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培训演讲稿(最终版)
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大家好:
我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有关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方面的知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学习:
一、如何识别真假化肥;
二、如何辨别羽绒优劣;
一、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化肥
在这里我先讲下什么是化肥:
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是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在监管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辨别化肥真假:
一、看、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看。一看肥料的包装,我们知道肥料标签上应当标有:肥料名称及商标,肥料规格、等级和净含量,养分含量,其它添加物含量,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肥料标准,警示说明。假冒肥料的包装一般比较粗糙,包装袋上信息标识不清,质量差,易破漏。二看肥料的度粒和结晶状态,一般比较正规的厂家生产的肥料颗粒均匀,表面光滑。假冒伪劣肥料正好相反湿度大,易结块。三看肥料的颜色,不同肥料有一些特有的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一般都是白色,略带黄褐色和浅黄色。
二是听声音。抓一把化肥从高处松手,让化肥自由下落,落地声音尖细,为假化肥;声音沉重的,为真化肥。
三,嗅,通过肥料的气味简单的判别,碳酸氢铵有臭味,硫酸铵有酸味。氮肥或含有氮素的复混肥料,闻起来一般都有氨味(氨有股臭味)。假冒伪劣肥料气味不明显。
四,烧,将化肥的样品加热或者燃烧,从火焰的颜色,烟味、残留物可以判断真假。
五,湿,也就是放在水中溶解,大多数肥料放在水中,可以很好的溶解,但是近年来有一些肥料因为有特殊的包裹膜不容易溶解,但是将肥料破开以后,除外壁以外,里面的包裹的肥料很容易溶解。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肥料在外观上、溶入水、加热时的状态:
1.尿素:尿素外观为白色,球状颗粒,将尿素颗粒放在火上加热时,可见尿素很快熔化并挥发掉,同时冒有少量白烟,可闻到臭味。
2.硫酸铵:农业用硫酸铵为白色或浅色之结晶,硫酸铵易吸潮,易溶于水,当硫酸铵在火上加热时,可见到缓慢地熔化,并伴有臭味放出。
3.氯化铵:氯化铵为白色晶体,农业品允许带微黄色,易溶于水,将少量氯化铵放在火上加热,可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伴有白色烟雾。
4.碳酸氢铵:外观为白色或微灰色结晶,吸湿性强,易溶于水。简易鉴别碳酸氢铵时,可用手指拿少量样品进行磨擦,即可闻到较强的臭气味。
5.过磷酸钙: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疏松粉状物,块状物中有许多细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
一部分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加热时不稳定,可见其微冒烟,并有酸味。
看不出变化。
6.复混肥料:外观应是灰褐色或灰白色颗粒状或柱状产品,无可见机械杂质存在。
复混肥稍有吸湿性,吸潮后复混肥颗粒易粉碎,无毒、无味、无腐蚀性,仅能部分溶于水。复混肥料加热时,可见到白烟产生,并可闻到臭味,不能全部熔化。
此外,我们执法人员在检查化肥经销店时,要注重检查库房,因为有的经销商会把假冒伪劣的化肥放在库房内再进行出售。同时也要对农民做好相关的宣传,提示购买者要向经销商索要购肥凭证,票中应注明所购肥料的名称、数量、等级或含量、价格等内容。要注意保存好购肥凭证,作为日后维权的证据。
二、如何辨别羽绒服的优劣
怎样辨别羽绒服优劣?可通过一看、二闻、三打、四捏等方法来判断优质羽绒服。
在选购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简便的辨别方法:
首先,仔细查看羽绒服有无商标、厂名、厂址,有没有合格证、质量等级、含绒量等;其次,闻气味。质量好的羽绒服,里面装的羽绒都通过清洗、高温消毒,闻不到异味,而劣质羽绒服,有腥味等刺鼻异味;此外,用手拍打羽绒服,如果针脚处有粉末喷出,说明羽绒内含有灰粉,质量差。还可以用手抓一把再迅速松开,如果很快鼓起来,说明含绒率高;最后,要仔细触摸看手感如何,如果手感柔软,基本上摸不到毛梗,说明含绒量较高,质量较好。
‚隔着羽绒服搓揉,如果很难搓散,那么填充物就是羽绒。如果很快就搓散了,那很可能就是‘假羽绒’。‛
另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羽绒服的优劣。首先,用拇指和食指放在羽绒服制品的两面,轻轻搓捻,感觉越来越薄,但很难把绒全
部搓开,则说明该商品含绒率较高,质量相对较好。如果一下搓开,并且能摸到里外两层布,说明该商品的含绒率低,质量次之。第二,优质的羽绒服用手拍打,不会有绒毛飞出,用手揉搓也无小绒丝钻出。但劣质面料不同,在揉搓或穿着过程中会跑毛,而且洗涤后这一情况更加严重;第三,优质羽绒服多用化纤衬底,拉链、纽扣等质量相对较好;第四,优质商品做工精细、整齐,没有断线、跳针等肉眼可见的现象。
以上就是我要更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不对之处请大家指出。
第二篇:法律培训
《传染病防治法》学习心得体会
眼科 孙玉波
近年来,一些传统的传染病(如肺结核)死灰复燃,新的 传染病(如SARS)不断出现,我国传染病防治面临着新的挑 战。2004年3月全国实行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2004年 8月又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5 1月1日国家更新了《传染病报告卡》。针对国家对传染病 防治工作重视的形势,从2005年2月开始,我们眼科加强了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将传染病疫情工作列为科室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使我们眼科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无法固定时间、集中全员接受培训,我们就采用送培 逐级方法进行,即先派若干名骨干,如疫情诊断报告的医生、负责消毒隔离的护士长等参加培训学习,然后由其做为“师资”利用早会科会时间对科室全体人员进行培训。这样化整为零的有效利用时间,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专业优势,保证医疗保健机构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培训学习手段的进步,以往照稿宣讲理论已被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代替。利用微机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配以透彻的课堂理论讲解,同时适时穿插播放电视教学录像,保证培训收到好的效果。在防治SARS、禽流感期间,医护人员的防护 服穿脱程序非常重要,我们采用先放录像图片讲解,然后现场“真人演示”说明,最后每个学员上台现场操作,逐个打分通过,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准确理解并正确掌握执行。
院领导重视,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管理体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院领导的重视是关键,健全组织机构是保障,规章制度是行动指南。传染病管理是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医院上等级达标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院领导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强调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为更好地开展疫情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分管院长负责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告领导工作,各科室主任对本科室的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工作负责。
