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经验汇报材料[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0:5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改经验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改经验汇报材料》。

第一篇:语文课改经验汇报材料

抓教研,促课改,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新跨越

——语文改经验汇报材料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当课改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时,我校紧跟时代改革的步伐,积极投身这场基础教育的革命,以创新的精神和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这一新的挑战和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指导下,带领全体教师关注课改,解放思想,强化学习,加大研究,在实施新课程的道路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改革,取得了一些微薄的收获。今天,借此平台,把我校近年来实施新课改的点滴做法给各位领导汇报,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营造浓郁的课改氛围

1、成立课改组织机构,实行领导包抓教研组制度。一位课改专家说过:“课改成在教师,责在领导。”校长是一所学校课改的组织者,校长亲自参与课改,这既是一种引领,也是一种导向。为了加强课改领导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学校领导包抓教研组,指导课改工作,参加课改活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亲自反思课改,撰写课改论文,形成了对课改工作强有力的领导。

2、真抓实干,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为确保课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自2007年8月,我校新合并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发扬传统,创新思路,做到责任不变,热情不降,力度不减,把课改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校长总体负责,重点保证课改师资和经费;业务校长对课改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导,并及时向全体教师做情况通报,提出改进措施;教导处主任带领教研组长长期站在课改前沿,在教学中掌握课改第一手资料,负责资料搜集、整理、归档,及时小结。由于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从而形成了浓厚的课改氛围。

二、狠抓业务学习,树立课改新理念

1、抓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是课改的关键。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没有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什么课改理念、教材、教法、师生评价都可能会被扭曲、变形、异化。因此,我们提出了争做“学习型教师,营造书香校园”的目标,坚持不懈地抓业务学习。首先,学校不惜财力,拿出经费,添置 1

学习资源。充实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中的新课程图书。为教研组和青年教师征订教学刊物,满足教师学习需求。其次,挖掘网络资源,拓展教师学习视野。我们注重网络资源的利用,充分借助电子备课,网络引导教师进行学习。再次,倡导全员读书,撰写业务笔记和教育随笔,定期进行检查,组织交流。广大教师不甘落后,买书读书成为时尚,发表感想,自觉反思成了常事。爱学习、爱读书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同嗜好。

2、抓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课改的重点。为了适应课改需要,我们狠抓了教师业务培训。首先,我们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我们曾先后派出30多名教师参加区级培训,10多名教师参加过市级培训,一名校长参加过省级培训,他们回来所做的报告、所上的示范课,使全体教师深受启发。其次,制订了《业务培训制度》和《业务培训计划》,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在日常培训中,我们做到“三定”(即定培训时间,定培训内容,定培训人员),一是定时间,即确定每周五放学后开展教研活动,确定双周四放学后为教师业务学习和现代教育资源应用学习,或许组织教师观看课改教学光碟;二是定内容,即确定每周的培训专题;三是定人员,即事先确定辅导教师或主持人,要求做好充分准备。通过扎实的学习与培训,课改新理念已在教师心中生根发芽,并形成了自己的课改风格与特色。

三、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凸显校本教研特色

1、深入教学实际,选定教研课题。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解决教师自己的教学困惑,自2007年学校成立伊始,在深入实际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卒先在语文科开展课题研究。拟定了《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课题。经过一年的初验,效果令人满意,并于2008年10月被区教研室批准立项。之所以以语文科这一基础学科先行试点,是以这一点为突破口、闪光点。通过实践和研究发掘校本课程资源,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师的指导能力。并逐步形成学校教育的风格。以推动课改向纵向深发展。2009年2月,德育组课题《农村小学实施国学启蒙教学的研究》经过考察调研后向广东省教研组申报立项,2009年6月获批。这一课题的确立和实施,无论从国学乃至整个语文课程发展都极具意义。最终实现《新课标中提到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方面的目的。

2、关注研究细节,夯实课题研究过程性管理

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各课题组结合实际制定了翔实的研究方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步骤。根据各学段的教学特点,各个课题组进一步细化研究,将本组成员划分为高、中、低段三个小组,分别根据不同学段提出问题研究。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学科组长负责制。为了增强研究的有效性,我们加强了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力度。每学期初,课题组梳理整合教师的教学困惑,制订阶段性研究方案。每周教研会上针对困惑,做专题发言,让教师谈经验、说方法,交流感受;每月从刊物或网络上搜集一份相关资料;每月公开课后写一篇教学反思,学期末每人撰写一篇教学论文,课题组上交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性小结。同时还重视研究材料的收集,这些材料都进行了分类归档,整理装订,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注重课题成果的应用

