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03:5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第一篇: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心理咨询期末论文

读阿德勒《超越自卑》

这学期我选修了心理咨询这门课,一方面是对心理方面很有兴趣,另一方面是自己有时候情绪会不太好,想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和调节方法。

期末的考核是关于阿德勒《超越自卑》的读书笔记,从中摘取两段话,结合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想说的是,这是一本对我来讲很特别的书,它的内容在我最初看上去很零碎,可能因为看关于心理学书籍比较少的原因,一些观点也不太好理解,甚至觉得一些观点有些不可理喻。书中有很多的故事,有些故事看上去荒唐,有些让人觉得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一:

“促使人类行动的动机,是个人对未来的期望(虚构),而不仅是他过去的经验,这个他所期望的生活目标虽然是虚构的,但却能使人按照自己的期望去行动„„很多人生活在梦想中,尽管不断的失败,却仍固执于自己的目标,把虚构出来的幻想当做了现实的生活。”这部分是第八页,代序中讲述阿德勒在融汇了怀亨格的意见后提出的观点。虽然代序中并为切入正题,但这段话让我很有感触。我想到了我从小到大的梦想,这些梦想由最初的夸大模糊,变得越来越切合实际越来越清晰,我想是时间用现实教会了我要踏实面对人生。我看了这段话马上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条消息,关于一个当代的范进,被人戏称为“高考王”的人的故事。

曹湘凡参加了13次高考,终于考进了一所专科院校读法律。已经41岁的他还在读大学。他年少时成绩优异,但第一次高考失利让他觉得无颜面对家人和邻人,他便一次一次的考。考了几次以后他结婚了,已经终止的高考人生又被妻子的话语重新引发了,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他靠给高三毕业生辅导过活,但却执意要做一名大学生,虽然可能大学毕业生挣钱还不如辅导员多。他的妻子在他大学入学那一天便生气的离开了他。

从阿德勒这本书的内容来分析,曹湘凡这些做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是他自身对生活的意义的理解,他认为生活的意义就是考学,“一切都遵循这个意义而行”。阿德勒在生活尺度中提到,“生活不完美,职业不尽心,朋友不多,生活是件痛苦的事”,我觉得形容他很合适。对他影响深刻的另一点是身边的人,阿德勒在十一章和十二章人和同伴及婚姻中讲述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阿德勒的许多病例都是对其施加无歧视的关心后才康复,其不正常的举动可以减轻或者消失,可见环境之重要。曹湘凡的家人邻人对他的态度,妻子的态度转变,我想都是促使他“一条道走到黑的”原因。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见这条消息第一感觉是气愤。别人都觉得这个人很有毅力,很值得佩服,但我不这么想。若说成功的人生是高挂在枝头的苹果,有人爬树有人爬梯,都会取得成功,但我觉得曹湘凡就是一个不会爬树却非要爬树的人。我觉得他后来追求的根本就不是大学,而是考大学。就像阿德勒的观点“很多人生活在梦想中,尽管不断的失败,却仍固执于自己的目标,把虚构出来的幻想当做了现实的生活。”

虽然我是有点不欣赏曹湘凡的举动,但是仔细思考,每个人都有这样一面,只不过表现的方面和强度不同罢了。有时候我自己对于某件事的执拗我自己都察觉不到,知道别人对我提问“为什么”,我才会去思考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怀亨格的“虚构理论”并不是处处都合理,但是的却是确确实是存在的。我们需要虚构目标,因为人不能没有“理想”,我难以想象没有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也许世界上没有能飞上天空的飞机,没有带来光明的电灯„„人类需要虚构,但绝对不能把追求虚构当做现实生活。

二:

“如果老师想吸引孩子的注意,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他在这种兴趣和它种兴趣都能获得成功。”

这段话是第七章学校的影响(培养孩子的合作兴趣)中的一段话,让我觉得很有启发性。阿德勒在第六章家庭生活中提到家庭中每个孩子年龄相差三岁最适宜,但是在学校环境中,孩子们都是一样的年龄,所以家庭中的一些规则并不适宜学校生活,学校更像是一个初等级的社会,一些孩子可能在入学后感到迷茫。

