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工作规范
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监测哨点作用,预防和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蔓延,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肠道门诊的规范化建设,认真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
第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肠道门诊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对肠道门诊的督导检查。
第二章 工作要求
第四条 医疗机构要认真贯彻《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建立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设立肠道门诊,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第五条 肠道传染病的预检、分诊
(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在适当位置设置预检、分诊点(台),并有醒目标志。
(二)经预检为肠道传染病或者疑似肠道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到肠道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第六条 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腹泻病例登记制度,建立门诊日志,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主要症状、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时间、初诊或复诊、联系方式等基本项目。对外地病例,住址要进行双登记(登记现住址、单位名称及原住址),做到“每例必登”,字迹清楚,项目齐全。
第七条 实验室标本检测
(一)对就诊的每一例腹泻病患者进行粪便直接镜检。对临床症状可疑霍乱的患者、外地就诊者、有流行病学史者实行“逢疑必检”,尽量在抗菌素使用前采集粪便标本,做霍乱弧菌等快速诊断和细菌培养检查。
(二)肠道门诊实验室应有标本检测登记本,登记项目应包括姓名、采样日期、送检日期、送检科室和医师、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医生、检验日期、报告日期等。患者便检结果要及时进行登记,并将阳性结果及时向相关科室反馈。
第八条 疫情报告
(一)发现霍乱等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要按规定的时限和方式进行报告。
(二)发现某种肠道传染病就诊人数突然增多、或发现历史上未曾出现过或本地罕见的传染病,或数天内就诊多例同一病症不明原因的急性肠道疾病时,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医院相关部门,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九条 疫情处理
(一)对肠道传染病中疑似霍乱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实行就地隔离治疗,并做好污染环境的消毒;保留好病例初次检测的标本(培养基)等,以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复检。
(二)对病例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留观,留便化验,登记,必要时给予预防服药,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来医院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第十条 安全防护
(一)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及时开展消毒工作,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医疗废弃物。
(二)肠道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第十一条 数据统计报告
(一)肠道门诊应定期进行腹泻病患者就诊情况和便检结果的数据统计和汇总工作,定期向医院有关管理科室报告。
(二)承担相应管理职能的科室应做好肠道门诊的工作量汇总,并根据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按时上报有关监测数据。
第十二条 日常管理
(一)承担相应管理职能的科室人员应每天到急诊科、内科、儿科和中医科等科室进行巡视,及时纠正混诊等情况。
(二)定期组织肠道门诊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学习和培训。
(三)承担相应管理职能的科室每月至少一次,检查指导肠道门诊工作,以规范肠道门诊管理。
第三章 肠道门诊设置基本要求
第十三条 肠道门诊应做到“四固定,五分开”,即人员、医疗设备、门诊时间、诊室固定;候诊、检验、厕所、收费、取药分开。
第十四条 肠道门诊的开设按照开诊的规模和条件分为两个级别:第一级为专科,第二级为专室。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必须开设肠道门诊专科(可设立在感染性疾病科内);乡镇级医疗机构开设肠道病专室,有条件的乡镇级医疗机构可设肠道门诊专科。
第十五条 肠道门诊专科要求
(一)设在医院的边缘角落,远离水源,在建筑上单独设立,标志醒目,便于病人就诊,同时在肠道门诊内设立诊断室、化验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专用厕所,布局要合理,病人就诊出入口、登记、检查、取药等过程不得交叉。
(二)设观察床至少4张,各房间应有防蝇设施,污物桶或痰盂,门口设有消毒脚垫;配有采血、采便用品,运送培养管,专用培养基,检验设备,诊断试剂;专用的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液体及抗生素等药物;专用消毒药械;隔离衣、胶靴、手套等齐备(达到二级防护要求)。
(三)配备专(兼)职医生至少3人,其中主治医师以上至少2人;专(兼)职护士至少4人,其中主管护师以上的至少2人;专(兼)职检验人员至少2人,其中主管检验师以上的至少1人;消毒人员2人(可由护士兼职)。
