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党员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0:5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党员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党员读后感》。

第一篇:2011党员读后感

2011党员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有感

在平常的生活中,“实事求是”这些词是很容易见面的,但是,从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来看,它的得出是一个极其不易的过程,2011党员读后感。但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句空头口号,没有实质的内容。这种观点和态度本身是肤浅的,是有害的。在认真阅读《概论》之后,我得到了深刻的体会。

从共-产-党成立之时开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但直至延安整风以后,全党才真正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找到了马列主义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这本身就是一个解放思想,打破唯上、唯书的束缚;是一个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现实、是一个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的过程。后来,在马克思注意中国化首次取得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开辟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适应了中国社会的需要,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充分证明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新的社会实践的必要性。相同言之,共-产-党人在中国的发展道理上提出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都是这一个探索过程的生动体现。

在阅读中,我更加深入地学习到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深刻的内涵。实事求是,即遵循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解放思想,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即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必须要统一于社会实践,服务实践创新,紧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成为有机的、生动的马克思主义。

再结合共和国六十年的发展里程,在探索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精髓是马克思注意中国化过程中的题中之义,也是在其指导下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注意精髓,才能不断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推动党和全国人民的事业的发展。

这是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认识,但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只学习理论知识,而不从党的成长过程中吸收经验和教训,用于思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更要接受党的教育,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主动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的思想精髓,指导学习和生活的开展。在大学生活中,我更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重承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读后感《2011党员读后感》。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第二篇:党员读后感

蜕 变

——读《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有感

红螺寺中学 高二党支部 王巧玲 2014/6/9

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这个风也要整一下吧。有泪不轻弹是对的,伤心处是什么?就是工人阶级、广大劳动人民危急存亡的时候,那个时候可以弹几滴眼泪。至于你那个什么级,就是评得不对,你也要吞下去,眼泪不要往外头流,要往里头流。世界上是有许多不公道的事情,那个级可能评得不对,那也无须大闹,无关大局,只要有饭吃就行。革命党嘛,以饿不死人为原则。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一万年以后,也要奋斗。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1957年3月),《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读了毛主席这段话,回想自己在评职路上的心路历程,我感触很多。回想200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踌躇满志,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在得知被分配到山里时,心中真的很郁闷,却又无处宣泄。自问一个大学成绩优秀,大学生党员,校、系学生会骨干,在市重点高中实习的我,为什么会比自己表现差很多的同学分配的远?!感觉是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无奈的踏上了进山之旅。

2001年,我被认定为中学二级教师,一直在高

二、高三忙碌着,不知不觉中,我获得了一些荣誉,在青年教师中成为佼佼者。正在自己以为可以顺利评上中学一级教师的时候,学校高中部面临撤销,我因为调动工作失去了评职的机会,带着委屈和不平来到了红中。更让我迷茫的是,曾经的6年成为了零,一切都要从头再来,我真的不知道在前往中学一级教师的道路上,我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懊恼、挣扎、委屈、不甘,各种负面情绪包围着我;班主任、连续高

三、跨头教学、孩子入学、各种培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铺天盖地的事情压着我,让我几乎透不过气。相信相处久了的同事还记得我当时的疲惫,那时我常常用“我是党员”来自嘲,也似乎是在给自己减压。就这样一路努力着,被大家帮助着,鼓励着,我在2010年,毕业的第十个年头,评上了中学一级教师。

曾经看了法制频道的一个栏目:“疯狂的女教师”。带给了我深深地思考,时刻警醒着我!两个女教师,因为评选高级中学教师过程中产生了摩擦,A教师把准备评职的B教师的资料偷走,后被其知道,两人关系恶化。A教师开始因为一些琐碎小事嫉恨B教师,渐渐地被仇恨冲昏了头脑,B教师的儿子在A教师班里学习,她于是产生了报复的计划,将孩子杀害了,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当我回过头来看着自己的评职路,我的心里很平静。看着曾经获得的奖项: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区教学质量标兵、连续几年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红螺园丁奖、教学设计一等奖„„我忽然觉得自己变了,就像丑丑的蚕破茧而出,我成长了,蜕变了。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只迷途的羔羊,我的学生喜欢我,我的同事支持我,我的孩子连续获得优秀小学生,我真的收获了太多太多。此时,脑子里响起了一首歌“感恩的心”,我不再抱怨总是让我半路接手乱班,我不再埋怨评职的艰辛。还记得,在我家里孩子生病,公婆住院的时候,姚老师总是会说:“小王,你有什么事就去忙,没事,我帮你看着班。”在身心疲惫的时候,听到这样的安慰,心里有多温暖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感恩!太多太多的同事帮助我,帮我看自习,帮我做值日,帮我打饭,帮我调课,我都会铭记在心,我感恩!

