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德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双联工作情况汇报
常德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双联工作情况汇报
------------------
发布日期:2011-01-05 访问次数:288字号:[ 大 中 小 ]
近年来,市人大机关根据省、市“双联”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和安排,由市人大机关牵头,中国银行常德分行、国家统计局常德调查队、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农业发展银行参与组成的“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市属特困企业常德羊耳山煤矿、常德国力变压器有限公司建立了“双联”关系。几年来,市人大机关带领参联单位以强烈的群众观念和责任意识,积极为羊耳山煤矿、常德国力变压器有限公司排忧解难,先后多方筹资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搞活经营,培训员工,帮扶救助困难职工。目前,企业生产稳定,生活安定,无集体上访事件,“双联”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双联帮扶工作,把“双联”工作看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载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种新形式,是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促进机关各项工作开展的新举措。为此,市人大党组思想高度统一,成立了市人大机关“双联”帮扶领导小组,由常委会分管机关办公室工作的副主任担任组长,常委会秘书长、副秘书长任副组长,机关8个委室和参联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机关工会主席任办公室主任,政工科长为联络员,从组织上确保这一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每年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前后,常委会领导要求机关“双联”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前往羊耳山煤矿访贫问苦,召开煤矿领导骨干会、职工代表座谈会、困难职工救助会,每年征询意见30余条,使我们及时了解掌握了羊耳山煤矿的生产、生活、职工和子女就业等详细情况。
3.宣传发动,营造“双联”氛围。针对机关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双联”任务重,难度大,搞形式的模糊认识,机关每年在半年和年终总结大会上都进行宣传动员,首先是组织学习有关“双联”工作文件,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次是请煤矿的同志作报告,讲述企业生产、职工生活情况,再请常委会领导和机关“双联”领导小组成员讲述走访慰问羊耳山煤矿职工时感人情景和困难,激发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双联”工作的热情。
4.制定方案,落实责任。作为“双联”牵头单位,我们积极组织参联单位,开会研究,制定方案,商量对策,落实措施,本着尽职尽责的原则,针对企业的现实,我们制定三个确保一个扶持的原则,即确保煤矿社会稳定,确保职工生活安宁,确保职工子女上学。扶持煤矿开发新资源,扩大职工再就业。
5.稳定班子,增强活力。由于羊耳山煤矿多年来生产停止,企业负债严重,拖欠干部职工工资医药费1076万元,企业一度出现了“三不”现象,即职工对企业发展不抱希望,存
在的问题多,思想不统一,工作难度大,班子成员不安心。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一是召开煤矿班子成员会、生活会,组织学习政策,统一思想,提高服务和服从意识。二是由常委会领导带领其领导班子成员到市直有关特困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班子成员共商计策,寻找企业发展新路子。三是组织参联单位分别走访慰问特困户,稳定职工情绪,减轻矿领导压力,通过上述工作,稳住了矿领导班子成员,激发了班子成员的工作热情,重新焕发了班子的活力。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1.多方筹资启动生产。由于煤炭企业是资源利用型企业,资源枯竭后,去路只有两条,要么转行,要么重新寻找煤矿,这都需要资金,我们请有关专家前往煤矿考察,提出建议,与矿领导班子就企业发展进行反复研究,结合煤矿实际,提出了少投入多利用,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开发矿产资源,充分发挥企业拥有的机械,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开发第二产业。为了启动生产,市人大及参联单位领导与矿领导一起多次到省市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先后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再次恢复了两个矿井的正常生产,开发矿车和水泵2个生产项目,使企业恢复了生产,解决了一部分职工的再就业。
2.协调关系优化环境。煤矿负债重,经营艰难,欠帐较多,水电问题,土地纠纷,工资问题,贷款问题,税收及管理费等诸多问题,令企业领导应接不暇,企业领导没有精力思考和研究企业发展问题,为了企业有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市人大和参联单位的领导先后4次到矿里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协调会,对企业欠电费进行合理调度,解决企业电网改造升级,对周边村土地纠纷请国土局进行了处理,对银行贷款与银行进行了协商,税费问题与相关部门协调按特困企业对待。经过市人大和参联单位的共同努力,企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基本得以解决,生产也较顺利启动。
3.注重解困排忧解难。煤矿工人生产条件艰难,环境恶劣,生活比较艰苦,作为“双联”工作的牵头单位,我们与参联单位开会研究,就如何解决企业特困职工生活、子女就读、职工医疗等问题进行策划,确定了单位与个人各负其责、将任务包干到单位,到个人,为了让特困职工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每年春节前,我们和参联单位都要组织干部职工对患病和特困职工捐款捐物,单位捐款不少于10000元,由常委会领导带队,带领参联单位将钱和物资送到特困职工家中,我们还组织医务人员到矿区开展义诊,重点对多名危重病人治病,对无病职工进行职业病检查。为了解决部分职工低保问题,我们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协商解决了拖延已久的该矿下岗职工415人的低保,稳定了职工情绪,受到了普遍欢迎。其次鼓励部分下岗年轻力壮职工到周围乡镇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自谋生路,还组织一部分年轻下岗职工到市城区从事商业服务业等,解决一部分人员再就业,同时,市人大各委室参联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该矿24名特困职工子女就读采取一帮一的结对形式,资助学费,每人一年出资1000元,几年来,我们共为羊耳山煤矿筹集和捐献救助资金238000多元,大米12000斤,食油2000斤,发放慰问对象500多人,救助学生24名,其中21名考上了大学。
