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1:3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共)》。

第一篇:《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共)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最近室友都在看《自卑与超越》,他们极力推荐这本书,说这本书对于现代社会的很多生活在自卑中的人来说,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读了之后感觉体会很深。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是大师级人物阿德乐,对于他我有听说过。但是之前一直都没有了解过,也没有看过他的著作。后来我得知一些,他1870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一个富裕的谷物商人的家庭,排第二。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这一经历与他后来学医及形成其独特的心理学思想有关。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确实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这种自卑感,那么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苦恼和麻烦,正确而有效的超越自卑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所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看完这书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对作者肃然起敬。阿德勒是追随弗洛伊德研究精神分析学的,后来因为在研究中与大师有不同的见解,另立门户,创立了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这是我认为他可敬的第一个理由。试想,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在专业权威的光环下,为保住声明利益噤若寒蝉,而我一个小小老师,有时也会在某位学问深厚的前辈面前,欲言又止。不坚持,就不会有独立的见解,长此以往,很多思想在一一被证实和解说后,发现竟然与我先前的见解如此一般。于是后悔当初没有过多追求和讨论。

第二个理由是:他是个有残疾的人。一个小小年纪就驼背的人,要怎样忍受世人的鄙夷,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尚且成为疑惑,还要能够有勇气和信心创造出这样的成就,造福世人,这不是奇迹吗!

只是在这本书的扉页,我便已暗自汗颜。

阿德勒认为,不管有无身体上的残疾,自卑感是所有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这是他们常仰赖成年人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做事情的借口时,便展现出神经病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便会形成“自卑情结”。

从书中,我感受到,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与这种自卑感做斗争的过程,这也可以解释为人的社会性形成的过程。战胜自卑,就是战胜自我,不断摆脱自卑的身影有如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尊,我非常赞同大师的一个观点:一个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会比优越的同伴更渴望超越自我。而接受太多宠爱的那一个,是内心最具有优越感的,在自我陶醉于优越感的同时,麻木、消沉、逃避,逐渐形成更大的自卑,以至于一事无成,并且极易产生病态心理。

一句话,生的意义在于奋斗!

第二篇:《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生命意义:阿德勒通过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生命意义,必须建立在与他人合作,并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基础上,这也正是阿德勒最为核心的观点。

我一开始,并不认同他的观点,当时我认为,人的生命意义是由自己去界定的。万事万物本没有价值,都是人为进行归因赋予其价值,它才拥有意义,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存在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一件事情,内倾或是外倾,情感功能为主导或是以思维功能为主导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佛教早就有诸法无我的观点,即生命本身便是毫无意义的。放到整个宇宙尺度上,似乎的确如此,甚至这个世界本身是否真实,我们都无从知晓!有一个著名的数学上的悖论,假定虚拟世界的确存在,而真实世界只有一个,虚拟世界可以有无数个,那么我们所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为真实世界可能性几乎为零!既然如此,我何不不去在意他人的价值判断,追寻属于自己的意义呢?

然而,现在的我认为我原来的看法有失偏颐,诚然,上述的人中不乏闪耀炫目的人,但更多的却是自私自利的茫然追逐着,挣扎在自己封闭的内心世界中,名为幸福的口袋,却依然空空如也,身为人却拥有神的视角,这很好,只是这条路艰难险阻,且不被他人理解,人自私的只关注自身,则毫无疑问是个错误,马克思曾对人下过这样的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善于合作,愿意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个体,才能活下来,这种将个体奉献于整个人类集体与他人合作,并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生活方深深地根植在了我们人类的基因,如果你学过动物行为学的话就会发现,许多动物都会有利他行为,这种利他行为其实只是一种延续物种基因库的机制,即,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体现,这也难怪,神经官能症患者大多缺乏合作,极度自我。我想,那种为了别人而奋斗,追逐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吧!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身体与灵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认知影响感知,感知塑造认知。这很容易理解,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物皆着我颜色。阿德勒将其运用于精神分析之中,并把它作为这本书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里的认知则主要指的便是上面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上,由于这个理论,阿德勒认为,对于患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光通过说理来使其恢复正常是极其没有效率的,因为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会影响他们的感知,即使你向其灌输观点,也必然会遭到抵触,即使有效果,也多半是暂时的,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神经官能症患者多半是不懂合作,不愿意为其他人做出贡献的,所以治疗神经官能症的关键,在于使他们养成与他人合作,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人生意义,这种方法虽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实际实施中有巨大困难,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往往在生命的早期早已形成,(这点阿德勒与荣格有分歧,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出生后不久便已形成,而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儿童时期最终形成)相比而言,森田正马的禅疗法,操作起来,相对而言简单,但对患者的悟性有所要求,森田正马对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总结起来是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患者在症状来时不去理会,顺其自然,自然能够摆脱苦恼,感知会影响认知这点也相当重要,神经官能症患者,若是将自己限制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不去与外界接触就更不可能养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而将心理能更多的分配到关注自身中,让病情加重。

自卑感与优越感,也是阿德勒精神分析的重要原则,他认为所有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而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优越感,并引入一个重要名词,自卑情节: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每个人都存在自卑情结,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往往会使人对其产生不同的应激,错误的应激背后往往是为了达到患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而本人往往没有自觉,举例来说,神经症患者往往通过使自己陷入某种症状来逃避竞争,并通过与自己内心的对抗中取得优越感。(比较阅读:森田正马认为神经官能症是有疑病素质的人在杂念的产生后误认为是病态并产生精神固执!)

阿德勒之后分别从学校、家庭、犯罪、工作、个体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等多个方面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指导,中最主要的要义还是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人,也启示了家庭教育与早期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最好的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形成对世界人生的积极的认知的方法,而当前的教育方式无疑是令人揪心的,学校重点培养的不是孩子的合作精神,反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意识,这对孩子未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潜在的危险。我认为对教师与家长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

前段时间阅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受益颇多。这是一本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读物。其中,本书主要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自卑感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消除自卑感以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

一、三类孩子

阿德勒指出人的一生都是追求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即使是那些罪犯,他们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方向上发生了错误。书中主要列举了三类孩子,一类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受宠的儿童,还有一类是受忽视的儿童。这三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训练,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以致走上错误的道路。

比如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如果他们自身的缺陷没有得到理解和关爱,他们就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就是奉献。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的感觉,害怕被嘲弄。他们就更不会对别人感兴趣了,自然也就学不会合作。

受宠的儿童,因为他一直得到别人的宠爱,通常会认为自己无须努力就会出出类拔萃。一旦当他进入不是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环境时,他就会非常失落,会觉得世界抛弃了他,他受过的训练是期待而不是给予。他习惯了别人奉承,后果就是他失去了独立性,也失去了学习面对问题的其他处理方法。他的兴趣只在于全身心关注自己,从不学习合作的运用和必要性。当他不再容易找到往昔的温暖和顺从及被奉承时,他们就会觉得被出卖了,就会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认为“别人和他对着干”,一旦他赋予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们往后努力的方向都将是错误的。

受忽视的儿童,从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当他面对困难时,他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可以得到别人帮助的能力。他认为社会对他很冷酷,他怀疑别人,无法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对别人的有益行为来获得感情和尊重。他也就无法对别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了,从而也就赋予了错误的生活意义,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远。

因此阿德勒指出人的早期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它会持续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的家庭,学校都要训练儿童对他人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共同任务和共同游戏中,在他们自己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母亲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并让孩子信任,这样她就获得了孩子的兴趣,感情和合作,之后她必须扩大并提高这种信任感到孩子所处的各个环境中,孩子就会对他人逐渐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学校也是一样,当孩子第一次上学,他会面对社会生活的新考验。老师就要吸引孩子并让孩子对她产生信任,孩子受到鼓励,就会更有信心和兴趣从而学会合作。

二、家庭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看,童年对人的影响极其深远。如果童年时期常常被父母忽略,得不到应有的爱与关心,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很内向,很自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父母必须有所改变,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心,欣赏他鼓励他,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相反,过于宠爱孩子会让孩子十分依赖父母或其他最亲密的照顾他日常生活的人。我们都知道,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

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家庭、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一个母亲如果不合格,那么她的孩子也不大可能心理健康地成长。阿德勒认为的母亲角色,与现代社会女性解放的的思想不太契合,但是我觉得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母亲操持家务并不代表地位卑微,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很多全职母亲对于经营家庭做的不好,原因不在于她们自身,而在于她们没有受到该有的训练,她们对于成为全职妈妈会面临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没人提供知识的普及,更没有提供科学的训练。因此,“爱”是一门深奥而又漫长的课程,需要我们所有人去学习,去经营,去摸索和探求。

三、学校与老师

除去父母亲的影响、家庭的影响,老师们也在孩子的生命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无孔不入的媒体也时常报道出一件又一件令人震惊或惋惜的校园事件:因学业压力大而轻生的;因老师的责罚而做出过激行为的;甚至还有学生与老师大打出手的现象。媒体每次报道这样的新闻,无论过错在谁,都将老师推至风口浪尖。然而,我们应该知道,走向极端的过程必然积压着大量的负面情绪。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动机或者说心理需求,那么“爱”与“责任心”在他们的眼里可能一文不值,甚至成为催化他们与老师、与学校、与社会对抗的增强剂。书中的几个例子很鲜明地表现了部分“懒孩子”与“捣蛋分子”的心理。我回想了自己的学生,也有几个经常被我以责任心的名义加以“关照”的,而自己上学年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他们走向“更懒”、“更捣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到特有的优越感,而寻找这种变质优越感的本源正是他们某一方面引起的深深自卑感。因此,目前此书对我很大的一个帮助就是:从心理上找到学困生的问题所在,再去解决学习问题,或许能事半功倍。

总体而言,本书成为我认识自我不足和寻求人生意义的一盏指路灯,能够认识自我潜能,超越自我,转化意识态度,穿越时空,与作者和作品进行灵魂的碰撞已经是一种幸福,而之后还能够有启发、有共鸣、有学习和反思,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发现幸福,理解幸福,学习幸福,感谢《自卑与超越》,感谢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给看完了。《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首先,作者阿德勒的成长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长大后阿德勒进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了婚。蒂诺菲佳娃娜是个飞扬跋扈、能言善辩的女性,最关心她祖国的社会革命。她特立独行和阿德勒所处阶级的保守风气并不十分协和,阿德勒在他的回忆录里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磨擦,不过后来两人倒也能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着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有一度,他曾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有人因此认为阿德勒是弗氏的学生,其实大谬不然,他们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虽然他的观点与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加入了弗氏的集团。此后,他即成为这一集团的领导人之一,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19,阿德勒发表了《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而使其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例如: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著名演说家;美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体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宴婴身材矮小却成为齐国宰相。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这些人都曾经有过自卑,并超越了自卑,他们所获得成就弥补了他们生理的缺陷,这就是阿德勒的补偿心理理论。

那么他们是怎样克服自卑超越自我的呢?从他的理论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但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2、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

3、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

4、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4

“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正视自卑,承认自卑感的存在,看到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要消除自卑感对我们信念、生活态度、人生目标等的不良影响,先要找出引起自卑的原因。小到一个眼神、姿态,大到行为、人生目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当发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出现偏差,应该进行彻底的自我反省。自卑感和优越感是相对存在的,之所以一个人会努力追求某方面的优越感,正是他在那方面不够自信。

“经验并不是成功或失败之因。我们不会被经验过的打击所困扰,我们只是从中取得决定个人目标之物。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自己,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验,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有可能就犯了某种错误。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引起了困难,而且违反了个人利益,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正当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阿德勒把所有问题的解决归结于奉献与合作。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要让自己走正道,并且积极向上,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目标是很重要的,没有目标的人,像是没有灵魂。如果把一个人比作机器,没有目标的人,好比没有动力的机器,怎么也运作不起来。但是,目标从何而来?这是个大问题。说到目标,一定与价值观有关。

那么一个心灰意冷的人,如何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把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归结于对他人的兴趣,又要如何去操作?如何让一个自暴自弃的人,认识到她的堕落不是超凡脱俗,而是由自卑感带来的过分自尊?又如何去纠正他年深月久的陋习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如何改变他对这个世界以及他自己的错误定位,而使他从毫无意义的自我折磨与荒废光阴的深渊中解脱出来?当然我相信发展对他人的兴趣,提高社会感觉,增强合作能力,会有所助益,但是要如何做到那些确是一门学问。那些不善交际的人,该如何得到勇气?所有的人,都按照他所认为的生活意义行动。当一个人以错误的方式生活是只指责他的行为,或单纯的试图让他放弃这种生活方式,都不会有什么效果。问题在于他在经验的积累中所形成的生活意义。而这个意义,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认识到,但却是他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生的根本,是信念的支柱,要改变它谈何容易。

一个人为何会选择那种生活方式,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生活意义从哪里来?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这是一定的。从一个人一贯的行为表现,思想、感觉、姿态、眼神等之中,了解他的人格。阿德勒认为,早期的记忆很重要。早期的记忆“显示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最简单的表现方式。阿德勒认为:“罪犯可以两种主要类型——丑陋而被轻视以及英俊而被宠坏。”这种划分方法的科学性姑且不论,这两种人的心理易产生偏差是一定的。由于被轻视或过度宠爱,都容易让人转而关注自己,而对他人失去兴趣,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他们因此产生对世界错误的看法,自己被隔离在外或所有人都应围着他们转,所有事情都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此就陷入了误区。

追求优越感的方向的错误,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都是他们缺乏社会感觉与不合作的态度造成。自我中心的人不易于合作。罪犯的的失败的源头在于自身经验引起他们对世界和自己错误的解释和定位。我们这些正常人也常常因为对世界和自己的解释和定位的偏差,引起生活意义、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的错误,而造成困扰。这里可以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生活的重大影响。而造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活事件,我们必须把它揪出来,重新定义。

当然观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是对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存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事件和我们现实的表现来认识自己的观念。在改变生活方式之前,必须改变观念。而要改变观念,必须先对此人的观念认识到位。也许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他没有认识到他错在哪里,就不可能彻底改掉陋习。错误的方式可能会换一个新面目出现。

《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5

沙龙读书会第二次讨论《超越自卑》,我知道一定还会有第三次,这是继《正面管教》之后又一本被我读烂了的书(封皮都破啦)。与之前磕磕巴巴、翻来倒去的阅读过程不同,结合《被讨厌的勇气》和鼓励咨询的所思所学,这次读起来(不包括原版的话是第三次)一气呵成、痛快淋漓!