我很快就要步入高级中学教师评选队伍中了,我不会再为了评职而评职,干好本职工作,积极向上,用阳光的心态教育未来的花朵们,成为学生身边的好党员老师,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因为我是党员!

第三篇:《党员手册》读后感

《党员手册》读后感

城南分公司

刘超

通过认识阅读《党员手册》,我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进行修养、怎样搞好修养和锻炼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重温学习《党员手册》,让我感受良多。

在我看来,“修身养性”是作为共产党人自我进步的形式,以“慎独”、“自省”等作为基本的行为规范,这是共产党员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要求和规范。通过本书的学习,也让我有了更为深刻的、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党性修养理论。把“党性”与“修养”相结合,实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党性理论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传统美德与共产党人高尚道德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党性修养理论。通过学习《党员手册》我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感想 :

(一)共产党员要在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中自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革命的品质和能力,否则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

(二)共产党员要做马克思、列宁的好学生,把他们一生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自己锻炼和修养的模范,使自己成为马克思列宁式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革命家。

(三)共产党员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党的纪律和作风、科学知识等各方面的修养。

(四)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此,共产党员既要有最伟大的理想、最伟大的奋斗目标,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最切实的实际工作。

(五)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的利益。把个人利益溶化在党的利益之中,克己奉公,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

(六)共产党员要把维护党的团结、纯洁党的思想、巩固党的组织作为自己的最高责任。要用正确的态度,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原则问题上分清是非,克服错误思想,而不被敌人所利用。党内斗争应该以教育和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教育党和巩固党为最高目的。

读着这本书我常掩卷沉思:新时代里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怎样加强党性修养?我深深地认识到: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与学习,是一个伴随终身的长期过程。修养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党员能否坚持不懈地进行修养。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同样党性修养与学习搞一阵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党性修养与学习。只有一辈子坚持不懈地进行修养的党员,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远站在时代前列。

因此,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集团年轻的中层干部,更要适应新的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带头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并时刻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做到淡泊名利,严以律己,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确认识自身地位和权力的内涵,正确处理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关系,锤炼拒腐防变所必需的意志品质,以共产党人光明磊落、无私无畏、驱邪除恶的浩然正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物欲的诱惑,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真正做到光明磊落、忠诚老实、团结同志、与人为善、谦虚谨慎。

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物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简单讲,就是不能脱离具体的工作实践,不能坐而论道;要在工作中提高党性修养,以党性修养促进工作,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在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向更先进、更优秀的人学习,要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投身集团的供水大业中去,不断在实践和奋斗中塑造提升自己的人格形象。

2010-12-2

第四篇:最好党员读后感

《做最好的党员》读后感

读了《做最好的党员》一书后,感觉本书的观点新颖,紧跟时代的步伐,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深刻的道理;案例鲜活;可操作性强,不强调应该怎么办,而是告诉你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到底该怎么办的观点和建议,会给你的实际工作带来帮助。

书中围绕着“最好的党员怎样想、最好的党员怎样做、做好的党员怎样说、最好的党员怎样学”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教导你如何去做一个最好的党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体现在怎样做,我就这一点谈谈体会。

最好的党员需要怎样做?对于最好的党员来说,做事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要做就做最好,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过得去就好”“差不多就行”。既然要做,就要做到让人无可挑剔。对最好的党员而言,永远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只要是共产党员的工作岗位,必然是最能闪光的岗位。因此要牢固树立“党员号”就是“最佳号”的意识,具体说:别人难做到的事情,你能做到;有问题找你,你最让人信任;同样的事情,你比别人做得更好。我们大多数党员所从事的都是平凡的工作,没有影视作品中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那么轰轰烈烈的事件,但是平凡中,如果我们境界不凡,面对琐碎小事,不厌其烦,不管岗位如何调整,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不管做什么都是全力以赴,那么我们就展现了“最佳号”的风采。要把事情做好,要讲能力,更要讲认真。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每个人的能力水平差距其实不大,为什么有的人就特别让人放心,关键在于工作态度。有的人做事抱着“差不多主义”,凡事要求不高,有的人特较真,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前者往往工作效果较差,后者则事事让人放心。共产党人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用手做只能保证“做了”,用心做才能保证“做好”。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是否达成了目标;第二,我是否确保了质量;第三,我还能不能超越。做到达成目标要有决心,确保质量要能细心,自我超越要有“空心”,真正用心做事。

