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学好高中语文课
——怎样学好高中语文课
教学目标:
1.让老师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老师。师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共同构建稳定、高效的语文学习系统。
2.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趣,掌握并运用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3.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按计划完成学习内容。同时在思想上明确怎样学好语文,充满自信,学好语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介绍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与初中语文的异同
2.掌握并运用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教学方法:介绍法,互动法。
一、今天我们相识配乐诗朗诵《热爱语文》。
2.欢迎同学们来到我们的学校,初中的语文学习,由我和大家一起开始,也许你会有些不适应,这是难免的,也很正常。我希望我们互相坦诚相待,尽快适应初中生活,适应彼此,师生一起努力,加强合作,共建美丽富饶又博大精深的语文世界。合作需要了解,了解需要介绍,首先我先作一个自己的“语文自白”:略
3.高一学生语文学习问卷调查后附
现在我们开始交流学习语文的方法。首先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比较,同学们能说说有什么变化吗?
难度加深了,容量变大了,要求不同了,学习的方法也得跟着有所变化。
三、教师介绍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及要求:
学好语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家散文,从元杂剧、话本到明清戏剧、小说,真可谓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诗人作家群星灿烂。尽管如此,学好语文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高中阶段,学生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第一,培养兴趣,自主学习。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才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心投入,不断提高。此外,语文学习的一个特点是:仅靠听课并不能真正提高水平。关键还要靠学生自主学习,自求理解,广泛涉猎,主动练习,以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第二,博览群书,熟读背诵。高中阶段,要进行广泛深入的阅读,内容涵盖古今中外、自然社会。凡是人类心灵和智慧的结晶均可兼收并蓄。对于一些经典作品,应当精读,细读,甚至背诵。古人的学习方法很值得借鉴。清人唐彪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确是经验之谈。同时,强化“死记硬背”的训练,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
因为(1)“一切知识都不过是记忆”(培根)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第三,勤于练笔,熟能生巧。
经常写作不仅可以提高驾驭语文的能力,还能够理清思路,酝酿和升华感情。高中阶段,应至少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日常见闻及思想感情;读书笔记一篇,一边阅读一边整理,收获更大。高考主观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考生的写作水平在考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要有“质疑问难”之心,善于思考,用心感悟。
没有质疑问难的创新精神,人的心灵就“如同一沟绝望的死水,春风吹不起半点沦漪”。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大胆的提出疑问,才能深入领会所学内容
(1)[德国]马克思:怀疑一切。
(2)[英]培根: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果。
(3)清代大儒戴震怀疑朱熹给《大学章句》作的注解,终成一代宗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学习中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盲目接受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保持学习的主动性。思考问题应深入细致,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灵感自由翱翔。《红楼梦》中提到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即用心感悟世间万物,而不限于书本知识。
四、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把作业与书法结合起来
[汉]扬雄:书,心画也。
作业应书写规范、工整、清楚。把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清]曹雪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宋]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把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结合起来
课前主动去预习
课上认真在听讲
课下自觉去提高。
4准备语文笔记本、日记本、作文本、作业本各一本。
5还要准备《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常用成语词典》各一本。
第二篇:高中怎样学好历史方法
历史是高中文综中相当重要的一门课,好比是理科中的物理,有的文科同学为怎样学好历史而头疼。那么,高中文科历史怎么学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怎样学好历史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中怎样学好历史方法
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1.读目录.2.读章前提示语.3.读每一节的标题.4.读课本正文.5.读课本小字、注释、图表、引言。
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解题方法与技巧:
1.解答历史选择题的方法.2.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与步骤.3.解答问答题的方法.训练组织语言的能力:
1.能从语文的角度找出(概括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把每一段划分为几个层次,能简明扼要地叙述出每一层的含义。
2.识记课本中或者试卷的答案中一些精辟的语句。
3.做练习的过程中,先自己组织语言,然后再与答案相比较,力求答案最精炼。
二.高中历史怎么考高分
1.历史基础知识是根本。将大事件按照公元纪年的方式按顺序记录在纸上,随身携带方便记忆。纸张不用过好,反复背诵默写有助于加强记忆。
2.选择题型:在大型考试中,基本杜绝了靠选项排除选项的可能,但排除法依然十分好用,首先将错误项排除,提高正确率。
3.论述题:一般情况下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若分值较高还需要从历史、地缘、科技、军事等多方面论述以囊括得分点。每一小项记得分条论述。
4.检查:试卷完成后在检查阶段中基本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只加不减。意思就是即使同一题中的两小项互相矛盾也没必要删掉一项,因为阅卷只看有没有得分点。选择题切忌在交卷之前临时改换答案。
5.在对历史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去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谁而起,因什么事情而起,又是在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影响之下。历史是事件的组合,一个个的事情,还是很有意思的。
三.如何学好高中历史
一、全面归纳历史阶段特征,贯通基础知识。为了贯通基础知识,学生们应全面归纳总结某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以及下属相关知识点。基本维度大致包括该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变迁、科学技术创新、世界形势变幻以及选修相关内容等。
