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教学设计(定)

时间:2019-05-15 01:3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教学设计(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教学设计(定)》。

第一篇:《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教学设计(定)

《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教学设计

武汉市二桥中学张婷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正能量的丰富内涵和意义,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事物提炼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将整个课堂设置在一档《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的活动中,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参与学习法来调动学生,丰富教学活动。并通过“美丽面孔”、“美丽家园”、“美丽的梦”三站,让学生感知、理解、践行,弘扬正能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班级、家乡、祖国的情感,从而让“中国梦”滋生出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弘扬“正能量”。

二、教学重难点

1、正能量的丰富内涵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如何用实际行动战胜困难,弘扬正能量,肩负自身和社会的责任。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视频:《中国人建更美中国》

从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2、引出课题《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

第一站:美丽面孔——感受正能量

1、视频:最美将军林俊德。

故事中的他释放了哪些正能量,让你感动?

2、开展“感动班级”人物评选活动,请学生寻找班级中的美丽面孔,撰写一段颁奖词。并说出推荐的理由。

3、心灵感悟。

第二站:美丽家园——传递正能量

1、视频:企业家出资20万请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

对于企业家的做法,市民是支持还是不支持?

环保局长是下河还是不下河呢?

这个事情的发展中会有哪些正能量的体现?请学生进行猜想。

2、网上报道:日本惊呼中国雾霾飘来了

看后,你的心情如何?

我们怎样运用正能量来战胜雾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呢?

3、心灵感悟。

第三站:美丽的梦

1、视频:中国梦

2、如果下一秒可以互换,你想成为谁?去实现你的中国梦。

3、请你选择下面一个关键词(奋斗、坚持、创新、公民素质),去点亮你的梦想之灯,结合课本知识,说说你准备如何实现?

4、心灵感悟。

第二篇:汇聚正能量,成就中国梦

炫丽之梦,灿烂人生

梦似风筝真实而飘渺,梦似彩虹美丽而遥远; 人生如梦短暂而绚丽,人生如戏充实而精彩; 梦随人“生”,人“生”寻梦;

当代中国的人数已有14亿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大小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婴儿也不例外,当“呱呱”声落地时候,意味着又有婴儿降落这个世界,也意味着婴儿带着好奇来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意味着他将进行他的人生旅程,寻求他自己的人生之梦。所谓中国之人口众多的大国,同样有着14亿人口共同追求的梦想,即中国梦。

中国梦是我们中国人14亿人口共同追求的梦想,在过去,所谓梦想也就是能够让人民吃饱喝暖,解决温饱问题。在当代,所谓梦想也就是能够实现小康生活。不仅要追求物质上的生活,还要追求精神上的生活。在将来。。。有待我们去追寻。然而实现了梦想或者是要想实现梦想就要为之努力奋斗,从过去到现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那时代的梦想。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这个梦想之所在的关键词“劳动、教育、创造”。

在过去那个时代,人们住的窑洞,吃的是窝窝头,穿的是补丁,喝的是井水。正因为他们努力劳动,懂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才逐渐转变成当代,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海鲜鲍鱼,穿的是绫罗绸缎,喝的是泉水。从过去到现在的几十年里,从体力上的劳动到脑力上的劳动,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然而在这个转变的过程当中,党和国家开始注重教育,逐渐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因此体力上的劳动逐渐的被脑力劳动所取代,使国家得到发展,社会得到进步。众观当代,矗立着一栋栋高楼大厦,车辆连续不断匆忙而过,密密麻麻的人在街道上穿行。体现着中国的进步,显示着城市的繁闹。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当代我们还要勇于创新,中国才能更好发展。

在当代创造是中国进步的核心,国家经历了最艰苦的时代,用古人那勤劳的双手,伟大的智慧凝结现在的结晶,为历史写下一篇辉煌的篇章,谱下最华丽的乐章。虽然国家过了最艰苦的时代,发展到如今到了另外一个阶段,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所谓新气象,新起点。在新的一个阶段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还要我们去学习,接触,了解,吸收,创造。打破曾经一味的保守,守旧的思想,跳出古人思想的框架,凝结新的智慧,打造一个维新的中国。创造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梦是我们国家前行的动力,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中国梦点明我们前进的方向,使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保守的想法,教育是加快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是实现中国梦另一道风景。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与时俱进是我们生于当代所必须追随的。要跟上时代的前进的步伐,我们心中也有一个自己的“中国梦”,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带着一种“使命”,给我们一个期限来完成这个“使命”。所谓的“使命”也就是我们的梦想。每个人生来就不同,都是带着的不同的“使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的人是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有的人想成为一名医生,有的人想成为企业家,有的人想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正所谓这些梦想不同,也就造就了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梦想,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结局,不一样心情。在完成我们各自“使命”的同时,还要我们支持党的事业,支持国家的事业。

