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于忧患说课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七台河市金河中学马丽艳
尊敬的各位评委: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孟子〉两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说明;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课堂流程;
五、教学理念;
六、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课题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经典之作,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文采斐然、论述严密、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全文,背诵课文。
(三)重点难点
反复品读,积累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二、学情分析
七
(八)年级学生尚未正式学习议论文,接触文言议论文更是首次,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且部分语句比较晦涩,这就给学习本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难度,把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上,而不在文体阅读上浪费过多时间。
三、教法学法
在“导引---诵读---翻译---背诵”课堂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
四、课堂流程
(一)导引
一个好的导语能有效创设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熟知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越王勾践的经历重蹈了吴王的覆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吧。这样,顺势导入本篇文章。
(二)诵读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也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其成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引领学生诵读。在诵读中,我力求让学生读出三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当然,一开始就让学生读出文章气势和感情是不大可能的,这还要依赖后面对文意的疏通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了使诵读充满情趣,在课堂上将引导学生采取形式多样的读,有学生自读、评读、齐读,还有录音配乐范读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哲人对话,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突出了教学中的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
(三)翻译
翻译环节至关重要,是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过程,牵涉到学生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和对文章思想的正确解读。本环节分为五步:①自主翻译,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逐词逐句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②小组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疑难词句。③课堂释
疑,学生提出上两步尚未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解决。④重点强调,检查学生翻译效果,并强调重点词句。⑤全文通译,让一生翻译全文,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此环节五个步骤,步步推进,稳抓稳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其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突出了教学重点中的“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并为下一步探究文章做好了准备。
(四)背诵
背诵古诗文,是让自己的灵性与古人的灵性牵手,在智慧的对接、融洽、整合中提升自己,因此,我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力争让学生做到当堂背诵。
五、教学理念
1、课堂教学以诵读贯穿始终,并以诵读带动理解,体现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学”的课题精神。
2、课堂教学以学生读议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反思
第二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孟子〉两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说明;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理念。
一、教材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课题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学”。济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依据地域特点,我选取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经典之作,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文采斐然、论述严密、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动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从三个维度出发,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说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2、能力目标: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及写作特色;
3、情感目标: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勇于同逆境做斗争。
(三)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2、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
难点:
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关键: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思考讨论其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七
(八)年级学生尚未正式学习议论文,接触文言议论文更是首次,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且部分语句比较晦涩,这就给学习本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难度,把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上,而不在文体阅读上浪费过多时间。
三、教法学法
在“导引---诵读---(翻译)----探究---拓展”课堂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引
一个好的导语能有效创设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孔孟之乡的中学生对孔子和孟子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大都不知道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而误认为两者是师徒关系,所以我设计的导语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同学们知道孔子和孟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吗?”学生纷纷发言,明确此问题后,再让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孟子。这样,顺势导入本篇文章。
(二)诵读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也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其成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引领学生诵读。在诵读中,我力求让学生读出三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当然,一开始就让学生读出文章气势和感情是不大可能的,这还要依赖后面对文意的疏通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了使诵读充满情趣,在课堂上将引导学生采取形式多样的读,有学生自读、评读、齐读,还有教师配乐范读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哲人对话,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突出了教学重点中的“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
(三)翻译
翻译环节至关重要,是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过程,牵涉到学生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和对文章思想的正确解读。本环节分为五步:①自主翻译,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逐词逐句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②小组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疑难词句。③课堂释疑,学生提出上两步尚未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解决。④重点强调,通过大屏幕检查学生翻译效果,并强调重点词句。⑤全文通译,让一生翻译全文,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此环节五个步骤,步步推进,稳抓稳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其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突出了教学重点中的“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并为下一步探究文章做好了准备。
