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评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文打印纸
○○ ……………附件1: …○○……
…… ○…… …○ ………○…………„„○ „„„○„„„○„„„○„密„„○„„„○„„„○„„„○„„封„○„„„○„„„○„„„○„线„„○„„„○„„„○„„„○„„○„„ ○„„ 山西省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评审答辩论文打印纸 80mm 完善能源统计体系的方向以及加强部门间能源统计联动系统构建的思路。
关键词:能源统计统计体系指标资源
一、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能源统计对于认识能源经济问题,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提升和改革能源统计体系是当前统计工作的重要课题。对于各级统计部门来说,应当以自身职能为基础,通过实际行动,服务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工作中,应当尽力探究科学的能源统计体系和制度,加强实施力度,为有效的能源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铺展开展扎实的工作。当前,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能源统计工作的部署,考虑到能源统计工作的实际,应当在总结能源统计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能源统计体系完善的方向,并在加强部门合作等方面进行完善。
二、能源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统计体系和过去的能源管理总体上是基本相适应的,但和当前中央提出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强能源等资源管理,以及“十一五”规划指标考核等方面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能源统计的调查范围不够全面。当前实施的能源统计体系仅仅包含了工业能耗,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非工业的统计无法纳入,对于工业来说,也只是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能耗进行了统计,对于规模以下的能耗无法提现,使得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数据空缺,难以对能源消费结构状况进行研究,涉及产业消费结构,以及重点行业消费结构、轻重工业消费比例、地区、所有制消费结构等等,从而无法反映全社会能源供需的基本特征。
2.能源统计的指标体系尚不健全。当前实施的能源统计提现只涵盖了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对于全社会能源和市场销售和供求的指标,无法有效地提供,所以难以获取和能源供需、能源管理与效率以及能源资源与生产、开发的信息,还影响了包括节能等在内的资料的全面掌握,对于能源节约、能源经济效益、能源生产与需求,预测工作较为缺乏,导致各级能源部门在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时缺乏合适的依据。
3.能源统计的基础性工作有所欠缺。作为能源统计体系中数据的源头,基础和基层尤其是企业的能源统计工作尚属薄弱环节。对于一些能源消费相对较少的企业,能源管理较为松懈,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企业缺乏整体的能源消耗数据。对于统计人员而言,只能在填报能源年报或是能源季报的时候对指标数据进行搜集,从而无法提供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产量能耗等数据,此外,基层企业对于专业的统计人员较为缺乏,能源专业统计知识不足,变动比较频繁,在能源消耗统计的原始记录方面,不够健全。
三、完善能源统计体系的方向
考虑到能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当前的能源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能源统计体系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1.构建能源统计指标。将体现能源平衡的单一指标改进为综合反映能源平衡以及能源市场、效益和排放等多方面的体系。完善能源消费系统,促进能源消费统计涵盖能源消耗、设备能耗等因素,体现能源的利用效益,进而为能源环境排放提供基础性的核算资料;改进能源销售统计工作,促进销
说明:
1、答辩论文一律用A3(420*297)纸打印,格式照此表原样设置。须打印提交一式八份。连同刊物原件一起提交。
2、打印的答辩论文须为本人在任
现职期间以独立或合作第一,在本专业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评审答辩者的有关个人信息只准在打印纸头的密封栏内显示,论文中涉及的个人信
息内容:一律用“本人、本单位、本部门、本市(县)”等表示。
4、推荐部门系指各市人事局或省直主管部门。
5、各推荐部门和各评委会办事机构对打印论
文须认真核对审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推荐、收受。
6、一页打印不完可原样续页。论文题目:浅谈能源统计体系的完善摘 要:完善能源统计体系,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能源统计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
○○ ……………附件1: …○○…
………○„„„○„„„○„„„○„密„„○„„„○„„„○„„„○„„封„○„„„○„„„○„„„○„线„„○„„„○„„„○„„„○„„○„„ ○„„ 山西省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评审答辩论文打印纸
售统计综合体现市场状况和社会能源消费核算。2.改进统计方法工具。当前的能源统计存在范围小的问题,对此,不仅要逐步扩大统计范围,加强现代先进计算统计技术的实施应用,改进能源部门计算机核算程序加快先进统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促进快捷、方便、及时的能源统计体系,加快各行业和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进度,促进资料的共享。3.完善能源平衡表。与投入产出平衡表一样,这种报表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地区能源生产、购进、消费、库存总量情况,又能反映各产业能源消费状况,特别是能源在工业消费和利用效率方面有详细的统计。这套统计报表是能源二次加工转换投入产出的科学计算方法,同时也详细地统计了各行业生产消费和投入产出利用率,是统计工业耗能的全面完整报表。4.调整能源调查方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调查方法,改变单纯依靠全面报表的调查模式,对于工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能源消费,以采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科学核算的调查方法为主。此外,可以通过部门资料的挖掘,对现有指标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获得全面的反映市场销售、消费的基本数据。