二、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提高解题能力。现行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是“知识抽样,能力覆盖”.只有大量知识而缺乏解题能力无法取得高考最终胜利,因此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要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
应重点训练在给定时间范围内、在较为紧张的状态下、较为快速准确地将题目答完;应重点训练正确解读、充分利用给定材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以及欧化语言材料的能力;应重点训练分析能力;应重点训练概述能力;应重点训练比较能力;应重点训练评述能力;要在答题角度上下功夫;要在关键词上下功夫;要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历史答题方法。
三、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深化拓展,攻破重难点知识。高考复习当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常考知识,恰恰是同学们的不足之处,而这类知识课本也没有相关的正面的系统表述,这样的知识应该说既属于重点知识,更属于难点知识。要攻破这类重难点知识,学生们应在贯通基础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拓展。
高中怎样学好历史方法
第三篇:怎样学好语文
怎样学好语文
同学们,欢迎你们与我们一起开始一段新的学习旅程。这个学期对你们来讲是人生的又一个台阶,你们面临的语文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识字诗词,也不是短小的篇章阅读,你们将面临更多名家名篇,古今中外的长篇巨著,这些将进一步拓宽你们的视野,使你们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你们正值人生的春季,是求学的最好年龄,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你在语文方面能有一个飞跃的进步,为你将来成为一个社会潮流的弄潮儿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一年多的初中语文学习,大多数同学已经意识到了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同学也常常困惑于读什么,怎么读。在学期之首,首先与大家探讨这一话题。
一、对初中阶段阅读的要求
(1)总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阶段目标(7~9年级):
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提出了“逐步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具体要求:
1.能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水平、知识水平,用想像、联想等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涵义。阅读散文,能正确理解并分析情景、情理的内在联系,以及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脉络;阅读小说,能理清情节线索,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及社会意义„„
2.能结合不同体裁和不同作家的语言特点和风格,感受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能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积累优秀的语言及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
3.能就作品的思想意义、社会意义和艺术特点、语言表现力进行赏析和评价,并能用语言文字,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阅读赏析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使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明辨是非善恶、完善人格的过程。
二、常见的阅读题型。
①基础生字落实题。
②词语理解题:根据语言环境解释词语及领会词语的作用。
③写法方面的问题,如,对描写方法的体会,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体会。
④对人物的评价,如人物某方面特点及人物品格的体会。
⑤对修辞方法的考核,有时是学习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
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⑦整文写作上值得学习的地方。
⑧考查主题,即对整篇文章中心的理解感受。
⑨文章与生活的联系,对你的启发,给你的感悟等。
⑩与本文相关的文学知识的拓展。
三、需要提升的能力
①基础辨识能力:文体阅读的基本识别能力。
写人叙事。
托物寓意。托物抒情式散文,作者总是凭借敏锐的艺术直觉,从生活中感受到某种思想、见解,并将这种思想、见解寓于某一具体事物中。但又不是简单的比喻和类比,而是交融着作者的直觉、思想和感情。
缘景入情。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客观的景物,被作者采撷过来写进作品,不可能像摄像机那样纯客观地反映景物。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把个人的情感、阅历等融入到了描写之中,表达内心深处的最隐密的情感态度。
人生感悟。借生活小事、小景等表达对人生的看法,甚至总结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②基本分析能力:即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思路的能力,对文章、文段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划分的能力。现在不考划分段落,但对文章的层次有个整体印象有助于你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意图。
③概括提炼能力:即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寓意,能找出表达全文主要内容的中心句,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点,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等等。还应该有文段的各个方面内容的整体把握。④语言品味能力:即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文段品读能力,也就是品味词义、揣摩句子、品析重要句段。含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句义、品味词与句的表达作用,说明词、句、段的表达作用等等。
⑤手法欣赏能力:即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含对文章的各种表达手法与写作技巧的辨识、理解、分析、欣赏。如线索,如表现手法中的正面侧面,对比烘托,详写略写,伏笔照应,悬念释念以及文章美点赏析,又如语言赏析、手法理解、自由赏析、体味文章内涵,欣赏文章美点,欣赏文章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⑥感受评价能力:如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如评价文中的人物;如从文中内容出发展开联想或表述感想;如探究文章难点;如结合文中内容提出看法与建议;如就文中内容展开想象;如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自由欣赏、发表见解等。
四、必要的读书方法
学语文,我该做什么?
当然是读书了!无论是爱读书还是不爱读书的同学,想必假期都有一些阅读的作业,因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嘛。
就目前的语文学习现状而言,同学们的阅读已成为一个令人堪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阅读量太小,许多同学学了八九年甚至十多年的语文,只知道课本中的内容,对其他的文学名著或全然不知,或只知皮毛。因此,扩大阅读量便成了当务之急。但是,单纯的扩大是不求质也无法收到相应的效果。因此,阅读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
(一)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读书呢?