依法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建立严格的传染病报告制度。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个公民和机构都有法定的义务和职责。搞好传染病疫情发现、报告及管理工作,不仅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减少传染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件大事。医务人员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职业人群,我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甲、乙、丙类传染病的疾病种类、报告时限、报告方法及医院报告流程、特殊项目的填报要求等进行详细规定,以增加临床医生的可操作性。
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报告意识,眼科采取定期培训和在职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两种形式,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相关内容和传染病防治专业知识。培训内容为传染病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各种传染病诊断治疗标准、消毒隔离措施、医护人员防护办法及新发传染病防护知识。
在全眼科的业务学习中,定期请感染科医师主讲传染 病的诊断、治疗、预防进展,以达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传染病诊疗水平和报告的质量。
疫情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检查考核范围,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的综合考评,并与劳务费挂钩。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各科室和广大医务人员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思想意识,端正了工作态度,使我们眼科的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工作走向了良性发展之路。
我们眼科制订了各项制度、组织人员学习培训、加强质量管理、建立质量检查与考核机制等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对传染病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避免了传染病疫情漏报、误报的发生,使传染病管理纳入医院质量管理的轨道,有效地控制了院内传染病的流行与暴发。
《执业医师法》学习心得体会
眼科 孙玉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于1998年5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已逾5年。它的制定填补了我国医师立法的空白,是卫生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正确地履行医师的职责,保护人民健康,促 进和保障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执业医师法》反复细致地学习,我们眼科医生有以下体会。
一、保证了医师队伍的质量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我国医师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医师队伍中绝大多数人毕业于国家正规院校,取得了相应学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钻研业务,奋发进取;但也有部分人取得学历后,不思进取,无相应的工作能力;更有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学历,而是通过各种关系或根据各种名目的特殊政策而成为医师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各级各类办学机构陆续设立,办学目的不单一,很难保证医学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国家鼓励社会办医,受经济利益驱动,有些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大量充斥到医疗队伍中,使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成为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建立一种科学、公平、公正的办法检验各类人员水平,把住医师队伍的入口,划定医师的“准入”界限,是非常必要的。《医师法》从三方面保证了医师队伍的质量:1.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规定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经过一定的临床试用期,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2.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考试合格,仅 仅取得了行医的“准人证”,若要行医必须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卫生行政机关以颁发许可证的行政管理方式,对医师行医进行严格把关,只有经过注册,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未经医师注册仅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并对未取得医师资格或未进行注册擅自行医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3.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 托,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给予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的行政处罚,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对考试合格的,允许其继续执业,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对医师执业进行动态管理。
二、将职业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医师法》第3条明确规定: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这一条就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上升为法律规范。我们知道,道德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两个不同的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而法律属于制度范畴。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关于善恶、是非的观念和依此评价人们的行为正当与否的行为规范,它规定人们应该怎样做,多是一种义务,履行这种义务是道德规范的要求,而无相应的权利为对价,违背道德规范主要是受社会舆论的谴责;而法律虽然也是一种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但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它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违背法律规范则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卫生部1988年12月5日发布的《义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规定医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为: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得以医谋私。