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唐山大地震》

时间:2019-05-15 01:4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唐山大地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唐山大地震》》。

第一篇: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唐山大地震》

《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唐山大地震》赏析

命运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它给我们的人生安排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演出。当我们安然的过着寻常而又普通日子,命运会给我们当头喝棒。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只是一个平凡的银行职员,因为妻子的偷情,他本想在酒后枪杀妻子和情人,然而由于巧合,妻子和她的情人被人所杀。安迪却由此锒铛入狱,他的余生也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悲剧命运的发生有其偶然的因素,但受悲剧命运影响的人们,却只能在漫长的人生中救赎着自己。

监狱是一个封闭的残缺的社会,它所投射出的是社会的阴暗面。由于服刑人员的特殊原因,监狱里充斥着打架、赌博、鸡奸等各种不良行为。其中监狱长以权谋私,不惜威胁、伤害监狱中的服刑人员,而他手下的那些狱警们动辄就对服刑人员施行暴力。安迪的出现慢慢的感染着在狱中的每一个人,瑞德就是其中的一个。善良、倔强、执着、聪明的安迪通过他的努力改变了监狱的面貌。他默默无闻,无私的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不仅是他的一种救赎,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解救。影片的最后他选择了越狱,和他的挚友瑞德一起生活在海边。

我很喜欢有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他用他朴实无华的演技为我们刻画出具有无私友善的瑞德形象。也许当我们年老的时候,能够和自己的老友生活在一起,互相诉说着前半生的是非对错、大起大落。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人公辛德勒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用他自己的方式解救了很多犹太人。因为他知道:“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拯救是一种坚定的信仰,超离种族、文化的隔阂。电影灰色的格调,无声无息的给了我们一种真实感。灰色的天空弥漫着血腥的味道,集中营中的犹太人只能透过铁丝网的缝隙才能感受到一丝光明。但他们知道窗外的黎明不是代表光明,而是丧钟已经为他们鸣响。杀戮开始了,他们露出自己的身体进入毒气室,一缕缕烟雾让他们慢慢的合上了双眼。纳粹的残忍、无视、暴力深深的刺激了辛德勒,他不惜倾家荡产也不让生命离他远去。他是犹太人的救世主,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大门永远为他打开。辛德勒身为德国人,他拯救犹太人是在为自己的祖国救赎,哪怕是不被人理解。该影片伟大的艺术魅力在于它超越种族和国界,道出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生命的渺小。

冯小刚一直以他的冯式喜剧著称,而这次的《唐山大地震》主打悲情主题,这应该是他导演生涯上的又一次突破。电影一开始描述了中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普通而又幸福的四口之家。突如其来的地震给这个早已睡熟的城市带来了毁灭的灾难,而这个家庭也打破了它曾经的美好。有徐帆饰演的母亲形象在电影中把“悲怆”两个字演绎的淋漓尽致。丈夫的死使她失去了原有的依靠,在拯救女儿或者儿子的抉择中使她尝尽了世上所有的苦痛。这个抉择为后面的相认埋下了矛盾。

这三部如果要联系起来,我觉得《肖申克的救赎》是自己内心的救赎,《唐山大地震》是人与人之间的救赎,而《辛德勒的名单》则是对世界的救赎。

第二篇:肖申克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一位前途似锦的银行副总安迪,由于妻子偷情,便想杀死妻子和她的情人,而恰好那晚,两人死于枪杀,他便成了头号嫌疑犯。他虽然没有杀人但是有杀人动机,由于他的辩护无力和证据不足,他被判无期,接着送入肖申克监狱。作为新人,前两年他受尽折磨,那是咬着牙过日子,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他主动寻找到一次机会,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狱警长躲过税收的麻烦。在和老囚犯瑞德的交往中,两人的友谊也日趋牢固。而安迪在监狱中由于给狱警和监狱长带来了利益,由此他也得到了许多自由空间。汤米的到来,使他无意中发现了杀害妻子的凶手,他要求翻案,但是在监狱长的横加干涉下,他的希望被扑灭。当汤米被害,他便下定决心完成越狱这一壮举。在电闪雷鸣之夜,他爬过自己用十九年挖出的隧道,爬过五百码的化粪道,成功的离开了肖申克监狱。随后,他把监狱长的受贿记录交给了记者,腐败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他选择了新生,好友瑞德也在假释后,来到了他的身边。

