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三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是一段很著名的词话。作者用具象的画面相当深刻地描述了做事业的学问的三个
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又是层层递进的,以“无意而得之”的境界为最高。
我读宋人笔记,久而发现,读书有三境界。
第一境是“开卷有益”。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云:
“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这一境界意在功利,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自颜如玉”是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宋太祖读“御览”,无非为了经邦纬国,要从书中参考政之得失、国之兴亡。功利目的,皎然可察。
第二境是“厕上读书”。欧阳修的《归田录》云:
钱思公(钱惟演)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谢绛)亦言:“宋公垂(宋绶)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这一境界已超脱功利,读书纯属嗜好,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故高于“开卷有益”。三人中,钱惟演的读书习惯稍嫌刻板,欧阳修的“三上”仍未脱功利之形迹,惟宋绶的厕上读书最为有趣,憨态可掬,品位最高。
第三境是:“以诵佐酒”。龚明之的《中吴纪闻》云:
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美(苏舜钦)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杜衍)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引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沛,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
将读书当作下酒的菜肴,无怪乎其岳丈知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苏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美的读书不只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已化为其生命的一部分。读书到了思与神接、物我两忘的地步,这种境界自然要更高于“厕上读书”了。
第二篇:读书三重境界
读书三重境界
●古人将读书的境界概括成三个阶段,用赏月来做比喻:
第一境界指少年读之,如隙中窥月;
第二境界指中年读之,如庭中望月;
第三境界指老年读之,如台上玩月。
评点:以月喻书,从中不难看出古人对书的挚爱;而通过看月环境的改变和时日的推移,也不难看出古人对读书与人生的认识在逐步深入。“窥”得一鳞半爪,喜不自禁,但终究属囫囵吞枣;“望”得书中一轮圆月,就有了整体感,知人论世可避免偏颇和偏见;台上“玩”中品味契合,物我交融,自身境界渐高,看似悠闲洒脱,而内蕴着多少超脱和感悟。●有人用充满禅机的语言来归纳读书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评点:第一种境界对事物本身有清醒的认知,第二种境界不仅看透事物本身,而且看出了事物内蕴之外的奥妙,第三种境界不是第一种境界的简单重复,而是超然物外,通观事物本质、过程和结局等方面,从而寻根究理,找到了事物的本源。人生境界在回环往复中升华,社会发展在迂回曲折中前进。
●有人总结读书三境界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
第一种境界“初极狭,才通人”;
第二种境界“复行数十步”;
第三种境界“豁然开朗”。
评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改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认为行路比读书更重要。读书犹如行路。初读如上路,有勇气尝试才迈得开看得进;入书后如行进在半路上往往进退两难,退则全功尽弃,进则柳暗花明,此过程非一步登天,亦非捷足先登,而是需要辨明方向,鼓足勇气,在幽深昏暗的小径上前行“数十步”,此何等艰难;“豁然开朗”属于读书经历深思熟虑后的“顿悟”,心如明镜,陶醉其中,痛快之至。●宋人笔记中有关于读书三境界之记述:
第一境是“开卷有益”。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云:
“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评点:这一境界意在功利,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自颜如玉”是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宋太祖读“御览”,无非为了经邦纬国,要从书中参考政之得失、国之兴亡。功利目的,皎然可察。
第二境是“厕上读书”。欧阳修的《归田录》云:
钱思公(钱惟演)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谢绛)亦言:“宋公垂(宋绶)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评点:这一境界已超脱功利,读书纯属嗜好,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故高于“开卷有益”。三人中,钱惟演的读书习惯稍嫌刻板,欧阳修的“三上”
仍未脱功利之形迹,惟宋绶的厕上读书最为有趣,憨态可掬,品位最高。
第三境是:“以诵佐酒”。龚明之的《中吴纪闻》云:
子美(苏舜钦)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杜衍)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引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沛,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
评点:将读书当作下酒的菜肴,无怪乎其岳丈知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苏子美的读书不只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已化为其生命的一部分。读书到了思与神接、物我两忘的地步,这种境界自然要更高于“厕上读书”了。
