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灰雀》教学案1
《灰雀》识字教学片段
李悦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位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出示幻灯片: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画面)。瞧,它们来了。
(1)你能用一句话描述它们吗?(三只可爱的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2)课文里这样描述它们的。(出示)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huà)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xiōng脯(pú)是粉红 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wǎn)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朗读:请同学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注意把生字读正确。
(1)①这三只灰雀在哪里生活?(白桦树上)出示词语“白桦树”②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桦”的?有什么好办法?
(剪一剪的办法“桦—华”;形声字“木”代表它是树木的一种,“华”代表它的声音)
(2)这三只灰雀是什么样子的?
①谁来读一读相关的语句?(课件出示“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指名读。
②灰雀的样子是(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请同学们拍拍自己的胸脯。对,胸脯就是指胸膛(理解“胸脯”)。这两个字有什么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
③它们两个都是“月”字旁,月字旁的字都和人的身体有关。
④你还想到了那些?(脸、腰、脚、腿)
(3)他们还有什么特点?在白桦树枝上喜欢干什么?读一读相关语句。(课件出示“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wǎn)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①指名读。
②“婉转”你是怎么读准它的?怎样记住它的?有什么好办法?(换一换的办法“婉--碗”)
③“婉转”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课件播放鸟儿叫声)这叫声好听么?声音(动听、悦耳)就是“婉转”
3、小朋友们,这样子特别、又跳又唱的灰雀,你们喜欢吗?(喜欢)那就读出自己的喜欢(齐读)。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喜欢,老师也很喜欢,这惹人喜爱的灰雀还吸引了谁的目光(列宁)
(1)列宁在干什么的时候看到这三只灰雀的?(散步)
(2)出示“散步”指导书写。
学生观察字形说出要求注意的地方。(“散”左下边的“月”撇变成竖。右边是四笔反文)
(“步”下面应该是比“少”少一点。)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第二篇:《灰雀》学案
沙田镇第二小学
语文科学案
2015-2016第一学期
课题:5 灰雀(第一课时)主备: 复备: 审查: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了解灰雀的特点,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学习难点
学习从文字描写中体会情感的方法。知识链接
灰雀:小型鸣禽,体形如雀,羽色多样,鸣声悦耳,可以笼养观赏。群栖在河谷、溪流、树林中。食物为桦树、榆树、柳树的嫩叶和种子。本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雀。在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乌苏里江一带和辽宁、河北等部分地区都能见到。
列宁:1870年4月出生在俄国,列宁是他的笔名。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和导师,他领导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他当选为第一届人民委员会的主席。列宁是个伟大的革命家,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我会读准下面生字 桦
胸
脯
婉
渣
2.下面生字我会认会写会组词
郊()
散()
步()
胸()
脯()
渣()或()
者()
敢()
惜()
低()
诚()
3.想想:文章写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之间的故事。4.再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预习检查
-沙田镇第二小学
语文科学案
2015-2016第一学期
三、自学课文、合作探究
自由大声读课文,先自己想,自己解决不了时可以找同桌商量,完成: 1.课文是怎样写灰雀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列宁是怎样对待三只灰雀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检查反馈
五、达标检测
1.我会读准下面生词。
婉转 白桦树
胸脯
面包渣 郊外 散步 或者 不敢
可惜 低头 诚实
2.我能把最容易写错的生字写好。
3.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公园里的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两只胸脯是(),一只胸脯是()。它们在树枝间(),婉转地()。”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我从这句话体会到()。其中()()()三个词语表现了列宁对灰雀喜爱的程度深。
-沙田镇第二小学
语文科学案
2015-2016第一学期
课题:5 灰雀(第二课时)
主备:饶志东 复备:麦健康、谭淑仪、叶笑、张丽霞、韩崇涛 审查: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能通过读懂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学习重点:
通过感情朗读,读懂文中语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学习难点: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组长抽查组员读一二自然段。
2.说说你从一二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课文、合作探究
自由大声读课文三至十三自然段,尽量独立完成,完成不了就和同学商量解决:
1.列宁找不到灰雀心情会怎样?应该怎样读出这种感情来。
2.找出列宁和男孩对话的句子,用“ ”画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列宁为什么怎样说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你认为小男孩和列宁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三、课堂探究(这个环节把问题集中,安排“学生自读——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汇报,师点拨”,把朗读训练穿插在其中,深入体会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品人物语言
重点从对话中体会:(大屏幕出示)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沙田镇第二小学
语文科学案
2015-2016第一学期
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1、没„„我没看见”
男孩说话为什么要停顿一下呢?他心里想到了什么?应该怎样读? ──男孩爱灰雀,把灰雀捉回了家。想独占灰雀,谎称没看见。
2、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列宁说这话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担心和惋惜?