从阅读时间的分配看,同学们的学习习近平时都很紧张,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多,这时候多以阅读短篇为主,可做一些简短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假期的时间较为宽松,可用来阅读一些稍长的作品。当然,也可因人而异。
选择所读的书也要有一定原则。可先选择较感兴趣、又有一定意义的书进行阅读,这样才能寓教于乐。另外,不宜选择篇幅过长、内容过于晦涩、艰深的作品。进行课外阅读,还要注意以下几项:
首先,要确定自己读书的量,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积累了一定的量,才有可能在量的基础上吸取其精华。可以周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阅读量,一般以万字左右为宜。
其次,要确定自己读书的范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喜欢小说,有的喜欢散文;有的喜欢写实作品,有的喜欢写情作品;有的喜欢这个作者,有的喜欢那个作者。但无论怎样,阅读都不要只偏向某一方,一定要广泛涉猎任何领域的知识,才可能真正拓展自己的视野。当然,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也可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有所侧重。
读书的同时,还要有所积累。既然是积累,就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所谓技巧和方法,实际上是针对课内及课外相对而言的,课内的知识要求精、求细,所以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而课外阅读则不同,可粗可细,阅读速度宜快不宜慢,而且要能迅速抓住作品的重点,比如作品的核心思想内容,亦可抓住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去欣赏、品味,一定不能读过之后大脑空空如也,那就完全达不到阅读的效果了。积累所得的知识,需要一定的方法,即:读书笔记、读后感、文学评论。对中学生而言,应先从读书笔记、读后感做起,积累得多了,思想深度也提高了,才有可能真正去写文学评论。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写法。
1.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记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包括摘录原文,概括大意,记下心得等等。这样既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可积累资料,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笔记一般有三种形式:
(1)批注笔记
阅读时,在原文中随手标上一些线条、圆点等记号,并把心得、主人、质疑等随时写在空白处,可起到提醒和思考的作用。
(2)摘录
在阅读过程中,选择有用的材料摘抄下来,摘抄时要分门别类,注明出处,以便日后引用。
(3)3写心得
先摘记原文,注明出处,然后写分析,写感想。
(4)编提纲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用几句话或几段话,把本书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2.读后感
读后感,顾名思义即阅读后写下自己的感想。
读后感的形式较活泼,可对所读之作发一点议论,或评价其优劣,或议论其得失;也可由此及彼地联想,由所读作品的某一点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一方面。读后感重在本人的主观感受,所选角度也以小为宜,篇幅也比较短小。
至于文学评论,由于它要求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理性分析和评价,同学们未
必能把握得好,因此,不做赘述。
(二)学会自主阅读方法还要做到三个结合有了良好的阅读动机和兴趣还远远不够,还要要做到三个结合。
1、读思结合。
自主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地去获取和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精读活动,而不是走马观花只为追求情节的随意浏览。“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不思考,囫囵吞枣,就不可能真正消化和吸收知识,就品尝不到阅读的乐趣。课外自主阅读面要广,读物要典型。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兴趣、读得懂、积极健康的读物,比如寓言、童话等趣味性较强的故事,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小说和一些科普作品。其中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所列举的古今中外名著,课本所选作品作者的其他优秀作品,以及《语文报》、《读者》等优秀报刊。读书时要边读边想,评析作品运用语言的精妙,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从内容中感悟思想,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逐步养成阅读中读思结合的好习惯。
下面是提供给同学们一些读思结合的参考策略:
(1)明确阅读中的困难——放慢速度以求精读;当对文章内容把握不准时,回头检查并重读;运用工具书或查找资料印证。
(2)自我质疑——为加深理解,学生可以自己设问,如“写作背景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结尾?”等问题。
(3)预测后续内容——在阅读下一段(章节)之前先暂时停顿一下,猜测作者将要说什么或将得出什么结论。
(4)寻找主要内容,筛选主要信息——分析文意、段意,抓主要人物、情节,划出过渡句、中心句,用较高层次的短语、句子概括一系列事件等。
(5)将文章与先前经验联系——通常以类比、举例、延伸等形式,将文章中的观点与先前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
2、读写结合。
这就是说读书要写摘要,记笔记。文章理解和做摘要是紧密相关的两种技能:文章理解是对材料进行阅读及分析其意义;而做摘要是指有效、准确地记录搜集到的重要内容。精通文史和语言的著名学者金文明先生,从12岁到14岁,饥不择食,除《红楼梦》外,几乎读遍了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旧小说,也特别喜欢杜甫、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的诗和鲁迅、巴金等人的小说。他少年时期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那就是边读书边写笔记,他说这样既可消化自己所读的书,又可引发自己的思想,锻炼自己的文笔,可谓一举三得。我在实践中倡导学生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要把文中优美的词句、文笔漂亮的片断、一些有价值的资料、知识摘抄下来,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也可以通过编提纲、写摘要、谈感想的方式概括文章内容,抒写自己读书的收获和乐趣,逐步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
3、读背结合。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挑选名篇,多读多背,则必定为语感培养、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打下坚实基础,成为学生终生受用的财富。这一方面,著名作家茅盾可以说是大家学习的楷模。长篇巨著《红楼梦》,他在很多地方可以做到熟读成诵,而且对于书中的一些精彩段落还能倒背如流。他之所以成为万人景仰的语言文学大师,也就不足为奇了。读书时只有做到熟读成诵,才能将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精、气、神,运用语言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逐
步提高自己的读写水平。
(三)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还应有以下几点,是大家需要了解的。
阅读是一种交流,读者与作者、或读者与作品中人物的交流,因此,在阅读达到一定境界之后,就不仅仅是读懂,而要深入其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感同身受。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当你真正进入阅读的状态,不将阅读当作任务的时候,才有可能达到。
阅读要常读、多读,并从中找到与上次不同的感受,即常读常新。因此,一部作品不一定读一遍了事,最好能多读几遍,细细品味。
另外,许多同学将课外阅读,尤其老师所留的课外阅读当作一种任务和负担,于是便无法身临其境。记住,课外阅读毕竟是课外阅读,它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是一种课余的休息,因此,一定要放松心情去读。同时,课外阅读不是分析课文,所以许多时候,也需要“不求甚解”。你读过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吗?“不求甚解”正是他读书的一种独特的方法,他的“不求甚解”,是指不拘泥于一字一句的斟酌,而是居高临下,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寓意。大家一定都有过这种感受,当你没有任何压力的时候听到一件让你震惊的事,你一定会从中得到许多的感受,那就是在放松的情况下读懂了这件事。课外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同学们,放松心情,认真地利用好你的时间,相信必会有不小的收获。
本文由至善教育资料整理小组晓晨整理,转载请注明。
第四篇:怎样学好写作
怎样学好写作
初学写作的人一般都认为,写不好文章是因为写作技巧不高,这是很片面的看法。写作固然需要技巧,但是它必需建立在写作必备的条件之上,那么必备条件是什么?
