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修课《运动、健美与营养-原理与方法》之减肥论题报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运动、健美与营养-原理与方法》
课程代码:G523009课程序号:1308143 班级:13104009学号:1310400901姓名:陈学文
题目:肥胖
1、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渐渐显露,身体各部位多余的脂肪堆积不仅影响了人的形体美,更给身体健康造成隐患,那么,脂肪过量堆积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哪些影响呢?这种当代人越来越普遍的现代性身体现象越发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也是我门学科要研究的目的。
2、研究结构与分析:
肥胖,是营养过剩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的一种疾病。它是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的状态。在医学上,可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一种找不到原因的肥胖,医学上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可能与遗传、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关。所谓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也就是说继发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1%。
人每天对营养的需求是一定的,多了,就会其剩余部分转化为脂肪,从而使人肥胖。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具体影响因素有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心理的因素、与运动有关的因素。
肥胖患者在人体上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但过度肥胖和超重是心血管疾
病的危险因素,表现为两个方面:既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的病理基础,又是加重这些疾病的症状的诱发因素。其次,脂肪堆积对人体形态美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总的来说全身肥胖给人的印象是臃肿、行动迟缓。局部脂肪堆积则会产生各种难看形态。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在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中国人实际的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48。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50。(南北方的划分是以长江为界)
有了标准体重才能计算肥胖度。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肥胖度在±10%之内,称之为正常适中。
肥胖度超过10%,称之为超重。
肥胖度超过20%-30%,称之为轻度肥胖。
肥胖度超过30%-50%,称之为中度肥胖。
肥胖度超过50%,以上,称之为重度肥胖。
肥胖度小于10%,称之为偏瘦。
肥胖度小于20%以上,称之为消瘦。
肥胖对儿童来说,小儿发胖会使其开始行走的时间推迟,且常因缺钙、体重过重,发生膝内翻或膝外翻及扁平足等。又由于肥胖,小儿机体对外界的反应力、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长期肥胖的小儿还会发生高脂血症,进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儿童成人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肥胖对青少年来说,表现为青春期肥胖。青春期肥胖,是指青少年身体里脂肪过多蓄积造成体重超标准的现象。一般体重超标10%为超重,超20%为轻度肥胖,超30%为中度肥胖,超50%为重度肥胖。个别青少年因骨骼坚硬、肌肉发达而超重不算肥胖。肥胖青少年常常一活动就感到心慌气短,甚至由于氧耗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出现头晕、头痛和血压增高等现象。与正常人相比,大多数肥胖者活动不灵活,动作笨拙,在运动中更易出汗疲劳,而且安静时易瞌睡,因此易受到同学或同事的排斥、嘲笑。为了保护自尊心他们就极少参加各项活动,逐渐变得孤僻,疏远别人,情绪莫名其妙地变化久而久之形成自卑、退缩、依赖的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他们的心理受到种种消极影响,最终会导致学业,事业难获成功。
肥胖对成年人来说,进入中老年,肥胖的人容易生很多病,比如高血压等带有高字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等疾病。另外,成年人不会对形体美过分在意,同时会因为肥胖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而忧心忡忡,造成心理负担。对女性而言,比较常见的影响体现在肥胖可能引起月经不调、不孕不育以及抑郁症等病症。
由此可见,肥胖对人的生理、心理能够产生大量危害,对此一定要加以注意。
防治青春期肥胖要注意以下五点:
①、要对肥胖青少年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之懂得肥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掌握肥胖防治方法;
②、要避免产生自卑感,积极和朋友来往,参加文体活动,特别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消耗体能;③、合理安排休息,不要贪睡;
④、进食适中,餐前可先吃水果和汤类,要少吃主食、甜食和动物脂肪,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和瘦肉等;
⑤、千万不要用饥饿疗法减肥,以免影响青春期正常生长发育。
3、关于减肥