4.帮扶是基础,重点是造血。今年3月,我们“双联”帮扶对象转到了常德国力变压器公司,我们在吸取以往的经验和做法基础上,转变帮扶方式,改“输血”为“造血”为主,市人大及各参联单位除了对11名特困职工进行1对1帮扶外,重点是帮助企业出点子、想办法、送政策,挖潜增效,增收节支,节能减排,激发创新能力,特别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我们已经筹集资金8000多元,对该企业各类工种多名职工报送了培训计划,使企业增强了活力,提高了效率,职工得了实惠。
市人大“双联”工作领导小组能够较为顺利的开展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还得益于我们的参联单位及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他们能够以大局为重,加强联络,积极参与,与人大机关一道共同完成了“双联”工作任务。
第二篇:双联工作汇报
按照省市县委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的要求,黑松驿镇党委、政府及时学习文件精神,迅速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方案措施,认真摸底调查,广泛宣传动员,“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2月29日,召开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实施方案全面实施。会后,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了2012年工作重点和发展计划。
二是加强沟通汇报。按照县上的安排,抓住市县领导来我镇对口帮扶的难得机遇,积极加强与帮扶我镇贫困村、贫困户的联系单位和领导的沟通,主动沟通汇报工作。在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的前提下,为进村入户干部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为搞好联村联户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镇上成立此项活动的信息报送小组,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进展情况,提高群众和知晓率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为行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和社会氛围,确保这次行动取得实效。至目前,已报送相关信息20多条,制做宣传展板、横幅12条。
第三篇:双联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们县委、县政府扎实开展“双联”活动,积极推进困难企业的改革,从根本上帮助困难企业及其困难职工解困脱贫。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坚持把帮助困难企业改革作为“双联”活动的核心工作来抓
XX年以来,我们县委县政府积极按照省市关于抓好“党政机关联系困难企业,机关干部联系困难职工”的“双联”活动的要求,统一县委、县政府及人大、政协领导一班人和县直机关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不断深化认识,逐步形成了要解决困难企业以及困难职工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进困难企业改革的共识,明确了工作努力方向,自觉坚持把帮助困难企业改革作为“双联”活动的核心工作来抓。
一是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开展“双联”活动的目的,是促使困难企业走出困境,困难职工摆动困难,机关干部作风得到转变,这正体现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县直机关“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把实践“三个代表”融入“双联”工作之中,把帮助困难企业深化改革,协调各方关系,调处矛盾纠纷,保持企业稳定,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子,帮助困难职工解困脱贫等“双联”工作的主要内容纳入县直机关“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之中,并把它作为县直机关“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验收标准之一。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双联”工作的各项措施,使县直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对开展“双联”活动的认识逐步认识、提高,直至形成共识。
二是用我县当前面临财政十分困难的实际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近几年来,我县财政收入一直停留在6000余万元,仅仅是一个保吃饭的财政。财政之所以达到如此艰难的地步,与我县一批国有、集体企业步入困境、停产和破产关闭休戚相关。如果我们再不清醒认识,在森林蓄积量显著下降,“木材财政”历史将被改写的情况下,我县财政将会陷入困境。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县委县政政府响亮提出“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共同振兴会同财政”、“强工富县”的口号,做到逢会必讲,并用“发展才是硬道理”来武装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变领导要我搞“双联”为搞好“双联”好自己。几年来,经过进行企业、财政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教育,使全县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了开展“双联”活动的认识,并自觉为推进困难企业改革献计出力。
三是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深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通过几年的“双联”活动,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成功的教训。活动之初,部分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也包括我们县委县政府中的部分领导,认为开展“双联”活动是搞形式主义,只不过是要单位和干部职工出点钱、捐些款,献献爱心,讨好民心而已,是增加单位和干部职工的负担。企业倒闭、停产、不景气是“大气候”的问题,人家主管部门专抓企业,企业员工专门从事企业都搞不好,我们既无经验,又无精力,更没有钱,不可能为企业帮上什么忙。由于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在工作中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一年下来,也就是发动干部职工捐助些钱物,逢年过节看望一下,顶多帮助联系的困难职工解决1-2个小小问题,没有抓住企业改革走出困境这一核心问题,“双联”工作走了过场。相反,那些充分吃透了“双联”活动真正内涵,而思想认识到位的领导干部,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积极为企业改革谋策略,帮助解决各种具体困难和问题,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收到了很好效果。我们就用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适时地、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坚决把我县各级领导的干部思想统一到坚持把帮助困难企业改革作为“双联”活动的核心工作来抓的认识上来。
