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全市课改总结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10:5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2006年全市课改总结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2006年全市课改总结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2006年全市课改总结会上的讲话

继往开来 再接再厉 努力开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新局面

——在2006年全市课改总结会上的讲话

XXX教育局 XX

(2006年11月2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把大家请回来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大会,主要是总结、交流过去的成绩和经验,分析面临的新问题,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课程改革工作,以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下去。后面蔡市长、任所长、徐局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回去后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积累课改经验

根据上级总的部署,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市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实施新课改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我市的课改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了多轮培训;充分利用了我市的教研、科研网络优势,立足校本教研,落实课堂教学,注重总结反思,走出了一条“培训指导——实践探索——反思提高”的课改新路子,收到了预期的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课改工作,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视导;经常走进课堂听课,与学校领导、教师交流探讨课改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课改工作顺利。大部分学校领导对课程改革认识明确,不仅积极宣传,而且身体力行。有的举办了课改专题讲座,有的承担了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有的深入教研组组织、指导新课程教学研究,有的深入课堂督促、指导新课程教学。特别是在教学竞赛中,不少学校领导不仅认真组织教师参赛,而且亲自参与,带头参赛。在2004年的教赛活动中,有42名学校领导参加了校级竞赛,通过公平竞争,公正评选,有22名领导出线参加了片区竞赛,再通过片区选拔,5名领导进入了市级决赛并获奖。另外,在我市每年举行的课改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文章评选活动中,也有不少领导带头参与并获奖。这么多的学校领导积极带头参加课改,是我市教育、教研工作的一大亮点。突出地反映了学校领导“以教学为重点、以课改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目前,不少学校领导都在教学第一线,并且担任了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和指导,较好地发挥了领导和行家的职能作用,引领和推进了学校的课改工作,应继续保持和发扬。

2.开展上岗培训

为了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2003年4月,市教育局下发了文件《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实施意见》(“华教发[2003]59号”),在 2003年上期和暑假,组织了以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为主的骨干教师培训;2003年下期至2004年上期,市教育局又对起始年级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从而把“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有机地结合了起来。2004年3月,XXX教育局又出台了文件《关于新课程校本培训的实施意见》(“华教发[2004]21号”),对我市课改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要求各学校深入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学校自培。各学校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研讨观摩、自学自练、撰写心得体会、完成一篇新课程设计等方式,将校本培训落到了实处。校本培训结束后,市进修校、教研室严格遵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参训教师进行了考核、验收,合格后发给合格证和上岗证。

3.加强专业引领

为了准确掌握学校课改的实施状况,及时调控全市的课改工作,两年来,市教育局、教研室多次组织教研员深入XX中学、XX初中、XX初中、XX初中、XX初中、XX小学等20多所学校,进行了课改工作专项调研,听课1000余节。教研员针对课改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同学校、教师们一起分析探讨,找原因,增措施,并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为教育局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依据,对学校的课改工作进行了指导。

课改以来,市教研室组织了四次大型的巡回讲学献课活动,组织教研员和优秀中青年教师200余人次深入XXXXXXXXX等地的30余所学校进行了巡回讲学献课,通过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传递了先进的课改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我们还利用我市完善的三级教研科研网络平台,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了联教活动、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教育案例评选、教学反思录评选、创新学习大赛、学科竞赛等活动,在教学教研实践中培训教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4.落实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学校课改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不少学校结合本校实际,针对具体问题,采用集中培训、举办讲座、集体备课、上研究课、案例研究、反思总结等形式,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培训和指导。同时,不少学校在经费上舍得投入。除了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还花几千元购回成套的培训资料,组织教师集中学习观摩或供教师借阅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成效。特别是一些学校将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XX的《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实践与研究》、XX小学的《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XX的《培养农村初中生法律保护意识的研究》、XX初中的《互动式课堂教学研究》、XX中学的《农村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等课题都是在课改形势下,结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的专项研究,成效显著。分别荣获省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教厅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2005年以来,我市有34个课题顺利通过了结题鉴定,28个课题获奖,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22项,地(市)级奖10项;有4所学校被命名为“XX市校本教研基地校”,8所学校被命名为“XXX校本教研基地校”。

5.变革教学行为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是其教育观念变化的根本标志。在课改实践中,不少教师的教学行为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师生关系和谐互动;创设情境引人入胜;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课程资源有效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理念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教自学、分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如XX开展的“家长走进课堂”活动,就加强了家庭、学校的联系,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XX初中谢贵华老师,大胆实施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放手培养、指导学生自主上课、自主学习,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在学生评价方面,也有不少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四结合的评价方式;淡化分数,实施星级制、等级制等评价体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等等。教学中这些关系、情境、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学校、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虽然一些探索还不太成熟,但毕竟在课改的道路上迈开了步子,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二、反思问题,明确课改目标