3、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听了列宁的话,男孩心里怎样想的?他为什么这样说? 当列宁问“会飞回来?”表现列宁什么样的心情?(喜出望外)应该怎么读?
4、男孩肯定的说“一定会飞回来”,如果你是这个男孩你此时会想些什么? 我要和同桌分角色朗读,读出列宁和小男孩当时的说话的表情、动作和思想感情,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二)品人物品质
1、男孩真的把灰雀放回公园了吗?哪个词语证明了?(果然)“果然”一词表现了男孩决心改正错误。
(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灰雀的对话,紧接着就写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填空:
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___的灰雀,不再___地唱歌,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与列宁的谈话,___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___把它送回树林里去。”)
2、默读文章的12和13自然段,你有哪些问题想跟大家探讨? 预设: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列宁为什么没再问那个小男孩?
男孩明明撒谎了,为什么列宁还认为那个男孩是诚实的?
-沙田镇第二小学
语文科学案
2015-2016第一学期
小组讨论解答。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喜爱。
3、通过学习列宁和小男孩的行动语言描写,你认为列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拓展延伸。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 我想对列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小男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收集的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比赛。当堂检测:
1、本文主要通过()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果然”一词说明了小男孩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个()的好孩子。“低着头”表明小男孩为自己的错误感到()
⑵“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这句话是()说的,男孩连声说了2次(),第一个()是肯定地说,第二个()是坚定地说。这说明男孩一定知道()。
⑶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这句话含蓄的告诉我们列宁知道灰雀的去处(),他这样做是因为()
3、我觉得列宁是一个()的人,小男孩是一个()的孩子。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沙田镇第二小学
语文科学案
2015-2016第一学期
第三篇:《灰雀》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 《灰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脯、婉、渣” 5个生字。会写“郊、散、郊、胸、脯、渣”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等词语。2.会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教学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用具:词语卡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单元导读,导入课题。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感受了丰富多彩的的课余生活。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自读第17页的单元导读,看看本单元,我们要学些什么? 1.学生读。
2.学生简单说:学习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
3.说说我们所熟悉的有哪些名人?能讲出关于他们的平凡故事吗?