关于“意义”

意义:即诠释。你看到的世界并非世界原本的样子,而是经过自己诠释之后的样子,被赋予了你的生活意义。

世界是如此,环境、现实亦如此。当一个孩子的执着在你眼中带来的是麻烦时,你会将之认为是“执拗”,是缺点;若带来的是便利,你会将之认为是“有主见”,是优点。其实,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伴侣的某个特点在恋爱阶段被你看作是亮点,而在婚后被你看作是劣习,你总说对方变了,其实,他还是那个他,只是这一特点带给你的意义变了。

我们总以为,因为世界是蓝色的,所以我看到了蓝色。其实,世界是蓝色的,是因为我选择戴了一副蓝色的眼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有色眼镜,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无关乎对错,关键在于,长大之后的你是否能觉察到这副眼镜,从而看见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花生妈妈沙龙的首期鼓励咨询小组课程进行到第二周,成员们分享说自己眼里的老公竟多了许多优点,其实是谁真正改变了呢?

关于“整体性”和“目的论”

心灵与肉体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就像我们在课堂上频繁提到的“想法、感受、决定”也是一体的。它们相互影响,不过“举动永远受制于意义”。

“每一种身体或心灵的表现都是以天生的材料为基础,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却在于如何应用这些材料,以获取既定的目标。”“个人的感情主要是由个人的目标和他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我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安全感,或者是归属感与价值感,但是在获取这个最终目标时,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途径,有些人选择的是错误的途径。选择什么样的途径便与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生活方式有关。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之对应的情绪和行为习惯早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间就已固定下来。决定我们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即诠释,私人逻辑),所以应该说这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当然这种选择通常是无意识的行为。这也是“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所在。

那么,虽然过去的经历已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为过去的'经历赋予新的诠释。

这正是我选择学习个体心理学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一观点带给我勇气和力量。挖掘潜意识中的私人逻辑,这也是我们在鼓励咨询课程中的主要功课。

花生妈妈鼓励咨询小组课程

关于“自卑感”和“优越感”

在我看来,“自卑感”只是一种感受而已,既然是感受,就没有对与错、正面与负面之分,它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也需要像其它所有感受一样被看见、被接纳。追求优越感也不是问题,这“是所有人的通性”。

需要注意的是“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前者是以自卑感为借口逃避所有问题,后者则是借由人生谎言来追求虚假的优越感,自我麻醉。二者没有孰优孰劣,都是对真正的问题避而不谈,根源都是很深的自卑感。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面对自卑感或者以恰当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呢?这就需要拥有正确的生活意义,即奉献、社会兴趣、互助合作。也就是《被讨厌的勇气》所说的“他者贡献”和“共同体感觉”,这也是超越自卑的关键所在吧!

“如果一个孩子想要集中全力来克服他的困难,则在他身外必须有一个他要全力以赴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以他对现实的兴趣、对别人的兴趣,以及对合作的兴趣为基础的。”

在读书会中我还结合自身的例子分享了一点,社会兴趣不等于外向,后者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关于“鼓励咨询”

鼓励咨询课程中有很多关于早期记忆的研究,通过再次阅读《超越自卑》,我对于这部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记忆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被‘当做’何物、对它们的解释以及它们对个人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影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记忆是否真实其实并不重要。

鼓励咨询课程本身,正如个体心理学,不是为了治疗一种病症或一种单独的表现,而是通过挖掘我们的生活方式、私人逻辑和行为模式,找出根源所在,从而赋予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勇气和方向。

关于亲子教育

在阅读很多书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于从书中搜索教育方针,并以此为指导来纠正自己的教育误区。然而,孩子是在观察中学习的。我们决定不了孩子的私人逻辑,也伪装不了自己的生活意义,与其向外寻求纠正,不如向内寻找自己,看见完整的自我,活出正确的生活意义。

比如,关于母道,关于孩子对父亲的兴趣,等等,都不是刻意引导或训练出来的,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对于伴侣是否发自内心地欣赏和尊重?我们在家庭中形成的氛围是权威还是合作?我们自身对于母道有着怎样的理解、践行和能量状态?

想起一件趣事。某天晚饭后,花生要我陪他一起玩,我自然而然地说:“妈妈收拾桌子,爸爸现在去陪你玩。”话音刚落,想起了权威和合作,立马心虚地加了一句:“爸爸,你觉得这样可以吗?”哈哈,所以说,生活意义不是说教或伪装出来的,而要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6

这个月用零碎时间读完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首先详要介绍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为什么选择《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呢?

先前听了樊登讲书,这本书的意义在生活中很多情况都能运用到。每个人非十全十美,都存在不足之处。可能是外型五官身高逊色,也许是感情世界受挫等等。身上多少都有自卑情结,我们必须坦然面对并积极改善它。要想克服这种让自己感受不好的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勇敢走出来,直面它,剖析它,疗愈它,从而一步步实现自我进步和超越。

正如阿德勒先生说的:“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这本书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起因,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应如何克服它,如何将其转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有所成就。读完受益匪浅,感慨颇多,还一定程度增强自信心。书中刚开篇讲人生活着的意义。提出:“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地为人类的福祉做贡献。”阐明人生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作者还提出的”个体心理学”倡导,将人类所有问题归于三类:职业、交际和两性。书本运用大量案例证明我们的性格和行为都能从成长环境或过往经历中找到根源。

主要例举“精神病患者”“罪犯”两类,他们都属于有心理问题的人群,产生的问题都源于他们童年的家庭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内心产生了负面影响。环境不能完全影响一个人,但他们对这种环境做出的主观意识可以长足影响一生。

书中给自卑情结下定义: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不管是愤慨、泪水还是歉意都是自卑的一种表现。自卑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就想通过一种优越感来释放自己,往往逃避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勇敢向前争取胜利。反而从乱七八糟的小事中寻求优越感,容易走偏。在困难面前,他们会表现出犹豫不定、不知所措、畏畏缩缩。最大的退缩表现就是自杀。形成错误的人生观的诱因有身体残缺、被溺爱或者被冷落,而自卑、抑郁、恋母、偷盗等都是呈显出来的现象,这些人群都是缺乏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如果想改变这些问题人群,需要从他们的童年经历寻找突破口,哪些事件形成了他们现在做事或者看待问题的主观意识。在各种社会力量中,学校和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叙述家庭影响的章节。作者提出父母亲的平等合作关系是家庭生活的基础。婚姻是种伙伴关系,没有一方应该高人一等。在一个家庭中,可以没有统治者存在,但却不可没有合作精神。

就母亲而论,母亲和丈夫、孩子、社会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这三种联系是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的。都需要冷静去面对,注意平衡不偏袒。母亲的责任是双重的:首先要让孩子有一个信赖他人的初次经历,然后将这种信任延伸到外界,更好地促进与他人合作。对父亲而言亲的责任是——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亲、社会的好公民。其必须将人生三大问题——事业、友情、爱情处理得当,不应该轻视妻子的家庭地位,而应与她合作。我觉得阿德勒先生说的太对了。家庭是一个整体的关系,成员间相互协作包容,共生互进式合作很重要。像家中日常双方各司其职:修理家具、拼装器械材料、搬运重物等就主由男方处理,打扫卫生,烹饪饭菜,照顾宝宝主由女方负责,这何尝不是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男方也不能因为掌握家庭主要收入,理所当然视自己是家中主宰者,从而对女方百般支配和要求,因为谁都不想被指责。而是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温和商量式的语气对妻子表示尊重,两个人都和颜悦色,互相帮助合作,家才能蒸蒸日上。这也是我一直强烈赞同和支持的观点。

这一章提出的思想建树,注重养育方式,对于日后育儿经验也有借鉴性意义。作者倡导老师与父母,应多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创造价值。从小培养孩子如何对别人产生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行为。培养孩子的兴趣,慢慢成为孩子的一项特长,可以成为他养家糊口,融入社会并发挥价值的一项技能。普及日常生活中,我们与朋友真诚友好交往,相互袒露心扉;工作上和同事配合共赢;受到领导的提点,鼓励和赏识;感受到另一半的体贴关爱都会让我们心情愉悦,这些都是高级合作关系的表现。

不仅要让自己浸泡在正向和谐的环境里,我们个人还要为别人创造价值,才能获得稳定的合作关系。

总之,读过这本《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告诉我:一切行为在童年经历都可以找到成因。想要彻底改变,需要从源头去除思维定式;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要建立融洽的被需求的合作关系。超越自卑,将自卑转化成韧性与生命力;改变看问题的态度或者角度,一切都会逆风翻盘。

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绝不放弃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期待遇见更加的自己。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7

接触到的大多数朋友都说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在翻看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超越自卑》后,我才发现心理学的另外一面,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超越自卑》一书中,阿德勒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

作者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长大后阿德勒进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了婚。蒂诺菲佳娃娜是个飞扬跋扈、能言善辩的女性,最关心她祖国的社会革命。她特立独行和阿德勒所处阶级的保守风气并不十分协和,阿德勒在他的回忆录里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磨擦,不过后来两人倒也能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有一度,他曾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有人因此认为阿德勒是弗氏的学生,其实大谬不然,他们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虽然他的观点与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加入了弗氏的集团。此后,他即成为这一集团的领导人之一,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

19,阿德勒发表了《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而使其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例如: 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著名演说家;美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材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宴婴身材矮小却成为齐国宰相。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这些人都曾经有过自卑,并超越了自卑,他们所获得成就弥补了他们生理的缺陷,这就是阿德勒的补偿心理理论。

那么他们是怎样克服自卑超越自我的呢?从他的理论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但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

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能通过这种自卑心态的驱使改造环境、改善自己,从而获得安全感、建立优越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了摆脱自卑而选择错误的方式和错误的目标,最后,自卑就会演变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超越自卑,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角逐,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一个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更是另外一种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你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决定了整个世界对你的态度。”超越了自卑,也就获得了成功的基石——自信。也就因此与成功的康庄大道越来越近。希望此书能够让广大的教师、家长们完整地认识自卑,并从其中获得对人生新的理解。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8

每个人心中都有潜在的自卑感

对于自卑,阿德勒给出的定义是:当一个遇到问题,如果他没有能力采取应对措施,并且坚信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此时出现的便是典型的自卑情结。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愤怒、哭泣、推诿责任都有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潜在的自卑感,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自卑感的心理逃避

没有人愿意永远活在自卑的情绪当中,当人们疲于利用正确的方法去消除自卑带给他的压力的时候,他就会采取一些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补偿自己,从而获取虚拟的优越感,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急于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接受父母的管束,公然对其进行反抗,从而获取自由的优越感;犯罪分子失去了对社会的兴趣,他们逃避那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捷径--犯罪解决困难,甚至以作案之后没被抓到为荣,以为自己就是英雄;脾气暴躁的人缺少处理事情的耐心,其本质上是自己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认为自己不行,从而利用暴躁的脾气掩饰自己的自卑感。总体来说,错误的处理方式好似海市蜃楼,它并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它只会无限的温养我们的自卑感,从而是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自卑的来源

为了更好的解决自卑情结给我们带来的心理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卑情结的来源。

早期记忆的影响。

阿德勒认为儿童在5岁左右便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风格,这足以证明早期记忆对其人生的重要性。记忆并不是偶然存在的东西,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记忆只会存储那些他认为对他有用的东西。但必须强调一点,经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本次经历的看法,而早期记忆便是我们人生观的雏形,后期的人生观,价值观肯定是建立在最初的记忆之上的。

梦的影响。

梦境与人清醒时的生活并不对立,相反梦中追求的目标和现实生活都具有统一性,梦是人生态度的产物,是强化生活风格的方式。人只有在没有紧张感的压迫时,睡眠才会真正的放松,梦境是对睡眠质量的干扰,当现实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时,现实的压力就会潜入我们的睡眠,我们就会做相关的梦。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在梦中没有现实问题的紧迫感,我们可以不利用常识来解决问题,从而为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违背常识提供理由,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正确性。例如当一个人总想象着一夜暴富,但他又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财富,他脑中可能会迸现出赌博的念头,而梦中富有的画面激起了其行动的欲望,从而战胜了现实生活中的理智,最后成了赌徒。

家庭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对不同出生顺序孩子的关注度会对后期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母亲是孩子第一个关注的‘别人’,母亲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当母亲和孩子关系变得稳定的时候,需要有意识的将这种关系引导到父亲身上,而父亲不能将自己是做当做家庭的权威,而只需将自己视作家庭的成员,只有和睦的夫妻关系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而孩子不同的出生顺序导致的孩子对于父母的关注度的竞争关系也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需要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的影响

学校对于儿童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生活考验,本次考验会毫不留情的暴露其成长过程中的缺点。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环境,教师需要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纽带,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用正确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长项。我们必须清楚,对于所谓的‘另类的孩子’,打骂、批评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教师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价值,而不是从问题少年组织中获取成就感。另外学校也不应该以IQ测试以及遗传因素来对学生的成长下定论,这样只会给孩子更多的负面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

如何实现超越

阿德勒主张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在于与他人合作。拒绝合作的人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通过合作能得到帮助,他们关心的是‘我有哪些好处’,如何逃避责任,从而获得自我的满足,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任何价值体现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问题可归为三类:职业、社会与两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人只有在合作中才能体会到被他人需要,被需要才能使人获得成就感,有成就感的人是很难自卑的。

自卑感并不可怕,它是个人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原动力,自卑感并不会决定我们的命运,但是我们面对自卑感的态度却可以决定我们迈出的下一步的方向。正确的认识自卑,学会合作,我们才能从自卑走向超越。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9

他们总是想逃离人群、逃离与人协作、逃离自己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他们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环境里,在这个环境里,还要感受到自己能够主宰,否则会越缩越小。——《超越自卑》

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自己是这样子的人吗?你有没有曾经试过想尽办法去逃避某些问题,或者不肯承认自己的某些错误,甚至想出一大堆的理由来封闭自己以逃避面对现实呢?

