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语文 期中考试题型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型
2014.4.16
一、语文基础
以语段形式进行考查
包括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运用、对联(选下联)涉及些文学常识(学过,教材)
“梳理探究”中的称谓(语段形式,共四个,判断其意义及运用是否合适)
二、默写
按照书后要求
三、诗歌(课外)
四、小说(莫泊桑)
合理安排情节(所写内容有限定)及安排理由(小说人物、主旨)
五、微写作(“名著阅读”《高老头》、《红楼梦》)
50字以内
表达清楚意思即可
4分
六、作文(导语)
文体不限,自选角度
第二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B2 D3A4B5A6D7、D(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
8、C(这只是引发作者忧心不平的引子,文中也没有“感到国人脸上无光”的信息。)
9、A(B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
10.B11.D12.C13.D14、见必修一背诵部分
15、译文见课本部分
16、本文所说的“包身工”本质上是一种非法用工行为,虽然和夏衍笔下的“包身工”在遭遇上有相似的地方,但还不完全等同于旧社会的“包身工”(那种制度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所以作者虽然借用“包身工”这种称谓,但还要加上引号,以示区别。
17、劳动时间长,工资标准低,生活条件差,有的没有人身自由、经常挨打,工作条件恶劣。
18、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取缔和打击劳务黑市,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和打击的力度。
19、①城市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盲目外出打工;劳动监察部门疏于管理。②许多打工者法制观念不强,而且在劳务黑市上轻信用工者的谎言。
③部分个体私营业主和一些国有劳务输出部门昧着良心,非法用工。
④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对用工虽有规定,但对非法用工者的惩罚力度不够。
20、合肥长江中路面貌焕然一新 或:安徽第一路旧貌换新颜
21、雨,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细润如酥的舒适,又可以给人们带来惊涛骇浪的震撼。
雨,既可以给人们带来润物无声的喜悦,又可以给人们带来春去花零的感伤。
22、⑴将“光临”改为“回到”
⑵将“至今健在”删去,或将其改为“精神矍铄”
⑶将“高足”改为“学生”
第三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定稿)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谄媚(chǎn)彳亍(chù)着陆(zhuó)
B、弄堂(lòng)河畔(pàn)开辟(bì)
C、戮力(lù)菲薄(fēi)飨士卒(xiǎng)
D、惩创(chuàng)颓圮(pǐ)彷徨(hu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忸怩 气慨 震慑 直接了当
B、箕踞 屠戮 扼腕 头晕目眩
C、恶耗 浮藻 窒息 陨身不恤
D、牌匾 瞋目 凄惋 天伦之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 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②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③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 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故事。
④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 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A、竟然 至多 营利 制订 B、居然 至多 营利 制定
C、居然 至少 盈利 制订 D、竟然 至少 盈利 制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受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的影响,沪深两市股指连续下跌,股民对此忧心忡忡。
B、曾有厂家信誓旦旦,多长时间不会降价。结果,日子未到就陡降了,厂家应当一言九鼎,消费者要的是诚信。
C、这位艺人可谓心细手巧,技艺高超,只要说出你的想法,他就可信手拈来,几分钟就剪出你想要的剪纸作品。
D、近年来,湖南卫视的收视率直线攀升,如“天天向上”等娱乐节目办得绘声绘色,确实深受观众的喜爱。
5、与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6、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记念刘和珍君》以作者的悲愤感情为线索,边叙边议,是一篇记叙、抒情和议论结合得很完美的文章。
B、《小狗包弟》一文思路清晰,行文自然;以身边琐事入文,抒发了真挚的情感,在构思上做到了以小见大。
C、《包身工》一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原型来揭露丑恶现实的一篇小说。
D、《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篇幅虽然非常简短,但文意深刻、高远,格调高雅,气势雄浑。
7、下列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传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书共十三卷,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B、《战国策》,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等名称,由汉代刘向撰写。它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权论辨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鲁迅先生赞之很高。
D、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其中《纪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扶贫工作组的同志经常下到农村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
B、一位老工人向国家文物部门捐献了一枚祖传的硕大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C、他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D、善不善于选择最恰当的完整可靠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关系。
9、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②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③ 敢以烦执事 ④ 欲呼张良与俱去
⑤ 得复见将军于此 ⑥ 何厌之有