四、加强部门间能源统计联动系统的构建 全社会的能源统计体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单依靠统计部门通过初建调查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进而测算推定相关数值,显然会难以获取社会能源消耗的综合指标和数据,因此,通过相关部门的资料作为综合分析评估的支撑依据,显得非常必要,能够有效的提高能源数据的准确性。首先,确立跨部门能源分析制度。各级统计部门和交通、建设、电力、贸易、城管、旅游、海洋渔业、行政机关等重要耗能部门及能源管理职能部门,在建立健全综合能源台账制度的基础上,定期开展节能降耗情况分析,监测研究地区节能降耗态势,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第二,确立相关资料交换制度。经贸、发改等部门定期向统计部门提供节能工作进展情况,尤其是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节能重点项目技改实施投运等情况。第三,要联合开展对重点能耗企业的执法检查。在统计部门的牵头下,联合各相关部门,促进执法巡查或稽查,营造依法统计的氛围,进一步提升能源统计的合力的形成速度,加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能源统计体系的应有作用。参考文献 [1]陈首丽,马立平,.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基于因素分解的统计分析[J].中国统计,2009,(11).[2]张志俊,.道路运输业能源消耗统计方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9).[3]徐强,.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实践思考[J].建设科技,2009,(8).说明:
1、答辩论文一律用A3(420*297)纸打印,格式照此表原样设置。须打印提交一式八份。连同刊物原件一起提交。
2、打印的答辩论文须为本人在任现职期间以独立或合作第一,在本专业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评审答辩者的有关个人信息只准在打印纸头的密封栏内显示,论文中涉及的个人信
息内容:一律用“本人、本单位、本部门、本市(县)”等表示。
4、推荐部门系指各市人事局或省直主管部门。
5、各推荐部门和各评委会办事机构对打印论
文须认真核对审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推荐、收受。
6、一页打印不完可原样续页。
第二篇:浙江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实施细则
浙江省人事厅文件
浙人专〔2007〕80号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
根据人事部《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37号)精神,并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应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相应等级考试。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统一参加A级考试,申报副高级(含不分正、副高级别的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参加B级考试,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参加C级考试。
二、凡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的人员由省人事考试中心发放成绩通知书。其中:对达到全国通用标准分数线的,在申报对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时有效;对达到省定标准分数线的,在两年内申报对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时有效。
三、经考试、考核认定取得全国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受聘职务是否需要具备外语要求,由聘用单位确定。
四、申报中小学教师(含实验、教学管理)、工艺美术、艺术、文物博物、群众文化系列、文学创作、城乡社区卫生、乡村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外语不作要求。
五、申报会计、经济、统计、审计、新闻、出版、农业技术、技校实习指导教师、广播电视播音、律师、图书资料、档案、电影放映专业技术资格,以及长期在野外从事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铁路施工、公路施工、建筑施工等专业技术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上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职称外语成绩不作为必备条件,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
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可免予相应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获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
(二)年满50周岁。
(三)曾在国外留学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
(四)取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
(五)在国内取得硕士学位;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证书(或按新考试标准成绩达到总分的60%以上),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
(六)取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以上合格证书的。
(七)正式出版过译著,译文累计3万汉字以上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译文累计5万汉字以上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译文包括汉译外和外译汉)。
(八)通过WSK、GRE、GMT、托福等考试,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组织的出国留学人员外语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或经组织批准,在国外连续进修1年以上。
(九)通过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的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中级者,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通过BFT考试高级者,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十)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资格。
(十一)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中药,民族医药,古籍整理,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
(十二)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援疆、支边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
(十三)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
(十四)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十五)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和初次确认专业技术资格的。
