要再浪费时间排除其他选项了,后面还有好多题还没做呢。
7.怎样解决难度较大的文章。不要特投入的逐字逐句的去读它去,要善于抓住文章的框架结构,行文逻辑。平常分析每篇文章之前我都要先给文章分层一下,正确与否可与黄皮书对照。常见的结构有⑴开门见山⑵抛砖引玉——别人错误观点→转折→正题⑶自问自答——文章开头提问→展开论述,中心就是对该疑问的回答。行文逻辑要自己总结去,比如例子上面一定有论点,例子出现在最后则还可能是作者感觉论述不充分,在加一个例子。框架结构理解了,文章也就理解个差不多了,至少也不会害怕了。
二、阅读大原则:
1.读文章时要跳出来,从大框上去理解,考研文章不会太复杂。(框架理解的问题张剑黄皮书的分层可以解决,自己去练习,向它靠拢)
2.做题时主旨放心中,去找正确答案:①主旨句,段中心;②转折处;③长难句;④原因,最高级,比较等。
3.确定最终答案时一定要返回原文(看看是不是①同义替换;②反话正说;③偶数否定;④改写等)。
4.不同选项抉择时,抓住主旨,抓住本段中心,抓住问题重心,重点。
5.态度题不要拘泥于某一段的定位,应为全文中心所反映。
6.排除法不能题题用,太费时;明显则精细替换之,如行得通,则可定矣。
三、注意事项:
1.2010年后新花样:
①同义替换不再拘泥于个别词的改写替换,还加上了主动与被动的替换。
②以细节题的形式变相的考例证题,以至于定位不准。如在同一段内“观点+例子”好辨认,但如在不同的两段:“观点或影响”→下段“讲具体事例”,则也大多在例证上文。这也是最根本的行文原则。
③写作目的的题——其实就是主旨题(不同于例证题),如:作者引用某个东西,intends to„?
2.如题目明确提出the author thinks„ The author suggest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或其他人,则往往会有别人的观点作为干扰项。
西综
可能我没有说明白,别把你们误导了,所以应大家要求写下来供大家参考。都是从大面上讲的,而且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做取舍,去具体的安排细节的东西去吧。从去年的教训和今年的经验两方面来说这个问题,主要是7个方面:
1.时间安排
2.怎么看书
3.难点记忆
4.后期记忆
5.真题的重要性
6.书籍的选择
7.病例题和多选是得高分的关键
1.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呢,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看的快有的人看的慢。但是按照历年大家的经验来看一般总体是3遍,不过最后一遍可以变成好多遍。
大体时间分配也没有定论,总的原则是,⑴自己的时间安排到最后不会让自己感到发慌,以自己能承受的速度看书。⑵到临考场前,一定要把最后一轮进展到自己的高峰期,不要到最后了最后一轮还没进行完,以大局为重,宏观掌握。
去年的教训是:时间安排不好,第三轮看书特慌,然后到最后了对整本书还没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一片混沌;反之就是经验。
2.怎么看书
这个说过了,我看书就是喜欢提前猜题,就是以应试的心态去看书去。西宗有三种类型的题ABX,对应的我看书的时候有三种标志,一就是√or★,就是教科书里面那些比较极端的字眼,“最”啊什么之类的,一般重点用√,非常重要就用★,这就是为了应付A型题;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性的东西,如几种结石,几种心肌炎之类的,每科都很多,看书的时候就标上A,B甚至C,D表示比较,这是为了应付B型题;三就是对于那些分条的东西,非常容
易出X型题,就用①②③④标出来,并写一个X表示很容易出这类题。还有很多,比如有的临床表现很特别或者很反常,就标志一个case,说明很容易出病例题。还有就是很多人说看完一遍说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我是习惯看书之前把这章的所有的大小题目先过一遍,总结出一个框架先,这样就至少明白了这章的答题结构和内容。你看我写东西也是先按框架来的,这样一目了然。
