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试卷评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语试卷评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长丰县下塘中学李苏
试卷评讲课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试卷讲评课就是指考试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的课型.讲评的目的决不仅仅在于澄清某个问题的正误和对试题进行单纯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借助讲评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重视试卷评讲课.上好试卷讲评课对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研究教学方法时大都把精力放在讲授新课上或复习某一专项内容上,平时的教研活动或教师开设的公开课也都选择讲授新课,以试卷讲评课为公开课的是少之又少.可见试卷讲评课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是难以与新课相比的.其实,这种轻视试卷讲评课的观念既不利于教师的教,又不利于学生的学,试卷讲评课的探索和研究,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试卷讲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1.讲而不精,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
一些教师在对试卷进行评讲前,没有对试卷进行认真的统计、分析、研究.没有真正通过这套试卷找准学生的问题集中所在,就那着试卷从头至尾逐题讲解,特别是在一些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学,教师们认为学生基础差,只有面面俱到,才不至于漏掉某个知识点.故而有的教师单是评讲一套试卷的单项选择部分就花一整节课的时间,有的甚至还不止.这样讲完一套试卷就需要好几个课时.而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时间的一部分留给学生去分析试卷,总结消化或做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如果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练的时间就不够,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好.所以,如果能事先做好资料分析,选择重点和学生的问题集中点进行精讲,就会省出很多时间供学生用于练习,也就能更好地避免“讲太多,练太少.时间不够”的恶性循环.
2.偏爱单项选择的评讲,死抠语法点和知识点,忽略语篇能力的培养
在试卷评讲课上,师生仍有一个共同倾向,那就是偏向单项选择,处理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也重在抠语法点和知识点。时间花得不少,结果效
果不佳,这是一种误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一问题:第一,试卷分值。近年单项选择分值的减少,已经明确要求教师重点转移;第二,试题命题倾向。单选越来越重视语境、语感的作用,更注重惯用法及一题多个知识点的考查;第三,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题对语法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习惯,在试卷讲评课中,对单选题要略评、精析,避免占用过多时间,将时间转移到听、读、写,特别是以阅读训练为主的语篇能力的培养。
3.就题讲题,忽略了知识的网络建构和解题技巧、方法的归纳 教师对学生所做的试题进行评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道题怎么做,关键是通过对这一道题横、纵向的比较与归纳,形成相关知识的网络建构,让学生通过这一道题明白解决这一类题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4.直接给出答案,没有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思维训练机会。在试卷讲评课中,很多教师忙于赶时间,很多题本可以通过设问、提醒、点拨等方式去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训练,继而找出答案,但这些教师只给出答案,直接说明原因,不给予学生思维训练的机会。这样,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平时没有足够的思维训练,学生自己遇到问题时头脑就一片空白。
5.评讲无配套的巩固练习,牵引练习及补救练习
对于要评讲的重点问题没有提前配套一些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以及相应的变通,牵引练习讲解,对于评讲中所发现的问题没有适当的补救练习,或补救不及时,这些都不利于提高讲评的效果。
二、试卷评讲课的对策
(一)认真做好试卷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
科学的试卷评讲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精心准备找准学生的问题集中所在,这样才能避免面面俱到,逐题讲解的误区,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提高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
一方面要分析试卷中所考查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并判断其难易程度;另一方面分析试题的命题思路、考查角度和意图,并对试题做出总体的评价。
2.统计和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一方面要掌握学生在各考点的得分、失分情况及典型错误,并分析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解题思路等;另一方面要按题型按人数统计好得分、失分情况,并建立学生解题情况的档案,分析和统计是一项繁琐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试卷的评讲提供了重要依据,使教师对哪些内容该重点讲,哪些内容该少讲或不讲,做到心中有数。
3.认真备课,既备内容,又备方法
一方面确定哪些试题略讲,哪些试题重点讲,怎样讲?怎样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另一方面要事先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补救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二)重视和优化试卷讲评过程
1.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讲评试卷是查漏补缺,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的一个时机,在讲评中切忌就题讲题,而要以试卷中的典型题目为切入口,从试题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同时进行归纳总结,把这一题目的相关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的不是这道题如何解,而是这一类题如何解。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联想迁移
一道试题常常考查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但教师讲评时应从这一‘‘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因此讲评时内容要反映英语知识的前后联系,不能仅仅局限于考点,而应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知识点,以达到举一反三,联想迁移的目的。
