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山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基准,坚持考查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在继续前几年命题思想的基础上,命题形式日益成熟,命题质量逐步提高。试题结构严谨,题量适中,形式活泼多样,从内容到形式符合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题型、题量基本没有变化
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分为五大基本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题、分析说明题、探究题。全卷共20小题,满分75分,与政治学科同场,考试时间共计为150分钟。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卷在题型上没有大的调整,分值比例也没有变化。体现了中考试题一贯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二、试题难度较之去年有所增加
2012年历史中考试题,难度较之2011年略有增加。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尤其是材料解析题和活动与探究题比以往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体现出注重历史知识点、线、面结合,侧重学生的历史视野,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对学生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的考查。
三、试题形式活泼多样、设问灵活
试卷题干素材丰富多样,图文表格并茂。灵活考查了考生的各项能力,包括读图识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获取新信息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等。并且题目设置多以小切口,考查多层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考试纲要》明确的以能力为考查主要目标的导向。
四、密切关注时事热点、周年事件
关注社会热点,试题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让学生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趋势,也是今年中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2012年历史中考试题与时事联系密切,体现了时代性。突出了周年纪念、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如:第17小题以丝绸之路为切口考查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探究题第20小题涉及到创新与发展,这些题目的设置均体现出关注周年和热点的特点,而且反映出历史中考重视论从史出、读史明智的学习目标,以及侧重考查学生大历史观的养成,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和发展联系
第二篇:中考历史试题
中考历史压轴试题
(一)一、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益为“中华第一鼎”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你知道该鼎建
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吗?()
A.商代甲骨文B商代金文C.西周甲骨文D..西周 金文
2.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
3.“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
通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A、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B、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辖
C、密切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D、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4.下列属于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史实是:
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
③中央设立司隶校尉④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域A、②③B、①③④D、①②③
5.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的内涵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致A.有教无类B.知彼知已C.罢黜百家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7.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
A.东晋B.隋朝C.南宋D.明朝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孟良崮战役
9.某历史读物对“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等章节进行了详细介绍。
此读物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新中国成立
10.人民好总理周恩来的革命事迹彪炳千秋。以下是他革命生涯中的几朵浪花。按时
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②重庆谈判③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④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②③D.④①③②
11.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
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12.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前,人们远行可坐①火车,有急事可发②电报;如今,通讯用③手机、旅游坐④飞机、上网用⑤计算机,已成为现代都市的普遍现象,更多家庭还用上了⑥太阳能热水器。上述文字中提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
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⑤⑥D.①②⑥ 13.下列选项关联不正确的是
A.达芬奇——启蒙运动思想家B.毕加索——<格尔尼卡>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林肯——南北战争
14.右面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
A.波及范围广B.持续时间长
C.股票销售量大D.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15.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A.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B.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C.一边喝茶一边看吴承恩的《西游记》 D.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
16.位老爷爷出生在19世纪初,见证了堂堂的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
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商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英法联军焚毁。C、老三1896年在重庆日本开设的工厂上班。D、1905年老四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17.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遗留了许多问题,造成印、巴间的严重对立。炮制印巴分治方案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
1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颁布《奏定学堂章程》④废止科举制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④②D.④①③②
19.2010年5月30日温家宝访问日本,在东京发表了讲话称“绝不延续仇恨”,日本留给中国人民的仇恨不包括
A.南京大屠杀B.珍珠港事件C.厂窖惨案D.常德细菌战
20..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二.综合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1)请根据提示,写出苏联历史上的著名领导人。(每空一分,共6分)
他是继列宁之后的领导人,在其领导苏联期间,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他在20世纪50—60年代进行改革,没能取得实质性突破,1964年被迫下台。他是苏联解体时的最高领导人。
(2)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他在外交上采取的策略是“”。
(3)周年纪念是历史学习关注的热点之一。
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张骞首
次出使西域距今周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