要把事情做好,要有一流的干劲,还要有一流的方法。正如《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指出的:“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但是,在现实中,成功需要笨功夫与巧心思。如果一个党员,老想着投机取巧,不肯下功夫,那也绝对不可能成功。同时,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只会有一个,方法却有千万条,在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原则性,也要重视灵活性,努力学当“创新型党员”。

总之,在认真地读了《做最好的党员》之后,我获益匪浅。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这里想到了;以前困惑的问题,这里给出了答案。最重要的是明白了作为一名党员该如何去做,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内容,这是我的最大收获。

第五篇:党员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这是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的开篇,仅仅是这个简短的开篇就把我深深的震撼了。马克思把新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比作“幽灵”,共产主义的传播被称之为“游荡”。我从这字里行间看出共产主义者对旧势力的讽刺与不屑,看出了共产主义者的谦逊与低姿态,他们不会冠冕堂皇的标榜自己,炫耀自己,他们从不说自己是救世主,他们只会说“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人们,联合起来!”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我想如果没有这样一本宣言,没有这样一种思想,那些在乱世里苦苦思索救国之道的仁人志士们仍然眉头紧皱,中国结束不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有压迫就一定有反抗,在战乱与硝烟的年代里,社会只能缓慢的进步甚至是退步。真正造福人类的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吗?不是,有人用火药肆意扩张,有人把它当成观赏的玩意,有人用指南针横跨大洋,测世界版图,有人却只能用它看风水,当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被风沙吞没的时候,谁还记得它当初的风采?再恢弘的建筑,几千年后,不是黄土一抔,就是仅供后人欣赏。只有这薄薄的一册宣言,是真正造福人类的东西,它是古蜀的都江堰,是秦的长城,当一切被时间冲刷的消失殆尽的时候,只有它还熠熠发光!

《共产党宣言》通篇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宣言》不仅全面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诞生、发展到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而且也预测了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我党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运用、创新和发展。今天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重读《共产党宣言》,仍会获得颇多教益。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

《共产党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1872年—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七篇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

《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

《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

《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

《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刚刚发表,就迎来了欧洲1848年的革命风暴。

《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这部著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半个多世纪以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161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浓缩了161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88年奋斗发展的辉煌.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这部慕名以久的著作,我感慨很深.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共产党宣言》正文分为四个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它明确指出迄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各自的特点,继而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当时的新兴阶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宣言详细的概括了资产阶级的起源,发展,用辩证的观点指出了资产阶级起的积极作用,包括反对封建,追求自由,开拓世界市场,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把财产重新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它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而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对立阶级,也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先进性,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他们的存在同时开始的;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因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他们通过机器化大工业和历次革命活动的到了锻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其革命的目的必然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最终解放全人类.在共产党宣言里,我们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的揭示笼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面纱,“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这种赤裸裸的金钱至上,利益主义,直到今天,仍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思想,就像一句话仍然流行一样:资产阶级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这种尔虞我诈的资产阶级思想,在战争中暴露无遗.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是资产阶级疯狂掠夺,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整个战争中资产阶级的各种丑恶的嘴脸一览无余.通过严谨的分析,详细的阐述,宣言让世界上各国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本质和弊端,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从野蛮一路走来.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也是一部无产阶级的血泪史.资产阶级正是在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在国内的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在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中,斗争仍在继续,因为矛盾始终存在.这个矛盾,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无情的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在《共产党宣言》宣言发表到现在的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历史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当代社会经济结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应该清楚,西方国家企业主之所以接受西方管理学的新思想,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注意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其目的是提高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是资本家阶级永远追求的更本目的.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认清自己使命,洞察各种资本主义现象的本质.我们应该看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表现为新的形态而已.当前,工人阶级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带动全体人民,才能完成解放全人类的神圣历史使命.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还存在剥削,无产阶级的斗争就不可能停止.我们回顾《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给了我们一块”照妖镜",一个看阶级斗争问题角度,一套阶级斗争的思想.我们运用这一法宝看问题,一切资产阶级的虚假和掩饰都无济于事.无论资产阶级如何变化,从资产阶级的本质出发分析当今世界的形势,才能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而坚定立场,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才是我们在新形式下学习和发扬《共产党宣言》精髓的实际意义.————  [文章摘要]《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开启了人类新的历史时代,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从此有了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自从李大钊80年前将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80年与时俱进,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 