例:The water ——cool when I jumped into the pool for morning exercises.(2006年全国卷)
A、was feltB、is feltC、feltD、feel
本题考查feel作连系动词时后接形容词,表示“摸上去”,不用作被动语态,答案为C。在弄清楚feel的这个用法以后,教师应让学生联想和feel的这个用法类似的其他用作连系动词的感官动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会说出look(看起来),sound(听起来),taste(尝起来),smell(闻起来)等都可作系动词,在句中不用被动语态和进行时
态,后面往往跟形容词作表语。
方法二:拓展延伸
这种方法是指对原试题讲评后,再对试题做进一步“挖掘”,如对试题进行改动,交换条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进行分析,从而对试题进行拓展延伸,以此帮助学生透过具体试题的解答,开拓外延,探求一般规律,使学生加深对试题本质的认识,提高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isreportedinthe newspapers,talk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making progress.AItBAsCThatDWhat
该题考查在特定语境中恰当使用关系代词的能力。正确答案为B。根据句意和结构判断,是关系代词as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变通一下,该句改为—— is reported,In the newspapers that talks between the countries are making progress.答案就成了A。把句中的逗号变成“that”,就成了对主语从句的考查。通过这样的延伸变化,学生就明白了“As”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和主语从句的区别。
方法三:归纳总结
英语的语言知识点零碎、分散、繁杂,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在试卷评讲时,教师如果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一些常见的语言知识点加以归纳总结并变成口诀或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记忆,势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学习难度,加深了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如学生对跟不带“to”的不定式做宾补的动词总是记不住,笔者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总结了“一、二、三、四” 的规则,即feel/hear、listen to/let、have、make/see、watch、notice observe.第一组的一个词为“感觉”,第二组的两个词为“听”,第三组的三个词为“使”,第四组的两个词为“看”。因此简单记为“一感觉、二听、三使、四看”。
2.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评讲试卷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讲评试卷的关键是应把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交给学生。尤其是在评讲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时更是如此。因为这三项是高考中的重中之重。许多学生对阅读理解中的词义猜测题感
到犯难,存在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类试题包括对生词生义的猜测、熟词生义的猜测以及对it/they/them等代词的所指对象的判断等,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进行判断,利用构词法判断,根据关联词but、however、not only.....but also等进行判断,利用解释、定义、举例等判断。又如指导学生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广告类文章,应该用搜索法,直接看题从文中找答案,这类题设的一般都是细节题,如果细读文章再做题耗时太多。如果是社会题材的议论文,要用研读法,透过字里行间认真揣摩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师在评讲试卷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由于激烈的学习竞争,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还不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机常表现出好胜性和荣耀性的心理倾向。试卷讲评应保持和强化这些心理动机,表扬和激励应惯于整个讲评过程。因此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善于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多给予学生肯定的目光和激励的言语,对优生要鼓励其再接再厉,对差生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切忌训斥、责怪、挖苦学生,否则会适得其反。此外,教师要和学生一同面对挫折和失败,耐心、客观地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4.精心设计补偿练习
教师在试卷评讲完成后,有必要设计补偿练习加以进一步巩固。补偿练习是针对重点、疑点而进行的练习,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补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把题目改头换面,从而一题多用,给学生提供充分透彻的练习和巩固的机会。例如,在讲评书面表达时,很多教师把参考范文抄给学生,但有一位老师采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把参考范文改成短文改错的形式,把学生写作中的典型错误放在其中。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错误的印象,又练习了短文改错,可谓一箭双雕。
结束语
总之,试卷评讲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教师再讲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构建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同时注重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就一定能走出学生的评讲误区,提高试卷评讲课的课堂效率。另外,通过考试,不仅能测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检测出教师教学的得失。教师在分析试卷之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反思,找出教学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推动教学,力取争的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探索英语词汇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一期