●香港散文家董桥用毛泽东三段词来比喻的读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第二境界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第三境界是“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评点:第一境界喻学海苍茫,读书会有困惑、有迷茫、有彷徨的低潮,但在自感不足中,仍目标明确,决心不减,气势浩荡。第二境界喻读书更有壮怀激烈,扫荡一切的豪情。第三境界喻回首往事,如在昨日,今换人间,感慨万千:成了自由的主人,能够轻松驾驭自己,在书山中自由登攀,在书海中尽情遨游,这是何等的幸福!为学境界同王国维相近,但更侧重读书时风云激荡的内心体验。
●孙逊(现代学者)用集句的方法来论述读书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辛台折杨柳,春日路旁情。”
(崔国辅《长乐少年行》)这是消遣性读书;
第二境界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这是功利性读书;
第三境界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这是积累性读书。这里,孙逊所采用的是与王国维集句一样的方法,即集前人诗句或者词句。集句又主要指集律诗和词中佳句,而自由体诗句恐怕出于太自由和年轻的原因,则很少见到集之而成诗。集句诗是诗之一体,最早见于西晋傅咸的《七经诗》,文天祥的《集杜诗》二百篇最为出名。
●王世发先生同样用集句方法来表达读书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说的是读书要静下心来,守住心灵的宁静,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第二境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物我为一”的读书境界。第三境界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
●徐宗文先生在谈到学习的目的时,把“为知、为己、为人”称为读书的三重境界,其含义是:
第一境界是:为知。指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读书人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事来对待。博学从而多才,这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书人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第二境界是: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有益于身心,这是古今读书人共同追求的目标。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所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
第三境界是:为人。指读书要“为黎民百姓”,即周恩来少年时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为第三境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深刻阐明了“为人”是读书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最高境界。
●有人将阅读者与书的主动与被动、肯定与否定两层次关系来述说读书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被书所读。即沉湎于书中内容,被书中内容情节所吸引,为书中人物的前途命运而悲喜忧伤。这是阅读的最低层次,初级阅读水平。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
热闹”,这一境界就是阅读的“看热闹”的层次水平。比如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之类,不作那么多考虑,只是获取休闲或心理自娱。这一境界又可以称作娱乐境界:人在文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圈儿。
第二境界是:读书是书。通过苦读能够跳出“看热闹”的圈圈,注意了看“门道”,能够透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去思考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意义,透过人物的命运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从作者的思想意图上去看文章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发展如何,设计、构思、表达是否合理、合适,由对文章的直接感受,上升到了理性思考。阅读中有了自己对文章的认识理解,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这是阅读的中级水平。
第三境界是:读书不是书。即建构思想体系,这一境界属于超越了对文章进行品评欣赏的层面。阅读能够随作者意图去思考欣赏。比如读李杜诗会为李白、杜甫才情胁迫,为之赞叹不已;读渊明之诗,会为其田园静谧的氛围、闲适的心情熏染,体验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真谛;读《岳阳楼记》,感慨其人格高大,读鲁迅作品,赞鲁迅思想深刻,等等。但情感仍为作者所左右。故仍属于稍高的中级阅读水平。如果读书超脱了文章,超脱了作者,能从更广阔的空间去阅读,达到了阅读上的自由,不受文章的限制,不受作者左右,实现了阅读认识的自我,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即第三境界。这一境界阅读的立足点高,眼界宽广,认识更客观公平。因为读者是在广阔的空间背景上的阅读,文章和作者都有众多的比较对象,达到了认识的自由境界,所以读者的认识见解也就更为客观公正。比如读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他不会为诗文动人的描写、奇特的想象而止步,也不会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叛逆精神、高傲气节折服而停留,他能从更加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去读:李白虽才华横溢,气魄雄伟,然心高气傲,难与合作。虽有经天济世之志,纵情傲物,放情山水,也只能泄于诗文。朝中丞相大员推荐不屑,只望皇帝征召;朝廷招后,又居才傲世,也只能把他赶出朝堂。后参与叛乱之事获罪,也是理当必然。能读出李白才情可叹,不堪合用,可为读文评人公正客观也。陶渊明摆脱世俗,逃离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铁骨,堪为后范,《归田园居》闲适安逸的心情,浓郁的生活气息感人至深,然逃离官场,不为社会争斗斡旋,只求一身安逸;对会现实不满,只以弃归反抗,必然是消极的,个人的社会作用难以发挥,社会状况亦难改一二。屈原虽然伟大,一篇《离骚》,爱国之情唯天可表,然而抗争之中耿直相对,不求进退,愚忠枉死,国终遭亡,实在可惜。书读至此境何能高出?书读至此已达读书的极至,读书的智慧、认识都达到了最高境界。因此这一境界可称作批评之境,也可叫做自由之境。