 150年前就在中国人民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时候,就在英国人的炮火烧红了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的时候,《共产党宣言》发表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作为学术的巨人和穷人的同情者,作为人类良心的代表,马克思喷薄而出。拨开重重迷雾,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剩余劳动的秘密,向社会不公发起了理性的冲击。而对于马克思另一个重大发现的社会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的学说,虽然冲淡了作为人的思想灵魂的精神诉求,但也有其合理的内核,因此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特别是马克思把人对于人的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作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秉承了西方民主思想和自由精神精华的。 150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自从李大钊80年前将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80年与时俱进,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 由马克思1848年的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为标志开启了人类新的历史时代,正从那一天开始无产阶级有了属于自己的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在许多画像上并列的大胡子,在这本小册子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使命。它的问世,标志着一个伟大真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打了一个比喻“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付这个幽灵进行了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①为什么?因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②了,反动者结合一切可能的利刀和武器疯狂的想将之扼杀于摇篮之中,但是,真金不怕火炼,真理的光辉是无论怎样也遮挡不住的。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她的人民一道,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把一个逐步摆脱了贫困并开始走向全面小康的中国带进了21世纪,从而产生了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共产党宣言》是与时俱进而非过时 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极力追求的“普遍性”遇到的外来障碍,就其性质来说是资本本身异化的产物,只能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去寻找。换句话说,资本的扩张带来的一系列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③只有工人阶级的联合的制度,即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解决资本面临的问题。

然而,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马克思的理论似乎不吃香了,如火如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时沉寂下来。一些伧俗势利小人趁机发难,声讨马克思主义的种种“罪恶”,欢呼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预言已被历史宣判为失败。一些原本对共产主义理想怀有憧憬的人们也对前景产生了迷茫。然而,《共产党宣言》宣传的理论真的过时了吗?  《宣言》第一节的第一句话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④这是斩钉切铁的话了。《宣言》的第一部分对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有肯定方面的评价,“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⑤有人会觉得疑惑,一个以批判资本主义为己任的人为何还会如此的推崇其生产方式?联系到现实,不少人在改革的条件下初步获得了好处,便固守既得的经济利益,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则手段。在他们看来连马克思都肯定了资本的生产方式,那么这一资本积累阶段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为加速这一过程的付出代价就是必须的。

是的,改革意味着重新调整生产和社会结构,不得不触及部分社会集团、阶层的某些利益,成本与代价也难免。问题在于改革的成本与得益是否相符?现在看来我国的工人、农民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他们甚至会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可他们的所得的实际收益又有多少?如果一切都向资本看齐,而将社会分配不合理的现实弃之不理,我们就可能有违于改革开放的初衷,有违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将社会主义定义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们也经常被告知市场与资本同样有着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它不可能自动的将一个社会带入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那么出路何在? 