到了学校,孩子就不再是家里唯一或是少数的掌上明珠,他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产生不良情绪,自闭不愿意交流,对学校生活无兴趣。阿德勒也提出学校一直培养学生的竞争环境,在一些方面并不利于孩子成长,一次失败也可能会导致孩子失去兴趣。阿德勒的这段话给老师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了解。也许是因为班里孩子太多,大多时候我都觉得老师缺乏对孩子的了解,所以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对这种“无兴趣”严重的孩子进行多方面的优先了解,在孩子形成错误认识之前,导正他的方向。

我们作为教师要帮助孩子寻找他的闪光点,并通过这个为他树立信心,从而使他再多方面都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发展。积极的信心远胜于消极的督促。阿德勒在本章中也指出,沮丧会埋没天才,在学校统一规格的教育中很多孩子的个性化都被磨灭了。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帮助孩子保留一些有利于他发展的个性化因素,也就是选段中提到的“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他在这种兴趣和它种兴趣都能获得成功”。

我有过一些做家教的经历,那些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无反应”“不配合”。我感觉不到任何其智力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因为他“无反应”让我无法根据他的情况制定我的教学计划。阿德勒的这段话应该是改变这种孩子的方式,但是我作为家教很难实行,所以更希望朝夕相处的老师能为他们改善这种状况。

总结

阿德勒的这本书整体来讲并不深奥,没有太多让人看不懂的专业词汇。但对于他的一些

观点,例如关于学校教育(男女生),家庭关系方面的观点,并不适用于现代的学校和家庭,有些阿德勒提出的问题已经随着时代的开化而解决了,或者说有的不太适应于中国的教育模式。这本书的确是本好书,它的多方面分析,会给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带来不同的收获,帮助每一个读过他的人,超越自卑,走向成功!

第二篇: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7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总地来说,是一本实用类书籍,书中从头到尾都在叙述自卑产生的原因以及告诉人们如何帮助人们(尤其是儿童)克服自卑情绪的方法。

在作者看来,生命的意义就是:自我的提升;与社会的合作;两性关系的和谐,即:职业;社交和两性。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出问题了,那我们就很难认定他是一名成功人士,他也很难感觉到幸福。

由三项中有两项都是明显关于和他人合作的项目可以看出来,生命的意义其实是对社会的贡献,甚至自我提升一项都是要和他人合作我们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

人类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称之为人,由此来看,这个观点并不有失偏颇。

接下来便是自卑感和优越感的问题了,其实这都是源于童年时期家长或者教师对于孩子的态度所导致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就容易成长为一个优越感大于一般程度的人,就容易骄横跋扈,控制欲会强于一般人,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会用一切手手段来达到目的,这也就是很多熊孩子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而要是从小缺少父母的关注,或者父母过于强势,孩子就会往自卑的方向发展,其特点就是犹豫不决,难以担任领导职务。过于自卑的人和过于自负的人对于社会来说,都不是特别好的存在。

接下来作者还论述了青春期孩子出现的叛逆现象的原因和如何预防犯罪的原因。青春期孩子的身体趋于成熟,第二性特征日趋明显,大部分儿童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没有规划好,会出现对于未来的焦虑,除此之外还有成年之后想要独立的愿望。两种情感混杂在一起就出现了焦虑,因而会出现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因此一切的一切在书中都认为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人类的童年对人类的人格塑造要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有效果。

说了这么多,个人认为本书的最基础的知识便是你的经历不是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的原因,通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底层价值观方面的改进,失控的行为会恢复到正轨。也就是说:

反思日常生活适当的加以修正有助于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或许叫正常的生活?

就像富兰克林一样,富兰克林的童年也是非常不受重视的,他的父亲由于经济原因不让他上大学,在哥哥的印刷工棚上班还不受待见(老板老给他找一些麻烦),而且年轻时候的富兰克林言辞犀利,经常侮辱他的对手,因此也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

在这可以看出来,富兰克林这种言辞犀利,不顾一切都要激怒对手的行为方式,很可能和他小时候在家庭中的经历有关,由于缺少关注(其实这样有失偏颇,在他匿名在报纸上发表的时候,他的文章倍受当时各大家的称赞,不过这也是他去工作去的事了,富兰克林也许是用这种方式来获取关注,不过这也侧面印证了富兰克林激怒对手也可能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他的言辞犀利,差点丢失了性命。

