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忠诚协议法律效力探析5篇

时间:2019-05-15 01:1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夫妻忠诚协议法律效力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夫妻忠诚协议法律效力探析》。

第一篇:夫妻忠诚协议法律效力探析

婚姻法与继承法作业

第1题:夫妻忠诚协议法律效力探析

答:通过本次对夫妻忠诚协议相关内容的学习,系统了解了夫妻忠诚协议在法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可以看出,对夫妻忠诚协议的学习和探讨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夫妻忠诚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在婚前或者婚后,自愿制定的有关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遵守婚姻法所倡导的夫妻之间相互忠实的义务,如果违反,过错方将在经济上对无过错方支付违约金、赔偿金、放弃部分或者全部财产的协议,或者是协议双方不得离婚或以其他限制人身行为的约定来预防某一方出现此类“不忠”的行为。现实生活中还有以保证书、认罪书等多种协议形式的存在。对此,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关于夫妻忠诚协议是否有效,学术和实践中一直以来有两种观点存在:第一种持赞成意见的观点认为,夫妻忠实义务是婚姻关系最本质的要求,婚姻关系可通过这种类似协议起到保护弱者的作用。忠诚协议实质上正是对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实义务的具体化,完全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协议内容未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也未损害他人利益,因而当然有效,应受法律保护。第二种持反对观点的认为,夫妻忠诚协议无效。其认为婚姻法第四条所规定的忠实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夫妻一方以此道德义务作为对价与另一方进行交换而订立的协议,不能理解为确定具体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故夫妻忠诚协议不产生法律效力。

此外,持反对意见者还认为,我国《婚姻法》在第四条中明文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夫妻忠诚协议中所约定的补偿金或违约金,其本质是违反忠实义务的一方向无过错方支付的侵权损害赔偿金,因为违反忠实义务一方侵犯了无过错方的配偶权,而通过协议预先确定今后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数额,是与基本法理相违背的。此外,我国法律并未将婚外恋通奸等

不道德行为作为违法行为。夫妻双方在订立夫妻忠诚协议时,绝大部分是自愿的,在订立协议时也许双方当时的本意都是想要维护家庭稳定,同时促使双方保持高尚的情操,双方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很好地按协议办事。然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感情状况和道德素养难免会发生变化,难免就会出现客观上的感情破裂。如果忠诚协议有效,就等于将一方的婚外恋通奸等不道德行为作为一种违法行为纳入法律规制的内容,显然不符和我国明确法律的规定。

通过上述两种观点的探讨,我个人认为之所以法律界长期以来对夫妻忠诚协议存在着诸多争议,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很难从源头或者标准的角度去约束哪些协议是有效或者无效的,因为这里面夹杂了太多的非客观因素,可以说很多时候难以断定对错。不过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本人赞同合法合理范围内的夫妻忠诚协议是应该具有法律效力的。

综上所述,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结合法律的规定,婚前双方的“忠诚协议”在不涉及夫妻双方的人身关系,不违反我国《婚姻法》等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时应具有法律效力,否则便会因为违反法律基本原则而无效。虽然目前大部分情况下,夫妻忠诚协议由于合同要件成立的瑕疵和判定事实的不完整,很多时候欠缺了法律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收到社会舆论约束和道德规约下运作的中国式家庭来说,夫妻双方理解、信任以及忠诚是维持稳定谐的家庭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夫妻忠诚协议有它存在的现实基础。

第2题: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能否当然取得股东身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能否当然取得股东身份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框架。

当然,在司法实践中有关股东资格继承的实现程序和相关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合法继承人继承股东资格程序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对于股东资格继承的问题,旧公司法并无规定,学术界和司法界对于股东资格是否能够继承的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反对股东资格继承的观点强调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认为公司得以成立和延续,有赖于股东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依赖,因此,继承人通过继承取得股东地位,必须经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其依据是旧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转让的有关规定,即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但新《公司法》第76条的规定对于股东资格的继承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对这一实践中的争议问题给出了定论,即“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只要公司章程没有相反规定,自然人股东的合法继承人即依法定而取得股东资格。应该说,这一规定并不是对有限公司“人合性”的破坏,因为法律(第76条的但书部分)允许公司股东基于有限公司的人合性在公司章程上就股东资格继承问题作出排除性规定。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那么,自然人股东死亡的,其合法继承人对该自然人股东的股东资格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的自然人股东)死亡时开始。也就是说,继承人自继承开始以后,无须再征求其他股东的意见便可继承被继承人的地位,成为公司股东。只要公司的其他股东没有相反证据证明继承人为非法继承,死亡股东的合法继承人自该股东死亡之日起当然取得股东资格。

《公司法》第76条规定可以继承股东资格的是死亡股东的合法继承人。依据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只要其未丧失继承权,均为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死亡股东的公司股东资格。合法继承人可以放弃对股权和股东资格的继承。多个合法继承人可同时主张股东资格的继承。

第二篇:“夫妻忠诚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忠诚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2005-08-15 10:34 人民法院报 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案情]:

某甲(男)与某乙(女)于2002年6月结婚,双方于2002年7月签定了一份协议,其主要内容为:任何一方都要洁身自好,不得发生婚外性行为,否则违约方应向对方补偿名誉损失费及精神损失费30万元。2003年8月,某甲与她人发生男女关系,被妻某乙发现。不久某乙起诉离婚,主张夫妻平分财产的同时,要求某甲按协议另补偿某乙30万元。法院经过审理,确认双方达成的忠诚协议合法有效,判决某甲支付某乙“违约金”30万元。

[法院据以判决的理由]:

1、婚姻法第四条已明确规定夫妻有忠实的义务。违约赔偿的“忠诚协议”,实际上是对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实责任的具体化,完全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所以应该而且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

2、“忠诚协议”内容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也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双方在协议中体现的是各自的真实意愿,并且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签约,法律就应该认可它。它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因此有效。

3、婚姻法允许夫妻双方可以自己约定财产的处理方式,拥有对财产的处理权。

4、婚姻法也规定,如果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非法同居等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那么,该院这种判决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呢,亦即夫妻忠诚协议是否有效呢?

[评析]笔者认为,这种协议是无效的。理由如下:

1、协议内容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可见,人身自由是法定权利而不是约定权利。因此,通过人为约定的方式来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是不合法的。与情投意合的异性自愿发生性行为,属于人身自由权之一,是一种基本权利,高于其它权利。不能因为要保护其它权利而限制这一基本权利。任何强行限制这

些基本权利的行为,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均是违背宪法的。夫妻忠诚协议,其实就是通过一纸协议,将夫妻双方一些基本人身权利特别是人身自由给予限制甚至是剥夺,就其本质而言,是违背宪法的。违法的民事行为,是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同时,人身权既然是法定权利,就只能依从法定,而不能由当事人任意约定,亦即不能通过协议来调整。再者,从定约权的角度而言,“忠诚协议”也是无效的。因为法律允许夫妻对财产关系进行约定,但并不允许通过协议来设定人身关系。适用《合同法》或《民法通则》中确认合同是否有效的条款来判断有关人身自由方面协议是不是有效,显然属于适用法律不当。

2、夫妻相互忠实并不是强制性的法定义务。

《婚姻法》第四条所规定的是“夫妻应当相互忠实”,而非“必须忠实”。“应当”意在提倡,只有“必须”才是法定义务。当然,从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出度出发,《婚姻法》已将严重违背夫妻忠诚义务对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作了严格而具体的列举,即: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除此之外的不忠实,是一些轻微的不忠实,属于道德的调整范畴,不在法律的强制调整范围之内。协议所指的婚外性行为,并不在列举之中,判定“不忠赔偿”显然扩大了对法律的解释。

3、确认夫妻忠诚协议有效,将严重损害部分公民的基本人身自由。

应当说,夫妻双方在订立夫妻诚协议时,绝大部分是自愿的,在订立的当时,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许双方当时的本意都是想要维护家庭稳定,同时促使双方保持高尚的情操,这种协议的订立,是与当时双方的感情状况和道德素养分不开的,在当时,双方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很好地按协议办事。然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感情状况和道德素养难免会发生变化,如果双方的感情恶化了,或者一方的道德素养降低了,甚至说一方的性能力降低无法满足对方了,难免就会有一方移情别恋,这时,夫妻忠诚协议就成了个人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牢笼。如果这种协议有效,这种人就将生活在极度痛苦之中。

如果用法律对“婚外恋”予以惩罚,这种无区别的强制性调整,是不符合客观现实的,夸大了道德在法律领域的渗透力,而且也极易禁锢个人对幸福以及自由的追求,轻视个人应有的基本权利,这样的法律本身是不道德的。同时,法律也不能过分地涉足人们的内心世界,用法律去束缚人们的感情未免太牵强了,4、夫妻忠诚协议中的补偿并不是婚姻财产约定,而是一种损害赔偿,不能约定,只能依法据实计算。

婚姻法也确实规定了婚姻双方可以对婚前婚后财产归属进行约定,这种约定所指的财产,应是具体有所指的,亦即某个或某类财产,其归属在约定时即已定到具体的某个人;夫妻忠诚

协议中所议定的补偿,则是将违约者有所有权的财产补偿给了对方,与夫妻约定财产归属有本质的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夫妻忠诚协议中所议定的补偿,其本质是损害赔偿,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赔偿。且不说《婚姻法》已将应赔偿的情形作了严格的规定,即使是扩大了应赔偿的情形,通过协议预先确定今后可能发生的违背协议后的损害赔偿额,也是与基本法理相违背的。这是因为,损害赔偿是以损害事实为基础,其数额不能由双方当事人预先约定。损害赔偿适用填补原则,数额上应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进行计算,当事人有多大损失就赔偿多大损失,而不是凭空想象。

综上所述,夫妻忠诚协议是无效的。

另有学者撰文认为,夫妻忠诚协议变换形式后有效,即约定一方违背夫妻忠诚义务时,婚内某项具体的财产归另一方所有。这种协议,其本质与前面所述夫妻忠诚协议是一样的,也同样无效,表现形式的变化,并未导致本质的变化,不能因为表现形式的变化,使得无效的协议变为有效。

(作者:李伟 单位:湖北省咸丰县人民法院)

第三篇:夫妻忠诚协议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忠诚协议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 独钓寒江雪 ]

