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涅盘重生---听中域硅谷李腾飞老师讲座有感
涅槃重生---听完中域硅谷李腾飞老师讲座之后的感觉
昨天晚上,我听了一场李腾飞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
我今年大二了,在人民大学已经浑浑噩噩的度过了近两年的时间,这两年来我一直过的很痛苦,没有真心朋友,没有认真学习,没有充实的度过哪怕一天。
我的同学都很优秀,我找不到自我,都是各个省的尖子生,有的忙着考研,有的忙着出国,大一的时候,我也曾经认真学习过,但拼不过他们,我感觉到迷茫。
我不知道我的自信为什么会这么快的崩塌,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在什么时候消失,我的女友考到了北大,大一的时候,我们联系还比较多,可能是我的消极让他失望,也可能是他身边优秀的人太多,最后,烟消云散。
都说到了大学,什么都好了,都说,到了大学,未来很灿烂,是我的问题,还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我家里是农村的,湖南常德的农村,去年回家,我都不适应那种农村的生活了,但是我依然是属于哪里的,自卑的我,怎么还开始嫌弃我的家乡了,我不知道我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恨我自己。
如果在遇到李腾飞老师之前,你问我,我未来会怎么样?我会说,未来我可能连毕业都难?
如果在遇到李腾飞老师之前,你问我,我怎么会这样颓废?我会骂你,滚你妈的!如果在遇到李腾飞老师之前,你让我每天去奋斗。我会说,奋斗个屁,扯淡!
打动了我!
李腾飞老师打动了我,他以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述说,他告诉我们他的迷茫,他的颓废,他的不知所措,犹如当年的我们。
虽然李腾飞老师很成功,但是他并不吹嘘他的成功,也不把成功描绘的多么的神妙,他不断强调他的成功是运气,因为他自己一路走来,他知道自己有一万个倒下的机会同时他有一万零一个成功的站起来了。
迷茫,是大学生的专属特权,但是也是大学生萎靡不振的催化剂。
一道刺眼的光芒,刺破了我,让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让我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李腾飞老师的讲座让我终生难忘。
谢谢你,李腾飞老师。
第二篇:听李凤霞老师讲座有感
听李凤遐老师讲座有感
8月30日,我们非常有幸的聆听了来自江苏省首届十佳师德模范和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凤遐老师《用师爱成就学生和自己的精彩》的讲座,受益良多。
李凤遐老师,今年58岁,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工作勤奋,活力四射。老师们经常对她说,“你是一部停不下来的机器”,“如果让你离开课堂和学生,你会难受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信念在支撑她,让这个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永不知疲倦呢?那就是当一辈子的老师,做一辈子的班主任;当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是李老师一生的追求,也是她感受生命价值和生活乐趣的所在,更是她赋予自己人生的一种意义。
李老师坚信“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例举了担任班主任期间大量详实感人的事例,处处流露着她对每一名学生“关爱、尊重、宽容、鼓励、责任”的真情。“大家猜猜我的年龄?”这是李老师经常问她的学生的一个问题。在大家的猜测中,李老师兴奋地说:“我十八岁。”是的,李老师的心理年龄只有18岁。李老师还说,她每次接一个新班,总会穿着印有史努比的卡通衣服走进课堂,伴随着孩子们啧啧的惊叹声,“凤妈”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着每一个学生。她让每个学生都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和陶冶。
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有了以下的感受:
一、改变心态
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一颗童心,才能融入学生的世界,才能体会和学生相处的快乐,才能保持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才能让工作充满阳光,才能把阳光洒进学生的心田。
二、热爱你的工作和职业
用李老师的话来说,“要想身体好,班主任当到老”,在工作中,我们要充满激情。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选择了为人师,那么我就该热爱这份工作,让自己做好“为人师”,让自己立志做最好的老师,做最优秀的班主任。李老师更让我明白了“因为有追求,所以要执着;因为有热爱,所以会快乐。”
三、用师爱包围学生
李老师在说到这点时,强调了一种叫“非常6+1”的师爱,即为:平等的爱、尊重的爱、理解的爱、宽容的爱、信任的爱、自律的榜样再加一流的课堂教学。李老师说道:“做班主任就是要用师爱给学生一座殿堂——一座让我的学生难忘的、充满创造灵性、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人文关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简短的一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深思。是啊,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最大的温暖和力量,用师爱包围每一个学生。
四、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有自身的魅力。有可以影响学生的人格魅力;有可以启迪学生的语言魅力;有可以塑造学生的行为魅力。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在李老师眼里,学生就像一座花园里的花,有的春暖娇艳,有的夏热芬芳,有的秋爽妩媚,有的冬寒傲雪。他们的成长又如同花开四季,不是同步的,又是各具特色的。李老师就是我的楷模和榜样,我决心以她为榜样,反思自己做班主任的言行,努力做好班级工作。
第三篇:听李惠军老师的讲座有感
听李惠军老师《视界和境界——历史教师的发现与教学创意》讲座有感
2014年11月9上午提取了李惠军老师题为《视界和境界——历史教师的发现与教学创意》的讲座。李老师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很多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内容的深度、思维的高度使我非常敬佩。同时,讲座中的很多内容使我深受启发。
李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历史是故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记得有人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也就 说明了历史的作用:指导人类今后的行为。所以,即使虚构的历史(或者说大家认为它是虚构的),只要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有存在的价值的,也可以被认为是历史。历史不像物质一样具有持久的、不变的属性,历史是文字的描述,是个人以自我的世界观记录下他认为存在过的东西,而这个存在性却仅仅靠的是记录者的见闻,而他的见闻不但具有片面性而且还不具有持久性,随着记录者的逝去,这个见闻而随之消失,于是这个记录也就失去了唯一的存在的证据,而且越是久远的历史这个存在性越不可靠,最终流于传说。2014年海南省中学历史教学大赛中张新刚老师的课,讲了故事,欧洲6位涉及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的科学家与教会的残酷斗争,以及达尔文去世后被葬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羊世通老师的课,历史故事更多,有“审判伽利略”、“牛顿的葬礼”、“爱因斯坦之于个人、朋友、社会”。这是两位会讲故事的老师,尤其是羊世通老师,通过故事来说明他们的学术成就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故事说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从这次的比赛效果来看,这两节课是最接地气的。二是李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坚强的毅力着实让我敬佩。做为一个从教十年多的历史老师,非常惭愧老师在报告中涉及的很多材料是没见过的,有些观点是没听过的,深感自己功夫之浅薄,恨不能有日日忱书而眠的冲动。且李老师总能把分散史实组建成有机的整体和新颖的历史逻辑。在报告中李老师还提到,他在讲南北战争时把整个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用英语背了下来。