中国梦: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个人梦: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成就自己美妙人生。

国在,家就在,梦也在,中国梦也在。成就中国梦,引领中国旗帜。

第三篇:汇聚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汇聚正能量 共圆中国梦

孔跃民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参观过程中,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引发强烈共鸣的中国梦。他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总书记又多次阐述中国梦。中国梦已成为当今中国最激励人心的话题,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前进的动力。

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明代以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300项,其中中国就有170多项;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航海史上居领先地位;直到清乾隆末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中国很快落伍了。当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的时候,灾难却悄然降临了。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一系列灾难接踵而至: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西方列强用枪炮逼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强占香港,割让台湾,巨额赔款,俄罗斯则趁火打劫,先后侵吞我国150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从19世纪中叶开始,探索民族复兴的各种救国主张如走马灯般在中国登台亮相,但结果都无一例外地失败。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民族复兴的道路探索才开始出现希望的曙光。如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虽然几经挫折,但是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的巨大变化为世界所瞩目、所惊叹、所羡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正如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明确了中国梦是以国家、民族、人民为主体的共同的梦。中国梦是国家梦,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中国梦是民族梦,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中国梦是人民梦,人民幸福是国家梦、民族梦的根本目的。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都要以人民幸福为本。正如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总书记习近平用三个“必须”勾画了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我们党历尽艰辛,付出各种代价,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正是这条道路,使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近10%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0倍以上。中国的快速发展超乎任何人的预料,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还排在世界第七位,到2010年,我们已经连续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历史和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在外敌入侵、国家危亡之际,爱国主义是团结中华民族戮力御辱、救亡图存的奋斗旗帜;在国家分裂、战乱纷争年代,爱国主义是团结中华民族促进祖国统一、中华儿女相亲共睦的精神纽带;在和平建设、繁荣发展时期,爱国主义是团结中华民族共建美好幸福家园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面对日趋复杂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之争,面对海峡两岸尚未实现统一,面对各种社会矛盾,靠什么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实现“中国梦”?仍然靠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改革创新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它表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一方面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各种难题需要破解;另一方面,党内和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出现精神懈怠现象,缺乏应有的忧患与进取精神。因此,迫切需要凝聚改革共识。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解决好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三大问题,舍改革创新,别无他途。我们必须永远保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有利条件。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雄厚基础。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任何梦想都不可能实现。9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使民族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明白,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凝聚全民族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创造和坚持了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实现中国梦,一定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扬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要努力消除不利于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的消极因素,克服阻碍社会群体创新奋进的不良现象,营造人民群众追梦的良好环境,让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汇聚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愿望与追求,形成强大的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

三、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战斗力和领导水平。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乘势而上、转型发展,需要党引领方向;处在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的中国,凝聚共识、攻坚克难,更离不开党聚合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时代课题。要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

党员干部要做实现中国梦的模范践行者。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就必须实干兴邦。习近平同志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模范践行者,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努力学习,争当学习型党员干部,不断提升践行中国梦的素质和能力;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努力造福社会、造福人民。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带领群众,激发人民群众为努力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热情,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第四篇:传递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

传递正能量 书写少年梦 托起中国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喜庆的节日于昨天结束,充实的学习、工作生活就于今天开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来到新的一年、新的学期,所以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递正能量 书写少年梦 托起中国梦》。

2012年流行着“正能量”,这个词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能量”指的就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现在,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贴上了“正能量”的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还记得去年习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比喻: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习总书记还畅谈了对“中国梦”的理解,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为实现这一梦想,在这里,我向大家建议:

一、让自身充满正能量,做好自己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古人给予我们的教训。今天,我们的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着一些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一方面抱怨“人心冷漠”,一方面又告诫自己“少管闲事”;一方面抱怨别人不守公德,一方面又时常纵容自己。这种相互矛盾的“双重标准”,正是时下道德水准滑坡的原因之一。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把方便留给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做好我们自己,就能为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做更多的事,就会如有人所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二、让校园充满正能量,创建安全、稳定、文明、有序的校园

每个班级都是学校的缩影,每个学生都代表学校的形象,每寸校园都代表学校的面貌。同学们要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校内不乱丢杂物、不吃零食、不欺负小同学;在家里尊敬长辈;在社会上做一个爱国爱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合格小公民。