3、《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4、《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第二篇: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校自实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英语课堂也在不断的尝试改革。但由于受英语学科牲的局限,在英语课堂改革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掌握、监测不到位。
在预习课上完全放任学生自己预习,对入学不久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无从下手。学生分层展示时,C层学生只展示基础知识,这对深难度的知识点掌握比较吃力,而B、A层的学生对深层知识点有所掌握,但基础知识没有得到巩固。从而造成学生学的一塌糊涂,教师也只看到学生表象,而无法深入了解、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易调动。
每班都有3/5的学生只是被支地学生,如果没有小组长、学科代表的督促,就没有学生英语的习惯,课堂上由这部分学生的影响,课堂气氛调动起来相对吃力。
3.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时间太少。
预习课上只注重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展示时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点应用的强化,从而大大缩减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让各班C层的学生对课本上的对话也会读,甚至与教师间的对话也就相应较少。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欠佳、质疑意识不强。
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不主动、不积极,除了在课堂上学一会儿之外,课余从来没有学习英语的习惯。而且班上有学生在展示时,其他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从来不思考展示学生的展示内容,即使展示学生展示错了也不从主动进行纠错,只有点名后才有部分学生站起来说。
2.小组内对子间合作意识不强。
小组内结对没有合作学习的意识,B、C层学从不积极、主动向A层学生去问不会读的单词、句子或练习题。而A层的学生也从不主动监督B、C层 学生的学习情况。
4.学生对课本中拓展的知识点应用较少,并且旧新知识迁移较慢。
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拓展的知识点经过提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但对于B、C层学生来说,拓展的知识点就很难掌握并应用。如在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中有这样一个词:remember doing sth / remember to do sth
Eg:I remember having breakfast.I remember to have breakfast.5.学生在预习课上碰到语法知识时就无从下手。
由于七年级学生对英语接触时间较短,预习时出现语法知识就无从下手,从而影响学生预习进度、展示效果。如在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中出的宾语从句:She knows it’s not good for her , but it tastes good!以及在第4单元中出现的原因状语从句、定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等:
第三篇:试卷评讲课
语文试卷评讲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试卷的评讲成功与否,首先是要看“是否查明典型错误及存在的困难,是否提出进一步克服困难的方法,是否保证学生对所做练习质量作自我检查,是否作出练习总结。” 但每一次讲解试卷都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关心的仅仅是分数或所谓的正确答案,而很少有人真正去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或者总结经验教训,如此,考试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和作用。而老师精心准备的评讲对于题目做对了的学生来说是浪费时间,做错了的学生对了答案后也不用心听讲,只有一小部分实在不懂的学生才认真的听,而且有时讲得很快他们还没有理解。更别说老师不作评讲,只张贴答案或为评讲而评讲、就题论题等做法了。学生从试卷评讲中收获并不多。鉴于此,我设计一节评讲课,试图从效率和方法两个方面解决此种现状作一种尝试。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通过外引内联,举一反三,引导学生由单纯解题到形成能力。3 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讨论,从解题的过程的总结和归纳中,让学生自主总结命题和解题的规律,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如何从单纯的解题思维转换到知识的联系与对比,形成初步的能力。
教学安排
一、教学准备
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对试题本身的知识点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试题的难易要有个恰当的定位。二是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整体水平的分析。它包括对总分、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不及格率、低分率、高分率等的精确统计。二是逐题分析学生答题的错误率及可能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以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收集较典型的答案为课堂教学作准备。三是分析学生解题思路,正确与错误的解题思路都要分析,以应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弱点和缺点。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的自我分析。在发给学生批改后的试卷同时,把一张错题统计表发给学生。要求他们认真汇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和性质:
一、知识性方面的错误;
二、判断理解方面的错误;
三、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
四、记忆方面的错误等。老师及时收来统计表,初步归纳分析,以便对症下药。
我和我的语文学习组长们先收集错误的类型,然后让有错误的那些组长说说他们在考试过程中的思维过程。然后分析那些组长们没有错的题目,让他们假设那些错了的同学,揣测他们当时可能出现的认知、思维、心理上的情况。
(让学生自己动手,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步骤
(一)课堂组织
在课堂中宣读成绩较好的同学名单(名额控制在班级人数的20%之内)。这样既肯定了少数同学努力的结果,也给学生群体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讲评试卷前,把学生按分数优中差分成小组,根据卷面情况,把各种类型的题目分给小组长,准备自主评讲。
(二)错题更正
先不讲评,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把做错的题重新改正过来,如果能够通过第二次做对,我同样给他加分。
(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更正试卷的积极性,同时又增添了部分考试没有做好的学生的自信心。)
(三)突破重点提问:学生觉得问题最大的是哪几道题?