1、认识不够明确

部分学校、教师对课改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有的认为课程改革是对原有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全盘否定,一切都是新的,教学要从头学起。这导致一些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教学中依旧我行我素;有的认为课程改革主要是教学形式上的变化,教学中生搬硬套,华而不实;还有的认为课改同以往的教材修订差不多,只是教材变了,该怎样教还怎样教,穿新鞋走老路。由于种种认识不到位,导致一些学校、教师对课改无动于衷,学校课改工作进展缓慢。

2、管理不够到位

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导致了一些学校管理上的不到位。部分学校领导对实施课改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认真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更没有深入课堂检查、指导;学校派出学习、培训的教师回校也未安排上汇报课、办讲座;学校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学校课改举步维艰。特别是不少学校在常规过程管理方面也很薄弱,在我们到学校调研所听的随堂课中,不少的教师上课没有教案,课后也拿不出教案;作业批改马虎、量不足(到11月初了,有的教师才安排学生写两个作文)。导致教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这些状况反映出部分学校在课改管理和教学“六认真”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3、教学不够落实

①把“自主”当成“自流”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片面地认识新课程下的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放任自流。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够准确甚至错误时,教师也不给予纠正,教师成了旁观者。其实,在数学课堂上,有时有十几种解题方法;在人文课程里,对文本有时有十几种理解。有的方法巧妙,有的较为烦琐;有的切中要旨、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辄止。而教师如果顺其自然,一堂课下来,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不及其余,或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在这样的课堂中,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也不可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②“合作”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教师在组织中既没有分工,又没有关注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小组讨论成了个别优生的一言堂,大量的中差生无所事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另外,教学中还存在为了合作而合作的现象,部分教师既不考虑研讨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也不管时间安排是否恰当,学生教材还未看完,教材内容还没有了解,就匆匆让学生答问或讨论。因此,课堂上常常出现研讨不深入、泛泛而谈甚至“冷场”的现象。

③只重“讲授”忽视“探究”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过于注重讲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而提出来的。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把新学习的知识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讲授法”教学要运用得当,否则极易变成“满堂灌”。目前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仍较严重。课堂上,或教师慷慨激昂地讲解,学生匆匆忙忙记笔记;或教师滔滔不绝地分析,学生恹恹欲睡地呆坐,学生自主性活动很少。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和实践应用的理念未能得到很好地实施和体现。

④忽视“学科”特点

新课程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倡导学科间融合,教学与生活联系,课堂与社会结合。但一定要有机融合,联系得当,结合自然。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还存在对教材把握不准、学科特点不明、综合不当的问题。如一位教师在教小学数学《认识乘法》一课时,课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用多媒体出示了“动物园的一角”。老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观察到什么?”学生观察后踊跃发言,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老师在肯定中不断追问:“你还看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又有新的发现……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这样的情境创设和引导,与本课教学到底有多大联系呢?这是在上数学课还是在上看图说话课?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在语文课教学中,部分教师丢掉了对文本的研读,丢掉了对文本词句的理解,或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得有点像思品课;或深入解析文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探索与课文有关的自然奥秘,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等等,上得有点像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或者就课文中的某一点无限扩展,游离文本,丢掉了文本这个本。这样的语文课还叫语文课吗?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科”特点,不要“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达到“教育观念真正转变、课改管理切实到位、教师专业得到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再添措施,开创课改新局面

1、进一步提高认识

我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对原有课程在教学领域中存在的落后观念而展开的。跟以往的课程、教材改革相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等方面体现出对传统课程模式的本质性突破。但我们必须辨证地看待这一变革,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扬弃。传统教育中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我们还要在课改实践中积极地运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整体化的教育改革工程,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它要求重建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校本化,倡导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和评价的改革,以达到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学校是课改工作的重心,由领导班子、教导处、教研组、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等构成了学校课改工作的子系统。学校一定要做好系统内各层级、各环节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行。

2、进一步强化领导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决策者,也是学校课改成败的决定因素。实践证明,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学校课改工作就有成效。反之,领导管理过于宏观,只管布置,不重落实,则学校课改工作就很难见成效。学校课改的状况是校长抓课改工作成效的集中反映。在课改实践中,校长及学校领导应成为课改的指挥员,对课改要有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做到指挥有度,调控有方;要成为课改的实验员,以身作则,带头实施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体味课改、熟悉课改,有的放矢地调控学校的课改工作;要成为课改的辅导员,既是课改的行家里手,又是一个好“教练”,善于指导、培养教师,促进教师成长发展;要成为课改的护航员,建立健全课改的保障激励机制,加强对课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特别应注重过程管理的完善与落实),保证学校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