●当代作家余杰引用了禅宗的三境界来表达人生的三境界,也借用来阐述读书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
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三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评点:第一境界中的“寻”,是读书的上下求索和追问;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已经从功利层次剥离出来,浑然忘物。而第三境界则是对有限时空的超越,达到长空明月、天人合一之境。
●有人用“吞”、“啃”、“品”三个不同的读书方法和形态来形容读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吞”。“吞”乃是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第二境界是:“啃”。“啃”乃是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智慧之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颠峰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也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避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识活化成血肉的过程。
第三境界是:“品”。“品”乃是焚香沐浴,如饮研图——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
“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的份上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会的则“品”之。
掩卷思之,林林总总的三境界就是要告诉人们:第一要立志,要确立人生目标;第二要为实现目标而锲而不舍的奋斗;第三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定会成功。
夏之花收集整理
第三篇:读书的境界
从古至今,唯有书本被代代传承下来,书是历史的载体,书可以有一个名人的悲欢离合、一 个王朝的兴衰成败、一个时代的非常旋律及主题,当然,书中也有大千世 界,芸芸众生,社会气象。书可以说包罗万象,因此书适合于各种人的口味,因而我酷爱读书,因为它教会 我......? 通过读书我欣赏到了大自然中最美丽的风景。优美的文章中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自然美。我通过图片和文字,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副副美丽的风景图:空旷的原野,幽 静的山谷,飘 渺的烟雨,茂密的森林,飞泻的瀑布,难道这一切不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吗? 通过读书,我逐步学会了去观赏艺术作品。静静地站在齐白石的绘画前,自己如同看到 了鱼儿,虾儿在清澈见底的池塘中游泳嬉戏打闹,引人浮想联翩。断臂的维 纳斯,虽然残 缺,但那恬静典雅的表情,转折有致的身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追 求。给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震撼。通过阅读杜甫李白的诗,路遥的小说,高尔基的三部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经历了不 同的时代,跨越了不同的民族,我精神上获得了愉悦,心灵受到极大的感 染,思想境界上 进一不升华,生活上得到充实。阅读〈 〈海燕〉,不禁为那些不怕流血牺牲,敢于抗争的的 〉 革命斗士的英勇气概所震撼,身上那颗火热的心迅速燃 烧起来,升腾起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的决心和愿望。阅读〈 〈平凡的世界〉 〉时时我陶醉在那纷繁的生活,鲜活的人物之中,与写 作中人物共命运。同呼吸、同忧乐、精神上感受到少美感与愉快。“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 无忘告乃翁的仁人志士的赤诚爱国则使人由衷敬佩.通过阅读,我感觉到种种异样 的情绪活跃了起来.倒不是我丧失了平静的能力,而是保持平静的理由不存在了,这十几年来我的生话仅局限于家乡学校,我的全部经验限于这些.现在 我才忧然想 起外面的世界是广阔的,一个充满着希望与忧虑,激动和兴奋的变化多端的世界, 正在等待着敢于冒险的人去探寻.我现在的生活如同死水一潭,现在 的我正如一个人在椅子 上坐腻了,如果让他出一趟远门,准会大有好处的.每每看完这类书,上床后却毫无睡意.直屋天亮,我始终在一片欢快而不宁的大海上辗转颠 箕,觉得在欢乐的浪潮下,又有困扰不安的波涛的起伏翻滚,有时候我越 过,波涛汹涌的大海, 似乎可以遥远到光明的彼岸,不时有一般由希望 唤越来越强劲的风,把我的心灵送到目的地.然而我即使在想象中,也始终无法到达那里------有一股从陆地吹来的逆风,不断地把我刮回去.理智总会抵制 妄想,判断力会使热情收敛.但我实在是兴奋的难以入
睡.每次读到一本好书时,总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合上书后,会有一种”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 昨非“的感觉.通过读书除掉心灵的污垢,顿感”久在樊笼里,复得 返自然,“浑身上下.前后左右 没有一 个毛孔是不舒服的.我觉得书将陪我今安生今世,因为它并不是阳光驱散的了的雾光,也不是暴风雨中冲洗掉 的沙土画人像,它是一 个刻在石碑上的名字,注定要跟着它的大理石同样持久.读书对我而言,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读书真乃人生一大乐事,“此乃吾之读书心得也.
十几载风雨历程,书一路陪我走过.如今书----已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题记 我生长在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里.我的父亲是一位人民教师,也许是职 业的缘故,亦或是对书的喜爱,我家的书 架上总是摆满了许许多多各种类型的书.从我模模糊糊开始能记事起就经常看到很多大哥哥,大姐姐出入我们家.慢慢地 我才知道 ,他们都 是父亲的学生,原来是被父亲书架上的那一本本藏书迷住了.从那时起,我也开始认识了书,我为我家有那么多的藏书而感到骄傲.