故事一点也不复杂,相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安迪的越狱实录。但是,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故事反而会产生如此大的效果?我觉得技巧全在影片的编排和人物的设置上。

影片的一开始是交代安迪的“案底”,给大家一个心理暗示,那就是他可能是凶手,也可能不是凶手,使大家能够有兴趣接着往下看。后面便是以瑞德的角度来描述安迪。我觉得这部电影好就好在瑞德这个角色的设定。瑞德作为一位老囚犯,他熟知监狱中的一切,也明白监狱中需要的生存技巧。而以这样一个近似“导师”的人物来描述一个新进的囚犯,在心理上会给观众一种亲切感。这仿佛就是一个故事,而瑞德是讲故事的人,安迪是故事的主角。而这样的安排注定这个故事是带有传奇色彩的。

安迪在狱中最初的生活都是靠瑞德的观察来说明的,接着,影片便制造了安迪遭遇性侵犯的事件,加上新囚犯被狱警活活打死的事件,使每个观众在心理上都开始倾向于同情安迪,这就为影片后续的故事打下了一个基调——安迪以后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反抗这种体制,都是在争取自由。而这种观众和主角之间的默契类似于“斯得哥尔摩症候群”,这是影片最高明之处。

安迪在此之后便开始有了转机,在屋外劳动中,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主动接近狱警长,然后帮助他完成遗产的转移。这是得到监狱中最大势力支持的一种最有效途径。瑞德对他的评论是他向往内心的自由。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说法,最真实的说法就是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和外在势力做出某种妥协。就如以前网上的一句名言:“生活就像强奸,既然不能反抗不如学着享受。”到此为止,安迪得到了狱友的信任,也得到了狱警的关照。每个人都会面对困境,每个人处理困境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安迪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我们内心对于困难的一种解决方法,而这种方法又是最常用的。当然,安迪暂时的妥协并不代表完全的服从,这要等到影片结束才能明白他的坚忍。

影片从这开始,进入了一种比较欢快的气氛。身为犯人的安迪成了监狱中的财务总监,他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反讽这些政府的工作人员。看到这里,观众大概会轻松一下,主角的智慧让他脱离了困难。接着,便是布鲁克斯事件。这位进入监狱五十年的老头被获准假释,一个被监狱同化了的人在外面的世界完全被抛弃,失去希望的布鲁克斯选择了自杀。这一事件的发生促使观众接受了我认为最经典的一句话:这些墙很有趣。一开始你恨它,慢慢你就习惯了,到后来你便不能离开它了,这就是体制化。这句话解释了亘古以来所有政策的本质。而任何一位有生活经验的观众便能从这体会出生活的某些滋味,或酸或甜或苦或辣,一切尽在不言中。影片在这里进一步将监狱渲染成了对立面,而安迪则是冲破这种体制最佳人选。

生活还要继续,监狱生活就是一段一段的例行公事。而安迪则做着另一件事情,他每周给州议会写信,以期望得到图书资助。在他坚持了六年后,他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接着,他再接再厉,继续给州议会写信,这带来了最后的成果:他得以建立图书馆,改善狱友的精神面貌,让每个人的内心中充满希望。接着,他便私自放送音乐,让内心的自由得到再次的释放,迎接他的便是禁闭。日子在他不断触动体制底线的反复较量中流失,谁都不会知道他的那把小锤子一刻也不会停下凿墙的步伐,直到汤米的出现。