根据学生答案,确定那些知识技能含量高、平时做题得分较难的典型题目作为评讲对象,深入发掘,使之成为新的例子,形成鲜明印象。(考虑到学生在听课时间长了以后,会出现精力下降,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学生中出现问题最多、得分率最低的试题放在前面评讲,让学生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提高评卷的效率。)知识归类
学生根据试题要求,寻找相关课本知识点,尽量从课本中找解题依据,依据试卷,找出课内的根。把课本或教师讲解的“例题”“练习题”与所要解答的问题联系起来,求同比异,对号入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试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除了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外,还要准确地把握标高,也就是要体现教材依据和大纲(课标)依据,正因如此,许多考题内容在课外,答案却在课内。评讲时,要告诉学生采用内引外联之法,找准考点的归属“类”,便能提高解题的准确率。这不仅能调动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又能引起学生对课本知识的重视。学生在梳理的过程中“知其所以然”、“明白考我什么”,由埋头做题转变为审视答题,使每一次讲评都能起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甄别答案
展示主观题学生的不同答案,以及不同的得分。
学生小组自由讨论不同答案正确与否,并尝试“代教师评分” 小组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请教其他同学,还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仅仅找到问题、分析了原因还不行,还必须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全班同学可以与他辩论,提议向他提问,直到得出最佳方法。教师巡查点拨。
(启发诱导学生分析题干可能允许的解题范围、角度和方法,认清题目中正误的比较点,辨析题目中设置的迷惑点。)
4归纳思路
根据评讲过程,学生判断与归纳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小组讨论,集中归纳,形成印象。
(首先必须让学生咀嚼消化“例子”。具体地说,评讲应着力于评讲时让学生明白这些,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例子”挖深挖透,才能为进一步的探求规律和延伸扩展打下基础。)
(四)比较阅读,深化扩展学生找出平时所做试卷或练习,比较不同试卷上相似知识点的异同,运用归纳的知识点的解题思路重新解答,以扩展和深化解题技能。学生互评,指出思路上的不足和缺陷,并形成正确答案。
(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往往有这种现象,某些知识点已考多次,并且考查的问题也很相似,但学生还是不断地犯错,这说明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并不是真正地做到了熟练掌握,融会贯通。其实这与我们平时评讲试卷时,没有对知识进行联系对比,扩展与深化有关。如果老师在讲试卷时,只停留在试卷题目的表面问题上,学生岂能做到“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呢?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笔者认为采取比较拓展法较为合适。)发放新阅读材料,师生共同做题
学生做题时理清思路,适时写下旁批,记录思维过程,教师也做题,前提是不参照任何工具书和标准答案,并要写下详细的解题过程,即思维过程,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步骤。
然后师生一起交流,谈思路,谈做法,分析探讨为什么会做对,为什么会做错,找出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并研究出对付的办法,为下次
做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种做法削减了学生的题量,但起到的效果却令人满意,因为这其中抓住了做题的关键,即思维过程。重点在于互动两个字,学生的思路起主导作用(做题目),教师的思路起参考作用(讲题目),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互相交流对错得失的经验和教训,这样师生就能够在比较中提高各自的解题能力和技战水平,更好地为综合训练打下基础。)
(五)结语
恩格斯:“无论哪方面的学习,不如从自己所犯的错误的后果学习来得快。”向错误学习,并不是去学习已经做错的东西,而是要通过对解答失误原因的分析,提示错误之所在,诊断产生错误的缘由,从中探求正确的解题思路,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
评讲以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错误收集到“错题集”上面,用两列表,左面写试题及错误答案,右面写错误原因诊疗。隔一段时间把相同错误进行分类。
第四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阅读教学,很多教师经常感到困惑:为什么学生对阅读材料兴致不高?为什么学生上课时反应平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阅读课应该怎样上?怎样的阅读课学生才会感兴趣?我在听课及自己上课的过程中,发现现阶段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跟读,忽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都有配套录音。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往往侧重对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词汇的认读和拼读。很多教师上阅读课时,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读上,这本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怎么读。有的教师上课时让学生跟录音读,跟老师读,然后是小组或个人读,如此简单重复,只能使读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对阅读就失去了兴趣。所以如何正确处理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新单词和新句式,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也是如今摆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问题。
2.注重词汇与语法教学,阅读缺乏乐趣
由于教师对阅读材料整体把握不够,使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沿用了老一套的方法: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语言点给予过多关注,把阅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如讲解生词,补充词组,逐句逐段分析,不厌其烦地分析语法等,过分地重视了词汇和语法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教与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感觉不到阅读的乐趣,学习积极性也不高,阅读课效率降低,问题也层出不穷。
3.提出问题不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引发学生思考
许多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同样的阅读材料,这样问,学生思维活跃;而那样问,却变为“死水一潭”。为什么会这样?这正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对问题的设计不到位而造成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低估学生能力,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2)高估学生能力,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让学生不知该怎么回答。(3)问题针对学优生,忽视学困生。
4.走过场式教学,使学生无法受益。
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这样做:把阅读课分为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和阅读后(post-reading)三个阶段来进行教学。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1)以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其阅读欲望;(2)利用图片,歌曲导入,引导学生联想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已知信息;(3)教学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生词,降低阅读难度;(4)引导学生通过预测故事情节了解阅读内容。