夫妻忠诚协议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独钓寒江雪

【要点提示】 原告与被告在婚姻存续期间签订夫妻忠诚协议,约定如一方道德品质出现问题,向对方提出离婚,须赔偿对方精神损失费和青春损失费30万元。该忠诚协议应当受法律保护,但协议约定的青春损失费因违反公序良俗而不应得到法律支持。

【案情】

原告(反诉被告):王某。

被告(反诉原告):赵某。

1999年4月,王某、赵某经人介绍相识.同年8月11曰在某市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001年4月30日.生育一子,取名王奇(化名)。双方婚前感情较好,婚后感情一般。2001年1月1日,王某与赵某签订协议书一份,协议约定: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爱护对方,彼此忠诚对待。如一方道德品质出现问题.向对方提出离婚.必须赔偿对方精神损失费和青春损失费共计人民币30万元。2004年秋,双方因家务琐事生气,王某离家在外租房居住,分居至今。分居期间,赵某发现王某与一女子有婚外情,并提供了照片和录音资料等证据予以证实。

2005年3月21日。王某曾提起诉讼,要求与赵某离婚。某市人民法院于2005年4月21日作出(2005)新民初字第490号民事判决:不准原告王某与被告赵某离婚。2005年12月20曰,原告王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赵某提起反诉.要求王某赔偿精神损失费15万元。后王某提出撤诉申请,某市人民法院准予王某撤诉,并以双方婚姻关系未解除,在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赵某提起损害赔偿请求,依法应当驳回赵某的反诉为由.于2006年4月24日作出(2006)新民初字第180号民事裁定:

一、准许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撤诉。

二、驳回被告(反诉原告)赵某的反诉。

2007年,王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要求:1.解除与被告赵某的婚姻关系:2.婚生子王奇由原告抚养;3.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针对王某的诉讼请求,赵某提起如下反诉要求:1.判决与王某离婚;2.婚生子王奇由我抚养,王某承担抚养费;3.依法分割共同财产:4.王某依约支付违反忠诚协议的违约金(即双方约定的精神损失费)15万元。

【审判】

某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赵某双方婚前基础较好,婚后感情一般。后因家庭琐事生气,双方自2004年分居至今.经本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仍没有和好,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且双方均要求离婚,应准予双方离婚为宜。婚生子王奇长期随赵某生活,从有利于王奇健康成长考虑,由赵某抚养为宜。王某当庭陈述其月工资为1400元,赵某对此未能提供反证,故对王某的陈述予以采信,王某应每月按其月工资的25%支付抚养费,即350元。双方婚前财产各归各有;双方争执的位于某市金华街二巷15号独家小院.因未经有关部门确权,本案不予一并处理。对其他双方没有异议的婚后共同财产依法予以分割。王某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总额为13734.61元.赵某的住房公积金为2080.84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当取得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应当依法予以分割。故王某应当给付赵某他应得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中的5826.87元。王某在与赵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同居,使赵某在精神上遭受本不需要其承担的烦恼和伤害,赵某作为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结合本案实际情况及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精神损害费酌定为3万元。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二)》第11条之规定,判决:

一、准予原告王某与被告赵某离婚。

二、婚生子王奇由被告赵某抚养,原告王某应于本判决生效后每月负担王奇的抚养费350元,于每年的12月30日前向赵某支付当年的抚养费4200元;待王奇成长至能独立生活时,随父随母生活由其自愿选择。

三、原、被告婚前财产各归己所有;婚后共同财产依据原、被告需求进行相应分割。

四、反诉被告王某应当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支付反诉原告赵某精神损害费3万元。

五、反诉被告王某应当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支付反诉原告赵某他应得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中的5826.87元。

六、驳回原告王某、反诉原告赵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宣判后,赵某不服一审判决,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程序有误,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某市人民法院重审。

重审期间,反诉原告赵某变更原审第三项诉讼请求为:王某依约支付我精神损失费30万元。王某辩称,同意离婚,孩子归我抚养,双方承担抚养费,分家协议和忠诚协议不合法,不应支持。

某市人民法院经重审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财产分割正确,忠诚协议系原、被告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了实现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爱护对方,彼此忠诚对待的目的才签订的,该协议书系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应当认定有效。双方分居期间王某与其他女人产生婚外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使赵某遭受精神伤害.王某违反协议约定。亦违反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的法律规定,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对无过错方赵某予以赔偿。但赵某主张青春损先费不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不予支持。结合本案的实际情况以及王某收入状况和本地的生活水,精神损失酌情认定15万元。综上所述。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婚姻法第四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1条之规定,判决:王某应当赔偿赵某精神损失15万元,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结清;其他基本与一审判决内容一致。

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评析】

一、夫妻忠诚协议合法有效

所谓夫妻忠诚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在结婚之时或者结婚以后签订协议,约定一旦一方有婚外通奸行为等违反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的忠实义务时,双方中任何一方如果提出离婚,在离婚之时,遵守忠实义务一方的配偶有权依据双方约定的忠实协议要求违反忠实义务一方支付违约金或精神损害赔偿款的协议。关于夫妻忠诚协议是否有效,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有以下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夫妻忠实义务是婚姻关系最本质的要求,婚姻关系稳定与否,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此。忠诚协议实质上正是对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实义务的具体化,完全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协议内容未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也未损害他人利益,因而当然有效,应受法律保护。