二、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改革的积极性,为加快企业改革打好思想基础
企业陷入困境后,部分企业不从主观上找原因、查根源,而是认为这是“大气候”影响所致,不主动改革找出路。部分职工干脆“破罐子破摔”,整天找政府要救济,一有风吹草动便聚集上访,不但影响了机关的正常工作,分散了领导的工作精力,而且使困难企业和职工陷入了“越穷越闹,越闹越穷”的怪圈。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把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双联”工作的突破口,通过过细的思想工作,调动企业和职工改革的积极性,为推进企业改革打下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一是宣传政策,理顺情绪。现在部分职工特别是下岗困难职工抱有怨气,心理不平衡,有些是因为对国家政策不了解,对企业发展走向不了解造成的。在“双联”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讲,重点向困难职工宣讲有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劳动用工、再就业等政策。在与职工促膝交谈之中,向他们灌输“四德”教育。通过政策宣讲,沟通了与职工的感情,解开了他们的思想疙瘩,职工心里亮堂了,怨气少了,理解多了,信心足了。
二是转变观念,增强信心。由于财政拮据,困难企业的脱困要全部依赖于财政投入和干部职工捐款投入,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只有在加强帮扶的同时,切实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企业的自救信心,启动企业内力,才能从根本上使企业摆脱困境。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引导企业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自救信心,主动为企业献计出力,主动寻求谋生之路。县纺器厂下岗职工宋仲沛、黎化文原来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但因思想观念陈旧,下岗后一直“捧着技术过穷日子”。为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县领导率“双联”办工作人员先后7次登门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转变思崐想观念,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技术承包或租赁经营纺器厂,并承诺在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宋、黎二人很受感动,联合承包了纺器厂停产多年的层压板车间,安排了部分下岗职工。车间一直产销两旺,一派生机盎然景象。县木材总公司一直是县里的上访大户。该公司被列为县委书记联系点后,县委书记经常深入公司与职工座谈,并向全体职工发出公开信,要求大家“树立信心,开展自救”。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转变了职工的思想观念,先后有400多名职工自愿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不但甩掉了企业的包袱,也使他们自己找到了发展的天地。
三是扶贫帮困,密切感情。生活困难是职工怨气重的根本原因。我们把帮助职工摆脱生活困境作为理顺职工情绪的切入点,首先认真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干部职工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实行“1+1”扶贫解困制度,逢年过节组织干部走访慰问,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加深了机关干部职工与困难职工的感情。据统计,近年来,机关干部职工为困难职工捐款43.8万元。其次是积极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如二轻服务中心利用行业优势,为特困职工姜小玲、杜小明在县药材公司制药厂找到了就业岗位,走出了生活困境。全县有660名下岗工人在“双联”活动的帮助下,实现了再就业,较好地解决了生活问题。
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进困难企业改革
在“双联”活动中,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坚持“一企一策”或“一企多策”的办法,有针对性地灵活采取各种改革形式,积极稳妥地支持帮助困难企业大胆改革,加快了改革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帮助盘活存量资产。企业停产关闭后,厂房、设备、土地等大量资产闲置,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和效益。原县煤矿停产多年,所有资产闲置,开展“双联”活动后,我们多方筹措资金30余万元,引起资金200余万元,启动了硅锰合金生产线,盘活资产150余万元。木材总公司基层木站大量土地闲置,我们积极支持企业把土地出租,通过“双联”牵线搭桥,成功地把团河中心木材收购站和王家坪木材收购站的集材场地出租给私营企业主,创办了两个年产值分别达800万元的竹胶板厂。几年来,木材总公司、煤矿、金源公司等7家“双联”企业盘活存量资产1900万元。
二是支持企业减员增效。县木材总公司等企业可谓是人满为患,给企业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去年初,木材总公司提出依法解除部分职工劳动合同关系的意见后,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还新自出马召开职工大会,面对面地组织企业员工认真学习«劳动法»,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政治工作,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公司依据«劳动法»的规定,依法解除了406名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为企业改革发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三是实行分块搞活。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车间的情况,如难以实现整体改制或租赁经营的,我们就支持企业分块搞活的办法推进企业改革。如纺器厂,我们分别对层压板车间、纺器车间、成品库房以及空闲场地分为五大块,分别承包给本厂职工和租赁给厂外个体、私营企业主从事层压板、藕煤、木拼板、家俱生产和木材板枋加工。木器厂划块搞起了木地板、家俱、藕煤、香粉等生产,较好地利用了厂房、设备等,基本达到了分块搞活的目的。
