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反腐策略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反腐策略
摘要腐败在历史上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中国,腐败极大地扰乱了市场次序,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危害社会精神文明,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给党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应当从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
关键词腐败 策略 反腐 监督
腐败是指运用公共权力实现私人目的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非公共 非规范的运用。120 世纪以来,中国几度被腐败问题所困扰,也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当前的腐败问题是我们正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是否严重?
中国腐败问题,主要在于“滥用职权、铺张浪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在中国“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中,“中国腐败问题”被网友评为未来十年十大挑战之首;“人民网”调查显示,94.5%参与投票的网友认为“中国社会腐败问题很严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曾综合各方面数据,包括公开的和一些人大代表的议案,推算仅2006年的政府“三公消费”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国是3000亿元左右,公款吃喝2000亿元左右。90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 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22%。
有一组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腐败现象愈演愈烈。从全国来看,1979年立案仅为703件,到了 1982年上升到2.5万件,1986年又上升到4.6万件,1989年升到5.9万件。到了90年代初,每年则以6位数激增,从1993年 至1997年的5年间,全国各级纪检机关共立案73万多件,结案67万多件,处分66.3万多人,其中县处级干部2万余人,地厅 级干部1670余人,省部级领导78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案人数较以前大幅度增加,犯罪分子的职务级别越来越高。在国企中,贪污受贿也是各位老总落马的主因。在2010年揭发的62宗国企老总犯罪案例中,受贿、贪污罪共45例,占总数的72%,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平均人均受贿近人民币千万元。2003 年至2009年,各级人民检察院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 渎职侵权案件24 万多件。
据悉,中国腐败程度比全球平均水平更严重,但它还不至于到我们或可称之为“腐败危机”的地步。然而,我认为,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相当严重。
二.中国当前腐败问题的特点
美教授称中国腐败问题很特殊
《华尔街日报》记者前不久采访了魏德安,他谈到了中国腐败现象与别国的不同之处,并称对中国能解决腐败问题充满信心。
魏德安说,中国的情况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共产党不依赖私营行业的资金支持。中国腐败问题符合腐败的标准定义,即滥用公共权力以谋私利。由于存在巨额暴利,政府官员
在把国有资产控制权转给第三方时,有着强大的索贿动力,而买家也愿意从预期暴利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回扣返给政府官员。
直至2009年末,据统计国家省部级腐败官员以上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陈希同、陈良宇、成克杰三人;国家部委正部级干部6人;省、市、自治区正部级干部8人;正国家部委副部级干部22人;省、市、自治区副省级干部65人;高校1人解放军系统8人。由近年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腐败问题的特点主要有:
(一)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
群体腐败是指整个单位,利用职务之便,以集体名义做出的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腐败行为。群体腐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部分人,另一种不一定有严密的组织和团伙,但由于主要领导人腐败变质,从而上行下效,形成群体腐败,(二)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
腐败犯罪大多是智能型犯罪,涉及高级官员的腐败行为更加隐蔽。但是,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也开始出现公开化和制度化的趋势。腐败的公开化表现为腐败堂而皇之地公开进行,例如:公款请客送礼等。
(三)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
当前,腐败存在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的不良态势。从解放初期查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前,省级以上领导干部腐败犯罪者很少。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高层干部屡屡因腐败问题受到查处。
(四)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中国腐败问题的成因浅析
由于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中国的官员往往权力过大且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以权代法。其次,监督体制不完善造成贪污腐败问题更加泛滥。错误的观念和中国社政企不分会也是造成贪污腐败问题一大原因。总体讲原因有下:
(一)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
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中国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并不健全,如反腐败机构之间分工不清晰,反腐败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其次,中国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完善。