去年的教训:去年也是这么看书的,但是出来分不高,我总结就是说明问题不再看书上,这个看书方法很好,问题出在没有这么做真题上,真题重要性后面再说。今年的经验就是上面这个方法。
3.难点记忆
前期记忆我是比较喜欢右脑记忆,右脑记忆就是把一些难记的知识点变成一些小故事,变成一些顺口溜,甚至变成一些图片。不管是你自己总结的还是在网上看的别人的,都可以运用。举几个例子:比如病理炎症那章有个慢性肉芽肿常见疾病,太多了很难记,但是可以把它们变成一句话:真(真菌:组织胞质菌病、新型隐球菌)的马(麻风)上就要结(结核、结节病)婚了,还没(梅毒)有登记(寄生虫),急的抓(猫抓病)耳挠腮亦(异物)不管用。在比如恶性肿瘤有哪些:白血病、淋巴瘤、尤文肉瘤和那几个母细胞瘤不用记,肯定是恶性,主要是记忆黑色素瘤、精原细胞瘤、骨髓瘤、无性细胞瘤,可以记忆为一句话:恶(表示恶性)黑(黑色素瘤)势力无(无性细胞瘤)精(精原细胞瘤)髓(骨髓瘤)。再比如Cushing综合征有那么多临床表现那么多,你可以画一个小人,把他的症状从头到脚画出来,标志出来,这样再想它的话就想想那个图,从头到脚想他的症状。蛮好用的。
4.后期记忆
这个很重要,但也是西宗最令人苦恼的问题。看了忘看了忘。我总的原则是遍数大于深度,因为考研没有那么深,反而知识面特广。今年的记忆效果比较好得益于三点:⑴一遍一遍的看不如一下看三遍,到第三遍的时候已经熟的不行了,可能讲义上很长的一章十几分钟就能过一遍,而且这样最后一遍相当于又看了三遍。⑵宏观地看书,尤其是对于内外科,就是说以系统为单位,而不是原来的以章节为单位去看书去。最后是一晚上就能看一个内科或外科的系统,虽然很恶心,但是最后记得特别多,而且对一个系统有了一个系统的把握(这是在把黄皮书的真题分析透彻的基础上进行的,黄皮书是以系统为单位的,否则看不了那么快)。⑶做真题,在一边一边的做真题与分析真题中记忆,效果特别好。后面在具体讲怎么用真题。
去年的教训就是:慢条斯理的看,看的很细很深,钻牛角尖,到最后是什么状态呢,就是很偏很难得问题可能都懂,但是有的考过的知识点竟然没记牢固,顾此失彼吧。
5.真题的重要性
这个太重要了!!今年我又差一点重蹈覆辙,想最后剩一个月好好做题。有两件事改变了我的观点,一是我一同学说,真题特别好,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放到最后呢,为什么不提前抓住它呢?二是另一个同学说他做完黄皮书上骨科部分的真题,并分析完之后,感觉一下子就明白了,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要这么出题。我动心了,试试吧果然效果不错。分析完之后你就会明白好多题题可能就是考你某个知识点,翻来覆去的考;就会明白原来西宗也是很
精确的一个出题方式;就会明白题眼在哪儿。真题还是最关键的,重复很多,可能不是原题,但是知识点是不会变的。
去年的教训就是:老感觉做题不放心,感觉自己看书看的细,把真题放到最后一个月去做。最后一个月远远不够你去真正的了解西宗真题的妙用。
经验就是:要善于提取别人的劝告。真题很重要这句话去年很多人就和我讲过,但是我没信,所以输的很惨。今年最后两个多月的时间我都是看书与做题同步,甚至做题分析真题占得比重更大。
这个还要具体说一下怎么用真题:总体就是基础部分看着另一本书,做前一本的题;临床部分是看着另一系统做前一个系统。总之就是快忘记或者已经忘记的时候做最好。刚看完就做题效果不好,因为还记着。记不住或者错的多不怕,分析之后就会有一个小的质变。做完了对答案,把错了的知识点记下来,分门别类,每门课都会总结出来很多自己没有记住的或者记得不牢固的东西。带着这些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再去一下看三遍书,效果非常非常不错。
6.书籍的选择
课本、西综讲义、北医黄皮书、贺银成历年真题。
贺银成的历年真题是一套一套的,北医黄皮书是分章节的,后面临床部分是按系统遍的。黄皮书的答案是按课本解释的,贺的历年真题是用它的讲义上的内容解释的。北医黄皮书的临床部分非常好!讲的很透彻,尤其是病例部分,它会告诉你这个题的题干每一句话是干什么用的,非常受用。而基础部分两本书都是可以的。至于练习题呢,看情况吧,有时间做做也行的,尤其是刚开始看书的时候。但千万不能舍本逐末,真题必须是第一位的!习题都没有真题那么经典,那么精确。