(四)探究
本阶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文章写了什么?(思想观点)二是怎样写的?(写作思路、语言特色等)
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文章思想观点,明确文章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握文章写作思路及语言特色。学生发言后,通过屏幕展示文章思路:文章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说明人才在苦难中造就;然后从正面论述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由人生扩展到治国,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最后得出作者的思想观点。语言特色是使用了大量排比句,雄辩有力、富有气势等。
本环节进一步落实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再次体现了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并解决了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五)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语文课堂应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本阶段,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正是忧患意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正是忧患意识,大和民族精诚团结,忍辱精进,才在二战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科技大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可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想尽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民族复兴;小日本四百年来亡我中华之心不死;海峡那边的陈水扁之流还叫嚣着‘一中一台’……请同学们结合个人和民族的现实,思考讨论忧患意识的现实意义。”此环节拓展了阅读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从语文小课堂走向了生活大课堂,唤醒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了学生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激情,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后,课堂教学结束。
五、教学理念
1、课堂教学以诵读贯穿始终,并以诵读带动理解,体现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学”的课题精神。
2、课堂教学以学生读议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实践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
六、板书设计
生活上
人才忧患中造就思想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行为上
磨练激发人的斗志
艰苦磨难的重要性
国家无忧患常灭亡
第三篇:《生于忧患》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2
方山一中
王纪红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3.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义,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吧,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2)胶鬲举于鱼盐之中()(3)行拂乱其所为()(4)所以动心忍性()
(5)曾益其所不能
()
(6)法家拂士
()
2.常识介绍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四.自主活动,指导诵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自主默读,找疑难,教师辅导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
2.齐读课文,找感觉,教师指导
?(1)明确诵读要求:a.读准字音; b.读出停顿; 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
?(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3.示范朗读,找要点,教师引导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 市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再次让学生齐读全文 五.自学检查,成果展示
(一)通假字
1.曾,通“增”,增加
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2.衡,通“横”,梗塞,不顺
例句:衡于虑 3.拂,通“弼”,辅佐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 4.忍,通“韧”,坚韧
例句:所以动心忍性
(二)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 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 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动词用作名词:入:在国内 出:在国外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名词用作动词: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三)一词多义 1.拂(fu)违背
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拂(bi)同“弼”,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3 发(fa)被选拔,被任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fa)表现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5.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衣食所安(养)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六.合作探究,品评鉴赏
教师设疑导学投影下列思考、讨论题:(先检查每段字词掌握情况,后讨论交流问题)(一)检查研讨第一节
1.学生齐背诵第一节
2.投影检查第一节字词以及句子翻译 3.讨论交流:(教师投影,学生交流)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又想要说明什么? 【明确】共同:都出身卑微转变为显贵,历经苦难磨练,但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
目的:说明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证明生于忧患 作用:运用了排比的句式,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2)请你举一举古今中外与之同类型的事例
【参考】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二)检查研讨第二节
1.学生齐背诵第二节
2.投影检查第二节字词以及句子翻译 3.讨论交流:(教师投影,学生交流)
(1)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这三个条件是?磨练目的是什么? 【明确】内心——苦其心志
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
2)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那么,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3)这一节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正面论证: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反面论证:作者由个人推广到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也就是说,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的磨练
【小结】最后作者总结了全文,归纳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作者专门设为一段,更加醒目,更加突出但“安乐”一词在前文并没有出现,你觉得,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什么是“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七.自主总结,拓展延伸 1.投影问题,学生总结:
²
你认为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²
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这个论点的?
提示:(1)课文从个人方面来谈什么观点的?(2)课文从国家方面来谈什么观点的?
【明确】(1)从个人方面——生于忧患——怎样从个人方面来一步一步分析的? 【思路】先从个人方面,从两个方面来谈:先从客观方面(例举6个例子)要经过磨练,还要有个人主观上的努力奋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才,来证明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2)从国家方面——死于安乐——怎样从个人方面来一步一步分析的?
