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应式电能表电能计量误差的分析
感应式电能表电能计量误差的分析
摘要:电能计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实现,然而随着电网用电波动的加剧,峰谷差愈来愈大,计量系统在大幅度的工况变化中工作,使其计量误差增大,己成为电能计量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感应式电能表的计量误差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感应式电能误差电能计量表的工作原理
电能计量通常包括单相电路、三相三线电路和三相四线电路有功无功的计量。计量装置主要部件是电能表,为了扩大量程需要,计量装置需加配部件,通常由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以及连接互感器及电能表之间的二次回路构成。如果对象是低压小电流的电能计量则可通过一只电能表及电压电流回路构成计量装置来实现计量,而对于计量对象为高压大电流时则可采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二次回路构成计量装置来实现。
众所周知,电能是功率对时间的积分,公式为:,其中,电能和功率的意义是不同的,但其数学表达式仅仅表现在时间参数上,电力领域研究电能计量时主要是以电功率的测量为主,通过电表来完成电功率与电能之间的数量转换,在表达电能时可以以电功率来表示。两部制电价在我国广为推行,主要以有功电量作为电费的收缴依据,无功电能的计量主要作用在于对用户功率因数的考核上,一般电能计量分析均以有功计量为主。
电能计量装置通常包括五部分:PT、CT、二次回路、电能表以及电能计量柜,电能计量的准确与否,与前四个部分的关系最为密切。实践表明,只有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是衡量电能计量装置准确与否的唯一指标,而对于任何一个部分的误差,如电能表的误差,都不能代表整套计量装置的计量误差。从理论上讲,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 由三个部分组成,即
电能表的相对误差、互感器的合成误差,PT二次压降引起的误差,它们之间有这样的表达式: = + +。感应式电能表的误差分析
2.1 基本误差
电能表的基本误差会随着负载电流和负载功率因数变化而产生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关系曲线,这个曲线即误差的特性曲线。对于任何一个合格的电能表而言,它的基本误差经出厂检验或检定机构调校后均会满足规程规定的要求,从而保证电能表误差特性的合理与稳定。
假定在任何负载条件下,转盘只受到与负载功率成正比的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作用,可以得出转盘读数和负载电能成正比,这是电能表的工作原理,但是,现实情况却复杂的多,除了这两个主要力矩外,还有抑制力矩、寄生力矩、摩擦力矩、电流铁芯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及补偿力矩、另外还有转盘位移的影响,都会使电能表即使在电压、频率和温度等因素都达到规定值的情况下,转盘转速也不会和负载功率始终保持成线性的正比变化的关系,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了电能表的基本误差。
通常为了保证感应式电能表的基本误差达到要求,误差调整装置会被安装在感应式电能表内部,通过对这些装置的调整,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可基本控制在规定的正常范围内。这些装置:其一为满载调整装置,改变制动力矩的方式是通过调整制动磁铁,使得电能表的负载特性曲线上下平移。其二为相角调整装置,通过调节电流工作磁通与电压工作磁通间相位角的方式,使得相位角满足相位变化关系式,从而使电能表转速与功率成正比。其三为轻载调整装置,它是为了改善轻负载范围的负载特性曲线而设置的调整装置。其四为平衡调整装置,它可使三线电能表中各计量单元误差特性曲线基本一致,可改善电能表在不对称负载时的误差特性。
2.2 附加误差
确定电能表基本误差时,改变的往往只是负荷电流和功率因数,而其他条件只允许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变化,并且这个范围在电能表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即确定电能表基本误差的外部条件。事实上,电能表在实际使用中所处的外部条件通常会与技术条件规定不同。譬如,市电交流电频率经常会偏离额定频率,电能表安装场所的环境温度和电网电压都可能会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幅度和范围会非常大,这些外部条件的改变会产生电能表的误差改变,那么这个改变的量就叫做电能表的附加误差。
1、电压、频率、温度变化对基本误差的影响。