3、切实搞好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中教师参与培训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放了课程管理权限,要求学校的课程逐步走向校本,这就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学校创设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为学校创立品牌,创立特色提供了保证。学校要切实搞好校本教研,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职能,督促、指导研究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二是要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应找准本校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研究专题,进行系统研究,达到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之目的。

三是要即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控课改工作。学校领导及课改机构成员应经常深入课堂认真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经常与教师、学生交流。及时了解新课程实施情况,组织教师认真总结课改经验,形成典型案例,在全校广泛宣传,并积极向外投稿,以扩大影响。针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应认真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以改进工作,推动课改顺利进行。

四是要注重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的有机结合。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都是学校为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活动,有着共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手段。在课改实践中,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规范研究行为,形成研究成果,提升学校课改工作的科研含量。

对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教育局将强化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随时进行调研和查评。每三年评选一次“校本教研基地校”、“课改先进集体”和“课改先进个人”。已评为“校本教研基地校”的学校要再接再厉,保持发扬;现在还不是的要对照“华教发[2005]19号”文件中的《XXX校本教研基地校评估细则》要求,找差距,增措施,努力争创“校本教研基地校”和“课改先进集体”;学校要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争当“课改先进个人”。

4、努力改进教学行为

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教师是课改工作的主力军。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关系着学校课改成效。在课改实践中,教师应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一是要努力将先进的课改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必然导致教学行为的转变,也就必然反映在课堂教学方法、模式、结构、情境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上。因此,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其教学观念转变的根本标志,也是学校校本培训成效的集中反映。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引进并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更鼓励教师依据课改理念自行探索一些适应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法。我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有法”是指有总的的教育思想、理念、原则、要求等等,“无定法”则是指具体到一个教师、一个班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应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此,我们鼓励教师们依据课改理念积极、大胆地尝试,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探索出一些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时,学校要鼓励、督促教师认真总结、反思课改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及时将教师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总结推广。在教学行为转变的过程中,在教师的不断总结反思中,教师自己也得到成长和发展。

二是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知识与能力、教师传授与学生活动等方面的关系,突出学科特点,落实教学目标。切忌为合作而合作,为探讨而探讨,为表演而表演等流于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否则,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却收获寥寥。一切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以教学实效为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三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投入状况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发展现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真正发展。在课堂上,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探讨问题,是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教学中,教师要切忌“满堂灌”、“满堂问”等低效的教学方式,切忌只重优生一支独秀,忽视全班万紫千红的教学局面。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维。使教学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实实在在,使全体学生在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全面发展。

同志们,“驽马自知征途远,不需扬鞭已奋蹄”,我们肩负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任重道远。在课改的征途上,我们已迈开了坚实的步子,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努力开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新局面。

第二篇:在课改经验交流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用爱滋润、用心聆听

老师们:

大家好!

2011年下学期,明确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思路,教育要发展,校本教研必先行,提出了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推进学校全方位、深层次的发展。

下面我就为什么要加速实现高效课堂和如何加速实现高效课堂讲几点意见。

一、为什么要加速实现高效课堂。

(一)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为社会服务的,学校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关键是学校教育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既然如此,学校的办学方向就应该随社会的需求而进行不断的调整。

(二)当前形势所迫

我们学校的课改已进行了近一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那只是阶段性成果,更多的只是落实到形式,还没有完全落实到思想,还没有真正达到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完成课堂改革,使之规范化、系统化、条理化。否则不但达不到高效,而且会对课堂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学校课改决心已定,不可动摇。

二、如何加速实现高效课堂

(一)必须彻底转变观念

我们的课改工作,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两个:一是对课堂的理念和主旨没有深入的思考。二是思想放不开,对课改持有怀疑态度。错误的认为以前的教学方法也还行、况且成绩也不错,改不改都无所谓,就不愿改!也有的人对课改持观望态度,课改力度不大,对此存有疑问“这改革能坚持到底吗?”„„这些想法都增加了课改的难度。这些都属于思想问题,而思想问题的产生往往源于认识,而认识的正确与否又决定于观念、看问题的出发点及重视程度。

老师们!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教练评四合一”对于各类学科、课型是可行的!普丰中学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是过的硬的!