(二)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足以遏制腐败的蔓延
惩罚是对付违法犯罪与腐败行为最重要的手段。由于惩处的力度不够,增强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侥幸意识,削弱了他们的自律意识。
(三)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
“心清则自正,无欲则自廉。”廉洁是从政之德的基本内容,它要求领导干部要不断通过学习、教育和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
四.关于腐败问题的应对策略
当前的腐败问题,就好像把猫和鱼放在一起。只有在猫和鱼之间放上一道类似高压线、防火墙一样的东西,才能起到作用,那么这个高压线或者防火墙就是预防和监督体系。
(一)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有关制度,三是深化财政 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四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五是建立市场配置资源制度,同时,也要严格贯彻执行各项制度。
(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筑牢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防线。
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增强预防腐败工作。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遏制腐败文化的传播。
(三)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的重要作用。
严格依法办案,提高执法水平要健全查处案件的协调机制,加大查处案件的组织协调力度。
(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监督是关键。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做到:1.加强党内监督。2.加强人大监督,完善人大监督政府的法律制度和程序。3.加强法律监督。督促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时严格依法办理,伸张法律正义,督促全体公民尊重和遵守法律。4.加强舆论监督。
总之,要使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 体制内监督与体制外监督紧密配合,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监督体系和网络,完善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浅析中国腐败问题一》
《浅析中国腐败问题二》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
博文《中国腐败问题解决》
《华尔街日报》
《凤凰网资讯新闻》
第二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摘要】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现今腐败问题严重,存在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三公消费,越权渎职等问题。而出现腐败问题的原因:一有根本问题在于制度,二致富强烈动机导致腐败,三经济转型不彻底等。为此我们要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和事后惩戒机制,落实舆论和新闻自由和做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关键字】腐败问题防治对策
“物先必腐,而后虫生。”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及的这八个字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兴趣,也引发了我对于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的确,腐败是现今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大学生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说,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反腐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难题。
一、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
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这种腐败犯罪数字,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犯罪率从1965年的10万分之3上升到1981 年的10万分之89,在1989年又上升到10万分之181。中国政府也在官方统计报告中承认,腐败案件在逐年上升,每年增加10%至20%。
(二)三公消费
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22%。现代中国有了举世知名的三个“公害”,就是当代中国的官员们与时俱进的创造。这三个“公害”是:公车泛滥、公吃 奢靡和公游铺张。中国的官员们日常出行要派车,出差要吃饭住宿要用公费,迎接其他领导又要铺张,这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这些风俗习惯,喜欢讲究排场和所谓的礼貌。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建国以来腐败最严重的时期,属于世界上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国 际上政府廉洁的排名都比较后。
(三)越权渎职
腐败并不只是贪污受贿,它还包括政府官员的越权渎职,有时后者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远大于前者。最可怕的是那些“公仆”为了追求政绩,大搞面子工程、献礼工程,大把花掉我们纳税人的钱,却对国计民生于事无补。我们目前的发展虽然主要体现在经济上,但硬性发展盲目发展,把形象工程各类盲目工程当作发展,以地方政府领导的主观上新的计划经济思想来促进生产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大跃进式发展,涸泽而渔,拔苗助长式的发展,只顾眼前利益,破坏环境,不顾子孙后代生存空间的发展,而百姓最关心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却没有实质改变不能不让公民感到痛惜。
二、当前中国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根本问题在于制度
尽管社会学家指出中国腐败现象的多种不同原因,但是,归根结底,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在中国这种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中国的资源有限,政府官员对商品和服务拥有很大的分配权。另外,在供应与分发的渠道中也存在着瓶颈问题。因此,在缺乏其他供应资源的社会主义结构中,就会有人为了获得这些紧俏资源而干违法的事情。作为其结果,市民和生意人为了把事情办成就会送礼或行贿,而收礼和受贿的官员就可能干违法的事情。