闲时,父亲总喜欢读书,吟诗.那时省.市文吟社每期举行的诗比 赛,父亲就常 常荣获冠军.成了 我们小城里广为人知的”诗人“.因此,每天都有不少诗歌爱好 者到我们家来和父亲一起作诗,一起斟酌......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对文 学产生一种特 别的情愫.待我稍稍长大了一些,父亲就开始教我读书,识字.那是一个布满拼图和拼音 的童话世界.父亲慈祥的面容和谆谆的教 诲,丰富了我的见识,使我懂得了许多 做人的道理.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开始涉足我家那一排排整齐的书架,这里的书可 真多啊!童话,小说,人物传记,古曲文 学,世界名著......应有尽有.当时,在我 的眼中,父亲的书屋就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在那里,我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秘密": 恐龙是那样的高大和可怕,人是由猿猴演变而来,遥远的古代人们就懂得了钻 木 取火,而月亮原来是借住太阳来发光的.....世界真奇妙!我将这些奥妙告诉我的小伙伴们,在他们赞赏的目光和掌声中,我感觉读书转让自己变得高大,视野也 变的开阔起来。举目远眺,我们仿佛看 到了雄伟的万里长城,看到了雪白的北极冰川,看到了秀丽的桂林山水。。。父亲的书屋,不仅让我感觉大自然的纯朴与秀丽,也让我从童话中明白了许 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海的女儿》让我 感觉到人性的善良,《皇帝的新装》 告诉我诚实无欺,《东郭先生和狼》教导我能辩真伪,而《丑小鸭》又给了我生 活的信心和勇气。。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 为父亲的影响。小时候,我的 读书情怀是父亲。上了中学,告别了那童话般的纯真年代。在这
里,老师又把我带进了丰富、高雅的文学殿堂。一路上,孔子教给我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范仲淹培养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岳飞 也鞭策我“精忠报国”的爱国热情;而《 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让我在苦笑不得 中感慨;《祝福》又令我深感世态炎凉。。就在这时,我开始有了自己内心的秘密和苦闷,学习的压力使我茫然无从。我深切体会了“十年寒窗苦”之说,更明白了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缘由 和凿壁偷光,映书以观的刻苦与执着。从而,我更为现在自己能够拥有如此美丽、舒适的读书环境而倍感珍惜。对于老师的 淳朴教导与良苦用心,我同样铭记在 心。读书成了自己的一大爱好和热切的追求。因为它是通往文学殿堂的必经之路。年少时,我的读书情怀是老师。如今,我已如愿地跨进了大学的门槛。在这热情洋溢的校园里,竞争愈 显得激烈,时代告诉我我们,优胜劣汰 已势不可挡。面对着新的土地,新的天 空,还有新的压力,我才感到自己已不再是躲在父母和老师翅膀下的孩子。我开 始学会为自己未来人生做打算。图书馆,阅览 室也就成了我充实自己,丰富自 己的最好加油站。置身与安安静静的阅览室,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图书,就有一种世界都尽 收眼底的阔然。在这一片乐园里,既能 让我掌握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也了解 更多的时事政治,然而,读着一首清丽的小诗,一篇优美的散文,又别有另一番 风味。人生就像一次长途的旅行,在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坎坷与挫折。生活所给予的嗑磕碰碰,烦恼与郁闷 也随之而来。这时,我总喜欢跑到阅览室,选一本自己喜欢的随笔或杂志,抛开一切令自己烦闷的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 都可以不想,且享受着那“红袖添香夜读 书”的乐趣。有时,也喜欢到图书馆 借一本精美、优雅的散文诗,来到绿荫荫的草地上,柳树边,不受尘嚣喧扰,物
我两无。看夕阳西下。观落霞余辉,吟小桥流 水,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人生,慢慢地品位生活。这真是一种无穷的享受。此时,我的读书情怀就是自己,是生 活。读书,可以丰富自己、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它纠正了我的人生态度,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书山莽莽,书海淼淼,读书情结。使我受益无穷!书-----我们剪不断的 情缘。
第一层:求知有欲 怎样读书才有效益?你要有需要。怎样读书才有效率?你要有需要,也要有自信——相信 自己能学会。不喜好读书的不去说它。“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是反对读书,而是说读书不要太
书呆子气,太生搬硬套书本理论,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读书人有两类可师可友: 一类人平时不太读书,但问题一来,知道到哪里找书,知道找什么书,知道怎么用书,这种 人善读书,相信书的力量,求知欲来自问题。学其灵性!一类人好学不倦,孜孜以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满肚墨水尤嫌不足,恨不得把天下书变为 成竹在胸,爱书成癖,求知欲来自自觉。学其习性!第二层:学海识路 了解了自己的求知目的;得找到一个好的环境,使自己的心灵肉体能彻底放松,拿起书能心 无杂念。加上有那么几个志同道合的师友,可以探讨读书的心得,可大大提高读书的效率和针对性。没见过大海的人,见着一大片水域就称其为“海子” ;如果和一帮远航的海员混在一起,即 使没到过海边,对海洋的博大精深的认识也会深刻得多。读什么书才最有效,也要有那么一点真功夫。少年时读《爱迪生传》,看到爱迪生年少时有 顺着书架读书的故事,未解其中味,以为读书就得有这么一股疯狂劲,便象今天追星族一般 模仿,不知家人中是否也曾有人如此犯傻过?呵呵。没到栖息谷前,俺对管理感兴趣时,到 书店恨不得把每本管理类的书都扛回去。在家园读了一两个月的贴,知道了不是每一本或每 一种书都得读,三四个月后知道有太多的书不值得读,半年后知道了自己应该读哪些的书,再到书店,抱回来的书针对性和系统性是以前的我不能比的。