三、让学习充满正能量,创立认真、勤奋、刻苦、求实的学风

我们要在全校创立一种优良的学习风气,凡事从“认真”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学业成功的过程离不开勤奋和刻苦,“天

才处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名言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责任,我们挑着民富国强的重担,我们要用自己的汗水传递少年的正能量,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美丽的“少年梦”,用自己的信念托起幸福的“中国梦”。

第五篇:汇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汇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在“和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伟光

2013-06-04 06:28:00来源:2013-6-4 06:51:33 人民论坛杂志(总第405期)

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中国梦巨大力量的感召之下,我们的学术精英,媒体朋友,各界人士自发地走在一起,共同学习,探讨中国梦。这正体现了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更是人民梦,也充分证明了中国梦接地气。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也是每一个人的具体梦想,是13亿人共同的美好前景,也是每一个老百姓的尊严幸福。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聚集中国力量,符合中国文化。中国梦的实践探索,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和心理结构,我们要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中国梦的实践道路,用文化艺术鼓舞中国梦的正能量,用实践力量适应中国梦的变化。

此次主办方将中国传统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从中国的传统与现实意义上讲,均具有积极意义。首先,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上讲,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和文化讲包容,讲慈善,讲核心,讲主义,几千年深刻影响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关注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将实现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和谐发展作为个体的奋斗目标,对很多中国人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次,从中国多灾多难的近现代史而言,和文化是中华儿女从切肤之痛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中国梦是民族图存、民族独立、民族自强之后的一种延续,这种延续因为与中华民族近代悲情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自然生发出一种力量。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饱受战乱之苦,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经过百年抗争新中国才成立,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独立。但是,过去列强入侵对我们造成的心理创伤仍然存在,中国梦是民族独立,民族自强之后的一种延续。

第三,从中国当前的现实出发,和文化是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源泉,必须不断地为人民造福。为什么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能得到中国

13亿人民发自内心的一致爱戴和拥护?因为,中国梦将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等这些理论,演变成了人民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前景,摸得着的未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思想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我们文化学者仍然用高深的语言讲话,人民怎么能听得懂?人民需要最通俗,最朴实的语言来憧憬自己的未来。会前我认真看了主办方发来的相关资料,其中《人民论坛》杂志刊登的海南省三亚市政协常委马宪泉同志写的《破解全民焦虑的“五和”智慧》的文章,有新意,也通俗,来自于草根,践行于民间,让和文化接了地气,体现出中国梦的“三个共享”精神,让每一个中国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与时代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才能实现美好未来。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能接近中国梦,更能实现伟大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让我们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开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生力量,共同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谢谢大家!

下载《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教学设计(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教学设计(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汇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汇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茹毛饮血的奴隶社会到不断发展的封建社会,从仓颉造字到各种文化绚丽的发展。中国有着光辉的历史和璀璨艺术文化......

    汇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演讲稿

    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水滴。 我是不滴。我们是——滴不滴! 今天我们要演讲的主题是: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中国有梦,是心中有......

    汇聚正能量

    我和保障性住房 《汇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征文 卢龙县城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彭星 人心思齐、步调一致、同心合力,都去做“拾柴”的事,火焰自然会越烧越旺,即使有风,风也吹不灭;泼......

    汇聚正能量

    汇聚正能量 -----班级建设和发展的永远的主旋律 庆云山小学黄 艳 作为班主任,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之余,我经常思考关于“班级差生”的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差生”的“差”主......

    点点滴滴正能量 汇聚文明城市梦

    点点滴滴正能量 汇聚通山文明梦 你是否不曾在意,随意将烟头、果皮纸屑乱扔在地;你是否不曾在意,办事争先恐后、抢位插队拼命拥挤;你是否不曾在意,酒驾醉驾,乱闯红灯视生命为儿戏;你......

    激发正能量托起中国梦杨志鹏

    激发正能量托起中国梦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大邦之国,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从古到今涌现了一批批传承民族正能量伟大的国人,激起了一层层正能量的火花,从而托......

    为中国电动汽车汇聚正能量

    为中国电动汽车汇聚正能量2012-12-17 17:56:22 来源: 网易汽车综合办公场所乃至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都成为一个个小型的能源供给所吗?至少在杰里米·里夫金看来,这种设想是触手......

    中国梦汇聚磅礴正能量[小编推荐]

    中国梦汇聚磅礴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1日 08:00 来源:《求是》期号:2013/07作者:秋 石 一个词汇,一个拨动人心弦、激动人心灵、振奋人心劲的词汇,正在亿万中国人心头回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