个人以为汤米这个人其实本不需要出现。不过作为一个可以丰富安迪性格的角色(汤米的教书育人近似于我们古代的圣人),他的出现也带出了十九年前的那起凶杀案,得到内情的安迪自然是兴奋不已,在和监狱长的谈判中,他出口不逊,或者说过于冒进,导致自己丧失了机会。其实,这种机会本来就不可能出现,监狱长不会让他有这个机会,汤米的被杀让安迪彻底的失望,也坚定了他越狱的决心。在这里,估计很多人都会问,既然都要越狱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期望翻案?我个人观点,安迪是一个聪明人,他当然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摆脱杀人的罪名,以便轻松出狱;另外,越狱是有风险的。两者比较选其轻,他以为已经得到好处的监狱长可能会开恩,这样就没有必要冒险。当然,事态的发展导致他只能选择越狱。

后面的故事就算是点缀了,安迪越狱成功,并带走了监狱长洗干净的金钱;瑞德抱着不被假释之心去应付问答,结果却被假释,他也经历了一段心理挣扎,还好有老朋友的扶持,他也到达了梦想中的地方;而监狱长选择自杀,狱警长被捕,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黑幕落下,观众大概还沉浸在安迪这种完美的结局中不能自拔。导演就是在不断的“破局”和“立局”中完成了这个简单的故事。而导演的精明之处就是在编排上让观众看不到一丝造作的痕迹,任何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似乎都是自然的。

情节上,导演的高明之处便是我前面提到的让观众在监狱生活开始不久后就同情安迪。而监狱作为一种对立的批判的象征性场景,时时刻刻被各种事件加以深刻,最终当安迪越狱成功,监狱的象征性则完成了使命。安迪成功越狱,对他而言是一种救赎,但是对监狱而言,安迪在监狱中散播下的希望之种是另一种形式的救赎。而影片的片名我想大概就是来源于这两方面吧。

而回过头去看安迪最初的一系列举动,便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时刻都保持着冷静,都能审时度势。在宠辱不惊的外表之下,我想应该是最初的监狱生活给了他深刻的启发。而这个角色则代表了一般人心中最完美的人格。至于瑞德,他是一个深受体制困扰的旁观者,他能接受现实,并能自得其乐,却少了追求自由的激情,这个角色更是我们普通人的真实写照。用普通人的视角去看完美的人格,这无疑拉近了观众和电影的距离。

如果仔细看看安迪的所作所为,那么这部电影则是一部励志大片,是一部足以温暖每个人的“心灵鸡汤”。而在此层面上,这样的电影更适合在家中观看而不是电影院,更适合一个人欣赏而不是众人观看。

试想,在静谧空间中独自感受那份充满激情的力量,在光影交错中品尝那份包含情感的滋味,这也就不难理解影片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支持者。

最后的一晚,外面暴风骤雨,坐在牢房里的他的内心也在波涛汹涌。最后的一晚,当他爬出监狱的下水管道,举起双手徜徉在雨中的时候,他蓄积了20年的对自由的渴望终于爆发了。他用自己的坚持完成了对自己心灵的一次完美的救赎。

第三篇:影评《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史蒂芬·金编剧、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的第一部银幕作品。在现在看来似乎都是鼎鼎大名的这些人们,在这部电影公映的1994年的时候,最著名的也许只有史蒂芬·金和摩根·弗里曼。在当年来说,这部电影不敌同年问鼎奥斯卡的《阿甘正传》也许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这是一部极其轻缓的电影。我喜欢这部电影那种娓娓道来的语调以及这种大气的节奏。这种感觉似乎只能在某种伟大的作品上才能看到;比如之前说到的《阿甘正传》。最好的电影在节奏上来说似乎只有两种,类似这种轻缓的或者那种快节奏以营造紧张气氛见长的。

说这是一部不朽的电影也许一点也不过份,就算它在奥斯卡的角逐上失利了,可是同样改变不了这种现实。至少这是一部在你看完了之后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电影。电影用第三人称的旁白描绘了肖申克监狱二三十年间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以瑞德的视角描绘了安迪的作为和因为他而得到救赎的肖申克监狱。

大量的旁白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赋予了这部电影既主观而又客观的叙述角度;而不管任何一种叙述角度都好,只要运用得当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的,可是在我的个人喜好来说,我相对比较喜欢这种叙述方式。因为很安静,一直很安静,不带半点狂躁的味道。讲述者在安静地诉说,而我在安静地倾听。这就是我所说的那种轻缓味道里最安静的味道。