肥胖会引发很多疾病,产生形体美的不和谐。这理所当然就让人有减肥的想法,但减肥也是需要科学性的指导,不合理的减肥也是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减肥方法有:中医针灸、运动、饮食、减肥茶、手术、健身舞。每一种减肥方法都应该参照具体的科学指导,在此不作一一表述,只讲叙减肥效果最好、最快、最根本、最健康、最安全、最环保、最彻底、最无伤害、最无任何副作用的办法-合理控制饮食。其它可以参阅相关的文献。
合理控制饮食:
1、控制热量与脂肪。要始终小心食物的热量,在膳食中应减少些肥肉,增加点鱼和家禽。
2、饮食要清淡。要少吃盐,咸的东西吃得越多,就越想吃。少吃那些经加工带有酱汁的食物,这些东西含有丰富的糖、盐和面粉,它会增加你的热量。
3、常吃蔬果。要适量吃些含纤维多的水果、蔬菜和全麦面包。
4、平衡膳食。每天按计划均衡安排自己的饮食,同时要注意定时、不可滥吃。
4、结论
科学地对待肥胖和减肥,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和良好的饮食平衡,坚持运动和锻炼,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健康会一直伴随你的左右。
第二篇:选修课饮食营养与保健》作业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公选课《保健营养与保健》期末作业 分析论述题,以下题目4题作答,每小题25分。姓名:黄晶晶 学号: 20100103171 系别:机电工程系 班级:10机电一体化技术4班
作业:
1.我们提倡混合膳食,美食之间相互搭配能够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提高其营养价值,但是某些食物不宜混在一起吃,否则会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或者降低营养价值,即所谓的“食物相克”,请你举出五组以上不宜搭配或者适宜搭配的食物,并少加解释。
答:(1)豆腐配萝卜——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但多食会引起消化不良,萝卜特别是白萝卜有消食化积的功能,两者合用有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2)羊肉配生姜——羊肉补阳生暖,生姜驱寒保暖,相互搭配,暖上加暖,同时还可驱外邪,并可治寒腹痛。
(3)鸭肉配山药——老鸭既可补充人体水分又可补阴并可清热止咳,山药的补阴之力更强,与鸭肉共食,可消除滑腻,补肺效果更佳。
(4)猪肉配大蒜——据研究,瘦肉中含维生素B的成分,而维生素B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吃肉时再吃点大蒜,不仅可使维生素B的析出量提高数倍,还能使它原来溶于水的性质变为溶于脂的性质,从而延长维生素B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这样对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增加体质等都有重要的营养意义,因此,吃肉的时候,别忘了吃几瓣大蒜。
(5)鸡肉配栗子——鸡肉补脾造血,栗子健脾,脾健则有利于吸收鸡肉的营养成分,造血机能也随之增加。若用老母鸡煨栗子效果更佳。
2.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盛、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不仅身体发育需要有足够的营养,而且繁重的脑力劳动和较大量的体育锻炼也需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质。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然而,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年轻力壮,对饮食健康并不是十分注意,存在不吃早餐、食用过多方便食品以及部分女生节食减肥等不良饮食习惯。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答:目前许多大学生的饮食花费虽不少,但不懂得摄取合理的营养,蛋白质、热 1 量摄人不足,三餐分布不当,维生素A、B、C不足,饮食习惯不佳,挑食、偏食往往导致了营养不良,因此除要讲究食物全面搭配外,还应注意食物的选择;每天以谷类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有条件吃牛奶、豆奶,经常吃鱼、禽、蛋、瘦肉等。
一般来说,每天热量结构为: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能的60%~70%,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0%~15%,脂肪占总热能的20%一25%。
大学生既有繁重的学习,也要体育锻炼,所以大学生一日食谱配餐:蛋白质最好达到75g~105g之间;脂肪最好达到56g~60g之间;碳水化合物最好达到450g~525g之间。
另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营养卫生,不要太咸、太油腻,不要过多吃油炸和烟熏食物,不饮酒、不吃变质变味食物。用餐环境应安静舒适,清洁卫生,不吃街头无食品卫生许可证摊贩的食品。
由于大学生的紧张的脑力劳动常高达10小时/天以上,能量消耗多,因此可以吃课间餐和夜宵,以利于学习和生活。不过课间餐摄人的食物量最好不要太多,应该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以利于迅速提高血糖浓度,且不会影响午间正常进餐。由于在校学生吃晚餐一般较早,几小时夜自习后能量消耗较大,又会感觉饿,因此吃夜宵比较好。
对于女大学生减肥,最好要保持一天基本的营养,不要不吃或者吃的很不营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以6.5∶0.7∶1较为合适,总的热量可以少,比如少吃脂肪,蛋白质,不过确保一天所需的营养,少吃零食。提倡自然美,抛弃盲目节食以求体型美的作法,尤其是注意铁的摄入,注意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摄入,注意钙和蛋白质的摄入。
3.为促进母乳喂养,我国颁布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母乳喂养率应达80%;纯母乳喂养率4-6月应达40%”。母乳喂养有哪些优点,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需要注意补充哪些营养素?