5.为病人保守秘密。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医师法》对上述职业道德规范中除第六项外,几乎都作了明细规定。本法的第24条、第27条也明确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进行救治,不得拒绝急救处臵。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务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此点应引起医师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也应看到,在医疗机构中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却时 有发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地损害了卫生系统的声誉。《医师法》将职业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高度,使医师的管理工作有了法制的保证,加快了医师队伍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步伐。
三、明确了医师的权利与义务
医师从事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神圣职责,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大量的诊查、治疗、咨询服务和科研、教学工作,与医院管理者、专业学术团体、患者及家属形成了密切的社会关系。明确医师在工作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是保证医疗工作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医师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包括诊查、处臵、出具医学证明、参加学术交流、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等。这样,医师履行职责就有了法律上的保障,也就是说,医师有本法第21条规定的权利,国家及卫生行政部门有保障医师行使权利的职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碍医师依法执业。在规定权利的同时,也明确了作为医师所应履行的法定义务,按本法第22条的规定,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热爱医师岗位,树立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未能履行法定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上可见,医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医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只有充分履行了义务才能完整的享有权利。
四、承担法律责任的多样性
法律责任是指公民实施违法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即因违法行为而在法律上受到的相应制裁。法律责任是一种强制性的责任,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是违法者所必须承担的。在1997年以前,医师由于医疗行为的过失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处分、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而当 时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4条的规定:医务人员由于极端不负责任,致使病员死亡,情节恶劣已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中则无明文规定,而是比照玩忽职守罪量刑的。随着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和《医师法》的实施,医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性质和种类也随之增多,医师从业的危险性也就越来越显现出来。第一,引发医疗事故的直接责任人作为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受到其隶属部门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第二,医师作为卫生行政管理的相对方,因违反行政管理规定,要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医师法》第37条规定,发生其所规定的12种行为,将受到警告或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这一规定,是因《医师法》的实施而增加的对医师的行政处罚。医师以医疗服务为职业,一旦受到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的处罚,将面临失去专业技术职业,失去谋生手段。这不能不说是对医师执业活动的严峻考验。第三,医师作为平等主体要承担民事责任。尽管医师法仅对非医师行医给患者造成损害的,规定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未对合法行医者发生医疗伤害事故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作出具体规定,但目前司法机关在处理医疗纠纷所致民事赔偿案件中,多引用《民法通则》第119条,作出了对一般医院来说近乎天文数字的赔偿判决,直接责任人则按一定比例 承担对医院的判决,对医师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第四,对违背刑事法律规定,产生危害社会后果的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1997年刑法新设立了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者拘役。尽管现在还有待司法机关对“严重不负责任”条款作出明确司法解释,但这并不妨碍司法机关对认为是“严重不负责任”的重大医疗事故的当事人处以刑罚。医师从事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事业,是一项高尚的职业,同时又是人命关天、责任重大的职业,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损害病人的健康,而面临着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医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技术操作规程,切实履行医师的义务,千万不能因一时的疏忽而触犯法律。通过学习,我们全体眼科医生认识到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应当把学习《医师法》当成执业活动的第一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医疗诊疗活动,执行执业规则,正确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使医疗卫生行业步人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篇:法律演讲稿
学法、守法做一个好公民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坐到这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有关法律的常识,希望我的谈话能给同学们一些启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我们一方面对侵害校园的犯罪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的工作,提高自我防卫能力。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吸食毒品的危害