七、在2004年底前取得国家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合格证
书,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在2004年底前取得国家职称外语等级考试B级合格证书,申报中级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八、原医古文、古汉语统一考试不再进行,相应人员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九、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实施,过去有关职称外语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二○○七年四月四日
主题词:人事 职称外语考试通知
浙江省人事厅办公室2007年4月4日印发
第三篇:统计师任职资格评审实施意见
为深化统计职称改革,完善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适应形势发展对统计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家人事部《统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和国家人事部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20*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统计专业特点和我省实际,特制定《福建省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实施意见》。
一、申报对象
凡本省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直接从事统计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扩大试点考试合格人员(其中包括国家和省可以申报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其范围包括:
(一)制定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修订统计报表制度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
(二)贯彻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的统计法规制度、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填报汇总审核统计报表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
(三)加工整理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
(四)各级统计部门中从事计算机应用、信息资料(刊物)编辑、科学研究、咨询服务和教育培训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任职条件
(一)申报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应符合以下条件:
1、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福建省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等统计法律法规;
2、掌握系统的统计理论,具有丰富的统计业务知识
3、有较丰富的统计工作经验,具有解决统计工作中重大问题的能力;
4、能够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写出较高水平的统计调查报告或较高应用价值和学术水平的论文,或能够对统计理论、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提出有重要价值的建议。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的专著、译作或由本人单独执笔并在省、地级以上带CN刊号刊物发表的2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统计分析论文(原则上为近五年发表的,2篇论文应是任现职以来逐年发表的,且字数要求在4千字以上)。
5、获博士学位取得统计师资格2年以上;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取得统计师资格5年以上。
6、根据福建省人事厅“关于职称改革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闽职改字[19*]74号)文件精神,凡县(市)属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正常晋升高级职称的应提供任现职以来在《福建统计学刊》上发表过四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统计分析论文(文章要求应在任现职以来逐年发表的)。
(二)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人员破格评审的申报条件
1、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申报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除符合上述1至4条规定的任职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际或国家部委组织的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或在国家级以上CN刊物发表2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由本人独立执笔的在CN号刊物发表3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获得同行专家的好评与肯定;
(2)在省级以上出版部门正式出版过个人专著5万字以上或译著10万字以上;
(3)19*年以前入学的统计财经类大学专科毕业生累计统计工作年限20年以上,且担任统计师职务5年以上的统计专业人员;19*年以前中专毕业累计统计工作年限30年以上且担任统计师职务5年以上的统计专业人员,受聘期间考核合格或称职以上者。
2、不具备规定资历人员申报高级统计师资格,除符合上述1至4条规定任职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受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承担省(部)级以上重点课题研究报告第一执笔者;
(3)独立执笔撰写的统计论文或分析资料获国家(省、部)级三等奖以上或地、厅、司(局)级一等奖(综合类)以上1篇。
(4)在专业技术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获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我国统计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综合类)者。
三、评审组织
福建省统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库由福建省统计局负责组建,报省人事厅审批后,负责全省高级统计师的评审工作。组建评委库之后,评委会的产生,则按照闽人发[20*]115号文件规定进行。评委会委员由能正确掌握和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坚持原则,组织纪律性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行政领导和已离退休人员一般不参加评委会(库)。
四、有关问题说明