写作必备条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水平;二是生活功底;三是语言表达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写文章是为了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见解,本人的世界观、爱憎之情都直接影响着认识事物与发现规律,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同样的事物,立场观点不同,认识能力不同,便有不同的反映,写出的文章就有正确和错误、深刻和肤浅的差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论与唯物辩证法的人,认识事物便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量变看质变,全面分析事物,决不以偏盖全......相反,唯心主义者,在认识事物时,违背事物存在发展规律,捕风捉影,以一孔之见,而断定是非曲直,其结果写出的文章,当然是廖误满篇.可见,思想境界和水平的高低,与写作能力关系极大。
写文章离不开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的文章会是空洞无物的。这就要求作者必须掌握大量材料。要手中有材料,必须深入生活,必须从大量好书中学习,试想一个生活经验贫乏,而书本知识又欠缺的人,那他写文章必然是腹空笔涩。相反,一个生活阅历丰富,书本知识渊博的人,写东西时会左右逢源,取舍自由,定会感到一吐为快的兴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写作水平,首先要解决“米”的问题。要使米的问题解决好,应在正确思想与世界观的指导下,深入社会,洞察生活,认识其本质,还应博览群书,把前人的美德、技术、艺术精华学到手,使自己在写文章时有材料可选可写。
提高写作水平,光具备思想因素和生活知识因素还不够,还应具备语方文字运用表达因素。在现实中,常见有些思想水平高,生活阅历丰富,书本知识不贫乏的同志,写起文章就感到上刀山下火海似的。其原因何在?是因语言素养低,语言表达能力差的缘故。古人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了语言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你有高深的见解,有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可就是难于变成文字性的东西,让见解呆在自己的头脑中,那么周围人很难了解你的见解认识的伟大。这可谓“茶壶煮饺子倒不出”。要写好文章,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从基本的字、词、句入手,认真学习,长期积累;还应经常写一些小文章,写时有意识注意文章的立意表达、结构安排、材料叙述和使用语言等方面,认真掌握总结写文章的经验规律,这样长期不懈的努力,语言运用表达能力一定会提高。
总的说写好文章应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但是各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应针对实际,多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对症下药,扬长避短。这样,提高写作水平会快些。
是否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就可写出好文章,不尽然,还应掌握写作途径和方法。
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从古到今大同小异,就象鲁迅所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鲁迅用“多看多练”把学习写作的方法做了精辟、科学的概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文章家,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不外乎“多看多练”。实践证明,要学习好写作,必须采用这两种方法,别无捷径可走。
怎样做到“多看和练习”呢?可从下面三个角度去实践:
(一)精读博览
“多看”主要是多读书,多看书籍报刊。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一定要多看好书好报。关于读书与写作能力的关系,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论点独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言指读书要多,涉猎要广,而且要读“破”。茅盾讲这个问题更具体客观:“一个作家常常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剪裁、塑造形象的妙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收获,这就意味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又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
多看包括博览和精读,它们对写作的作用是开阔视野,广泛了解社会生活,增广见识,充实写作内容,学习技巧,提高表现能力。
博览就是广阅群书。清代万斯同在《与钱汉臣书》中说:“必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在科技高速发展,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读尽“天下之书”固不可能,但我们应尽可能多读书。阅读是从书籍中获得材料的途径之一,也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尽可以挤时间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好书、杂志。这样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外,也同时借鉴了不同作家、不同著作的特点风格。如果一个人读书少,或读书有偏好,这容易得营养不良症,这就影响了从书中吸取丰富营养的可能性。
写文章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常有“厚积薄发”之说,即知识越丰富,腕力笔力越强劲厚实。在读书时应当一位“杂家”不仅文学、政治、历史、军事等方面的书要读,天文、地理、物理、心理学等自然科学也应大量浏览,这对写作很有帮助。
广读博览固然重要,但是要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应注重精读。精读应建立在泛读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的重点阅读研究一些著名作品。精读就是对“已有定评”和具有时代风格的优秀作品,进行反复的研究,仔细分析,揣摩休会,从中吸收应怎样写作的经验。如果不精读熟读,泛读虽好,只是“囫囵吞枣”不解其意,收益不大,写作水平难以提高。清代冯班曾说:“疾读则思不审,一读而止,则不能识记其文,虽勤读书,如不读也。”
如何精读?茅盾在《杂谈文学修养》中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的读完,这好象飞机在桂林城中鸟瞰全景;第二遍要慢慢读,细细的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的一段一段的读,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练句练字。”这是文学家读书的经验总结,虽然讲的如何读文学作品,但是适合读一切文章,在读文章时,还应注意知识积累,即边读把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有的章节特别好,还应背诵记忆。这样日积月累,好的材料,好的语言,好的表现手法就储存多了,写起文章就得心应手。