不过有一些年岁的时候,富兰克林给自己制订了《13美德检视本》(我这么叫),就是上面有十三种好习惯的本子,每天对比自己的行为,最后,富兰克林成为了美国的开国元勋,美国宪法的制定人之一以及一百美金上的老爷爷。

我认为富兰克林就是一个由童年的不幸经历走向卓越的一个人,我猜测,富兰克林童年时期的过于自负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因而说他完成了超越自卑的过程。

我们有很多人,由于童年时期家庭的原因,导致了性格上或多或少有些不如意,不过这并不构成你要如此对待你下一代的理由,我们无法控制他人,只能专注于自己。

因而,走向超越的方法就是贡献他人,通过构建良好的两性关系,社会关系以及自我提升,身边的人会给予你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因为多一个敌人不去多一个朋友啦,我推测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

之前整理书单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书,于是我便顺手将其加入“我的书单”里,而今总算阅读完毕了。每天我都会利用一点琐碎的时间,在手机上翻阅着这本引发我好奇之心的书。

与此同时,我最近正在写一篇虚拟故事,故事的内容也与自卑相关。谈及“自卑”一词,我想,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拥有一颗自卑心,我也不例外。

那么,你是否在某个时候,因为自卑,整日胡思乱想过呢?你是否也在某个瞬间,因为自卑,羞于与他人说话?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因为自卑,我们总表露出许多的“不敢”。

不敢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自然地对视着,也不敢在老师提问问题时踊跃举手回答,更不敢勇敢地做最真实的自己,抑或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当然,这里的“不敢”并非指“敢”恣意妄为的对立面,也不是说一个人敢胡作非为就是不自卑的表现。恰恰相反的是,一个人越是为非作歹,不满的心态越是在他们心里作祟着。而那些不满,多半源于自卑。

书中也说到,有严重“自卑情结”的人,不一定都表现得安静、顺从、内敛,与世无争。自卑情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由此可见,一个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许他的心里正潜藏着不为人知的自卑情结。

然而,想要跨过自卑这道坎,宛如攀岩一座陡峭的山峰,但是,当我们到达了山顶之后,放眼一看,将会是一览纵山小。

每天都能多一些正能量,少一些负能量,对我们克服自卑心理也会有些许帮助。虽然我们无法将这样的心理一并清除掉,但我们可以从此多一份警惕,不让其一直干扰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

很多时候,自卑往往是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产生,自卑情结与负面情绪结合在一起,而后所带来的将是不可预想的结果。

其实,在我看来,一旦我们发现自己有自卑心理,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能直面它,而不是采取逃避的方式解决。因为,愈是逃避,就愈难以克服;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它。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应该把有自卑心的人当成异类来对待,毕竟有些自卑心的出现却是合乎情理的。谁都想做得很好,谁都想成为一个很棒的人,当别人比自己棋高一首的时候,或者自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我们往往会自卑起来。

既然如此,在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能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话,从而循序渐进,日后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

抛开“自卑”谈“优越”,倘若一个人自信过度,他将会迷失自我,甚至认为整个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

我曾读过木心先生的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是:

“没有自我的人的自我感觉都特别良好。”

因此,除了直面自己的自卑感,亦不要让自己持有过分的优越感。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

人或多或少地都有自卑情结。因为世上没有完人,与他人相比,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弱点和不足。有自卑情结并不可怕,关键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它。有的人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会理性地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信心百倍的努力奋斗,想法设法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克服不足,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不断地完善自我,取得人生的更大辉煌。有的人却杞人忧天,自认倒霉,沉浸在对环境、对社会、对他人的抱怨中,封闭隔离自己,最后萎靡不振,走向灰暗的人生结局。

当我们面对自卑时,该如何超越呢?该书作者奥地利的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人是社会的人,既然是社会的人,那就必须放到社会中去解决这些问题。给这种自卑赋予现实意义,并且把这种意义,建立在对他人有价值,对社会发展进步有益处中。在付诸行动中加强与他人合作配合,为了这个意义共同努力奋斗。这样,你才能超越自身的自卑情结,使得你的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