四是招商引资实行租赁经营。对有望实现租赁经营的企业,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招商引资。近几年来,我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积极参加经贸会,商品交易会以及举办商贸洽谈会等,通过“双联”搭桥,为金源公司、煤矿、木材总公司、汇森公司、林化厂等企业引进资金2700万元,实行租赁经营。如金源公司引资400万元、林化厂引资200万元,实行整体租赁经营,已使企业走出或正在走出困境。
五是积极推进整体改制。原县金裕公司属木材总公司的控股企业。为了做大做强金裕品牌,摆脱包袱,分块搞活,县委、县政府多方面采取措施,引进长沙宏益公司800万元,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在“双联”后盾单位的支持帮助下,今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获批,6月10日注册资金2500万元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金裕竹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营运。
六是依法破产重组。去年以来,我们对资不抵债的特困企业加大了破产重组的工作力度。如我们去年上半年以来,组成专门班子,对商业系统的百货公司、五交化公司、饮食服务公司、蔬菜公司、糖酒副食品公司、食品公司、食品糕点厂等7家企业依法进行了破产,共剥离不良资产2500多万元。目前县物资总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年内可望实现重组。还有贸易总公司等企业正在积极申请破产。企业通过破产,将摆脱大量负债,妥善安置一大批下岗职工。
第四篇:双联工作汇报
松树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情况
汇报
一、基本情况
松树乡属西营河灌区下游乡镇,全乡辖10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3349户,14681人。现有耕地面积30827亩,人均耕地2.1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09元。
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展情况
按照区委的要求,我乡成立了“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学习了省、市、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精神,深刻理解了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乡及时召开了全乡重点工作推进暨2011总结表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推进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做了精心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五个坚持”原则,按照全区实施“六大工程”,推动突出“六项任务”落实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张贴横幅、刷写墙头标语、刊出黑板报、召开会议等有效宣传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为做好此项行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面摸清全乡10个扶贫重点村贫困底子的同时,确定了区直有关部门联系的重点村和贫困户,为区上联系单位开展调研、确定帮扶思路、实施扶贫项目做了充分准备。按照区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安排部署,我乡共安排126位领导干部(县级领导干部2名、科级领导35名、一般干部89名),联系帮扶贫困户165户,其中区司法局(联系莲花山村)科级领导干部11名,一般干部17名;区信访局(联系上三畦村)科级领导干部3名,一般领导干部4名;区宗教局(联系冯良村)科级领导干部4名,一般领导干部3名;区种子管理站(联系南
河村)科级领导干部6名,一般领导干部6名;乡政府科级干部9名,一般干部48名;派出所、信用社、国土所等三个驻乡单位(联系团庄村)干部11人。目前各级领导干部已深入各自联系的村和贫困户家中全面了解掌握联系村和联系户的情况,并针对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全面推进行动开展,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走形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领导机制基本建立。我乡按照区委要求,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主要领导总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成立了“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了设备,确保了行动顺利开展。
二是选户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各村都能够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四议两公开”的方法,经过筛选、评议、公示的步骤确定特困户,并都能结合实际,在选户过程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措施,(如 “五步工作法”,五步即村级申报、乡镇初选、干部走访、对接确定、张榜公示)为行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联村联户工作有序开展。联系单位基本都能够按照行动任务和区委“654321”、“八个结合”和“四个一”的要求,及时和联系村对接协商。大多数联系干部都能紧密结合联系村的实际,制定出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帮扶计划。联户干部能积极入户沟通衔接、开展帮扶。对接过程中,一些干部为联系户送去了慰问品,一些干部为联系户担保了发展贷款等,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在联户过程中,各村不断探索建立工作机制,涌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并在乡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制作完善了各类制度,统一发放了民情日记、双联卡,并深入
开展有关“双联”活动。
四是宣传引导及时到位。全乡严格按照区上要求,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横幅、书写标语、刷写黑板报等各种方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行动氛围。在省道211线沿线刷写固定宣传标语12条、各村悬挂横幅一条,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并积极向区“双联”办公室发送信息,及时反映行动进展情况,并主动汲取其他乡镇工作经验。截至目前,我乡上报信息13条。