(一)在本单位实行评聘分开之前,推荐评审可以参照已核定的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数进行;在本单位实行评聘分开之后,则可以不受岗位数的限制推荐参加评审,但应根据结构比例进行聘任。
(二)上届评审被否决的人员,应当提供新的研究成果后方能重新申报并按规定程序推荐。原已送审的代表作若继续使用,专家已有的鉴定仍然有效。前次未送高评委会进行表决的,应该由本单位重新审核认可并补充新材料。
(三)凡报送高评委评审的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过公示,在确认真实有效后才能上报。在未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职改办审查,发现不属评审范围、基本任职条件不具备以及其他不符合规定的申报材料,一律退回原单位。
(四)破格申报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需组织同行专家对其进行学科论文答辩。
(五)对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谎报工作经历、年限,谎报科研成果者,一经查实,取消其申报资格;已获得任职资格的予以取消,并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其他
本实施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以往规定与本意见有冲突的按本意见执行。
第四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答辩规11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答辩规则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省各系列(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答辩工作,提高评审质量,确保评审结果客观、公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山西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答辩规则》。
第二条 全省各系列(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在评审过程中均须组织参评人员进行能力、水平答辩。所有参评人员必须参加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的能力、水平答辩。
第三条 评审答辩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社会、业内认可的原则,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
二 组织
第四条 评审答辩要在省人事厅的指导、监督下,由各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按专业(学科)分组进行。每个答辩组须由 3 名以上专家组成,指定其中 1 名为组长,负责本专业或学科组的答辩工作。
第五条 评审答辩,要在评审委员会的专业(学科)组审查评审材料和综合评议前独立进行。可由本执行评审委员会的专业(学科)组完成;也可由同行专家组成专业(学科)答辩组,单独完成。
第六条 答辩组专家对评审材料审查及命题采取匿名方式,做到公平、公正。现场答辩公开进行,做到答辩现场开放允许他人旁听。
第七条 各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在组织答辩过程中要为每个答辩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负责答辩过程中的联络、记录、核分等具体工作。答辩准备和进行过程中,要对参加答辩工作的专家及有关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封闭管理。
第八条 各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在组织答辩前及答辩过程中,要及时与省人事厅联系、沟通,通报有关情况。各专业(学科)答辩组参加答辩人员的成绩分布,必须符合本规则要求。
三 材料审查与答辩命题
第九条 答辩材料的报送及整理。答辩者须提供答辩论文(一篇)及本人任现职期间或近5 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论文、总结按照附件一、二(附后)要求打印一式五份,经所在单位审查并加盖单位印章后,连同论文刊物原件一并交相关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答辩论文须为本人在任现职期间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本专业学术刊物公开发表(晋升正高者须为国家级刊物),能代表本人专业学术水平的专业论文。
第十条 答辩材料审查。各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在答辩材料提交答辩组专家审查前,要按照匿名审查的要求,对答辩材料进行保密处理。答辩组专家要对答辩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客观地对申报者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进行鉴定。经审查鉴定,认为其专业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不合格的直接淘汰。认为其专业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合格的根据答辩者答辩论文的质量,在审阅、讨论评议的基础上,对其学术水平进行评价赋分(赋分标准见附件三)。
第十一条 答辩命题,答辩组专家按照国家相应《试行条例》和《评审条件》要求,本着便于直接交流,有利于考察答辩者专业能力、专业学术水平的原则进行命题,答辩题目应涵盖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等内容。
答辩题目分本专业(学科)公共题目和个性题目两类。公共题是考察、了解答辩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题目,应区分正、副高级分别拟定。题目数量应在本专业(学科)组同级答辩人数的 3 倍以上,参加人数少于 20 人的组,命题数量不得少于 60 道。个性题着重考察、了解答辩者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要根据答辩者提交的论文和总结中涉及的专业问题拟出 3 道以上学术、技术含量较高的个性题目。
四 现场答辩及赋分
第十二条 现场答辩步骤:
1、答辩者简要介绍本人的专业工作情况,简述本专业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及本人答辩论文的主要学术、技术观点。此过程不超过5分钟。
2、专业知识测试。参评者从本答辩组备好的公共题目中随机抽取。3道题,选其中2道题做出回答。此过程不得超过 8 分钟(实行考评结合的系列(专业)此步可免)。
3、专业工作及专业创新能力测试。当场拆封答辩组事前为其准备的3道专业个性题,要求回答其中至少两个问题。此过程不超过8分钟。
4、答辩组专家代表进行现场点评。
5、各位答辩专家评分。工作人员负责记录、核分(现场答辩的赋分标准见附件四)。
第十三条 分值的整理与核准。专业(学科)组答辩、赋分结束后,组长召集本组专家,根据评委会要求对本组赋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每位答辩者所得分值进行整理核准。
五 成绩及使用
第十四条 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量化并按优、中、差三个档次进行分类。总成绩构成中,论文学术水平评价成绩占40%,现场答辩评价成绩占60%。实行考评结合的系列(专业),论文学术水平评价成绩占40%,考试卷面成绩占30%,现场答辩成绩占30%。答辩总成绩85分以上为优、60—84分为中、60分(不含60分)以下为差。
第十五条 专业(学科)组答辩成绩分布结构,实行分档次按比例控制。优、中、差三个档次人数比例掌握在 3:6:1。不符合此要求,本答辩组须进行统一调整。