第二种观点认为,夫妻忠诚协议无效。理由是:第一,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的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是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第二,夫妻忠诚协议损害公民的基本人身自由;第三,忠诚协议内容违法;第四.夫妻忠诚协议违反损害填补原则。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即夫妻忠诚协议有效,应当受法律保护。理由如下:

(一)夫妻忠诚协议符合民法通则中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规定。按照法律适用的原则,夫妻忠诚协议案件属于婚姻纠纷案件,应当首先考虑适用婚姻法,然而婚姻法中并没有关于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的规定。另外,合同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故夫妻忠诚协议也不受合同法调整。那么,夫妻忠诚协议案件究竟应当如何适用法律?笔者认为,夫妻忠诚协议本质上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第四章第一节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相对于民法通则第四章第一节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而言,婚姻行为和合同行为是具体的、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其在婚姻法和合同法中有具体的、详细的规定,在适用法律时应当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则.首先适用婚姻法或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只有当适用特别法无法解决问题时,才能适用民法总则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由于本案中的忠诚协议在民事特别法中没有相应的规定,只能适用民法通则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以下三个要件方产生法律效力: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本案中,王某和赵某均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鉴订夫妻忠诚协议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且夫妻忠诚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也不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并且约定的赔偿数额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本案中的夫妻忠诚协议应当有效。

(二)夫妻忠诚协议符合婚姻法的立法宗旨。

婚姻法第四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夫妻忠诚协议实际上是对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实义务的具体化,完全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对缔约双方均有较强的约束力和震慑力,有助于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所以应该而且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

二、夫妻忠诚协议无效的理由不成立

另有观点认为,夫妻忠诚协议应当无效,笔者认为无效的理由大多无法律根基无从成立,下面逐一分析。

(一)关于夫妻忠实义务是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

有人认为,婚姻法第四条所规定的忠实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对此理论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夫妻一方以此道德义务作为对价与另一方进行交换而订立的协议,不能理解为确定具体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故夫妻忠诚协议不产生法律效力。笔者认为,法律是显性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法律与道德之间本就无泾渭分明的界限。即使婚姻法第四条所规定的夫妻忠实义务并非权利义务规范,而是一种倡导性规范,也不妨碍夫妻双方为赋予忠实义务以法律强制力而自愿以民事协议的形式将此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只要此种协议不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法律就应当承认其效力。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形很多:孩子不慎落水,旁观者仅在道德上负有施救义务,家长

可通过发布悬赏公告,许以重金,与潜在施救者建立法律上之权利义务关系,将此道德问题纳入法律框架内解决;夫妻离婚,孩子归女方抚养.祖父母若行使探视权,女方在道德上有配合义务,此时双方当然可通过协议约定探视孩子的次数和时间.将该道德义务法律化。对于上述道德义务法律化的典型情形,依据意思自治原则。法律当然应当承认其效力。

(二)关于夫妻忠诚协议损害公民的基本人身自由

有人认为,夫妻双方在订立夫妻忠诚协议时,绝大部分是自愿的,在订立协议时也许双方当时的本意都是想要维护家庭稳定,同时促使双方保持高尚的情操,双方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很好地按协议办事。然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感情状况

和道德素养难免会发生变化,如果双方的感情恶化了。或者一方的道德素养降低了,甚至说一方的性能力降低无法满足对方了,难免就会有一方移情别恋。.这时,夫妻忠诚协议就成了个人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牢笼。如果这种协议有效,这种协议下的人就将生活在极度痛苦之中。如果用法律对婚外恋予以惩罚,这种无区别的强制性调整,是不符合客观现实的,夸大了道德在法律领域的渗透力,而且也极易禁锢个人对幸福以及自由的追求,轻视个人应有的基本权利,这样的法律本身是不道德的。

笔者认为。夫妻相互忠实是婚姻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以性爱为基础的婚姻。具有排他性和专一性,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偶双方是否相互忠实。已婚人士应该在性生活上保持专一,排除与配偶外异性的性关系。自觉地将自已的性要求和性行为纳入婚姻道德要求之下。因此,已婚人士并不享有完全的性自由,其性自由是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约束的,即法律只承认其与配偶之间的性自由,而对于其与配偶之外异性的性自由.法律持排斥和否定态度.这一点从婚姻法第四条关于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和第四十六条无过错方对过错方的精神损害索赔权的规定中能够得到印证。既然法律并不承认已婚人士与配偶外异性的性自由,又何谈夫妻忠诚协议会损害公民的基本人身自由呢?