第三层:翻书养性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也容易产生心浮气躁的毛病。电视换频道,吃饭麦当劳…… 这可以说是通俗的写照。搁到读书上,心态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曾对“斯巴达”精神、“苦行僧”生活、“修炼”等等词推崇备至。最有意思的经历是大学 待分配时,居然突出奇想买了本基米多维奇的高等数学习题集,当然不是妄想当什么数学家,只是希望能在艰深的题海中找到一种寄托和精神,以免徒生“虚度光阴”之感。后来才体会到“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这 种心境。书是万万不能那样读的,性情更不能那样去练达。书读到一定份上,就知道诀窍在 于能“进得来,出得去”,能 “眼高手低”。所谓“进得来,出得去”,无非是读自己感兴趣 的书,而不是看上两三页就昏昏欲睡的,如此方能聚精会神;抛开书本必有所得,工作生活 能得以应用,而不是死抠字句。再进一步就是有心得的书必定再读,再读必另有新获,屡有 所获的书必定常读,常读常新。至于“眼高手低”,则是眼界要高,出手要勤——其实
这又 何止是读“有字书”的方法呢?“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 者要天机清彻,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平衡工作和生活,未来发展与当前现实之间的矛盾,使自己不断完善,实现自己的目标,让 自己的心灵、身体都处于健康的境地,这就是读书的目的啊。第四层:鉴书省心 做学生的岁月,我酷爱古小说——至今《三国》 《水浒》仍是爱不释手,不时会读上一回— —最欣赏的人就是那种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的猛将。如今看来,吕典许 孙、关张马赵等人诚然豪杰,但真正的英雄当属那些能把这些豪杰之士“识得出、聚得拢、摆得平、用得上”的家伙们。读书也应该是这样吧?能做到“识得出、聚得拢、摆得平、用 得上”,让书本为你打工,更应该是读书人的本事。鉴书省心,说的就是这个理。鉴书和比书不同:比书是以书为主,相互较量显差异;鉴书是以我为主,品评识用见真章。鉴书的能耐,关键在鉴赏、鉴定和借鉴三个带“鉴” 的词上,可能用下面的比喻更容易让 人理解一些: 投机商鉴赏艺术品,应该是在艺术和价值之间架起了桥梁,但取向明显在价值上。鉴赏并非 欣赏,许多人读书往往容易欣赏太过,在文字的细节末梢上钻了太多的牛角尖,却忘了自己 读书的目的。读书读到自己有所感触、思考、琢磨、推敲的地方,就如同一个考古学家手捧一件文物,远 端近详,追溯相关记载,判断历史风格……这种经验式的概略推论和结构化的硬性指标相结 合,正是我们鉴定式读书的基本功。也就是说,要掌握书本的精髓、适用条件和总体框架。要象考试舞弊那样去“借鉴”。虽然我从没做过考试舞弊这档子事,但不会下蛋难道就没吃 过鸡蛋?谁都知道考试作弊无非三大招:一是抄夹带的纸条或书;二是照抄别人的答案;三 是对答案。其余的什么冒名顶替、改换答卷、贿赂考官等不再细表。如果抛开作弊者的人品 和道德因素讨论,我们或许可以发现,这三种形式就是在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时,寻求、求证 正确答案时所能做到的,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也最经济的方式。试想一下,假如考试 舞弊可以不受惩罚,有谁会正儿八经地翻看那些对自己毫无兴趣与收益的东东?谁会把那些 自认为都是错误的答案搬上试卷?可以分工交流的时候谁会闭门造车?这样的“借鉴”,于
心理于结果,都是最最合算的。人生就是一场随时面对各种问题的开卷考试,这场考试没有标准答案,有的问题也没有现存 答案。但他人的智慧中肯定会有解答线索或解题的方法、或评
定衡量正确与否的标尺,怎么 最快最好地在书堆、人脉中寻求帮助,就是这篇“鉴书省力”所要探索的要旨。——这里鉴 也带有“检”的意思,即检索,检验。第五层:览书成术 “走捷径用的时间少,走弯路去的地方多。”这是一个朋友给我的赠言。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小学生学读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中学生学看书,一句一段地理解作 者表达的意思;大学生学钻书,一本一本地把书的知识与实际的运用相结合;大学毕业后,虽然也有不乏研读经典的时候,但我认为 90%以上的书应以览为主。前人有跑马看花、走马 观花、下马栽花之论,现代人可就要有坐飞机俯瞰风景的能耐,我不是倡导不认真的读书观,该认真琢磨的时候还是要静下心来反复研读,但不能否认“读书不求甚解”的浏览其实也是 现代人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否则的话,何谈效率、何谈博学?览书成术,重在检索,留 下印象,等用时知道到哪翻书。第六层:批书探讨 以前人上私塾,念书不念得摇头晃脑不能算作念书,不动笔墨注解也不算在学习。小时候我喜欢往古旧书店跑,也曾淘到几本不知是什么年代的破书,记得有的书上几乎全本 都是被密密麻麻的蝇关小楷批注给挤满了,很多时候批注比原书更精彩,这给我的印象很深。后来知道了批书的妙处,那时读什么书都在书边写满想法和心得。真怀念那悠闲的岁月,现 在书读不过来了,批注的事做得少多了,但留有批注的书我不会轻易地处理掉。最简单的批书是在书上为字词标上拼音或解释。比较常见的批书是一种杂想式的批注,可以 是注释,可以是考证,可以是心得,也可以是随感。我批书不是太多,但也有些书是我认真 读过想过的。有的书上的批注,几年十几年后读起来感觉特别亲热和诧异,有时想这真的是 我写下的吗?套句时尚点的话说自己都有点佩服自己了,有的书上批注了好几回,读读每次 的随感,自豪地发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中。其实在家园里,地平线的每日一贴有很多就是 这种批注性质的感受,只是地兄随手便把这种感受理顺、升华并成文了,而直接在书上批注 的话或许更随意更自由也更灵活些。批书更进一步则是带着经历、体验和理论去大胆怀疑、小心考证,也就是说成了一种理性的 评论、批评或批判。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搞理论研究,但批评是进步的台阶,更何况我 们也有同作者完全不同的生活、工作环境,所以需要判别对我们的适用程度和做出明智的选 择。批书学问的重心落在一个“探”字上,养成读书时探讨、琢磨、反驳、批判的习惯无疑会提 高读书
