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梅列区东新小学关于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调研报告
“诚信”一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打造诚信中国”、“诚信是通行证”、“诚信是第二张身份证”、“诚信是资本”……这些振聋发聩的语言,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诚信”的热望和追求。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诚信不只是经济活动的需要,同样也是各行各业的需要,尤其是教育。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领域出现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曾是一方“净土”的教育,其诚信问题同样不能令人乐观。
一、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
1.缺乏诚信,背信弃义。
东新小学对学校的五年级的2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据对《诚信调查问卷》的统计表明,五年级学生未说过假话的占52.7%。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净洁无瑕。随着接触社会,童心受到社会的玷污,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匮乏。
2.习惯抄袭,蒙混过关。
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部分学生不是认真地去完成,而是把这些本该做作业的时间用来看电视、上网聊天等,要到交作业时,借其他人的作业花一、二十分钟完全抄袭过来就算完事。考试时,能抄则抄,习以为常。
3.失信行为,熟视无睹。
自己或同学中出现的失信行为比较经常。如调查问卷中,“你班班长在统计上课出勤情况时的态度如何”,“老师点名就记,不点名就不记”的占38.7%;“约了人你能准时到吗?”,选择“不一定会”的约占据27%;赞同“不说谎话干不成大事业”看法的同学居多。
二、学生诚信危机的形成原因
针对以上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生道德品质下降,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诸多的现实原因。
1.历史积淀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童叟无欺,相互礼让”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封建社会长期的专制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存在着扭曲的一面。历史上“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实人易吃亏”等格言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匮乏。诚信的基本要求是诚实、信任、不欺骗,也就是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这些格言古训恰恰违背了诚信的最基本要求。这也说明,历史积淀中的带有“世袭”观念的残余还在影响着当代学生。
2.教育内部原因的影响
教育内部的原因主要包括:
(1)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都会影响教师教授诚信教育。如学术腐败,教师中编造、剽窃文字的现象严重;在检查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助长歪风邪气,甚至演变成常态,已不再引起人们的注意或愤慨;公开课上要求学生配合作假;教师不能以身作则,经常失信于学生;违背职业道德,暗示学生考试作弊;在学生面前上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招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耳濡的是弄虚,目染的是作假,天长日久,又会向哪里潜移,向何处默化呢?)
(2)教育方式、方法问题。目前我们的教育方法以灌输、说教为主,将德育教育视为政治说教,或把德育教育当作知识“传输”,忽视情感教育。试想如果淡化情感教育,怎么会培养出真的情感!没有真的情感,又怎么会有诚信呢!显然,不诚信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结出诚信的果实。
(3)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原因。由于学校内部管理不严给学生不守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诚信机制未能引入学校及学生群体,也使得学生诚信意识不强。
3.教育外部原因的影响
教育外部原因的影响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作为社会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时下,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的负面影响对学校的冲击很大。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到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漠、诚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乏等,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也使我们当前进行的诚信教育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因此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有的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日常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子女平时的不诚实行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家长不能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子女,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缺陷也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之一。
三、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认识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以来,全社会普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良好社会道德风尚逐渐形成,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
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二)明确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诚信教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突出抓好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作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诚信教育
1.在教书育人中要注重诚信教育
诚信是道德修养、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书育人一定要抓住诚信教育这个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诚信教育。诚信教育活动要遵循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小型为主的原则,既要有声势、影响,又要扎扎实实。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工作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笔者认为,狠抓诚信教育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