三年来,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语、数、英、德育课题组结合各自学科实际开展了大量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我校每个学期都有计划地、有组织地、有秩序地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搭建展示校本教研特色的擂台,让全体师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审视下选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榜样。以榜样的模范作用增强了正面教育的效果,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氛,把各个课题的开展推向深入。这样,既迎合小学生的口味,营造课题气氛,又夯实了课题开展的群众基础。三年来我校开展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都是针对校本教学实践需要及结合国情教育需要而开展的。形式有:讲故事比赛、感恩老师作文竞赛、成语接力竞赛、感恩父母摄影比赛、毛笔字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

我校《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阅读衔接》的教学研究课题试点班每个学期的质量测试都在镇的前茅。并在09年开始把试点班经验全面铺开。我们组织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课观摩活动,教师通过观摩研讨,交流心得,反思总结,共同督促,共同进步。语文组从“课内与课外阅读衔接,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模式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教师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突出重点环节,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多种原因,学校初始的两三个学期,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萎靡不前。全校的语文科有一半是镇的末位数名次。面对这一现状,我校新一届班子高度重视、冷静思考、深入调研,找到了落后的根源——即就是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方法不适应新课程,课堂40分钟效益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明白,学校只有走以研促教,教与研并举之路,才能使教师适应新课程,才能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才能使学校教学质量走出困境,才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提出“去掉末位数”的口号,将管理的重点聚焦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上。开展“课堂为镜,以正教风”的活动。上学年,我们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系列活动,实施“尝试教学法”,采取理论补养、典型带动、困难帮扶、比赛拉动的做法,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端正教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进步不明显的教师,进行重点帮扶、跟踪指导,促其提高。通过大胆探索与实践,我校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进步,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五、注重总结提高,锤炼出一批科研性骨干教师

三年来,在这苦涩而又甜蜜的课改之旅中,我们注重学习总结、不断反思提高。一是积极为全体一线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组织青年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中老年教师上研讨课。二是鼓励教师自我反思,每位教师授完课后,都要对自己所授课进行课后反思。三是采取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的办法,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四是积极开展集体评课活动,历次的研讨课后,教研组长都要组织全组成员进行集体评议,所有教师各抒己见,充分交流,认真分析教学中哪些符合新课标精神,哪些还有待于改进,最后形成小组评课分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学校正悄然发生变化,教研氛围浓厚了,评课发言积极了,课堂结构改变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素质提高了;教师业务学习更专心了,读书积累的更多了,虚心请教的也来了,主动上研讨课的多了,自觉听课的多了。课堂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喜人局面,课堂成为师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锤炼了一批科研性骨干教师。

六、存在的困惑

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

新课改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困惑,如:如何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创新?如何既重视个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体,重视科学性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课改实验中不断探索、不断梳理。

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将新课程继续向前推进的无穷动力。在今后的课改征程中,我们还将坚持不懈地实践创新,时俱进抓课改,为创建富有特色的科研型学校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课改汇报

四年级语文课改汇报材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但是,无论怎样改革,课堂教学我们还应该锁定在“着眼目标,求真务实”这八个字上。所以,把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重视学生小学语文的兴趣。

平时上课时,我很注重 表扬学生,也就是评价学生。在他们不敢回答问题或不愿回答问题时,鼓励他们大胆回答,对错没关系,只要你敢举手,就说明你进步了。慢慢的孩子们比原来胆子大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其次,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

语文基础很重要。平时,对课本中的字、词、句、多音字、形近字等抓的比较紧,让学生反复记忆,加深印象。

第三、重视知识的拓展。

经常让学生去查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籍,增长知识。

这些只是我平时的一些做法,还有 很多不足之处。

一、学生朗读能力差。

二、口语表达能力欠佳。

所以,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经常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多进行一些比赛、口语训练、争取把课改工作做好,逐渐摸索出一个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堂氛围,把课改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第三篇:语文课改汇报材料

近几年,我校一直坚持用大语文观来建构语文课堂。我们所认同的大语文观是一种融合了“大教材观”、“大课堂观 ”、“大教法观”的教学思想。

“大教材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经常问自己:语文是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本应该在教学中占据什么位臵?老师们的共识是,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是庄子的逍遥云游,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李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相形之下,我们的12本教材只是沧海一粟。