对于忠诚协议会成为夫妻感情破裂后个人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牢笼的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当夫妻感情因性格不和等原因而破裂时.夫妻一方或双方应当尽早离婚,而不是去婚外寻找感情寄托。当夫妻双方纯粹因性格不和而离婚时,夫妻忠诚协议并不会发生效力,忠诚协议并不会成为个人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牢笼,夫妻忠诚协议发生效力之时,也就是一方违背忠实义务发生婚外性行为之时。违背忠实义务一方明知忠诚协议的存在.仍然与婚外异性发生性关系,即使其的确因此而使生活陷入极度痛苦之中,也不值得为其同情,正如犯罪分子也会因犯罪行为而使生活陷入极度痛苦之中一样,这是其自作自受,为自己的行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三)关于忠诚协议内容违法

有人认为,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与情投意合的异性自愿发生性行为,属于人身自由权之一,是一种基本权利,高于其它权利,不能因为要保护其它权利而限制这一基本权利。任何强行限制这些基本权利的行为,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均是违背宪法的。夫妻忠诚协议,其实就是通过一纸协议,将夫妻双方一些基本人身权利特别是人身自由给予限制甚至是剥夺,就其本质而言,是违背宪法的。违法的民事行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笔者认为,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性自由)不受强行限制,任何人不得强行限制或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公民不能对其人身自由进行必要的处分或利用。事实上。公民对自己的身体享有支配权和处分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法律许可的限度内自由处分自己的人身自由。比如,一旦公民与他人签订雇佣合同或劳动合同,其在工作时间内的人身自由就受到限制;再如,当下一些人有偿为他人提供陪同逛街,陪同旅游,陪同聊天等服务,同样是服务提供者在对自己人身自由进行合理利用和处分的表现。夫妻忠诚协议正是已婚公民对自己的性自由进行自愿限制和约束的体现,这种限制完全是夫妻双方合意的结果,完全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符合婚姻法关于忠实义务的规定,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只要缔约过程中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该协议就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四)关于夫妻忠诚协议违背损害填补原则

有人认为,夫妻忠诚协议中所约定的补偿金或违约金,其本质是违反忠实义务的一方向无过错方支付的侵权损害赔偿金(违反忠实义务一方侵犯了无过错方的配偶权),而通过协议预先确定今后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数额,是与基本法理相违背的。这是因为,侵权损害赔偿适用填补原则.其数额应当根据损害事实,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进行计算,而不能由双方当事人预先约定。

笔者认为,夫妻忠诚协议中所约定的补偿金或违约金,其本质的确是违反忠实义务的一方向无过错方支付的侵权损害赔偿金。但对于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能否由双方当事人预先通过协议加以约定,目前观点并不统一。笔者认为,侵权损害赔偿应当遵循损害填补原则只是法官在确定侵权赔偿数额时应遵循的规则.而该规则对当事入并无强制力。众所周知,意思自治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司法实践中许多侵权行为发生之后双方当事人就具体赔偿数额进行协商,并达成了高于或低于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协议,法官并不会因其违反损害填补原则而否定其效力。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预先约定侵权赔偿数额与侵权行为发生之后协商赔偿数额,除了缔约时间不同之外,并无实质区别,二者均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根据当事人约定高于法律规定之民法基本原则,法律应当承认该约定的效力。

三、关于双方协议约定的青春损失费应否支持

关于本案中双方协议约定的青春损失费应否支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青春损失费虽然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夫妻双方可以自主约定,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应当支持;另一种观点认为,该约定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约定无效。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是: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基本规律,青春的流逝、生命的衰老并不会因婚姻状态等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延缓或停滞,青春流逝、生命衰老与侵权行为之间并无因果关系;青春流逝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不可逆转的生命规律,没有必要、也无法弥补和挽回.故青春的流逝并非侵权行为法意义上的损失,无须用金钱进行赔偿。综上,本案中双方关于青春损失费的约定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该约定无效。原告请求青春损失费的请求不应支持。

原载于《人民司法 案例》2009年第22期(总第585期),发表时略有改动,此为原版.

第四篇:夫妻忠诚协议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忠诚协议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要点提示】 原告与被告在婚姻存续期间签订夫妻忠诚协议,约定如一方道德品质出现问题,向对方提出离婚,须赔偿对方精神损失费和青春损失费30万元。该忠诚协议应当受法律保护,但协议约定的青春损失费因违反公序良俗而不应得到法律支持。

【案情】

原告(反诉被告):王某。

被告(反诉原告):赵某。

1999年4月,王某、赵某经人介绍相识.同年8月11曰在某市民政局办理手续。2001年4月30日.生育一子,取名王奇(化名)。双方婚前感情较好,婚后感情一般。2001年1月1日,王某与赵某签订协议书一份,协议约定: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爱护对方,彼此忠诚对待。如一方道德品质出现问题.向对方提出离婚.必须赔偿对方精神损失费和青春损失费共计人民币30万元。2004年秋,双方因家务琐事生气,王某离家在外租房居住,分居至今。分居期间,赵某发现王某与一女子有婚外情,并提供了照片和录音资料等证据予以证实。

2005年3月21日。王某曾提起诉讼,要求与赵某离婚。某市人民法院于2005年4月21日作出(2005)新民初字第490号民事判决:不准原告王某与被告赵某离婚。2005年12月20曰,原告王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赵某提起反诉.要求王某赔偿精神损失费15万元。后王某提出撤诉申请,某市人民法院准予王某撤诉,并以双方婚姻关系未解除,在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赵某提起损害赔偿请求,依法应当驳回赵某的反诉为由.于2006年4月24日作出(2006)新民初字第180号民事裁定:

一、准许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撤诉。

二、驳回被告(反诉原告)赵某的反诉。

2007年,王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要求:1.解除与被告赵某的婚姻关系:2.婚生子王奇由原告抚养;3.依法分割。

针对王某的诉讼请求,赵某提起如下反诉要求:1.判决与王某离婚;2.婚生子王奇由我抚养,王某承担抚养费;3.依法分割共同财产:4.王某依约支付违反忠诚协议的违约金(即双方约定的精神损失费)15万元。

【审判】

某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赵某双方婚前基础较好,婚后感情一般。后因家庭琐事生气,双方自2004年分居至今.经本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仍没有和好,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且双方均要求离婚,应准予双方离婚为宜。婚生子王奇长期随赵某生活,从有利于王奇健康成长考虑,由赵某抚养为宜。王某当庭陈述其月工资为1400元,赵某对此未能提供反证,故对王某的陈述予以采信,王某应每月按其月工资的25%支付抚养费,即350元。双方各归各有;双方争执的位于某市金华街二巷15号独家小院.因未经有关部门确权,本案不予一并处理。对其他双方没有异议的婚后共同财产依法予以分割。王某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总额为13734.61元.赵某的住房公积金为2080.84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当取得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应当依法予以分割。故王某应当给付赵某他应得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中的5826.87元。王某在与赵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同居,使赵某在精神上遭受本不需要其承担的烦恼和伤害,赵某作为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结合本案实际情况及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精神损害费酌定为3万元。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二)》第11条之规定,判决:

一、准予原告王某与被告赵某离婚。

二、婚生子王奇由被告赵某抚养,原告王某应于本判决生效后每月负担王奇的抚养费350元,于每年的12月30日前向赵某支付当年的抚养费4200元;待王奇成长至能独立生活时,随父随母生活由其自愿选择。

三、原、被告婚前财产各归己所有;婚后共同财产依据原、被告需求进行相应分割。

四、反诉被告王某应当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支付反诉原告赵某精神损害费3万元。

五、反诉被告王某应当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支付反诉原告赵某他应得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中的5826.87元。

六、驳回原告王某、反诉原告赵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第五篇:浅析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

浅析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

摘要:随着生活观念、恋爱观念、婚姻观念的变革,夫妻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维护夫妻关系,预防另一方的出轨等可能破坏婚姻关系稳定的行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签订“忠诚协议”以约束对方,但是夫妻关系不同于普通的单一民事关系,这种披着“契约”外衣的协议不能当然的认定为有效,同样也不能一概认定为无效,而应该根据其具体内容和性质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来认定其效力。本文从一个现实的案例出发,引出忠诚协议的效力问题,并详细论述忠诚协议的效力认定。

关键词:夫妻忠诚协议 效力认定 契约自由

由于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恋爱观和婚姻观也不断在发展和变化,婚姻不仅仅只是感情的结果,人们更多考虑的是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同时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升高,婚姻双方对婚姻的不安全感也在不断攀升,此时夫妻忠实的重要性得到加强和重视,而限制忠诚的条件却从感情发展到了经济,权利等方面。此时单纯的道德调整无法满足当事人对于夫妻忠实的要求,夫妻忠诚协议应运而生。但是夫妻关系不是普通的买卖关系,显然不能以普通的契约自由解释,但是忠诚协议的签订是夫妻间自由选择的行为,基于婚姻自由等基本原则,也不能一概认定为无效。

一、夫妻忠诚协议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案例1[1]:2009年5月,蒋某偶然发现丈夫韩某与李某(女)存在暧昧关系,出于对今后生活的考虑,双方协商签订了一份夫妻忠诚协议。协议中约定:夫妻双方应当相互忠诚,洁身自好,若一方在婚姻期间背叛对方与他人发生婚外情,必须支付30万元补偿金。2013年1月6日,蒋某在家中发现了丈夫韩某与李某的不轨行为,遂至法院起诉离婚,并要求韩某按照夫妻忠诚协议补偿自己三拾万元。韩某表示同意离婚,但认为夫妻忠诚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拒绝补偿三拾万元。法院认为蒋某与韩某签订的夫妻忠诚协议是对婚姻法抽象的夫妻忠实义务的具体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并未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也没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认定协议有效,支持蒋某的诉讼请求。

案例2[2]:2000年王某(男)与赵某(女)登记结婚,婚后二人感情一般。2001年1月1日王某与赵某签订一份协议书,约定: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爱护对方,彼此忠诚相待。如乙方道德品质出现问题,向对方提出离婚,必须赔偿对方精神损失费和青春损失费共计人民币三十万元。2004年,双方因琐事发生矛盾,王某离家在外租房居住,二人分居期间,赵某发现王某与一女子有婚外情,并提供了照片和录音等证据予以证实。2005年3月,王某曾提起诉讼要求离婚,法院判决不准。2007年,王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赵某反诉要求王某支付协议约定的三十万元,此案经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后,原审法院作出最终判决,部分支持了赵某的诉讼请求,判决王某赔偿赵某十五万元。

由以上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可以看出,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问题已经是婚姻诉讼中重要、疑难的问题,对于夫妻忠诚协议的认定不同法院也有不同的观点。在司法实践中契约自由旺旺在夫妻间忠诚协议的效力认定问题上占据上风,但是夫妻关系具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归于普通的民事财产关系,因此,正确的对待夫妻间的忠诚协议已经成为司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理论问题。