第四篇:管理者三境界
管理者三境界
卓越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管理思想。张瑞敏、任正非、王石也好,洛克菲勒、福特、韦尔奇也罢,他们有的内敛而善于分析,有的具有很强的魄力和胆识。但他们都凭借自己独有的智慧,使得所在的企业在经历逆境中重生,在竞争近乎残酷的市场中一路领跑,成为整个行 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标杆企业。
笔者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一切优秀的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拥有一种超越了IQ及EQ的智慧存在-------境界。根据某权威调研机构对几百家大型、全球性的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境界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对于一个高层管理者来说是成就卓越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拥有再高的智商、情商,但如果他的境界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样无法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他所经营的企业亦是如此,成功只是短暂的成功,除非他在境界上再次突破。
境界狭义上来讲可以称之为我们常说的高度,从广义上来讲则是一个人在处理某种问题所自然流露而非刻意装扮出的做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阐述它的意义则是,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当企业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作为管理者所自然流露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管理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团队、部门及公司的运营效率,甚至涉及企业存亡。可以这样说,大境界带来大心胸,大心胸带来大的成功。当一个人以“天”来自居的时候,那世间的一切在他的眼中都不过是一粒灰尘,什么金钱、荣誉等等都微不足道。这就是大境界。
真正卓越的管理者,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三种境界---自我境界、社会境界、自然境界,当企业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境界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当然结果也就不同。
第一重境界---自我境界
诗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佛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道曰:有为而妄为。
这一境界的管理者初涉职场不久,因工作业绩突出或其某种原因而被放在了管理岗位上,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经验,在管理的世界中,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管理的过程的中更多依靠别人的经验、自己的简单判断、学识来进行工作,管理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当遇到挫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制度不完善,于是通过增加新的管理制度,以约束企业员工。由于受制于自身的管理水平及管理意识,许多制度规定显得不尽合理,往往脱离不了“妄为”。如果此时他们能够认真的学习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并认真的反思应对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就会很快的进入管理第二境界;而如果他们不思进取,则会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甚至发展成为权术管理、关系管理的傀儡。
在这一阶段的管理者,他们管理员工时往往走两个极端强权管理和关系管理。靠强权来管理的人,在上级面前他们往往低头哈腰,一口是是是;在下属面前却耀武扬威,满口不行不行不行;而靠关系管理的管理者,他们管理员工、升迁更多的靠的是关系学,在他们这些人的眼中相信关系学,关系好才会有好的发展,他们经常和员工称兄道弟,因此他们工作的重点是拉帮结派,搞搞办公室政治,甚至踩着下属的肩膀往上攀登。
第一重境界的管理者处于企业管理的最低境界,管理上毫无章法可循,基本处于混乱、原始状态。员工处于完全地被动地位,没有丝毫的积极性及创造性,没有任何归属感,企业的绩效较低。
第二重境界------社会境界
诗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佛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道曰:有所为有所不为
随着管理经历的增长,遭遇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多,就会发现管理越来越复杂,进入这个阶段,管理者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这个阶段的管理者可能会学习领导力、管理技巧的课程,经常会倾听别人的管理经验之谈,但是他们已不再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管理理论,他们明白书本上的理论基本上在企业处于真空的纯净状态下才会有效;也不再轻易相信别人的管理经验与技巧,因为他们明白经验是在特定环境下成功的典范,而那个环境已经不在了。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理论也好,经验也罢,离开了特定时间和空间,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在管理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技巧与方法,管理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他们在管理的道路上辛苦的奔波着,面对着问题与疑惑。他们开始懂得领导的艺术,开始懂得应该信任员工,应该对于员工给予一定授权并开始试行,员工在工作中有了一定的积极性,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管理者的意愿去处理事情,但由于本身境界的限制,他们仍然带这有色眼镜来看待员工,隐藏着怀疑去信任员工。