答:母乳喂养的好处:①提供营养、促进发育。母乳含有新生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易消化,含蛋白质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适中可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要。母乳中的乳糖能促进肠道生成乳酸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减少新生儿腹泻的机会。母乳中的钙磷比例适宜(2:1),钙易于吸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 2 很少发生低钙抽搐和佝偻病。
②提高免疫功能、抵御疾病。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其中母乳所含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含量最多,能减少新生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几率。
③利于牙齿的发育和保护。吸吮时的肌肉运动有助于新生儿面部的正常发育,可以预防由奶瓶喂养引起的龋齿。
④促进心理和智力的健康发育。哺乳过程母亲的声音、气味和肌肤的接触能刺激新生儿大脑及各种感觉器官的发育,促进新生儿触觉、听觉、视觉的发展和早期智力的开发。
⑤不易引起新生儿过敏。母乳从蛋白质分子结构看,母乳适宜新生儿,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牛奶含有人体不需要的异型蛋白质,通过肠道黏膜吸收可引起过敏,发生变态反应,可致新生儿肠道少量出血和新生儿湿疹。
⑥母乳卫生、方便、经济。母乳中几乎无菌,温度适中,直接喂哺不易玷污,吸吮速度及食量随新生儿需要增减,方便经济实惠。
⑦助于防止产后出血。吸吮刺激使催乳素产生的同时促进宫缩素的产生,可帮助产妇子宫收缩,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预防贫血。
⑧哺乳期闭经。哺乳者的月经复潮及排卵较不哺乳者延迟,母体内的蛋白质、铁和其他营养物质通过产后闭经得以储存,利于产后恢复。催乳素的分泌增多,抑制雌激素的分泌,抑制卵巢排卵,利于延长生育间隔,推迟采用其他节育措施的时间。
⑨减少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哺乳可使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30%.哺乳消耗掉了大量的妊娠期间积存的皮下脂肪,刺激子宫收缩,预防贫血,有助于减少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可能性。
⑩母乳喂养不会影响产妇体型:哺乳促进产妇身体复原,消耗掉了大量的妊娠期间积存的皮下脂肪,有利于减轻体重,助于产妇体形恢复,防止肥胖的发生。哺乳利于防止乳房下垂,只要哺乳母亲适度营养饮食,注意控制体重,哺乳期间护理得法,乳房下垂就不会产生。
母乳虽然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乳糖,还有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酶及免疫因子等物质,公认为是婴儿的最佳食品。但母乳中某些微量元 3 素(铁、锌等)及维生素(D、C、B等)的供给往往还不能达到婴儿的生理需求,而这些营养素又是保证婴儿智力体格发育所必需的,如不及时添加这些营养素就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不利于婴儿智力的发育。为保证婴儿的智能发育,对母乳喂养的婴儿也应注意补充以下营养素:
1.钙剂及维生素D:母乳喂养的早产儿,生后第2~3周起每日供给维生素D 800~1200单位,但要注意用鱼肝油时维生素A的剂量不应超过每日10000单位。同时每天每公斤体重应补充钙剂100毫克。
2.铁补充:一般生后6~8周起开始补铁至1岁,预防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毫克。
3.维生素E:早产儿血清维生素E也低于足月儿,出生后10天起每日应补充维生素E15毫克。
4.叶酸:早产儿出生后2周,血清中叶酸的含量较低,而红细胞生成时需要叶酸,故每日需补充20~50微克的叶酸。
5.锌的补充:一般在生后4周开始补充,婴儿锌的推荐量为每日3毫克。6.维生素B:生后可以每日供给维生素B约65毫克。7.维生素C:每日补充50毫克,分2次口服。
4.乳母的膳食营养状况直接决定婴儿的营养状况,有些地方的传统饮食习惯往往会限制乳母的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取。请你结合中国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07),谈谈如何做到哺乳期妇女的合理营养。
答:
1、应该尽量做到食物种类齐全,不要偏食,数量要相应的增加,以保证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素。这就是说除了吃主食谷类食物,副食应该多样化,一日以4-5餐为宜。乳母膳食中的主食不能单一,更不能只吃精白米、面,应该粗细粮搭配,每天食用一定量粗粮,并适当调配些杂粮、燕麦、小米、赤小豆、绿豆等。这样做可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还可使蛋白质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食品如鸡蛋、禽肉类、鱼类等可提供优质蛋白质,宜多食用。乳母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保证有1/3以上来自动物性食品。大豆类食品能提供质量较好的蛋白质和钙质,也应充分利用,尤其对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者多摄入三类及其制品,以补充蛋白质。
3、多食含钙丰富的食品。乳母钙的需要量大,需要特别注意补充。乳及乳制品(如牛奶、酸奶等)含钙量最高,并且易于吸收利用,每天应供给一定数量。小鱼、小虾含钙丰富,可以连骨带壳食用。深绿色蔬菜、豆类也可提供一定数量的钙。
4、为了预防贫血,应多摄入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肉类、鱼类、某些蔬菜(如油菜、菠菜等)、大豆及其制品等。
5、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和海藻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果胶、有机酸等成分,海藻类还可以供给适量的碘。这些食物可增加食欲,防止便秘,促进泌乳,是乳母每日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每天要保证供应500克以上。乳母还要多选用绿叶蔬菜。有的地区产后有禁吃蔬菜和水果的习惯,应予以纠正。
6、少吃盐和盐渍食品,刺激性大的食品(如某些香辛料)、污染食品。母亲吸烟、饮酒、喝咖啡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健康,特别需要加以注意。
7、注意烹调方法。对于动物性食品,如畜、禽、鱼类的烹调方法以煮或烧为最好,少用油炸。需要特别注意经常供给一些汤汁以利泌乳,如鸡、鸭、鱼、肉汤,或以豆类及其制品和蔬菜制成的茶汤等,这样既可以增加营养,还补充水分,促进乳汁分泌。烹调蔬菜时,注意尽量减少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第三篇:饮食营养与健康选修课论文
食品安全与健康
班级10210F02
姓名1021011342
张田
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营养”一词源自于拉丁语,其原意为“授乳”。营养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满足机体生存、学习和工作能量需要的物质基础。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加上繁重的脑力劳动和紧张的学习等,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对营养素的来源和食物分类了解较少,不懂得如何搭配营养,存在着诸多营养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大学生饮食营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营养知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饮食营养,随着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营养卫生的宣传教育,人们对于平衡饮食营养卫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首先饮食中应含有人体所必须的一切营养素,其次摄入的食物要有利于消化、吸收、利用,要新鲜无污染,制作加工合理能增进食欲,并多样化,同时一日三餐的热量要合理分配。2.饮食习惯不科学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日常饮食由学生们自己掌握。很多同学的生活习惯极不科学,主要表现在:
1、多数大学生日常饮食没有规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时间经常不固定。
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固定吃三餐的习惯,而且大部分都不在学校食堂用餐。大学生中很多人不重视吃早饭,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三餐分配不合理,各餐热量摄入量的分布不均匀。
2、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喜吃冷饮,嗜糖现象明显,高校男女大学生糖摄入量普遍大大超过标准供给量,这使得他们体重增加,有减肥的想法,其中女生居多。
3、相当一部分同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沉迷网吧的习惯,经常在外面包夜,使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常常逃课,即使上课也精神委靡,不能专心听讲。大学生还经常以喝饮料代替牛奶和水果,经常暴饮
暴食等等。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样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饮食习惯的不科学、不规律。
4、尤为严重的是,很多同学认为自己年轻,对于身体暂时出现的不适症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殊不知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大学生平衡饮食的作用:
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和饮食纤维等,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大学生而言,保证科学的营养和平衡的饮食具有下列作用。
1、能够补充体力,增强记忆力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于青春发育期,代谢旺盛、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同时学习任务繁重,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学习效力的高低,生活能力及抗病力的强弱,劳动效力、运动能力的大小等等,都与营养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科学研究显示,适当改善营养状况,使饮食结构尽量平衡,对于长时记忆力的充分发挥可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2、强身健体,防病祛病
饮食平衡相当于一种食补,一方面补虚,即补充身体气血的虚损;另一方面能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食补是以补养为主,治疗为辅,它将饮食营养与药物治疗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可享美食之乐,又可达强身健体、防病祛病之疗效。最重要的是,食补胜于药补,古今皆然。通过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对心脏病、糖尿病及癌症的减少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的食物,可使皮肤衰老减慢,并且免受与年龄有关疾病的困扰。
3、缓解情绪,调整心情
大学生往往遇事不冷静,冲动易激怒,同时对一些枯燥乏味的课程易产生厌烦心理,这无论对于学习还是身体都无益处。在人体所摄入的食物中,有一些营养物质能改善人的心情,使其轻松而愉快。如菠菜,其富含的镁能使人头脑和身体放松;鸡蛋,富含胆碱有助于提高记忆力,集中精神;瓜子则有助于心情平静等。让大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其缓解情绪,调整心情具有一定的作用。提高大学生饮食质量的措施:
1、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国内外营养专家普遍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提供的能量要占全天的30%,质量也应达到全天营养素标准的1/3。而在高校内, 10%左右的学生从不吃早餐,同时大部分学生对早餐的质量重视不够,早餐食物品种的选择性上随意性很大。因此,大力推广营养早餐,对于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改善营养状况和提高学生注意力都有较好的作用。此外,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少吃或不吃零食,做到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三餐的热量分配要科学合理。
2、完善自身的饮食结构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饮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尤其是青少年时期。谷类是我国饮食中主要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来源,青少年能量需要量大,可因活动量的大小有所不同。蛋白质摄人不足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我校谷类食物的需求是基本符合饮食指南的,饮食结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水产品、奶类和水果蔬菜摄人较少。建议相应增加水产品、奶类和水果蔬菜的摄人,以保证高校学生均衡的饮食营
3、社会与家长应重视大学生饮食营养,保护学校周边饮食环境
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的规模扩大,这也使得许多商家也把大学生的消费作为他们的重要商机,使网吧、洋快餐、饭店集中在高校的周围,甚至在网吧里卖起了快餐面。这促使了一部分长期食用洋快餐、方便面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质急速下滑。这些“80后” 的大学生们出现的新问题应尽早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重视。有关部门应尽早整治学校周边小商贩不卫生食品,定期检查饭店、快餐店等餐饮机构的卫生条件,维护学校周边良好的饮食环境。
好身体相当一部分是吃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大学生们能养成了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结合合理的体育锻炼,那么无论对于社会、家庭还是自己本身,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健康就是最大的节约,自己的健康是比投资任何东西都更有价值的投资,身体的健康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大资本。
第四篇:《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复旦社·05四版)
朱光红笔记
一、概念题
1.管理;P31: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2.决策;P60: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3.指挥P207:是主客人员指明下实现组织目标和途径。
4.组织P136:即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组成的一种权责结构(或角色结构)。(管理学上的组织)
5.激励P229:是指主管人员促进、诱导下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6.效益P4:效益是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从社会和经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集权P169: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8.分权P169: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