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味道和这部电影的救赎主题是如此相得益彰的。所以,是不是也可以因此说,这部电影的这种叙述方式和主题是如此统一而给了这

部电影有了那种足以让人迷醉的光茫呢。至少说,这是一部把这种叙述方式运用得当并且成功的电影。

一部伟大而不朽的作品似乎只要在我们谈及某种东西的时候就能让我们立刻联想到这部作品。比如监狱、救赎、希望、努力……我们会想到这部电影。在很多人的定义里,这首先是一部嘲讽美国司法制度和狱政制度的电影。因为如果不是因为司法制度上的错判的话,安迪是不会进入肖申克监狱;而如果不是因为狱政制度上阴暗腐败的话,安迪也不会成为诺顿的洗黑钱机器也不会有了后面的整个故事。然而在我的定义里,这部电影首先定义上应该是一部有关人性黑暗以及救赎的电影,如果把它定义在司法制度和狱政制度上的讽世之作的话反正局限了这部电影本身的那种更深一层的意义而让这部电影显得肤浅了。

在我看来,不论是司法制度上的漏洞或者是狱政制度上的阴暗腐败,其根本依旧还是人性上的阴暗和贪婪。如果说,安迪的错判入狱还仅仅只是因为司法制度上的错判,那么后来安迪得到了一个推翻错误回归到自由社会的机会,可是这个机会却威胁到了典狱长诺顿的安全和洗黑钱系统的整体流程的话,那么,这个机会被诺顿的彻底扼杀就完整地体现了这种人性上的黑暗。

人性是所有一切社会规则和法规的根本。不管多健全的制度最终依旧只能靠人去操作运转,而如果操持着整个制度的人本身依旧带着贪婪的欲望去观摩这一切的时候,他们总能找到可乘之机或者错漏之处。

安迪的入狱也许还能说是司法制度上的的漏洞以及客观证据的指证。可是他的出逃却只能是一种极其无奈的选择。因为除了这样的方式来完整他高洁的灵魂,他已经找不到其它的任何方式去完成本该就属于他的自由和梦想了。

可以说,所有左右这一切的仅仅只是诺顿的一念之善或者一念之恶罢了。当一个人身陷于冤狱而诉求无门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所面对的是一种怎么样的绝望。黑暗也许并不是最可怕的,而真正可怕的是这种绝望带来的对于人生一眼所看到的没有光亮的前路。我也不知道在瑞德平静的语调里所讲的安迪呆在他狭小的牢房里沉默不语的第一个夜晚里他是如何度过的,他的思索中的那些又会是什么。他即将开始的是一种永远也没有光亮的生活,他即将在这个黑暗的夜里开始他漫长而没有前路的人生。

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从此将他笼罩并且永远将他紧紧地包裹住了。希望和梦想从现在起都将离他而去了。他只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爱意和情感的内敛男人,所以他永远失去了不知道如何向她表达情感的妻子,所以他在妻子出轨之后将她赶出了家门并且死在了情人家的床上。对他来说,这一切构建成了他心安理得地生活在牢狱里的心理基础,他在赎罪,对他来说他并没有杀害妻子可是他的行为间接或者直接地导致了妻子的死亡。

沉重的负罪感和胶着的漆黑沉沉地包裹着他。不再有希望和光明。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多沉重的黑暗,也许,我们就能明白光明和希望带给我们的快乐。

也许正如瑞德所说,希望是个可怕的东西;尤其对他们来说。他们不是死囚,所以他们必须抛弃任何希望地活着。一次或者多次的终身监禁让他们永远也

只能生活在这四面高墙之内了。从一开始对高墙的恐惧到逐渐的适应,以及最后形成了对高墙的依赖,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摒弃希望的过程。

没有希望,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在这里面活着,一直到死去。所以托马斯会在离开监狱获得他50年牢狱生活之后的第一个假释带给他的那种有限自由感觉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惊惶,然后自杀身亡。他说,他没有办法适应这个自由的社会,他小时候只看过一次汽车,而现在到处都是汽车。自由给了他的是希望,这一点是无须置疑的,然而却正是这样的希望带给他的却仅仅只是担忧和惶恐不安的生活。每次在半夜里做着恶梦醒来却还必须是想一想之后才能明白自己身在何处。这样的生活也许反而不如他在监狱里来得自由和安心。