【思路】后从国家方面,也是从两方面来谈:先从国内,后从国外,这样的国家都生活在安乐中,往往都会灭亡,进而证明了死于安乐的观点
2.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八.课时小结 布置作业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拔高作业: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参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参考】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方山一中
王纪红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孟子〉两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对本课文进行说明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孟子>二章》里的一篇课文孟子的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本文是被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之一,文章从个人成才事例类推到国家治国的道理,阐明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个中心论点全文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论证充分,文采丰富本文放在这里对前面所学习的文言文有巩固作用,也为后面将要学习的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生动精辟的语言值得我们学习,其阐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及其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具体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阅读课文,教学任务既要表现在积累文言知识又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借此读懂其他文言文故此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疏通疑难字、词、句,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把握课文关键句,理解文章思想内涵(4)品味其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读”贯穿整个教学教程,在读中积累文言知识、感知内容、品味语言、领悟文章内涵
(2)在讨论、质疑中,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把握文章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学习我国古典文学精髓,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兴趣
(2)阅读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启迪学生明了“逆境中造就人才”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理解文章思想内涵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论文结构、论证方法及文章思想内涵的把握
二、说教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基础,通过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其本上能理清文章的大意,提出疑难点因此根据该课程标准及学生的特征,以读为核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形成生动开放的教学模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引导、点拨、对话、指导等教学方法,并且为方便教学使用多媒体
三、说学法
倡导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韵味
2、学生齐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句及 文章大意,并提出疑难点,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提出问题
3、小组之间先互相解答疑难点,教师加以指导,并且引导学 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并积累文言知识:(每个举一例)(1)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
(2)虚词:于; 而(3)一词多义:拂;发
(4)词类活用: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苦;劳;饿等(5)特殊句式:倒装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通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关键句,写出文章论证思路,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提问启发: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的?(画出文中重点句子)运用了那学论证方法?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明确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结构示意图:
论点
论据 生于忧患(正面)
摆事实:古代六位圣贤逆境中成才 讲道理:天降大任——必先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发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 国恒亡 死于安乐(反面)
明确:连用六个排比,说明“逆境中造就人才”,并由个人类推到国家,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阐明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个中心论点
(四)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1、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个性与韵味,与同学分享你最欣赏的是 本文的哪一方面
语言上: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运用大量排比,读起来不仅琅琅 上口,而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结构上:结构紧凑,严密,浑然一体 思想上:孟子的政治见解
2、结合课后练习二,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3、根据结构示意图,试着背诵课文
(五)展读课文,飞扬思绪
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了“逆境中造就人才”这个道理,请同学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教师用PPT出示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六)课堂总结
《孟子》二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汹汹,善于说理,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我们今天写议论文非常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 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教益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把自己对“逆境中造就人才”这人道理的看法形成书面文字,写一篇 3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总结:这节课以朗读为基础,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以五步阅读法为实践模式,是一节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文言课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是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地看笔记,本文板书 简洁、扼要地括了文章的重要内容,学生一目了然 论点
论据
生于忧患(正面)
摆事实:古代六位圣贤逆境中成才 讲道理:天降大任——必先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发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 国恒亡 死于安乐(反面)
第四篇:生于忧患名言
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魏绛:“„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周文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2009-05-10 10:01 提问者采纳
一)简介作者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课文题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思考:
1.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了什么道理?
3.为了说明道理,作者使用了什么事例?
4.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掌握哪些字、词、句?
(四)生字正音记形: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
拂士(bì)同“弼” 空乏(kōng)
(五)课文分析
第 1 段
1.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文句梳理: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ǔ)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士
【士】狱官。
【举于士】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
【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
【市】市井之间。
3.内容把握
提问一: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讲解: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提问二:试比较分析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讲解: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他们分别是种田的、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和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提问三: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讲解: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4.文段意思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第2段
1.原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文句梳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必先苦其心志
【苦】原来是形容词,课文中均为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
【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
饿其体肤
【饿】原来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空乏其身
【空乏】原来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动】使动用法,使……动。
【忍】使动用法,使……忍。
【性】音义同“心”。
【忍性】就是壮大胆量。
曾益其所不能。
【曾】与“增”通假,增加。
【益】本义是水漫出,后来引申为“增加”。
3.内容把握
提问一:这一段作者阐述了什么观点?
讲解: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所以动心忍性”是什么意思?用语言简要描述一下(当人经受苦难时,他的内心会受到惊动,而自觉地磨练自己,使自己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提问二:此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讲解: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才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4.文段意思
因此,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到这些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使他们心神苦恼,筋骨劳动,肌肤消瘦,身体困乏,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凭着以上处境,就可以使他们心神震动,胆量壮大,从而对以前不敢做的事儿有所促进。
第3段
1.原文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文句梳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恒】常常。
【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困】本义是树木被四壁围着,引申为“围困”,又引申为“困惑”。
【于】都是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虑】思虑。
【而后】连词,表示先后相连。
【作】创造。
【色】面色。
【征】观察到,检验。
【喻】明白。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入】国内。
【拂】通“弼”,辅佐。
【出】国外。
【则】却。
3.内容把握
提问一:请把“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讲解:人们常常做错了事,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虑阻塞,这才能振奋有为;表现在脸色上,发泄在言论中,这才能有所领悟。
提问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应该怎样翻译?