同学们都知道,毒品十分昂贵。每个吸毒者轻者每天要花一、二百元,重者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年下来,要花费3万多元到10多万元。如此巨大的毒资,对绝大多数吸毒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尤其是青少年,一般没有经济收入或收入较低。犯了毒瘾,又没有钱,只好采取盗窃、抢劫、诈骗、贩毒、赌博、绑架甚至杀人的罪恶手段去获得钱财,满足毒瘾。毒品所带来的危害,决不只是伤害身体,危及生命;它还会诱发各种犯罪,导致人的堕落,产生家庭悲剧,扰乱和破坏社会治安。
人一旦吸食毒品上瘾,就会丧失人伦和天良,干尽伤天害理的事而不能自拔。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云南泽山一户农民,原本日子过得不错。不料父亲在外面染上毒瘾,从此这个家庭厄运降临。因为吸毒需要大量的钱,只好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两个孩子被迫辍学。他还疯狂地虐待妻子和孩子,成了一个恶魔。为了买毒品,他亲手将8岁的男孩卖给人贩子。16岁的女儿生怕卖身,只好从家逃走,流落他乡。可没过几年,她也染上毒瘾,最后因在列车上贩运毒品海洛因,被查获判处死刑。好端端的一个家庭,被毒品搞得家破人亡。
令人震惊和值得警惕的是,毒贩的魔爪已经伸向校园,伸向青少年。有资料讲:珠海市1994年的一次突击查毒中,吸毒者六成是青少年。同年惠州市一次抓获吸毒分子32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校中小学生。珠海市有三兄妹,由于受父亲影响,上初中、小学;就染上毒瘾,后被送到戒毒所强行戒毒。广州市有一名年仅16岁的女中学生,染上毒瘾,堕落成卖淫罪犯。
为了制止毒品的泛滥,严惩毒品犯罪,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禁毒法规和措施。所以,无论是从守法的角度,还是为了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我们决不能参与任何吸毒活动。
二、网瘾的危害
不规范经营的网吧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读不见书,不能自拨、甚至跳楼自杀的事例就发生过,这里我就不列举了,据资料报道,天津某医院亚健康康复中心对学生进行脑像图检测中发现,长期玩网络游戏,会影响左前脑的发育。该中心的杨大夫介绍,经过对200名学生进行的测试,发现其中40%的学生出现了左前脑发育不良的现象,经进一步调查,几乎出现左前脑发育不良的孩子,都有长时间玩电脑网络游戏的经历。谈起经常玩网络游戏为何会影响左前脑发育,该医院亚健康康复中心的大夫介绍说,网络游戏的内容符合人的右脑的感知特征,却有悖于左前脑的逻辑思维习惯的,会抑制左前脑的发育。从人脑分区的不同功能来看,人脑的右前脑是控制人的创造力,而左前脑则是负责基础知识的储备,对基础知识储备的驾驭能力以及再学习的能力等。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学生看似很聪明,实际的学习成绩却在下降的原因了。也就是说,即使孩子的创造力再强,没有基础知识的储备和驾驭能力,以及良好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学习成绩也无法提高互联网的出现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也改变了某些人的交友方式。好多违法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了这一交流方式,实施违法犯罪的,由于对网友盲目的信任,而不幸遭致了不可换回的伤害。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伤痕,所以,网上交友时一定要慎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意。
1.不是千万不要随意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等等真实信息。
2.是最好不要轻易许诺跟网友会面。3.如非要见面不可,最好去人多的地方。4.对网上求爱者最好不予理睬。
5.对谈话低俗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对待。不去理会他,让他自讨没趣。
除了以上的几点外我想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谈谈学法、知法、守法这一个话题。
有这样一个案例,也是象我们一样的两个学生,他们是同班同学,因为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矛盾,一天,其中一位同学杨某对与他发生过矛盾的张某同学说:等一下,我们一起回去,张某就以为杨某要打他,于是他就去叫几位所谓讲义气的同学石某、王某等6人,一起商议如何对付杨某,然后尾随杨某,其中一人向对方挑衅,而杨某当时可能因为人少对其未加理睬,但后来却纠集了其余10多个人,又拦在路上向张某这方挑衅,即而呢,双方互相殴打,最后张某这方的一同学头部受到严重打击,被打成重伤,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后果。
针对以上案例,说明以下几个关键词:
1、这是一起聚众斗殴案件,(聚众斗殴一般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多次聚众斗殴,或者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或者在公共场所、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或者是持械聚众斗殴的,应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聚众斗殴造成重伤、死亡者,就应按照刑法规定,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故意伤害就要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这起案件中有三人因在聚众斗殴中故意伤害了他人的身体致人重伤,构成了故意伤害罪,刑法规定对故意伤害他人造成重伤要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刑事责任年龄:《刑法》17条规定:14周岁以下是完全不负刑事责年龄段。14周岁至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年龄段,16岁以上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段。14-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规定,主犯包括了两种情况:
(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他们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是犯罪集团的核心。
(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4、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谓次要和辅助作用,是相对主犯的主要作用而言。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同学们,这起案件的起因只是同学之间的一点小矛盾,双方如果能退一步,就不致发生这样的结局。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同学们,人生活在社会中,难免相互之间有磕磕碰碰,但只要我们心胸放得开阔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发生许多恶性事件,又何必逞一时之强,酿终身大错呢?而案件中因为讲义气出手帮忙的同学,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他们的行为其实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多管闲事,没有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导致发生如此后果。