在托马斯的心里其实一早已经忘却了自由的感觉。所谓希望,对他来说已经一早已经彻底死去了。虚妄地承诺给他一个自由的希望,他反而不知所以了。相比之下,安迪体现了另外的一种心态。“要么忙着生存;要么忙着死去”;一句话道明了安迪对生存的渴望和那些从不曾熄灭过的对希望的热诚祈盼。电影用一种晦涩的表达故意让我们以为安迪会在得到希望以及失去希望之后自杀,这种表达方式非常巧妙地用了瑞德的角度,而因为瑞德正是这样以为的,所以我们也就跟着如此以为了。

瑞德以为将要用600年才能掘通的希望之路,安迪仅用了20年不到的时间就挖通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他从不曾熄灭过的强烈渴望。没有尽头的牢狱生活太过无聊,总得找点什么事来消磨时间。托马斯和瑞德等人选择了听之任之的绝望,而安迪则选择了希望和自由。

冤狱的错判赋予了他出逃的正义之名,他的希望并不是越狱逃避自己应有的罪责;相反他仅仅只是为了争取属于他的自由和梦想。他曾经以为可以用一种更光明正大的方式得到他的自由光明磊落地走出肖申克的四壁高墙,而且因为这样的希望而变得疯狂躁动,而当这种渴望被诺顿彻底地枪杀了之后,他唯一的选择似乎只有这种极端的方式了。

可以说,安迪的成功出逃成了整个肖申克的救赎。从他的第一次为了所有参加户外劳动的狱友们争取一瓶冰冻的啤酒,从他利用自己的特长获得了狱警的信任之后用监狱的广播室给所有的人们播放意大利音乐,从他每周一封信去为整个监狱争取几本图书馆退化的旧书,从他把一间破烂的小房间改造成一个硕大的图书馆,从他开始帮助一些刑期较短的囚犯们学习并获得学历以便他们出狱后的改造……所有的这一切都带给他们一种救赎的感知。

而这一切,归属于希望。因为安迪对未来抱着不灭的希望,于是他开始散播希望,开始救赎大众。每一个在肖申克里的人都是清白的,因为他们都被律师骗了。这样的自欺欺人的思想带给他们一种圣洁的光芒。就算他们真的是罪有应得,可是这个世界是否还应该给他们一点希望呢。救赎的寓意在于,安迪的存在净化了他们的灵魂和思想。

这部电影曾经被定义为现代版本的《基督山伯爵》;然而在我看来,大仲马也许并不比史蒂芬·金或弗兰克·达拉邦特伟大多少。毕竟《基督山伯爵》仅仅只是一个稍显复杂的复仇故事,而《肖申克的救赎》更多的是在于救赎。

我不知道多少人能在蒙受了不白之冤并被判两次终身监禁之后还能如安迪那样平静,那样思索并且那样有所作为。至少我们总会愤愤不平,总会想着如何去复仇,如何向那些让我们身陷囹圄的人们讨回公道。在安迪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宽恕的光,一种包容和逆来顺受。宽恕吧;千丝万缕,都宽恕了吧。

把希望隐藏在心里深处,在赎去自己心灵的罪责时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与其把时间花在如何消磨光阴上,不如把这些时间都运用到自己应该去做的最本份的事情上。救赎,仅仅只会为了那些已经准备好了的灵魂。

瑞德也许是整个肖申克监狱里获益最大的一个。因为安迪在通往一条自我救赎的路上,带着瑞德一起通往了他最美的那个梦境。电影最后的那个拥抱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至少,在救赎了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提被实现了的希望和自由。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只赖于一个人自我的选择和努力。

第四篇:《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希望不灭,路永在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但凡有人推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永远不会缺席,但我一直没看这部电影。直到最近心理学老师花了三节课给我们播放这部电影,我才真正认识了这部电影。

