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晋著名文学家
东晋著名文学家、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在诗篇中经常提到琴,如“乐琴书以消忧。”“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等。他的诗文对琴曲颇有影响,用《归去来辞》谱成的琴歌,至今仍流传。
归 去 来 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古琴曲《归去来辞》系后人根据东晋陶渊明同名辞而作。共有同名异曲的三种谱本。第一种在明代前期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的《谢琳太古遗音》中首次出现,至清末民初大约又有二十部左右的琴谱刊载它;第二种仅在明代前期的浙派「徐门正传」传谱《琴谱正传》和《杏庄太音补遗》这两部琴谱上刊载;第三种在清初《徽言秘旨订》上刊载,这首《归去来辞》为明清之际琴师尹尔韬新作,后有清代的《春草堂琴谱》和《琴学入门》转载。
全曲分三段。第一段,曲调悠扬舒缓,琴声婉转,如同诗人自言自语,对于潇洒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即将荒芜的田园在召唤他,好似那里是他的归宿,而对于官场,他只是一个过客。心从矛盾中解脱出来,呼出闷气,大步迈向自在天地。
第二段,曲风一转,旋律逐渐欢快起来。「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诗人洋溢着迈向新天地的轻松和喜悦。一抵家中,则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流露出狂喜之态。家里的松菊依旧,童仆稚子,候门欢迎。诗人饮酒赏景,怡然自得,恍如无心之云,倦飞之鸟。谢绝了世俗的交往,亲戚间的交流使人愉悦,抚琴读书乐而忘忧。再看大自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派复苏景象。这一段为主旋律的简单反复,略有变奏,听起来别有一番纯粹活泼之感,就似诗人简朴自然,充满人生情趣的田园生活。
行至第三段,琴音复归低缓,诗人在最后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一连串感慨喷涌而出: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作者一心向往的是在良辰美景中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诗人归隐后,重新感受平民生活的质朴、真率、自然、自由,认为在大自然中他找到了生命正途,这是一种真率的抒发,是一种包含正反感受的体验。
旋律在耳旁渐行渐远,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恬淡生活,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欣然向往。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称晋朝的陶渊明老先生是一位爱好人生者。林语堂先生用哲学式的语言论述说: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归去来辞》的意义不仅在于向我们阐释田园生活的美妙,更启发我们去寻求,贴近心灵的简单,真实,朴素的生活方式。
第二篇:中国古代几个著名文学家的事例
王羲之:王羲之被奉为“书圣”。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孔子: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管理牧场和仓库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屈原: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
苏东坡:
1、年少轻狂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
2.苏轼退房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柳永: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名字抹去。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郑板桥: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第三篇:文学家
绍一位作家一:鲁迅(528字)他的名字为很多人所知道,他的文章更受许多人的赞扬,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相册,一起去瞻仰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
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先生似乎对长衫情有独钟,仿佛每张照片他都身穿长衫。他,可以是一个对侵略者怒目相视的革命家,也可以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而他则集合了这两点,一个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斗争的战士。他的头发像修剪得十分平整的草丛,眉毛和头发一样乌黑且浓密。他的眼睛和托尔斯泰的一样犀利,能看穿一切虚伪,然后以文字的形式,对它们进行批判,揭开事情的真相。他的目光,面对敌人,像冬天般寒冷,异样冷峻;面对平民百姓,则如春天般温暖。看鲁迅先生一眼,你会被他的威严所镇住,特别是那挂在嘴唇上方的“立字须”,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他的标志。比起他面部的其他部件,仿佛更加重要。它好比托尔斯泰的眼睛,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眉宇,聚集鲁迅先生的才华于一点。使鲁迅看起来更为坚定、执着,更能看出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性格。鲁迅先生的生平,相信大家熟悉得很: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甚大的人,堪称“中国文学之父”,是中国文坛的“总司令”。历史是公平的,对人们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无论他的外貌美丽与否,人们都会把他永远记在心中。
作文介绍一位作家二:我眼中的老舍(588字)
自从学了第三单元关于老舍先生的文章之后,我对老舍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来谈一下我眼中的老舍。老舍先生虽然生到一个贫困的家庭,但是老舍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他第一位老师,老舍先生平易近人、节俭、与人和善、做事从不敷衍的品质,这都不是他的母亲传给他的吗?这位母亲是改变他一生的英雄。老舍先生是勤劳的,对什么事都非常的认真,老舍先生有腿病,但是,老舍先生还不辞劳苦的养花,养花虽然很辛苦,但是他却觉得很有意思。还说“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对阿,人如果不劳动,连养花这么简单的小事都做不好,何谈做成大事呢?这句话触动着每一个人,启发着每一个人。老舍先生是一个会生活、懂生活的人。他热爱周围一切的美好事物。养花、藏画、养小动物、听戏等等都是他的爱好。所以他的生活从来都不枯燥,相反却充满了乐趣。老舍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于花给他带来的“麻烦”他并不厌倦,而是更加爱护花,对于母鸡的叫声一开始给他带来的“烦躁”也消失了,因为母鸡是鸡母亲了,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老舍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是他过着不比普通人高级,而是比普通人还普通人,他从不在别人面前摆架势,在他眼里,人人平等。老舍先生是多么伟大的人阿,具有那么多优秀的品质,怎能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舍先生在我眼中,是平易近人的,是节俭的,是与人和善的,是做事从不敷衍的,是勤劳的,是热爱生活的,是伟大的!作文介绍一位作家三:我心中的茅盾(744字)
热爱文学的朋友们,你们一定对下面的一段文章很熟悉吧!
