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好书诵经典
“读好书诵经典”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校以提升全体师生的文化素养为重点,以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在学校形成读书热潮,引导师生“读好书促成长”,形成浓厚的爱书、读书的好风尚。我校根据县教科局的安排,按照“全员参与”的思想和“内容充实,持之以恒”的要求,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并引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努力构建学习型班级,学习型校园,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读书活动以“诵读经典文著,展示生命绿色”为主题,开展“看精品,读经典,我与经典同行”经典诵读,通过活动,要让每一位师生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习惯;引导师生共同读书,与书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视野,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
二、领导机构
组长: 张晓东
副组长:吉兴发
组员: 卢翠香毛改娟连京贤申宁慧王世华袁秀琴
三、活动对象
尉庄小学全体师生
四、诵读内容
教师以新课标、继续教育教材、“学案导学、生本教育”等教育教学理论为主要内容,学生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教科书同步阅读、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用书为主要内容,以及图书室各类以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书籍,扩宽学生知识面。
五、目标要求
在全体师生中开展“读好书诵经典”活动,教师每月必读一本好书,写好一篇读书心得或体会,每年2万字学习笔记;学生每月必读一本好书,写好一篇读书心得或体会,每年1万字学习笔记。
六、活动措施:
1、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制定相应的制度、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督促、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①倡导建立班级图书角,②每班选出两名图书管理员,并做好班级图书出借、登记、归还等工作。
2、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按年级进行3---5分钟诵读,诵读经典诗文,或介绍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营造浓浓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书籍的熏陶。
3、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倡导学生自主诵读一定量的诗文。
4、营造氛围,走进校园。班级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黑板报。在校园广播、班级展示栏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
5、指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评选优秀诵读随笔。
6、鼓励学生读、做结合,知、行统一。结合感恩教育、人生观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教育学生对照经典章句,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实践。
尉庄小学
2011年9月
第二篇:“读好书诵经典”活动讲话稿
“读好书诵经典”活动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北李楼小学,隆重举行“读好书 诵经典”展演活动,此次活动是在全镇五个学区分别举行观摩汇演后的一次精彩荟萃,是对五个学区精选出的优秀作品的一次集中展演,接下来我们会共同见证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共同见证指导教师和孩子们辛苦努力的结晶。
从10月10日开始,我们相继在狼山学区、西南学区、高庄学区、中心学区、北李楼学区开展了经典诵读观摩会,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了师生的读书兴趣,使师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悟祖国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可以说,“读好书,诵经典”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老师们!“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通过背诵经典,同学们会积累知识;通过感悟经典,同学们会涵养品性;通过吟唱经典,同学们会滋润心灵;通过演绎经典,同学们会增加智慧。当然,经典诵读不是朝三暮四,不是一曝十寒,那是日久弥坚,是水滴石穿。只有坚持,一天一天的进行诵读,才能够集腋成裘,才能够真正成为我们的一种学校特色,也才能真正的使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今后,希望每位同学都参与到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让读经典、背经典、唱经典、演经典、用经典,成为同学们的日常学习活动。相信,经典诗文将会在同学们的灵魂深处,沉淀下来,成为今后人生旅途上的精神养料、智慧宝库,成为你们生命中最靓丽的风景。让我们“与经典同行循圣贤之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经典诵读活动在我们的校园里能够异彩纷呈、经久不衰。最后祝此次展演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三篇:吴庄小学读好书_诵经典方案
吴庄小学“读好书,诵经典”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本学期我们计划通过开展“与好书为友 与经典同行”系列读书活动,让课外书给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他们看到一个美丽无穷的大千世界。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打造书香班级。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热爱读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2、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感受读书的幸福和快乐。
3、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打造书香班级。
三、参与对象:
全体学生及老师。
四、计划安排
九 月:
1、发起读书倡议。(下发读书目录)
2、建立班级图书角,做好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3、师生共读一本书
十 月:
1、自主阅读教师推荐篇目
2、师生共读一本书
3、本月共读书籍“读书交流会”。
4、评选“阅读明星”
十一月:
1、自主阅读教师推荐篇目
2、师生共读一本书
3、主题活动:故事会。
十二月:
1、读书汇报交流展示
(1)展示读书笔记、阅读记录卡。
(2)“我的读书故事”交流活动
2、评选“阅读明星”。
五、具体操作方法:、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献一本,读十本”的全员读书活动。向班级学生发出倡议,积极踊跃向图书角献书,丰富图书角的图书种类。推荐专门的图书角负责人,设计好借书记录卡,制定借阅图书的有关事宜,提供读书平台。
2、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告知共读书目,并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3、学生每天读书至少半小时。每天一次的午间阅读由自主阅读推荐书目;每周一次的阅读课,背诵讲解经典诗文、阅读共读书目并交流。每周一到两次记录好《好书伴我成长》,要能体现4本书的记录。
4、“我为孩子诵经典”,语文教师每节语文课开始前几分诵读古诗或名篇。
5、“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语文老师利用每周下午的校活动时间作为学生集体阅读交流的时间,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并开展“读书博览会”,“名人名言”、“书海拾贝”等活动。
6、评选读书明星。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每个月对学生进行读书笔星级评比,学期末根据阅读情况进行“阅读明星”和“书香学生”的评比。
附:
推荐书目:《 十万个为什么 》、《少年儿童不知道的世界》、《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华成语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中外名人传记》、《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西游记》、《夏洛的网》、《爱心企鹅》、《柳林风声》、《大林和小林》、《月光下的肚肚狼》、《皮皮鲁》、《鲁西西》、《苦儿流浪记》、《我要做好孩子》、《爱的教育》。
第四篇:读一本好书
读一本好书——《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
我一直都很喜欢读书,求学时如此,工作后亦是如此。虽然工作后没那么多时间,但还是忙来偷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上一两本好书。前段时间读了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一部作品——《鲁滨逊漂流记》,还颇有感悟,不妨与大家共享。
书中的故事还要从1632年说起。那一年,在约克市一个上流社会,出生了一个小男孩——鲁宾逊,他从小对航海非常痴迷,生性喜欢探险。尽管他航海的梦想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但他还是在19岁那一年毅然离开了家,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第一次出海,他遇上了可怕的风浪,挣扎中得以求生,灾难挡不住他对航海的迷恋,继而有了他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航海。不幸的是第四次航海他再一次遭遇了海难,他独自一人被巨浪送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从此,鲁宾逊自己动手,创造出了一片他自己的天地。他先是造房子,防止受到野兽或野人的袭击,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他制作了很多器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破船上翻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只装了被老鼠偷吃的只剩下谷壳的布袋,令他没想到是:差不多一个月后,在鲁宾逊把那些谷壳都抖掉的地方,长出了一些绿油油的嫩苗,慢慢的长出了麦子,如此一来,他再也不用整天为没有食物发愁。再后来,他也养了一些牲畜、救助了一个野人,给其起名叫星期五……鲁宾逊在这个孤岛上一共生活了二十八年有余,中间不知遇到了
多少困难,但他都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他们,创造了奇迹。最后他如愿以偿,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
这本书除了故事精彩离奇外,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数鲁宾逊的性格。他敢于冒险,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孤独智慧的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王国。面对人生困境,鲁宾逊的所作,显示了一个男子汉的坚毅、勇敢,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人们勇于创造和开拓的精神。
当我郑重地翻过最后一页,读完了这个情节曲折的故事之时,一个个问号不由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如果我是鲁宾逊…… 如果我是他,当船在暴风雨中失事的时候,我会像他那样不向命运低头继续远航吗?如果我是他,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我会像他那样不自暴自弃,重燃生的希望吗? 如果我是他,当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类开宴会时,我会像他那样勇敢地站起来,在仅有一个助手的情况下同他们搏斗吗?
当这一个个疑问叩击我的心灵时,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们确实需要具备鲁滨逊那勇敢、执着、坚毅的精神,因为,我们的人生路还很长,我们要有更高的人生追求,我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没有谁能保证自己一生的生活和工作
一帆风顺……鲁滨逊教会了我们该如何做人!
“一本好书能改变一个人”,现在我是很相信的了。这444页的文字彰显了鲁宾逊的自信、自立、自强、不屈不挠、不甘平庸;展现了他的聪慧、勇敢、坚毅。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本书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版本:第(2009年9月1日)
1版
第五篇:读好书心得体会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本着了解历史、以史为镜的态度,搜寻了一些写史的书籍阅读;其中,《明朝那些事儿》让明朝成为我最了解的一个历史时期。该书的作者以史料为依据,以小说的写作说法,以诙谐的叙述方式,将三百年明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公元1368-1662年间,中华民族出现了无数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流传千古的人物,朱元璋、徐达、汤和、朱棣、严嵩、王守仁、戚继光、郑和、张居正、于谦、海瑞、李时珍、袁崇焕、祖大寿……该书用客观历史事件和实证研究方法,对历史中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描述,同时,也让读者对明史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客观的讲,明朝的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领先的,可是受封建主义皇权制度的制约,国家和人民一直处于危难之中。明朝初期,朱元璋吏治严明、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生产力,国力有所增强,不过为了巩固皇权,却大开杀戒,并南征北讨;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永乐
大典》的编撰,为后世留下了文化瑰宝;初期的强盛之后,除了张居正变法中兴,几乎一直处于混乱的政治斗争和衰败之中,统治者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的疾苦几乎是置之不理。
这读明史过程中,对四位人物有尤其深刻的印象,并从他们身上感悟到一些的新的认识。首先说一下王守仁,他是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其中以哲学影响最大。王守仁在青年时期就立志寻求世间真理,他创立的以“知行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心学,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坎坷和困阻,却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数十年中,无论人生跌宕,志向总是坚定不移;不论其哲学成果在今天是否还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其求索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去牢记和学习!第二个要说的是张居正,他无疑是个伟大的政治家,虽说他个人生活作风在历史上留下了争议,不过他的两个成绩,让他成为了传名千古的人物,这两个成绩就是他成功的推行了鞭税和考成法。鞭税政
策与当代的费改税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效地减少了人民的负担和官员贪污压榨人民的机会;考成法和现代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思想是一致的,在当时是一个考核官员政绩让官员干活政策;张居正作为封建王朝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推行这样的政策,无疑是影响统治阶级既得利益的;可他依然推行了,可见他有颗真正的忧国忧民之心,并且他推行成功了,无疑证明了他过人的政治智慧。第三个是海瑞,海瑞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也是最后一个上了门神画像的人物;他骂过皇帝,骂过全大明朝的官员,虽说明朝讲究“民主”和“言论自由”,但是古今中外,像他这样人只有一个,因为他的逻辑很简单----做好本分中的事,骂皇帝是尽职责,哭皇帝也是尽本分,首辅徐阶一直在背后支持他,可徐阶的子女犯罪的时候依然没有情面可讲,这就是海瑞,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也许他的执着对统治者来说只是利用的工具,可在他去世的时候,为他送行的百姓却连绵百余里不断,他永远活在老百姓的心里!最后说说严嵩,他在历史中留下的却是骂名;严嵩在青年时期也算一个忧国忧民的
好官,那为什么却堕落到遗臭万年的地步呢?那就是----权力、私欲!这就是历史的镜子,以此为戒,以此为鉴!
若行若知看先贤,求名求利一念牵;我辈今朝莫等闲,浩然正气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