“(资产阶级)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⑥当资本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关系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发展了社会化的大生产,最终“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早已预见到资本主义普遍化全球化的内在趋势,同时他又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这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内在矛盾。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巨大的失衡的生产能力是狭隘僵化的私有制度无法容纳的,生产力的发展终究会冲破生产关系的牢笼。资本主义也“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在当代,工人阶级不仅数量极其庞大,且在科技日益发达传统生产被机器替代的趋势中无所适从。从纯粹资本盈利的角度说,工人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不断的减弱。莫非社会因此会抛弃劳动者?恰恰相反,这意味着劳动的解放,在生产之余人类会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社会生产的解放不容阻挡,也只有在这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才地地地道道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单凭这一点,《宣言》所阐述的理论精髓就没有过时。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世界还远不是像某些发达国家自诩的那样充满“自由、平等”。当一个巴勒斯坦青年从出生到成年,他所看到的就是资源被掠夺,家园被侵占,亲人被迫害,而自己始终生活在贫困中时,他就不可能还有别的什么选择,只会加入到旧世界的掘墓人的行列中。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文章中写道:“我们应该使我们的孩子感到,坐在写字台后面敲击键盘的人所得十倍于用手清洁厕所的人,百倍于在第三世界国家生产键盘的人,这是不能容忍的。我们应该让他们为首先工业化的国家拥有百倍于还未工业化的国家的财富而担忧。我们的孩子应该从小就明白,他们自己的命运与那些孩子的命运之间的不平等既不是上帝的意志,也不是经济效率的必要代价,而是可以避免的悲剧。他们应该尽早考虑世界可以如何来改变,以确保其它人饮食过度时不会有一个人挨饿。”⑦如他所说,社会正义的希望是有价值的人类生活的唯一基础。那么,《宣言》的精神就是推动人类改变自己命运的最根本的动力。《共产党宣言》是中国以前、现在、今后发展的指路明灯  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8年艰苦奋斗玉汝于成,28年真理之火熊熊燃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蒸蒸日上。8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洞察80年风风雨雨,回顾中华民族顽强奋起的历程,必然发现一个坚强的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一切从本本出发、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邓小平理论。

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巨大的新考验。正确应对国际国内的新问题,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完成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关键取决于党的建设。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站在时代前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面向新世纪,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把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具有的先进性集中概括出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继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要求。这样,就使我们党从根本上获得了新的思想武装。“三个代表”是对15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追溯“三个代表”的渊源和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又是创造性的发展;是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代特征有机结合,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总结,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共产党宣言》 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同样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与时俱进,勇立潮头--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面貌,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向世人昭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各自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经久不息的活力。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50多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其原因就在于: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为我们照亮征途,指引方向。只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⑧的世界还没有到来,我们就会读《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思想的胜利

“至于他们想使我们不能在德国居留,就让他们去得到这种满足吧:他们不可能把《新莱茵报》、《宣言》以及类似的东西从历史上一笔勾销,他们的一切号叫也无济干事。”[1]1851年5月9日恩格斯给马克思写这封信时,正值1848一1849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遭到镇压,欧洲反革命重新恢复统治,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遭到枪杀、监禁或被迫流亡。马克思一家在伦敦生活极度贫困,而恩格斯为了帮助朋友,从他当时尚属微薄的收入中省下了一个又一个先令。这是一个惨痛失败的时期。然而,恩格斯的这封信中表达了何等坚定的胜利信心!从那时起,几代冥顽不化的人对工人阶级的觉醒及其日益壮大的解放斗争感到“惊恐万状”,从那时起,甚至直到今天,在那些蒙昧主义者的怒吼声中,不断能听到那些仅仅由于拥有或传递《宣言》而被剥夺了自由、受到折蘑和被杀死的人们的痛苦呼号。的确,在过去乃至今天,都有人为《共产党宣言》,为实现《宣言》的思想而慷慨就义,它属于少数创造了世界历史并正在创造着世界历史的书籍之一。什么东西使得普鲁士的警察和沙皇的宪兵、意大利和德国的法西斯分子对这部著作追踪不已?什么东西使得今天在南非、智利和其他地方的种族主义者和军事独裁者搜索这本小册子?特别是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过程中,又是什么东西使得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学生和科学家为了得到这本小小的书,保护它不被收缴,阅读和研究它并进一步传播它的内容,而拿自己的自由和健康乃至生命去冒险?

《宣言》所包含的划时代的思想有着牢固的科学基础,它为任何时代、任何肤色或种族的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指明了争取解放、和平、人类尊严与社会公正的道路。该书首次揭示了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其认识在此期间已无数次被世界历史的进程所证实,这些认识的全面和透彻使得该书对劳动群众产生了无比的吸引力,而又令敌视进步的那些人害怕它。《共产党宣言》以文献的形式反映了历史上两个彼此密切相连的事件: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在这两个朋友的参与领导下,以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形式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这本外表十分不起眼、只有23页厚的小册子,是根据同盟的决议于1848年2月底在伦敦一家小印刷厂出版的,并立刻被送往该党在伦敦和大陆的地方组织。它不是一部学术著作,而是一份党纲,是经过长时间讨论、其基本内容于1847年12月被代表大会代表所接受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因此这一版以及1872年以前的再版在扉页上都未注明作者姓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概述了他们在1843年至1848年期间所获得的全部科学认识和政治经验――既有他们本人的经验,也有工人阶级的经验,扼要论述了他们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阶级斗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学说。《宣言》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下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工人阶级斗争的道路和目标,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使命,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

