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春故事演讲内容
我的青春故事演讲稿
我是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工作的平凡的年轻人,我也并没有什么讲出来能让人觉得血脉喷张或者潸然泪下的动人故事。但是,我相信平凡既是伟大,所以我一直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自己当下该做的。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喧嚣纷扰复杂,充满机遇而又无处不是挑战。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正在不断更新和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品大潮的冲击,利害关系的重新组合,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已不再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所有的这些对所有的人来说无疑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冲击波和压力波,尤其是对我们这些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一切充满了新鲜感,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
跟许久未联系的老同学们聊天,他们都问我:“哎呀,你在哪里高就啊?当领导了吧?工资不少吧?”一听说我在基层搞运行,他们都纷纷表示“那能有什么出息啊?怎么不想着跳槽啊?那个谁谁谁现在搞什么什么都发啦”等等。面对这一连串“劝说”,我往往无言以对。现在,“跳槽”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年轻人不安心本职工作,千方百计地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和岗位,好像这才算是有出息的表现。然而对我来说,却是一种困惑:如果人人都想跳槽去做轻松的来钱快的,那么当下的本职工作还有谁来做?面对蜂拥而至的出国热、下海热、经商热、跳槽热,我确确实实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困惑和失意,感到了一种重建精神家园的冲动。
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各种职业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我们似乎都可以去做,但是,并非所有的职业都适合我们。而且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一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问题面前我想我首先应该分析一下自己的能力、特长以及兴趣、爱好,朝着一个方向认真学习点东西,付出较大的努力,这样才会在激烈竞争中在某一领域内站稳脚跟,干得比别人好。当然为了适应变化的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承受困难和失败。我们的水务公司具有很好的学习氛围,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本职专业学好,而不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投身到各种“热”当中。也许现在我们的收入暂时低一些,生活暂时差一些,但是如果要我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不顾实际条件地只为了追求金钱而盲目跳槽,这样的槽不跳也罢!有一句话说的好“如果你不知道未来通向何方,那就百分之两百的做好现在。”人这一生,就是不断认识自我、从而改变自我、最终实现自我的过程。
何况现在水利行业的改革正在深化,国家对水利的关注程度一直都是很高。我们青年人在基层单位同样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应该把握时机,艰苦创业,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去创造财富,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财富。在目前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墨守陈规,追求安逸是不可能的,我们青年人只有充分发掘敬业、创业精神,积极投身单位的科技改革,为自己挣一份功绩,才能有长久的道路可走。
有一句俗语说,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虽然我们不能人人都像雄鹰一样一飞冲天,但我们至少可以像蜗牛那样凭着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如今,我已不再感慨“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我的路是通向辉煌的、有意义的人生的,而且我一定会走下去的。
第二篇:演讲内容
通过我们对知识的学习,我对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社会中,我们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事物的客观规律,好好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反过来我们又不能一味的关注规律而忽略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着一个辩证关系,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是事物成功的首要前提。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加应该注重二者关系的学习和探讨。
首先,我们一定要知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效果以及效果的大小,取决于是否尊重客观规律以及对客观规律掌握的程度。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应如此,学习并非一日之功。例如英语的学习的就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性,英语的学习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每日的积累才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完全行不通的。我们大学生如果想要在英语方面有一个很好的成绩,必须遵循英语学习的规律,不要只靠考前突击,考前即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必将导致一个不理想的后果。