(1)教师要以身作则,时时事事讲诚信,给学生作诚实守信的榜样。学校在师德建设中,强化诚信品格,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教师的修养与教师的学习分不开,在一个拼命应试的学校中,教师的头脑中充斥的是考试成绩、排名,道德教育的要求难有立足之地。教师只有通过学习,提高反思能力,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意义、人生意义,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才会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2)要将诚信教育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诚信教育要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提高整体教育效果。
(3)以学生为主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各中小学校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
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
要充分利用每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每年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契机,将诚信教育作为重点之一,安排时间组织相关教育活动。
(4)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丰富诚信教育内容,寓诚信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理科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
诚信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学校要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
2.在管理体制中要强化诚信教育
我们知道,诚信是一种优良品质,是社会要求人们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如果人们违背了诚信原则,不仅要受到遣责,而且要受到惩罚,特别是在利益关系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根据诚信的这一特点,在管理育人中,管理干部、后勤职工和教师一样,首先要诚实守信、率先垂范,还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教育制度,以强化诚信教育。要把诚信的具体规定列入有关的制度中去,让全校师生都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所谓诚信教育制度,是指学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诚信教育制度,决不能让投机钻营者得逞,也决不应该让老实人吃亏。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诚信的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并和全社会的信用制度协调一致,同时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这是诚信制度执行的关键和强有力的手段,它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3.在环境建设中要体现诚信教育
“育人环境”是一个广泛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方方面面。我们这里仅就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含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和舆论环境如何体现诚信教育作些探索。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要以诚信为本,它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例如东新小学的“诚、礼、勤、敏”(诚以处世、礼以待人、勤以实践、敏以创新)的校训就充分体现了以以诚信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精神。二是校园环境建设要体现诚信教育。例如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在校园网上设置诚信教育的网站或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充实诚信教育的内容等等,以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三是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要充分运用广播、板报、校报、电视、网络等正面舆论引导人,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人,用弄虚作假、欺骗欺诈的反面教材警示人。特别是要利用辩论、讨论、思想交流等多种形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驳斥错误的看法和言论,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提高思想认识。
(四)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1、统筹规划,完善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树立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将诚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各项制度。要将诚信教育纳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之中,把诚信作为学校对各部门的管理和考评、对教师的管理和考评、对学生的操行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建立学生诚信记录评估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和工会的作用。
2、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
3、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有人说,社会就是人所看到的世界,那么,学校就是学生所看到的“社会”。如果校园中失却了“诚信”,我们的“诚信教育”又到哪里去生根、发芽呢?教育诚信是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和社会诚信的辐射源。构建诚信社会,根本上有赖于诚信教育,而在诚信教育中,教育诚信处于前沿地位,若教育失去诚信,则受教育者不可能形成诚信品格,整个社会的诚信大厦将难以建立,所谓诚信社会成为空中楼阁。打造“教育诚信”刻不容缓!
第二篇:东庄新市民小学基地报告
东庄新市民小学基地报告
报告人:杨慧芝
一、基地名称:东庄新市民小学
二、基地性质:外来工子弟小学,私人承办
三、基地路线:常州大学北校门前乘2路公交车至和平路东方路站下车,步行100米至小学基地
四、基地情况了解:
1、学校年级及各年级班级数:学校共七个年级,分幼儿区和小学区、幼儿区共三个班,小、中、大班各一班:小学区共六个年级,一年级3个班,二、三、四、五、六年级各2个班。
2、学校师生数:学生共868名,教师24名。(但流动量大)
3、学校各班级的课程及课程表见后附
4、学校薄弱之处:
1)教学方面:英语课程及思想品德、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2)设施方面:体育设施不完善,活动场地有限,升旗仪式不完整
3)图书方面:学校设有图书室,但总体的图书资源短缺且缺乏管理人员,学生无法阅读课外书籍
4)师资方面:学校教师共24人,师资力量缺乏,且教师中持有专业教师资格证的人员比较少,教师水平不高。语文、数学有经验丰富的认可老师但普通话水平不高。(基地小学属于外来工子弟学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对于普通话有一定的要求),专业英语教室只有1名,师资力量极为缺乏。5)学生情况:由于基地小学属于外来工子弟学校,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且父母大多以打工为主,缺乏对孩子的管理、教育。加之多次搬迁的原因,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不明确,缺少对未来的向往。
五、常州大学所能提供的帮助:
1、支教:
1)周期:半个月一次。具体时间由常州大学先确定,小学基地全力配合,调整课程。
2)内容:英语课程及思想道德教育(教授对象为3—6年级,共8个班)注:a、基地小学之前提供书本及资料,以便让志愿者更好的为学生上课
b、支教前需对志愿者进行一定培训