千百万人的共同纲领

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极其重视这部纲领性著作的传播。早在1848一1849年革命期间,他们就推动或指导了《宣言》的第一批翻译工作,他们帮助了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非法或合法方式进行的德文再版工作,并为其中一些版本撰写了专门的前言,他们两人,尤其是恩格斯,给1882年和1893年期间出版的部分俄文译本、英文译本、波兰文译本和意大利文译本写了详细的前言,其中一些前言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如果有人向这两位朋友请教如何去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他们会推荐以《共产党宣言》作为入门的教材。他们在以后的著作以及大量书信中一再谈到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系统论述的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尽管在几十年的时间中他们不断发展和补充了它,然而没有任何重要问题需要修改。

恩格斯在晚年肯定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已经成为衡量国际工人运动进步的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2]到那时为止,已经以14种语言出版了83个版本――这是一个胜利,一个在以后几十年中,尤其是在红色十月之后,不断扩大的胜利。

在过去70年中,仅在苏联就出版了大约400个版本,其中大量版本是用其他国家的语言出版的,它们是国际互助的标志。在德国,当我们的民族摆脱了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之后,德国共产党的出版社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出版社将《共产党宣言》作为1945年5月以后的第一部政治理论著作出版,各自印了10万册。目前,《共产党宣言》以远远超过750万册的印数成为柏林迪茨出版社印数最多的出版物。另外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其他出版社还出版了若干高印数的《宣言》版本。

《共产党宣言》出版140年之际,估计在全世界流传着约120种语言的1100多个版本――这反映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不断前进,但是这个数字同时也提醒人们,还有几亿人在等待着能够用母语阅读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生证。“《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恩格斯的这句话仍然是适用的。而今天比以往更为适用的是《宣言》的这位共同起草者1890年所补充的话:“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3] 如果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致力于不断用阶级斗争的实践来检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认识,并向国际工人运动的新生组织介绍这部纲领性的著作,那么列宁则将这一传统发展到了更高阶段。他不断研究《共产党宣言》,经典性地证明了一个我们今天的每一位马克思列宁主义者都会体会到的经验:由于人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经历,这就决定了他在重新研究《宣言》时会产生新的观点和认识。列宁的几乎所有比较重要的理论著作,乃至他的全部革命活动都证明了这一点。例如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制订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纲领、策略和组织任务,列宁借助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所阐述的思想论证了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斗争目标的辩证关系,当1905年这一革命之年需要将俄国工人联合到具有战斗力的阶级组织中的时候,列宁向工人们呼吁道:“请回想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宣言中说,无产阶级变成阶级,不仅是由于他们的团结日益加强,也是由于他们的觉悟日益提高。”[4]又如,1917年夏未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已直接提上日程的时候,列宁拿起《共产党宣言》重新研究,为了撰写《国家与革命》,他从《宣言》中汲取必要的思想启示,用以进一步发展理论和以理论为基础的实践。

工人阶级的和平使命

即使在今天,《共产党宣言》中最重要的内容仍然有说服力地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摆脱了剥削、压迫和战争的新社会的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使命――这种对社会的预测自1917年以来在世界上日益发展的地区(也包括民主德国)已经成为现实。关于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不可动摇的基础,是我们为和平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的不可动摇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最先向人类揭示了战争如何产生的秘密,这是他们的不朽功绩之一。同时他们指出了怎样才能将战争从人类生活中永远驱除出去的方法。我们已经在《共产党宣言》及其序言中看到了这两个彼此紧密联系的科学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青年时期就指出,战争不是劫数,而是人为造成的,他们发现了战争与剥削阶级的经济利益、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者的扩张性追求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用短短两句话概述了他们新获得的认识:“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5]换种说法就是:如果一个民族内部或多个民族内部人对人的剥削被消除了,这个民族内部以及相关民族之间也就失去了以战争、掠夺和奴役其他民族为指向的任何客观利益。

这在1848年是一个大胆、深远而又合乎逻辑的论证。历史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正确的,譬如: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和平法令”,苏联已经持续了70年的和平政策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联盟在40年中以保障和巩固和平为目标所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历史也证实了恩格斯早在1845年所阐述的观点,即一个“十分明白,战争只会使它损失人员和资本”[6]的没有剥削的社会绝不会想到去进行一场侵略战争。