很多人许多人到了管理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他们大部分会做出一定的成绩,甚至被称为“优秀”的管理者,但是他们管理的企业、部门却无法进一步的成就卓越,辉煌的历史总是很短暂,他们发现自己再也无法突破管理的瓶颈,于是抱恨终生。
一味停留在第二境界的管理者,因为找不到进一步提升的途径抑或满足于现状,他们往往会走入“执行力误区”。当公司业绩不佳的时候,他们往往认为是公司的员工不够努力,做工作不够细致,执行力不到位。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一方面通过制定更加细致的制度与规范来督促员工,重新收回对员工的信任,企图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提升员工执行力来获得业绩上的提升;另一方面他们逐步收回各种授权,过多的干预员工的日常工作,总是过于频繁的为员工挑毛病,并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来为员工做示范,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结果员工的积极性没有了,自己的身体累垮了,公司的业绩也与日俱下。
相对于第一重管理境界,处在第二重管理境界中,员工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管理者能较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企业的绩效较高。
第三重境界----自然境界
诗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佛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道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管理者通过自身的不断修炼,终于将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自然境界。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管理”,他们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不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管理”当然也不是不管,而是有所管有所不管。
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丰富,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一部分管理者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们把管理理论、管理经验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PDCA循环过程;他们重新回到理论的世界,重新重视与众人交流管理经验,他们开始涉足哲学,希望从哲学中寻找管理的本源。他们的管理思路逐渐清晰,终有一日,他们茅塞顿开,回归自然。原来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是“无所为无所不为”的无为境界,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与睿智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管理境界。他们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这个时候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暮然回首,自己一直寻求的管理之道原本就在身边。
“无为而治”的基础是“有为”,达到第三境界的人,他们更加专注的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更加清楚并致力于满足员工的各项需求,他们相信“没有失败的员工,只有失败的管理”;他们更加清楚文化对于企业的巨大推动力,他们致力于企业文化以及公司的制度建设,但又不死板的去督察员工;他们懂得如何用一个团队而不是利用一群男人和女人去做工作;相比员工的工作业绩,他们更关注员工的成长;相比于自己或企业的利益,他们总是考虑员工利益更多一点;在他的公司(部门)管理者是轻松的,员工快乐并忙碌着。他们是彻底的无私管理者,但是他们却依靠“无私成就大私”,最终成就了企业的卓越。
第三重境界管理者,管理者通过合理授权,管理者和员工各司其职,各行其事,都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和智慧,成员的自由和尊严得到充分的尊重,成员的个人意愿能与组织的目标一致,从而达到一种既能实现成员个人需求又能实现组织目标的和谐状态。
万科企业领袖王石,一年到头到处登山,是典型的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看似对企业运营漠不关心,实际上他只关心他该关心的大事,日常运营是其他人的事,企业真正形成了协调运转的机制,企业业绩也持续增长、屡创新高。
知识可以学,能力可以练,但是要成就大的境界,在管理上达到自然境界,就必须通过不断的修身、修德来实现,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的否定自我,最终真正认识自我,认识管理的真谛。
娥的茧我相信大家都应该见过,起码对它的形状应该有所了解,就是一端是一条细管,另一短是个球形的囊。当蛾出茧的时候,它必须从球形囊爬过那条极细的管,然后脱身休息片刻,继而振翅高飞。