4.今天将要认识的第一个名人是前苏联领袖——列宁。
5.交流列宁的资料。
过渡:列宁是俄罗斯人,有一年冬天他在郊外养病,在公园散步时,发现三只灰雀正在白桦树枝间快乐地歌唱着。今天让我们随着列宁,一起走进《灰雀》,品读又一个关于列宁的平凡故事。师板课题。教学“雀”,并介绍灰雀。(课件一)
灰雀,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课件二)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小组内解决。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按要求读课文。2.检测预习情况:(1)同桌间相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课件三)
郊外 散步 胸脯 仰望 欢快 一定 或者 严寒 肯定 可惜 白桦树 面包渣 欢蹦乱跳 惹人喜爱 自言自语
请同学做小老师,带读,识读,齐读
(3)引导记忆并理解运用:
胸脯:跟人体器官有关的字大多是月字旁。如脸,脖子,胳膊,腰,腿,脚等。
或者:或许、也许;“仰望”反义词“俯视”。
“郊”:比较组词:较、胶、饺。
(4)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根据提示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分段读课文,完成填空。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树上有三只灰雀)。一天,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的灰雀(),列宁遇见了将灰雀捉走的(),并与他交流。第二天,受到感动的(小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列宁又看到()。(课件四)
三、学习第一段,感受灰雀的可爱和列宁对它的喜爱。
1.这是一只怎样的灰雀?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灰雀的?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把它画出来。(课件五)2.交流。说说你找的句子。板书——颜色;动作;叫声。
3.从哪些词语里面你觉得那是怎样的灰雀?(模样可爱、歌声婉转)4.重点体会“婉转”与“惹人喜爱”,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5.你能用这样的顺序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吗?自由回答。6.这样快乐,可爱的灰雀,给严寒的冬天带来了生机,也给在养病的列宁带来了快乐。怎么能叫人不喜欢呢?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列宁喜欢灰雀?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6.交流,抓重点词语“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7.想一想自己喜欢什么呢,用“每次……都……”说一句话。
四、小结:
可爱的三只灰雀陪伴了列宁一段时光。可是,忽然有一天,其中那种胸脯深红的灰雀却不见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把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到积累本。
3.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写它的惹人喜爱。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篇课文写得是()、()和()之间的故事。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主要写了列宁在公园寻找(),遇到将灰雀()的小男孩,后来第二天,男孩又把灰雀()的故事。
3.很惹人喜爱的灰雀却少了一只,怎么回事呢?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二段,品味不同的爱。
1.默读课文,想一想少了的那只灰雀应该在哪儿?从文章中找出你的依据,有感情地读一读,准备和大家交流讨论。
2.体会列宁内心的焦急和担心: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体会列宁的急切心情。
(2)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接着又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想象列宁说这些话时的心情?体会列宁对丢失的灰雀的担心和惋惜。
过渡: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男孩是否捉走了灰雀,而是充满感情地说这样一句话呢?
3.从对话中体会男孩爱灰雀。(课件七)
(1)“没......没看见”──男孩为什么这样说?(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听了列宁的话,男孩心里怎样想的?他为什么这样说?
(3)“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说出这样的话心里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4)通过小男孩说的话,你感受到小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4.分角色朗读对话。5.讨论并填一填。(课件八)
列宁和男孩都喜爱灰雀,但是爱的方式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爱?
三、品读第三段,体会列宁对男孩的爱。
1.自读第三段。男孩真的把灰雀放回公园了吗?哪个词语证明了?(果然)
2.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这两天你到哪儿去了?”想一想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没再问那个小男孩灰雀呢? 3.现在你觉得列宁是什么样的人?男孩呢?
讨论解答。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喜爱。
4.联想:如果你是被放回去的那只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
我想对列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小男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读: 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这多么让人高兴!齐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多么美丽的故事啊!而这一切都因一个字:爱!列宁因为爱灰雀,而让它自在的生活,选择了守望;男因为爱灰雀,而夺走了它的自由,选择了私藏。列宁对男孩的爱与尊重又是的男孩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男孩最终选择了让灰雀回归自然。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充满了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自然之间的爱……这是一个爱的世界!