在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马克思立足于《宣言》同时又分析了1861年英国工人的反战游行示威,他要求各国无产者,反对“为追求罪恶目的而利用民族偏见并在掠夺战争中洒流人民鲜血和浪费人民财富的对外政策”,“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监督本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在必要时就用能用的一切办法反抗它……为这样一种对外政策而进行的斗争,是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总斗争的一部分。”[7]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在这里比在《共产党宣言》中更为明确地阐明,保障和平、反对掠夺战争的斗争是工人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不可分割的部分。1870年夏天,第一国际的德国和法国成员以及其他具有阶级觉悟的工人就是以这一认识为指导抗议即将爆发的普法战争的。工人阶级对和平与民族互谅的责任的认识使奥?倍倍尔和威?李卜克内西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强烈谴责了霍亨索伦王朝的阿尔萨斯一洛林兼并法令,也使德国左派在“主要敌人就在本国”的口号下进行反对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斗争,并且在反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战争狂热的殊死斗争中加强了德国反法西斯主义者的力量。

今天,由于和平已成为人类继续生存的决定性条件,这一历史任务更为迫切!当然,今天所有的全球性问题都必须按社会进步的需要加以解决――并且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最终都以某种方式与能否以及能够多快地实现进一步裁军和持久地保障和平联系在一起。

历史证明,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来并且由于他们的缘故,争取和平的斗争成为工人阶级的人道主义目标的一部分――这种渴望和平的要求将革命的工人运动与所有其他热爱和平和保卫和平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因此、自《宣言》那个时代以来,为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也合乎规律地涵括了为和平而进行的斗争;自1917年以来,现实社会主义每得到一次加强都有益于和平。

《共产党宣言》仍适用于当今资本主义

如果我们将《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状况所作的分析与今天的资本主义现实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共产党宣言》也具有持久的现实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写道:“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8]难道这一点对于目前的资本主义来说就不再适用了吗?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说:“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9]难道这一点对于存在着隐性大规模失业和可怕的“新的贫困”的帝国主义国家来说就不再适用了吗?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预测说,“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干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10]资本世界中越来越多的结构危机、股票行情暴跌、社会福利水平降低和成千上万人的生存受到威胁,难道不是每天都在证实着这个预言吗?

资本主义的现实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分析的资产阶级社会,尽管一方面通过当前的科技革命,另一方面通过工人阶级为改善其状况而进行的斗争,在其表现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实质上并未改变。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依旧是私有制,尽管它是以多国康采恩的匿名形式出现。尽管有“生产剩余价值的技术”[11]这一无稽之谈,剩余价值依旧是资本家所占有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尽管美其名曰通过劳动的“灵活化”而“赋予劳动人性化”或“新的机会”[12],剥削依旧是剥削。工人没有任何社会权利,“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13] 早在1845年,《共产党宣言》的共同起草者恩格斯在离杜伊斯堡和莱茵豪森不远的埃尔伯费尔德就声明,“为所有的人创造生活条件,以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性,按照人的关系和他的邻居相处,不必担心别人会用暴力来破坏他的幸福”,[14]这便是不可转让的人权。当时的这一预测后来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到详尽、科学的阐释,并被证明是绝对现实的。

我们认为,今天《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性和有效性首先在于,我们参与把《共产党宣言》中所确定的思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为此,我们不是刻板地去理解这一有效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形态都应当解决它自己的、从它本身产生的任务。”[15]因此,创造性地继承《宣言》中的思想财富的过程绝没有结束。

一、引 言

记得很早的时候,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就知道有这样的一篇伟大的经典——《共产党宣言》。一直来都非常清楚地记得别人引用那几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等。随着年纪的增大,思想积极性的提高,在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去了解这篇伟大的经典,而真正静下心来去阅读她,理解她是在这个国庆节,一方面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另一方面是自己确实也想好好的读下她。于是,一边听着《国际歌》,一边读《共产党宣言》。

二、关于《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K.马克思和F.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大致经历以下的过程:

1847 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马克思、恩格斯相互讨论,取得一致认识,并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因此,严格来说,马克思在其中的工作最大。