⑦ 因击沛公于坐 ⑧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此乃天子气也。
⑨ 沛公安在 ⑩ 若属皆且为之虏。
A、①⑧/②⑤⑥⑨/③④⑦/⑩ B、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C、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D、①⑧/②⑤⑦/③④/⑥⑨/⑩
10、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使使以闻大王 ⑩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⑦⑨/②⑤⑩ /③⑧ /④⑥ B、①⑦/ ②⑤ /③⑧⑨ /④⑥/⑩
C、①⑦ /②⑤ /③⑧ /④⑥/⑨⑩ D、①⑦⑨ / ②⑤/ ③⑧/④⑥/ ⑩
11、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约为婚姻
C、财物无所取 D、终已不顾
12、湖南某市仿古建筑步行街。街道建成后,举行楹联征集大赛。其中一幅获奖的上联是“画栋雕梁,溢彩流光,十里长街添胜景”,请选出它的下联是()
A、灿烂文明,人杰地灵,千年古道辉史策。
B、行商坐贾,怀仁守信,千年古道拂新风。
C、楼台簇锦,市肆争荣,一派堂皇新气象。
D、市繁井华,珠玉溢彩,千秋大业创伟绩。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
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于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船;使船靠岸。
1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跟随。
C、此天下亡我,非战之罪也。罪:过错。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A、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乃不知有汉
C、以故汉追及之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项王瞋目而叱之 夜缒而出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C、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阅读现代诗,完成17—18题。
镜 子
艾 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17、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物的哲理小诗,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晰的理性思辨力,因为这里 面熔入了诗人艾青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B、诗人以简短的诗节构筑全篇,其中前六句从正面描述镜子的特征,后面八句则写 镜子的遭遇。
C、在诗人的目光里,镜子是很一般的物象,因此对镜子本身无需多费笔墨。
D、有人从镜子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恨不得把它打碎”。
18、下列解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
B、诗中的镜子意象已不是一个具象物了,而是人类普遍认知的一个抽象物。
C、诗人透过意象表层的“一个平面”,看到了其“深不可测”的本质,并且将意象提升到人类认知的普遍高度,使理性获得了超越。事实上,每个人都能从“镜子”身上照见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到自己的灵魂。
D、《镜子》一诗凝结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可谓匠心独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300万年前的上新世,全球气温比现在高出2-3度。那时的北半球不存在大陆冰川,北极地区生长着树木,海平面比现在高出25米。若未来亦是如此,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消失将是不可避免的,届时全世界将失去10%的光合作用产物;原先大量贮藏在土壤和半腐烂植物中的碳,当土壤变暖时,细菌的作用加速了碳的分解,使更多的碳进入大气,碳的反向循环将致使全球气温再升高1.5度。而变暖的海洋将引发特强的飓风,引发海水倒灌,毒素将侵入地下水,致使粮食生产严重下降,更多的老年人将因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非洲、中美洲的情况将更糟,粮食供应将发生困难。美国同样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山冰雪消失,西部城市和农场将出现水荒,一丁点火星就可以引发森林和草场的大火,直至全部毁灭。同时,印度次大陆将面临尘土侵袭,土地干旱,人们要么就地挨饿,要么四处漂泊,为饮食而争斗;由于海平面的不断抬升,北冰洋将至少失去80%的冰,海水涌进纽约,像1953年曾发生在英格兰东部的惨境将变得司空见惯,北海将使荷兰变得支离破碎,饥民流将无法控制。
19、下列各项中,可用来说明“碳的反向循环”的一项是()
A、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B、生物体内的碳都来源于大气中或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
C、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把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20、对地球变暖时面临的危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极地区形成大面积森林。
B、海洋引发特强飓风,海水倒灌。
C、更多的老年人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D、更多的人面临饥饿的危险。
21、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高山冰雪消融后,不少国家将出现水荒。
B、森林会沦为引火的干柴,直至全部烧毁。
C、有些地区的人们因全球变暖而纷纷迁移。
D、海平面抬升后,有的国家会变得支离破碎。
二、翻译下列句子。(9分)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分)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分)
(3)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3分)
三、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2、又前而为歌曰:“,!”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4、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5、,发尽上指冠。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生命是一场美好的相遇。
钟子期遇见了俞伯牙,便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牛郎遇见了织女,留下的是一场魂牵梦萦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感谢生命的因缘让我们有了这奇妙的相遇,请你以“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