“大课堂观”:树立“大课堂观 ”,就要让40分钟的小课堂充满活力和张力;树立“大课堂观 ”就要以40分钟的课堂为圆心,建构一个开放的大课堂,让课内与课外成为学生语文能力起飞的“双翼”。

“大教法观”:我们认为能将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能巧妙地获得知识,轻松的掌握方法,愉悦地爱上语文课的方法便是智慧的、有效的教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最好的语文学习之道。

大语文观为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能催醒人的灵魂的教育。只有坚持用大语文观来建构课堂,我们的课堂才会有“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深度、“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宽度,才会培养出把天下做文章来读的真正的语文人。

在大语文观的引领下,学校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创新,精心打造“文化语文”教学主线,探索出了“字理识字——一个带一组;阅读教学——一篇带一本;诗词积累——两首带一类;语文园地——学一项拓展一项”的“文化语文”教学主线,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了轻松的文化之旅。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一、链接名著,享受文化

一位教师能在语言背后的意义世界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如二年级的《坐井观天》一课,源自《庄子.外篇》中的寓言《井底之蛙》。善用寓言是《庄子》表达上的一大特色,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庄子》中的《望洋兴叹》、《鹤长凫短》、《浑沌开窍》等寓言故事,知道了“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应该像北海那样辽阔却不自大;知道了“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颈虽长,断之则悲”的道理,从而明白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多年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拓展阅读的最佳时机就在课堂上学生对文学名著有了一定的了解意犹未尽之时。为此,我们确定了“课内得法,课外运用;课外资料,课上交流”的教学原则。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文中的诸葛亮让学生佩服不已。但是他的聪明才智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会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于是,我们便建议学生确定了“诸葛亮是怎样成为家喻户晓的智星的”这一研究课题。学生通过细读《三国演义》、《三国志》、《中国上下五千年》、《诸葛亮的智慧》等书中描写诸葛亮的重点章节,一个“从小就胸怀大志、奇谋妙计声名显、发明计策相益彰、鞠躬尽瘁表忠心”的智星形象巍然屹立于学生心中。

方法助学,让课外阅读变得轻松自如;专题探究,让学生从泛泛而读逐渐走向深入。实践证明,轻松愉悦的名著赏读,能够激活学生热爱学习的本能,并让这种对语文的盎然情趣在日常生活乃至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得以延伸!

二、徜徉诗海,积淀文化

古典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对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元素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发现随课文编入的51首例诗,都是以主题的方式呈现的。如一年级下册的《所见》和《小池》,主题是“快乐的夏天”;四年级上册的《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都属于哲理诗。按照编者的意图,我们确定了“两首带一类,主题拓展”的教学策略。如四年级下学期学习《乡村四月》等三首田园诗,根据“诗词教学——两首带一类”的积累模式,设计了“静赏田园风光,聚焦田园童趣,感受劳作辛苦”三个版块的拓展学习内容,通过“田园赛诗会”的形式,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了中国古代乡村的全貌。我们探索出了“课前查阅资料——课上散点渗透——课后专题拓展”的诗词教学模式,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了各年级诗词教学的侧重点。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分类积累为主,中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比较异同,高年级学生则在此基础上,学会独立赏析,并试着迁移运用。“两首带一类,主题拓展式”教学使教材脉络更加清晰,使古诗词的教学充满了张力。每次活动展示,都是我们收获惊喜的时刻,看着学生精彩的展示,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孩子们由搜集资料,整理信息,再到自制道具,交流展示的忙碌身影,让我们感动的是,紧锣密鼓的准备并没有抹去他们脸上那享受知识的快乐表情,真的很庆幸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个探索知识的广阔平台。

三、诵读韵文,涵养文化 汉语涵养丰厚,韵味别致,语言形式丰富多变,表达意境深远绵长。在每册的《语文园地》中,都系统编排了古诗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对联等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多出自《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论语》、《增广贤文》等中华经典,无论对于学生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对于这些内容的教学,我们的做法是学一项拓展一项。我们把多种智能迁移到诵读中来,鼓励学生通过归类诵读、经典吟唱、快板表演等多种方式,提高诵读的乐趣,使“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生观,“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处世观,“学者如禾如稻,不学如蒿如草”的学习观,“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的进取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方式等,自然地浸润学生的心灵。为了让经典诵读更有深度,我们还借鉴“百家讲坛”的形式,开设了“班级讲坛”,内容包括文化名人、古典名著、韵文赏析等诸多方面。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静