(二)必须提高对教育教学问题的重视程度

1.教育思想问题:必须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学校的希望,树立服务意识,以生为本。

2.大局意识问题:必须营造一种全新的校园氛围,不允许出现不和谐音符,要把观念统一到学校的要求和办学理念上来。

3.教学研究问题:必须消除教育死角,如:杜绝低效,杜绝差乱,不吃老本„„因为改革面前机会平等。

(三)必须立树立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思想

1、教师观念要更新:穿新鞋走老路是行不通的。

2、教师能力要提高:就在不断学习。

3、课堂教学变革:学先后教,当堂训练

4、评价机制的改变:

(四)学校的目标定位:

1.每个人都要在课堂理念和常态课程上实现 “双达标”!

2.抛弃资历与年龄界限。通过课改,打造一支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生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老师们!认真地思考一下吧!我们所说的、所做的不仅仅是在尽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多的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发展!

希望每一位教职员工,付出你们的行动,投入你们的精力,奉献你们的智慧,为我们和我们的学校实现“双赢”“双发展”而努力!

谢谢大家!

第三篇:南阳市副市长在全市课改会上讲话

推广西峡课改经验 推动全市课堂改革

——副市长刘树华在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我们这次用两天时间,组织千余名能够决定南阳教育未来兴衰成败命运的精英团队,聚集到风景秀丽的鹳河之滨,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西峡县城,集中学习、讨论、研究南阳基础教育未来的道路怎样走,南阳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南阳基础教育要实现我们通过学习、讨论、研究的目标怎样来组织。那么,从昨天开始,高中阶段的同志们深入到西峡高中的教室再当‚小学生‛,和西峡高中的同学一起度过。我们从事教育数十年,再次感受‚三疑三探‛这种方式方法的教学氛围和它的灵魂所在。昨天下午、今天上午,高中阶段的同志们又对去年的高中高考情况进行了评议,同时也研究讨论了下一步高中阶段的教育怎样干的问题。从今天上午开始,义务教育阶段超过千名的同志,进入西峡县的部分初中和小学,进行听课、观摩和体验。刚才,西峡县的6位同志介绍了他们2004年以来推进课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形成‚三疑三探‛教学方法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听了以后,我很感动。同时,也听了淅川县、内乡县教体局和方城初中3位代表的表态发言。听了之后,我很激动。刚才,我又和大家共同听了王超同志代表我们全市4000多所中小学校的校长所发表的《鹳河宣言》。听了之后,我很振奋。因此,在这里,我可以讲,我们这一次

在西峡所召开的这么一个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明显效果。因此,我一改我讲话风格的常态,就把我们这次会议的三问前提告诉大家,南阳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道路是什么,那就是改革发展之路;南阳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回答,那就是要打造南阳教育品牌,创建南阳教育质量强市,使我们南阳的孩子学习成绩优质,既能考试出好分数,又能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南阳教育的未来怎样实现这个目标,那就是,强力推进课改,全面推广‚三疑三探‛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围绕这个目标,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们为什么要推动课改、推广西峡的经验 课改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是推动教育事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国家第八轮课程改革启动实施以来,我们南阳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各县区、各学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扎实的、有益的探索。西峡是这次探索的代表,今天我们的会议就是要全面总结我们已有的经验,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这个改革,是基于我们教育发展形势和我市基础教育现状做出的战略性决策。在做出这项决策前,我和清范同志、士君同志以及我们政府办四科和市教育局几个科室的同志到西峡,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都听了课。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酝酿讨论、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向市委、政府两位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并明确指示,要紧紧抓住南阳基础教育这一命脉环节,扎实推进,务求抓出实效。因此,我们今天在这里,来安排部署这个会议,虽然市委、政府就我一个人在这里和大家共同研究这个问题,但是这是市委、政府的决策,我们必须贯彻好、落实好。