《超越自卑》到底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在本书中,阿德勒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人们如何从自卑感出发,去争取优越感,从而获得成功的。他特别强调每个人在童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自卑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的源头,它非但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动力。

读了《超越自卑》,我有很深的感悟和思考。对自卑这种人类内心的情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地位优越,所以一直处于向上和改进的状态,因此,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卑情结。 而在个体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自卑情结的:一个人对自己无法应付的问题表示出他的无能为力,这种表示的情绪就是自卑情结。

由自卑情结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自卑的人总是在不断地争取优越感,虽然这种争取不是针对解决真正的问题,而是避开问题,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紧张。他们的争取总是显得很虚无,他们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范围,一直努力的是避免失败,而不是想要去争取成功,在困难面前,他们总是那么犹豫、彷徨、退却。但是,正如阿德勒所说:由于身体缺陷或者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感有可能会摧毁一个人,并让人从此自甘堕落或者是导致某些精神疾病。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会促使人奋发图强、振奋精神,用来弥补自身的弱点。所以来说,自卑并不是变态的表现,实质上它是人们在追求更高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和事物都有两面性,只是,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控制好自卑这个因子,如何避免被它的负面效应所导致不良的影响,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出它的正能量呢?

拿神经症患者做比如,他们为自己筑起了微型城堡,把自己关在里面,只是望着外面的风、阳光、雨露、。根据自己的经验,他们会在自己的城堡里通过各种方法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而且会尝试很多种方式,直到选择那种最简洁有效的方式为止,他们会不断地变化方法,总之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不会偏离一个目的,就是获取优越感。如有一些人,他们不敢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连一个爱情的问题都不敢主动去面对,不敢去正视,总是想法设法通过种种理由去逃避现实的问题。这样的人,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永远也难得到真正的爱情的。但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生活是现实的,感情是多变的,我们可以转换一种心态去面对我们所遇到的事,换个角度看问题,鼓足勇气走出自己的城堡,去接受阳光雨露,接受风雨的洗礼。用一种健康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面对自己的缺陷、不足与错误,敢于正视自己本来的面貌,用积极的方式方法去弥补自己自卑的空洞。

又如另外有些人,恰恰相反,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他时,并不会觉得他是一个自卑的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细节的东西发现到他自卑的影子。比如说,有一个皮肤比较黑的孩子,站在比较白净的孩子身边时,她穿着得比较保守,把能遮住的地方都遮住,但是她在谈吐的时候却说话多表情多动作多,因为她想让别人知道,她是好的,优秀的,尽管她的肤色很黑。其实她心里是自卑、怯懦的,但是为了掩饰这个因肤色所引起的自卑与怯懦,她选择了表现自己,让自己在其他方面比其他孩子要优秀。

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而成熟的补偿行为可以让我们的自卑情结得到升华,帮助个人的发展,成为前进的目标和动力,让个人更趋向完善和成熟。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内心力量很薄弱是一件可耻的事,当他通过帮助他人的方式、为社会奉献的方式来获得平衡,来获取优越感,那么他就不会觉察到自卑。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卑它也正是使我们向前进步的动力。比如说,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都是弱小的,我们是被动的群体,我们对周围的世界一无所知,我们没有能力控制这一切,但是,我们在不断地长大,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人类的种种情感,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有一句话这样子说的:世界为你关了一扇门,它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无法控制和改变的现实,有时并不是无奈的,我们可以尝试去挖掘自己身上别的地方,激发自己的潜能,或者会发现更优秀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卑的存在,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不代表就是坏事。

《超越自卑》是一本很好的书,细读,你会发现很多的闪光点,而每一个闪光点便是一个智慧的精华,作家思想的灵魂。它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而我觉得,它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它涉及了我们的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成长,在多个方面对自卑作出了不同的诠释。无论怎么样,自卑是存在的,超越自卑才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去做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自卑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的源头,它非但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动力。只有正确认识自卑,省察自己的生活风格,寻求适合自己的超越之道,才能持续地迈向更高的精神层次。

第三篇:《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5篇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忘了是哪儿听到的,自己却深有体会的一句话:

“一个自卑的人,必定也是一个自恋的人。”

初时听到这句话是嗤之以鼻的,我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怎么会是自恋的人呢?但是,不断地思考之后,却发现这就实情。正如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所说的。“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无法解决的,但为了让自己“争口气”,不想让自己显得很没有价值,于是强行要求自己去做,却发现自己做不来。接着,便会羡慕,甚至嫉妒那些会做的人。久而久之,便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却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行要求自己去完成本不能完成之事。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会产生自卑,大概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了。

大概也是因为“我无法解决,却相信自己能够解决”这样的一个信念,才会有“自卑的人,必定是自恋,甚至是自大的人”这样的说法吧。

生活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己本身无法完成的。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去接受自己“无法完成”这样的一个事实。一旦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那么很多内心冲突就会缓解下来,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也会缩小。我们也就会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去获得自身的存在感、价值感等。

当你去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懂得了“自卑”所赋予你自身的涵义,那个时候,才能实现真正的“超越”,而且这种超越,绝对像开了挂一样,让你“扶摇直上九万里”。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

一、书本简介

《自卑与超越》书名很容易误导人,买的时候,还以为是一本解释自卑的书,看完后,依旧自卑。我是个自卑的人,“不了解一个人的幼年,就无法了解其童年”。小时候,父母总是很严格,记得无论外面有多少人,只要听到你说脏话,就打嘴巴;考试必须班上前3名,否则抄字帖,但即使长期第一名也没奖励;老爸字写得很好,看你写得难看,就得擦了重新写。小时候听的大道理贼多,感觉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自信。倒是我弟,皮糙肉厚,耐打,一个家庭,养了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家庭环境很重要,出生顺序也挺重要。

自卑感与优越感相辅相成,为了建立优越感,认真学习,听话、懂事、少犯错,但做这些更多的是讨好父母。读大学后,彻底自由了,然而很多东西都印在骨子里了,改变不了。

二、生活对我的意义

看完这本书,也没发现生命的意义。小时候怕死,安慰自己人死了可以成为大地一部分,继续见证沧海桑田;中学时期得知,宇宙在膨胀,地球有一天终会消失,那就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吧;可现在,宇宙也会消失,好吧,总有一天灰飞烟灭,无人知晓,唉,背脊发凉。

活着又有啥意义呢?经历这么多失败,越来越悲观,如今常挂嘴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如此短暂的一生,尽量让自己过的开心吧。作者:刘衍欢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类的书籍。读起来有很多的道理。从生命的意义到心灵与身体,又或是自卑与优越。而需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去了解他的早期记忆。梦境于我们而言也许并不像弗洛伊德那样的与现实相反或相关。

人类的各种行为会受到家庭、学校、青春期、工作、个体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作者的观点里,被宠坏的孩子总是更容易犯错或性格难以同别人合作。又或是那些从小没有被培养如何同他人协作的人,更难以适应社会生活。这两类人更容易抑郁或犯罪,心里的承受能力特别的弱。但我以为内向与外向是很早以前就决定在基因当中了的`,作者告诉我们,在家中的排位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性格也会完全不一样,两个孩子的年龄差也是会有影响的,最好的状况是3岁的差距,既不会因为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感到失去宠爱,也不会过于独立不懂得与别人合作。

当看了这本书以后,感觉更加喜欢心理学了。我想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又不想成为一个销售,是真的很想治愈人们的内心。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4

最近看到了《自卑与超越》的中间部分,是讲关于自卑者的心理以及如何援助,反观现在遇到的几个特殊儿童以及自卑儿童的现状,我发现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在身体器官或者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中,我们往往会陷入教育难题,怎么去帮助这些儿童克服其先天缺陷带来的`心理障碍,走向不一样的状态?

在与这样有较为严重的自卑情绪的儿童接触中我们会发现他们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感觉能力较低。常常不能很好的感觉到别人想表达的意思,比如听讲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迟钝等。

2、合作能力较低。在群体中与同伴合作会出现问题。比如,很少融入同伴合作,或者在小组合作任务中不知道该如何完成,甚至会走神,很容易游离于小组与任务之外。

3、常常对他人的行为非常敏感。

我们往往很想把他们从对先天缺陷的阴霾里捞出来,想用学习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想给他们补课,但是我们发现,补课无用。他们根本不把注意力放在这里。有时候,我们吓吓他们,他们便动一动,不管他们便不动,我们很奇怪他们的注意力与精力都放在哪里,去吃喝玩乐?可是哪一个方面他们可能都不是班里最突出的学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5

这本书在我读大一的时候,老师曾向我们推荐,我尝试阅读了很多次,但却由于其文字枯涩难懂而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通过线上聆听该书的解读,我愈发冷静的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本质,自己的成长历程。

每个人心里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难以启齿。这些自卑的心理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在每个言行举止里。也许这会变成一种苦难压垮和摧毁一个人,也许这也会成为一种升华和造就。关键之处就在于个体如何对待自卑情结,寻求超越的方法,合理化自己的自卑情结。

这本书是阿德勒所著,他曾追随弗洛伊德,但二者在理论上的分歧却十分明显,纵使他们一并被划入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流派强调于人成长的背景,儿童时期的创伤容易导致性格的缺陷。在自卑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无助,没有安全感,无法准确的认识自己。这种种都可倒推回我们潜藏于内心深处的记忆。只有清晰的认识了自己,理解到自卑的根本原因所在,才能够超越自卑。

日常生活中,自卑的体现往往可见于为人处世之际,拼命寻求优越感,合作能力很差,无法与他人和谐共进。超越自卑,就需要改变,重新认识世界,解读问题,与社会连结,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建立信心才会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从而建立自卑的屏障,超越自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6

这两天在读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自卑与超越》,快读完了,感触颇深,引人深思,怕边读边忘,速速记下,日后勉之!