作者总结了制约人生的三大问题:第一,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必须适应地球环境,在地球的适应中生存。第二,我们与他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人相处。第三,人类有两种性别,男女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延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一个人如果可以将其人生意义定义为为他人和社会谋取利益,那他做任何事情都会先考虑他人。对他人对社会就不会冷漠,会更加感兴趣。这样,对职业、社会和婚姻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很好地处理好。并能够克服自卑,超越自我,战胜各种精神疾病,使人生光彩夺目。

当下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仅凭一个人单打独斗很难胜任一项工作的完成。这就需要团队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处处为他人着想,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婚姻家庭中也是如此。男女之间要地位平等,相互忠诚、相互信赖,要有责任感。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最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是最好的伴侣和朋友。这种感觉,需要你要实际行动去证明。如果一个人只考虑自己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而不愿意受约束于婚姻,更不愿意去为对方考虑。这样的婚姻终将会葬送在自己手中。

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本身的样子,都是用我们的认知经验和标准,经过大脑思维的过滤处理后作出的一种解释,它不是一种客观事实,而是我们的一种主观判断。而这种主观判断都是人们赋予一定的现实意义来感受出来的。其实我们的感受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一种解释。我们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主观解释后的世界。因此,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比事物本身更重要。要想使自己活得快乐,就要永远用快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不管世界和他人如何对待你。因为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环境,也无法改变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

第三篇: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这本书300多页,由于很多观点已经被吸纳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原则,文字流畅,直抵人心,所以花了半天就读完了。相比于读了好几遍的《梦的解析》,觉得前者更贴近生活,更能走进我们内心,真是一本好书!

阿德勒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而他的哥哥却各方面都超级优秀,阿德勒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边缘人,他对自卑情结的体会也就更深。

一、收获 《超越》留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阿德勒经常去酒馆广交朋友,他和朋友的聊天使他获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要了解一个人:看他追求的目标; 要改变一个人:就去修改他的目标。人们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生活目标,改变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东山再起。有无社会兴趣(对他人、社会关心;有贡献社会,帮助他人的意识)和合作精神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志。面对自卑,人的三种反应:(a自惭形秽,逃避沉沦b 极端自私自利c 克服自卑、追求实现的同时也照顾到别人的利益,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职业、亲情友情、爱情婚姻是培养健康人格的三个方面。我们一般没有受到过良好的“与人合作”的训练;受到的是自私自利的训练。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学会前者就没有进步(职业、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宗教徒对于“圣徒”的追求是获得优越感的一种方式;但不现实。整天祷告是对现实的逃避。心灵改变智力(和佛陀教育的“戒定慧”一致)哲学家需要经常离开社会才能思考和写作,但若缺乏对社会的兴趣就很危险。常识是合作的基础,有常识的人直面现实的问题,不逃避现实,因此几乎不做梦。

11善于合作的人是用勇敢和乐观的。天才是人类中最有合作精神的人。“虽不敢说守正不阿、有所不为的人一定能立即成功,但是可以断言,它能使其勇气不坠,并不失其自尊”。知道如何与人和谐的相处获得友谊的先决条件。在友谊中人学会如何推心置腹、体会别人的心情、感受。

作者在书中特别强调社会兴趣、合作精神对于健康人格、心理的必要,这让我好像听到了半个世纪前的一位智者在我耳边说:“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二、感悟:也许是因为班里孩子太多,大多时候我都觉得老师缺乏对孩子的了解,所以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对这种“无兴趣”严重的孩子进行多方面的优先了解,在孩子形成错误认识之前,导正他的方向。阿德勒在书里说道:“如果老师想吸引孩子的注意,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这种兴趣可以让他获得成功。”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学校一直在培养学生竞争的环境,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孩子成长,一次次的失败使学生失去兴趣,渐渐变

成边缘人。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孩子寻找他的闪光点,并通过这个为他树立信心,从而使他再多方面都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发展。积极的信心远胜于消极的督促。阿德勒在本章中也指出,沮丧会埋没天才,在学校统一规格的教育中很多孩子的个性化都被磨灭了。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帮助孩子保留一些有利于他发展的个性化因素,作为地理老师,对那些“无反应、不配合”的边缘人真是印象深刻,他们没有任何智力方面的问题,朝夕相处的老师能为他们改善这种状况。总结阿德勒的这本书,整体来讲并不深奥,却使我对边缘人有了更多理解。