听学生的班级讲坛,你感受到的是学生对诗文深邃的理解,对人生深刻的感悟。这是学生自主“出版”的《班级讲坛》,一篇篇散发着智慧灵光的讲稿,显示了学生个体对文化的独特感受。

四、创意习作,演绎文化

如何将学生内化的底蕴外显出来?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儿童”的习作教学。我们认为“适合儿童”的习作教学,有这样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一要有适合儿童的习作情境,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入习作状态;二要有适合儿童的习作内容,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习作活动;三要有适合儿童的习作方式,让学生不折不扣地展示自我。根据我们的思考与实践,将“适合儿童的习作教学”概括为五种生活、六个言语密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这样的五种习作生活。

1、童话生活:当我们将童话的精神和哲学构筑在习作教学之中,它的内在品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方面能生成润泽的习作语言,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找到一个鲜明的表达对象。比如,观察类文章,一只看似傻乎乎肉嘟嘟的毛毛虫,我们要写出它在你眼中不同的一面;一阵风吹过,你就得想到它仿佛在说些什么……这样的习作出炉,肯定没有千篇一律的套话。从低年级的日记、写话起,我们就引导学生投入自然,把自己当成自然界的一员,以他们的视角去揣摩多彩的童真世界。我们觉得让学生诗意地感受生活,随心所欲地表达生活,正是语文所要追寻的境界。

2、游戏生活:习作教学要适合儿童,就应当保持一种游戏状态。老师们一直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一堂好的习作课应当与儿童的游戏一起发生。首先,游戏内容是天然的习作教学资源。孩子的游戏内容多样,伴随孩子游戏的是快乐、鲜活的体验,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其次在游戏的情境中习作,更容易使学生自由的个性得以显现。

3、活动生活:三八节、母亲节“我为妈妈策划惊喜”、清明节扫墓踏青、中秋节与家人共赏月、校运会激情参与,一次竞选经历、一次演讲比赛、一次作品展评、一次演出过程……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学生的活动生活。利用活动丰盈学生的习作体验,通过活动在师生之间构筑起共同的言语世界,建构以活动为主线的习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历练言语的翅膀,实现活动与习作教学的同构共生。

4、阅读生活:课堂上巧妙地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课外阅读记笔记写感受,课上交流阅读收获,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5、社会生活:丰富校园生活,写写校园中的人和事;享受家庭生活,写写在家中的做与想;关注社会生活,写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聚焦家庭,亲人的爱,家庭劳动的乐趣,家庭环境的美化,生活的乐趣,自己的小天地等,都是重要的习作资源;放眼社会,写写日本大地震带给我们的启示,由瘦肉精、染色馒头看中国人的诚信缺失,由药家鑫事件所想到的……天地万卷书,社会大课堂。给学生一个平台,一声提醒,学生就会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去关注生活,而这些内容是每学期教材编排的八篇习作中所没有涵盖但是对于学生的成长又是至关重要的。

童话生活给学生营造了鲜活的表达情境;游戏生活解放了儿童的精神;活动生活解放了学生的肢体;阅读生活滋养着学生的言语;社会生活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这五种生活互融互渗,相辅相成,构成了习作教学丰盈而温润的文化“母体”。在这样的母体中,学生就是一粒粒获得滋养力的种子,言语就是潜藏在种子中期待勃发的枝叶。

把握六个言语密码

适合的写作情境,只是学生乐于写作的一个融洽的场,更关键的在于为学生搜寻到一个适合的言语频道。指导学生的习作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基本的童年言语共性出发,寻找通往儿童心灵的言语密码。

密码一:“我”。其实习作就是写自己,写我的经历,我的想象,我的情感。启发学生打开“我”这个言语密码,就将学生带进了一个亲切自然、一触即发的言语场域。

密码二:“梦”。走进学生,我发现他们常常是生活在“梦”的世界里:他们的游戏中有“梦”,他们的涂鸦中有“梦”,他们童话、神话、儿歌中有“梦”,甚至他们的思维中也潜藏着“梦”的印记。让学生写下自己的近远期目标,为达成自己的一个个梦想去努力;让学生信笔涂鸦,画出自己的梦,然后为其配上文字;让学生品味书籍中作者独特的想象,写写自己的独特感受,以梦启梦。

密码三:“隐”。以这样说,每个孩子都有“隐”的经历——偷吃零食,偷看课外书,偷打游戏,偷看电视,偷玩玩具……其实,我们小时候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作为教师,如果我们真心诚意地理解“隐”,宽容体贴地尊重“隐”,巧妙多元地利用“隐”,就能让童年的纯真天性释放为汩汩而透亮的文字。