(二)善于实践
善于实践就是平时要勤写苦练。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技能,都是通过数次实践才掌握了它,绝对没有学习听讲理论后,立刻就会干某事的人。写作是诸种技能中的一分子,而且它的产品是精神方面的,只读书习学理论,不去实践是不能写出文章的,而且不勤练,苦练加巧练,是练不出真功夫的。从古到今,人们很信服一句话“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使写作水平提高,就得象武术家,音乐家那样,天天练,长期坚持,方成“正果”。
做为练笔,文章可长可短。写作时除注意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结构外,还应掌握叙述、描写、议论等表现手法,这是文章写作的基本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把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人事都写下来。写日记是个好办法,可是大多数人不能坚持到底。这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时写短评、速写、随笔之类的,也是练习写作的一种实践方法。练笔时,语言文字表达是重要方面。初学写作的人,常常感到“心手不相应。”这是平时写得少,语方表达不过关的缘故,自己心理想什么,就是用语言写不出来。老舍说过:“文字要从多方面来练习,记日记,写笔记,写信......都是锻炼文字的机会,哪怕写一个便条,都应一句不苟。”
(三)掌握规律
写作同其他事物一样,虽然是个慢功夫,难学难掌握,但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初学写作的人可能认为。这规律是写作的“秘诀”,学会了“秘诀”,写作水平马上会提高。这不科学,写作规律只是从理论上阐述,要把理论变成现实,这中间的距离是遥远的。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理》中说:“可授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者,心境营造。”古人之语说得很独到,就是说写作规律只是一般理论性结合,要使自己“巧”,要把“心营意造”恰当准确表达出来,需要作才在理论指导下,多写多揣摩,方能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文章,此外,决无秘诀可寻。
其规律是,先学习写作理论与基础知识,再通过基本训练掌握其方法技巧。不过,不要迷信教科书中的写作理论。但也不要全盘否定。应把重点放在训练上,在练习写作时,应有毅力恒心,坚持数年如一日地写;先写小篇幅的,再写大部头;开始不要在写作技巧上要求太高;先写记叙文,后练议论文,要把写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要喜爱它,这样就会干劲倍增;最后是要注意得力点,有的得力于阅读,有的得力于背诵,有的得力于“万里行”。你的得力点是什么?可把自己在写作中的弱项作为重点去攻克它,那么你的写作一定会提高!
规律是别人总结的,每人应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失败与成功的规律,这将对自己有益处,而且也是对这门学问的一大贡献,一个人如果能在事业,生活,做学问中做到这一点,那他决非平庸之辈。
第五篇:怎样学好初中语文
怎样学好初中语文(语文学法概说)
一初中七年级王建民(2008。3。7)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对其它学科的作用„„新中考位置值的作用„„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同学们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看电视、逛街等)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
二是情感性。语文是可以让学生、老师上得流泪的一门学科(侯校长语)“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愿意之一。回忆上学期《双休阅读》,至今好多人物、好多故事还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牵挂„„(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小灰雀与海鸥、向儿子忏悔的美国父亲、我的儍瓜妈妈、两只红苹果的秘密、205室的潘多拉魔盒、陈世美与潘金莲爱情见证的那棵树的一声叹息„„
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的学。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语文这门学科呢?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
学好语文最重要的经验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圈点批注的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也批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每篇文章不能靠靠老师给你讲懂。早自习时还要对课本要反复朗读(读书读书,就要出声),读出自己的兴趣来。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后还要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活动要坚持(随时随地,哪儿有空了可让父母记录时间,保证每周至少阅读2----3小时),当然阅读时也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如《楚天都 市报》《读者》《意林》《儿童文学》等。同时,双休也要有意识地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有价值信息,有品味电视精美语言、精彩栏目意识,并有条理的说给同学听、或有机会还用到写作中。总之,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1、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2、多看满分作文、同龄人作文,大胆模仿也是一个快捷的途径,(上期的“一抄一仿”活动好多学生佳作纷呈)。
3、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10班生正在进行的),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四、提高补习效果。
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语文补课的这14周,依据下发的这本‘满分阅读与作文’书,大家每节课必须做到“三起来”:读起来、练起来、写起来。因为,先读起来——朗读有利于提
高你的口语表达;再练起来——有利于积累文言词汇;最后练起来—— 目的在于经常动手写作才会真正有提高,作文高手是写出来的!
希望在座的第位同学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最后都成为语文高手!