蛾那样肥大的身体,而要从那条狭窄的管子里面爬出来,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气力才做到的。这样做当然也有它的道理,当然也有蛾死在管子中,但是这是他们生命中必须走过的历程。
曾经有人很善良在蛾穿过管子的过程中,把茧子上的丝剪薄了一些,以为这样一来它就可以顺利一些爬出来。结果天蛾是顺利的出来,可是却不能飞,在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却死了……
管理境界学得提升亦是如此,必须修身、修心、修德,在管理中方能化游行为无限,化瞬间为永恒,化实境为虚境。才能拥有超越于语言、文字制度、权利利害之上的自然之境,才能让自己变成卓越的管理者,才能让企业基业长青。
第五篇:师德三境界
师德三境界-开展师德学习经验交流材料
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
教学效果。
一、第一境界:热爱学生。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师德范畴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学生是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过程中,应该像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像园丁栽培心有的花木一样。
曾经有一位学生,贪玩成性,厌学生,常拖欠作业,还迷上电脑,玩游戏等等。为了引导帮助这个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我通过家访谈心,得知这孩子仍是家中的“小太阳”。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全都溺爱他,在家中是“老子天下第一”不听长辈的教导,在学校老是惹事生非。看到听到一切,我心里很不好受。我想:问题是出现在学生身上,可责任却是在家长和教师身上,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为此,我通过家长联系,给家长作了一次恳谈,并赠送他们一本《家长学校》读本,使他们感触很深。经家庭、学校一起抓,以表扬为主,坚持正确教育,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后来他的学习有了明显进步,我鼓励他再加一把劲。从这个案例,我感到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要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学生,熟悉他们,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的真诚和依赖,犹如父母亲就在身边的温暖。
二、第二境界:尊重家长。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反馈意见。每次的《致家长一封信》都是我利用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完成的。信中要对全班的各项工作做全面总结,并要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列出在最近时期各个方面表现较好同学的名单。
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学校行为录》的行式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纪律、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再请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家庭品德表》的行式及时反馈给我。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通过《家庭品德表》,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为我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我长期坚持这种信息交换,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优化育人环境。我将自己这一做法,总结。
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第三境界:乐教勤业。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屈指算来,我已教了十二年书了,教过的学生累计也有一千多人。当我看到同学们有的成了技术熟练的会计,有的成了独当一面的厂长,有的成了给农民们排忧解难的农业技术员,有的成了医术不凡的年轻医生,有的和我一样踏上了教育岗位……我渐渐从内心体会到了桃李满天下的快乐。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给了我乐教勤业的巨大动力。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教学形式。为了制作出一个
适合学生使用的识字课件,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夜,不会的就翻书,感觉不理想再重做。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终于成功了。第二天,在课堂上展示这个课件,同学们欢欣鼓舞,非常喜欢,为激励他们多识字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指导同学们写好起步作文,我利用课余时间,从全班同学的暑假日记中选取了三十多篇优秀日记加以修改,又在每一篇日记后面加上了详细的批语,在自家的电脑上打印了25页。接着,我又自己花钱到外面的复印店给每个同学复印了一本。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幼稚的日记被打印成铅字时,每一张小脸上都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们练习写日记的劲头更足了。
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寻找科学的育人规律,是勤业乐教的重要体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