9.计划工作P110: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管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0.领导P206:就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管理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1.沟通P250: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12.计量决策法P69:是建立在数学工具基础上的决策方法,它的核心是把决策的变量与变量、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式表示出来,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决策条件,通过计算求得答案。
13.目标管理P124: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组织成员在计划执行中的作用,协调这些组织成员的努力,必须把组织任务转化为总目标,并根据目标活动及组织结构的特点分解为各个部门和层次的分目标,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根据分目标的要求对下层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控制。14.企业文化的要素P192:如果从最能体现组织文化特征的内涵来看,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形象。
15.协调P10:为实现组织目标对企业内部关系及外部关系和活动调整和谐。
16.系统P51: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7.风险型决策P87:风险性决策主要用于人们对未来有一定程度认识、但又不能肯定的情况的一种科学决策方法。
18.组织变革P177:是指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原有的组织系统,包括组织结构、职权层次、指挥和信息系统不再合适,企业为求得生存而在组织技术、结构、人员等方面做出的变化。
19.非正式组织P171:由于情感、观念或价值取向相近或者一致,形成的群体渐渐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群体。
20.冲突P256:是指由于某种差异而引起的抵触、争执或争斗的对立状态。
21.战略P66:是一个组织为全冇实现目标而对主攻方面以及资源进行布置的总纲。
22.控制P266:是主管人员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衡量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23.创新P54:是淘汰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它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部新的进步因素通过矛盾斗争战胜旧的落后因素,最终发展成为新事物的过程。
24.零基预算P291:把组织的计划分为由目标、业务和所需要的资源等组成的几个“分计划”,然后以零开始计算每个分计划的费用。优点:迫使主管人员生新安排每个分计划,可 1 以从整体出发,连同新计划及其费用一起来考察所确定的计划及其费用。25.创新过程P10:寻找机会、提出构思、迅速行动、忍而坚持。
26.组织文化P190: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化和思维模式的总和。27.管理幅度P143: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下属的数量。
28.管理层次P143:管理层次是指纵向的组织环节是各级行政指挥机构。管理层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它与组织规模成正比,即组织规模越大,包括的成员越多,则层次越多;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下,它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即主管直接控制的下属越多,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增加。
二、简答题
1.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P177;有计划的组织变革过程包括打破平衡、进行变革和消除抵制三个阶段。
2.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管理学发展中的地位P41:人群关系论的代表人物梅奥参加1927年至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工作,目的是要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实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下试验。霍桑实验得出四个主要结论:企业的职业是“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式。
关于在管理学中地位的说明:行为科学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既不同于管理学,但同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面却又互相渗透。行为科学研究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研究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从霍桑试验开始:后期是1947年首次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60年代,为了避免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专指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
3.决策特点P69: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
4.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P137:因事设职与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命令统一的原则;
5.系统的观点P49:系统原理的要点包括:整体性原理,这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系统之间的关系以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动态性原理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开放性原理,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命。环境适应性原理,如果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能够保持最佳适应状态,则是说明这是一个有活力的理想系统。综合性原理,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6.控制工作的步骤及重要性P272: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
一、确立标准(确定控制对象;选择控制重点;制定控制的方法;);
二、衡量工作成效(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三、纠正偏差(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控制工作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控制工作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与其它四个职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7.集权和分权的影响因素P168:决策的代价;政策的一致性要求;规模问题;组织形成的历史;管理哲学;主管人员的数量与管理水平;控制技术及手段是否完善;分散化的绩效;组织的动态特性与职权的稳定性;环境影响。
8.简述计划工作的意义P108: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 集中于目标;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有利于控制。
9.双因素理论P233: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们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