第十六条 肠道门诊专室要求
(一)设在医院的边缘角落,远离水源,在建筑上相对独立,标志醒目,便于病人就诊,在肠道门诊内设立诊疗室、观察室、隔离病房、专用厕所。布局要合理,病人就诊出入尽量避免交叉。
(二)设观察床至少2张,各房间应有防蝇设施,污物桶或痰盂,门口设有消毒脚垫;有采血、采便用品,运送培养管(碱胨水等);有基本的检验设备(如显微镜等);专用的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液体及抗生素;专用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用品等。
(三)配备专(兼)职医生至少1名,专(兼)职护士至少1名。
第十七条 肠道门诊医务人员应参加由市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肠道传染病知识培训,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第十八条 相关工作制度应悬挂或摆放在肠道门诊显著位置。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规范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完)
第二篇:医疗机构肠道门诊检查小结
2012年医疗机构肠道门诊检查情况小结
为加强我市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医疗卫生监督科于2012年7月对全市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开展了监督检查,共检查17家医疗机构,包括5家市级医院、4家中心卫生院、8家乡镇卫生院。检查内容包括肠道门诊设置布局、设施设备、预检分诊管理、传染病报告及人员管理等。
检查发现,上述17家医疗机构能做到按卫生局规定时间开设肠道门诊,配备相应的卫生设施及消毒剂等物品,肠道门诊的医生、护士及检验人员均持证上岗。但检查发现,我市各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还存在以下问题:
1、硬件设施方面:①除一院、二院外,其余16家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均未独立设置,和发热门诊或内科门诊兼设,由一个医生同时负责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的接诊。②2家单位肠道门诊无防蝇设施,未配备非手触式手消毒装置。
2、预检分诊管理方面:市级医院均设置了预检分诊台,并对肠道门诊进行专例登记。但检查发现个别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对腹泻病人归口管理治疗不严格,存在其他科室诊治腹泻病人的现象;也有个别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处处登记的病例多于肠道门诊实际就诊病例。
3、消毒管理方面:3家单位未对肠道门诊专用厕所消毒情况进行记录;
4、门诊运转管理方面: 2家单肠道门诊内医疗废物使用生活垃圾袋存放。我科将结合中小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及时开展复查,督促各单位肠道门诊规范有序开展工作。
2012.7.20
第三篇:杭州市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局稿)
关于印发杭州市医疗机构肠道门诊
设置规范(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市)卫生局(社发局),在杭各省、市级医疗机构,在杭部队、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市疾控中心,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各级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人,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根据省卫生厅《浙江省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试行)》(浙卫发„2007‟148号)的要求,我局制定了《杭州市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试行)
一、肠道门诊开设单位
(一)一类医院
省、市级医院、各系统职工医院、部队医院、各县(市)第一人民医院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二)二类医院
1、城区(不含萧山、余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全市的大专院校医院(确实不具备开设肠道门诊必需基本条件的单位须报请辖区卫生局批准,并报市卫生局备案)。
2、其他县(市)(包括萧山、余杭)近3年以来出现过霍乱疫情(包括外环境阳性)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年新发生疫情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立即开设肠道门诊。
二、设置原则
(一)一类医院
门诊设置应纳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划,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肠道门诊内部应设置防护分区,流程合理,满足“一条龙”服务基本要求。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二)二类医院
具备腹泻病例监测的基本条件,通过加强诊治和消毒管理,提高监测敏感性,防止交叉感染。
三、设置要求
(一)选址
肠道门诊应设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急)诊有一定距离,标识醒目,建筑规范,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要求,并便于患者就诊。
(二)布局
1、一类医院
肠道门诊分设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应设有清洁区、半污染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值班室、更衣室、储藏室等;半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污染区包括挂号收费处、候诊区、诊室、隔离留观室、化验室、输液室、药房、专用厕所等。要求三区划分明确,并有醒目标志,三区之间应当有物理隔离屏障(如隔离门),做到相互无交叉,从挂号到发药实行“一条龙”操作。