想一想,说一说:________因为爱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阅读《诚实的孩子》。
2.把有关列宁的这两个故事选择一个讲给家人听,要讲得清楚明白。【板书设计】
灰 雀
爱
列宁 男孩
第四篇:《灰雀》教学设计1
《灰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第五篇:灰雀教 案 示 例
教 案 示 例
课文标题 : 灰雀
教学目的 :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知错就改
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 : 如何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难点 : 如何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方法 : 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 : 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 2课时。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文插图)
师:大家看,这张图片上的人是谁?是列宁。列宁是什么人?列宁是苏联的领导人,是他创建了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列宁的故事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其中一个。这是什么故事呢?(板书:灰雀)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3、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如:散、胸、脯、惜。(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
1、集体拼读
2、出示生字卡抽查学生的拼读
3、听写重要的生字词
二、范读和学生朗读课文:
1、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边读边领悟课文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段说了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
(提示:列宁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了三只灰雀,他很喜欢灰雀。)
2、师:这灰雀可爱吗?请划下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胸脯粉红、深红——漂亮
树枝间来回跳动——活泼
婉转地唱歌——善唱
3、师:列宁喜欢灰雀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
(提示:每次都停下来,仰望灰雀,还给它们带吃的。)
师:要注意重点词语“每次„„都”、“经常”的作用。强调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师:读了这一段,大家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3、师:从第一段我们知道列宁很喜欢灰雀,现在有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怎么样啊,他很焦急。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列宁 焦急 找遍了
五、学习第3-10自然段
1、师:灰雀不见了,列宁很焦急。这时,列宁遇到了谁呀?一个小男孩。那么小男孩知不知道灰雀哪里去了?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
3、师:列宁问小男孩有没有看见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那么小男孩有没有看见灰雀呢?他知不知道灰雀哪里去了?
4、学生讨论。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小男孩 “没„„我没看见”——心虚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他知道灰雀在哪里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他非常清楚灰雀在哪里
5、师:小男孩刚开始说话吞吞吐吐,同时又很肯定地说灰雀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说明他知道灰雀发生了什么事,说明可能灰雀是他抓走的。那么,列宁也一定猜测到了,那他有没有责备小男孩:是不是你抓走的?他怎么说? 列宁 自言自语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担心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惋惜
师:列宁没有责怪小男孩,他只是说小灰雀很怕冷,他担心它被冻死了,同时也说自己很喜欢这灰雀,很可惜再也见不到它了。那么小男孩听到后会怎么想呢?请大家想想,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会怎样想,怎样做?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六、学习第11-13自然段
1、师:小男孩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的。那么,灰雀真的回来了吗?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灰雀回来了
师:是它自己飞回来的,还是小男孩把它送回来的?是小男孩送回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小男孩低着头站在树下。
2、师:列宁问灰雀昨天到哪儿去了,他干吗不问男孩,而是去灰雀,而且灰雀又不懂说话。
(提示:列宁不去问小男孩,体现了他对小男孩的爱护。去问不会说话的灰雀,一方面说明,列宁见到灰雀又回来了,很开心,逗灰雀玩,另一个方面,他这是明知故问,含蓄地表达了对小男孩把灰雀送回来、知错就改的行为的赞许。)
3、师:课文时说列宁已经知道小男孩是诚实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示:小男孩知道自己做错了,并且及时改正了。他说过灰雀一定会回来的,就真的把灰雀送回来了,他说到做到。)
4、师:列宁早就猜到是小男孩抓走了灰雀,他为什么不直接叫小男孩把灰雀给送回来,并且批评他? 学生讨论。
(提示:如果他直接批评小男孩,可能会伤害小男孩的自尊,也可能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他通过表达自己对灰雀的喜爱与担心来打动小男孩,巧妙地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另一方面,从小男孩说话吞吞吐吐到后来一再肯定小灰雀会飞回来的,说明小男孩本身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改正错误,应该给他机会。列宁的做法说明了列宁尊重、爱护小男孩,同时,很耐心,懂得教育方法。
七、小结
1、师:这次课,我们学习了《灰雀》。这篇课文讲述了列宁、灰雀和小男孩的故事。
请同学复述一下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小结:列宁很喜欢灰雀,但是,有一天,其中一只不见了。列宁问一个小男孩有没有见到灰雀,小男孩说没看见,但他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的。后来,小男孩把灰雀送回来了。
3、师: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灰雀不见了,后来又飞回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4、小结:一个人要诚实,要善于认识错误,知错就改。同时,对于犯错误的人,要耐心,注意方法,尊重对方,并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