第一,大力推进课改是国家要求,也是人民企盼。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是国家的要求,是人民的呼声,也是教育的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头连着国计,一头连着民生,寄托着万千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总书记在十八大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的记者见面会上,把‚更好的教育‛放在了人民期盼之首,并且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对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来说,是鼓舞,是鞭策,更是压力。我们必须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积极推进课改,借鉴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大力推进课改是锦上添花,也是雪中送炭。所谓锦上添花,是因为我们南阳的教育近几年来年年取得优异成绩。在高中阶段这个出口,做得应该说党政满意、群众满意,我们自己也比较满意。我给大家说一个数字,2010年的时候,我们的一本上线率是4.76%,2011年达到了7.97%,2012年达到了9.34%,2013年达到了11.07%,2014年达到了13.39%,5年时间,增长了2倍。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还在推课改,要提质量,要拔高,设立了更高的目标。为什么?锦上添花!那么,更重要的我是想讲下边‚雪中送炭‛的问题。为什么说雪中送炭呢?是因为成绩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问题。一是我们的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培养的学生发展后劲不足。这些问题,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一是看大不大。作为人口超千万的大市,今年全市升入高校近4万人,在全省按人口比算账,我们处于第三方阵,也就是落后位置。二是看强不强。全市一本上线率虽然连年攀升、在全省处于领先位次,但今年一本上线人数也只有5600多人,与全市总人口的比例在全省仍属第三方阵;从升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数来看,今年最多,也只有24人,仅占全省总数的二十分之一,在全省仍属第三方阵。三是看快不快。我们的工作口号多,动作少;动手早,推进慢。第四个问题,看优不优。南阳作为欠发达地区,作为书香之地,重视教育在河南有名。但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我们设定的目标有问题。比如说,有时候,特别是我自己,去年北大清华考了十六七个,我就高兴得不得了,今年考了24个更高兴。其实,我们自己不那么优。特别是在我们市内,升一本的人数,县区之间差距很大,县与县之间能差上大几百人。考得最好的县,一本应届生达到785人,最少的县考28人。本科上线人数最多的达到1748人,最少的324人。优吗?我们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我们一直在强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我们的人民能满意吗?我想大

家的回答是同样的,是否定的,是不会满意的。因此,讲到这里,我们必须强调,今天的会议,对南阳教育未来的发展而言,那就是雪中送炭。

第三,大力推进课改要百花齐放,也要见贤思齐。所谓百花齐放,我们已经在百花齐放。各地都在探索,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取得了经验。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进步不快,进步不大。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西峡的‚三疑三探‛、淅川的‚导学互动‛、卧龙的‚双分管理‛、方城的‚三探一练‛、市一中的‚四步导学‛、十五小的‚三环六步‛,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开始,都是非常好的基础,百花已经开始在绽放。但今天我在这里讲的,一定要明白见贤思齐的道理。在全市基础教育工作的探索中,西峡的课改已经成为南阳教育的名牌、品牌和旗帜。一个40来万人口的山区小县,教育质量综合评估连续4年位居全市前列,高考工作连续3年受到市政府记功嘉奖,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人数连年增长且稳居全市前列。面对西峡的成功,每个县区、每所中小学校都要反思,所有人、所有学校、所有地方都要有见贤思齐的胸怀、虚怀若谷的心态、博采众长的气度,在学习西峡课改经验中全面深化课改,开创南阳基础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二、我们怎样推动课改、推广西峡经验

这次全面深化课改,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机遇,以推广西峡课改经验为载体,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打造南阳教育质量

品牌,建设南阳教育质量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南阳教育。从量化指标看,就是要从现在起,力争用5年时间,按人口比例使全市一本上线人数、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人数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为了实现今后几年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我们要围绕‚一、二、三、四‛做好文章。

‚一‛就是要抓住一个阵地。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源头和根本,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是不会主动思考的孩子,是缺乏潜力、没有主见的孩子。我们要抓好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让每一位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想学、会学、学好,从而感悟到学习的乐趣、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因此,我们各位县区长要挤出时间进课堂,教体局局长要走进学校评课堂,校长要深入一线泡课堂,教师要潜心研究精心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要让南阳300万孩子在课堂教学这个舞台上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高效,为他们一生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就是要攻克两个难点。一是头脑要跟上。每一项改革的推进,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头脑的转变、观念的更新。我们今天召开的会议,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大张旗鼓地推进课改,始终如一

地坚持课改,早日把南阳基础教育的美好蓝图变成光辉现实。二是能力要跟上。教师要深入学习、不断充电,使自己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校长要沉下去、潜心研究,使自己始终站在学校课改的‚制高点‛;各级领导要旗帜鲜明地帮助、引导教师、学校渡过课改难关。我们既要防止‚一刀切‛、‚大呼隆‛、‚搞形式‛、‚走过场‛,又要防止‚浅尝辄止‛、‚没抓本质‛、‚不想吃苦‛、‚抵触情绪‛。

‚三‛就是要建好三支队伍。第一支队伍是教师队伍。各地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不合格、不上岗‛的要求,通过市里集中培训与县区分散培训相结合、到西峡实地观摩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等方式,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他们了解‚三疑三探‛的精神实质和操作过程。第二支队伍是校长队伍。校长的责任心、事业心直接关系到教师对改革的态度,关系到学校推进改革的进程和效果。校长必须身先士卒,从事务圈子里跳出来,既要当好设计师和指挥员,又要当好教导员和示范员。校长要谋划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全面引导教师聚焦课堂教学。对校长有个基本要求,既要设计,又要安排,还要督促,更要会讲示范课,会评课。校长不会讲,不能讲,不可以。第三支队伍,就是局长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方教育局长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这个地方教育质量的高低,有什么样的局长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诚然,局长这个队伍,有一部分同志是业内人士,是从教学一线走出来的;还有一部分同志是从行政领域当乡镇长走出来的。但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

