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在说课上的进步是缓慢的
教师在说课上的进步是缓慢的----对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抚顺柴桂珍
八十年代,说课曾经盛行一时,各个学科都举行了不同级别的竞赛、评比活动。说明人们对说课的作用和说课的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近年来人们已经稳定的把说课纳入甄别、选拔上,如教师的基本功竞赛、资格认定、聃用(课前说课)和优课评选、观摩活动(课后说课)等。说明人们对说课的作用、理论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说明教育部门及其领导对说课的重视,尽管如此,目前教师说课的水平不高,进步是缓慢的。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自两大方面:
1.对说课基本理论的认识不足,失掉了指导的良机
如,在同学科的纵向、不同学科的横向的各种级别的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无点评,个别评委水平不高,看热闹,凭感觉、感情来评。竞赛不是目的,提高才是宗旨。赛中的点评是促使教师提高的佳机,可惜,珍贵的指导机会错过了、丢失了。再如,说课评价量表的质量不高。说理的分数比例失调或是干脆没有此项,说是说课的评价量表,不说也象上课的量表。不明其理,不懂其因,何其果。也可能会造成误导,使个别人会为迎合评委的心理丢掉了说课的原本,也可能会助长不正之风,出现不公平的竞争。以上是教师说课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在微观操作上的问题,阻碍了说课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
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说课的结构混乱。说课有六说、五说、七说云云,那就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模式、说板书、说教学过程等等,还有的把说教具也单列一项。这六说、五说等等是你说课应该饱含的内容,而并非是结构,内容是通过结构来体现的,应该恰当地、有详有略地分散在你设计的、合理的结构中。我认为设计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总体思路;教学流程)这样四大块的结构比较好,清晰、省时、高效。前三块不超过教学流程的三分之一。
其次是说理不足。这个“理”是指理论依据,这个“依据”主要是指新课程的理念。现实中的说课,大多都过分地偏重教学设计,而忽视说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说课合格的少,高水平的说课就更少见,离理论依据特别是新课程理念的说课,不会是有效的。
还有语言表达问题:说课带有讲演性质,应该是一气呵成,是一种自然的街接,而且能 渲染气氛,具有感召力。不带“说教材---说教法”等比较落后生硬的说词之类。
另外,常规教研和常规教育教学中运用的少,组级教研活动很少有说课,教师对课后说课重视不够,也是教师说课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把说课纳入组级的常规教研和个人的常规教育教学中。如集体备课加带说课内容有助于课前说课水平的提高。再如,课后说课与反思、课后记结合起来会更好。课后说课是在反思的基础上,论其成败的因果,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升为理性认识。总之,多运用、常练习,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第二篇:教师在说课中成长
教师在说课中成长
关键字:说课,教研手段,备课,说课意义
摘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能有效的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手段。目前,说课经常被用在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师招聘,新教师上岗,教研组备课等教研活动中。实践证明,说课这种于1987年提出的教学,教研改革手段能有效的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说课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生动的,经济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较好途径。更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说,“说课”对于教师教学的重要性。
说课这种教学手段已在全国各校教研活动及改革中普及。为此本文就说课的含义,内容,形式,环节只做简单介绍。而将重点阐述说课对于教师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各位同仁共探讨“说课”进而学习交流。
说课含义
所谓“说课”,是指讲课教师在一定场合说说某一堂课打算怎样上,以及为什么这样上,即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其内容涉及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其对以上诸项所作的分析。“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属于课前准备的一部分,这与课后的反思总结有所不同。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简要说明本说课的内容来自哪一学科、哪一册书、哪一章节)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1学生现状分析 2学习方法指导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 新知识的学习检测训练 总结巩固
(五)说板书设计 说课的目的在于对教师进行全面了解并进行综合评价,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过程中,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认识并了解说课的意义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说课对于教师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新教师来说可以促进其尽快进入教学状态
老教师说课,可以说说自己的教学意图,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进而让听课的新教师更加明白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突出,达到新教师教研活动的实效。这样就改变了新教师来到新岗位上那种被动听课的地位,有利于促进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二)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说课与备课都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都必须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但说课属于教研活动,要比备课研究问题更深入。说课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因此,说课可以让教师思考,“为什么这样备”,“为什么这样做”“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所以通过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查,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
