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19-05-15 10:5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张远飞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与四年级上册教材一致:以的专题形式组织教材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口语交际、习作不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单独作为一个体系;我的发现改为 交流平台;课后思考练习题的叙述语气也有所变化,主要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考虑的。

二、加强目标意识,明确四年级下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只规定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编写教材依据的是课程标准,要考虑怎样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分解到中年段四册教材中,通过课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其他的一些内容来体现、落实这些目标。学生语文的能力发展与其他能力发展不同,它不是直线式的发展,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发展的。这就需要教材编写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有的不是一学期或一学年所能达到的,既可能是阶段性的目标,又可能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如中年段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是“学习”、高年级是“能”);又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目标。

我们在编写四年级下册教材时,既注意了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了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并且注意阶段性目标之 1

间的联系与衔接,力求准确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1、认字200个,会写200;累积认字2600个,会写2000个左右。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不同。

2、会使用字典、词典。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学习默读时培养,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在第八组的“我的发现”中给予一些方法的提示)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句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阅读总量是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推荐了学生课外阅读《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寓言故事、民间故事)。

9、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口语交际和习作,将说、写感受和体会作为一项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谈感想;评价的标准为“说得清楚、明白”,语文园地四也将表达得“最清楚、最明白”作为评价标准)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三年级开始习作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教材在编排上,一方面考虑说写结合,说感受、想法和体会,再下来;另一方面,教材在五年级上册,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这是为高年级写读感做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讨论;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的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运用资料的能力)

以上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四年级下学期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不可能在每一组、每一课的教学中都能体现、落实。在教学中,每一组、每一课都应该有语言文字训练的侧重点,训练的目标应该更明确,更到位。下面就每组教材的编排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每组教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不展开来说,教参中有说明;下面侧重介绍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

三、每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组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的美好。

《古诗词三首》,可背诵、默写,了解诗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词这种形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讲讲词与古诗的不同。《忆江南》这首词共有三节,后两节可以让学生搜集,也可有老师告诉学生,但不作为学习要求。选做题可在第一课时进行布置,第二课时课文上完后进行交流。

《桂林山水》,作者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为一体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的,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要结合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和课文 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画面;还要学习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写方法,发现排比句式的主要特点。这是本组课文的一个训练点,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明确提了出来。这里不要教给学生语法术语,只要求让学生了解和体会这些用法,比如,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林的水真静

4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二处景物的描述中。阅读链接中的短文是节选,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全文读读,不作为统一要求。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让学生了解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学习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方法。在阅读中还要体会遣词用句的妙处和表情达意的作用,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设计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体会遣词用句的妙处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七月的天山》,在写法上既按照浏览的先后顺序,又体现了一步一景的描写方法,作者抓住七月的天山雪峰、飞溅的雪水、原始森林和天山深处的野花来展现天山的美。这些特点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中许多优美的比喻句子,可以让学生抄下来。(虽然强调略文课文粗知大意,在词句训练方面一般不作过高要求,但有的略读课文,可以有摘抄、仿写或拓展的练习,如三上的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不是强调春游过程,而是侧重春游活动的策划,在策划中进行语言的交流。教学中可以扩大春游活动的范围,可以是能够实行的计划;也可以是以后才能实行的计划,目的是打开思路,让学生有的想,有的说。

习作:写校园景物,着重引导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由读到写比较容易做到的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描写景物的方法,即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课文的记叙方法。同时强调要抓住校园中一两处重点景物来写。

宽带网:是本组走进千山万水的拓展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画面,了解五岳,有条件的还可以再扩展,搜集资料,注意如何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组

本组专题是“以诚待人”。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二篇精读和二篇略读。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本组课文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诚信故事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要求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强调学习的迁移,读与说的结合。另外,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有一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良好品质的教育。

《中彩那天》,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母亲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语句,认真读读,体会父亲矛盾的心态,懂得父亲是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从而体会其内心情感的高尚。课后“小练笔”是想象情景的练习,既能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训练想象能力。

《万年牢》,可以通过课文泡泡中“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人什么联系呢?”的问题,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相关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这件事,后一处“万年牢”是讲怎么做人。对怎么做人,可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还要学习课文中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好品质的写作方法。

《尊严》,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感受人物的良好品质。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弄懂课文 6