二、夫妻忠诚协议概述

(一)夫妻忠诚协议概念

夫妻忠诚协议主要是指男女双方在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经自愿平等协商,对夫妻忠诚的义务以及违反此义务所要承担的不利后果所进行的约定,表现为过错方对无过错承担某种义务。这个不利后果通常包括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两方面的内容。例如,在经济上,过错方对无过错方支付违约金、赔偿金、放弃部分或全部财产权利。在涉及人身关系的权利上,过错方丧失对子女的抚养权、探视权等。

(二)法律性质分析

从静态角度看,夫妻“忠诚协议”是一种身份契约;从动态角度来看,夫妻签订“忠诚协议”的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身份契约是特定主体间就成立、变更、消灭某种身份法律关系而达成的合意,其性质是广义契约,即“以交换的所为二个以上意思表示之一致为要素之法律行为。苟以发生私法上之效果为目的。无论其为债权契约,物权契约抑或为亲属上之契约(例如婚姻契约),均包含在内”24。身份契约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内容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夫妻“忠诚协议”是男女双方为了维系婚姻关系的稳定对夫妻相互忠实的权利义务所达成 的合意。从主体、内容及目的来看,夫妻“忠诚协议”是一种身份契约。民事法律行为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夫妻双方订立“忠诚协议”的行为具有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当属民事法律行为。

总之,忠诚协议是身份法律关系,其标的是精神给付。忠诚协议约定的财产给付,是附延缓条件的给付。[3]条件成就,形成财产给付法律关系。条件的成就,为当事人违反忠实义务。忠诚协议中关于财产给付的约定,本质上是给付精神损害违约金的约定,可以参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予以调整。

三、忠诚协议效力分析

(一)理论综述

对夫妻于忠诚协议效力的认定,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积极肯定说,承认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认为夫妻“忠诚协议”应受法律保护。有效说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夫妻相互忠实是婚姻关系的本质要求,夫妻“忠诚协议”是对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实义务的具体化,完全符合婚姻法提倡的原则和立法精神,应该得到法律的支持。第二,夫妻忠诚协议是夫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之上,符合私法上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的理念,其内容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因此,夫妻忠诚协议应当有效。第三,《婚姻法》第 19 条规定了夫妻可以约定财产的处理方式,拥有对财产处理权。因此夫妻可以通过签订忠诚协议来放弃自己的财产或者承担一定的责任[4]。第二种是消极否定说,认为夫妻“忠诚协议”不应当受法律保护。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夫妻相互忠实义务是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的“夫妻应当相互忠实”只是一种原则性、倡导性规定,并无强制性效力。婚外情、包二奶等行为仅仅是道德问题,法律不鼓励、也不应加以干涉,当事人也不可以通过契约加以限制。第二,夫妻“忠诚协议”有侵犯人身自由之嫌疑。夫妻“忠诚协议”的内容多是限制夫妻双方与其他异性发生性行为,束缚人的情感。如果认定夫妻“忠诚协议”有效即是承认人身自由可以限制或者剥夺,这与宪法原则相背。第三,夫妻“忠诚协议”中约定的责任既不能适用《侵权法》,也不能适用《婚姻法》或《合同法》。假若赋予夫妻“忠诚协议”强制效力则于法无据。第四,如果赋予夫妻“忠诚协议”法律效力,会导致诸多不利的社会影 响,例如增加婚姻成本、在举证过程中容易侵犯他人隐私、有钱人花钱买性等[5]。

(二)忠诚协议效力认定

忠诚协议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对其性质的界定和婚姻本质的认识。我认为对夫妻忠诚协议原则上应当不予支持,但是对于其中合法部分应当予以支持。主要理由有下:

第一,婚姻的本质是身份关系,是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包含有多种人身属性,人身权应由法定,不能由当事人私自约定,这是民法的一个原则,婚姻法属于民事法律规范,应当遵从这一原则。

第二,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的夫妻忠诚义务为原则性、提倡性条款,更多体现道德义务而非法律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的解释

(一)第3条更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该条规定:“当事人仅以婚姻法第四条为依据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三,忠诚协议的签订有悖自由原则。自由是所有民事法律规范的最根本原则。忠诚协议的签订不仅限制了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更是对婚姻自由的侵犯,在这方面同样有德国的判例可供参考:甲男与乙女未结婚而同居,约定女方应服用避孕药。乙女在没有向甲男发出警告的情况下停止了服用,因此生下了一个孩子。法院判决甲男承担这个孩子的抚养费,甲男则要求乙女赔偿损害。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本案不存在任何可设想之法律原因为依据的请求权。法院特别否认了合同上的请求权,因为,非婚姻共同体的伙伴,一般不愿意将其自由的伙伴关系置于法律规则的管辖之下。这一点更适用于当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即便当事人例外地具有受法律约束的意思,他们之间也不成立有效的法律行为。因为,此项意思涉及到最为隐秘的个人自由领域,在这个领域是不容通过合同予以约束的。”这一判例表明,涉及到人身自由的,不能通过契约加以限制,即使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也不应例外。