我们一生都走在自我追求路上,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尤其那些被自己定义为失败者的人们,皆是在这个追逐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自我修缮。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问题“儿童”,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已经在逐渐地了解到自身从原生家庭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延伸到后来的校园生涯,再延伸到社会,接着又延伸到婚姻……有了这种渐渐深入的自我了解,可谓是细思极恐!我渴望自我修缮,在自我修缮的过程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想想在这之前我是多么的幼稚,拿婚姻举例,我不断试图改变丈夫来适应我自己,并认为这样我的生活才会不那么糟糕,我的失落,我的伤心,我一切不好的.情绪都与那个让我不满意的丈夫脱不了干系。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在没有得到自我修缮的前提下,可能我的观点都是有误的,无论我怎样从外界改变生活也不会走向正轨,就算我换一位丈夫,或者不婚,我想生活也依然不会让我满意。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都是双向的,只有自身是健康的,那反馈回来的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反之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想要改变身边人、改变生活,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就要认识自我,个人认为“认识自我”是人生塔楼的基石,它会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影响整个人生道路的方向,它会指引我们走向救赎或是灭亡。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7

《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每个人因为对其现实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合作。

家庭对人类的影响很大,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平等合作,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而父亲必须以平等的立场和妻子合作,以良好和积极的方式处理好职业、友谊和爱情三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是家庭的延续。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是学校教师的.任务。教师应该对儿童有真正兴趣;同时也训练他们对别人发生兴趣,使他们走上独立而又与人合作的生活道路。

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更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职业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在社交之中,我们与同学、朋友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 在家庭之中,我们与妻子、父母、孩子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家庭奉献力量;这牺牲换取的是大家的团结合作,从而产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8

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他写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情结。如果说全人类都感觉我们特别棒、特别优秀,那就不会出现各种发明创造,也不会有人类的进步。

美好的生活是一件完整的毛衣,无论你多热爱,都不能把自己编织进去,否则就会是个多余的线头,会被无情的剪掉。关键是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呢?如果用错了方法,结果会很糟糕。

有一类人,小时候受过伤害,自卑过,那他就特别想出人头地。所以,当长大后,他会拼命赚钱,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甚至会伤害与周围人关系。因此,社会中有很多不愉快的富人,或生活很痛苦的高官。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赵德汉被抓时,满屋子都是钱。他认为只要有了钱,才能弥补曾经的自卑。

还有一类人,被人欺负后很自卑,为了让别人害怕他,他会去欺负别人,严重者甚至暴力犯罪。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所有暴力犯罪者,都是懦夫。暴力是自卑者已没有有效方法去解决自卑问题时所选择最简单易行的超越办法。

还有一类人,他认为自己做不好,所以总是让自己得各种“病”,比如广场恐惧症、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等。例如:有一个小伙子20多岁还尿床,检查身体没有问题,但就是克服不了,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长大,用这种方法去逃避对自卑的感受。

所以,用错了抗拒自卑的方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心理疾病。阿德勒说,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将自身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为社会解决问题、合作、关爱他人,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增长。让自己感觉到对社会是有用的,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降低自卑感,如此才能过上安定与幸福的生活。

阿德勒给年轻的我们指明了一条人生之路,无论我们是上班族、创业者,还是自由职业者,我们都要时刻感受到与社会的连接。这样我们才过得更有价值、更充满幸福感。否则,赚得再多,升职再快,住房再大,内心永远感觉空虚、寂寞。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9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开始思索着自己内心是否有着这种自卑的存在,而已怎么能从自卑中变成超越自我。然而,在所有失败者——神经患者、精神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

他们在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一种属于个人的意义:他们认为,没有哪个人能从完成其目标中获得利益,他们的兴趣也只停留于自己身上。他们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他们的'成果也只有对其自身才有意义。

谋杀者在手中握有一瓶毒药时,可能会体会到一种权力之感,但是,很明显地,他只能使自己相信自己的重要性,对别人而言,拥有一瓶毒药并不能抬高他的身价。事实上,属于私人的意义是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在和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

无论怎样,自卑心理总会存在有每个人心中,而那些表现出自信的人,只是较好的处理了自我内心自卑这一心理问题,所以,在此书中,我渐渐懂得了如何去更好的处理自卑问题,但愿在往日能更好的使自己自信。作者:陈伟武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

自卑是什么,作者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每个人为自己构建的“生活意义”各不相同。但是,思考生活的意义,不能忽略三个基本事实:

(1)人类生活在资源贫瘠、物少人多、竞争激烈的地球上;

(2)个人很脆弱,受到种种限制,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单独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假如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并且想只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应付一切问题,他只能面对失败和灭亡;

(3)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这一事实。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产生了爱情和婚姻这两种联系。

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事物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事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事物对我们人类的意义。即使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最简单的事物,人类在接触它们的时候也是从自己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看待它们的。

如何超越自卑?作者是从教育者和治疗者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的'。作者否定了遗传或者性压抑决定性格的观念,认为自卑是有希望被纠正的。作者认为人们需要判断哪些行为其实是自卑的表现,患者的潜在愿望是什么,患者的哪些早期经验造成了现在的错误反应模式,然后向患者指出错误所在,鼓励其建立正确的反馈模式——即作者通篇强调的“合作”,以达到一种利人利己的普世价值。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吧!我认为人类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改变,提高自己。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1

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最开始讲到的是生命的意义,在社会情感这一小节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只有当一个人的生命被其他人认为是举足轻重的时候,他才有可能被称为“天才”。在这样的生命中所传达出的意义总是告诉人们:“生命,就意味着做出贡献”......但凡能够处理好人生问题的人,其所做所为无不传达着这样一个信号,即他们仿佛已经透彻地、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懂得最根本的东西在于对他人的关注以及集体协作。他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看起来都符合人类的群居本性,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努力寻找不损害他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会让自己快乐,其实付出了一定是会有收获的,不管是同事的一句谢谢,或是一个微笑,都是对我们自己的一次肯定,而其他人的肯定会增加我们自己的自信心,减少我们的自卑感。在我们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努力寻求不损害他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不是以损人利己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学校这个相对简单、纯净的环境里,老师天天和纯真无邪的学生在一起,我们的人际关系本身就简单了很多,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如果有什么需要除旧布新的,那也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完成,无需他人。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2

最初知道《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是因为一篇公众号文章,文章作者在文中推荐大家去看。当时我看到这个书名,特别好奇,对于一个深知自己有自卑情结的人需要如何超越呢?于是,我翻开了这厚厚的200多页。

整体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本书的内容不复杂,但是思想还是到了一定的高度,认真读下来,心胸会变得豁然开朗起来,不会再纠结于一点不放。这于我的确是有帮助的。

但要说超越,我也说不上来。因为整本书并没有什么体系可言,它包含了很多方面,比较松散。我在读每一个方面的时候会将书中的`理论往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套,似乎如书中所说,似乎又不完全是这样。

比如说童年记忆,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到很多有分析意义的童年记忆。或许有部分人童年记忆深刻,很有参考意义,可是对于记忆没那么深刻的人又该如何解析呢?

书中还列举了很多被惯坏的孩子的例子,我也想到了亲戚家不愿读书不愿出门的孩子。父母的娇惯和放纵,学校老师的忽视,使得孩子的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极度缺乏,从而变得不那么正常。当然,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并不仅仅只有这些,阿德勒还列举了青春期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由于年代久远,阿德勒的一些思想与现代的思想必定存在差异,但是把这本书当成现代某些鸡汤文的集锦是万万不可取的。就拿他提出的男女在婚姻中需合作,互助互爱的观点来说,这在现代也是不过时的。

其实总体看来,阿德勒是想把自卑当作一个核心,然后用设法去补偿,但书中提到自卑的地方并不多,对一些个体的分析也不是那么严谨。不过整本书的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很多观点都具有启发性,方法论也总是积极向上的,应当算得上是一本好书。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3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这是一本简单易读的心理学书籍,刚开始读的时候,是被标题吸引,想看看是一本怎样的励志书籍,不知道会不会晦涩难懂自己读不完,读起来易懂轻松,还有很多案例,让我一直有趣味读下去。

书中说一个人的性格在六岁前就形成,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对于个体性格特征影响的重要性。书中强调合作性的重要性,一个人具有合作的能力,就能爱护别人,关心别人同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才具有生活的意义。书中讲到一些人具有性格缺陷:外貌特征具有缺陷被忽视的人和外貌优秀被溺爱的人。两者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忽视或者过度关心而失去合作能力,无法与社会沟通生活的人。

摘抄书中印象深刻的句子如下:

所有真正生命意义的真正标志: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但凡人们认为具有“生命意义”的人或事,都具有此共性。

经验并非成功或者失败之母,我们的生活经验对我们没有太大用处,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认知和意义。

只有渴望将自己融入社会整体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孩子,才能成功学会如何补偿自己的缺憾。只是想逃避困难的人,必然会落后于他人。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只有夫妻二人都将对方的幸福看得比自己的幸福更重要的时候时,双方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合作,才会给予对方真正的爱。

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一员,梦想着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6岁以前性格基本形成。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4

接触到的大多数朋友都说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在翻看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后,我才发现心理学的另外一面,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自卑与超越》一书中,阿德勒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

阿德勒说,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自卑,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情绪。

书中作者提到童年对人的影响,如果童年时期常常被父母忽略,得不到应有的.爱与关心,长大后会很内向,很自卑,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父母必须做出改变,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心,并鼓励他,增强他的自信心。

相反,过于宠爱孩子则会让孩子依赖父母,以自我为中心,当然别说与其他人合作了,离开了父母,当他发现自己并不是所有人的中心,他便会接受不了,产生自卑心理,不愿再与别人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他们没有合作意识,所以很难获得很大的成就。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这就决定了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的存在,消除自卑最好的方法,便是建立优越感,优越感来源于自卑,建立优越感便能培养自己超越自卑的能力。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能通过这种自卑心态的驱使改造环境、改善自己,从而获得安全感、建立优越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了摆脱自卑而选择错误的方式和错误的目标,最后,自卑就会演变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心理学类书籍在教会大家不断认知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鼓励大家改善自己。

自卑与超越,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角逐,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一个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更是另外一种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5

每个人其实都会自卑,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不满,而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的原因就是,自卑之后,你是否会努力去改变现状提升自己的满意度还是,为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觉拒绝尝试任何改变。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作者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作者从每个人的童年不同的经历和成长环境去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以及对生活的看法。

本书主要由两部分来叙述,认识自卑和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最终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的通性,作者将理论与例子结合,把自卑与超越自卑进行深度的剖析。

其实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有自己的不足和弱点,与他人的优点进行比较时自然就会有自卑的.情绪。但是自卑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自卑给人带来影响也是根据个人的认知来决定。对于心态乐观的人来说,自卑会让他认清自己的缺点,从而激励他去克服自己的短板挖掘自己的潜能。对于消极的人来说,会在意识形态上造成打击,让其失去对个人和家庭的希望,不利于发展。

书中还有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奉献。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队合作之中获得满足。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引导我们在人生的旅途的道路上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树立自信。这本书详细分析了自卑这一情感,同时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念和看法。自卑与超越相互影响相互转换,构成生活意义的理解。

第四篇: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每个人心中都有潜在的自卑感

对于自卑,阿德勒给出的定义是:当一个遇到问题,如果他没有能力采取应对措施,并且坚信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此时出现的便是典型的自卑情结。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愤怒、哭泣、推诿责任都有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潜在的自卑感,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自卑感的心理逃避

没有人愿意永远活在自卑的情绪当中,当人们疲于利用正确的方法去消除自卑带给他的压力的时候,他就会采取一些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补偿自己,从而获取虚拟的优越感,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急于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接受父母的管束,公然对其进行反抗,从而获取自由的优越感;犯罪分子失去了对社会的兴趣,他们逃避那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捷径--犯罪解决困难,甚至以作案之后没被抓到为荣,以为自己就是英雄;脾气暴躁的人缺少处理事情的耐心,其本质上是自己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认为自己不行,从而利用暴躁的脾气掩饰自己的自卑感。总体来说,错误的处理方式好似海市蜃楼,它并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它只会无限的温养我们的自卑感,从而是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自卑的来源

为了更好的解决自卑情结给我们带来的心理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卑情结的来源。

早期记忆的影响。

阿德勒认为儿童在5岁左右便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风格,这足以证明早期记忆对其人生的重要性。记忆并不是偶然存在的东西,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记忆只会存储那些他认为对他有用的东西。但必须强调一点,经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本次经历的看法,而早期记忆便是我们人生观的雏形,后期的人生观,价值观肯定是建立在最初的记忆之上的。

梦的影响。

梦境与人清醒时的生活并不对立,相反梦中追求的目标和现实生活都具有统一性,梦是人生态度的产物,是强化生活风格的方式。人只有在没有紧张感的压迫时,睡眠才会真正的放松,梦境是对睡眠质量的干扰,当现实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时,现实的压力就会潜入我们的睡眠,我们就会做相关的梦。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在梦中没有现实问题的紧迫感,我们可以不利用常识来解决问题,从而为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违背常识提供理由,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正确性。例如当一个人总想象着一夜暴富,但他又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财富,他脑中可能会迸现出赌博的念头,而梦中富有的画面激起了其行动的欲望,从而战胜了现实生活中的理智,最后成了赌徒。

家庭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对不同出生顺序孩子的关注度会对后期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母亲是孩子第一个关注的‘别人’,母亲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当母亲和孩子关系变得稳定的时候,需要有意识的将这种关系引导到父亲身上,而父亲不能将自己是做当做家庭的权威,而只需将自己视作家庭的成员,只有和睦的夫妻关系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而孩子不同的出生顺序导致的孩子对于父母的关注度的竞争关系也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需要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的影响

学校对于儿童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生活考验,本次考验会毫不留情的暴露其成长过程中的缺点。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环境,教师需要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纽带,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用正确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长项。我们必须清楚,对于所谓的‘另类的孩子’,打骂、批评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教师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价值,而不是从问题少年组织中获取成就感。另外学校也不应该以IQ测试以及遗传因素来对学生的成长下定论,这样只会给孩子更多的负面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

如何实现超越

阿德勒主张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在于与他人合作。拒绝合作的人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通过合作能得到帮助,他们关心的是‘我有哪些好处’,如何逃避责任,从而获得自我的满足,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任何价值体现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问题可归为三类:职业、社会与两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人只有在合作中才能体会到被他人需要,被需要才能使人获得成就感,有成就感的人是很难自卑的。

自卑感并不可怕,它是个人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原动力,自卑感并不会决定我们的命运,但是我们面对自卑感的态度却可以决定我们迈出的下一步的方向。正确的认识自卑,学会合作,我们才能从自卑走向超越。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

前段时间阅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受益颇多。这是一本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读物。其中,本书主要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自卑感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消除自卑感以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

一、三类孩子

阿德勒指出人的一生都是追求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即使是那些罪犯,他们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方向上发生了错误。书中主要列举了三类孩子,一类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受宠的儿童,还有一类是受忽视的儿童。这三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训练,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以致走上错误的道路。

比如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如果他们自身的缺陷没有得到理解和关爱,他们就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就是奉献。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的感觉,害怕被嘲弄。他们就更不会对别人感兴趣了,自然也就学不会合作。