2012年下学期中考语文(必修一)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A(B辟 pì;C 菲fěi;D创chuāng)
2、B(A气概 直截了当;C 噩耗 殒身不恤;D凄婉)
3、B(①“居然”和“竟然”都是副词,都表示出乎意料,“居然”的语气较重,“竟然”的语气较轻一些。②“至多”表示最大的限度;“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③“盈利”指获得利益;“营利”指谋求利益。④制定:创制拟定的工作完成,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制订:创制拟订。)
5、B(A无主次之分;C否定不当;D弄反了主次关系。)
6、C(《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
7、B(汉代刘向整理编辑)
8、D(A“足迹”与“踏遍”不搭配;B主语残缺,在“具有”前加“这枚珍珠”;C“他们”不能被“清晰的思路”感染,不合逻辑。)
9、D(①⑧是判断句;②⑤⑦是倒装句,状语后置;③④是省略句;⑥⑨是宾语前置句;⑩是被动句。)
10、B①⑦名词活用为动词;②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③⑧⑨ 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⑥名词活用为状语;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1、C12、B(动宾式联合词组相对即可)
13、A(壁:安营驻扎)
14、B15、D18、D(《镜子》可谓匠心独具,但没有“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
19、C 20、A
21、B
二、翻译下列句子。(9分)
1、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不”、“若属”、被动句式各1分)
2、削减秦国(的土地)来使晋国获利,希望你考虑这件事。(“利”使动、“唯”“图”各1分)
3、如今听说(秦王)为了获取将军的头颅,愿意用一千斤黄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奖赏,你打算怎么办?(“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各1分,“奈何”1分)
三、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粪土当年万户侯
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5、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目
第四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教师反思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高一语文 韩淑萍
一、试卷分析
这次的语文试卷,立足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从总体上来看难简程度适中,从试卷上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和教材联系非常紧密。既考了第一册课内的东西,又有由此而生发的能力测试。考察的知识点很全面,课内课外兼顾,而且难简程度适中。
二、成绩分析
两个班语文成绩优秀率是35%,平均分是122.1和123分。我认真分析了学生的试卷,觉得得失如下:
得:本次考试中学生的基础题得分情况比较乐观,该得的分数基本都得到了说明基础掌握掌握的比较牢固。
失:8,10,17等题得分率低了写,暴露了学生在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写作三方面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古诗文阅读方面。说明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典型问题
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够理想,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转变,还停留在初中阶段死记硬背的层面上。而高中更注重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更多的需要去理解,去进行信息筛选,知识整合,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2、规范答题意识还是不强。以前没有建立起规范答题的意识,现在仅仅通过几次的阅读训练还是远远不够,需要不断地强化。
3、书写不理想。之前学生对书写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书写和随意。总之,对语文的重视不够,读书太少,不会答题。
四、改进方向
1、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创设条件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
2、增强规范答题意识,规范答题多练习,在练习中更多的是进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答题。
3、加强书写规范化训练,提高书写水平
4、老师就要提高讲课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对学生也要多鼓励,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不是没什么可学的。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从而喜欢和重视语文。
5、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以便有的放矢。
第五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总结400字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总结400字
期中考试终于结束。和这些学生也共同学习相处了三个来月了。从初中知识结构到高中的过渡,部分孩子再渐渐适应。这次期中考试立足于课本。以课本的基础知识为主,强调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是为了要学生们认识到课本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认为语文课听与不听,不重要。所以这次的期中考试,所有的题来源都是课文。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学生要一步一个脚印,要基础牢固。
这次考试全班48个同学参加。90分以上16人,80分以上19人,70分以上8人,60分以上3人,50分以上一人。分是段愿同学104分。过100分的有5个同学。
在所有的题型中,做的的是默写题。选择题中分是21分(程晓、廖海星),全班得分较差的是现代文阅读。全班存在的一个基本情况就是,不认真看题。不看清楚问题就随意作答。所以很多同学都很可惜的丢分在不细心上。其次就是作文。作文不能拿捏准题意,文章偏题的比较严重。
以上是我们班的期中考试的基本情况。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这学期剩下的学习时间里,我会着重放在学生的这几点上。希望剩下的时间里,学生们能学有所得,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