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将心比心》,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课文简短易懂。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口语交际:与本组专题内容紧密结合,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有没有以诚待人的事例,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教学中可以不受图和文中的事例的局限,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以诚待人的事例,来交流讨论。讨论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对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老师要加以引导;讲的事例力求做具体、生动,让人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习作:把自己想说的心理话写下来。这次作文比较好写。习作指导的重点放在怎样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把他们的情感激发出来。想好倾诉的对象,即想对谁说,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防止学生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我的发现:是三年级、四年级上学期学习要求的延续,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留心周围的事物、勤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同时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这也是一个有关写的训练重点。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以专题形式组织教材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二、加强目标意识,明确四年级下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只规定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编写教材依据的是课程标准,要考虑怎样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分解到中年段四册教材中,通过课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其他的一些内容来体现、落实这些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累积认字2600个,会写2000个左右。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

2、会使用字典、词典。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学习默读时培养,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

三、每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组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

《古诗词三首》,可背诵、默写,了解诗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词这种形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讲讲词与古诗的不同。《忆江南》这首词共有三节,后两节可以让学生搜集,也可有老师告诉学生,但不作为学习要求。选做题可在第一课时进行布置,第二课时课文上完后进行交流。

《桂林山水》,作者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为一体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的,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要结合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和课文 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画面;还要学习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写方法,发现排比句式的主要特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让学生了解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学习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方法。

《七月的天山》,在写法上既按照浏览的先后顺序,又体现了一步一景的描写方法,作者抓住七月的天山雪峰、飞溅的雪水、原始森林和天山深处的野花来展现天山的美。

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不是强调春游过程,而是侧重春游活动的策划,在策划中进行语言的交流。

习作:写校园景物,着重引导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由读到写比较容易做到的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描写景物的方法,即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宽带网:是本组走进千山万水的拓展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画面,了解五岳,有条件的还可以再扩展,搜集资料,注意如何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组

本组专题是“以诚待人”。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二篇精读和二篇略读。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

《中彩那天》,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母亲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语句,认真读读,体会父亲矛盾的心态,懂得父亲是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从而体会其内心情感的高尚。

《万年牢》,可以通过课文泡泡中“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人什么联系呢?”的问题,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相关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这件事,后一处“万年牢”是讲怎么做人。

《尊严》,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感受人物的良好品质。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将心比心》,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课文简短易懂。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口语交际:与本组专题内容紧密结合,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有没有以诚待人的事例,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习作:把自己想说的心理话写下来。这次作文比较好写。习作指导的重点放在怎样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把他们的情感激发出来。想好倾诉的对象,即想对谁说,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防止学生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我的发现:是三年级、四年级上学期学习要求的延续,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留心周围的事物、勤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同时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这也是一个有关写的训练重点。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八圩中心小学

覃秋菊

2017.12.21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

二、嚼字品词,加深理解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重要步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如《梅花》一诗,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如果我们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就能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历来受人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绿”换成另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诉学生作者曾试用“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

三、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比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幅画,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争着说:

“我看到了一个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阳”。

“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他的衣服全汗湿了,他很辛苦”。

“我们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

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懂得珍惜劳动,珍惜粮食。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也便于学生熟记背诵。

总之,古诗教学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带领学生迈入古诗的殿堂,使学生领悟到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创新教学设计论文

作文教学感悟

乐治镇第一小学:史洪益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引发我对作文教学的深思,现就四年级作文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与阅读教学相比,四年级作文教学是老大难,少慢差费现象尤为严重,对此,语文教师多感棘手。

二、原因分析

以我的观察,造成四年级作文教学疲软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题目设计与写前指导

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多重视批改与讲评,这原本不错。但是,若忽视了题目设计与写前指导,则必定是事倍功半。题目设计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常见的问题是拟题的随意性。即临近作文课,匆忙从课本或某资料中找一个现成题目,至于题目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写作技能的训练目标是什么,考虑并不多。由于拟题的粗忽,导致作文教学第二个环节——写前指导的草率。其表现,要么是将题目往黑板上一写,即让学生作文,要么是对题目作简单提示,因缺例文而有骨无肉。两种做法,一个结果:写前指导流于形式,学生面对作文题茫茫然,“挤牙膏式”的作文成为一种必然。

(二)作文主体变位

作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由于多数教师在平时上课以自我为中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学生从原来的主体地位退出,这样作文便成了学生的一项任务,一种累赘,“作文是教师的事”,写作是为了迎合老师的需要:有的为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有的干脆抄袭应付;有的为投老师所好,矫揉造作,哗众取宠。