附语文学习的内容(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语法、标点、修辞)、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五个方面。
知识要点
一、字
1.字音: 汉语拼音规则,及容易读错的字。掌握带写规则的重点字,这些字的音节拼写对了,就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这些字分别是:(1)维、会、温、驼、优、流的拼写规则(2)英、呀、烟、叶、晕的拼写规则(3)公、荣、雄、翁、拥、窘的拼写规则(4)女、绿、掠、虐、与、机、区、需、鱼的区别。除此之外,再注意拼写的隔音符号,皮袄pí ǎo儿化标音花儿huār轻声不标词。
2.字形: 注意形近字与同音字之间的区别。大多是书下的注释和书后练习中容易写错的字;也有同学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一般是书下带注音的字,和书后的关于字音的练习。
学法指导
1、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2、可以在平时自己常易错的字记录在一个本上,定时集中纠正
3、还可以进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组词练习。
二、词
知识要点 应掌握词的本文,语境义,及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辨析词的褒贬义。
①词的本义与语境不同的词。
②近义词的辨析: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③结合语境判断词的褒贬,及正确理解发生的变化后词的感情色彩。
学法指导
1.每学新课,先要将自己不会的词语画出来,通过查字典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能死记硬背。
2.在具体语境中有的词义发生变化,一定要加强理解这部分内容.3.书下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应是重点
4.学习词语应坚持“长流水,不断线”,根据自己情况,每天都要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词语,到一定时期,自测之后,将还不熟悉的词语用过筛子的方法挑出来,再次复习,直至越来越少。
5.将自己积累的词语记在一个本子里,最好分类,既有利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协作。
三、句
知识要点
(一)语法
应掌握短语、单句、复句这三方面知识
短语:五种基本结构,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
单句:六种基础成份,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复句:七种基础类型,并列、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条件
学法指导近年来由于淡化语法知识,有的同学以为语法不用学了,其实学语法对于我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是非常有帮助的。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运用这些语法知识,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通顺、简明、连贯。
1.短语的学习不要脱离句子,要结合短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理解句子的组成。
2.单句的成份的划分可以利用不同成分的基本位置,和结构助词的不同用法来掌握。①[状语](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定语)宾语 <补语> 注意:表时间、地点的状语一般在主语前。而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如在谓语后,称之为补语。②巧用结构助词“的”“地”“得” “的”字前一般是主语或宾语的定语。“地”字前一般是谓语的状语。“得”字后一般是谓语的补语。
3.对复句的复习主要是记住常用关联词以辨析复句的类型,熟记口诀,便于记忆。有一个复句关联词语歌诀,几分钟就能背熟,可以一试。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 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 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 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加可却; 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有就,条件还有无论都;如果和就即使也,要是和就表假设。
4.学习语法知识重在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必单纯地死记语法的名词术语、概念、理论,单句侧重在病句修改;复句则重点关联词的运用;对复句中分句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学习时应在掌握了语法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为正确运用语言服务。
(二)标点
知识要点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上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指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持和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点符号用法》中列了16种标点符号。下面顺口溜可帮助同学们记住这些标点号: 句、逗、顿,分、冒、问,感叹号;(7种)引、括、省,破、连、名,还有间隔和着重。(9种)(其中“名”指书名号和专名号)
学法指导 在作文中能否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这里应注意的是有的同学作文中经常一逗到底,这显然不行,另外,冒号、引号、分号、这些标点也容易出错,这也是在作文中标点扣分校多的地方。另外冒号、引号也常易出错,如:①我说:“你来,他不来。” ②“你来,他不来。”我说。③“你来”,我说,“他不来。” 这类的题型,几乎每年都会考查,同学们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同时在阅读中要会运用标点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修辞:
知识要点 应掌握三个方面知识,1、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反问、设问;
2、了解常见的八种句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会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使用句式;
3、语言表达力争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学法指导: 在阅读中分析理解修辞手法、句式变化的运用对表现中心有何作用。在写作中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文体知识:
包括四部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体知识。
1.记叙文
知识要点: 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人称:第一(我)、第二(你)、第三(他,他们)③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④中心:通过记人、叙事、状物、写景表达作者的思想。⑤详略:与中心有关内容详写,要具体、生动。与中心有关的次要内容略写。
2.说明文
知识要点: ①对象特征:事物的特征,事理的本质。②说明的条理:层次结构;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③说明的方法: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3、议论文
知识要点: ①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②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③论证:论述层次,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
4、应用文
知识要点: 要重点了解几种常见应用文的格式。