在阅读中,教师应以课文为载体,创设丰富的语境,引导学生接触和熟悉所学语言。具体过程可包括初读感知大意;精读关注细节,赏读突破难点。同时,教师应特别注意问题的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教师在阅读课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和技巧。复述是一种比较有挑战性的口语练习。在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并掌握了生词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挂图或板书的关键词语复述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者根据阅读材料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group leader,由group leader分配角色,表演故事。教师要注意调控和指导学生的表演活动,并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
在阅读后,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运用所学语言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指定他们改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
第五篇: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施,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本文分析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 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课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很大程度还停留在以文章作为语言实体教学的基础上,即许多教师把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针对目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语法教学,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一些教师利用阅读教材将所要讲解的语法、词汇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呈现在学生面前,看似用心良苦,却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了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主体性受到了严重的约束和压制,往往对阅读教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2.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教学,不作必要的语言分析。与上述情况相反,另外一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采用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布置预习题,学生阅读,然后回答教师的提问,学生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不仅不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和动力,反而会压抑他们的创新意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语言分析。
3.阅读教学材料单一化。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完全依附教材所提供的阅读材料,阅读训练材料选择单一化,教师依据自己的兴趣、习惯、熟悉程度、便利程度等,选择阅读材料的现象。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交给的阅读任务,不会自觉地阅读一些课外资料,以此来扩大知识面。如何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与实验。
4.缺乏阅读技巧。在初中阶段,学生习惯逐字阅读,笼统的感知文章意义。这样的毫无技巧的阅读方法,阅读高中阶段长而且复杂的文章时,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率,学生往往在反复阅读几遍文章之后,仍然没有清楚文章大意。因此要教会学生快速且有效率的阅读,就必须对他们传授有效的阅读技巧。
5.教师不指导阅读技能,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应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但是大部分教师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指导、点拨,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知如何去捕捉有效信息,作出正?_的推理和判断。
二、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1.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在教学中,只有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高一英语必修一的第一单元是“Friendship”,这是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于是我让学生分组讨论Warming-up中的问题,并设置了“Describe one of your best friends”、“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 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not have”等多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了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阅读策略和技巧的训练。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高效率阅读的保证,学生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心读、慢读、复读、指读、朗读和滥用词典,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克服这些不良的习惯,引导他们养成以意群或词组为单位的阅读习惯,并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阅读课是一门技能课,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略读、寻读、寻找主题句、判断推理和词义猜测等策略的训练,指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精泛读相结合。英语阅读讲求精泛读相结合,既要仔细研读又要博览,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泛读,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所谓精读,就是把选择好的材料认认真真地反复地阅读,弄清每个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每个词的含义,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深刻体味语句,语段和语章的语义及其呈现的情感和文化价值。所谓泛读,就是快速广泛阅读和浏览外文图书、报刊杂志或国内出版的外文学习资料。广泛涉猎才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可以复习、巩固、加深已学过的语法、句型和词汇知识,学习、领会更多的东西。进而内化学生知识,实现新旧知识和经验的重新建构。精读和泛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教师要采取适当的阅读教学策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心思想和文体结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