整部电影看下来,感觉镜头的转换挺自然。以瑞德为视角娓娓道来整个故事,让电影的结构不落俗套,并显得更有味道。演员们的演技也是一流,安迪的扮演者蒂姆将安迪诠释得很好。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安迪坐在屋檐上看着狱友喝啤酒以及翘着二郎腿坐在典狱长办公室里放音乐的神态,特别是脸上的笑容,幸福又享受。而恰到好处的音乐更是为电影增色不少。电影一开始就有两个场景,一是安迪接受审讯,然后穿插着安迪欲要行凶的镜头。两个场景的音乐都不相同,审讯时的背景乐是Shawshank Redemption,曲风紧张压抑,营造出令人不安、阴郁的氛围,加深观众对安迪此时内心的慌乱与无助的感受。挣扎着犯罪时的背景音乐是1940年代著名组合the Ink Spot的歌曲If I Didn'T Care,歌曲的年代符合故事背景,而歌词更是契合安迪的心境,不安的愧疚的恐惧的种种情绪。

但是在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设置上,我个人觉得不满意。鲨堡监狱里囚着的犯人大多曾经都应是些穷凶恶极之徒,但是电影展示出来的犯人更多的是本性不坏、讲道义看重友谊的人,而像包格斯“三姐妹”那样的坏人反倒成了少数。另外,时间的变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瑞德四十年、安迪二十年的监狱生活感觉不够明显,时间的概念明显被弱化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让人觉得不过一眨眼而已,除了海报上明星的变化,其余的变化都不大。但时间却又是把故事推向高潮的一个因素。例如安迪花了十几年时间用鹦鹉锤开凿通道、写信给州议会建图书馆、老布在鲨堡监狱中几乎渡过一生获释之后见到狱外截然不同了的世界等情节,这些情节因为时间跨度太大了而电影的表现不够会让人觉得突兀和过渡不自然。

看完整部电影后,不少人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电影的名字是肖申克的救赎?而不是安迪的救赎?或者是肖申克监狱?我的想法是,安迪对自己的救赎是成功了的,他从入狱初就清楚自己没有犯罪,但是他甘愿入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间接害死妻子的杀手。入狱对他而言是对自己的惩罚。当他知道了妻子被杀害的真相的时候,他的心彻底被解放了,他终于可以摆脱心中的阴霾,而二十年的监狱生涯足以为他自己赎罪,所以他终于可以下定决心离开鲨堡监狱。而当他无法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离开的时候,他决心不再逗留,决意踏上自己开凿的通道离开。安迪得到了救赎,但是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并不指他一个,还有许多需要救赎但并没有得到救赎的人,影片为什么还起名为肖申克的救赎呢?也许是因为安迪在狱中努力为囚犯带来改变,请狱友喝啤酒、建监狱图书馆、放歌剧音乐给囚犯听、利用自己的知识让作恶多端的典狱长诺顿和卫队长海利罪有应得等情节。安迪没有让肖申克监狱里的每个囚犯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救赎,但是他改变了这个监狱。他制裁了两位道貌岸然的恶人。他为囚犯架起了通往光明的桥梁,如果囚犯们愿意改变愿意学习,这个世界终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路和光明的钥匙,在他们的手上。安迪就像一盏灯,指引着囚犯们。他用行动告诉了众人:知识、希望、坚持的力量。“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就在自己的心中,就在肖申克的监狱中。安迪救赎的,并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肖申克监狱。而且他对自己的救赎,离不开肖申克的监狱。

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它能引发人对自由、希望、体制化、善恶评判的思考。关于自由希望,已经有很多人发表过评论,我就说一些自己不同的想法吧。