“林小姐这天从学校回来就撅起小嘴唇。她掼下书包,并不照例到镜台前梳头发搽粉,却倒在床上看着帐顶出神。小花噗的也跳上床来,挨着林小姐的腰部摩擦,咪呜咪呜地叫了两声。” 对,这就是茅盾爷爷笔下《林家铺子》中的一段话。文学巨匠茅盾爷爷原名沈德鸿,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出生于水乡古镇乌镇东市河北侧的观前街老屋。【作文介绍一位作家(精选8篇)】作文介绍一位作家(精选8篇)。他一生写过许多文章,有《虹》、《春蚕》、《子夜》„„还有著名的农村三部曲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中长篇小说。他的文章中有许多揭露和批评当时社会的黑暗。《春蚕》就是这样的。他用过众多的笔名,有一些笔名还与故乡乌镇有一定的联系呢!像其中的四珍,就是因家乡的三珍斋的酱鸡而取的。他的许多文章与故乡乌镇有关。像他童年观看过祖母养蚕,因此积累下素材,后来就写下了《春蚕》这一篇有名的文章。又像《林家铺子》,就是取材于乌镇的一家商铺。从茅盾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许多高贵的品质。他从小就胸怀大志,在一次考试中,便把“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一句话作为论点写了出来。茅盾小时候非常热爱学习。茅盾的恩师沈听蕉先生让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优秀者有奖。小茅盾常常获奖。当然这与他勤奋学习离不开的。这也为他日后走上文学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茅盾长大以后为家乡做了许多事情,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作了巨大的贡献。我读了一些茅盾的文章,更加理解他追求真理,尊师重教等的优秀品质。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把他的故居修整了一番„„作为茅盾故居向外开放。
中国的文学巨匠、社会活动家,我心中的巨人茅盾爷爷,你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你又是那么勤奋好学、尊师重教,你是那么执着地追求真理„„你的一切都让我折服,你的丰功伟绩让我赞叹不已。啊,茅盾爷爷,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作文介绍一位作家四:我眼中的张爱玲(713字)
只有她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寂静的孤寂。
张爱玲,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一个民国的奇女子。她的浮华,她的美貌,她的才情为旧上海增添了几许风韵。
她的才情在旧上海有几人能及?文字在她的笔下有了鲜活的生命。她的笔下,女性是自私的,是城府的,是势力的„„正是因为这样,她的文字的充满了苍凉,更真实的反映了她独特的人生态度。有人说,张爱玲是世俗的,但她却世俗得如此精致。曾听过这样一段评价:张爱玲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小女人,她认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比抽象理想来得重要。的确,张爱玲确实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物质、世俗,但同时她也是高雅的。再也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像她一样,亦雅亦俗,世俗得精致,落寞得繁华,守得住苍凉,耐得住灿烂。
她的爱情轰轰烈烈,干干脆脆。留不住的终究留不住,不如放手。她爱的轰轰烈烈,放手得干干脆脆。因为《封锁》与胡兰成相识,因为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而相知,抛开年龄、身份、阶级一切外在因素而相恋,明知胡兰成是大汉奸却坚持爱下去。【作文介绍一位作家(精选8篇)】文章作文介绍一位作家(精选8篇)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但无奈世事多变,仅仅三年的爱情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这短暂的三年成为她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终于,再也没有《金锁记》问世。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她的一生看得透别人,却看不破自己。她的与众不同也暗示着她的悲惨结局——她挣脱不了,选择自杀。她在死亡时,又一次复苏。张爱玲这个名字一夜之间浮出了水面,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美。隔着文字的空间和时间望去,是不是越光辉的成就就越凄凉?她的一生就好像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地叹息。太过独特而终究不被时代所容。
我想,一颗敏感而高雅的灵魂,一种世俗而精致的生态,即使死亡也风韵犹存,她的灵魂会一直缭绕在旧上海的上空。作文介绍一#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他认识的朋友很多。上到国家总理周总理,下至清扫大街的工人。在他葬礼那天,第一个赶到的人是总理夫人。她说,如果周总理还在世,他一定第一个赶到。让我看不惯的是,老舍先生给自己的子孙取名字太随便,“舒甲、舒乙”都会用上。不过,老舍先生并不会让他们跟他一样走文学道路,而是随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去学东西。这就是我喜爱的作家——老舍。作文介绍一位作家八:我心中的鲁迅(552字)一张瘦削的脸,透露出平常人没有的坚强;两道严肃而慈祥的目光;一头乌黑的硬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的直竖着;隶体“一”字似的胡须。他,就是鲁迅。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曾被伟大的毛主席评价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誉为“民族魂”。鲁迅先生曾经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可到了后来,他弃医从文,放下了用来救人的手术刀,拿起笔,以笔作武器,与黑暗势力战斗了一生,揭开了他们无比丑恶的嘴脸;鲁迅先生一次又一次被黑暗势力所迫害,当自己的文章被屡次查封是,他仍然不放弃,先后用了153个笔名与国民党等黑暗势力做抗争。你用你那伶俐的口齿,解放了人民庸俗的思想;只用一支笔,就能痛打中国的“卖国贼”。你用那慈祥的目光让下一代得到一丝温暖。思想不受时间影响的,只有你——鲁迅。鲁迅先生关心青年、爱护下一代的心更是无微不至的。他给予那些失落、受人轻视的青年极大的帮助,阿累就是其中的一个。