受宠的儿童,因为他一直得到别人的宠爱,通常会认为自己无须努力就会出出类拔萃。一旦当他进入不是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环境时,他就会非常失落,会觉得世界抛弃了他,他受过的训练是期待而不是给予。他习惯了别人奉承,后果就是他失去了独立性,也失去了学习面对问题的其他处理方法。他的兴趣只在于全身心关注自己,从不学习合作的运用和必要性。当他不再容易找到往昔的温暖和顺从及被奉承时,他们就会觉得被出卖了,就会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认为“别人和他对着干”,一旦他赋予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们往后努力的方向都将是错误的。

受忽视的儿童,从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当他面对困难时,他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可以得到别人帮助的能力。他认为社会对他很冷酷,他怀疑别人,无法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对别人的有益行为来获得感情和尊重。他也就无法对别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了,从而也就赋予了错误的生活意义,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远。

因此阿德勒指出人的早期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它会持续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的家庭,学校都要训练儿童对他人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共同任务和共同游戏中,在他们自己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母亲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并让孩子信任,这样她就获得了孩子的兴趣,感情和合作,之后她必须扩大并提高这种信任感到孩子所处的各个环境中,孩子就会对他人逐渐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学校也是一样,当孩子第一次上学,他会面对社会生活的新考验。老师就要吸引孩子并让孩子对她产生信任,孩子受到鼓励,就会更有信心和兴趣从而学会合作。

二、家庭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看,童年对人的影响极其深远。如果童年时期常常被父母忽略,得不到应有的爱与关心,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很内向,很自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父母必须有所改变,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心,欣赏他鼓励他,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相反,过于宠爱孩子会让孩子十分依赖父母或其他最亲密的照顾他日常生活的人。我们都知道,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

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家庭、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一个母亲如果不合格,那么她的孩子也不大可能心理健康地成长。阿德勒认为的母亲角色,与现代社会女性解放的的思想不太契合,但是我觉得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母亲操持家务并不代表地位卑微,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很多全职母亲对于经营家庭做的不好,原因不在于她们自身,而在于她们没有受到该有的训练,她们对于成为全职妈妈会面临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没人提供知识的普及,更没有提供科学的训练。因此,“爱”是一门深奥而又漫长的课程,需要我们所有人去学习,去经营,去摸索和探求。

三、学校与老师

除去父母亲的影响、家庭的影响,老师们也在孩子的生命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无孔不入的媒体也时常报道出一件又一件令人震惊或惋惜的校园事件:因学业压力大而轻生的;因老师的责罚而做出过激行为的;甚至还有学生与老师大打出手的现象。媒体每次报道这样的新闻,无论过错在谁,都将老师推至风口浪尖。然而,我们应该知道,走向极端的过程必然积压着大量的负面情绪。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动机或者说心理需求,那么“爱”与“责任心”在他们的眼里可能一文不值,甚至成为催化他们与老师、与学校、与社会对抗的增强剂。书中的几个例子很鲜明地表现了部分“懒孩子”与“捣蛋分子”的心理。我回想了自己的学生,也有几个经常被我以责任心的名义加以“关照”的,而自己上学年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他们走向“更懒”、“更捣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到特有的优越感,而寻找这种变质优越感的本源正是他们某一方面引起的深深自卑感。因此,目前此书对我很大的一个帮助就是:从心理上找到学困生的问题所在,再去解决学习问题,或许能事半功倍。

总体而言,本书成为我认识自我不足和寻求人生意义的一盏指路灯,能够认识自我潜能,超越自我,转化意识态度,穿越时空,与作者和作品进行灵魂的碰撞已经是一种幸福,而之后还能够有启发、有共鸣、有学习和反思,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发现幸福,理解幸福,学习幸福,感谢《自卑与超越》,感谢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给看完了。《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首先,作者阿德勒的成长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长大后阿德勒进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了婚。蒂诺菲佳娃娜是个飞扬跋扈、能言善辩的女性,最关心她祖国的社会革命。她特立独行和阿德勒所处阶级的保守风气并不十分协和,阿德勒在他的回忆录里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磨擦,不过后来两人倒也能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着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有一度,他曾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有人因此认为阿德勒是弗氏的学生,其实大谬不然,他们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虽然他的观点与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加入了弗氏的集团。此后,他即成为这一集团的领导人之一,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19,阿德勒发表了《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而使其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例如: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著名演说家;美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体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宴婴身材矮小却成为齐国宰相。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这些人都曾经有过自卑,并超越了自卑,他们所获得成就弥补了他们生理的缺陷,这就是阿德勒的补偿心理理论。

那么他们是怎样克服自卑超越自我的呢?从他的理论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但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2、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

3、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

4、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4

接触到的大多数朋友都说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在翻看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超越自卑》后,我才发现心理学的另外一面,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超越自卑》一书中,阿德勒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

作者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长大后阿德勒进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了婚。蒂诺菲佳娃娜是个飞扬跋扈、能言善辩的女性,最关心她祖国的社会革命。她特立独行和阿德勒所处阶级的保守风气并不十分协和,阿德勒在他的回忆录里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磨擦,不过后来两人倒也能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有一度,他曾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有人因此认为阿德勒是弗氏的学生,其实大谬不然,他们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虽然他的观点与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02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团。此后,他即成为这一集团的领导人之一,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

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而使其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例如: 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著名演说家;美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材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宴婴身材矮小却成为齐国宰相。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这些人都曾经有过自卑,并超越了自卑,他们所获得成就弥补了他们生理的缺陷,这就是阿德勒的补偿心理理论。

那么他们是怎样克服自卑超越自我的呢?从他的理论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但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

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能通过这种自卑心态的驱使改造环境、改善自己,从而获得安全感、建立优越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了摆脱自卑而选择错误的方式和错误的目标,最后,自卑就会演变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超越自卑,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角逐,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一个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更是另外一种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你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决定了整个世界对你的态度。”超越了自卑,也就获得了成功的基石——自信。也就因此与成功的康庄大道越来越近。希望此书能够让广大的教师、家长们完整地认识自卑,并从其中获得对人生新的理解。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5

这个月用零碎时间读完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首先详要介绍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为什么选择《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呢?

先前听了樊登讲书,这本书的意义在生活中很多情况都能运用到。每个人非十全十美,都存在不足之处。可能是外型五官身高逊色,也许是感情世界受挫等等。身上多少都有自卑情结,我们必须坦然面对并积极改善它。要想克服这种让自己感受不好的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勇敢走出来,直面它,剖析它,疗愈它,从而一步步实现自我进步和超越。

正如阿德勒先生说的:“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这本书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起因,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应如何克服它,如何将其转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有所成就。读完受益匪浅,感慨颇多,还一定程度增强自信心。书中刚开篇讲人生活着的意义。提出:“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地为人类的福祉做贡献。”阐明人生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作者还提出的”个体心理学”倡导,将人类所有问题归于三类:职业、交际和两性。书本运用大量案例证明我们的性格和行为都能从成长环境或过往经历中找到根源。

主要例举“精神病患者”“罪犯”两类,他们都属于有心理问题的人群,产生的问题都源于他们童年的家庭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内心产生了负面影响。环境不能完全影响一个人,但他们对这种环境做出的主观意识可以长足影响一生。

书中给自卑情结下定义: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不管是愤慨、泪水还是歉意都是自卑的一种表现。自卑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就想通过一种优越感来释放自己,往往逃避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勇敢向前争取胜利。反而从乱七八糟的小事中寻求优越感,容易走偏。在困难面前,他们会表现出犹豫不定、不知所措、畏畏缩缩。最大的退缩表现就是自杀。形成错误的人生观的诱因有身体残缺、被溺爱或者被冷落,而自卑、抑郁、恋母、偷盗等都是呈显出来的现象,这些人群都是缺乏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如果想改变这些问题人群,需要从他们的童年经历寻找突破口,哪些事件形成了他们现在做事或者看待问题的主观意识。在各种社会力量中,学校和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叙述家庭影响的章节。作者提出父母亲的平等合作关系是家庭生活的基础。婚姻是种伙伴关系,没有一方应该高人一等。在一个家庭中,可以没有统治者存在,但却不可没有合作精神。

就母亲而论,母亲和丈夫、孩子、社会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这三种联系是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的。都需要冷静去面对,注意平衡不偏袒。母亲的责任是双重的:首先要让孩子有一个信赖他人的初次经历,然后将这种信任延伸到外界,更好地促进与他人合作。对父亲而言亲的责任是——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亲、社会的好公民。其必须将人生三大问题——事业、友情、爱情处理得当,不应该轻视妻子的家庭地位,而应与她合作。我觉得阿德勒先生说的太对了。家庭是一个整体的关系,成员间相互协作包容,共生互进式合作很重要。像家中日常双方各司其职:修理家具、拼装器械材料、搬运重物等就主由男方处理,打扫卫生,烹饪饭菜,照顾宝宝主由女方负责,这何尝不是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男方也不能因为掌握家庭主要收入,理所当然视自己是家中主宰者,从而对女方百般支配和要求,因为谁都不想被指责。而是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温和商量式的语气对妻子表示尊重,两个人都和颜悦色,互相帮助合作,家才能蒸蒸日上。这也是我一直强烈赞同和支持的观点。

这一章提出的思想建树,注重养育方式,对于日后育儿经验也有借鉴性意义。作者倡导老师与父母,应多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创造价值。从小培养孩子如何对别人产生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行为。培养孩子的兴趣,慢慢成为孩子的一项特长,可以成为他养家糊口,融入社会并发挥价值的一项技能。普及日常生活中,我们与朋友真诚友好交往,相互袒露心扉;工作上和同事配合共赢;受到领导的提点,鼓励和赏识;感受到另一半的体贴关爱都会让我们心情愉悦,这些都是高级合作关系的表现。

不仅要让自己浸泡在正向和谐的环境里,我们个人还要为别人创造价值,才能获得稳定的合作关系。

总之,读过这本《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告诉我:一切行为在童年经历都可以找到成因。想要彻底改变,需要从源头去除思维定式;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要建立融洽的被需求的合作关系。超越自卑,将自卑转化成韧性与生命力;改变看问题的态度或者角度,一切都会逆风翻盘。

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绝不放弃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期待遇见更加的自己。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6

我一开始,并不认同他的观点,当时我认为,人的生命意义是由自己去界定的。万事万物本没有价值,都是人为进行归因赋予其价值,它才拥有意义,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存在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一件事情,内倾或是外倾,情感功能为主导或是以思维功能为主导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佛教早就有诸法无我的观点,即生命本身便是毫无意义的。放到整个宇宙尺度上,似乎的确如此,甚至这个世界本身是否真实,我们都无从知晓!有一个著名的数学上的悖论,假定虚拟世界的确存在,而真实世界只有一个,虚拟世界可以有无数个,那么我们所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为真实世界可能性几乎为零!既然如此,我何不不去在意他人的价值判断,追寻属于自己的意义呢?

然而,现在的我认为我原来的看法有失偏颐,诚然,上述的人中不乏闪耀炫目的人,但更多的却是自私自利的茫然追逐着,挣扎在自己封闭的内心世界中,名为幸福的口袋,却依然空空如也,身为人却拥有神的视角,这很好,只是这条路艰难险阻,且不被他人理解,人自私的只关注自身,则毫无疑问是个错误,马克思曾对人下过这样的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善于合作,愿意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个体,才能活下来,这种将个体奉献于整个人类集体与他人合作,并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生活方深深地根植在了我们人类的基因,如果你学过动物行为学的话就会发现,许多动物都会有利他行为,这种利他行为其实只是一种延续物种基因库的机制,即,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体现,这也难怪,神经官能症患者大多缺乏合作,极度自我。我想,那种为了别人而奋斗,追逐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吧!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身体与灵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认知影响感知,感知塑造认知。这很容易理解,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物皆着我颜色。阿德勒将其运用于精神分析之中,并把它作为这本书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里的认知则主要指的便是上面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上,由于这个理论,阿德勒认为,对于患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光通过说理来使其恢复正常是极其没有效率的,因为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会影响他们的感知,即使你向其灌输观点,也必然会遭到抵触,即使有效果,也多半是暂时的,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神经官能症患者多半是不懂合作,不愿意为其他人做出贡献的,所以治疗神经官能症的关键,在于使他们养成与他人合作,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人生意义,这种方法虽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实际实施中有巨大困难,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往往在生命的早期早已形成,(这点阿德勒与荣格有分歧,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出生后不久便已形成,而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儿童时期最终形成)相比而言,森田正马的禅疗法,操作起来,相对而言简单,但对患者的悟性有所要求,森田正马对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总结起来是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患者在症状来时不去理会,顺其自然,自然能够摆脱苦恼,感知会影响认知这点也相当重要,神经官能症患者,若是将自己限制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不去与外界接触就更不可能养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而将心理能更多的分配到关注自身中,让病情加重。

自卑感与优越感,也是阿德勒精神分析的重要原则,他认为所有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而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优越感,并引入一个重要名词,自卑情节: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每个人都存在自卑情结,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往往会使人对其产生不同的应激,错误的应激背后往往是为了达到患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而本人往往没有自觉,举例来说,神经症患者往往通过使自己陷入某种症状来逃避竞争,并通过与自己内心的对抗中取得优越感。(比较阅读:森田正马认为神经官能症是有疑病素质的人在杂念的产生后误认为是病态并产生精神固执!)