若电能表电压线圈所加载的电压与额定电压不同,那么电压工作磁通和有关力矩随电压变化的比例也会不同,会使电能的读数出现电压的附加误差。若市电交流电的频率与额定频率之间有偏差,各磁通及其相位角都会产生变化,使电能表示数显示与cos 有关的频率附加误差。若环境温度产生变化后,制动磁通和电流、电压工作磁通及其损耗角都要改变,引起与cos 有关的温度附加误差。
2、波形畸变对基本误差的影响。
当前,非线性负载广泛存在于电网中,当某电网中有非线性负载时,畸变现象就会出现在负载电流的波形中。非正弦的负载电流会在输配电线路上引起非正弦的阻抗压降,那么即使电源电压为正弦波,负载端的电压也会是非正弦的。如此,加在电能表上的电压和电流都是畸变的波形。另外,在调试和检定电能表的时候,调试装置输出的电压、电流波形为理想的正弦波的情形往往也是很难保证的。
3、三相电压不对称对基本误差的影响
三相电压的不对称也是三相电能表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由于各驱动元件不平衡,即在相同的电压、相同电流和功率的情况下,各元件产生的驱动力矩和电流、电压抑制力矩
不相等,当一相电压升高而另一相电压同样降低时,作用在转动元件上的总力矩发生了变化。其次,即使各驱动元件平衡,但由于磁通FU与电压U并非线性关系,处在电压升高和降低的元件,其驱动力矩变化的绝对值也各不相同。另外,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补偿力矩和电压抑制力矩随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变化的关系也会引起附加误差。
4、负载不平衡和负载波动对基本误差的影响
三相负载不平衡会引起三相电能表误差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各元件驱动力矩的不平衡,补偿力矩的影响,电流和抑制力矩的影响以及各驱动元件的相互影响等。对剧烈和频繁波动的负载,诸如电气机车、轧钢机械和电焊机等的负载计量,若负载增加时,电能表加速,制动力矩和电流、电压抑制力矩阻碍转盘加速,电能表少记电能;负载降低时,电能表减速,制动力矩和电流、电压抑制力矩阻碍转盘减速,电能表多记电能。由于转速下降所需的时间较长,电能表在负载降低时多记的电能会比电能表在负载增加时少记的电能要多一些,引起了正的附加误差。由此可知,转动元件的惯性矩、稳定转速和电流抑制力矩越小,波动负载引起的附加误差就越小;负载波动周期越短或负载电流越小,那么这个附加误差就越大。
5、电表位置倾斜对基本误差的影响。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电能表也可能偏离垂直位置,从而产生倾斜误差,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转动元件和上、下轴承的联接不精密,特别是下轴承的联接够精密,使得转动元件在轴承中发生了位移,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以及转速都随之发生了改变。另外,电能表标准规定的容许倾斜误差只是属于负载电流大于50%标定电流的情况,这时驱动力矩较大,倾斜引起摩擦力矩的变化可以忽略。倾斜误差在本质上和转盘位移引起的误差很相似,倾斜角越大,侧压力和倾斜误差就越大。因此,合理地选择驱动元件和制动磁铁对转盘中心的相对位置,减小转动元件在轴承中产生的位移,是可以减小倾斜误差的。
第二篇: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
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
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
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
段多寿
段多寿: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油气储运,1999,18(11)45~46。
摘 要 在石油及其液体产品的贸易计量交接过程中,造成油品计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油罐容积标定的误差、石油计量器具误差、计量操作误差以及使用石油计量换算表不当造成的误差。在分析各种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计量误差的办法。
主题词 计量
误差
原因
分析
Duan Duoshou:Analysis on the Accuracy Error in Product Metering,OGST,1999,18(11)45~46.
In metering petroleum and its liquid products,the metering errors produced mainly are as follows:volume calibration of tank,measuring instruments,human mistake and improper use of the petroleum conversion table.Based o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the error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to cut back the metering errors.