(三)说课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说课过程中,说课的内容是科学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同时兼顾把启发性和指导性及预见性渗透在施教环节中,最终使学生受益。因为教师在说出自己设计,提问的关键问题时,早已预见学生将如何回答,教师应该怎样处理。具备以上环节后,教师可以通过说课,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思路。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知识点不全面等一些列问题。与此同时,说课可以完全不受如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人多人少都可以,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以上均是说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
(四)说课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需对学生的背景说清楚。对学生做出分析,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起点能力,学生年龄上的心理特点,学生学习上的差异等,这些是教学得以正确开展的基础。同时教师还要陈述学生的学习需要,因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教师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的学习需要是某一特定的概念,是指学生学习现状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通过学习需要的分析,可以了解三点: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回答“为何教”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进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说课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说课能客观真实的表现出一名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同时教师坚信说课活动会给教学质量带来新的活力,那么教师就会认真准备说课。如,自己去寻找教学设备,查找资料,想他人请教,进而是自己的说课圆满成功。这一过程就是一种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学习能力的过程。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有主见,即独立性,独立分析情况,形成自己风格,在说课中不墨守陈规,努力创新,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思维。
说课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随机性很大,必须具有必须具有理路与实际相联系的较强的应变能力,不急不躁。在说课中树立起坚定的信心,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教学水平一定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说课可以促使教师不断的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无形中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研究型说课(一般以教研年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常常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先由某个教师先准备并写好讲稿,待说课完毕后大家评议,修改,变个人智慧为集体智慧。同时教研年组或年级组里的教师可以“轮流”说课;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示范型说课是培养教学能手的重要途径;评比型说课更是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行家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说课是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新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备课上课的纽带;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平台。为此说课应值得每位教师关注。参考文献:
[1]吉春翠.改革中对说课有关问题的思考
[2]罗晓杰.说课及其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5(2).[3].鲁献蓉.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说课[J].课程.教材.教法,2003(7)[4] 袁建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说课”微格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崔丽娟.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说课[J].辽宁教育,2004(6)..作者:于淑静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龙江六中 电子信箱:14199330@qq.com
第三篇:教师的进步是园长的快乐
一所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园长。然而,善于发现和培养教师,让每个教师都能开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做出新业绩,却是增强幼儿园发展后劲的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在管理过程中,我时常这样问自己:教师在幼儿园里工作开心吗?教师的工作是否积极?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不是在不断进步?
一、走进教师心理
幼儿园教师以女性居多,女性在家庭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等。幼儿园工作又是一个相对于其他教育行业来讲较为繁杂的工作,回家要做家务,在幼儿园里要照顾孩子,休息时间很少。如果压力过大,教师难免会产生焦躁、心烦等情绪。总是在这样的心理因素下工作,教师的工作质量是难以得到保证的。因此,作为称职的园长,首先要充分理解教师的疾苦,对教师的家庭状况也要有个大致的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常和教师聊聊家常,这其中的正确引导作用要比开会作指示有效得多。
有位老师的父亲是某单位负责人,前些时候因涉嫌经济问题被收审,这位老师的精神压力很大。我主动找她谈,了解有关情况,及时给予安慰,让她知道父亲出了事也只有坦然面对;自己在这个单位里的地位不会因为父亲的问题而下降,只要努力工作仍然会得到同事和家长的信任。这位教师从我的眼睛中读到了理解与支持,工作更加地投入了。