(1)书信——一般书信和申请书、倡议书、感谢信等专用信、一般书信 ①标题:一般情况下,书信无标题(发表的书信可根据书信的内容或主旨写上标题。)②称呼: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后加冒号。③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转行,顶格写。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④结尾:结尾要写祝愿或表示敬意的话,“祝”“此致”等词语可以接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进步”“敬礼”等词语要另起一行顶格写。⑤署名和日期: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前一行署名,后一行写日期。署名的前面,可根据需要写明收信人的身份、辈份或单位。⑥填写标准信封 在信封左上角六个小方格内填写收信人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在收信地区邮政编码的下方,写收信人的详细地址或所在单位的详细名称。在收信人地址或单位名称的下方,居中位置写收信人的姓名。在收信人姓名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详细地址和姓名。在信封右下角的小方格内写寄信人的地区的邮政编码。
(2)通知 学法指导 对文体的知识既要掌握(不能死记硬背)又要运用,重点在运用这些文体知识,解决阅读、写作中心问题。具体指导结合现代文的阅读与写作
(五)、文学常识
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的常识,了解基本篇目中涉及的主要的作家作品。
1. 有关小说、散文、诗歌
2. 知识要点。
小说
①特点: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间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②分类:短篇小说(含小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③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④描写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散文
①特点:散文(狭义)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②内容:或状物,或写景,或记人记事,所写的总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③形式:从作者主观感受出发,以个人抒情为主,综合运用抒情、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在结构和行文上,或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或灵活自由,形散神不散;语言精练优美,富有特色。
诗歌
①特点:偏重于抒情言志,想像丰富,形象鲜明。语言含蓄、凝炼、押韵,句子大 体整齐,富有节奏感
和音乐美。②体裁: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形式。
从文学角度看,诗歌包括诗、词、曲。诗又分为传统诗体和现代诗体。传统诗体中,有古风(也叫古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相对)与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之分,文人诗(有作者的诗)与民歌(民间流传的、集体创作的诗或诗人按民歌体裁写的诗)之分。现代诗体包括新诗(与传统诗体相对,也叫自由诗、现代诗,是“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有押韵,有的不押韵),民歌,散文诗。从内容角度看,诗歌又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3.有关作家作品方面
知识要点 对基本课文涉及的下列重要作家作品,要能够准确记住(不能写错别字)作者的姓名、所处的时代(国籍)及对作者的评价,这些作者的作品的篇名、出处等。如:中国现代和当代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叶圣陶、朱自清、闻一多、冰心、赵树理、周立波、吴伯箫、臧克家、鲁彦、萧乾、魏巍、杨朔、王愿坚、艾青、田间、贺敬之、公刘、柯岩。如:中国古代诗人、作家:司马迁、陶渊明、李白、岑参、杜甫、白居易、牡牧、王勃、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苏轼、陆游、范仲淹、李清照、辛弃疾、杨万里、万致远、施耐庵、蒲松龄、曹雪芹、吴敬梓。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作者:《诗经》、《左传》(左丘明)、《论语》、《孟子》(孟轲)、《韩非子》(韩非)、《史记》(司马迁)、《列子》(列御寇)、《敕勒歌》、《木兰诗》。如:外国作家和作品:安徒生及《皇帝的新装》、都德及《最后一课》、契诃夫及《变色龙》、莫泊桑及《我的叔叔于勒》、马克?吐温及《竞选州长》、高尔基及《海燕》、奥斯特洛夫斯基及《生命的意义》。
考试题型:在中考中这部分知识常用选择题考查作家作品,在阅读的简答题、分析 题中考查运用小说、散文的知识去阅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法指导:
对小说、散文方面的知识应侧重在阅读、写作的运用上。对作家作品则要联系课文,进行分类比如按作者分鲁迅的作品共七篇,朱自清,魏巍的作品分别两篇。按国家分类,按朝代分类,发现唐代诗歌九首,文章三篇,宋代诗歌五首,文章四篇,而汉以前的作品诗歌三首,文章八篇,只有《桃花源记》是晋朝,个别作家作品容易混,如王维王勃都是唐朝,写的诗都是歌颂朋友情谊,不妨用“杜勃海”区别这像个人名好记,用它把《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么多的内容都包括了。再如南北朝民歌是诗歌,一诗《木兰诗》一歌《敕勒歌》。当然还有许多这类小窍门,同学可以自己创造便于记忆。
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
知识要点:
学习文言文重点主要是文言文的读音,断句,对句意的理解,对精美语段的背诵,对文章内容的要点的概括这五个方面,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扩大了对课本以外的浅显的文言文阅读。学法指导:
1.读准字音:
借助课本(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文言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多义字;通假字;古代人名;地名仍保留古音的字。这些都是学习的重点。
2、学会断句: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词之间的停顿根据文意,古汉语大多采用单音词表意,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误读为现代汉语的合成词。长句可根据文意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可停顿。
3.理解句意:
①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理解句意。②了解古今词义变化,正确理解句意。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4.对精美选段进行背诵
要想背得快、记得牢,首先要读准课文,一字不差,不丢字,不多字,不错字,认真地逐字读,待到读熟后,再考虑背诵,一篇新课文,最主要的是先读正确,否则读错的地方形成习惯很难纠正。其次,边读边理解,已有理解内容,才能背得准确。第三,背诵时可将较长的文章分成小段,“个个击破”。第四,借助联想,形体动作,辅导记忆背诵。第五,不断复习,任何人记忆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计划地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增强记忆。第六,背诵中心难点易错之处,可摘重点写笔记。
5、对内容要点的概括
针对文章的内容,一般设问:写什么人,叙了什么事,介绍了什么物品的特点,阐述了怎样的道理,答这些问题,就要逐句逐层逐段理解文章,在阅读方法上是与现代文相同的,文言文虽然因距离我们生活较远,但它的学习是有明确范围的,无论那个知识题,都以课本为主。所以一般同学只要肯下力气,文言文的成绩就会较好。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了解初中现代文阅读学习的总要求
知识要点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每天都要获取大量的信息,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因此,培养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是非常主要的。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掌握的阅读能力,归纳起来共6点:
1.阅读一般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现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据文章的中心。
3.理解文章采用的写作方法,分析这些方法都是为表达内容,突出中心服务的(写作方法的作用)
4.阅读文章,能概括文中的内容,学会表达。
5.能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阅读不同文选体的文章。熟读、背诵基本篇目中的篇和段。
6.能针对文章的内容写发进行评价和创新
学法指导
1.读懂文章