该文献的实施距今周年。22.(6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伟大复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哪个朝代,西藏就成我国的正式行政区?清朝时,与**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政府代表叫什么?(2分)
(2)从什么时期开始,今新疆地区成为了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世纪70年代,率领清军收复新疆的是谁?(2分)
(3)历史上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第一次在古代,第二次在近代,你能写出第二次次回归的时间吗(1分)。
(4)历史证明,民族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冲突。请举一例世界现代史史实说明。(1分)品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和美国历史年代尺
日本:—︱———————︱—————————︱———︱————︱———1868年1894年1931年1937年1945年
美国:—————︱———————————︱————————︱—————1776年1861年1933年
材料二:二战后,战败的日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经
过近30年的努力,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
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于
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年代尺中,1868年日本和1776年美国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说出日本在19世纪末发动了什么侵华战争?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美国是如何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主导国际体系”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分)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日两国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国内危机时分别选择了什么发展道路?(2分)
24.(13分)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2年7月28日在英国伦敦举行。某班决定举办关于英国历史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大国崛起篇]
(1)“19世纪中期,英国位居世界经济中心”主要条件是什么?“工业生产的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2分)
(2)请列举英国对非洲地区进行殖民掠夺活动的一个典型例子?(1分)
(3)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北美人民进行了一场什么斗争?(1分)
(4)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中国的什么地方?(1分)1860年,英国又伙同哪一国火烧圆明园?(1分)
(5)英国至今仍然保留了国王,与英国历史上的哪一法律文件有关?(1分)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1分)
[探究二:外交演变篇]
(6)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属于哪个军事侵略集团?(1分)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对法西斯德国奉行什么政策?(1分)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1分)
(7)1944年,英国和美国一起采取了什么行动,使法西斯德国受到东西夹攻。(1分)
(8)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1分)
2(1)日本明治维新;美国诞生(或《独立宣言》的发表)。(2)甲午中日战争;持续高速发展。(3)美国内战(或美国南北战争);华盛顿会议。
(4)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法西斯道路(或法西斯专政)。
7分)中共十八大将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某班历史课代表计划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该同学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帮他提供准确答案:
(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2分)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举两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2分)
(3)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党和政府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推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1分)
(4)20世纪80年代,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实行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2011年“天宫一号”飞天圆满成功,此项成就属于该计划中的哪一领域?(2分)
第三篇:2018年山西中考政治试题分析
2018年山西中考政治试题分析
一、题型
1、选择题:12道,每题三分,共36分
2、非选择题:(1)简答题:填空题七个,共7分;材料题四个,共15分
(2)分析说明题:选做题一道,共5分
(3)实践探究题:七个,共12分
二、知识点
1、时政:十九大报告,两会
2、心理现象的表现及特点
3、法律的学习,法律基本概念的理解
4、公共秩序的体现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体现
6、政治权利的分类
7、国家机构和国企
8、宪法的修订
9、教育行为
10、青春期
11、中华传统文化
12、两岸关系
13、多种所有制经济,按劳分配与多种生产要素分配并存
14、改革开放的标志
15、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6、刑事法庭的特点及人员
17、县人大权利及县委书记的选举,法院院长工作报告通过票数
18、抗日神剧
19、创新
20、热点现象谈你的看法
21、土地流转的含义,国家对农村的土地政策有何变化
22、村委会和乡政府的关系
23、社会实践的意义
三、答题规范性
1、谈谈你的想法题
(1)个人观点。赞同不赞同以及这种行为的好坏或影响(2)为什么或意义(3)怎样做
2、答题要分点
3、字迹要工整
4、题目灵活,范围广。教师应在平时上课多为学生补充时政和热点新闻。
5、培养学生的政治思辨能力。
2017年山西中考政治试题研究
一、题型
1、选择题 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2、简答题 5个小题,共21分
3、分析说明题 选作题一道,共6分
4、实践探究题 共12分
二、知识点
1、十八届六中全会内容
2、全国两会内容
3、辩证思维考查
4、初中生的行为特征
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第二部宪法制定,新中国成立时间
6、客观认识自我的表现
7、宪法目录
8、社会公平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体现
9、违法性质和维权途径的案例判断
10、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具体体现
11、理智控制法,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公民的基本义务,科学发展观,自主选择权的案例
12、间接选举,审判机关,赞成票数
13、生态文明建设
14、逻辑推理:犯罪,刑罚
15、递进思维模式与因果思维模,国际组织,民俗风景,文化差异
2016年山西中考政治试题研究
一、选择题
1、时政热点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2、两会内容的考查: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5%以上;工匠精神;两会指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通常每年三月初召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政协
4、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5、法律和秩序内容的考查
6、学会拒绝、抗拒不良诱惑的相关知识
7、违背社会公平的表现
8、理性思维的五大分类:层进思维,并列思维,因果思维,9、公民的政治权利分类
10、学生个性行为产生的后果与道德,违法的关系
11、民族常识:少数民族服饰乐器;自治区的地域,特点
12、人大制度及人大与政协的关系
二、简答题
13、(1)(填空题)注意力转移或者转移注意法的含义;青春期闭锁心理含义;发票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包括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和初中;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区分。
(2)宪法:第三部宪法的颁布日期;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订日期;现行宪法第一章是什么内容;现行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哪一章?;除人大以外的人大机构有哪些?