五是督导检查及时跟进。我乡建立了督导检查工作机制,加大对行动的督促检查指导力度。通过深入农户,走访农户,了解和掌握了各村行动开展情况。在督查中发现并纠正了一些问题,也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挖掘出了一些典型。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户不准的问题。绝大多数的村都能按照要求确定特困户,但是,部分贫困村确定的特困户不够准确,有个别村给领导干部确定的联系户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有个别村没有按要求对确定的特困户进行公示,可能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
二是行动开展不深入的问题。绝大多数干部能够按照行动要求,围绕行动六项任务开展工作。但也有部分干部只是和联系对象见了面,进行了简单对接,制定的计划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的甚至还没有制定联系计划。
三是宣传引导不到位的问题。大多数村能够正面宣传引导,有些单位干部疏于学习,对政策精神吃的不透,对群众的宣传引导不到位,以至有些干部和群众对行动的认识模糊,以为联村联户就是单纯的扶贫,就是给钱,而忽略了行动的其他
任务。
四是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大多数村都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把行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但是,有个别村、部分干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参与此次行动的热情还不够高。
下一步,我们将对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同时,积极沟通衔接,准确掌握相关基础信息,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真正成为惠民行动。
第五篇:张庄村双联工作汇报
张庄村双联工作汇报
一、张庄村基本情况
张庄村现有9个社,397户,1597人。其中劳动力860人占总人口的54.6%,外出务工560人,占总人口的35.1%。在家务农286人,占总人口17.9%,留守儿童218人,占总人口13.8%,60岁以上老人299人,占总人口18.7%。全村有贫困126人,已享受低保56人。全村共有耕地5124亩,其中水浇地3194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2.3%,剩余1930亩地由于缺水无法耕种,人均实际耕地2亩,全村农业收入纯收入达到107.8万元。2012年流转土地2830亩,占可耕地面积的88.6%,总耕地面积的55.2%。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流转土地、传统种植业、分散养殖和外出务工,2011年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420元。
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进展情况
1、“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基本情况:全村确定帮扶对象12户,分别由县水资源办公室、县合疗办,陈户乡政府3个单位帮扶,其中水资源办公室帮扶4户,合疗办帮扶4户,乡政府帮扶4户。
2、“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进展情况:3月1日水资源办公室、合疗办以及乡上的包村领导及包村干部到帮扶户的家中,和帮扶户亲切地攀谈起来,详细的询问帮扶户家人的生产、生活等情况。了解目前存在的困难,倾听他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及脱贫致富的想法和目标。并发放了民情联心卡、惠民明白卡、便民服务卡。5日结合全县的学雷锋活动,全体帮扶的干部到村上清理路面积雪,并再次到帮扶户家中了解情况,水资源办公室的领导就九社更新机井做了技术指导;合疗办的领导在村上做了合疗新政策的宣讲,解答了群众的疑问。31日,三个单位的通知再次聚集到张庄村,了解情况。尽量做到,因户
而宜,发展经济,对各自帮扶户的实际情况,符合家庭实际地做出前瞻性的发家致富路子。
3、“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发展规划:
一是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输出一个,帮扶一个,带动一片”,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大力开展送知识、送技能活动,每年争取至少举办两期劳动技能培训,到年底争取全村40%的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
二是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首先大力推进危旧房改造。危旧房改造,既是一项建设宜居乡村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一项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的惠民工程、民生工程。今年至少对5户进行危旧房改造。再次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把工作重点放在整治村容村貌。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入户宣传等手段,帮助农民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是加大改造农业基础所设施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张庄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今年我们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张庄村农业发展的需要。具体包括:
1、平整土地750亩。计划秋收后开始平整.2、四社、六社、七社、九社各修渠2公里(共8公里); 四是扶持壮大养殖业。养殖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进一步加快养殖业发展,把养殖业办成一个大产业,对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要通过寻求项目支持,借“双联”活动的东风,积极发展养殖业,修建高标准羊圈10座。鼓励各种形式的家
庭分散养殖。
三、存在问题
1.村无集体资源,村委正常开支大于正常收入,加上历史债务繁重,是直接导致张庄村村集体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耕作技术落后,无三高农业生产,附近无落户企业,部分富余劳动力不能就业,农民缺乏文化、技术和资金。
2.农民意识相对落后。由于村子小,基础差,许多老百姓都安于现状,缺少自我发展意识。
3.为了全面完成新农村发展规划,在资金、物资上的缺口不断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