小钱老师因为和同事关系不睦来找我,她坦然地说自己很不开心,并且感到非常委屈。我告诉她:人无完人,同事某方面的缺点自己也要学会容忍,多看同事的长处,这们你就会开心许多;同事之间有时候的无意之言不必太在意,你撒下友好的种子,就会收获到珍贵的友谊。转换另一种思维方式,同事和自己都会开心的。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小钱老师觉得这法子还真有效。
人都需要倾诉,教师也是这样。当她将自己心中的苦处吐出来后,心中就会轻松许多。有时候,教师也与爱人闹意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园作为教师心中的家,就要真正做到为教师撑腰——当然要以教育她们在家里担任好自己的角色为前提。我时常跟我们幼儿园教师的爱人这样开玩笑:在家里要善待自己的妻子,否则我会带个“家庭矛盾调解别动队”开到你的家里,什么时候解决好问题什么时候走人。
总之,要想让教师开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就必须让她们抛掉心中的负担。为此,必须要保证家庭幸福、同事团结,这也是园长帮助教师做好工作的重要责任。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教师专业的精良,需要有各种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合格的学习型组织,拥有收集、储存并转化知识的高度能力,而且能通过组织内个人的转变,促成团队组织的成功。学习型组织是促使组织内人员提升学习能力的最大利益组织。为此,我园在教研组和科研组的建立上,就讲究相对的固定和灵活性,并启动了教师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心得与同组成员来分享。在幼儿园形成的学习型共同体内,教师能有效地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最为关键的是:开展以分享为目的的教学交流,在教师与同伴分享实践经验的过程中,会生成许多想法和理解。一个教师所描述的经验或者事件,会激起另一些成员的经验与故事的回应,而逐渐形成共同的关注点。每个教师获得应有的专业尊严与自信心,好的做法会立即得到发扬光大。
教师们互相观摩同事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各种资料后,都会做出一定的评判,这是一个提高自己的过程。从人的本性来看,跟自己相比是自律能力强的人才能做到的,而更多的压力往往来自于横向的比较,同事们之间的经验更容易被推广。小杨老师的资料书写认真,切入口具有代表性,记载的内容很有价值,同事们看了以后很受触动,纷纷效仿,这比反复讲解某些注意点的效果要好得多;小葛老师的教育活动踏踏实实,有条不紊,敢于创新,大家观摩过后大受启发,这比将教育理念说来说去有效多了;小拜老师的论文在教育理念上发表了,小窦、小凌老师的论文在省里获奖了,大家非常开心,同时也终于知道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别人分享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同事能做到,自己也会做到。凡些种种做法,使教师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强了。
三、克服“高原现象”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过“开始阶段——迅速成长阶段——‘高原期’阶段——克服‘高原期’阶段——迅速发展阶段”的过程。“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往往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通过观察,我发现我园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好像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可见“高原现象”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如果不能克服“高原现象”,就会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也就无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
为什么会形成“高原现象”?究其原因,社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感觉再好的工作环境也会因为天长日久而变得熟视无睹;随着年岁的增长,担当了母亲的角色,生活负担也越来越重了;此外,对职业的认同感和满意程度下降,兴趣降低,以及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等主观因素,都能导致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产生。
管理者要敏锐地发现教师出现的“高原现象”,分析每个教师出现“高原现象”的不同成因,才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尽快走出“高原期”。造成教师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千差万别,如有的教师可能是因为知识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教师可能是因为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有的教师可能是因为缺乏敬业精神,还有的则可能是因为缺乏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也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动力是人前进的源泉,信心是前进的支柱。当出现发展停滞等类似“高原现象”的问题时,应帮助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克服“高原现象”带来的挫折感、自卑感;正确面对,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可以克服“高原现象”;重新定位自我发展需求,对自身的发展提出更切实际的规划;找准新的对手,本园没有对手再到其他园去找。现代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的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早日突破“高原期”的有效方式。我园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淘金日记,记录可能对自己专业成长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为教学提供基本素材,并通过撰写心得,自我反思,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自主实践活动,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
由此可见,幼儿园管理者要着力于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历程,分享教师专业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四、身教胜于言教
作为合格的管理者,个人修养需要不断加强:要求教师不迟到,自己首先要准时;要求教师开展的教育活动有质量,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评价理念;要求教师坚持讲普通话,自己不能随意说方言;要求教师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自己也要努力实现。有人认为园长应该做绿叶,让教师做红花,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觉得,作为园长首先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园长。因为,园长的言行会激励教师不断奋进,这样的集体才是真正富有战斗力的集体,幼儿园才会向着更高品位迈进。
