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总结

时间:2019-05-15 01:1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总结》。

第一篇: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总结

一、公司设立中的债务承担问题

1、公司设立过程中的债务,原则上公司设立后由公司承担。未设立的,全体发起人或股东对外承担连带责任。股东之间按约定或者按出资比例、股份比例或者平均,因某些发起人的过错导致未成立,在其过错范围内确定责任。

2、公司设立中的合同债务坚持合同相对性。

(1)以股东个人名义设立合同,股东承担合同责任。除非:公司承认;或者公司实际享有权利或者履行义务。

(2)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设立合同,公司承担合同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发起人为自己谋利。合同相对人如为善意。即使发起人为自己谋利,相对人也可以要求公司承担责任。

3、公司设立中的侵权责任

(1)因履行设立职责发生损害,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公司未成立,全体发起人连带。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二、关于出资、抽逃出资、股东权利限制和股东资格解除

(一)关于出资及责任

1、股份公司认股人催缴合理期内仍未出资,发起人可以另行募集,认股人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2、非货币出资需要办理变更手续和估价。先使用后变更,自使用时享受股东权利;先变更后使用的,自使用时享受股东权利。没估价的法院估,没履行手续的合理时间补正。

3、股权出资须将合法持有的合法的股权转让给公司,并进行价值评估。

4、非货币财产出资后贬值的,出资人不承担出资责任。当事人有约定的除外。

5、出资人对财产没有处分权,出资是否有效取决于出资人对于该财产是否构成善意取得。犯罪所得货币出资获得的股权应当采取拍卖或者变卖的方式处置股权。

6、出资不足的出资人在未出资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债权人谁快谁得),其他发起人和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增资时未尽忠实和勤勉义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7、第三人代垫后抽回是不合法的,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8、出资不足的股东转让股权,受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和出让人连带补足及在未出资本息内连带补充赔偿责任。

(二)关于抽逃出资及责任

1、抽逃出资认定:验资后转出;虚构债权债务转出;虚报利润分配;关联交易转出。

2、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要返还出资本息;抽逃范围内承担公司债务;协助的人(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要承担连带责任。

3、刑事责任:刑法159条,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7%的罚金。

(三)股东权利限制

1、出资不足或者抽逃出资公司可以限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

2、有限责任公司可在催告后合理期间未缴纳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

(四)诉讼时效

1、出资不足和抽逃出资的补足,不适用诉讼时效。出资义务是否履行由负有出资义务的股东承担举证责任。

三、股权确认

1、确认股权,以公司为被告,以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的人为第三人;

2、请求确认的股东应证明:已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或者已受让公司股权。

四、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

1、实际出资人享有投资权益,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的合同只要不违法(合同法52条),就是有效的。则实际出资人可以向名义出资人主张投资权益,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投资权益的,法院不支持。

2、实际出资人经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可以请求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

3、名义股东处分股权,该行为是否有效适用善意取得。实际出资人可以要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

4、名义股东有可能承担未出资的责任,名义股东可以向实际出资人追偿。

五、转让股权

1、转让股权后未登记,原股东再次处分(转让、质押、其他),(1)处分行为是否有效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受让股东可以请求原股东赔偿。

(2)有过错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承担相应责任。

(3)受让股东有过错,减轻上述人的责任。

六、冒名股东

1、冒用他人名义,并将该人作为股东登记:登记行为人承担相应责任。(登记行为人享有投资权益)被冒名登记的股东不承担出资义务和债务的赔偿义务。

第二篇: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股权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

干问题的规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已于2010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4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法释〔2011〕3号

(2010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4次会议通过)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第一条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

第二条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合同相对人请求该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对前款规定的合同予以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公司成立后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利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与相对人签订合同,公司以此为由主张不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相对人为善意的除外。

第四条公司因故未成立,债权人请求全体或者部分发起人对设立公司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1

部分发起人依照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请求其他发起人分担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他发起人按照约定的责任承担比例分担责任;没有约定责任承担比例的,按照约定的出资比例分担责任;没有约定出资比例的,按照均等份额分担责任。因部分发起人的过错导致公司未成立,其他发起人主张其承担设立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过错情况,确定过错一方的责任范围。

第五条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造成他人损害,公司成立后受害人请求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未成立,受害人请求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或者无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第六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认股人未按期缴纳所认股份的股款,经公司发起人催缴后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公司发起人对该股份另行募集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募集行为有效。认股人延期缴纳股款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请求该认股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七条出资人以不享有处分权的财产出资,当事人之间对于出资行为效力产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予以认定。