Subject Headings:metering,error,reason,analysis
在国内液体货物的贸易计量中,普遍将油罐和油轮当作计量器具。然而在使用这些容器交接油品时,计量误差不但不能避免,甚至会给经营双方带来一定的经济亏损。
一、油罐容积标定误差
按JJG168—87《立式金属罐容量》试行检定规程规定,容量为100~700m的油罐,检定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0.2%;容量为700m以上的油罐,检定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0.1%,置信度为95%。然而这一误差还不包括因底板负重凹陷造成的底量误差。据文献[1]介绍,这一未经计量的误差数接近于可用容量的0.3%。此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油品计量的准确性。
3卧式金属罐和铁路油罐车在依据JJG266-81《卧式金属罐容积》检定规程和JJG140-76《铁路罐车容积》检定规程所标定的容积,与实际容积之间的误差不超过±0.5%。
二、计量器具误差
在油品计量过程中,计量器具合格与否,与其是否经过周期检定并给出正确的修正值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计量器具自身的误差因素有以下几点。
1、量油尺
JJG398-85《测深钢卷尺检定规程》规定,检定量油尺时所加于尺带的拉力为10N,但在实际标定时,不排除加力不足或超重的可能性。这就是说,在其标定时就已产生了误差。另一普遍现象是一把量油尺频繁使用,虽然该尺尚在检定有效期内,但因尺带严重扭曲,使计量所得的油高值往往大于实际值,这对收油方来说,必然会造成亏损。
2、密度计
GB1884-80《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计测定法》规定,连续测定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即SY-Ⅰ型石油密度计允许差数为±0.0005g/cm;SY-Ⅱ型石油密度计允许差数为±0.001g/cm。这两个修正值对贸易交接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对密度计的标定与否,将直接影响计量精确度。
3、温度计
测量石油液体的温度计应该是专用的,其最小分度值为0.2℃。如果在检定时不给出修正值或给出错误的修正值,实际使用时就会造成石油温度测得值的误差。
三、计量操作误差
在油品计量的整个环节中,只要有一处发生误操作或计算错误,就会造成油品计量结果误差。
1、油高测量
油高是直接反映罐内储液容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如果储液高度计量不准,得到的油品数量就会产生人为的误差。在油品高度计量时,油罐内径越大,油品数量误差就越大。因此,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不同油品的特点,排除计量时可能出现的虚假性,对从装油结束到开始计量油高还有一个稳油的过程要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润滑油,装油结束后往往在油表面覆盖有一层泡沫,因此在存有大量空气泡沫的情况下计量油罐内的油高,势必有虚假性存在。试验结果表明[1,2]
3,润滑油泡沫影响铁路油罐装油数量的误差在±0.1%左右。
2、密度计量
油品密度是计算油品数量的第二个重要参数。严格说来,密度计量必须在室内油品静止状态下进行测定。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经过输转装油作业后又马上测定密度的单位,稳油等待时间往往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油中所含泡沫未消除的情况下进行密度测量,其测定结果明显小于真实密度。
3、温度计量
油温是计算油品数量的第三个重要参数。在计算油品的标准体积时,需要测量油品的实际温度。而在计算油品的标准密度时,则需要测量油品的视温度。结果表明,实际温度测定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油品数量的准确性。
4、修正值
计量器具在制造过程中,因各种客观原因使所标刻度线达不到精度要求。所以必须用实测方法予以修正。只有正确使用修正值,才能消除计量器具自身的误差。必须对修正值予以重视,以降低油品计量的误差。
四、石油计量换算表的误差
在GB1885-83《石油计量换算表》中,包括视密度换算为标准密度、任意温度的体积换算为标准体积以及计算油品在空气中的质量三个部分,其中任一部分换算时出现错误,都会影响油品数量的准确性。
1、视密度换算
实际计算不宜过细过繁,只要在计算时将新求插值点靠近上限或下限,按线性内插法计算即可。虽然结果仍有误差,但最大不会超过GB1885-83标准石油密度的准确度±0.0005g/cm。
2、标准体积换算
国家标准给出两种计算方法,即用石油体积系数(R值)计算和用石油体积温度系数(f值)计算,两者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只是计算结果在进位和小数修约上稍有差别。
3、油品质量计算
GB1885-83标准给出了两个计算公式,即
m=ρ
.203
V20 F
.m=(ρ20-0.0011)×V20 式中
m——石油在空气中的质量,g;
ρ20——石油20℃时的密度,g/cm;
V20——石油20℃时的体积,L;