2、二类医院
肠道门诊内应设置有专用诊室、专用厕所、专用观察室及输液室,布局合理,有醒目标志。
(三)设施与人员配备
1、肠道门诊应合理配置诊疗桌椅、诊疗床、观察床、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固定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灭菌消毒器材等医疗设备,配备采样器材、样品保存液或增菌液等,各有病人专用登记本。
2、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配备非手触式(肘式、脚踏式、感应式)洗手装置,配备痰盂、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3、肠道门诊应当配备经过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系统培训的急诊、内科、儿科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和检验人员,持证上岗。
四、工作要求
(一)开设时间
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肠道门诊常规开设时间,可根据疫情适当提前或延长开设时间。各县(市)(包括萧山、余杭)第一人民医院为常年开设肠道门诊单位。
(二)病例登记
所有就诊腹泻病例(包括初诊和复诊病例)必须登记,应按全市统一的肠道门诊登记表(由市疾控中心统一印制)登记,规定项目必须填写完整。
(三)采样检测
1、一类医院实行“有泻必采,有样必检”,粪检率达100%(未满2周岁腹泻儿童明确排除霍乱的可不予采样检测);二类医院要求粪检率达85%以上。腹泻病人必须在肠道门诊内由医护人员采集粪便标本,做好标本登记和送检工作。
2、发现临床疑似霍乱病人,应及时采样送检,并在送检单上注明疑似“02”。检验人员收到疑似病人标本后,应立即同时进行直接分离和增菌培养,并在24小时内作出初步报告,对一般腹泻病人的标本应在36小时内报告检验结果。对发现有明显血便的患者采样要及时送检并做大肠杆菌O157:H7的培养。
3、检出霍乱菌株后,应立即电话报告医疗单位辖区的县级疾控机构。区、县(市)疾控中心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员前往鉴定核实,必要时可要求杭州市疾控中心进行技术指导。
4、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监测点医院,每月采集病人粪便50份,凡血性大便病例及症状可疑者必须采样,肠道门诊病人不足50例则全部采样。
(四)病人处置
疑似病例由就诊单位负责隔离治疗,并应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如每日一次采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就可以排除诊断,经辖区控制机构同意后,可解除隔离。凡诊断不明确的重症腹泻病人,在排除霍乱前,应在肠道门诊隔离室或单独病房隔离治疗,严禁转院或送入普通病房。
病人确诊后,市区病例由杭州市急救中心送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隔离治疗,各县(市)(包括萧山区及余杭区)病例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五)疫情报告
肠道门诊发现的各类法定传染病(包括丙类传染病)均需按要求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的时限内,由医院疫情管理员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六)消毒与个人防护
1、肠道门诊污水排放应纳入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医院污水排放时的总余氯不得低于2mg/L。
2、公用诊疗器械在腹泻病人使用后应及时消毒,医护人员要高度关注手部卫生,医院门诊厕所进行随时消毒,有专人负责肠道门诊的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具体消毒方法参见《肠道门诊消毒隔离措施要点》。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3、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医务人员穿白大衣或倒背衣,佩戴一次性口罩(外科口罩更佳)和帽子等接诊患者。需接触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物时应戴手套;处理频繁呕吐患者时,建议在隔离衣外穿戴塑料围裙并戴眼罩。
(七)报表统计与上报
肠道门诊每月2日前填写上月的“杭州市肠道门诊月报表”(O157监测点医院须同时填写O157监测月报表),并同时通过网络开展肠道门诊旬报及月报工作。
五、管理要求
1、肠道门诊应设置醒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和“病人就诊须知”,做好就诊引导和告知工作。
2、肠道门诊开设期间,腹泻病人实行归口管理,肠道门诊不得拒收腹泻病人,其他医护人员和诊室不得诊治腹泻病例(未满14周岁的轻症腹泻病人可在儿科门诊就诊,儿科内应设置腹泻病专用诊室,并按肠道门诊要求做好登记、采样和隔离消毒措施)。未开设肠道门诊的医疗机构如遇危重病人等特殊情况,应先采样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单位,在抢救治疗病人的过程中,注意做好消毒隔离等处理工作。
3、建立健全病人登记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并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相关管理部门每月至少自查一次肠道门诊工作,并有检查的记录备查,以规范肠道门诊管理。各区、县(市)卫生局定期开展辖区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督导工作。
第四篇:肠道门诊工作职责
肠道门诊工作职责
一、腹泻病门诊在门诊部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做好腹泻患者的分诊工作。腹泻病门诊常年开放,实行昼夜24小时接诊。
三、腹泻病门诊负责接诊以急性腹泻(病程在一周内)为主的各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慢性腹泻近一周内有急性发作者以及这些病种的复诊者。