(二)致富强烈动机导致腐败
在一九七八年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官员的腐败问题相对要轻一些,当时露富是会受到谴责的。在改革时期,中国政府官员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中国政府鼓励人们利用市场经济提供的新机会发家致富。成功的企业家,包括一些通过不道德的手段发财的人在内,被誉为英雄模范。这些发展鼓励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因而为腐败提供了强烈的动机。然而,有了动机之后,还必须有机会才行。当时政府是用摸石头过河这种摸索的方式引进市场改革的。但是这种零敲碎打的改革方式却为腐败创造了机会。以生产钢材为例,政府向国营钢厂投入了资金,这些钢厂则需把生产出来的钢材按一定的定额上交给国家。为了鼓励提高生产率,政府允许国营钢厂把定额之外的钢材拿到市场上以高价出售,厂家可以保留这些利润。虽然有些工厂把这些钱用于工人和工厂条件的改善。但也有一些工厂经理则把这些利润中饱私囊。
(三)经济转型不彻底
此外中国目前腐败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济转型还不完全。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机构人员也从事商业活动,领导某种行业的部门需要负责分配资源,解决下属公司之间的纠纷,保证这些公司能完成定额生产。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部门几乎可以垄断所管辖的行业。可是在中国进入市场改革时期,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向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把政府和企业分开。国有企业被认为在运作方面应该享有更大的自主权,部级单位一方面仍然需要对该行业进行监管,但另一方面则需要远离商业活动。尽管政府采取了这些限制行政部门经商的措施,但是一些部级单位仍然和下属公司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
三、防治对策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等一系列转型的发展中大国,转型中的中国政府正经历经济市场化、分权化、全球化和利益多元化,其转型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市场化打破了政府原有体制的垄断性、封闭性,导致新的经济成分产生,为寻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分权化造成公共产品提供严重缺位;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使得资金外逃、贪官外逃成为可能,增加了反腐败的难度;利益多元化导致不同利益群体的产生,使得寻租行为盛行。因此,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当前中国腐败的严重性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也要客观地对待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不能因为无法迅速战胜腐败而丧失信心。事实表明,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内是健康力量占主导地位,这是我们能够抑制、控制,并最终战胜腐败的根本保证。
(一)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和事后惩戒机制
落实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监督制约机制和事后惩戒机制。要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提高行政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制订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程序、规则,明确行政自由裁量的范围、制约行政自由裁量权。重大行政裁量行为必须经过咨询、听证、决定、审议、复核和监察等环节。同时要健全事后惩戒机制,比如对一些领导干部发生渎职行为,比如豆腐渣工程,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相关责任,并在惩罚方面加重力度,使得政府人员有畏惧心理,从而减少腐败。
(二)落实舆论和新闻自由
要落实舆论监督的独立性和新闻自由。大众传播媒体,作为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体,也是民意的代言人和社会良知的守望者,也应具有宪法规定下的舆论独立性和言论自由。政府应接受舆论监督,同时虚心接受媒体所反映的人民的心声。一个为了人民利益的政府,没有理由害怕舆论失去控制,也没有理由不敢面对新闻的真实性。只有做了昧心事,违背党纪国法,迫害民众、害怕千夫指的政治蠹虫,才会干涉新闻自由。利用大众传播媒体等等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政府是否存在“三公消费”,从而进行一场全民反腐的战役。
(三)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腐败是制度漏洞的表现,反腐败本质上就是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的过程。首先,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是廉政制度建设的突破口,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
和经济审计、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加强组织人事部门的自身建设等。其次,从党的内部建设来看,党需要“自我改革、自我创新、自我转型、自我建设”;从党面对的外部挑战来看,党需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主动转型、从严建设”。党内民主制度的建立就是党为遏制腐败而构建的一种预防机制。因此,我们要完善党内外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制度、完善党的举报和申诉制度等。最后,就政府职能转变而言,就是要逐步建立与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适应的制度与机制。换言之,就是要建立、完善与创新制度,逐步实现政府由“越位”、“缺位”、“错位”到“定位”、“到位”、“正位”的转变,从计划手段、行政手段调节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调节为主,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从而在源头上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与温床。