第四,违反忠诚协议、违反忠诚义务的行为是侵权行为,而非违约行为,侵权法律关系适用填补原则,不能预订。夫妻双方互相享有包括同居等在内的多项配偶权,对忠诚义务的违反实则是对配偶权的侵犯,虽然有着“契约”的外衣,但实则是侵权法律关系。不能通过合同予以预订。

第五,承认忠诚协议的效力并不能如预期的那样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婚姻关系是要靠情感来维护的,包含爱情、亲情等。当双方感情基础破裂并无法挽回后,以忠诚协议之名约束对方不仅不会维护婚姻的稳定,反而适得其反,这更与婚姻自由原则相违背,“法律的绳索也未必能缚住婚姻的翅膀”。相反,还有可能出现一方为了逃避赔偿责任,面对已经破裂

[6]的婚姻也不愿意离婚的极端情况,这无疑是对人性的摧残。同时,解决婚外情等有悖于社会道德的现象并不简单是夫妻间的事情,也不是忠诚协议所能承载的,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同时,忠诚协议的签订并非都是自愿的,事实上当一方以婚姻为条件时,另一方也不得不接受忠诚协议。

但是忠诚协议同时具有契约的性质,同时我国婚姻法赋予了夫妻双方自由处置财产的权利,因此对于忠诚协议中合法的部分应予以承认。首先,忠诚协议是民事法律行为,对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应赋予其有效的可能,对于夫妻财产的处置约定应当予以尊重,同时对于夫妻一方因为另一方的背叛等行为导致的精神等损害也应该予以支持。其次,夫妻忠诚协议是婚姻法规定额夫妻忠诚义务的具体化,忠诚协议的出现使得这一抽象的规范可诉化,更加有利于保护夫妻弱势一方的权益。此外,虽然忠诚协议原则上无效,但是夫妻双方自愿履行的不得以无效为由主张撤销。对于经过公证程序的忠诚协议,表明当事人具有接受法律拘束的意思,应当原则上认定有效。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应当采取一种更加灵活的态度,对于其中合法的部分应予以承认,对于其中不合法的部分应认定为无效。我们必须明确,夫妻忠诚协议只是其所谋求的一种外在的保护婚姻爱情的形式,对于稳定婚姻家庭生活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夫妻双方应该站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经营婚姻生活,须谨慎对待签定“忠诚协议”,夫妻关系稳定的维护不能简单的靠一纸协议,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参考文献:[1]胡发富.法官札记26:夫妻忠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基于一则裁判实例的观点.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载于“审判研究”2014年12月13日 [2] 孙书灵,高魁,潘龙峰.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J].人民司法, 2009, 卷缺失(22): 76-79.[3] 隋彭生.夫妻忠诚协议分析——以法律关系为重心[J].法学杂志, 2011, 卷缺失(2): 38-41.[4] 尤玉娟.论夫妻忠诚协议[D].[出版地不详]: 南京大学, 2011.[5] 汤渊儒.夫妻忠实协议之法律研究[D].[出版地不详]: 厦门大学, 2007.[6] 王歌雅.夫妻忠诚协议:价值认知与效力判断[J].政法论丛, 2009, 卷缺失(5): 37-44.

下载夫妻忠诚协议法律效力探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夫妻忠诚协议法律效力探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也谈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

    也谈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据2011年4月21日《凤凰网》报道,青岛一对夫妻在婚前签订“忠诚协议”,约定“一方有外遇,赔偿另一方30万元损失费”、“一方夜不归宿需要支付另......

    夫妻忠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推荐)

    夫妻忠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要点提示】 夫妻忠诚协议是否有效应该区别对待,单纯性的“忠诚协议”的约定或承诺,例如“损失费”、“赔偿款”、“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无过错......

    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夫妻忠诚协议有效吗

    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夫妻忠诚协议有效吗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这是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夫妻忠实义务是基于婚姻法律关系而产生的对一方人身自由的特殊......

    夫妻忠诚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吗(合集五篇)

    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夫妻忠诚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吗 对于当今的大部分夫妻来说,最害怕的就是出现出轨的情况,所以在这时候有很多的夫妻选择了签订夫妻......

    浅析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五篇模版)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最小单元,每一个家庭的和睦都反应也影响着社会大家庭的发展。而婚姻,作为一切家庭亲属关系的源泉,维系这家庭关系的基础。随着离婚率不断攀升,婚姻保卫战的枪声......

    夫妻忠诚协议

    协 议 书 甲方: 联系方式: 乙方: 联系方式: 甲乙双方于XXX年XXX月XXX日结为夫妻,婚后育*子(女),名***。为兑现双方百年好合之承诺,互相督促履行夫妻忠实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

    夫妻忠诚协议

    夫妻忠诚协议 甲方:丈夫: ,男,身份证号码: 。 乙方:妻子: ,女,身份证号码: 。 甲方、乙方系夫妻关系,为了共同维护良好、和谐的婚姻关系,甲乙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

    夫妻忠诚协议

    甲方:钟**的丈夫 张** 乙方:张**的妻子 钟**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负责,互信,互利的原则,在双方都已经完全向对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完全明白了对方的观点的情况下,经过双方友好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