14、综合素养能力 齐白石,梵高的画;“打结的手枪”卢森堡赠给联合国的;富春山居图;自由引导人民
15、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考查
16、坚强的意志,盲目从众、执着专注、重视科学实践以及崇尚科学的理念,创新能力以及理想的选择等相关知识点
17、学习的九大核心素养。
三、分析说明题(选做题)
18、团队精神,集体主义及社会责任感
18、公民维权问题,弱势群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实践探究题
19、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扶贫脱贫时政热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生态环保、民俗文化等知识的掌握。(开放性试题,实用性较强,贴合实际生活))
2015年山西中考政治试题研究
一、单选及知识点(12*3=36分)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九年级依法治国
2、九年级依法治国、宪法、国家机构: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法律的权威来源于;实现总目标的五大原则。
3、在逆境中成长:挫折与磨砺的重要性
4、七年级青春:青春期阶段;情绪控制:自我安慰或激励的心理调控方法;八年级公民权利:知情权;九年级责任:责任含义
5、漫画题:社会秩序
6、国情知识:1954年第一部宪法的制定标志什么;国家主席的选举;人大,国务院的关系: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7、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行为
8、涉嫌犯罪行为的区分,犯罪的含义考查
9、新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风情及地理特征:政史地的结合
10、可持续发展含义考查
11、立法:全国人大的权利;全国人大代表是谁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投票进入表决程序,与会代表人数达标,超过三分之二人大代表同意才可通过
12、自尊与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热情,公民的权利不可侵犯:智力成果权
二、简答题(15分)
13、填空题(6分):
(1)时代精神的核心;宪法的核心内容;基本政治制度中与普通民众关系密切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个体经济的表现;财产所有权的表现。(2)漫画:合作
14、(2分)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国当今的发展现状及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公民权利具有平等性;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15、(2分)政治历史文化常识考查三选一:印度政治家甘地取得的成就;蔡伦造纸术;周树人、叶圣陶、雨果的作品
16、(3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手段,控制情绪、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三、材料分析题
17、(5分)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引出科技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我国大学生就业及就业观念
18、(6分)合作与竞争、公平正义、公民的权利义务、受教育权、九年级学习压力,七年级挫折,坚强意志
四、实践探究题(13分)
19、听证会的组成部分;组织实践活动的表现;辩证思维的考查;观察能力考查;实践的作用、与他人相处责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2014年山西中考政治试题研究
题型一、二、三、四、知识点
1、时政:改革开放
2、时政
3、青春期心理逆反的特征
4、调节情绪,一般违法,政治制度
5、社会公平,尊重平等
6、基本经济制度
7、明辨是非,理性分析
8、国际视野
9、宪法:监督权10、11、12、材料分析,总结归纳 精神文明
全国人大职能,人大代表 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实践探究题
13、党的基本路线,国家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保护;实际问题分析解决14、15、16、17、18、19、交叉学科 文明建设
科学素养,中国学生核心素养 层进思维模式
消费者权利;辩证思维模式
文明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篇:历史试题分析
2009-2010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1、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分:选择题(四选一)、历史诊断题、图说历史题、材料分析题、以史为鉴题五种,题型稳中有变。
2、考试质量
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选择题的第12、13、14、19、24题;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题;以史为鉴题。从总的来说,本份试卷难度较大,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阶段评价。
3、试卷的主要特点:(1)、历史责任感、时代感强
这种时代感在选择题与问答题均有突出表现。这种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的试卷风格,不论是对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学生的历史学习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绝不是过去的简单再现和复述,而是和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常说:“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对这句话的体验在今年的历史试卷中得到最好的印证。这种强烈的时代色彩必将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
(2)、立足强调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结合问题谈感想,使学生立足本国国情,增强使命感。从这不难看出,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已提上初中历史教学的日程,这不能不引起中学历史教师的反思。
(3)、注重学科渗透,着眼培养学生融会贯通
根据考纲精神,历史考试渗透时代精神,在答题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是试卷的精彩之处。(4)、此外,试题灵活、新颖也是这份试卷的可贵之处。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而问答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
4、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具体阅卷中,我们发现相当的学生初步表现出可贵的历史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对时事的关注,这种发现特别是在材料题的答案中得到印证。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还是基本知识问题。尽管是阶段总结性考试,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其次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最后,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不明题意,或思维模糊,当然无从答起。