反腐败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它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所以付出大量的毅力和勇气。反腐败的路充满着荆棘,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才能把反腐坚持下去。只要我们的政府坚持公开透明的机制,人民群众能够密切配合,我们国家的反腐工作就会坚定的进行下去。总有一天,腐败问题会成为历史,随着时间消逝而去,我们国家的土地将成为一方净土。
参考文献:
李秋芳 《反腐败的思考与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惩治和预防腐败理论文集 2005年刘长江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官员的特点和遏制方法》 《唯实》杂志 1998年
熊光清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中国研究院 2011年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摘要:虽然不是政治专业的学生,从我自己了解,我觉得所谓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违反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危害社会的一种畸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不及时铲除,将会产生癌变,其后果,轻则贻害百姓,重则亡党亡国。因此,“反腐败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反腐败现已成为公众深切关注的事情。基于此,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重新审视,以期对症下药,彻底根治这一社会顽疾。
关键字:中国 腐败 原因 对策
一、腐败的具体表现:
据查找资料了解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贪污受贿,大肆挥霍国家巨额财富,其手段之猖獗,手法之多样,是前所未有、触目惊心的。
1.利用职权,安插亲朋好友、买官、卖官
几十年来,我国在用人制度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体制,这种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已暴露出很多弊端,特别在目前体制转型期间,在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一些以权谋私者更是肆无忌惮地利用职权安插自己的亲朋和好友到一些重要的岗位,或安插在自己本部门的重要岗位,便于他们互相勾结,互相利用,集体犯罪。
2.大肆贪污受贿,挥霍国家巨额资财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数年期间,全国共查处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十多万件,处分党员十万多人,其中省部级以上重要领导干部就占一百多人。特点为:一是涉及领导干部多,二是大案要案比例逐年升高。在这些犯罪案件中,最典型就是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及其同伙王宝森等人的犯罪案件,仅王宝森一人就挪用公款1亿多人民币和2500万美元,造成1300多万美元的损失。原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私设小钱柜,金额高达10多亿人民币,本人则贪污、受贿700多万元人民币。
3.大吃大喝,奢侈无度
据有关资料统计,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利用公款吃喝的款额均在1000亿元以上。尽管中央多次发文三申五令,但一些领导和地方置中央禁令于不顾,或借接待上级领导为由,或以工作之便为理,出入高级餐厅酒店,吃遍山珍海味,喝尽国内外名酒,一桌酒宴动辄成千上万,甚至数万元,总之公款开销,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还要吃。
二、中国当前腐败存在的原因
何谓腐败?概而言之,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手中的权力谋一己之私的行为都可称作腐败。更准确一点,腐败可以定义为:为谋取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侵犯公众利益,破坏某种现成社会关系的行为。它的主要表现是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权钱交易、挥霍人民财富、腐化堕落等现象。从本质上说,它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按理说,腐败现象应该根除,然而,事实上是,腐败不但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主要有:
1.存在滋生腐败现象的经济基础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经济制度上来说,公有制很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还同时存在,惜损害全局利益和国家利益;从经济体制上说,我国正处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改革开放之初,那些没有正当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成了以后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他们法制观念淡薄,大多是在违规、不合法的情况下经营。
2.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有所关系
借鉴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一切现代文明成果,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会趁机钻进来。使一部分干部和党员受到腐蚀,对党风和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又一直加紧对我国实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千方百计拉拢腐蚀我们内部一些意志薄弱的干部。这足社会主义条件下可能滋生腐败的外部条件。
3.腐败产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根源
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漫长的国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当官发财”的思想、封建特权、任人唯亲的思想还大有市场。人们以纵情享乐、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生活主旨。思想教育从过去的严格控制转变为根本不管放任自流,人们思想认识退化到了低级的享乐阶段,不少官员失去了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
4.监督机制不完善是腐败恶化的直接诱因
为官者不怕群众有意见,关键是怎么取得上级的赏识。举报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官员们当然可以大胆贪污腐败,甚至越腐败越升官,腐败越大,升官越快!这种风险很小、不需要成本的腐败何乐而不为!