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惟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等。双因素理论是针对满足的目标而言的。保健因素是满足人的外部条件的要求;激励因素是满足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前者为间接满足,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后者为直接满足,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因此,双因素理论认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在“满足”二字上下工夫。
10.有效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P143:主要有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
11.完整沟通的环节P251:发送者需要向接收者传送信息或者需要接受者提供信息发送者将这些信息译成接受者能够理解的一系列符号;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受者;接受者接受这些符号;接受者将这些符号译为特定含义的信息: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内容;发送者通过反馈来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无识地接受。
12.科学的决策程序P71:研究现状判断改变的必要;明确组织的目标;拟定方案;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13.期望理论P235: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是,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下述三种联系的判断:努力;绩效;奖赏。
14.传统控制方法P266:管理人员除了利用现场巡视、监督或分析下属依循组织路线传送的工作报告等手段进行控制外,还经常借助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盈亏控制以及网络控制等方法。
15.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16.组织结构类型及特点P171:组织结构通常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直线型组织。特点:组织中每一位主管人员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职权;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级报告;主管人员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有绝对的职权或完全的职权。适用于那些没有必要按职能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或应用与现场作用管理。
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特点:按照组织职能来划分部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以加强专业管理;这种组织结构把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指挥部门和人员,一类是参谋部门和人员;实行高度集权。这种组织结构对中小型组织比较适用。
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特点:按照组织职能来划分部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以加强专业管理;这种组织结构把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指挥部门和人员,一类是参谋部门和人员;实行高度集权。这种组织结构对中小型组织比较适用。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分权的事业部制的管理原则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企业按产品、地区或经营部门分别成立若干个事业部;各事业实行独立经营,单独核算;企业高层管理者保持人事决策、财务控制、规定价格幅度,以及监督等大权,并利用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事业部适合大型的或跨国的企业公司。
矩阵结构。是在组织结构上,既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灵活性、适应性强;稳定性较差。
17.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异同点P269:
相同点:(1)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2)有两个前提条件,即计划指标在控制工作中转化为控制标准,有相应的监督者控制机构和人员;(3)包含三个基本步骤:拟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4)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根据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不断克服系统的不肯定型,使系统保持某种稳定状态。
两者的不同点:(1)一般控制的实质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是即刻就付诸实施的;而在管理控制中,主管人员要计量实际的成效情况,并把它与标准相比较以及明确地分析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随之作出必要的纠正。(2)一般控制的目的是设法使系统运行产生偏差不超出允许范围而维持活动在某一平衡点上;而管理控制的目的不仅要使一个组织按照原定计划,维持其正常活动,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且还要力求使组织的活动有所前进,有所创新,以达到新的高度,提出和实现新的目标。
18.沟通的目的和作用P250:沟通的目的是促进变革,即按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左右组织的行动。沟通的作用:使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使决策更加合理和有效;稳定职工思想,统一组织行动。
1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P23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越激励作用;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出现。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三方面进行阐明:首先,管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管理是提高一个组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再次,管理对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社会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如果理解“管理者不要去做别人能做的事,而只做寻些必须由自己来做的事”P14、16、47:重点围绕着领导艺术来谈。领导的本职工作方面。决策艺术方面:在非程序化(或非常规化)的决策过程中,主管人员的主管决策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试述领导艺术及其内容P15:参考要点:领导艺术的概念:就是富有创造性的领导方法的体现。内容:履行职能的艺术,主要包括沟通联络、激励和指导的艺术;决策艺术、授权艺术、用人艺术等;提高领导工作有效性的艺术。除此内容外,还包括正确安排自己的工作和时间,处理好各方面关系,以及吸引职工参加管理等。
4.试论述麦格雷戈人性假设理论的内容及与管理方式的关系。P214:麦格雷戈于1957年提出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恶,必须使用压力以至威迫的管理方式;Y理论认为相反,要创造环境发挥人的潜能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
四、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哪个不属于企业制定决策时应考虑的外部环境因素? A.宏观经济运行状态;B行业竞争状况C新拟定的金融法规D人口普查