去年的教训:就是一直在看课本和讲义,最后剩了20天了,开始做贺银成的历年真题了。而且是只做不分析。就对一下答案,觉着正确率还可以就这么过了。这都是假象,因为好多题你都在讲义上见过,或者做的时候忍不住翻了下书,自欺欺人。
经验就是:前期看课本+讲义,后来几遍就是看讲义+黄皮书(因为我把那些我认为是重点但是讲义上没有的东西写到了讲义上了),遇见不懂得再翻书。最后剩两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一边一边的做真题了。每天保证做一套贺银成历年真题上的生理部分,后来生化看完了,就每天做一套历年真题上的生理加生化部分,后来就是生理生化病理。我没有怎么做贺银成真题上的临床部分,内外科就是做北医黄皮书。上面也说了,就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做,做完了分析,并列出每个系统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带着这些薄弱点回去看书去,宏观的看,以系统为单位。上面也讲到了。
误区:不要以为做一套贺银成真题上的基础部分,虽然涵盖的面比较广,但是每一章节就那么几道题。当把10年20年的题都做完之后,所有的知识点也就涵盖了。
7.病例题和多选是得高分的关键
说病例和多选是得高分的关键,是在前面的单选和B型题能保证的基础上的。这是今年一个很重要的经验。①病例题 关键在于你对题干的理解,很多人都是看完题干然后跟着感觉走,这个准确率很难保证。分析完黄皮书的病例题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西综病例题是非常严谨,非常精确的,每一句话每个数据都有其妙用。这个跟你有没有临床经验关系不大,而是看你是否懂得它病例题的出题套路。举个例子,比如肾内的病例给你一个尿蛋白两个加号,再加一个AG比值变化,它是要告诉你这个病人是不是蛋白低了,低了就有可能是肾病综合症。还是肾内的,我记着有个肾炎的病例,根本就没有给你时间信息,但是最后选的慢性肾炎,这是因为题干给出了他Hb低了,再给了个血肌酐高了,所以这就应了书上说的慢性肾炎多有贫血和肾功能变化,这是一个慢性过程。还有好多好多吧,自己去分析总结、去体会吧。②多选题 多选题30道,改革之后是五门课每门6道题,所以基础部分的分量是很重的。生化和病例总体占得比例可能不大,但是在多选题中都是各占五分之一,一定要把握住。多选题最忌讳的是瞎蒙,没怎么练过,跟着感觉走,这是最要命的,这也是为什么考完估分和最后成绩差别很大的原因,毕竟60分呢!多选题也是一个比较精确的东西,而且更好的是不管基础还是临床出多选题的知识点重复的很多。上面也讲到过,可出多选题的主要就是那些分条的东西。比如肾衰的那些数值,尿钠、BUN等,经常考多选。糖尿病多选就爱考酮症酸中毒和昏迷的那些数值和治疗。胸腔积液的病因也爱考多选。等等吧,这些你做题之后就能自己总结出来。总之想得高分的话,多选题不是蒙的!
去年教训:就是没有去仔细地去做和分析病例题,都是感觉选哪个就选哪个,这个正确率不高;多选题也是那样,就是感觉着去选。最后以至于分数出来自己都不敢相信,还想着是不是多选涂卡涂串行了啊,现在想想不是那样的。感觉是不可靠的,还是那句话,西医综合的题是一个很精确的东西!
总结一下,今年最最受益的两个东西:一是做真题加分析真题,二是后期宏观的去看书去,记得多。
重申一遍,上面这些不一定适合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做取舍,去具体的安排细节的东西。我经常告诉自己:不要坐井观天!你只生活在这个小范围内,可能感觉自己已经够努力够用功了,但是可能远远不够。不过也不能压力太大,考研几乎没有和你周围人的竞争,都是自己在和自己的极限较量。总之,张弛有度的心态+充分的准备+善待你身边的每个人吧。
最后让尼采的这句话鼓励你们去战斗吧: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us,only makes us stronger!