段,完全有可能彻底地更新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我相信我们所有县区的教育局长能赶上西峡的董局长,超过董局长。只要大家认真学,下决心干,费力量地管,就能出成效。

‚四‛就是要坚持四项原则。

一是示范引导,整体推进。这次课改要通过 ‚试点先行、完善提升,示范带动、局部提升,整体推进、全面提升‛三个步骤实施。分三个学期逐步推开,整体推进,实现全市所有中小学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全覆盖。二是尊重成功,学引为重。其他所有县区必须尊重‚三疑三探‛教学方法,必须把学习和引用‚三疑三探‛教学方法作为最重要的课改前进方向和方法。在这里明确地要求大家,如果你没有比西峡好的教学方法,那就照西峡的去做;如果你在西峡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成效更好,我们大力支持让西峡也去学习你的教学方法。三是守成求效,不断创新。守成求效是基础,不断创新是要求。要求大家把已有的成功做法守住,再不断创新,丰富内涵。在这里,我们既要反对邯郸学步,又要反对孤芳自赏。四是扎实推进,持之以恒。各县区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用一年半的时间全面铺开,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

三、我们应该怎样保障推动课改、推广西峡经验 一是必须加强领导。全面深化课改,领导是关键。为确保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我直接参与,市教育局要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各县区

政府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竞争力‛的思想,树立‚抓教育就要抓质量,抓质量就要抓课改‛的理念,树立‚对教育工作,怎么支持都不为过‛的意识,把全面深化课改作为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各位局长、校长要将工作重心放在有效学习西峡经验上,放在研究西峡经验和本地本校结合的途径上,放在解决课改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上,务求实效。

二是必须加强责任。为了确保全市所有中小学校‚一年转教法、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各地各学校要逐级明确责任,层层抓好工作落实。市教育局是课改的宏观管理者和检查指导者,要专人负责、规范管理,掌握改革动态,总结推广经验,督促问题整改。分管县区长是当地课改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统筹、多方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倾力支持课改;要深入学校、深入一线,着力解决课改过程在资金、投入、师资等方面的难题。县区教体局长是当地课改的直接责任人,要组织县区教体局对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课改推进工作进行梳理,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进一步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课改的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和方法措施。校长是学校课改的具体责任人。各学校要增强‚课堂兴,则学校兴‛的观念,把课堂作为课改的主阵地,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课改的主推手,把课改作为提升学校内涵的主动力,催生一大批课改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部门要把推进课改作为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最为重要的任务,注重研究,强化引领,全面指导,为学校课改推进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是必须加强激励。市政府将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拿出100万元作为这次课改的专项资金,并将原来每年500万元的教育质量奖金转化为课改成效奖励基金,重奖课改推进扎实、成效显著、成绩突出的县区、学校和教师;对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推进任务的县区、学校、相关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并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各县区政府也要设立专项资金,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让敢改革、善改革、改革有成的教育工作者政治上有地位、精神上得鼓舞、物质上享待遇,努力营造区域上下凝心聚力抓课改、一心一意提质量的生动局面。各学校也要建立教师课改工作考核评比制度,着力提升教师的执行力和参与度,把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达标过关活动的成绩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四是必须营造氛围。在营造氛围上,邀请媒体记者除了对会议和这次决策进行报导,还要深入县区一级,乡镇一级,高中、初中、小学一级,中心城区、乡镇,平原、山区,无死角地寻找经验搞宣传,遇到阻力抓推动。既弘扬先进的,也鞭策落后的,为推广先进课改经验,建设南阳教育质量强市鼓与呼。

南阳市课改推进会基本情况:10月15日至16日,市政府在西峡县召开了南阳市普通高中教育暨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与会人员深入西峡部分中小学校

实地观摩、座谈,西峡县教体局、西峡县教研室、西峡县一高中、西峡县五里桥初中、西峡县双龙镇中心校、西峡县城区一小等6个单位紧紧围绕‚实施‘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新课程改革‛这一主题,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市教育局结合南阳教育工作实际,出台了《南阳市教育局关于学习推广西峡课改经验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市4000多名中小学校长共同发表了以打造南阳教育质量品牌、建设南阳教育质量强市为主要内容的《鹳河宣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头连着国计,一头连着民生,寄托着万千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使全市中小学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西峡课改经验,本报今日特推出本次会议的相关内容和主要精神,希望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推广西峡课改经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对南阳教育的继续重视和支持,上下同心,形成合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第四篇:在“达标课”总结会上的讲话