三、当前腐败的治理对策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如果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当前反腐败的斗争已进入关键时刻,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现象的蔓延滋生,必须从以下几面着手。
1.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理腐败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在我国的权力结构中建立起法治的先进机制,实现由单方国家权力的“金字塔”式的集中控制模式向多方位社会控制模式转化,使党政行为逐步由“人治”走向“法治”,以法制的稳定性来保障政治的稳定性,并保证社会控制的秩序和经常化。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法治
作为保障社会秩序的先进机制,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在于它是限制和制约腐败现象的重要工具。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目前,腐现现象之所以得不到有遏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立法滞后。因此,要保证反腐斗争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3.强化各类监督机制
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是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正确的实施与遵守实行监督,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多层次的法律监督网络。
腐败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关系到众多人的切身利益,社会的稳定,真心的希望能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虽然不能做什么大事情,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端正自己的态度,积极宣传反腐败知识,影响身边的人。同时可以向相关部门机关献计献策,为反腐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沪宁.反腐败:中国的实验[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6.[2]陈东辉.集体腐败的滋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4). [3]林喆等.腐败犯罪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9. [4]林喆.腐败“落势化”倾向之忧[J].人民论坛,2010,(19).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腐败问题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社会污染和重大政治挑战。由于改革措施不配套、制度建设不到位,腐败现象在我国呈现出蔓延发展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将对我国腐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出积极有效的反腐败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腐败问题 腐败原因 对策
腐败问题是世界政治一直都在关注的问题。腐败对政府职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仅仅是政府职能严重滞后,还会是人民对政府产生不信任。由于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过快,而其它方面未能有效的跟上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多问题都凸显出来,而腐败就是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腐败,是当今政府最大的危害。对于有效地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也是当今政府主要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一)道德观念淡薄
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四)国家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
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了的。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目的。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
三、反腐败的对策
1、以制度建设打开反腐败局面
(1)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一是用民主和竞争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同时,允许同一职位有多人竞争的情形,这样一方面能使选民有自由选择候选人、表达个人意志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能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通过“优胜劣汰”的规律,使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资历和绩效晋升制度。(2)完善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事实证明,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就极易被滥用。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监督的权力是产生腐败的土壤。因此,完善监督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以“权力监督权力”,规范权力的 运行和使用显得特别重要。
一是使各种监督力量达到总体协调。二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不能把权力集中于某一部门或个人,要对权力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分解。三是尽快建立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又叫“阳光法案”,目前已在全世界90多个国家实施,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反腐手段之一,已被各国证实是行之有效的防止腐败的制度。四是 “零容忍”的原则。对腐败实行“零容忍”。“零容忍”指不宽容任何轻微的犯罪行为。
2、以法制保障反腐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法制是保障。(1)完善法律体系
坚持以法制反腐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因此,根据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制定出《廉政法》、《反腐败法》、《新闻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等。(2)严格执法 当前司法腐败现象正日益普通化、集团化、公开化、体系化,行政权对司法的干涉越来越严重。为使司法机关真正发挥其作用,就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加大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界定人大监督制约的范围,实行的严格的人大对司法人员的认知和罢免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重新构建司法辖区,建立各级财政经费保障体制以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不良影响;最终使司法公正,重新树立司法机关清正廉洁的形象。
3、加快新闻立法,充分利用网路力量
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已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网路的广泛普及和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所具有的即时、互动、直接、廉价等特点,使得网络监督成为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武器。应顺应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快和完善新闻立法,将新闻媒体监督纳入法制轨道;在坚持正确舆论的导向下,保证新闻媒体有足够的自由权和自主权,允许新闻媒体对各种行政行为、廉政行为、腐败案件进行自由、公正、客观的采访、调查、报道和评论。
腐败现象虽然被公认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毒瘤”,但与十几年前相比,公众对腐败的反应已经变得世故而冷漠,腐败在社会的无奈中被默认了。社会对腐败的侵袭表现冷漠、萎缩,反过来又怂恿了贪官们的腐败心理。必须承认,中国的反腐工作逐步在强化,乃至走向制度化、系统化。如果像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真正使腐败成为高风险的作业,胆敢以身试法的想必不会太多。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有罪必罚的制度保障。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 反腐
形势与政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官员贪污腐败成为一个市民茶余饭后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导致腐败的形成,最大的原因大概便是权力的使用不当了,所以,如何使得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便成为全党,全国的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想,最根源的还是理想信念的丧失,封建思想的参与和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是的,思想是影响人们的行为。思想守旧,西方腐朽的思想被彻底根深蒂固的时候,怎能清廉起来呢?第二,权力过于集中,对权力运行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没有阳光这么好的防腐剂,怎能杜绝权力的泛滥呢?第三,干部价值观扭曲和道德滑坡。多少干部进入社会大学之后,甚至之前就已经被扭曲了,谈何清廉了呢?