F——真空中质量换算到空气中质量的换算系数。
除此之外,中国石油化工销售公司还有一种速算法,即m=V×石油单位体积质量。三种计算结果误差不大,完全可以适用于目前的石油贸易交接数量的计算。
总之,造成油品计量误差的原因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对产生的误差进行认真分析,不断克服人为误差,提高计量精确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销售西北公司
*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团结新村138号;电话:(0931)9883911。参考文献
1,段多寿 张德宗:对装车润滑油计量数据的计量分析,油气储运,1986,5(4)。2,段多寿:也谈铁路罐车的计量问题,油气储运,1996,15(12)。
编辑:孟凡强
收稿日期:1999-02-11
第三篇: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
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来源: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石油及其液体产品在贸易计量交接过程中,造成油品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并在分析各种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计量误差的办法。
关键词:计量 误差 原因 分析
目前在国内石油产品的贸易计量中,油罐通常是主要的计量器具。但在计量交接过程中,计量误差不可避免,并因此给贸易双方带来一定的经济影响。
造成油品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分析 1 油罐容积标定误差
根据JJG168—87《立式金属罐容量》试行检定规程规定,容量为100~700m3的油罐,检定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0.2%;容量为700m3以上的油罐,检定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0.1%,置信度为95%。卧式金属罐和铁路油罐车在依据JJG266-81《卧式金属罐容积》检定规程和JJG140-76《铁路罐车容积》检定规程所标定的容积,与实际容积之间的误差不超过±0.5%。这说明在进行油罐容积标定时就已经存在了误差。
此外,由于油罐罐底按照设计均有一个斜度约0.15%,由于施工质量、地质、实际储油量等因素的影响,在负重后油罐底板会产生可恢复的弹性变形(这尚不包括因施工及材质因素引起的不可恢复变形),这一弹性变形对计量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有关文献介绍,这一未经计算的底量误差接近于可用容量的0.3%。这严重影响着油品计量的准确性。2 计量器具误差
在石油及其液态产品贸易计量交接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计量器具有测深量油尺、密度计、和温度计;另外还有自动计量装置,如流量计等,这些计量器具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给出正确的修正值,否则会严重影响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并因此引起计量纠纷。2.1 量油尺
量油尺在进行检定过程中,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加于尺带的实际拉力与规定值(10N)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标定时就已产生了误差;另外,贸易交接用量油尺的检定周期为半年,由于量油尺本身由薄钢带制成,频繁使用,即使在检定周期内,尺带也会产生打卷或变形,从而使测量油高值往往大于实际值,这对收油方来说,必然会造成亏损。2.2 密度计
GB1884-80《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计测定法》规定,连续测定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即SY-Ⅰ型石油密度计允许差数为±0.0005g/cm3;SY-Ⅱ型石油密度计允许差数为±0.001g/cm3。目前我公司使用的密度计型号为SY-05型,该密度计弯月面的修正值为0.0007g/cm3,这一数值对贸易交接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2.3 温度计
测量石油液体使用的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为0.2℃。如果检定时不给出修正值或给出错误的修正值,使用时就会造成测量温度的误差。2.4 流量计
由于设计、工艺等因素的影响,流量计本身就存在一定误差,另外,流量计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流体性质(粘度、比热等)和流体状态(温度、压力、流量等)的影响时,其流量特性也会发生变化,因而也会影响该流量计的计量精度。这就需要定期对流量计进行校验。