以贪污、受贿、侵占、挪用等违法犯罪所得的货币出资后取得股权的,对违法犯罪行为予以追究、处罚时,应当采取拍卖或者变卖的方式处置其股权。

第八条出资人以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资,或者以设定权利负担的土地使用权出资,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主张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当事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间内办理土地变更手续或者解除权利负担;逾期未办理或者未解除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第九条出资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未依法评估作价,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委托具有合法资格的评估机构对该财产评估作价。评估确定的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第十条出资人以房屋、土地使用权或者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知识产权等财产出资,已经交付公司使用但未办理权属变更手续,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主张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当事人在指定的合理期

间内办理权属变更手续;在前述期间内办理了权属变更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出资人主张自其实际交付财产给公司使用时享有相应股东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出资人以前款规定的财产出资,已经办理权属变更手续但未交付给公司使用,公司或者其他股东主张其向公司交付、并在实际交付之前不享有相应股东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一条出资人以其他公司股权出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已履行出资义务:

(一)出资的股权由出资人合法持有并依法可以转让;

(二)出资的股权无权利瑕疵或者权利负担;

(三)出资人已履行关于股权转让的法定手续;

(四)出资的股权已依法进行了价值评估。

股权出资不符合前款第(一)、(二)、(三)项的规定,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该出资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间内采取补正措施,以符合上述条件;逾期未补正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股权出资不符合本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四)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五)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第十三条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未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而使出资未缴足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第十四条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条第三人代垫资金协助发起人设立公司,双方明确约定在公司验资后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将该发起人的出资抽回以偿还该第三人,发起人依照前述约定抽回出资偿还第三人后又不能补足出资,相关权利人请求第三人连带承担发起人因抽回出资而产生的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六条出资人以符合法定条件的非货币财产出资后,因市场变化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导致出资财产贬值,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该出资人承担补足出资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七条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前款规定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当释明,公司应当及时办理法定减资程序或者由其他股东或者第三人缴纳相应的出资。在办理法定减资程序或者其他股东或者第三人缴纳相应的出资之前,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或者第十四条请求相关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九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其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股东以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义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之间对是否已履行出资义务发生争议,原告提供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产生合理怀疑证据的,被告股东应当就其已履行出资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当以公司为被告,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

(一)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二)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后,公司未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当事人请求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无效合同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六条 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七条 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名义股东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八条 股权转让后尚未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原股东将仍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受让股东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

原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受让股东损失,受让股东请求原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有过错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让股东对于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也有过错的,可以适当减轻上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 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该他人作为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冒名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承担补足出资责任或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篇:公司法司法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2006年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6〕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已于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为正确适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公司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第二条 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如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条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

第五条 人民法院对公司法实施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依法进行再审时,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第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公司法司法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法释〔2006〕3号)

已于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为正确适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公司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第二条 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如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条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

第五条 人民法院对公司法实施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依法进行再审时,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第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公司法司法解释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相关资料: 案例1篇 裁判文书15篇 相关论文2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已于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法释〔2006〕3号)

为正确适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公司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

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相关资料: 案例1篇 裁判文书9篇)

第二条 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如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相关资料: 案例1篇 裁判文书9篇)

第三条 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1篇 相关论文1篇)

第四条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公司法实施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依法进行再审时,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第五条 第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chl_76352

文件提供:vip.chinalawinfo.com 北大法宝 Tel:010-8268 9699

下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法司法解释第十五条

    公司法司法解释第十五条 【条文】 第十五条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释义】 本条是关于公司转投......

    公司法全文及司法解释

    公司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解释】本条是关于公司法......

    公司法全文及司法解释一二三四

    公司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一节 设 立第二节 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第四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三章 有限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范文合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司法解释四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因公司机关会议决议无效和撤销纠纷、股东知情权纠纷、有限责任公司新增资......

    劳动法司法解释三

    劳动法司法解释三,劳动争议司法解释3,劳动法解释三, 发表时间:2010年09月15日 阅读次数: 6850 作者信息湖北-武汉 韩飞律师 咨询热线: *** 个人网站: 我的主页 摘要 劳......

    破产法司法解释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征求意见稿)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中,有关管......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婚姻关系稳定造成冲击 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 罗旭)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法治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1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婚姻法......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解读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 孙军工 各位记者: 大家上午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向各位通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