第四篇:西综250+分的复习经验
2011年的考研已经尘埃落定好几个月了,由于一系列事情,再加上在下实在比较懒,现在才把自己的思路总结出来,提供给有需要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为时不晚。
我的总分388,政治68,英语64,西综256,对于西综的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这里我就说说西医综合复习思路和具体安排。
得西综者得天下
对于西综,我的总体思路是“理解为主,记忆为辅”。认真做过、分析过西综历年真题的人都会发现,西医综合考得越来越灵活,这就要求我们考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像06年以前那种单纯记忆,然后勾答案的题目已经越来越少(当然生化和病理除外,这两门没有什么可以理解的,但这两门题目各占15%,而且出题点相对比较固定,不用太担心,基本真题做过两遍就不会丢大分)。生理,内科,外科都需要我们去理解,尤其是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多问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条件会导致这个结果?而不是另一个。有一个例子,当我复习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时候,外科书上说L4、5压迫的是L5神经,我想很多人就会这么一带而过,当成记忆点就过去了,但是解剖上L4、5这里穿出的不是L4神经吗?为了确认这点,我翻了解剖书,L4、5这里穿出的就是L4神经,没有错。于是这就出现了矛盾,我把问题和周围的考研战友讨论了,没有结论,于是我向一个考到上海六院骨科学长请教了这个问题,他很热情,口头解释后我没听懂,最后给我发了图我才弄明白。这件事,但给我的印象很深,前不久还看到有人在骨科讨论版讲这个问题,我很高兴我能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不是被动去接受书本上的信息,并且通过自己的途径解决了这个问题。考研很枯燥,有太多的知识点要看要记,但是多点思考,多些讨论,“耽误”的时间不多,但学习的兴趣会大不一样。
上面说的东西也许还是比较虚,下面我给大家一些具体安排的建议 用书:不求多,但求精。老贺西综讲义+北医黄皮书,两本足矣!时间安排:
7月中到10月中,这段时间第一轮地毯式覆盖知识点,按着生理,病理,内科,外科,生化的顺序过一遍,不求记忆,但求理解。
知识点又细又碎的部分(比如生化)可以快速通过看过,因为这时你还不知到出题点在哪,什么都看细求全只会耗尽精力,从而觉得考研不可能完成。生理,内科绝对以书为主,老贺作为提纲。生化,病理看老贺为主,书上主要看插图帮住理解。外科情况复杂点,总论和骨科看老贺为主,普外看书为主,泌尿和胸外可以不看,追求高分的话看看老贺也够了。以上说的老贺为主,都是以贺银城的书为基础建立心中的知识框架(在后期复习中、考场上,框架比记忆琐碎的知识点更重要),不懂得地方还是要看书。黄皮书这个阶段我不建议做,打击人,还有效率也不要高,看老贺的书时,把他讲义上的附的一小部分题看了就行。这个阶段实习建议去,不要全都跑了,虽然临床上动手机会少,但查房看到的听到的都有助于复习。
10月中到12月左右,最精华的第二轮,成败在此!
第二轮开始时,很多人都会有点灰心,至少我是,第一轮花了那么长时间,第二轮开始了怎么什么知识点也不记得了。静下心来,告诉自己好戏才刚刚开始
我用的是以前一位高手推荐的方法,把生理和内科绑在一起看,病理和外科绑在一起看,生化单独放在最后。
不管哪一门,一律以老贺为主来看(不同于第一轮,时间不等人),这样效率高,看完一部分章节后立即去做北医黄皮书上对应的题目。北医黄皮好就好在按章节编写(虽然有漏掉少部分题目,无伤大雅,不必在意),答案解释也比老贺的真题好,尤其心内的那块。建议用铅笔做,错的做记号,这书还要用第二遍的!做完之后,无论答对答错,看答案解析,批上注释。题目做完了如果还能快速看遍这块知识的书就更好了,我称为“三明治”:快看书+慢做题+再快看书。
第二轮这个过程很细致,要很透彻,时间花的也多,我一直搞到十二月中旬,如果学弟学妹可以稍微提前点更好,但要保证质量。这个阶段也是最难坚持的,东西记不住,昨天才记得第二天又忘了;复习计划没有全部完成;心情起伏,各种打击,脾气也越来越坏。但是只要书不断,一遍骂人,一遍做题都可以。挺过这最难熬的阶段,胜利真的就不远了。
12月中到考前一周,这段冲刺时间主要就是做题!书没看完也要做题为主了,但不是乱做各种模拟题,而是把黄皮书再做一遍,尤其第二轮时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再搞清楚一遍。我喜欢不管做错做对,容易忘的东西都在题目旁边批注一下,老贺的书也是,提炼下,总结下,无论以后有没有时间看。这样,黄皮书认认真真做了两遍,我想心里也就有底了,你会自然就发现很多重复的题,很多重复的出题点,300分的卷子你自己出题的话,都可以出个200分了,所以说到底,真题还是真题!