5、关于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这次历史试卷所体现出的新特点、新思路、新创意,给历史教学以极大的启迪,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通过这次考试我们不难发现,它不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放松了要求,恰恰相反,它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它对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尽管在具体把握上尚有欠缺之处,但这种思路和试卷内容本身已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或指导。因此,学校教学必须跟上考试改革的步伐,不但要从师资上加强历史教学队伍,更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教学,从模式上探索历史教学。
(2)、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避免:即由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必须明白这样一个事实:知识是能力之源。
(3)、还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文学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内容本身的博大精深就注定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的园地。
总之,通过这次考试,我会吸取教训,弥补不足,争取在来年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比爸爸妈妈年轻时过得好,这是亿万人奋斗的结果。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读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之后,我深深的领悟到了这点,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人心向善,感动常青”。冰心奶奶曾说过:“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路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踏着荆棘,而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它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讲文明、懂礼貌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在我们身边,一个个文明故事正在演绎,一首首礼仪之歌正在唱响,但是,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存在。就拿我们的校园来说,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随手乱扔纸屑;有的同学在楼梯上打闹、高声喧哗;还有的同学语言不文明。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也就是不文明的礼仪。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句话告诉我们,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并且在看到不良习惯时要提醒他们,让他们改正。同时,在提醒他人的同时也要警醒自已,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摒弃我们身上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在家里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帮父母分忧;在生活中多做好事,做好人,积极向上,扬真、善、美,反假、恶、丑,就像王旭东一样做一个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少年,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人心向善,感动常青,我们要用价值观指导我们做人做事,做一个有价值的人,那么,这价值就会象一滴水,许多人的这一滴水汇集起来,就会成为文明的海洋,我们的祖国就会更加文明、和谐、友爱、诚信。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共建美丽、和谐的校园,文明、和谐的中国而不懈地努力吧!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试题分析
2011——2012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本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命题分为两种基本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19小题,满分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共计为60分钟。包括七年级历史上册全部,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即有助于对历史学科的教与学的进一步落实,也有助于考试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测查,符合素质教育的的基本要求,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将本次测试作以下分析。
从试卷结构上看,试卷共分两大题,难易程度适中。以时间为特点的测试内容所占比例依次为:远古时期的占2%;从夏朝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占24%;秦汉时期的占5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占20%。从这组数据可看出,本册书中奴隶社会和秦汉时期的相关内容仍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点知识,是中学历史教与学评价中的关键。
从统计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试卷在考试内容、考试目标上控制的比较好,试卷难度不大,学生答题最好的是选择题。失分最多的是非选择题。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选择题第3、5、11、15题失误较多,非选择题4题的(4)回答不完整。
(2)题目意思不理解,导致失分较多。如非选择题第2题第1问,学生看不清题意,不理解题意。
(3)审题能力较差,没有抓住关键字。如非选择题第1题第2问,学生没有抓住关键字眼,不会解答或失误较多。
我担任的是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这门新学科,对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刻,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水平欠缺,致使本期成绩不太理想。本次历史学科测试题所体现的新特点、新思路、新创意,给历史教学以极大的启迪,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在教学中尽快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