因此,我们应该在英语学习方面努力把握客观的规律,在把握规律性的前提之下,努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一味的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而忽略了其中的客观规律性,必将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我们大学生活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大部分的人努力去寻找解决的努力的方法,也借鉴了许多前辈们的经验。有些人通过了自己的不断奋斗和拼搏,最终克服了困难,得到了胜利的果实。然而也有些人失去了自我挑战的信心,甘于堕落,最终等待他的必将是失败的结局。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是他们都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吗?答案为不是的。原因是有些人知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而有些人只不过是掌握了规律而丧失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这种丧失主观能动性的人在大学生非常常见的,许多人到了大学放弃了那可拼搏的心,忘记了高中时许下的诺言,这种主观能动性的丧失是非常可怕的,它必将导致失败的结果。因此可以看出,不仅仅要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也要在此基础之上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把握主观能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最后,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否定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宿命论的观点,又要反对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主观主义的观点。不要相信自己努力一定成功,因为要遵循客观规律,要让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到很好的境界。也不要一味的听从规律的安排,要在考虑的规律的同时,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有所创新,不要总被规律所束缚。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事情的发展和个人主观意愿的协调和处理问题。这样保证事情发展的顺利问题。这样保证事情发展的顺利
第三篇:故事内容
故事内容: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南海的帝王是倏,北海的帝王是忽,中央的帝王是混沌。倏和忽经常在混沌的地界碰面,混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善。倏和忽打算报答混沌的善意,他们说:人都有七窍,所以能够看到事物、听到话语、吃到东西、呼吸空气,他却没有七窍,我们给他凿出来吧。于是,他们每天给混沌凿出一窍。七天后,混沌死了。
The emperor of the South Sea was Shu.The emperor of the North Sea was Hu.The emperor of the Center was Hundun.Shu and Hu often met at the place of Hundun.They were given a very warm reception by Hundun.So they planed to pay back Hundun.“Everyone has seven apertures, so that he can see something, hear something, eat something, and breathe the air.But Hundun has no those apertures.We can try to cut apertures for him.”, said Shu and Hu.They cut an aperture everyday for Hundun.After seven days, Hundun died.另外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7512281.html
一、魏王召见庄子
庄子贫困,靠编草鞋过日,向监河侯借过米。按理,他为了解决无米之炊,应当象孔子困于陈蔡一样,苟且就食,而在鲁哀公国宴上才讲究“肉不正不食”。但他没有这样做。
魏王 召见庄子,见他一身补丁,问道:“先生这么有学问,为什么这么狼狈呢?”他是一针见血地回答:“活在这种世道,怎么能够不狼狈呢?”言下之意,世道上昏下乱,衣锦玉食的人统统都是生疮流脓的家伙。
二、楚王聘庄子为相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特意派了两个大夫(官名)去聘请他为相。两大夫在谈水找到正在钓鱼的庄子,说明来意。
庄子听了,头也不回,答道:“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三千年,枯骨龟甲还被楚王珍藏着,你们说这个畜性多幸运呵!”两大夫还不太懂这个意思,还以为人说的是楚王敬贤之意。
不料庄子冷笑道:“我呢,却宁可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因为至少还活着,活得自由自在,我可不愿意让楚王供奉珍藏。”两个大夫这才又羞又愧的退去了。
三、庄子论天地初,不信神鬼
在庄子的时候,上天神明是许多人都承认的事,特别是贵族,自认为他们的富贵命运都是他们亲爱的上帝所赋予他们的特权。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恍兮惚兮”,就已不承认天地神造论,老子还说“道象帝之先。” 到庄子进一步从逻辑上解释了这句话,他说“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能够生出物质的原始的东西一定是超越物质形式的更高级的东西,它不是物,所以不能认识,无法说他如何存在。
所以他根本不使神鬼。他说“夫大块(天地)载我以开,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活着就是活着,管他死后,他老婆死了,他敲着装的盆子,边敲边跳边歌边舞。朋友也是哲学家的惠施批评他不通人情,不会惋惜伤心。
庄子说:“人本无生死,形气相变,是正常现象,你懂什么!”真的,我们身上每时每分都在不断的生死代致,到一定时候,一个过程自然结束,有什么好悲喜的呢?
实际上,这是在挑战神鬼论的同时,揭示的极为高深的哲理呵。
四、与惠施论鱼
庄子与惠施在濠上观鱼。庄子说:“鱼游来游去,多么快乐呵”
惠施是逻辑论辩的专家,马上抓住一点:“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一笑,以同样的逻辑回答:“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鱼的快乐呢?” 在逻辑学上,这是著名的一例。有人说在逻辑上庄子有些诡辩。但实际上这说的是另一回事:庄子告诉惠施,不要把你的学说强加于人,因为你不能代替别人。惠施古称博学,出行时随带五车之书跟在后边,靠雄辩博学博取功名,所以庄子有此一说。
五、庄子论美女不美
庄子说,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的真理。你说左传毛嫱、骊姬是大美女,那只是一些人的看法,至多是人的看法。如果普天下的万物唯其后最美的话,那么,鱼见了美女为什么根本不欣赏,反而掉头就跑呢?