在“达标课”总结会上的讲话

刚才xx主任对高一年级的达标课情况做了总结,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面,我就下一步的课改工作提三点意见。

一、要在“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方面下功夫。

所谓规范化就是事事都要按要求做,所谓常态化就是时时都要按要求做,所谓精细化就是时时、事事都要用心做。规范化、常态化是基础,精

细化是努力的方向。

1、严格执行课表中规定的课型。

2、严格执行《xx中学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3、严格按《xx中学学生学习行为规范》要求学生。

4、启动值日班委制和导师制,并全面开展相关工作。

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内容上要由课本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方式上要由教师主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向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延伸。

1、将部分自主学习课移至放学后由学生自行完成。

2、语文、英语学科要制定学生课外学习计划,并组织学生有效实施。

3、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课程计划。每周设1节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课。教师要结合所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指定研究方向,指导研究方法,本着

“量力性”、“兴趣性”原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强化过程管理,以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促教学改革的“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

1、加大常规检查的力度

(1)教师二次备课后的学案、学案批阅情况、课表执行情况、配餐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周练的次数和效果。

(2)实行查课制度,重点检查课表执行情况。

(3)实行随机观课制度,重点检查“两种课型”和“七个环节”在操作方面的规范问题。

2、建立教学评价制度

(1)常规检查的结果记入教学评价。

(2)将各种教学活动纳入教学评价。

微型课题研究活动。

优秀学案评选活动。

“示范课”、“赛讲”、“研讨课”等活动。

青年教师课标研读活动,中青年教师高考试题解读活动。

“晋级课”活动。

以上评价都将作为体现教师教学水平晋级的主要依据。

3、改革现有分配制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和“优质优酬”原则。

(1)将教学过程的考核结果与教学质量奖挂钩。

(2)对于不计入考核的单项活动,每搞一次活动学校都将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

第五篇:小学课改现场会总结讲话

小学课改现场会总结讲话

与会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对于我们xx教育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今天通过xx一中、xx小学的课堂,展示出了我们课改的初步成果。大家看了一中和小学的课堂该做何感想,是激情澎湃还是感慨万千?那绝对是一种喜人的场面,我们的老师、学生同样能做出令人震撼的课改课堂来。

谈起观课,先是要去感受那种教学氛围,课堂上看老师、学生都分别在做些什么,看学生是否学的主动、学的积极、学的愉快、学的有效果;去琢磨学生都有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去分析课堂是有效、高效的,还是低效、无效的,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生命。传统的好课堂,是老师能够打动学生,课改的好课堂,是学生能够感动老师,能够看到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效果良好,才是最让我们老师感到欣慰的事情。这一反一正的变化足以说明了我们进行课改的必要性。

目前,除了xx一中、xx小学的课改已全面铺开、初见成效外,其他学校如二中、三中、四中、下范小学、孙瑶学校、周沟小学的有些课堂并不输于这两所学校,还有很多学校的老师也都在做着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这是一种喜人的局面。“一枝独秀不争春”,我们需要的是百花盛开、竞相争春的场面,希望各位校长、老师能够坚定课改的信念,不畏艰难险阻杀出一条血路来,回头再看时,那绝对是你想都不曾想到过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先就课改进程中大家经常担忧和感觉比较困惑的几个问题,和校长、老师们做以交流,希望能对我们的课改工作有所帮助和推动。

一、做课改是否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答案:课改前期,课堂做得尚不够规范和深入,各环节的作用和目的尚不能准确把握和操纵,或课改仅为图个虚名流于形式、做得“有形无神”,是会影响成绩提高速度的,甚至有时会制约质量的提升。如果课改能够全面铺开的话,师生能够全力投入,并精于研究、善于反思,不断弃旧扬新,是能够达到课堂学习质量快速精进的。

从网络游戏感受到这样一个道理:练习初始武功时,假如只能练到第三重,最高境界杀伤力为30;而后置武功能习到第五重,最大杀伤力为50;继后武功能练到第八重,最大杀伤力为80。传统课堂是如练就初始武功般,根据是否投入用功,质量指数为10、20、30,最好成绩为30;课改课堂是如练习后续武功,习得指数为10、20、30、40、50、直至80。如果传统课堂达到了30的指数,而课改的课堂到10或20就停步不前了,那肯定是失败的课堂,还不如以前“拼力气、拼时间”的老方法。改革就在于不断地选取最具发展潜质的路线,想做好是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的,其发展根基就是不断的研究和反思,要么练习很少几层就发展不下去了,这就需要所谓的“悟性”和“参透力”。在课改进程中,我们要加强“教研和教改”,教改就是去甄别、选取路线,教研就是去研究如何把它做好、做的彻底、做的有境界。