第十六条 各高级评审委员会要高度重视答辩成绩在综合评审中的使用。答辩成绩为差者,列入淘汰对象,专业(学科)组一律不得向评委会推荐;破格晋升人员,答辩成绩未获优者,专业(学科)组一般不向评委会推荐;正常晋升人员,答辩成绩为中偏下,专业工作业绩不突出者,专业(学科)组一般不向评委会推荐。
六 附 则
第十七条 参加答辩的专家和工作人员,都要遵守评审工作各项纪律,严格执行保密、回避等规定。确保答辩过程严谨有序,答辩成绩客观、公正。
第十八条 过去实行的与本规则不一致的有关规定和做法,一律停止执行。
第十九条 本规则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甘肃省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甘肃省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答辩办法
甘职改办[2001]12号
各地(州、市)人事处(局)、职改办,省直各部门人事处、职改办,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为了全面了解、准确评价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技术水平,核查、鉴别业绩、成果真伪,进一步完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现对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答辩办法规定如下:
一、答辩对象
(一)凡高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卫生技术、工程技术、农业技术、新闻专业、出版专业、图书资料专业、文博专业、经济专业、会计专业、审计专业,统计专业、中专教师、技校教师、实验人员(不含中学实验人员)、档案专业、翻译专业、律师专业、公证专业申报评审正、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均应参加答辩。
(二)申报评审中学教师(合中学实验人员)、体育教练、广播电视播音专业、艺术专业、工艺美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是否进行答辩,采取何种方式答辩(如对中小学教师观摩、听课等;对广播电视播音人员要求提交录音、录像带或现场播音等),由高评会所在部门决定.(三)以上专业中凡国家实行考评结合的,按国家考评办法执行。
二、组织管理
(一)答辩工作在省职改办的统一领导下,由高评会所在部门人事处、职改办管理,高评会专业学科组(答辩小组)具体实施。
(二)答辩小组以高评会专业学科组成员为主,吸收同行高级专家组成。没有专业学科组的高评会,由高评会委员和高评会所在部门聘请具有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同行专家共同组成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一般
3-5人,其中同一单位专家不超过1/2.答辩由学科组组长(答辩小组组长)主持.(三)答辩小组组成人员不对外公布。
(四)答辩场所、记录、计时、计分等工作由高评会所在部门安排办理.三、答辩程序及内容
考评答辩应精心组织,抓住重点,客观公正,结果准确.(一)答辩人汇报
1、简述本人学历(含毕业学校、毕业时间)、专业工作年限、任低一级职务年限及工作经历等基本情况。
2、简述自己任现职以来的主要专业技术成绩、贡献(包括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完成项目、成果获奖等)。
3、介绍代表本人最高学术、技术水平的论文、专著或已公开发表的项目、成果技术报告等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4、简要汇报指导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情况.5、简述本专业学科发展现状、本人今后开展专业技术工作的思路、设想和计划。
6、汇报自己认为需要介绍的其它情况.答辩人汇报时要注意基本情况应简单、准确,工作成绩以任现职以来的为主。对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成果、项目、论文、论著等,必须说明本人的作用、地位、排名。汇报内容必须真实有据,不得弄虚作假。
(二)专家考评
1、必查内容:
(1)对答辩对象学历等基本情况及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发表论文、完成成果情况等,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核查、质疑。
(2)对论文(专著、技术报告)论点、论据的正确性、科学性、学术价值及学术水平进行质询。
(3)对已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发明创造、星火科技、农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优秀勘察设计、优秀教学成果等奖的人员,重点考核本人在该成果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完成该成果的技术
水平情况等。
2、抽查内容:
(l)对本专业省内外、国内外发展状况、学术走向、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等提问。
(2)了解培养下一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时间、培养方式及结果、成效等。
(3)对外语专业人员的外语进行面试。对高教、科研及其它专业人员的外语根据需要进行抽测。
3、判定:
(1)基本情况和论文论著、业绩成果等填报是否真实;
(2)基础理论知识是否达到相应高级职务水平;
(3)综合业务能力是否达到相应高级职务标准;
(4)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是否达到相应高级职务任职条件。
4、答辩是职称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注意对假文凭、假论文、假成果及挂名论文、挂名成果的核查、鉴别。对填报不实或有疑问的,要认真核查清楚。对学历、论文、业绩成果等方面有弄虚作假现象的,不提交高评会评审。
(三)计时。
答辩每人用半小时左右,其中答辩对象汇报不得超过15分钟,到时应打铃终止汇报。
(四)计分.答辩对象退场,答辩小组合议后,由专家按百分制各自打分.各专家打分之和除以打分专家人数,所得平均分,即为最后得分,也允许用答辩小组专家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决定答辩是否通过。
四、答辩结果及使用
(一)答辩对象最后得分低于60分,或有1/2以上(含1/2)专家打分低于60分,为不通过。
(二)使用无记名投票表决办法的,有1/2以上(含1/2)专家投否决票,为不通过。
(三)答辩未通过人员,不提交高评会评审。
五、要求
(一)高评会所在部门人事处、职改办要周密安排好答辩工作,答辩应规定场所,集中进行。答辩对象的评审材料应适时提前送交答辩小组成员审阅。
(二)答辩小组专家应认真审阅答辩对象的材料,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拟定好答辩质询的题目。答辩应注意宽严适度,既要严格坚持各项评审条件、标准,确保质量,又要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为中青年优秀骨干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答辩人员应准时到场。无故不参加答辩者,不提交高评会评审.六、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甘肃省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评答辩办法(试行)”不再执行。
甘肃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1年7月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