第四篇:《超越自卑》读后感

《超越自卑》读后感

好久了,都不知道要写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读懂,只是在王湖的提醒下,才了解了阿德勒的一些理论,说说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吧。

1.合作与竞争:

阿德勒认为人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合作上的竞争,首先是合作,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要先体会合作。

合作,我理解的,就像是拼图,每一块都有缺口,也有优势,但是每一块都可以发挥作用。每个人既可以在合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在合作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无疑与阿德勒是相违背的,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从小孩子们就在各种“比”中生活,妈妈们在一起的讨论是哪个孩子说话早、哪个孩子长的高、哪个孩子学习努力……到了学校,更是显而易见的竞争状态。

竞争,如果不是基于合作的,带给有优势的人的,是一种觉得我比别人好的成就感,用这种方法来认同自己,这种感觉不是发自内心的,是来源于外部的;而对于没有优势的人,也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的感受,是一种否定的,我没有别人好的自卑感。这种否定的感觉从我们小的时候就带给我们很深的感觉,以致影响到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婚姻。很多时候,在婚姻中,我们在找一种强势的地位,“我需要他爱我比我爱他多”“我需要我说的话他能照做”“我做了这么多,他怎么做的那么少?”……我们忘记了我们应该是一种共同生活的状态,我们应该是合作的。如果丈夫擅长的不是细心的做家务,那么放手让他在工作中一展身手就是最大的支持;如果妻子擅长的不是与人交流,那么给她一个安静稳定的家庭来料理,就是给她一个最好的平台。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争夺权力,而没有思考我们该怎样分担婚姻中的各种事务。

对于孩子来说,在成长阶段,无条件的接纳,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本身的样子,就是一种合作,“顺”着他们成长,让他们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他们就具有了一种内心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后,就更容易接受竞争了,并且不容易在竞争中迷失。

2.着眼于未来:

一种心理学的观点是,人在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忽视会影响到他的未来,如果想要未来不受影响,必须进行弥补。而阿德勒认为应该着眼于未来,不用回头舔舐自己的伤口,只需要大步前行,让自己更强壮。这也是《正面管教》中“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来源。

修复伤口的过程,也许对成长是有用的,但是追寻伤口的过程,却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不能重头来过,即使找到原因,要么是无法更改,要么已经造成影响,都是一个否定自己的过程。何不积极关注于怎样改善,改善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自信的过程,是充满希望的。

第五篇:《超越自卑》读后感(推荐)

自卑是一场误会

不管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还是个体心理学,他们对个体的发展都持有一个共识:童年时期的社会经验已经决定了个体成年人的行为。我认为这个基本的观点是个体社会心理学的精髓,它指出了个体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和早期社会经验对个体成长的绝对影响力。这个说法让人惊喜的同时也令人感到残酷。试着回想一下,把时钟拨回你的童年,抛去那些软绵绵的美好回忆,肯定还有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苦涩记忆挥之不去,比如在童年时期你是否因为成绩差而产生过厌学的情绪,是否因为动作笨拙而害怕体育运动,是否因为别人的指指点点而产生自卑心里。如果不幸的你拥有这些令人不堪回首的记忆,而且你深深的认为那些早年的生活经验给你的性格成长带去了许多麻烦,让你走了许多弯路,或者到现在都无法自拔,我一点都不认为你在夸大其词,我只会对你表示同情和惋惜,同样也对那个曾经因为环境而产生自卑的我。