四、负责填写“腹泻病门诊登记簿”和传染病卡片,并及时报预防保健科。
五、负责对腹泻门诊的病历、化验单及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的消毒处理工作。
六、利用卫生宣传牌和卫生宣传材料,向就诊患者介绍腹泻病的防治常识。
七、腹泻门诊的各级工作人员,应按其岗位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
第五篇: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篇一:肠道门诊总结 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肠道门诊工作半年期间,积极配合区疾控中心、卫生局及本院领导的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肠道门诊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安全隔离制度,防止环境污染及交叉感染,及时检查,及时反馈。认真完成腹泻病人监测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规范采样,及时送检,及时报疫。严格执行腹泻病人登记制度,严格执行肠道门诊就诊流程,对在岗医师进行防疫、肠道疾病诊断、治疗及监测病情变化的培训,对重症患者仔细诊查及各项必要化验检查,及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炎及必要治疗,认真排查霍乱及其它疾病如宫外孕、下消化道出血等。对于合并糖尿病酮症、肾病、心衰、等重症患者协调急诊科就诊,积极治疗,防止医疗纠纷发生,发生纠纷及时解决。共登记腹泻患者2833人,内科1761人,儿科1072人,内科输液观察842人。圆满完成肠道门诊工作。2012-11-07篇二:2013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按照城区疾控中心的要求,我院于2013年5月1至2013年10月31开设了肠道门诊,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肠道门诊独立开设,有独立的诊室,专用厕所,有独立的隔离留观室,挂号,取药有专用窗口。
二、肠道门诊均设有兼职的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
三、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按照医院感染的规定,做好了个人防护,紫外线消毒登记齐全,医疗废物分类明确。
四、从5月1日开诊至10月31日结束,共接诊肠道病人7例,其中细菌性痢疾5例,感染性腹泻2例。
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所有病人均做到及时报告,无漏报,无迟报。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医院2013.11.1篇三:2012年xx医院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2012年xx医院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根据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按照传染病工作计划完成如下内容:
1、通过全科的共同努力,本的工作顺利完成。认真对
待每项工作做到传染病报告及时、无误,未出现迟报、漏报现象。
2、按照住址进行报告管理,对于外省外区患病的病人住在 本镇内,也由本单位管理。
3、传染病报告卡片填写的各项内容,必须填写齐全完整。
4、本医疗单位将肠道门诊中的感染性腹泻纳入常规疫情
报告,并每日进行统计,每旬上报区站。
5、今年xx镇开设肠道门诊期间共就诊腹泻病人6例,都
已验便。其中痢疾2例,其他感染性腹泻3例,非感染性腹泻1例,未出现迟报、漏报。2012年肠道门诊期间发病数按月分布如图1 ***0 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图 1西青区xxx镇2011年和2012年肠道疾病按月分布比较图
6、今年5月4日上午和下午分别对门诊医生和乡村医生进
行了肠道门诊专题培训,使大家对肠道门诊开设期间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8月28日专门为乡村医生做了一次中期推动会,并进行验收,为做好肠道门诊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接诊病例中发现传染病并进行网络直报的传染病中:按
性别分布,今年报告腹泻病例均为女性:6例;按职业分布,农民(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3.3%,工人(1例)、民工1例、散居儿童1例,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6.67%。按地区分布,张家窝镇内(3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0%,本市其他区县2例,占报告病例的33.3%。肠道门诊开设期间,对化验室和门诊进行了督导检查,目的是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的报病意识,避免发生报漏报现象。
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传染病报告卡应规范填写,肠道门诊期间腹泻病人必须由肠道门诊接诊。
2、肠道门诊接诊医生门诊日志填写应规范,应杜绝漏项、错项等现象发生。
3、肠道门诊医生对就诊的腹泻病例应及时登记、及时进行化验,应做到“逢泄必登,逢泄必检”。
4、肠道门诊医生加强对其它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的诊断的学习。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接诊医生门诊日志的填写,对肠道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应继续加强培训、学习,有腹泻的病人力争必须做到“逢泄必登,逢泄必检”。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积极努力,继续规范我们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把我街的肠道门诊工作做的更加日臻完善。xx医院2012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