c、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是让小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及目的,有更远大的生活目标。
2、升旗仪式议程(志愿者教授)
1)升国旗,奏国歌(学生敬礼)
2)全体唱国歌
3)国旗下讲话(领导及老师或学生代表讲话)
注:a、规范升旗仪式议程,让小学生了解升旗仪式的纪律,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b、常州大学提供国歌磁带或光盘
3、与小学生手牵手
1)将基地小学与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及常州博物馆等基地联合,带领小学生集体参观,拓展视野,增加见闻
2)带领小学生参观大学城
3)与小学生共度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与小学生一起表演节目,增添节日气氛
4)安全教育日,法制宣传日或疾病预防等,大学生走进基地小学,对小学生进行宣传。
注:基地学校集体参观,基地需请示教育局,以得到批准。基地学校配有2辆校车
4、与小学生心连心
由于外来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心理、性格上存在偏差,易形成封闭的个性,大学生走进小学基地,与小学生聊天,娱乐,进行心理上的扶助。(可邀请心理协会的同学定期前往)
六、附加说明:记者团随行,记录美好、感动瞬间,为东庄新市民小学多做宣传,得到更多团体以及个人的帮助。
第三篇:《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诚信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世界各国均重视国民的诚信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文明发展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看重诚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诚信”已经逐步深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衡量人们日常行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准。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六条明确规定: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诚信教育虽然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但综观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仍不容忽视,部分家长不讲诚信成为学生诚信美德教育的难题,部分家长重文化知识,轻道德情感教育,造成学生诚信的缺失;它们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是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树木之初重育苗,立人之始在于幼。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因此,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预期研究目标、内容:
总体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形成“拥有诚信”的意识与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能做到用真诚的态度处置学习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做到诚实守信。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创设师生的平等地位,营造师生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同时让诚信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扎根,让诚信的鲜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具体目标:
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端正考风考纪,作业和考试独自完成,不抄袭、不作弊。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在法规教育方面: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规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要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培养学生诚信、守纪、公正、文明等良好习惯。
研究内容:
1、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2、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培育策略的行动研究,它包括如何在课堂教学、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培育小学生的诚信意识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本课题以学校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个别与集体跟踪研究。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将围绕改革课堂教学,拓展校内活动,开辟社会大课堂这三条主线,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达到研究目的。
2、主体性原则:本课题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参与,给学生尽可能充分的表现和选择的机会,还应特别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反馈意见和信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修正和优化研究内容。
3、团结合作原则: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有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决定着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在信息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开展教育。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品德与生活课堂,结合“做诚实的好孩子”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力求让思品科课堂成为学生掌握、形成“诚信意识”的主阵地。
2、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撑,把握研究方向。
3、调查研究法:争取街道、社区的支持,在社区建立活动基地,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密切配合下,进行小学生诚信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到培育的切入点。同时与社区一块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育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价值
诚信教育的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只有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活动,学生才能受到熏陶。在课题研究中,将采用收集汇编格言、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感悟诚信。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阶段测试免监考等塑造学生诚信美德的特色活动,真正使学生做到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