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同学们还没有走上社会,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学会分析,学会辩别,学会拒绝,才能学会自我保护,否则一旦触犯法律,法律是无情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后悔莫及。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提倡学法,是因为有些同学法制意识淡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构成犯罪,也不知道未成年人犯罪后将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会守法。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法是指人们的一切行为准则、规范。它不仅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包括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如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学生守则等等,从广义上讲这都是法。守法要从小做起,从遵守身边的规章制度做起。让我们把握今天,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生命,珍惜自由,做一个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九年级双语部教师: 努尔古·热合曼 2015年9月22日
第四篇:法律演讲稿
让法律常驻心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小学X班的XXX,非常感谢领导、老师们给我这个上台的机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法律常驻心中》。
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我生长在一个讲法制的国家;我是一个新时代的主人,因为我肩负着振兴祖国的责任;我是一个懂法守法的少年,因为我知道只有提高法律素质,才能完成时代赋(fu)予的光荣使命。
学校的普法教育,让我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我明白了:法律,像一根正义的绳索,它能约束住你,让你远离浑浊与黑暗。但是如果你违反它的话,你就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们大家共知: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对同宿舍好友黄洋投毒致其死亡的事件。一个优秀的学生竟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让人多么痛心和惋惜呀!这都是他心中无视法律存在的后果,如果他从小学好法律,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让法常驻心中,他就不会触犯法律,害了别人,也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类似事件,数不胜数。偷窃、打架斗殴、抢劫行凶、聚众赌博......这些害人害己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只有心中有法律,尊重法律,才能尊重自己呀!
法律既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当你犯法的时候,法律便会无情的惩治你,决不手软;当你被人侵害时,法律又像保护盾,保护你不受伤害。
我在电视上多次看到:有些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打了一年工,到头来却拿不到工资。于是他们向法律求助,最终每个人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工资,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了。又如,一些黑心企业偷招童工充当劳动力,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瞧,这不就是法律对我们的保护吗? 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法的影子。也许就在你不经意时,就动用了法的力量,维护了自己的权利,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如购买了伪劣商品,可拨打12315到消费者协会,维护自身权益;受人恐吓,打110,能够保护人身安全;遇到急救病人,拨打120,为他人生命争取第一时间;发生火灾,急拨119,保证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等。
法律时时刻刻制约着你我,也无时无处保护着你我。它既惩治了违法者,又保护了守法者,它多么像一把双刃剑啊!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话说得多好!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只要法律常驻心中,我们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只要法律常驻心中,我们就会健康成长快乐无边,只要法律常驻心中,我们就会共享一片蓝天!
让我们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携手齐呼:让法律常驻心中!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法律演讲稿
《法,就在我们身边》演讲稿
山丹县城关小学五年级(2)班 孔祥颖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2)班的孔祥颖。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法,就在我们身边》。
古人说:“法槌是惩恶扬善的利器;法律是天下之公器。”《现代汉语词典》上写着:“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强制各种行为的规律的总称。”虽然,这些解释对我来说还太抽象太模糊,但是我却知道法律是公平与正义的代表,法律是无处不在的。它在社会、在学校,它就在我们身边。
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的第一课堂,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记得班里曾做过一次试验。老师问:如果有人欺负你,你怎么办?有半数以上的同学回答:打他,跟他拼了。老师接着问:为什么?那些同学便说:“爸爸妈妈告诉我,人要厉害一些,不能受窝囊气。”我庆幸,我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家庭里,我庆幸,爸爸妈妈从没用这样不正确的思想教育我。我懂得要遵守法纪,要用正当的方式解决同学间的矛盾。
常听有的同学这样说:只要自己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可是,如果我们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便做损坏公物、打
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久而久之,你就会情不自禁地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那些恶习就会根深蒂固,到那时,你很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是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会说法律无情。但是,请大家看一看:《消费者权益法》维护我们消费者的权益;《交通法》保障交通畅通;《青少年保护法》为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保护的大伞。这难道是法律无情吗?
不,法律不是无情的,它是公正、严明的。同学们,就让我们知法、懂法、守法吧!再不要让人们听到因上网而勒索他人钱财的消息,再不要让人们看到聚众斗殴、打人致伤的血泪故事!……
同学们,就让法律的脉搏在我们的手腕跳动,让法律的血液在我们的心中沸腾,让我们乘着法律的航船在广阔的人生之海上航行!让我们从小就做一个法律忠实的守护者和捍卫者!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指导教师:刘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