密码四:“炫”。身处信息技术时代的儿童,正襟危坐的写作时代已经被彻底颠覆。我们觉得作为教师,在儿童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要懂得迁就甚至是放大他们的情趣,呵护他们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炫”出自己的语言个性。在这个前提下再引导学生把握好“炫”的度——形式服务于习作内容。

密码五:“奇”。余华在《兄弟》的后记中这样写到:“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许多语文老师这样来布臵作业:同学们,这个周末请大家写写“名字的故事”。学生一听,接着就来了兴趣,写谁的名字?是我的名字吗?大家可以写一写《我的名字诞生记》感受

父母的期望;可以写《我的名字变迁记》,展现从“乳名”到“学名”再到“绰号”的历程;还可以写写自己的《网名记》,写写你什么样的网名,为什么取网名。有了这样的前期铺垫,还会愁学生无话可写吗?

密码六:“味”。我们看孩子,经常看到的是他们身上快乐的“甜味”——有享不尽的零食,有源源不断的玩具,有自由自在的游戏空间,可是却很少看到他们身上的“苦味”——老师和同学的误解,成绩的压力,心愿的拒绝和篡改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写出自己心灵体味,为他们分享“甜味”,帮他们分担“苦味”,这才是真正的适合儿童的有情味的习作教学。

我们觉得,尊重学生,就要理解儿童文化;面向学生,就要掌握打开儿童心灵的秘诀。我们依托教材,把古典名著、诗词曲赋、经典韵文、习作表达融成一个整体,用智慧与真情在学生心中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精神牧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会在“文化语文”的求索路上继续探索,也相信为学生精心储备的这座文化冰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慢慢融化成滋养学生精神生命的长河,滋润学生优雅从容地走向幸福充盈的人生。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课改汇报

五年级语文课改汇报

一.体会

1.首先,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教师要把握新课标,制定好学习目标。

2.教师要和学生谈心,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因人施教。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有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

4.教学中有激励,学生自学,合作交流热情高,在快乐中学习。

二.不足

1.学生学习工具少,就有一本新华字典,自学有困难。

2.个别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自学能力差。

三.改进措施

1.让学生配置些学习工具:如,词典,常用成语词典等。

2.教师要多关心后进生,使其转化。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改经验论文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②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③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三、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以丰富的想象激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多值得思考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发现、填补、去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式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被激活了的思维元素,从而架起一座沟通作者与读者情感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了个性鲜明的理解,逐步深入,进而尝到成功的快感,内化为自觉地行为。

通过热烈的讨论上述问题,同学们更加深了对课文背景的了解;对课文主旨的认识;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等等。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了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

七、自由选择的作业形式

我清醒认识到:不论是何种作业形式,过量的作业或罚抄、罚写,只会使学生不堪重负,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最终使得课堂生态被破坏,教学环境被人为地恶化。不同层次的学生被统一要求的大量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无必要而厌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太难、做不出而不做,教师却又因学生没能按要求完成任务而不悦,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就没有了。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变强制性的布置作业为商量式的推荐作业,根据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指定一些分量或难度有所不同的题目由学生自由选做。这样,可使学生在不感到负担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让其少做些琐碎的作业,推荐他们做些课本以外的练习,以拓宽加深其知识结构;对于中低层次学生,在推荐作业之前,教师需精选一些示范题进行讲解,做些必要指导。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下载语文课改经验汇报材料[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改经验汇报材料[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课改经验文章

    小学语文课改经验文章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

    语文课改

    当前,伴随着语文课改和新课标大讨论的浪潮,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被广泛关注和认同。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放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尊重。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

    小学语文课改经验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XX年年9月,随着我校承担的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的正式启动,我校的课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经过三年的实施,课改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尤其是我校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显现出......

    迟营一中语文课改汇报材料

    迟营一中语文学科课改汇报材料我县推行的高效课堂课程改革对于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腾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更是一次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冲击。只有......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刚刚投身课改,融入课改,传播了新的教育理念;学生也多了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个性得到张扬,能力有了发展。课改使小学......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范文1 现在很多地区都将教材版本换成了新课标教材,这次课改的主要目的就是细化学习目标,并且真正地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参与课堂,体味......

    语文课改总结

    语文课改总结 海滨第六学校许广会 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要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重点通过树立课程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开......

    语文课改工作总结

    语文课改工作总结 周月贞 几年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启发。 一、可喜的新课改成效 1、课堂发生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