作为一个自卑的受害者,当你试着去寻根溯源、对此想探一究竟的时候,我确信你是在做非常正确的事情。通常许多自卑者喜欢把注意力投向成功学或者心灵鸡汤一类的书籍,我能明白他们急需重拾生活的勇气,但是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首先自卑者必须提取勇气去面对自卑,一旦你有逃避心里或者期待通过各种表面的形式去掩饰它,那样不过是掩耳盗铃。要想彻底征服一个东西你必须足够了解它,自卑也是一样的。读完《超越自卑》,我想那些曾经深受自卑困扰的人,必定会长嘘一口气,可以说是释然,也带着那么一点惊喜,起码我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点惊喜。惊喜的结论是:自卑是一个偶然事件的结果。你终究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误会,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这种偶然的误会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同样基于一种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是指童年时期的我们对所遭遇的经验和社会、家庭环境的不可选择性和随机性。必然性是指任何个体在幼年时期的心灵就已经具备感知能力,但是尚未成熟,正是由于这种尚未成熟但同样具备感知能力的特点,个体的心灵一旦遭遇到过于沉重和不相匹配的社会经验时,便会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经验和心灵感知的不相匹配是造成这一切的元凶。自卑者都是无辜的,这取决于自卑形成的偶然性,自卑完全不能体现个体在个人能力上的差异,所以自卑者由于自卑情结而产生自我否定的意识也是一场误会。这样一个结论的得出可能会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被表象所迷惑,童年时期的心灵过于柔弱而且缺乏理性,而环境却是那么的野蛮完全无法顾及到幼年时期的心灵。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笑的是,读小学一年级的我曾经因为学自行车被父亲斥责和被同龄人嘲笑,在高中甚至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让我怀疑自己的运动天赋,一致于害怕体育课。同样的经验不仅在幼年时期,青春期的很多少年少女因为爱情的受挫而否定或者逃避爱情的例子比比皆是。哪怕是经历丰富的成年人,也会因为生活的受挫而对生活产生厌烦逃避的态度,这跟幼年时期形成自卑感的机制颇有相似之处。某些经验让我们的优越感受挫,从而让我们对生活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从这一点上来讲,作为个体的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事业受挫而否定世界,因为爱情受挫而否定婚姻,因为交友受挫而否定友情。我总认为个体在提取经验意义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

与自卑的相遇在我看来是一场误会,同时也是一场残酷的消耗,它让我们错误的认识并对待生活,让我们错失了美好的东西比如时间、生活的乐趣。然而这一切我们都没法申诉,只能憋在心理。仿佛你跟一个女人谈恋爱,到最后发现她是一个女骗子,而你年华已逝。阿德勒和弗洛伊德都认为幼年时期的遭遇已经决定了成年人的行为和对生活遭遇的反映。这种说法同样残酷,但是他们并不是借此来说明我们没法改变自己,要真是这样,那生活就太没意思了。其实自卑的个体还是具备超越自卑的能力和可能性的,这也就是这本书带给自卑者最好的福音。其实,不论是否被自卑所困扰,我认为个体都拥有超越环境和经验束缚的能力,而实现这种超越在我看来是个体的最高理性和价值的体现。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我完全不能认同阿德勒先生将合作视为生活的唯一且正确的意义。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认识已经深入到本书的每一个角落,而作为一本心理学书籍,参入过多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认识,会影响到其理论本身的严谨性。如果我们接受阿德勒把自卑定义为无法解决问题所产生的产物,那么人人都有自卑似乎也是言之有理,而且自卑永远无法完全消除,它只能一个个被克服,就像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一种需求次被满足另一个种需次会顶替上去。然而,对我们来说,需要做的就是正确的认识自卑,认识到它的偶然性和我们认知的局限性,从而克服它,当你获取了第一个克服自卑成功的经验,那么你就能比较容易克服由下一个问题而产生的自卑情绪,这种正向的良好的循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面对生活。永远不要被一种自卑或是童年早期的自卑所捆死,我们需要试着突破它,找到生命的补偿,这种补偿将给予我们面对下一个问题的勇气和信念。

下载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有......

    《超越自卑》读后感5篇

    《超越自卑》一书的作者A·阿德勒。在该书里,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大全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是阿弗雷德·阿德勒。书中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自卑与超......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5篇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忘了是哪儿听到的,......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9篇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可能我对好多事物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比如“自卑”这个词,本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贬义词呀,可当我看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后,它告诉我,这只......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每个人心中都有潜在的自卑感对于自卑,阿德勒给出的定义是:当一个遇到问题,如果他没有能力采取应对措施,并且坚信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此时出现的便是典型的自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生命意义:阿德勒通过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生命意义,必须建立在与他人合作,并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基础上,这也正是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