讲解:内部没有执掌法度的大家和辅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没有外患,国家就经常处于走向灭亡的困境。
提问三: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讲解: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致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4.文段意思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一个国家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第4段
1.原文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文句梳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后】这样以后。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条件,后面的是结果;“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生】使动用法,使……生。
【死】使动用法,使……死。
【于】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
3.内容把握
提问一: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它的作用是什么?
讲解:它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提问二:这句话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示?
讲解:这句话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战斗不已。
4.文段意思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归纳中心思想】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
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写作特点总结】
一、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作者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篇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二、多用短句,且句式较整齐,近似对仗,(骈散对照)读起来琅琅上口。例如:开头的六句,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第二段的“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和第三段的“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等等。与上文也有相似之处。
【总结实词虚词】
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 一词多义
国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恒亡。
拂
不顺 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衡于虑
拂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拂士
虚词 于
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 而死于安乐也
以
凭 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指出下列“之”的不同用法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委而去之()
4、寡助之至()
5、亲戚畔之()
二、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原字
1、亲戚畔之 __通___
2、曾益其所不能 __通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通___
4、困于心,衡于虑 __通___
三、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池非不深也 古___ 今____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___今___
四、填空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六、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实词。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城: 郭: 环:
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池 坚利 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至: 畔: 顺:
七、“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征于色
C.死于安乐 D.衡于虑
八、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A.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
C.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九、加点词不用“使……”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A.苦其心志 B.劳其筋骨
C.动心忍性 D.生于忧患
十、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___通____()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通____()
C.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通____()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通____()
十一、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
【试题答案】
一、1、助词“的”
2、代词,指代“小城”
3、代词,代那座城池
4、动词“到”
5、代词,代指“失道”“寡助之至”的人
二、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原字
1、畔——叛
2、曾——增
3、拂——弼
4、衡——横
三、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池 护城河,水池
2、是 此,判断词
四、填空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五、D
六、A.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着
B.池:护城河 坚利: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委:放弃
C.至:极点 畔:通“叛”,背叛 顺: 归顺,服从
七、A
八、A.这 表判断 B.征验 凭证 C.被任用 发出
九、D
十、A.畔—叛 背叛
B.衡—横 梗塞,指不顺。C.属—嘱 嘱托
D.曾—增 增加
十一、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第五篇:生于忧患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
2、掌握作者、体裁、中心。
3、理解重点词句含义(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
4、课文内容、主旨的挖掘
教学重点:1、2、3
教学难点:4
教学方法:抢记法,比赛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辩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名句的作者是谁?(孟子)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用两分钟时间抢记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
(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二、自渎课文,检测生字词等预习情况。
1、给生字注音并解词。(将全班分为两大组,请每小组的最后一位同学上台来各写一个,分别计入两大组的比赛成绩。)
畎(quan)亩:田间水沟
付说(yue)
曾(zeng)益:增加
胶鬲(ge)
拂(bi)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u)乱:违反、阻挠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3、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
空乏(使....穷困缺乏)
所以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4、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
5、多义词。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是:于是人也(这样的)
发于声(表现)
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6、特殊句式。
A、状语后置
a、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
e、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
B、被动句
b、付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d、举于士(被录用)
f、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
7、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到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A、举 市 故 所 以 征 作
B、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学习课文内容,思考: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4、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正、反)道理,论述了什么道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
5、齐读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征于色,发于声),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
(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6、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标题,也是结论)
8、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9、小结:这篇议论文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五、拓展:
1、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提示:其实同学们不畏严寒,不怕酷暑,每天坚持来上学,这种恒心与毅力让人佩服,你们在老师眼里就是最优秀的。
2、辩论。
上回搞的那次辩论赛后,我们的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想那天,我一人舌战群雄,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只要一想起,就豪气顿生。……”可见辩论的白热化程度。今天我们以“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这个观点为辩论题目,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要求说出各自的理由。(认识到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出人才,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六、作业:背诵课文。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