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主持人大赛杨佳宜
我为闽南小吃喝喝彩
主持人:各位观众,下午好!《舌尖上的闽南》节目又开始了。我是今天的小主持人杨佳宜。我们闽南人自小生活于山海之间,加上兼容中外烹饪特长,逐渐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小吃。泉州的元宵、漳州的炸五香、厦门的土笋冻,无一不是精美别致、声名远扬。端午将至,大家猜猜,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烧肉粽,烧肉粽。卖烧肉粽……”对了,邓丽君演唱的闽南语歌曲《烧肉粽》,让烧肉粽闻名遐迩。那------
烧肉粽是烧烤出来的吗?当然不是。闽南语的“烧”指的是肉粽刚出锅时热气腾腾的样子。
闽南烧肉粽之所以在中华美食上享有盛名,是因为它在选料上非常讲究:上等糯米、肥瘦相间的红烧肉、海蛎干、虾仁、香菇、酸笋、栗子等。把这些配料精心处理后,分别炒熟,包成粽子,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细熬慢炖,就做成香味扑鼻的烧肉粽。
来,大家看看,(剥开竹叶)色泽红黄闪亮,是不是让人垂涎欲滴?(主持人试吃)嗯------味道香甜,油而不腻,使人回味无穷!每每这个时候,老人们总会提醒心急的小孩:”趁烧,趁烧。慢吃,慢吃。“吃急了容易被烫伤。品尝了美味的烧肉粽,你是不是对烧肉粽的来历产生兴趣了呢?
来吧,就让我为大家再介绍介绍:烧肉粽的形成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怎么样?是不是对烧肉粽更加喜爱了?
家乡的小吃还有很多很多,因为出生于闽南的缘故,所以我自小就有幸品尝了家乡的小吃。想对闽南小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欢迎你在每个星期五晚上六点,锁定龙海卫视频道。
谢谢大家!
第二篇:主持人:杨小彦
研讨会:
主题:作为观看控制的一种修改机制
时间:3月27日14:00—18:00
地点:广东美术馆三楼
主持人: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陈卫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邀请嘉宾:高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大可(当代文化批评家、小说家、随笔作家)、陈卫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启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李媚(策展人)、刘宏(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张宏(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念(同济大学教授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康宝成(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戏曲研究室主任)、高小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可(四川美院《当代美术家》执行主编)、吴重庆(广州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开放时代》主编)、李洁军(新快报副总编,摄影师)、晋永权(《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谢勇(华南理工大学新闻学院)、冀少峰(河北美术出版社编审)、蔡萌(中国艺术研究院)、许林(人民日报老摄影师)、王景春(南方都市报图片中心总监,摄影师)、张新民(摄影师)、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讲师,在读博士)、李艳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刘琛(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张大力:第二历史”凝结了艺术家张大力在过去6年间埋首于北京各大国家媒体机构的工作成果,这些机构存有广泛流传的旧照片及其相关资料。面对这些已经几乎被世人遗忘,已经长出霉斑、丢弃在角落的图片和背后的历史,张大力通过长时间的整理,最终塑造了《第二历史》这件作品——确切来说是一百三十余组作品。每一张图片的背后,都是一段独立而存在的、再现的历史——张大力说,他的工作是让这些我们非常熟悉的画面的真实面目浮出水面,至于研究“第二历史”的工作,将留给学者们去做。
张大力所收集到的为我们熟悉的历史图片,除了经过多次出版所呈现的不同样式的照片之外,还包括了这些照片被修改的痕迹和“证据”,有的不仅有原作底片,还有附在原作的背后或照片边沿的修改批示。这几个要素和与图片并置,形成原件与修改件的对照。修改照片的方式除了运用美化、抹去、添加元素,甚至还有拼贴,即好比当下的photoshop,用几张不同的照片制作出一张不存在的新图。无论是“领袖”,还是“平民”,他们的形象都被无数次的利用和修正,使之符合国内国外的人民群众的想象和国家形象。这次展览正是为观众提供了一次窥见部分历史原型的机会。展览分为三个部分,“领袖”、“群众”、“英雄”,各件作品分别按照历史(出版、拍摄)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张大力在过去几年完成的《第二历史》正是开了这样一个头:昨日构建的“第二历史”,也是一系列过去的“当前”,带给今天的,会是怎样的一种思考?为什么我们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在背后都是受到控制的?我们作为出版物针对的对象,却没有获得如其承诺的诚实与公开。
展览开幕之后,由杨小彦先生担任主持,邀请来自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及摄影等多方面学者参与的学术研讨会将在广东美术馆举行。此外,公共教育部将举办一场“艺术家、策展人工作坊”,拟邀请艺术家、策展人一同与观众观看作品,认识作品,解读作品。
第三篇:小主持人大赛自我介绍
第二届花幼好声音小主持人大赛,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花幼蒙五班的小才女xx,今年5岁了,别看我年纪小,我可是幼儿园里的明星级人物,我喜欢拉小提琴,爱看书,两岁半的时候,我就参加了张家口电视台主办的宝宝贝贝节目,还得了第一名呢,四岁获得了花幼好声音小主持人大赛一等奖,评委老师,院园长阿姨,我棒吗,棒的话请为我鼓掌吧,最使我骄傲的是,我坚持在自己的QQ写了将近四百篇日志了,里面记录了我的成长过程点点滴滴的同时,也让我的粉丝们分享着我快乐、阳光的生活,当小主持人是我的梦想,我愿把所有的快乐分享给你们,请为我加油吧,谢谢。
第四篇:小主持人才艺大赛
小主持人才艺大赛
淮海路小学小记者郑司尧
2014年3月6日在淮海路小学举办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小主持人大赛。
开始了,开始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了。精彩的比赛终于拉开了序幕。首先是选手们个自介绍、讲故事。一个个妇幼个性的自我介绍让我们每位小记者都能深深记住了他们。朗读环节中,他们那么的投入,那么的深情并茂,把我带到了一个个或者优美,或者紧张的场景之中。我们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听着,他们讲的故事的画面,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在这里他们一个比一个讲的更好,让你总是听不够。
接下来是才艺表演。他们各自的表演也不错呦!他们在台上个显神威,个个都有绝活。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弹奏一首美妙的乐曲······精彩极了,让我最深刻的是吉他弹唱《我是一只小小鸟》,那美妙的音律在那跳跃手指下流淌,到了精彩的副歌时,我们和他一起唱了起来,整个阶梯教室热闹极了。我好羡慕他,我也正在学吉他,他就是我的榜样,相信下次我也能和他一样出色。
随着小主持人宣读最佳主持人和优秀主持人名单,精彩的“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校园金话筒小主持人大赛结束了,在我心目中他们个个都是冠军。
指导教师:徐华
第五篇:自我介绍(小主持人大赛)
自我介绍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郁欣妍,今年11岁,来自汶河小学四(13)班。
我喜爱学习,积极帮助同学,乐意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我的爱好十分广泛,溜冰、舞蹈、口琴、吉他……我样样都喜欢,学习起来也是乐在其中。
老师们,相信我吧!我会用优异的成绩证明你们的选择是对的!我一定能成为你们喜欢的小主持人!
我的参赛宣言是:我主持,你快乐!下面我为大家表演的节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