2.泰罗曾推行过一种职能制的组织机构,即各职部门都可以给生产车间下达指令,然而最后这种组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该种职能组织机构违背了: A一元领导原则B机构精干原则C责权一致原则D例外原则 3.康佳集团“康乐人生,佳品纷呈”的口号,着重体现出康佳:
A卓越的广告才能B企业的责任感C对社会的责任感D追求利润的方式 4.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董事会B监事会C股东大会D工会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企业间竞争力的因素:A资金实力B营销能力C资源占有D法律法规
6.在下属种类公司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A有限责任公司B股份有限公司C分公司D子公司 7.我国目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是:
A确立企业自主权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C制度创新D放权让利 8.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是:
A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B有限责任C股份有限公司D股份两合公司 9.在用盈亏平衡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时,一般不用的指标是: A产品成本B销售额C投资额D利润 10.以任务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的特点是:
A通常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B能够提高组织成员的满意程度C能够增进组织成员的团结D.能够使组织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一致
11.一些成功的企业强调不应轻易外聘管理人员,而注重内部的培养和提升有若干原因,除了:
A内部提升节省企业的资金和精力B内部提升制度有利于给第个员工带来升迁希望 C内部提升可保证选聘工作的不明确几天D被提升啫可迅速展开工作 12.在下列决策方法中,属于确定性决策方法是:
A盈亏平衡分析法B决策树汪C极大极小损益值法D极小极大后悔值法 13.把生产要素按照计划提出申请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要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把计划工作中制定的行动方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岗位,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是管理的: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14.在下述哪种情况下,管理幅度应该较小?
A下属工作的相似性较大B计划较完善C所处管理层次较高的主管人员D掌握先进的信息手段
15.组织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部门划分B职务设计与分析C人员的激励D组织目标的分解 16.正式组织的活动以成本和效率为主要标准,其基本特征是: A自发性B内聚性C不稳定性D正规性
17.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构成信息双向沟通的重要一步是: A传递B接收C译码D反馈
18.组织成员的满意程度最低的信息的沟通方式是: A链式沟通B环式沟通C轮式沟通D全通道沟通
19.对于一个以自我实现需要占据主导地位的职工来说,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是: A提高工资B改善工作环境C颁发奖状D委以重任 20.某商场经理为了提高商场的服务质量,聘请有关专家在售货现场对销售人员的售货进行指导,这是一种:
A现场控制B预先控制C事后控制D前馈控制
(完)
朱光红笔记12/8/04
第五篇: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泰罗制: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
实践构成了泰罗制,泰罗制着重解决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
3、Y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性是善是勤奋的,所以管理者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4、超Y理论:由洛尔施等提供,该理论认为X、Y理论没有优劣之分,要根据工作任务员工素质来确定应该运用何种理论。
5、Z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对员工要长期雇佣,员工与雇主关系应该融洽等等。
6、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7、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8、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9、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方法,在该系统中下属和上级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定期检查完成目标进展情况,并根据情况给与奖惩。
10、管理幅度: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
11、领导:就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2、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
13、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与纠正偏差。
14、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二、简答题
1、管理的职能?
①决策
②组织
③领导
④控制
⑤创新
2、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3、责任原理的基本要点? 1)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责是整体赋予个体的责任,也是维护整体正常秩序的一种约束力。职责界限要清楚,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2)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取决于权限、利益和能力,且他们的关系应遵守等边三角形定理。
3)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要建立健全组织的奖惩制度,使奖惩工作尽可能地规范化、制度化,是实现奖惩公正而及时的可靠保证。
4、追求效益的规律?
1)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
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5)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5、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道德发展阶段
个人特性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问题强度
6、法律方法的特点?
严肃性
规范性
强制性
7、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依法进行管理;
各种方法配合运用;
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行政方法的特点?
权威性
强制性
垂直性
具体性
无偿性
9、行政方法的作用?
1)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能够迅速有力地贯彻上级的方针和政策,对全局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 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3)行政方法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 4)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
10、经济方法的特点?