(三)作文思维僵化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是一拿到题目,大脑一片空白,思维处于停顿状态,有的思路打不开,就地打转,有的思维僵化或定势。我曾布置《我的同桌》一题,结果全班60%同学思路类同,如出一辙,并定势在:我的同桌是一名好学生,好学生便要拾金不昧,拾金不昧便是拣到金钱上交。我在作文讲评时曾打趣道:“我们的同学很幸运,全班竟有10余名同学拣到钱,而成为拾金不昧的好榜样;老师好惨,几十年来连一个钱包也没拣到过,不知何时才能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拾金不昧的好老师。”在思维定势的驱使下,作文便成了造文,造文引发了造假。

(四)教学重心前倾

所谓重心前倾,就是指教师将作文教学的重点确立在作文尖子的培养上,把主要精力用在作文尖子的写作辅导上,这样势必造成作文教学成了尖子生的专利,少数人的天地,导致作文教学注重“点”上的选择,而忽视了“面”上的推广。后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同学对作文视而远之,敬而畏之,“写作不关我的事”。有的还会因他人习作的发表而妒忌,因妒忌而对作文产生厌恶之情。重心前倾,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五)作文效益低下

作文是细工、是慢活,实现目标周期长,没有速成法。即使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也只能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从勤读多练反复修改中踏出一条成功之路来。有的同学写了几次看不出什么进步,便觉得没了劲儿,信心不足。有的怀有文学梦的同学,屡次投稿不中后,败下阵来。

(六)忽视打造精品作文

每次作文,都会出现一些不错的作文。这些作文大都情真意切,反映现实生活,有的立意深刻,有文采,有创新。老师们也往往以此作为主要讲评对象。但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就此止步,而没有再向前一步,将其打造成优秀作文,或称精品作文。这种“打造”,其含义是:在老师指导下,由作者对原文进行修改(也可由教师捉刀以为示范),使其成为范文;教师写出较为详尽的评语,在全班讲评,成为广大同学的范文,对大面积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三、解决办法

(一)“趣”字引路,激活作文教学

1、巧设命题,扣开学生心扉。命题鼓励自主性,即学生自己命题,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命题讲究开放性,即题型要多,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命题强调时代性和激发性,即命题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时代活水叩动学生心弦。要从课文中提炼命题,从社会生活中选取命题。

2、示之以例,“下水”竞赛。一切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学生的捷径。正所谓“始于学步,终于创新”,所以选好例、用好例是避免空洞说教,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重要一环。同时教师“下水”与学生同台献艺,一较高低。古人说:“亲其师,行其道”实有道理,教师“下水”能使学生产生“近体效应”。这种示范既体现教学民主,又勃发学生热情,一举两得。

3、练之以趣,以活动激发写作。兴趣来自于需要,需要来自于动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写作能力是靠“练”出来的,但要变“苦”练为“巧”练、“乐”练。为此,我尝试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来激发学生练笔。

(二)打造精品作文

批改中发现的好作文,有的文质兼美,只是稍作一些文字上的加工即可。修改的重点是那些质美而文不足的作文。所谓“质美”,是指材料新颖或立意深刻;所谓“文不足”,除文字方面,还包括内容方面、结构方面、主题方面,甚至标题拟定等方面。修改既要坚持叶圣陶提出的“多就少改”的原则,尽力保持原貌,又要精雕细刻,使作文力臻典范。

虽然“文无定法”,但拳师格斗,真斗起来实在是拳无定路,出神入化。可初学时就不得不一招一式的依路而练,只有深谙基本招式,又有应时而化,斗起来虽拳拳无定法,究起来即拳拳有来路。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只要广大教师遵循作文教学规律不断深化改革,总结终验,作文教学老大难的问题终将迎刃而解。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创新教学设计论文

四年级语文创新教学设计论文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四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本着爱学生的心;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较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课文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提供了一个 的可操作的平台。教学中,我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课上的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如:上《赵州桥》一课时,学生对赵州桥的精美图案无法直观的感受到,因此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上网查赵州桥的图片资料。边看边读课文,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下子突飞猛进。情感调动也特别到位。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与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字词、背诵紧抓不放;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高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实践能力。

下载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五篇模版)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万雪老师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

    四年级教学论文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精英外语小学 曹蕾 本学期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拓宽教学思路,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现将自己的主要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一、......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论文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日历中的天气符号来记录气温、降水量、风速、风向和云量等(复习各种天气符号,会识别、会画) 3、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石桥乡地区级以校为本小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教学论文 改革教法、创新学法、强化习惯 ------浅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小学四年级学生......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改革教法、创新学法、强化习惯 ——浅谈“四步一体”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雷莉莉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