三是精彩的口才,无论是讲到“苏联解体时红场镰刀斧头旗”降下时的声情并茂,还是讲到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时的慷慨激昂,一切历史都在三寸之下熠熠生辉。这样的课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牢牢吸引你,无法让人抽离。
四是独特的教学设计,李老师在报告中有大量的实例,特别是《鸦片战争》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两个课例,其设计立意高,选材新,角度巧,课件制作精美,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却又理所当然。而对“军机处”的解读,图文并茂,环环相扣,让人折服。
老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研究者,他是在用生命和灵魂讲课,能成为他学生是如此地幸福。他的话语、观点将激励着一代代历史人的思索和前进。
第四篇:听李卫东老师讲座有感
听李卫东老师讲座有感
十一月一日听了李卫东老师《把握学段教学重点,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讲座,犹如一道精神的美宴,给予了我营养,也指明了我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报告中,李老师分析了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重点。听了报告,我明白了句如何教,段如何教,篇如何教。
我知道了低年段重点是句子的教学,理解词意、句意,想想画面,知道从这个句子学习什么,进行写话练习;中年段重点是段的教学,理解全段的意思、结构,学会读懂段的方法,练习写一段话;高年段的重点是篇的教学,理解全篇的意思、结构、主旨,学会读懂篇的方法(鸟瞰、解剖、会通),练习写作整篇文章。如果按此步骤扎扎实实地教学,我们带出来的孩子阅读、写作水平能不高吗?
李老师的报告结束了,但学习没有结束,我一定会通过博客等方式继续向李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第五篇:听魏书生老师讲座有感
听魏书生老师讲座有感
欣赏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专题讲座,这是一名教师不可不听的讲座,他告诉我们当好老师的奥妙,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总体框架是:
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律。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时代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其次,对魏书生的语言的评价: 魏书生老师是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别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别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他从来都是站着演讲的,不管演讲时间是半天还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亲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对面谈心;他从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时还带着一点点自私的念头,却很有一番见地,让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于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为他身上的那种难以言说的魅力所吸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洞说教,从容中蕴含巨大的凝聚力与感染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普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起来,是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首爱国敬业的颂歌。魏书生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第三,魏书生对教师职业的迷恋,源于教师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好的职业。带着这份朴素的情感,他放弃许多机会、经过多次申请,终于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终身教师,以至在担任众多的行政及兼职工作时都不曾离开三尺讲台。教育的理想主义,体现在教育教学中,是那些闪烁人性光辉的举措: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唱歌、写说明书、做好事、写心理病历,坚持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座、俯卧撑,“一分钟竞赛”、“学会使用‘边角余料’”等等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魏书生有着真真实实的情感。
第四,魏书生对学生爱的教育.自爱爱人的魏书生,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第五,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教学本身,魏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了出奇制胜的策略。一般常人教语文或研究语文 教学往往从“同处”着眼,从如何趋同方面着
手,未教或未研究之前,总习惯于先定下一个方针、一个框来,然后按力索骥,依样画葫芦。这样的教学与研究,一般不会产生多大的“轰动效应”。魏书生不同。他和常人 一下子拉开了较大的距离。他常常让别人对他产生一种扑朔迷离、时隐时显之感。他的教学总是从“异”处着 眼,从“立异”上着手。比如以下策略和做法:
(1)一般人都是一课一课地教,而魏书生是“一学期的教材”“只有30多节课就讲完了”。
(2)一般人都是对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至多只不过是研究如何改法,比如是少作多改还是多作少改等,从 来就没有想到“不改”。而魏书生则是“1979年以来,我没批改过一本作业,没批改过一本作文”。
(3)一般人都是注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考评与测试的。依常理,测试是十分必要的;不单是应试,即使是抓素 质,也无法离开或摒弃考试。“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已成共同认识。而魏书生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他说 :“除统考外,我没有搞过测验、考试。”
(4)一般人都是遵循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课时的,教师不上课堂,怎么说都不对,这是普遍认识。而魏书生 居然不管这一套,他彻底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了。他说过:“十年来,每年还是要有四个月以上时间外出开 会。”除节假日不算,这四个月多少还要占去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对于一般教师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
(5)一般人教课都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而魏书生也是一反常理,让学生“自学整册教材”。效果是怎样的呢?居然是新学期一开学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期末考试”。照常 规来看,这实在让人感到太越轨了。
魏书生就是这样,他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有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这一切,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以一颗平常心快乐地生活、工作、学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