阿德勒之后分别从学校、家庭、犯罪、工作、个体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等多个方面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指导,中最主要的要义还是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人,也启示了家庭教育与早期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最好的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形成对世界人生的积极的认知的方法,而当前的教育方式无疑是令人揪心的,学校重点培养的不是孩子的合作精神,反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意识,这对孩子未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潜在的危险。我认为对教师与家长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7

沙龙读书会第二次讨论《超越自卑》,我知道一定还会有第三次,这是继《正面管教》之后又一本被我读烂了的书(封皮都破啦)。与之前磕磕巴巴、翻来倒去的阅读过程不同,结合《被讨厌的勇气》和鼓励咨询的所思所学,这次读起来(不包括原版的话是第三次)一气呵成、痛快淋漓!

关于“意义”

意义:即诠释。你看到的世界并非世界原本的样子,而是经过自己诠释之后的样子,被赋予了你的生活意义。

世界是如此,环境、现实亦如此。当一个孩子的执着在你眼中带来的是麻烦时,你会将之认为是“执拗”,是缺点;若带来的是便利,你会将之认为是“有主见”,是优点。其实,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伴侣的某个特点在恋爱阶段被你看作是亮点,而在婚后被你看作是劣习,你总说对方变了,其实,他还是那个他,只是这一特点带给你的意义变了。

我们总以为,因为世界是蓝色的,所以我看到了蓝色。其实,世界是蓝色的,是因为我选择戴了一副蓝色的眼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有色眼镜,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无关乎对错,关键在于,长大之后的你是否能觉察到这副眼镜,从而看见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花生妈妈沙龙的首期鼓励咨询小组课程进行到第二周,成员们分享说自己眼里的老公竟多了许多优点,其实是谁真正改变了呢?

关于“整体性”和“目的论”

心灵与肉体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就像我们在课堂上频繁提到的“想法、感受、决定”也是一体的。它们相互影响,不过“举动永远受制于意义”。

“每一种身体或心灵的表现都是以天生的材料为基础,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却在于如何应用这些材料,以获取既定的目标。”“个人的感情主要是由个人的目标和他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我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安全感,或者是归属感与价值感,但是在获取这个最终目标时,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途径,有些人选择的是错误的途径。选择什么样的途径便与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生活方式有关。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之对应的情绪和行为习惯早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间就已固定下来。决定我们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即诠释,私人逻辑),所以应该说这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当然这种选择通常是无意识的行为。这也是“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所在。

那么,虽然过去的经历已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为过去的经历赋予新的诠释。

这正是我选择学习个体心理学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一观点带给我勇气和力量。挖掘潜意识中的私人逻辑,这也是我们在鼓励咨询课程中的主要功课。

花生妈妈鼓励咨询小组课程

关于“自卑感”和“优越感”

在我看来,“自卑感”只是一种感受而已,既然是感受,就没有对与错、正面与负面之分,它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也需要像其它所有感受一样被看见、被接纳。追求优越感也不是问题,这“是所有人的通性”。

需要注意的是“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前者是以自卑感为借口逃避所有问题,后者则是借由人生谎言来追求虚假的优越感,自我麻醉。二者没有孰优孰劣,都是对真正的问题避而不谈,根源都是很深的自卑感。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面对自卑感或者以恰当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呢?这就需要拥有正确的生活意义,即奉献、社会兴趣、互助合作。也就是《被讨厌的勇气》所说的“他者贡献”和“共同体感觉”,这也是超越自卑的关键所在吧!

“如果一个孩子想要集中全力来克服他的困难,则在他身外必须有一个他要全力以赴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以他对现实的兴趣、对别人的兴趣,以及对合作的兴趣为基础的。”

在读书会中我还结合自身的例子分享了一点,社会兴趣不等于外向,后者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关于“鼓励咨询”

鼓励咨询课程中有很多关于早期记忆的研究,通过再次阅读《超越自卑》,我对于这部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记忆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被‘当做’何物、对它们的解释以及它们对个人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影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记忆是否真实其实并不重要。

鼓励咨询课程本身,正如个体心理学,不是为了治疗一种病症或一种单独的表现,而是通过挖掘我们的生活方式、私人逻辑和行为模式,找出根源所在,从而赋予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勇气和方向。

关于亲子教育

在阅读很多书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于从书中搜索教育方针,并以此为指导来纠正自己的教育误区。然而,孩子是在观察中学习的。我们决定不了孩子的私人逻辑,也伪装不了自己的生活意义,与其向外寻求纠正,不如向内寻找自己,看见完整的自我,活出正确的生活意义。

比如,关于母道,关于孩子对父亲的兴趣,等等,都不是刻意引导或训练出来的,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对于伴侣是否发自内心地欣赏和尊重?我们在家庭中形成的氛围是权威还是合作?我们自身对于母道有着怎样的理解、践行和能量状态?

想起一件趣事。某天晚饭后,花生要我陪他一起玩,我自然而然地说:“妈妈收拾桌子,爸爸现在去陪你玩。”话音刚落,想起了权威和合作,立马心虚地加了一句:“爸爸,你觉得这样可以吗?”哈哈,所以说,生活意义不是说教或伪装出来的,而要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8

他们总是想逃离人群、逃离与人协作、逃离自己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他们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环境里,在这个环境里,还要感受到自己能够主宰,否则会越缩越小。——《超越自卑》

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自己是这样子的人吗?你有没有曾经试过想尽办法去逃避某些问题,或者不肯承认自己的某些错误,甚至想出一大堆的理由来封闭自己以逃避面对现实呢?

《超越自卑》到底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在本书中,阿德勒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人们如何从自卑感出发,去争取优越感,从而获得成功的。他特别强调每个人在童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自卑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的源头,它非但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动力。

读了《超越自卑》,我有很深的感悟和思考。对自卑这种人类内心的情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地位优越,所以一直处于向上和改进的状态,因此,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卑情结。 而在个体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自卑情结的:一个人对自己无法应付的问题表示出他的无能为力,这种表示的情绪就是自卑情结。

由自卑情结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自卑的人总是在不断地争取优越感,虽然这种争取不是针对解决真正的问题,而是避开问题,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紧张。他们的争取总是显得很虚无,他们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范围,一直努力的是避免失败,而不是想要去争取成功,在困难面前,他们总是那么犹豫、彷徨、退却。但是,正如阿德勒所说:由于身体缺陷或者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感有可能会摧毁一个人,并让人从此自甘堕落或者是导致某些精神疾病。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会促使人奋发图强、振奋精神,用来弥补自身的弱点。所以来说,自卑并不是变态的表现,实质上它是人们在追求更高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和事物都有两面性,只是,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控制好自卑这个因子,如何避免被它的负面效应所导致不良的影响,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出它的正能量呢?

拿神经症患者做比如,他们为自己筑起了微型城堡,把自己关在里面,只是望着外面的风、阳光、雨露、。根据自己的经验,他们会在自己的城堡里通过各种方法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而且会尝试很多种方式,直到选择那种最简洁有效的方式为止,他们会不断地变化方法,总之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不会偏离一个目的,就是获取优越感。如有一些人,他们不敢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连一个爱情的问题都不敢主动去面对,不敢去正视,总是想法设法通过种种理由去逃避现实的问题。这样的人,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永远也难得到真正的爱情的。但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生活是现实的,感情是多变的,我们可以转换一种心态去面对我们所遇到的事,换个角度看问题,鼓足勇气走出自己的城堡,去接受阳光雨露,接受风雨的洗礼。用一种健康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面对自己的缺陷、不足与错误,敢于正视自己本来的面貌,用积极的方式方法去弥补自己自卑的空洞。

又如另外有些人,恰恰相反,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他时,并不会觉得他是一个自卑的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细节的东西发现到他自卑的影子。比如说,有一个皮肤比较黑的孩子,站在比较白净的孩子身边时,她穿着得比较保守,把能遮住的地方都遮住,但是她在谈吐的时候却说话多表情多动作多,因为她想让别人知道,她是好的,优秀的,尽管她的肤色很黑。其实她心里是自卑、怯懦的,但是为了掩饰这个因肤色所引起的自卑与怯懦,她选择了表现自己,让自己在其他方面比其他孩子要优秀。

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而成熟的补偿行为可以让我们的自卑情结得到升华,帮助个人的发展,成为前进的目标和动力,让个人更趋向完善和成熟。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内心力量很薄弱是一件可耻的事,当他通过帮助他人的方式、为社会奉献的方式来获得平衡,来获取优越感,那么他就不会觉察到自卑。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卑它也正是使我们向前进步的动力。比如说,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都是弱小的,我们是被动的群体,我们对周围的世界一无所知,我们没有能力控制这一切,但是,我们在不断地长大,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人类的种种情感,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有一句话这样子说的:世界为你关了一扇门,它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无法控制和改变的现实,有时并不是无奈的,我们可以尝试去挖掘自己身上别的地方,激发自己的潜能,或者会发现更优秀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卑的存在,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不代表就是坏事。

《超越自卑》是一本很好的书,细读,你会发现很多的闪光点,而每一个闪光点便是一个智慧的精华,作家思想的灵魂。它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而我觉得,它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它涉及了我们的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成长,在多个方面对自卑作出了不同的诠释。无论怎么样,自卑是存在的,超越自卑才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去做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自卑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的源头,它非但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动力。只有正确认识自卑,省察自己的生活风格,寻求适合自己的超越之道,才能持续地迈向更高的精神层次。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9

“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正视自卑,承认自卑感的存在,看到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要消除自卑感对我们信念、生活态度、人生目标等的不良影响,先要找出引起自卑的原因。小到一个眼神、姿态,大到行为、人生目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当发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出现偏差,应该进行彻底的自我反省。自卑感和优越感是相对存在的,之所以一个人会努力追求某方面的优越感,正是他在那方面不够自信。

“经验并不是成功或失败之因。我们不会被经验过的打击所困扰,我们只是从中取得决定个人目标之物。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自己,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验,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有可能就犯了某种错误。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引起了困难,而且违反了个人利益,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正当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阿德勒把所有问题的解决归结于奉献与合作。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要让自己走正道,并且积极向上,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目标是很重要的,没有目标的人,像是没有灵魂。如果把一个人比作机器,没有目标的人,好比没有动力的机器,怎么也运作不起来。但是,目标从何而来?这是个大问题。说到目标,一定与价值观有关。

那么一个心灰意冷的人,如何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把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归结于对他人的兴趣,又要如何去操作?如何让一个自暴自弃的人,认识到她的堕落不是超凡脱俗,而是由自卑感带来的过分自尊?又如何去纠正他年深月久的陋习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如何改变他对这个世界以及他自己的错误定位,而使他从毫无意义的自我折磨与荒废光阴的深渊中解脱出来?当然我相信发展对他人的兴趣,提高社会感觉,增强合作能力,会有所助益,但是要如何做到那些确是一门学问。那些不善交际的人,该如何得到勇气?所有的人,都按照他所认为的生活意义行动。当一个人以错误的方式生活是只指责他的行为,或单纯的试图让他放弃这种生活方式,都不会有什么效果。问题在于他在经验的积累中所形成的生活意义。而这个意义,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认识到,但却是他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生的根本,是信念的支柱,要改变它谈何容易。

一个人为何会选择那种生活方式,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生活意义从哪里来?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这是一定的。从一个人一贯的行为表现,思想、感觉、姿态、眼神等之中,了解他的人格。阿德勒认为,早期的记忆很重要。早期的记忆“显示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最简单的表现方式。阿德勒认为:“罪犯可以两种主要类型——丑陋而被轻视以及英俊而被宠坏。”这种划分方法的科学性姑且不论,这两种人的心理易产生偏差是一定的。由于被轻视或过度宠爱,都容易让人转而关注自己,而对他人失去兴趣,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他们因此产生对世界错误的看法,自己被隔离在外或所有人都应围着他们转,所有事情都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此就陷入了误区。

追求优越感的方向的错误,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都是他们缺乏社会感觉与不合作的态度造成。自我中心的人不易于合作。罪犯的的失败的源头在于自身经验引起他们对世界和自己错误的解释和定位。我们这些正常人也常常因为对世界和自己的解释和定位的偏差,引起生活意义、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的错误,而造成困扰。这里可以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生活的重大影响。而造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活事件,我们必须把它揪出来,重新定义。

当然观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是对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存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事件和我们现实的表现来认识自己的观念。在改变生活方式之前,必须改变观念。而要改变观念,必须先对此人的观念认识到位。也许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他没有认识到他错在哪里,就不可能彻底改掉陋习。错误的方式可能会换一个新面目出现。

《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

第五篇: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9篇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可能我对好多事物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比如“自卑”这个词,本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贬义词呀,可当我看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后,它告诉我,这只是一个状态,它本身并没有错,而为什么被很多人认为不好,是因为无数的人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它,以至于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很多自卑的人,会用某方面的优越感来遮掩自卑感,而不是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自卑的确是一个不太好的状态,但是这本书告诉我,自卑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自卑的人如果能超越自我,那么甚至可以获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就,因为他们常常需要思考,在一个更低的状态下进行提升,他们常常需要给自己打气,不断得从失败中爬起来,这会让他们拥有常人难以拥有的坚韧品质,我想这也是这本书的名字里为什么会“超越”两个字吧。