有人说,教育孩子的过程是春风化雨的过程。其实,培养教师的过程同样也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只要管理者充分相信每一位教师,发现教师的潜能,精心地培养打造,师资队伍素质就会越来越好。
第四篇: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做什么
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该做什么
这个学期,我校各年级都开设了一种新课型——语文阅读课。原因是有些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总习惯于一讲到底,很少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机会,加之师生们普遍存在的“语文不能考高分”的教与学的观念,自习课读一读短篇美文被老师看成是“不务正业”,学生花上时间阅读名篇名著更是不能也不敢。学生没有自己阅读的时空,没有更多的与文字打交道的机会,理解文字的能力当然就差,以至于多年来我校的高考语文成绩都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这对于我们这个正在起步、正求发展的学校来说,当然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好在我们的校领导有眼光:认为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抓好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其它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会有帮助,语文教学的改革应是其它学科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头戏。这样,一种与“语文讲析课”(以教读为主)并列的“语文阅读课”(以自读为主)应运而生。的确,“语文阅读课”的开设,为学生的“自读”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间,为学生“自读的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那么,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老师究竟该做些什么呢?以下为我的一孔之见,不对之处,请同行们指正。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古代从孟子开始就主张读书“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活动都由一定动机引起,并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因素,是一种心理需要。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而兴趣又可直接转化为动机。对于阅读,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自得”的动机,才更有可能提高自悟的能力。“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语文阅读课”上,我们老师最要紧的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阅读内容。
开设“阅读课”以来,我们老师因考虑到学生没有很多的课外阅读内容,就花大力气精心翻印了好多好多的材料发给学生,其中有诗歌,有散文,……。应该说,这些材料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读得好,读得深,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相当有好处的,这与高二上册的教学要求也是一致的。可是,后来的调查表明,对老师印发下来的材料表特别喜欢的学生不到16℅,一般喜欢的只有58.8℅,却有60℅的同学希望能在两节“阅读课”里分出一点时间来读他们自己选择的书,10℅的同学建议给他们提供“名著缩印本”,还有的学生说什么一见到老师捧着一大叠材料,心里烦就想睡觉,原因是不喜欢看那些东西,而喜欢看的又不准看。面对学生的“不领情”,我们为选材料、印材料辛苦了半个多学期的老师内心肯定不是滋味。但这是否能够说明,我们给学生的不是学生最需要的,那学生又怎会有浓厚的兴趣去阅读呢?没有兴趣阅读,又怎能谈提高阅读的能力呢?因此,我以为,统一印发给学生的材料不宜过多,即便印,也应该是学生最需要阅读的材料。如教《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所体现的苏轼思想,就很有必要印发一些关于“苏轼生平经历”的材料。统一阅读的材料不算多,学生在读完之后,就可以用一些时间去寻找、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材料来读,即使学生读些趣味故事、幽默笑话,老师也不应阻拦,不应责怪。因为对文学鉴赏感觉太难而又有兴趣接触文化快餐的学生,一般都是阅读能力偏差的同学,只要他们有兴趣读,并且读得认真,读得仔细,对提高阅读理解力都会有帮助。
目的同样能达到,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阅读方式。
读书的方式多种多样:朗读、朗诵、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试读、复读;单读、齐读、散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接力读;述读、译读、抄读、批划读;猜读、研读、赏读、背读……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阅读,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适当地选择和运筹。当然,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最佳程度地优化组合,对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是有好处的。比如,我们在阅读课上,可先要求学生默读材料,感知大意,获取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找出所喜欢的语句,读出情感,品出味道,面向全班或小组的同学说出佳处和感受(即赏析)。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叶圣陶先生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文章的情感和意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等等,不诵读几乎就体会不到它的妙处。所以,这种“默读”之后的“诵读”对于提高阅读效果是很有好处的。还须特别说明的是,所读的即便是“搞笑”内容,向同学传递一下“搞笑”信息,让大家捧腹,也不是不可以的。实践证明,这种非常简单的“动静”优化组合即“诵读和默读”交替进行的阅读方式,学生很容易接受。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启迪我们,教师教书应该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这个目的放在学生的阅读方面讲就是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好之后能够终身受益。