经过上这节形势与政策,我才发现原来当代各国都存在严重或否的腐败现象。至于又是为何呢?首先,当代国家腐败现象最为严重多为如朝鲜等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而发展中国家法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其次,发达国家反贪制度比较完善,对官员的监督力比较大。最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腐败现象就更猖狂。虽然政府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还要清醒看到,这些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腐败现象在行政权力集中的审批、执法等部门和资金资源管理权集中的领域易发多发。社会事业、国有企业等领域腐败案件逐渐增多,有些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极坏。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我们应该认识到,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近年来,不少腐败案件刺激了人们的神经。***、陈良宇、刘志军、郑筱萸、康日新、许宗衡……虽然惩治这些腐败分子的力度和决心不可谓不大,但每个腐败分子都挑战着人们对权力运行和公平正义的信任。还有一些腐败发生在基层。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对这种腐败的影响打了个生动的比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就像“苍蝇”,虽然这些腐败现象单个案件的直接危害可能不一定很大,案值也不一定都很高,但它发生在群众的眼皮底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极大。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 1
束,决不允许搞特权。讨论报告还指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其中,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标本兼治重在制度建设。
然而近几年来,从“房叔”蔡彬到“表哥”杨达才,再到之前查办的“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这些案例无一不是因网上热议才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最终处理的,这些个通过网络热议打击腐败问题的案例成为新时期反腐的一种现象。
网络反腐已经越来越成为民众参与监督、反腐的重要方式,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网络监督、网络反腐也存在很多问题。从理性思考看,似可得出三点结论性意见。首先,那种“井喷式网络反腐”,实是一种非常态化现象。当各种反腐渠道均能及时有效表达民意之日,也是网络反腐回归常态之时;二是网络反腐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网络反腐是民众反腐形式的一种创新,但也会产生污名化现象;三是坚持“三要三不要”原则,善待并做好网络反腐。“要疏导不要阻扰”,正在井喷的东西如果硬去强制性堵塞,肯定易出问题;“要回应不要回避”,一回避就被动,到关键时刻便失语闭声,事后弥补仍然会失去部分话语权、伤害受众;“要引导不要强求领导”,因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上,网民往往不会以谁的权力大小作评判,这种时候,能否靠及时、真实、理性来引导,更为重要。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开设,彰显的即是这一理念。
腐败像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会一开始就置人死地,它只会慢慢侵蚀这个国家。腐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不能等待腐败滋生蔓延进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才想起来反腐倡廉。我们党从艰苦卓绝的抗战开始,把满目疮痍的中国建设成自由民主文明富强的共产主义现代化新型强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又怎能止步于腐败问题呢?所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我们一定要警惕,时刻注意远离贪污受贿的腐化。“防患于未然”总要好过“亡羊补牢”。
提倡反腐倡廉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态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秉承这样的信念,做一个清正的人。以后,为民者,不行贿;为官者,不受贿。共同创造一个公正清明的中国。把满目疮痍的中国建设成自由民主文明富强的共产主义现代化新型强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又怎能止步于腐败问题呢?今天,网络反腐不仅成为制度反腐的一个构件,而且也体现了民众对“为民务实清廉”之风的美好向往。各级党委政府只要积极主动地从提高执政能力上入手,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反腐,才能更好发挥出网络反腐的正能量。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我们一定要警惕,时刻注意远离贪污受贿的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