我曾经也是一个自卑者,在沟通这个方面。我一直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会因为自己的话无法逗笑别人而感到沮丧,也会因为找不到话题而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曾经我一度认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是常常觉得不甘心,好不容易来世间走一遭,怎么能这样算了呢?于是我疯狂的查资料,看书,我不相信还有用心学不会的东西,事实上正是如此,我慢慢得学会了如何沟通,如何正常的聊天,虽然有的时候还是会找不到话题,但已经好多了。

小时候,身边的人都说“这小子很聪明”,那时的我觉得,我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把这件事做好,要么是觉得刚刚懂了一点就不再深入学习了,觉得这知识太简单了,可后来我错了,我才发现,我的聪明也仅仅是和大家一样,我刚刚学就能明白的,他们也都明白,而我不明白的,他们也明白。我明白了不要光想着“我以前不会只是因为我懒,只要我学就一定能学好”这样的话,这是最无用的,若是我们懒人可以靠这个,那对于那些十分努力的人是极其不公平的,就如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已经不希望别人再告诉她“你很漂亮了”,就如一个本来很努力的孩子,你却告诉他你是因为天赋好才成功的,而忽视了他的努力,也许他本身并不比别人聪明,只是他比别人努力很多很多。我们更需要重视努力,而不应该总是盯着天生的东西,这东西本来就已经无法改变了,从出生的那一刻起。

有一句话不是挺好的`么,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99%的汗水其实比1%的天赋要重要得多,毕竟天赋改不了,而汗水可以自己打拼,大家都是平凡人,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而且天赋这东西,我个人感觉也分为天生的天赋,和后天的天赋,我们要多找找学习的方法,比如背个英语单词,你强行记忆和我联想记忆,肯定不一样,可能有的人就觉得我天赋好,其实不然,我只是用对了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后天可以形成的天赋。主观上,我是认可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形成后天天赋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寻找这样的方法。

今天是假期第四天,我在家看书,可以说只有一点点收获,有一点沮丧的同时,我也很高兴,这说明了,我正在做一件不是那么容易被别人超过的事情,也许一开始会很难,很慢,但只要坚持做下去,一定能有所改变的,我还有一个想法,我希望从自己从一个小白到最后的聊天能手的过程,整理出一套天赋模型,可以教给以后有同样困惑的人。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

真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罢了。那些看起来的自信只是掩盖住了存在内心深处的那一小部分的自卑。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要只盯着自己的缺点看,看来看去,自卑就会在心里扎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直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不能死死盯着别人所拥有而自己所欠缺的东西不放手,拿别人的优点跟自己的缺点比,不自卑,鬼才相信。之所以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那是不同的人都绽放着属于自己那独一无二的奇光异彩,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自卑的人,往往很敏感,在乎别人的眼光。会因为别人一个眼神,令他局促不安,导致自己不能全神贯注地专注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将精力分散到不重要的地方。其实,想想啊,只要不伤害到别人,为什么那么在乎别人的眼光?长时间的.局促不安,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致使自己不堪重负,最终没有好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岂不遗憾?!

自卑的人与其他的人一样,极力追求一种充实感,但却对改变自身的处境,没抱任何希望。我觉得他的任何行为都有这样的色彩。

追求生活上的充实,是每个人都想达到的,这也才是无愧于人生最好的表现之一。自信的人会将把生活变得充实最为目标,然后计划加实施,一步步地专注于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终究有一天,他们会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会让生活变得充实起来。

而自卑的人,不会周全分析自己的计划和实施,即使分析了,他们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因为压根他们就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够实现生活的充实。他们宁可相信自己即使努力了,也没有办法实现生活的充实。

所以,自卑的人不可能一下变得自信起来,因为自卑心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长时间的因素让自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扎了根,所以,自信也要一点一点的建立。

这种自信一点一点建立,也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而且还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做起,比如;做一个看起来不错的ppt;自己独享一顿晚餐,享受独自一个人来给自己的那份美好;总而言之,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重拾自信。

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可解决的困难,他就将气撒在家人身上,以此来说明自己的威严,但是不管他怎样自欺欺人,客观事实终究不可改变,自卑感也不会丝毫减少。

遇到困难,自信的人会相信自己自己能够解决,想尽一切办法享受着处理问题的过程带给他们的充实感。即使自己的力量不能解决,他们也会求助于他人,因为他们知道合作的力量。

然而,自卑的人,不会想解决事情的办法,而是将事情本身搁置一边,而从一些小事上寻求一种优越感来弥补那种自卑带给他们的手无举措,然而这种优越感对于解决事情无济于事。

有的时候,我们遇到问题,不去解决,而是将自己内心的那份无助、不自信,转变成了对自己家人的无名之火。让他们误认为我们的脾气不好,抑或是没有耐心。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这样,而是内心深处的那种自卑所致。

读了第二遍《自卑与超越》,似乎里边的每一句话,都用力的戳着我的内心。是啊,自卑,无形中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活,伤害了家人的心。

了解自卑,驱赶自卑,收获一个自信的自己。不要让属于自己的时光里充斥着自卑,自信起来吧,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丢弃自卑,拾起自信,收获自信、充实的人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

家庭环境:

父母经验不足,无法让孩子与他们进行合作;父母表现的仿佛一切都万无一失,拒不接受别人提供的帮助;父母本身就不具备合作能力。

家庭中的手足不平等;缺乏合作精神的孩子上学后,进校第一天,这一个缺点就会在他们的行为上显示出来。他们无法与其他孩子交朋友。他们不喜欢老师,上课不认真,也不听讲。

如果得不到细心的理解对待,他们可能会再次遭受打击。他们经常受到批评和责备,得不到鼓励或是有关合作的教导。他们会觉得上课越来越让人讨厌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贫穷:

贫穷也给错误解读生活提供了借口。贫富差距的原因,那些孩子可能遭遇社会偏见。

生理缺陷:

生理缺陷可能引发自卑感。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有生理缺陷的孩子也能对他人、对自己都发生兴趣。只有在身边没人帮助他们拓展对他人的兴趣的情况下,身有残疾的儿童才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社会缺陷:

社会未能关注孤儿身上的合作意识培养,同样,私生子占的比重也很大。没人在乎他们的感情,也没人教他们将它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去。

出现的青春期问题:

对他人不感兴趣,他们的'合作止步在一定程度上,当合作精神消耗殆尽时,就会出现青春期的问题。

在三大约束上的体现:

与他人的关系;他们的朋友只限于自己的同类,无法与社会大众、与其他人交朋友。他们表现得如同一群身处异乡的陌生人,不知道如何与他人轻松相处。

与所有工作相关的问题;合作精神的缺失,导致面对工作的要求时都措手不及。与所有爱情相关的问题;常常可以看到,他们以为爱情可以买到。对于这些人来说,性只与征服和获取有关,他们寻求的是占有他人,而不是终生伴侣。

犯罪分子:

他们几乎对社会失去了兴趣,对人类伙伴的命运毫不关心。他们不能明白社会生活的需要,不关心人类幸福才会走上错误路径。他们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却不足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解决办法:

我们改造罪犯的唯一方法,是研究他们在童年时期的遭遇,找出事什么事情阻碍了他们学会与人合作。

我们所需考虑的,只有他们的处境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他们的应对方式。如果我们能让犯罪分子关心人类幸福,如果我们能让他们对他人感兴趣,如果我们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如果我们引领他们找到通过合作解决人生问题的途径,就肯定能够改造成功。这一任务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直截了当。仅仅指出他们犯了错,或是与之争吵也不能说服他们。他们的意志早已坚定,多年来一直都再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

要改变他们,我么必须找出他们思考方式的根源,必须发现他们的失败开始于何处,以及促使他们犯罪的环境。

四五岁时,他们的主要性格特征就已经定型。从那时起,他们犯下的错误皆起因于对自身、世界的错误评估,和后来我们在他们的犯罪生涯中看到的并没什么不同。

需要我们了解和纠正的,正是这些早期的错误,我么必须追溯到他们生活态度形成的源头去。

预防措施:

大多数犯罪分子的犯罪生涯都开始于早年,通常是青春期。如果孩子受到了正确的教育,对整个家庭生活也会产生影响。独立、进取、乐观并健康成长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也是助力和安慰。

合作精神将遍布全世界,人类的社会发展也会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我们在影响儿童的同时,同样也应当关注对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4

心理学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曾经的我一直认为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不相关,让那些对其感兴趣的有志人士去专研就罢了吧。但自从在课堂上收获到许多实用的心理学知识,我开始了解到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接触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不仅能开拓视野、积累观点,而且有益于我们对生活经历产生更独到的见解理解。在之前同学们的优秀书评中,我也了解到了书目中有这么一本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自卑与超越》,看到同学们对这本书的评价之高和他们看完之后产生的有价值的观点,我终于有机会在这个短暂的寒假接触这一本书。而此时我也已经读完此书,我切实感受到这是一本值得我们看的好书。

本书中有好几个大章节,而其中引发我最多思考的是“生命的意义”、“梦”、“家庭的影响”和“自卑与超越”。

开头第一个章节就是“生命的意义”。这是一个大话题,有的人一生都在追寻它的答案,而他们之中又只有部分人能真正了解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或许更多的人直到死还不能确切地说出自己这一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这个问题太大,以致于有时候我自己在思考的时候都不免自嘲一番;但有时候这个问题于我而言又好像没有那么大,它或许是一个我们现在就可以认真思考的问题,尽管我们不能马上得到答案,但思考的.过程却能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帮助。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独木难支,单一个体绝无可能与世隔绝地达成其目标。如果他们孤零零地生活,试图独自面对自己的问题,等待着他们的便只有死亡。”如果一个人无法理解生命中一定会有他人的参与和介入,那么他的问题应该只会越来越多,在他拒绝他人介入他自己的生活的同时,新的问题就已经出现了。在学校生活学习的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可能会与他人产生分歧,但在坚持我们本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适应有他人的环境,从中寻得自己生命的意义。正如书中所说:“生命的意义不为环境所决定。我们通过赋予环境的含义来决定自己的人生。”

在这里,我想提的另一个话题是“自卑与超越”。在本章中有许多观点,而这些观点大多基于作者所接触的患者本身的例子得出。关于“自卑”这个话题,老师也曾给我们拓展过,而在书中最使我感兴趣的是人为何否认和如何否认自己的自卑。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目标仍然是‘凌驾于困难之上’,但却不再试图跨越障碍,而是力图说服甚至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或多或少会发现类似的现象,对于一件自己并未接触过的事情,有的人总会强调自己在此方面的了解;在受到某些打击之后,有的人也会强调自己的无所谓,而又相当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说法是否相信……书中也提到“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感,因为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能正确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我们会用更加合适的方法处理自己的自卑感或以更正确的心态看待他人的自卑感。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卑感,我们就应该互相体谅。在这个人们内心敏感的社会中,只言片语也可能对他人造成莫大的伤害,以考虑双方都存在自卑感为前提说话,则能使交流更加顺利,虽不能解决对方的问题,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至于趋于恶化。

《自卑与超越》给我带来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深刻的思考,其中有的沉重、有的充满乐趣,但更重要的是在汲取实用的知识技巧的同时,能让自己体会到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5

《自卑与超越》的三条主线:社交、职业、、婚姻,也正是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所无法脱离的三个圈子。阿德勒说人类生活在“意义”的领域中。这种意义因人而异。儿童从小就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继而决定了他们对社会、对职业和婚姻的态度。

在《生活的意义》这一章中,阿德勒提到三种孩子:一、因先天因素或疾病而造成缺陷的儿童;二、被骄纵惯坏的儿童;三、被忽视的儿童。这三种孩子会赋错误的意义于生活。他们所形成的错误观念也会随着他们的成长逐渐渗透到社交、职业和婚姻中。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这样的孩子会更容易犯罪;在对待职业方面,他们或许会将收入看做唯一的目的,或者总是找不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另外在婚姻上,他们会因夫妻间无法做到真正的平等而无法拥有美满的家庭。

从中,我们可以看见对生活的意义的正确理解是多么重要,它会影响人的一生。我们怎样使心灵拥有正确的思想,并使我们的肉体去正确地执行呢?书中,阿德勒多次提到“兴趣”与“合作”。人类总习惯于把过多的兴趣放在自己身上。现代的教育也证实了这点,人们太注重个人的成功,太强调我们能从生活中获得什么,而不是我们能付出什么。在家庭教育中,母亲会对孩子说:“乖乖地把饭吃完,你就可以出去玩。”而不是“乖乖地把饭吃完,其他小朋友就可以和你一起玩了。”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会对学生说:“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你就可以考上大学,以后就能找一份好工作。”而不是说:“现在努力学习,将来社会有用得到你的地方,你就可以以此来实现你的人生价值。”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现在夫妻的离婚率是越来越高了,不否认,其中,有的夫妻在一起的确是个错误,但,更多的是,夫妻或夫妻的一方发现自己并没从这桩婚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金钱、归属感、共同的语言等),于是就决定了离婚。这些都可以说是我们把太多的兴趣放在了自己身上,我们太在乎自己,而忽视了别人。把更多的兴趣放在别人身上,但同时又不迷失自己,这与阿德勒所说的生活的意义就是奉献是一致的。