六、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为XX年9月——11月,主要任务为:确立课题,对课题进行论证,对学生现有思想道德水平进行实验前的调查分析,制定实验方案,为实验研究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时间为XX年12月——XX年6月,本阶段按着实验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搞好调查摸底,对实验班学生的原有品德状况及行为习惯及兴趣爱好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实验班学生档案。
(2)实验中对学生的道德知识及道德行为进行定期测试,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3)定期开展以“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为主题的活动,如主题班队会、诚信故事比赛、诚信格言抄写比赛、制作诚信手抄报比赛等。
(4)通过家校共育,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5)利用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时间为XX年7月,对调查研究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对研究过程效果进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成果论文。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2、教师的论文、经验总结、优秀教学设计、个案等。
3、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及文化环境的展示。
4、学生的有关作品。
十一、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为个人微课题。本人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有从事生本教育课题研究的经历,对课题实施操作有一定的研究。
(2)围绕此课题我校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早年开始学校就启动了诚信教育系列活动,本学年拟进行“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的主题活动,对本课题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3)完成任务的保障条件:我校的领导对教科研工作历来重视,特别对于德育科研格外重视,在研究经费的筹措上不存在任何问题,课题的研究时间有保证。
惠州市博罗县罗阳第二小学 刘黄珍
XX年9月
第四篇:习水县东皇镇第二小学调研报告
习水县东皇镇第二小学调研报告
习水县东皇镇第二小学袁春燕
一、调研报告之学校所处社会环境及资源分析
习水县东皇镇第二小学,位于习水县城关镇天生巷内,原名城关二小,建校于1981年,撤并建后,更名为习水县东皇镇第二小学,学校服务半径0.8公里,服务辖区内人口约1万2人。学校占地面积10389㎡,校舍建筑面积3832㎡。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2200余人,其中进城务工子女占绝大部分。现有教职工85人,专任教师85人,其中一级教师47人,二级教师38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十佳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及县级教学能手15人。
二、调研报告之学校社会地位及社会影响力
东皇二小原是属城郊结合部学校,在校就读学生几乎都是农村孩子。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人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大量农村的工人纷纷拖家带口地涌进城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二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间办学规模较大的县镇小学,同时期发展起来的还有其他几间小学,一小、三小和金洲小学。
近几年,我校在汪雄校长的带领下,学校不管是在教育质量上还是管理制度上都有了一个质的变化。目前,我校管理比较规范,每一位教职工都各司其职,勤勤恳恳,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我校师生在校的幸福指数非常高,学校极具凝聚力,师生集体荣誉感强,师生在内在外都会自觉地维护学校形象,由于我校师生的良好表现,我校在辖区范围内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然而,我校良好的学校形象只是在辖区内收到了好评,走出辖区内,仍然有许多人不知道二小在哪里,更别说了解二小的教育教学质量。横向比较,把二小与县城里的几间小学进行比较,有一点不可否认,二小在社会眼中,社会关注度了解度不够,社会地位与社会影响力不够,而这些并不是因为二小比其他几间学校差,而是历史遗留原因和社会宣传力度的原因,与三小和金洲小学的大力宣传相比,与资历深远的老牌学校相比,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们会很自然地会把二小排在后面,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社会评价与二小的实际教育质量不对等,我们的不
管是在教学质量上和学校管理上并不比其他小学差,甚至可以说,在许多方面,我们都要强过其他学校。
三、调研报告之学校发展规划及策略
1、办学目标与办学思路
学校始终秉承“让每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让每位教师都感受育人光荣”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加优质,有特色、有创新,示范竟一流”为办学目标,以“团结奋进、守纪健美”为校训激励全校师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走“德育兴校、教研强效、质量立校”的办学思路,立足民主科学,实施星级管理,追求人文、和谐、品味。
2、发展规划
学校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管理创新工程,队伍优化工程和质量工程,明确了2015年实现36个教学班和小班化教学目标。
3、发展策略
(1)明确办学目标。学校强化“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和 教职工服务全体学生的意识,坚持以“让每一位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
(2)学校领导班子分工和责任明确,制定民主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与学校行政一起共同研究制订学校发展目标并确保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协商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
(3)以特色教育为抓手,大力加强校园“五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切实加强校园绿化美化,校内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是花园式学校。特别一提的是学校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修建读书走廊,用壁画美画通道走廊,集红色文化、传统经典文化,“三生”教育文化,名家名言为一体,做到处处是景,处处育人,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校还编写校园文化手册,有校旗、有校歌、有校徽。各班打造班级文化建设,做到班班有班歌,有班级目标,有班级口号,有解说员,有图书角、卫生角、成长记录角,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东皇二小一大特色和亮点。
(4)以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养成一生良好习惯为重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学校在班级管理上求细、求新、求精,将安全教育、礼仪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采用学校政教处管理和班级自主管理的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发挥人人为班级争光添彩的主动性,定期开展主题班队会和主题教育,每月以“星级管理”标准(分五星、四星、三星、黄牌班级)对班级进行考核和评比,对获得相应星级的班级进行挂牌明示,并为文明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5)以竞赛的形式提高师生的竞争意识,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定期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和各种竞赛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科技月活动,“六一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冬季学生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学校还组建了英语、音、体、美兴趣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为师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调研报告之办学特色