他又进一步说,人睡湿地会得病,而泥鳅却以湿地为天堂。再进一步,泰山比秋毫之未大,但是泰山比之天地也不过是秋毫之米,则秋毫也可以为山…… 说这些干什么了?原来他的话中有话,他是说:你说某人美,我看不一定美;你说某人是圣贤,我看不一事实上是圣贤;你说他高贵,我偏说他在另一方面看是极其卑劣下贱……
六、尧舜卑劣
尧舜是儒家奉为圣贤的榜样。庄子出于对封建社会残酷统治的极端不满,也一样拿这些人开刀。他编了个善卷的人对舜帝的故事,说明帝王之流为权杀人,窃国为侯,行事恶劣而貌为仁义,王法实际上是为牝害人性,束傅人民而设立的。
庄子歌颂的善卷是什么样的人呢?“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饬;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是标准的劳动自足的人,同时,也是对老子“民自富足”,最好是没有王官的道治社会的描述。所以说,尧舜卑劣,多余,有害无益。
七、庄子轻相位
惠施当了魏国的宰相,庄子去看他,因为两人虽然有些理论分岐,仍然是哲学上的学友。这时有人挑拨说:“惠子你要当心,庄子来了,他的学问名声比你高,对你的相位是个威胁。”
惠施果然下令提拿主子,搜捕三天没有提到,他才放下心来。不料第四天,庄子却从什么地方神不知鬼不觉的又来求见。
惠施紧张的作了准备。庄子进来不久,悠然说道:“你听说南方奇鸟鸩的故事吗?鸩是凤凰一族,从南海飞到北海这么长的路程,不是梧桐不栖身,不是竹实不充饥,不是甘泉不钦用。有一天老鹰抓了只死老鼠,抓得特紧,生怕鸩抢了,你说,这时鸩会怎么办呢?”
惠施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
八、庄子论儒士
许多人认为儒家和道家是势同水火,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庄子一日到鲁国见到了鲁国群哀公。鲁国本来就是儒学之国,哀公对庄子说:“我们这里没有人信奉先生你的学说,到处都是儒士,谈的是儒书。” 庄子说:“好呀。不过依我看来,鲁国儒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怎么能说少了呢?”
“名符其实的太少。按理,儒服园冠方殿,园指天、方指地,应当知天文地理,有许多这样的讲究。便如你下一道命令,没有真才实学敢着儒服者死,就可以看到真实情况。”
鲁哀公果然下了一道命令,结果全国只剩下一个人敢着儒服上街。鲁哀公召见他,果然是个奇才。这才知道,世上名不符实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所以,道家论儒家,不是纯粹的攻击,其实就是类似这种情况。
九、庄子和果园主
庄子在一个果园里,拿着弹弓弹雀儿,也不知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吃一回美味。这时果园主碰上了,怀疑庄子偷了栗子。
庄子说:“我刚才见到一个奇景。一只螳螂瞄准了一只蝉,迅速的伸出前足刚把蝉捕获,不料螳螂的背后早就伏着一只黄雀,趁螳螂不注意,一下子把它给吃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回事吗?”
“我怎么知道?”“告诉你吧,这和世上的人是一样的,只顾眼前的一点利益,却不知道背后有很多危机在候着他呢!”