1848年2月,《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宣言》最初用德文出版,后来又用德文在德国、英国和美国至少翻印过十二次。第一个英译本是由艾琳•麦克法林女士翻译的,于1850年在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发表,后来在1871年至少又有三种不同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法译本于1848年六月起义前不久第一次在巴黎印行,最近又在纽约《社会主义者报》上登载;现在又有人在准备新译本。波兰文译本在德国本初版问世后不久就在伦敦出现。俄译本是于六十年代在日内瓦出版的。丹麦文译本也是在原书问世后不久就出版了。1872年由即将解散的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发行的德文版,连同两位作者的序言,成为其后各种译本包括中译本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为1882年俄文版所写的序言,以及马克思死后恩格斯为1888年英文版、1890年德文版、1892年波兰文版、1893年意大利文版等所写的序言,又连同1872的版本在内成为现在《共产党宣言》。

从内容结构上看,《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提出了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从《共产党宣言》的创作的哲学指导思维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贯穿了整个宣言的始终,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另外,《共产党宣言》还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她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在最后,《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三、感想与反思

以上是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得到一些观点,毫无疑问,《共产党宣言》是伟大的,不仅仅是她作为一个政党政治纲领的伟大,而且《共产党宣言》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是十分伟大的,例如,其文学方面,韵律之美很非常易见,如从开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到结尾“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通篇气势磅礴,有如大江澎湃,一泻千里。文中又多有警句式或诗歌般的文字,诸如资产阶级“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封建的社会主义,“其中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以及经后人简化后广为流传的格言“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全社会(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等等,语言极其精炼,一气呵成。当然,这里我们需要的感谢中文翻译为我们翻译了这样好的句子,但是我想,即使不是中文的《共产党宣言》,也应该有这样的优美句子。

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高度理性的去思考《共产党宣言》,结合我们现在的知识,我们也可以为之提出一些疑问?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其过程也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然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因此,我不禁要问,通过阶级斗争,夺取统治权利和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性质自然的转变是不是平行的?或者相对的?如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简单的表现在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不是显得比较轻率?同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是预设一个前提,那就是社会的进化,原始社会一定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进入封建社会,以此类推,一直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我们进行所有的论证和思辩都以这个前提存在为基础的。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前提动摇了,那么所有的结论都是不可靠的。事实上,从经验主义的角度出发,我们现在所有的社会,都未必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的社会也不能被实证,因此蕴藏在社会中最根本的规律很难简单地归结到进化,如果从马克思理论观点来源来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是他的一个重要引证内容,但是生物与社会是不同的两种内容。

下载2011党员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党员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党员读后感

    《做最好的党员》读后感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周年华诞,值此大喜的日子里,我想以实际行动去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无疑是献给党最好的生日礼物,但如何去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

    党员《曾国藩》读后感

    党员《曾国藩》读后感展如第一次接触曾国藩这个名字,是在《曾国藩血祭》(唐浩明著)的封面上。那时正上初中,对曾国藩没有太多的认识。倒是那本书的封面上“血祭”两个字,颜色血红......

    党员读书月读后感

    《浴血荣光》读后感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革命指明了光明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光荣和梦想前仆后继,为了国家与未来浴血奋斗,为了信仰和忠诚无怨无悔......

    党员读书月读后感

    《社会主义历程与中国道路》读后感想猇亭区实验小学马亮 《社会主义历程与中国道路》一书篇幅不大,但是它以专题形式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它在掌握大量的、充分的、经过精......

    做个好党员读后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做最好的党员读后感 胡正祥 在阅读了《做最好的党员》,让我意识到——一个党员是不是优秀,首先从他的思想境界上体现出来;不仅如此,要成为一个好党员,......

    做最好党员读后感

    《做最好的党员》读后感魏荣秋20110524读《做最好的党员》一书,使我深深体会到“最好的党员怎样想、最好的党员怎样做、做好的党员怎样说、最好的党员怎样学”,教导我如何去做......

    党员教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党员教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作者:学科骨干邬银霞老师当我再次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时,仍被保尔的形象所感染,眼前依然浮现的是:在烽火硝烟弥漫的年代,保......

    《做真正的党员》读后感

    奉献是党员的座右铭 ——读《做真正的党员》有感近日, 我细读了《做真正的党员》一书,颇有感触。书中那些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优秀党员事迹让我颇受教益。本书的观点比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