我校在以“让每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让每位教师都感受育人光荣”的办学宗旨下,以“班级星级管理”模式、“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为特色,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格品质的培养,并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为他们以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班级星级管理”会在成功案例里做详细介绍)
五、调研报告之对学校发展的思考
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进步的,学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机构,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许问题,学校就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完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规范制度,寻求发展。不可否认,目前我校的管理是成功的,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在校园文化的营造上都做得十分出色。但是,我们在管理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痼疾。如普遍学校都存在的问题,教师存在堕性思想,教学上你追我赶的意识不强;又如由于家长素质不高,很难实现家校合力的管理模式;再如学校本身具有办学特色,也取到了办学成效,却没有收获相应的社会评价与社会地位,等等问题。
(一)、学校要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学校办学效率。只要管理的是人,人是活的,管理过程中就会有许多不可确定的因素存在,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以防为主,从计划制度入手,凡事先考虑过细,考虑过全,让每块工作都有人可找,有规可依,有责可究,这样,既可以遏止许多不良现象的滋生,又可以将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力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继续探究学校特色教育,改进特色管理。我校的星级班级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都是我校的特色。这些管理为我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也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对于特色教育,我们不仅要保持原有的特色,还要结合学校自身管理问题,针对薄弱点进行创新改革,在特色教育上又创特色教育。
(三)、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提升学校品牌。近几年来,我校在各块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不管在班级管理还是教育教学质量上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在宣传品牌效应的力度上不足,因此我校所取得的成绩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注。我校就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积极打造学校品牌,提高全校师生的宣传意识,让每一位老师与学生都成为学校名片,还可以组建专门的对外宣传队伍,拓宽对外宣传的多种渠道,把二小所取得的成绩展现给社会,使二小获得与所取成绩相对等的社会评价与社会地位。
第五篇:寺东村庄调研报告
寺东村调研情况
一、村庄基本情况
洋河镇寺东村位于胶州市南部,洋河镇政府驻地东4.5公里处。村西0.5公里处与周村相邻,村南1公里处与大村相邻,村东1.5公里处是黄墩后村,村北2.5公里处是宋家茔。村西南与洋河相邻,村北1.5公里处为丘陵地带。该村村北500米紧靠黄横路,距村1公里处有平塘一座。
寺东村现有205户,总人口670人,耕地面积1040亩。该村以种植玉米、小麦、花生等为主,也种植其它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村里无企业,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这是制约张坝村发展的因素之一,村里劳动力基本是输出状态,村中存在大量留守妇女、老人。
寺东村始建于明朝末年,原先名为大庄,后改为寺东。相传其原因是在明朝末年,在距该村500米处一条小河的东岸建有一座寺庙,庙名为普明寺。该寺分为前后两殿,殿内设有神像。该村因在此寺庙的东面,因此得名寺东村。普明寺已于解放前夕被拆除。
该村现有王、李两大姓氏,王姓是在清朝道光年间由蔡家沟迁来,李姓也是于道光年间由高密李家茔迁至该村。另有张、孙、陈、刘、董等其它姓氏。张姓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本镇小王邑村迁来,孙姓在清朝光绪年间由本镇前澄海迁
产、发展经济,取得了成效。在新农村建设中,寺东村会乘着这股东风锐意进取,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二、寺东村发展状况和分析
1、经济发展概况及分析
从寺东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村庄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从对村庄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寺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农业生产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农业生产作为带动我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发展规模农业经济的颈瓶。专业化、高效化、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如今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潜力所在。而寺东村目前的农业格局则仅仅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与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村居更大的跨越发展。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管理费用。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村庄的发展。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村庄较大的跨越发展,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
(4)鉴于现阶段农民文化偏低的实际,为了让农民能够学得进,用得上,在送科技进村入户的培训工作中,注重改进培训方法,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参观大户,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应该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6)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这是我到村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就应该创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引进各种优秀人才资源,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寺东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