通过这一个单元的学习,让我对鲁迅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是幽默风趣、乐于助人、关心下一代,在危险面前从不屈服的人;是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已经有很多人评价过你,和他们比起来,我的文字不算精炼,也不那么优美,但这是我最真心的话语。你的文章有着号召力,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我会细细品味的!
第四篇:(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东晋全能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大画家。他出身士族,多才多艺,以“画绝、才绝、痴绝”而驰名于世。
他于公元346年出生在江苏省。他生得虎头虎脑,很结实。父亲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虎头”。小虎头聪明好学,不但爱写诗作文,画儿也画得很好。
有一天,顾恺之的父亲在家里宴请几位客人。一位客人带来一把华美的乐器——筝,借着酒兴弹奏起来。曲子奏完后,有位客人提议说:“这把筝真是太妙了!要是写一篇文章来赞颂它,那才好呢!”
在一旁陪客的顾恺之听了客人的话,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提笔写了起来,不一会儿,一篇题为《筝赋》的文章就写完了。然后,他大声地读了起来:
这筝多么的端正修直啊!
弧形的筝面就像天穹一样深远,下面的筝底就像大地一样平坦。
虽然它的身上绘着华丽的花纹,可它的本质却是那样朴实自然。
这是多么和谐统一啊!
许多人喜欢你文雅漂亮的躯体,可懂得音乐的人却更赞美你那清亮的声音„„
客人们听了连声称赞起来:“好!太好了!这篇赋真可以和嵇康写的《琴赋》媲美呀!”
顾恺之听了大家的夸赞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爽快地说:“为什么要拿我的文章和嵇康相比呢?不知道我的人,会因为我生得比他晚而看不起我;如果是赏识我文章的人,是会认真评价我的文章的,用不着和前人相比。”
听了顾恺之的这番话,大家连连点头,都觉得这个小孩子的确文思敏捷,气概不凡,是个很有抱负的少年才子。
顾恺之拜名画家卫协为师,苦学苦练。到了十几岁时,他的画就十分出色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青年画家。
据《京师寺记》中记载,东晋兴宁年中,江宁(今南京)有一座瓦棺寺刚刚修好,寺里的僧众请当时的社会各界布施。士大夫们纷纷慷慨解囊,最多的一笔布施没有超过十万钱。
顾恺之也出来布施,他准备捐赠一百万钱。大家知道顾恺之一向清贫,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就都以为他在说大话,寺院里的僧众也请他收回自己的承诺。顾恺之对寺僧说:“给我准备一面墙壁。”他从此就住到寺里,在那间屋子里闭门不出,在墙壁上作画,一直画了一个月零几天,才完成了一幅维摩诘的画像。但是这幅画唯独没有画上眼睛。顾恺之对寺僧们说:“第一天到这里来参观此画的人,请他们布施十万钱,第二天来的人请他们布施五万钱,第三天来的,就按照惯例收取吧。”
第一天,顾恺之打开了门,为维摩诘像点上了眼睛,顿时,整幅画如龙点睛,光照一寺。前来观看、布施的人如潮水般涌来,整个寺院水泄不通。很快就得了一百万钱。
顾恺之的三绝当中有一个是“痴绝”。
据《晋书·顾恺之传》记载,他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恺之体内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其实这正是他乐观单纯、诙谐幽默的个性,很有魏晋名士的风度。下面就据《晋书》所载,举几个事例供大家欣赏。
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吃到头,有人就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吃,他回答说:“渐入佳境。”
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一些画装在一个柜子里,在柜子的前面贴了一道封条,然后把柜子寄存在将军桓温之子桓玄那儿。这些画都是他的精妙之作,也是他最珍惜的。桓玄悄悄地打开了柜子的背面,偷取了这些画,然后又把柜子装好,恢复原样,说自己从来没有打开过。顾恺之见柜子的封题如旧,而画已不在,一点都没有怀疑是有人窃取了,而是不停地说:“真是妙画通灵啊,变化而去,就像是人的羽化登仙。”一点都没有怪谁的意思。
他为散骑常侍时,和谢瞻同在一起当差。他常在夜下长声歌咏,谢瞻每次在远处赞美他,他听到赞美,就更加努力地歌咏,不知疲惫。后来,谢瞻困了,要去睡觉了,就叫了另外一个人代替自己继续站在那儿看着他。而顾恺之毫无察觉,一直吟诵到快天亮。
顾恺之对中国绘画及绘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人物画善于用淡墨晕染增强质感,运用“铁线描”勾勒出劲挺有力的细线,衣服线条流畅而飘逸,优美生动,并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情感,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他在《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等画论中还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通过形象思维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今传世的顾恺之作品摹本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
第五篇:文学家名言
文学家名言
1、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2、一个人有了发明创造,他对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也就会给他尊敬和荣誉。——罗·特雷塞尔
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4、把金钱奉为神明,它就会象魔鬼一样降祸于你。——菲尔丁
5、贫穷要一点东西,奢侈要许多东西,贪欲却要一切东西。——高里
6、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
7、世界上使社会变得伟大的人,正是那些有勇气在生活中尝试和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泰戈尔
8、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的、最正确的、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9、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10、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毛姆
11、我崇拜创造的精神、崇拜力、崇拜血、崇拜心脏、我崇拜炸弹、崇拜悲哀、崇拜破坏。——郭沫若