当然,阅读的方法,我们可以借助教材在“讲析课”上进行传授,因为现行高中语文新教材是特别注重“阅读方法”的有序训练的。如,高一上学期第三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通过重要句段理解思想内容”,第五课《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从分析篇章结构入手理清全文思路”,第十课《琐忆》中的“抓概括性语句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等等,都是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作为教学重点。所以,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不是“语文阅读课”上的重点,“语文阅读课”的重点应该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的阅读方法去阅读,使之得以巩固。因此,“语文阅读课”上,我们教师应特别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1、多思考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养成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2、勤动笔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
3、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善读者一定能善用工具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关于字词等方面的疑难,不一定马上告诉学生,可以要求其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并及时做好记载。
当然,学生阅读时应该有正确的坐姿,应与外界干扰作斗争,也都是学生养成的好习惯。
三、训练学生阅读速度
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因此,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应该是作为我们教师在“语文阅读课”上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学生的阅读速度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沃建中主编的《中学生心理导向》提到的几种方法,我曾经试用过,效果还可以。
1、无声阅读训练
根据语言学的有关原理,人们在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直接由文字来认识意义的无声的阅读(即默读)要比发声阅读的速度是快得多的。为了克服阅读中的发声现象,可采用一些方法控制发声。
2、⑴、机械控制:阅读时将舌尖顶住上腭,迫使自己不能动唇,不能出声。
⑵、节奏敲打:阅读时用手指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敲打,这种连续的节奏能够破坏读书时形成的习惯性发声。
2、克服回视训练
用一把尺子或一张纸遮挡住上面读过的文字,逐步往下移,迫使眼睛不能回头重看。尺子或纸下移的速度应不断加快。待习惯后再移去尺子或纸。
3、扩大视觉范围的训练
一般说来,人们进行阅读往往是靠眼停去感知字句的。据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发现,阅读的大部分时间属于眼停(占全部阅读时间的百分之九十多),眼停的间隙又是相当固定的(大约是五分之一秒),眼停的视力范围大的可见六七个字,小的只能看见一两个字。这样一来,扩大视觉范围,增加眼停时所读材料的数量,成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最有效的办法。在这方面,可以借用“舒尔特”表进行训练,具体如下:
⑴制作方法:用硬纸做方格表10个,大小为20厘米×20厘米,分成25(5×5)个小方格,在小方格上随意填上1-25的数字,顺序越乱越好,各张表中的顺序不能一样。
⑵训练方法:眼睛直视表的中央,用眼睛的余光扫描,按顺序找到1-25的位置,不要读出声,也不要点出位置。
⑶训练标准:25秒钟完成一张表格为合格,10秒左右为优秀。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课”上,我们老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落实学生的“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第五篇:创新是企业进步永动机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永动机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创新与发展,发展的核心是不断创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有用价值
山东拜尔建材有限公司是在不断地创新中成长起来的企业。面对生产、销售、管理等企业面临的各种情况时时按规律提出创新的想法。生产方面拜尔公司在原材料方面提出了用脱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的目标。经过公司生产部门的从模仿到创新的思路,一点点的攻破难关。建立起自己的脱硫石膏生产石膏板的方法。从而降低了成本,符合了现在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低碳生活,从使用拜尔定位点石膏板开始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家和市场都认可这样的说法:那些不能创新的经营者,终将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企业通过创新经营,在市场的某些领域或层次能捷足先登,就能与企业对手拉开差距,这是确定企业优势的最重要的手段。如前所述,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只要企业没有做过的、为了达到发展的目的去设计以及策划并付诸实施的事情都属于企业创新。
山东拜尔建材提出了建立拜尔建材专卖店的营销思路。专卖店在其它产品领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营销方法,但在建材类还没有。销售关键在于渠道的建立维护,专卖店这种形式可以更好更直接的管理建立销售渠道。拜尔建材专卖店不仅提升了公司对销售的掌控,还提升产品的价值,在专卖店能提供优质的建材,还能享受周到的服务。使客户买的放心、用的安心、切实感受到拜尔建材专卖店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在企业界有一句话非常有名那就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在拜尔建材提出了管理等工作要创造性模仿的工作方法。企业管理创新决策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其重要性越来越接近企业的战略创新。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创新,尽管并没有与企业的命运直接相关,但是组织的扩大对企业的生存影响程度已经很高;又如企业形象和文化创新是企业的精神状态、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表现,而这是企业的生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拜尔建材永葆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不断进步的永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