十、庄子借粮
我们前面说过,庄子很穷,没米下锅时,记得监河侯的小官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就向他借米。
监河侯是个小气鬼,但也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推辞不掉,就说:“好呵,等些时候吧,我把封邑的租子收回来了,可以给你价值三百余的粮米,让你吃个痛快。” 庄子悠然坐下:“我刚才在路上听到一阵呼救的声音,找了半天,原来是一条小鲫鱼。它被什么人扔在车轮辗出的泥糟子里,它对我说它快要渴死了,先拿点水给它活命。我想呢,一点水只能救得一时,就答应它到南方游说吴越,让他们兴修水利,造一条渠把水引到这里来,你说我这个办法如何?”.监河侯也趣:“那样还不如到干鱼滩上找它呢。好吧,我先拿点给你。”
忘了庄子拿了没有。不过庄子在另一个地方写道,大抵富贵圣贤们的接济穷人,都象个样子.只能找到那么多了,要是不够就没办法了,不早了。
第四篇:故事演讲
浙江省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杨兰娟先进事迹
做一片绿叶同样美丽
在嵊泗县嵊山岛,杨兰娟的名字家喻户晓。
杨兰娟出身贫寒,少年丧父,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送她上师范学校,把她培养成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18岁那年她开始了她的海岛教师生涯。
杨兰娟教学生涯的第一站,是到仅有19户渔家、25名学生的壁下小学张其岛村校教书。张其岛是舟山群岛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3年里,她开学上了岛,便没有休息天,直到一个学期完了,才搭船回家一趟。
嵊山岛最东端的后头湾有3个渔村,那里的孩子就近在村校上学。上世纪80年代后期,渔民联名写信给镇党委,要求嵊山小学选派优秀教师来上课。
谁去?按嵊山小学的规则,该是年轻教师去更艰苦的地方锻炼。年轻教师都有些怕吃苦,大家都很犹豫。“我是党员,还是我去!”正在大家迟疑的时候,杨兰娟挺身而出。1988年3月,杨兰娟走进了这个南风永远吹不到的冷山岙。
1991年,杨兰娟调至温州工作。丈夫这一走,她失去了“靠山”,儿子吃喝拉撒睡全都压在她的肩上。她默默地承受双重负担,一如既往地在后头湾续写春蚕诗篇。
丈夫调到温州工作后,也想把她调过去。温州方面爽快答应她调入市区的一所中心校。但是,她没去。
在后头湾村校任教期间,杨兰娟每天6时起床,准备中午的饭菜,再把睡眼惺忪的儿子送到学校,然后疾步翻山,赶在7时之前,到校准点上课。
杨兰娟不知苦熬了多少艰难,却不曾流过一滴泪水,更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
后来杨兰娟得了重病,疹断结果是:胃癌晚期。
今年1月9日,杨兰娟深知来日不多,她握着儿子的手“孩子:,妈妈这辈子最对不起的是你,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你„„妈妈教书一辈子,带了那么多学生,却没有好好地教过你一天„„。”
第二天中午,杨兰娟用尽气力,断断续续地托付丈夫三件事:
一是一月份的党费代为交给校长;二是她走后,那本《中国共产党章程》别忘了让她带去;三是送给结对小女孩的东西已备好,开学前送去„„
1月18日黄昏,杨兰娟走完了她51年的人生之路。
杨兰娟曾说:“党在我心中,我在孩子中。党的理想火炬,照亮了我的一生;我燃烧的一生,就要照亮渔家孩子的成长。”她用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理想。
第五篇:故事演讲
老师,你慢慢来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老师,你慢慢来》。不久前,曾在杂志上看到介绍张文质的《慢教育》,不觉心里一动,好像早些年提倡的深圳速度已经过时了,现在的生活已经被风风火火四面八方包围了,走过了一些弯路,尝到了不符合科学规律给我们带来的痛楚,人们发热的头脑渐渐冷静了,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没有急功近利呢,它们又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什么。提倡慢教育,合乎时宜吗?
回答是肯定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生命化教育课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也是直接针对当下中国中小学教育与教育改革的弊端提出来的。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当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素质是高的,精神是昂扬的,可我们的耐心呢?是不是还有点少呢?当我们动辄说学生差,家长素质低,是个手指头不一般齐的时候,我们的耐心呢?所谓的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却又不因循守旧,而是开拓创新。我个人真正清醒地体会到耐心的好处,是做老师两年之后,教育,与混沌半开的未成年人打交道,就如《菜根谭》里说的“不动气,事事好”。
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抓住了这个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相机而教,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呀。试想,如果我当时毫无耐心,一看手抄报就疾声厉色地教训他一通,那效果恐怕要差多了,即使学生当时接受了,他会怎么想呢?不敢、不愿与教师对视,或者感觉你黔驴技穷,不屑一顾,使我们教师的形象大打折扣,人格魅力荡然无存。
在当班主任的这四十来天里,我经常提醒自己:“孩子,你慢慢来;老师,你慢慢来”。管理学生要以爱为基点,耐心、细心,从细微处着手,要落到实处。二十一天培养一个好习惯,所以我并不急于求成,只是天天讲纪律,时时抓纪律,处处规范学生的习惯。一个月下来,学生的纪律已经有模有样了。
老师呀,你慢慢来,就像那“吹面不寒杨柳风”,就像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过不上火的生活,做耐心的人,看着学生慢慢成长,看着自己慢慢沉稳,慢慢成熟,看我们的教育事业慢慢回归本质吧。
谢谢大家!
石家庄市第九十四中学
王雪丽
2009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