电影故事发生地是在监狱,无疑是离观众比较远的题材。而《肖申克的救赎》燃起了我对监狱的思考。什么是监狱?囚着一群坏人,不让他们危害到整个社会,并让他们在监狱中为自己的恶性受罚。但是在肖申克监狱里,黑暗的事情并没有停止,反而是以各种形式进行着。并且作俑者不仅是犯人,还有典狱长和卫队长。监狱长和卫队长的杀人行径、“三姐妹”的奸污行径„„仿佛监狱只是一种为了维护社会安全而努力将伤害减到最低的笼子,用来囚着这样的一群坏人,但是没有人去关心牢狱里的世界,那是一群被抛弃了的人,那又是另一个黑暗的世界。曾经干坏事的人继续在这里拉帮结派继续他们的行径,只不过偶尔必须要屈服在警棍的威胁下。真正的坏人没有得到改变。他们继续钻着空子做坏事,不过对象被限制为监狱里的人。监狱里的人远离了社会,被社会遗忘,他们的权利被剥夺被蔑视。他们的性命可以被随意拿走,杀他们的人还用不着付出代价。例如第一天到监狱报到便被海利打死的胖子、被诺顿下令杀死的汤米、被海利狠揍一顿失去行走能力的包格斯„„监狱好像是与社会脱轨的一个地方,法律对此地无效,外世界的变换不会影响到这里。

最让我慨叹的便是布鲁克斯的死亡。监狱就是个笼子,囚禁着这群人,“杀”死他们的激情与勇气,让所有人屈服于警棍和规章。外面世界的变换与他们无关,他们是生活在一个与时代脱节的笼子中。到最后完全习惯这个牢笼再也无法离开它。40年的光阴,他们曾经的熟人已经离开和消失;而尚在的人谁又愿意和呆过40年牢狱的人在一起?谁又还记得他们?他们脱离了牢狱,却又陷入了另一个牢狱中,这里没有他们的朋友,没有熟悉的一切,没有需要他们的人,自由仿佛成了另一种框架束缚着他们、折磨着他们。他们活得可有可无,活得无足轻重,他们活得恐惧活得惶恐。刚入狱的那些年曾经多么怀念渴望离开的日子,当这一天终于实现,却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哪怕自己想要努力融入其中,但是年迈的躯体做不到。一切一切都已经蹉跎在牢狱之中。假释有什么用?这时候的假释仿佛是另一种刑罚,让人愈加无望与痛苦。最后终于无法忍受,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其实我对老布的感觉更为深刻。一个一无所有的老人,他的死亡,不也是一种反抗?抗议着社会对他的漠视„„

另外就是这部戏处处充满着讽刺。一开头便是如此。神圣的法律、正义的法官律师没有制裁到真正的罪犯却把无辜的人拉进了监狱;监狱的狱警和典狱长在外人看来似乎刚正公正,但暗地里却为了自己的私欲杀了许多人。杀人如此轻易甚至不需要接受制裁可以逍遥法外。而曾经的大银行家安迪在入狱前为人正直不做歪事,但入狱后却帮着典狱长洗钱敛财。看似解放的假释却没有给囚犯带来解脱,而是加速了他们的死亡和崩溃,例如老布。

影片最后是安迪和瑞德在太平洋的边缘上相遇,那片深蓝的大海和安迪手下蓝色的油漆是希望的颜色。他们的拥抱和会心的微笑是观众最大的慰藉。非常美好的结局,恶人收到了惩罚,好人和无罪之人得到解放开始新的生活。正如影片所说:“Hope is a good thing, and maybe the best thing of all.”

第五篇:影评-肖克申的救赎

最喜欢的电影之肖克申的救赎

剧情介绍:1946年,年青的银行家安迪(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饰)被冤枉杀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这意味着他要在肖申克的监狱渡过余生。

银行家出身的安迪很快就在监狱里很吃得开,他懂得如何帮助狱卒逃税,懂得如何帮监狱长将他收到的非法收入“洗白”,很快,安迪就成为了狱长的私人助理。

一名小偷因盗窃入狱,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兴奋的安迪找到了狱长,希望狱长能帮他翻案。虚伪的狱长表面上答应了安迪,暗中却派人杀死了小偷,只因他想安迪一直留在监狱帮他做帐。

安迪知道真相后,决定通过自己的救赎去获得自由!