读懂文章的重要标志是:文章写了些什么,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此写法表面文章中心,这些写法对表现中心有何作用。常见的问题 以偏概念:如概括段意,这段有两层意思,可设题时却只以第一层为段意。过于笼统:如概括段意设题这段介绍了石拱桥的特点,而设有讲明特点是什么,(正确应是介绍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理解不到位:如马玉祥火中求小表现马玉祥英勇不怕牺牲。(而这件事最主要是表现马玉祥的国际主义精神)缺乏上下文联系,如设题《背影》“我的泪又流下来了”,“又”字表现了再一次的意思。正确的分析应是联系前文,我看见父母艰难过铁道时,我的泪流出来了,这里是与父亲分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时,我的泪又流出来,表明我对父亲的深爱。
2、课本为范例,学习掌握阅读方法
我们的课文都已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内容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连贯得体的典范,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学习掌握阅读方法是最好的途径,基本篇目中的重点段应逐句逐层地认真研读,只有在课内段的阅读分析中学到方法,才可能在考试时阅读课外选文。
3.阅读能力的基本功训练,体现在“段”上。
“段”是篇的具体而结合,一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各种能力,在“段”中都有体现。而“段”短小,易把握;用各种不同的体“段”进行训练最终可以掌握阅读的各种方法。(1)整体看一遍此段讲述的内容是什么(2)逐句研究,每句话的大意(3)研究这段中的句子之间的联系,将句意相近的几句归为一层,概括层意。(4)根据段中的几层之间的关系,总结段意(5)再看这段为表达这个段意,用了哪此写法
4、学会分析,概括的表述
现代文阅读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还考查学生的表达的能力,而表达能力一直是学生们的弱项,如何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现介绍几种方法。(1)善于利用文章的语句来概括 一般试题要求学生概括段意中心。要认真读原文看看原文中是有中心句,利用中心句既简单又准确,如没有中心句,改造重点句,或将其组合,或摘基重点词语。如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那么,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好后,经过简练再表达。(2)分析词语的作用要结合语境 分析词语的作用时,要首先解释这个词,再结合语境看这个词的含义,讲明作用。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其中“狡猾”一词在这里表现了儿童的天真聪明,佻皮,突出了我们爱老师的感情。再如“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分析“劝慰”的作用。应先解释“劝慰”有劝解,安慰的意思,在这里含有对“我”的关爱和帮助,表现了老师对我的爱。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结合语境实际就是结合这个段的段意。因为作者写文章时,选取的任何词,句都为表现文章内容(段意)服务的。(3)分析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结合具体内容(4)分析写作方法作用要扣住中心
第四部分:作文
知识要点
1、了解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规定的“写作能力要求”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实际考查中,初中作文考试的重要内容大多是写记叙文,因此掌握记叙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2、了解作文的评分标准。
依据大纲对写作的要求,作文评分标准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给分,第一是书写,要求书写时字迹工整,标点正确,书写格式规范,都符合要求这项一般占作文分的四分之一,约10分左右。第二是内容。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这部分约占作文总分的三分之一,约占20分左右。第三,是表达,要求作文的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顺畅,叙述具体、描写议论得当。这部分约占作文总分的二分之一,30分左右。
从评分标准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对书写、中心、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要求比较高。
学法指导
1.学会确立中心
确立中心最好的办法是学会列提纲。根据题目的要求,思考作文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即文章的中心),然后再考虑选那些材料来写,确定详略,再安排结构,将这个提纲写好后,再二次审题,看自己的提纲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如有差误,有时修改(避免成文后才再改,已经来不及了)确得文章能扣题,符合题意。
2.学会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作文中凡是能突出中心事件、人物都要有详细地描写,如《合作》一文,详写的部分应是你如何与别人共同完成一件事,那么,你们之间如何合作的过程就非要具体描写不可,而与中心无关的内容,就可以简单几句话略写,甚至不写。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议论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出现在开头、结尾。在结尾时适当地进行议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要注意的问题是:议论的语句一定要缘事而发,针对记叙的内容,或谈它的意义,或揭示其规律,或表明自己的态度。
3.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要有语言的储备库 作文平时要多读书,好的文章要背下来,精彩的词句段应抄下来。②要有语言的实践训练平时应加强写作的片段练习,比如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 ③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勤动笔,以我手写我心
怎样写应试作文
1、按题目要求作文
我们平时作文,是为了练习写作,提高文字表达水平。应试作文是为了展开写作水平,接受选拔。应试作文为了防止“虚构”,它的题目和平时作文必须有所区别;为了叫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它的题目不能太偏,为了公平评判考生的成绩,它还有一套详细的评分标准。因此,必须在审题上下一番功夫,搞清楚题目的要求,严格的按题目的要求作文。不按题目要求作文,即使文字水平再高,也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有时应试作文的题目和平时作文的题目极其相似,也不能照搬平时的作文,也要一丝不苟不折不扣的照题目要求进行构思,严格按题目要求来写。
2、把开头结尾写好
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应试作文当然都可以使用。但是评卷老师最青睐的是起笔入题的开头,因为评分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切题。评卷老师最青睐的结尾就是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因为结构完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条评分标准。
3、把话说明白
有的同学作文时喜欢推敲字句,这在平时当然很好。但应试作文时间有限,字斟句酌反而束缚住自己,妨碍思路的展开。有人一拿起笔就端起作文的架子,很简单的一句话,写起来也要绕几个弯子。这样的文章看起来到觉得别扭,不如写大白话,怎样想,就怎样写。
4、注意分段
有的同学爱写三段的文章,开头一小段,结尾一小段,中间一大段。这样的文章显得层次不清,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挤在第二段里了。可以把中间的那一大段再分成若干小段,这样,就显得层次清楚了。
5、把每段的第一句写好
每段的首句,仿佛人的眉目,把这句写好了,每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得精神。每段的第一句写成什么样最好呢?按应试作文来说写成能概括全段大意的中心句最好。因为评卷老师看我们的作文不象平时看书那样从容,他能在每段之首找到中心句,阅读我们的文章就非常便利了。
6、卷面上尽量少修改
文章某处改动一下是难免的,但改得多了,会影响卷面整洁。实在非改不可,也要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切记“涂鸦”。另外在卷面上作段落顺序的调整也会影响卷面的整洁。
另外在卷面上作段落顺序的调整也会影响卷面的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