另外,“合作”,学会合作是人生的必修课。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社交中的合作,可缓解生活压力;工作中的合作,可使社会进步;婚姻上的合作,使人类得以继续繁衍。这里,我尤其认识到了婚姻上合作的重要性。现代人的恋爱结婚自由有点让人担心,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更让人忧虑。失败的合作导致失败的婚姻,失败的婚姻有可能导致问题孩子的出现,问题孩子的出现便会给社会带来不幸。而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夫妻可以克服婚姻生活中的种种摩擦,合作的结果是意见一致,并创造出美好幸福的家庭。我目睹过父母间的种种不和,每场争吵最终以提出“离婚”来结束,但之后,一方的退让或双方的商洽和互谅总可以是他们和好如初。我把它归功于合作。之后,我查过他们的星座,双子的父亲和摩羯的母亲并不适合,,我这一举动似乎有点可笑。但是不管怎样,合作的力量似乎打破了这种玄幻的说法,因为我父母的婚姻关系已经快三十年了。我相信,良好的合作是社交,工作和婚姻成功不可缺少的秘诀之一。

相信掌握“将更多的兴趣停留在他人身上”和“学会合作”这两个技巧的人类会更好地发展。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6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作者阿勒泰,他和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心理学三巨头”。大学时选修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选修课,以为学了以后会给人解解梦,可当时也听得云山雾绕,理解不了到底讲的什么,只记得授课老师患有腿疾,在轮椅上讲授这门课。

后来慢慢了解到心理学也分了几种流派,想着有机会可以深入了解一些,于是听书时听到了《自卑与超越》,就在搞活动时囤了这本书。

最近几年,总有一些观点,把人成年后的不当行为归咎于童年时期的某个问题,而且让人感觉这些问题是不可逆的。阿勒泰倒也赞成部分观点,但他更赞同的是,可以通过分析产生自卑的原因,通过训练,实现自我超越。

第一章里,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只有抱有开放态度的人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与人合作,实现自我价值。第二章则告诉我们,要帮助和教育人,就要对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在这个环境下,对人生进行选择时的思想和做法进行解读。虽然这本书是大约一百年前所著,但合作共赢、服务社会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受用。

开学时,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给家长开出的书单中就有《自卑与超越》,今天读的两章,更让我感到生命初期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恰巧也是今年,因为一些事,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开始考虑优越感和自卑感这两个看似相对的概念。自卑有多种表现形式,感到自卑的人,也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有害怕,有紧张,也有些许高傲和冷漠。只有认识到自身自卑感深处原因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自卑,以及因为自卑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而早期记忆更是会陪伴我们一生的记忆,从书中的各种案例中,提醒我作为一个母亲,该用怎样的态度和心境去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反应,而作为最亲近的人,我的方式方法或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育人育己,共同成长!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今天看来,大概是因为大脑皮层的局部兴奋活动所致。作者在一百多年前开始的对于梦的研究,不知道是否基于这个基础。读后感通过对梦境的分析,以及梦中情绪的体会,作者给出了很多他自己的`见解。由于我所接受的“大脑皮层”概念先入为主,则导致我对这章的内容有些质疑,不知通过对那些梦境的分析,到底能否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感受进行对应。不过,有些梦的确很美妙,让人想要活在梦境中。

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才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可无奈的是,做家长也只能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成长,有些经历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只能错过,于事无补,这也许是作为家长最大的憾事。虽然看过很多理论,但要和自身以及自己的孩子相结合,总会有些不大对路的地方。这也许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吧。第六章分析了家庭中,父亲、母亲各自的职能分工,以及各个通过分析各个孩子在兄弟姐妹中的排位,得出他们个性中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在当今的中国,可借鉴的其实并不多,毕竟二孩政策刚刚开始,家庭中最多也只有两个孩子,而往往第二个孩子都还很小。但作者贯穿全书的“合作精神”却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大力引导和培养的,这样,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他们终究要步入的社会中,他们的成长才会较为顺利,逐渐脱离家长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人合作,完成自己的使命。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7

读到这个标题,您先别疑惑,请先跟随我体验一场别样的人生:假如你从小可以“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你想同别人分享这小小的奇特能力,可他们都认为你是怪物,纷纷惊恐地远离你,你会怎样?

会孤独?会自卑?会消沉?

从出生起,草间弥生一直扮演着“你”的角色。少见的幻听、幻视病症让她被迫远离人群,独自承受多种压力。她的世界很少有与普通人重合的时候,这少之又少的机会,便是她凝视、创作波点的时候。穿波点的衣服,创作布满波点的《南瓜》,时而在高雅的艺术展出展,时而在精神病院中挣扎。旁人爱她的作品,更爱她艺术家背面精神病患者的身份。

心理学家阿德勒著有一作——《自卑与超越》,此书内容详实丰富,尤其是其中专业的心理学分析对生活十分具有指导意义。同样不得不注意的还有作者的自身情况和创作历程。虽然笔者对书中写的生命意义、宗教等方面内容也有兴趣,但是为了避免出现“追二兔者,不得一兔”的问题,选择只分享一点。

阿德勒自幼羸弱,患有佝偻症,行动笨拙,喉部也有毛病。和草间弥生一样,可以说是不幸之人,想必因自身缺陷也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在书中他分析很多消极情绪的产生时,都有提到人体缺陷的原因,但是我们明显能感受到他释怀了,接纳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心理或者生理上有缺陷的人,我愿称这类群体为“维纳斯”。鲁迅先生认为:“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当我们对探讨“爱情、生命、梦想”等人类避不开的母题感到厌烦时,殊不知对残障人士而言这些词分量有多重。看过一场盲人足球赛,几乎热泪盈眶。场上共十位运动员,只允许两位守门员有部分视力,其余八人公平起见,一律带上眼罩。传球、抢球、射门,普通球场上普通发生着的动作在这里表现得有些怪异,甚至丑陋扭曲。可是冲破自体缺陷,他们坚韧拼搏的身资着实令人动容。

我曾以为盲人的梦想无非是看见彩色的世界,普通平静地过完一生而已。但肤浅的思想境界实在无法揣测精彩的灵魂。听到盲足运动员回答央视记者自己的梦想是“拿盲足世界杯冠军!”时,我才发现自己过于傲慢和愚昧。

应该把“依米花”献给每个不屈的“维纳斯”,它生长在戈壁,状似野草,乍看下平平无奇。为了两天的花期,需要五年时间来完成向下扎根汲水的准备工作,然后在第六年春天的某一个清晨绽放出美丽的四色花瓣。

“维纳斯”们渴望灿烂的精神和依米花一样强烈,异于常人,他们勇往直前的蛰伏岁月都更漫长,一生美丽一次更需要努力与坚持。生物界还在争论依米花是否为杜撰出的植物,但是就算是一场梦,只要足够美丽,在困顿时做一做又何妨?

标题选词时笔者纠结过要用“成为”还是“亲吻”,细思后选了后者。用“成为”的话,内容是要写给“维纳斯”们的,而我有什么权利去要求他们,没有深刻了解和体验,以一个健康者的身份指手画脚难免显得傲慢无礼。而用“亲吻”的话,内容就是写给普通人的,当渺小试图要证明自己的伟大的时候,挫折就已经注定了。

对于那些饱受困难挑战的人,我们除了了解、帮助但不过分关注外,还应有一份敬畏心存在。就像面对断臂的维纳斯——美与残缺完美共存的神明,会有亲吻以示尊敬的冲动一样。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8

1927年心理学奠基之作。经典自有让人沉下心的力量,在作者阿德勒对于生活的脉络逻辑中,层层剥开了自我的真相。尽管书中一些观念对于现代社会已有所偏差,但阅读经典的意义也在于此,更多融入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味被内容讨好。

比起译名《自卑与超越》,其实我更喜欢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正如作者阿德勒所写,“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因为,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有待改进的。”超越自卑或许难以做到,也无法通过一本书就立刻得到答案,但此书能让人对自身生活和行为有更多的审视。以下是我读完后印象比较深的感悟:

一、“生活意义”贯穿于我们的各种“行为”之中,行为即是现象,生活意义即是本质。

在幼年的早期,我们受周身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意义”和“目标”,而之后我们所作出的各种行为,都是以此为导向进行的。故一些人作出一些常人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归根结底都是其“生活意义”出现了偏差,而我们一旦推测透其行为背后的生活意义,一切疑问也就都迎刃而解。

此外,作者还进一步阐释了对“优越感”的理解。一方面,优越感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基于“错误”(按作者所言)生活意义的人们往往由于“自卑感”促使自己作出各种行为,为的是在别的方面寻找“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却是自我催眠式的,是无法促进自我进步和发展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适用于看别人,更有效地用于自我的审视。一旦看清自己行为背后的意义和目标,以及对不当的优越感的索取,心好像也渐渐变得平静。

二、合作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可以说全文都围绕着“正确”的生活意义展开,作者阿德勒认为正确的生活意义即是对外界的付出,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而在人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同伴相处中,都是要成员间相互合作才能长久巩固。同时,作者也从家庭成员关系、父母婚姻关系和社会关系指出在孩子幼年时期就要培养其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而前文所说的“错误”的生活意义,也与孩子幼年时期没有被引导形成合作意识有关。作者着重提到了被溺爱的孩子,他们从小就不懂得合作和付出,只是轻而易举地得到和索取。他(她)们认为自己是“王子”,“公主”,这使得他们在外界社会中总是感到受挫,从而产生了自卑感。

作者提到,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在还没真正进入外界社会之前,家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便之后更好地去适应外界社会。所以,基于这本书的教育意义,其实更适合为人父母去阅读。

而对于成年人,要如何超越自卑,作者也通过接触的各种案例去表明,要从一个人的行为中推测其错误的生活意义,判断其形成错误目标的原因,最后再去培养其与人合作和为人付出的能力。

最后,在这里放上文中弗洛姆的一句话,

“他对自己的价值的理解就在于占有的多少,而他如果想成为最好的,就不得不成为占有最多的。这种恶性循环产生消极、嫉妒、贪心;最终导致人内心的虚弱和自卑。他对于自己的估价是基于他有什么,而不是他是什么。”

没有一本书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的生活问题,但它至少能带给人一种意识的充盈。

他对于自己的估价是基于他有什么,而不是他是什么。

生活,带着疑问,且行且思。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9

听过樊登老师读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后,我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回顾了我这些年的生活,工作,所遇到的挫折和做出的选择,发现自卑感一直存在,它没有变成我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却在一些时候变成了生活中的麻烦和桎梏。它让我对待工作不再有热情,变得消极;它让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中有了不好的影响,带给孩子一些悲观和不自信。

我的人生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我要我的人生之旅充满秀美的山河景色,充满快乐,幸福,我要和家人,小伙伴们一起带着希望不断前行。我要把自卑抛诸脑后,看清它、理解它、

放下它。

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是指由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即如何超越那些因为自卑而出现的不好的心理反应,化腐朽为神奇!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

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

为了以自己孱弱的躯体对抗生存环境中各种危险而必须与其他人类配合、相处;

为了繁衍后代而必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

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中:职业、社会与性。通过面对这三类问题的反应,就能看出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是什么样的。而自卑情结的产生,也往往因为解读出了问题。

而超越自卑的原则则是:

1.寻找真正的生命意义

有多少种人类,就会有多少种他们解读出的生命的意义。然而真正的生命意义绝不是完全个人化的,对他人无所裨益的。

所有真正的“生命的意义”都有一个共同标志,那就是它们都具有普遍意义——能够为众人所分享,为他人所接受。它可以成为解决他人问题的一种样本,它将个人意义建立在对他

人生命的贡献之上,一想到我所做的一切于他人有益,我就真的很难再自卑下去。

2.学会合作

面对人生的三大任务:职业、社会和性,我们都需要与其他人类进行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它们。学习合作本应是儿童时期要做的事,但我们不能因年幼时错过的,就来认定自己的一生不可再更改,我们再也学不会如何与人合作了——并不是这样!

如果过往的经历,为我们总结的惯用经验是错误的合作方式,或者是根本无法与人合作的方式,在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能看清自己曾经是如何解读它们,并将之化为经验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回到经历本身,重新从中提取经验和解读,改变现有的处事模式,学会与人恰当合作,从而将自己拖出自卑的丛林,实现更美好的人生。在生活里,每个人几乎都有机会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自卑感,或多,或少,它在你的一生里总有出场机会。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本身不足以使人自卑,令人低着头无法前行的,是自己画地为牢。擦掉自己设下的圈套,抬头看看敞亮的天空,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自卑更重要的事等着你去做。

是要化自卑腐朽为神奇还是在自卑的路上走到黑,也得看自己有没有遇到点化,而今我遇到了!

是的,这本书点化了,让我正确的认识了自己,知道怎样才能克服自卑,超越自我,努力前行!

下载《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1927年心理学奠基之作。经典自有让人沉下心的力量,在作者阿德勒对于生活的脉络逻辑中,层层剥开了自我的真相。尽管书中一些观念对于现代......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有......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合集13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卑与超......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的表现多种多样阿德勒观点——“自卑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哭鼻子和抱怨的软弱其......

    《超越自卑》读后感

    《超越自卑》读后感好久了,都不知道要写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读懂,只是在王湖的提醒下,才了解了阿德勒的一些理论,说说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吧。1.合作与竞争:阿德勒认为人的关系应该是......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0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000字 《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作者提出:每个人因为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

    很久之前就想读这本书,但怕太专业,迟迟没能翻来。走读派却偏偏在国庆大假期间,开了这本书的压力读书班,对于我这种一到周末和假期就完不成阅读任务的人来说,着实有些为难。老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