影片的开头以对白的形式出现,以字幕的表现形式,能够体现出那种局面的僵硬和严肃。并且没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华丽语言,质朴的话语过度影片的流程,及时的表达影片当中重要情节蕴含的深刻含义。例如:律师在询问安迪事情发生之前的一些情况时,他们之间的对话伴着之前画面的回放,使观众了解到当事件发生的具体形式,同时有种想继续往下看的欲望,为下面的事情发展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再如,阿瑞这个人物的出现也是以对话的形式引出的,他与警官的对话,使观众了解到他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以及他的形象---“死人渣”的形象,都能从他们之间的对话中所表现出来。以对白的形式引出主人公,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同时也给观众制造了一个悬念,达到了极为巧妙的效果。

影片主要运用了冷色调,向观众展现了一幕幕压抑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安迪刚进入肖恩克监狱中时,黑色的监狱见不到阳光,给人以压抑,想要窒息的感觉,伴着画面与旁白,更能体现出黑色的气息带给观众的凄凉气氛。给观众呈现出的监狱就像一个黑色的笼子似得,不能自由自在的飞翔!就如,安迪刚进监狱的第一个晚上,一个胖子因违规遭到警官的殴打,之后让抬到医疗室,但不幸的是警官打爆了他的头,医生那天晚上都回家了,他在那里躺到了天亮,悲惨的离去,那种画面很凄惨,让人感觉在这个黑色的笼子里生存很受束缚......如果不按规矩去做,后果会很严重。生活在这里的确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安迪就要在这里度过自己的余生,他开始就很沉默,一个月以后才开口说话,当然虽受环境的压抑,但他心里却在想办法接受劳里的生活......任何一部影片,在片中配置适当的背景音乐,回使片子中所表现的画面更加形象生动,使影片的视听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安迪在与阿瑞第一次谈话的时候,这时背景音乐紧跟着画面呈现,这一次的谈话使阿瑞对安迪有了好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其次,答应给安迪找一把小的鹤嘴锄的阿瑞,就在工作时,背景音乐再次响起,语调偏快,给人以心跳加速的感觉,最后,阿瑞与办事的人用一包香烟来成交。音乐的设置也正好体现出当时很紧张的氛围;再次,工厂需要重修需要自愿者工作一星期,这时音乐响起,语调有点缓慢,但夹杂着欢快的气息,当然,与阿瑞认识的人都被选中了,背景音乐的设置也充分体现出了他们当时的心情......全片的每一次音乐的运用都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心理感受,使观众拉近了与编导的距离,拉近了与片子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总体来说,安迪与阿瑞这两个老朋友有了一个很不错的结局,他们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滨重逢了,走下了尾声。

下载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唐山大地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唐山大地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2010~2011上半学年《影视鉴赏》期末考查论文灵魂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系别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班级 :08通信工程 1班姓名 :冯 阳学号 :200802050025指导老师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真正不灭的希望在哪里。也许,仅仅只是在我们自己心里的那一念之善罢了。 当我们心存着仁慈,以平常之心去对待所有对我们公平或者不公平的事情。 不管我们遇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一部揭露美国司法黑幕的巨片,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寓含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片中没有华丽的布景,绚丽的特技和耀眼的明星,却......

    肖申克的救赎_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奥斯卡经典之作《肖申克的救赎》主要描述的是一群在肖申克监狱中的服刑人员,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上的变化,从中感受到的是多样的人生,完成了肖申克监狱内的......

    肖申克的救赎_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影片鉴赏记得一位习惯黑衣寸头的中国著名导演曾经说过:“一部好电影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美女。”然而很多堪称经典的电影却不尽如此。雄性荷尔蒙的碰撞照样可以引......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姓名 黄潇班级 环艺一班学号 20111107128《肖申克的救赎》影评“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这句台词是在这部......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卢老师: 您好! 我是市场营销班的邱文俊,这是我在看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后写的影评,请您批阅。学生: 邱文俊学号:0710011252012/3/10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看《肖申克的救赎》有......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影评影片主要是围绕着“自由,友谊,希望”以及对心灵的释放。 主人公安迪有着颗非常坚强的心,更有着坚毅的信念和永恒不变的对自由的向往追求,无论是狱中恶劣的生活环境,孤独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