利益性
关联性
灵活性
平等性
11、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
1)要注意将经济方法和教育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要注意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
3)不要迷信重奖重罚的作用,防止以罚代管的倾向。
12、计划的编制过程?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制订主要计划
7)制订派生计划
8)制订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13、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
2)工作的内容和性质
3)工作条件
4)工作环境
14、管理人员外部招聘的优劣? 优点: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
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局限性:1)外聘干部不熟悉组织的内部情况,同时也缺乏一定的人事基础,因此需要一定时期的适应才能进行有效的工作;
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
3)外聘干部的最大局限性莫过于对内部员工的打击。
15、管理人员内部提升的优缺点?
优点:1)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4)有利于使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弊端:1)引起同事的不满;
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
16、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
2)协调作用
3)激励作用
17、期望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达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下述三种联系判断:努力——绩效的联系;绩效——奖赏的联系;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
18、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1)信息交流速度较快;
2)信息比较准确;
3)效率较高;
4)可以满足员工的需要 5)有一定的片面性
19、有效控制的特征?
1)适时控制;
2)适度控制;
3)客观控制;
4)弹性控制
三、判断题
1、头脑风暴的四个原则:延缓判断、追求数量、自由奔放、综合提高
2、计划与决策的关系: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3、SWOT分析: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避免威胁
4、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规模已定的条件下,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例关系。
5、组织文化的结构: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
6、管理信息的特征:价值的不确定性;内容的可干扰性;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
四、论述题
1、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和启示?P7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一是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出现。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包括人体生理上的主要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高一级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感等各方面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敬;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
启示:1)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在某人的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任何一种需要,都可能是我们的主要需要。这其实是符合实际的,过去那种人生理想、目标的单一化,其实是多么的教条和幼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多种多样的,并不要强分出高低来。就象那世间的花一样,不论大小、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只要你认真地、尽情地开过一回,就好。
2)需要与满足是一对矛盾,它遵从矛盾规律。矛盾有主要与次要之分,主要与次要矛盾又是相互可以转化的,当一个主要矛盾解决了,新的、原来是次要矛盾的,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2、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和启示?P71 这是一种激励模式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
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当保健因素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当得到改善职工的不满会消除,但保健因素对职工不起激励的积极作用。主要有工作条件、工作安全、工资等。
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当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等。
启示:更多考虑人的社会性、情感性、心理性需要,充分重视人的成就欲与事业心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中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点将越来越重要。要尽可能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转化所导致的激励成本上升和激励手段减少。
3、组织文化的概念、功能和特征?P382 概念:组织文化时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所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主要特征:超个体的独特性;
相当稳定性;
融合继承性;
发展性。
功能:1)整合功能:通过建立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成员与组织的相互信任和依存关系,形成相当稳固的文化氛围,凝成一种合力。
2)适应功能:组织文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和改造性,其效用是帮助组织指导员工的日常活动,使其能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
3)导向功能:通过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不断向个人价值观渗透和内化,使组织自动生成一套自我调控机制,以一种适应性文化引导组织的行为和活动。4)发展功能:组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沉淀会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优化,推动组织文化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迈进。
5)持续功能:组织文化一经形成便具有持续性,不会因组织战略或领导层的人事变动而消失。
4、公平理论?P433 由美国心里学家亚当斯于1960年代提出,也称社会比较理论,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
横向比较:就是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并据此做出反应。Qp/Ip=Qx/Ix Qx---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
Qx---自己对别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所投入量的感觉
Ix---自己对别人所投入量的感觉
投入量包括个人所受到的教育、能力、努力程度、时间等因素,报酬包括精神和物质奖励以及工作安排等因素。
“别人”包括本组织中的其他人以及别的组织中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同类人。
如果Qp/Ip>Qx/Ix,说明此人得到了过高的报酬或付出的努力较少,这种情况下他有可能自觉增加投入量,但过一段时间,他就会高估自己的投入而对高报酬心安理得。
如果Qp/Ip Qpl----自己过去所获报酬 Ipp----自己目前的投入量 Ipl----自己过去的投入量 Qpp/Ipp=Qpl/Ipl,此人认为激励措施基本公平,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可能保持不变; Qpp/Ipp>Qpl/Ipl,一般来讲此人不会觉得所获报酬过高,因为他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不会提高多少; Qpp/Ipp 5、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P452 障碍: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外界干扰以及其他种种因素,如下: (一)个人因素。选择性接受和沟通技巧上的差异。 1)选择性接受,是指人们有选择的接受与他们期望不一致的信息。 2)沟通技巧上的差异也影响着沟通的有效性。如一些人反应较慢,理解问题较困难。 (二)人际因素。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可靠程度和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 (三)结构因素。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四个方面。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位,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很大影响。 (四)技术因素。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克服:1)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 2)要学会“听”; 3)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 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障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 5)职工代表大会; 6)工作组; 7)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 8)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