二、课改中是否需要有“模式”,模式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答案:课改课堂的模式是必需的,你能把它的作用想的有多大,它就有多大;模式是实施课堂的依据和出发点,是强有力的理论保障,是指导课堂不断精进的制胜法宝;任何模式都是需要结合不同的学段、年级、学科特点的实际,去不断地变化、组合、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过于僵化、不切合实际的模式肯定会制约课堂的高效与发展潜质。

从练习书法中悟得这样的道理:每一个书法爱好者刚开始都是从“临帖”开始的。区别是,很多人临帖一段时间后,自以为学有所成,早早的就“脱贴、自成一家”了;只有那些少数毅力顽强的人,一生坚持“临帖”,不断参透出常人所悟不出的惊喜来,遂“境界”不断攀升、技艺至“化境”。模式是如同临帖的,是需要去不断地参透和感悟的,选好“贴”、悟好“贴”、用好“贴”,才是我们课堂高效和发展的根本。

三、课改的课堂是否是在搞形式,如何看待课改课堂的形式(如学生小组的划分与管理、学生小组学习讨论、教室周围墙壁上小黑板的设置等),这些形式有必要吗,如何才能不走形式主义?

答案:认为课改是在搞形式,持这些怀疑态度的老师说明其仍深深扎根于传统课堂方法之中,最起码证明其内心是在抗拒课改的;要知道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形式,没有形式内容便无法精彩的呈现,二者要紧密结合结合起来才好。学生分组管理学习是激发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教室四周黑板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展示平台,认为是在搞形式,那是因为布置教室环境害怕花钱,学生的分组学习管理害怕管不好、管不住。做好课改的前提是要先去把握所依“模式”的整体用意,参悟课堂各环节的目的和作用,然后才能规划课堂的实施,不然的话不走“形式主义”才是怪事的。

在去一所很有名的学校观看课堂时,学生桌子按小组拉开、教室四周刚装上了崭新的小黑板。课堂中,老师从头到尾讲了一节,小组没有交流、讨论一个问题,老师仍是点名提问那少数的几个学生,墙壁四周的小黑板到下课还是保持如新。还到过一所规模很小的学校,一个班级连续两节课同一个老师都坐在讲台上,第一节课让学生读书或背书看得不很明了,第二节课让学生做练习册,反正就是看不到老师讲话。这位老师还真是做到了“让学生做一切”,但我以为这同样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课堂怎么能离得开老师的有效组织与管理呢。问题都出在了老师根本就没有理解课改是干什么的,“人浮于事、走形式”是一切改革失败的根源。

四、就目前我乡教育发展思路和大家进行沟通:围绕“一手抓常规,一手抓课改”,结合“三规范”活动(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争取在本学年内使我乡教育教学质量及整体面貌有一个质的飞跃。

从管理思路来讲“一手抓校长管理,一手抓教师队伍管理”,加强业务指导管理与培训,“立目标、树规范”,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研讨、培训、指导和评估,类似今天现场会的形式,使大家明白我们经常所做的工作如何能做的更加高效。希望大家有信心,鼓足干劲,不掉队,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下载在2006年全市课改总结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2006年全市课改总结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在民主生活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民主生活座谈会上的讲话临澧县地方税务局陈飞我来临澧地税工作三个月了,这三个月来全局上下围绕组织收入、机构改革、改善办公环境、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收到了较......

    在林改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这个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传达全省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视察**时对林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

    总经理在发布会上的讲话(改)

    在大型原创多媒体风情歌舞诗《帝苑梦华》 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河北畅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贵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媒体及旅游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

    课改总结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英语课改总结 为响应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号召,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一改过去老师“满堂灌”的局面,打破课堂气氛沉闷,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我在教学中......

    课改总结

    课改阶段性总结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本学期,我校一如既往的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在课改工作中,我校以《韩立福有效教学》为指导,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

    课改总结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阳城三中 王彩霞 自学能力是通过学生自己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掌握知识以及形成技能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

    课改总结

    初一历史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经过两个多月来的课改,我一直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课改,这期间,一直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跌跌碰碰的前进着,收获颇多,但也曾迷惑和茫然过。下面就......

    课改总结)

    安陵镇苏老家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2011年秋季,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我校校园。学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尽情展示,在课改的浪潮中不断实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