最后一周时间,放松地做一两套北医绿皮书(简单,增加信心),就一两套足以了,我不赞成早早的做个十套在那里算分,一会240,一会200,忐忑不安。也可以做老贺出的历年真题(按年份编的,和北医黄皮就是排版不一样),以B型题和多选为主,单选这时候已经问题不大了。以上说的两种都是次要的,都是时间充裕的情况。而这时最重要的是把老贺的讲义过一遍,像和尚打坐那样,安静的把知识快速梳理一遍,一天一门甚至更快的速度(现在觉得不可能,到那时大家基本都可以)。这会为你唤醒很多陈旧的记忆,我考前晚上翻到的风湿免疫里的一个啥综合征(流产什么的,现在都忘了),第二天就正好考到。梳理知识点比什么都重要,不求运气好,但求心里有底,上了考场可以正常发挥。
忘了说诊断,呵呵,因为我也没复习,有时内外科复习带到时翻一下就行。
提醒一点,不要在意别人复习几遍的问题。去年11、12月我的研友传来了其他同学已经复习了七八遍,绿皮书做了240多的消息,我旁边的一个同学就慌了,自己才看了这么几遍怎么办。我想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是比较倾向于慢工出细活,最后就不完整的复习了三遍(外科只看了两遍),结果也很好。要排除外来因素,按计划做好自己,不慌不乱。毕竟试金石只有一个考场。我的一个学长,2010年考研,基础一般,之前找工作分心了,十月初才开始复习,踏踏实实看了两遍书,最后西综240+,总分360+顺利上了交大脑外。我就是从他告诉我的经验里得到了很多。
最后,无论我说的是否适合于你,都祝愿你通过坚持,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五篇: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
璧山县逸夫小学校 龚国勇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第一册54—55页《分一分》 教学目标:
1、感受分类的必要,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整理;
2、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
3、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教学难点:标准不同,分类的组别不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杂乱的图片和整理得干净整洁的图片,学生通过观看,感受到整理分类的必要性。引入课题:分一分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索
1、帮小熊整理房间,书柜。
学生纷纷献计,怎样才能把小熊的房间整理得干净整洁? 教师展示整理好的小熊房间,学生进一步感受分一分的必要性。
2、小组活动 活动准备:每组1个白色的圆片,2个红色的圆片,1个红色的三角形,2个白色的三角形。(我用圆片和三角形替换教材上的铅笔,是为了学生更容易操作,教师更容易展示。)
(1)、小组成员从信封中倒出圆片和三角形,再动手分一分。(2)、小组汇报成果,并说明这样分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具体分法。
第一种分法是按形状分:三个圆片分成一堆,三个三角形分成另一堆。
第二种分法是按颜色分:两个红圆片和一个红三角形分在一起,一个白圆片和两个白三角形分在一起。
三、课堂活动
完成55页课堂活动,练习六1、2、3、4、题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再读题。
学生理解题,再独立完成,最后展示结果。
四、实践应用
1、请得到教师奖励的小朋友上讲台,先把得到奖励的小朋友分成两组,然后老师加入得奖的学生队伍,再把讲台上的人分成两组。(我把书上的5题和思考题组合并改编成这道实践操作题,一是为了让教师的教学资源—奖品再次得到利用,二是学生在形象的实践活动中,会更加积极地开动脑筋,发散思维。)
2、整理书包。
五、总结:你在这节课中愉快吗?你收获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