12、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13、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
14、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1%的灵感远比99%的汗水重要。─爱迪生
15、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16、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7、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倍过悲哀。——托尔斯泰
18、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19、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20、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牛顿
21、不存在的事物可以想像,也可以虚构,但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够被发明。——罗斯金
22、不怕百战失利,就怕灰心丧气。——佚名
23、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24、人们不太看重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他们软弱的原因。——高尔基
25、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川
2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27、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28、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海伦·凯勒
29、勤奋是一条神奇的线,用它可以串起无数知识的珍珠。─佚名
30、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1、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32、情愿让日子过得忙迫,也不要让日子过得无聊。─罗兰
33、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34、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须爬上树。─富勒
35、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
36、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萨迪
37、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38、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叔本华
39、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40、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泰戈尔
4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42、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43、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44、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之不足。─雷诺兹
45、拼搏的汗水放射着事业的光芒,奋斗的年华里洋溢着人生的欢乐。─
46、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尔斯泰
47、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也能做到。─亨沃比彻
48、财富类财富不应当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比才
49、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50、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1、在任何情况之下,天神都不会用镣铐来束缚他所创造的人的;他使他们的生活经常发生变化,从而得到启发。——泰戈尔
52、绝望是走向死亡的疾病。——吉尔凯高尔
53、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要是你果真弄到了无法可想的地步,那也只能怨自己是笨蛋,是懒汉。一一爱迪生
54、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罗兰
55、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两种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乐的就是那些拥有这两种东西太多,却不知怎样使用的人。——约翰生
56、女性需要优异的信心,甚于基于道理的信心,男性需要严肃的信心,甚于优异的信心。——裘贝尔
57、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朵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泰戈尔
58、勤劳的人会有各种幸运,懒惰的人则只有一种不幸。─芬兰谚
5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韩愈
60、所有存在都是独创。——穆勒
61、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www.xiexiebang.com)——泰戈尔
62、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社会之河的圣水就是因为被一股永不停滞的激流推动向前才得以保持洁净。——泰戈尔
63、一个真正而且热切地工作的人总是有希望的——只有怠惰才是永恒的绝望。——卡莱尔
64、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甘地
65、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卢梭
66、在所有的过错中,我们最易于原谅的就是懒散。─拉罗什富科
67、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6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69、莫要由于侥幸取得一次收获,便否认踏实苦干是成就的基础。─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