流量计的检定方法通常有四种,即用标准体积管检定流量计、用小体积管检定流量计、用标准罐检定流量计、用标准流量计检定工作流量计。无论使用哪种检定方法,都会因为检定系统本身的误差而使检定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一差值对计量结果的影响也不应忽视。3 计量操作误差
在油品计量的整个环节中,大部分需要人工操作(流量计量除外),只要有一处发生误操作或计算错误,就会造成油品计量结果误差。3.1 油高测量
油高是直接反映罐内储液容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如果计量不准,就会产生人为误差。在油品高度计量时,油罐内径越大,产生的误差就越大。正确的测量应该在达到一定的稳油时间后进行:即进油终止,液面已趋向稳定或泡沫消失时进行。液面的稳定时间,罐车、卧式油罐:轻质油不少于15分钟,重质油不少于30分钟;立式油罐:轻质油不少于30分钟,重质油不少于3小时。未达到稳油时间即进行测量操作,其测量值于真实值之间势必会存在一定误差。通过对润滑油泡沫影响铁路油罐装油数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误差在±0.1%左右。因此,这就要求计量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排除计量时可能出现的虚假性。此外,油罐检尺一般在检尺孔的检尺管内下尺,检尺管的位置一般设在靠近关闭附近500-1000mm,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使管内油品温度偏低,密度增大,形成检尺管内液面低于罐内液面的现象,从而使实际测得的容积数小于罐内油品的真实容积,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油高通常要连续测量两次,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1mm,如果大于1mm要重复进行,直到两次测量结果相差不大于1mm为止,取第一次测量结果作为油高。3.2 密度计量
油品密度是计算油品数量的第二个重要参数。严格说来,密度计量必须在室内、油品静止状态下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做不到,受稳油时间以及室外温度(在冬季尤为明显)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测定结果与真实密度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另外,由于油品长时间静止有分层现象,而化验密度用的样品通常是上、中、下分层采取后混合而成,这本身就是一个近似值,与真实值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误差。3.3 温度计量
油温是计算油品数量的第三个重要参数。在计算油品的标准体积时,需测量油品的实际温度;在计算油品的标准密度时,需测量油品的视温度,因此实际温度测定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油品数量的准确性。在测量过程中,受测温位置、测温时间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会存在一定误差。3.4 修正值 计量器具在制造过程中,因各种客观原因使所标刻度线达不到精度要求。所以必须用实测方法予以修正。只有正确使用修正值,才能消除计量器具自身的误差。必须对修正值予以重视,以降低油品计量的误差。石油计量换算表的误差
在GB1885-83《石油计量换算表》中,包括视密度换算为标准密度、任意温度的体积换算为标准体积以及计算油品在空气中的质量三个部分,其中任一部分换算时出现错误,都会影响油品数量的准确性。4.1 视密度换算
标准密度是由视密度和观温度通过GB1885-83石油计量换算表换算得到,计算时按线性内插法计算即可。此种计算结果仍有误差,但最大不会超过标准石油密度的准确度±0.0005g/cm3。4.2 标准体积换算
国家标准给出两种计算方法,即用石油体积系数(R值)计算和用石油体积温度系数(f值)计算,两者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只是计算结果在进位和小数修约上稍有差别。4.3 油品质量计算
GB1885-83标准给出了两个计算公式,即
m=ρ20.V20.F m=(ρ20-0.0011)×V20
式中m——石油在空气中的质量,g;ρ20——石油20℃时的密度,g/cm3;V20——石油20℃时的体积,L;F——真空中质量换算到空气中质量的换算系数。
总之,造成油品计量误差的原因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对产生的误差进行认真分析,不断克服人为误差,提高计量精确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西北销售广西分公司 李永强
第四篇:基于线损分析的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精)
基于线损分析的电能计量装置误差
线损分析,是电力企业为降低供电过程中电能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当前,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努力降低线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向用户提供更多的电力,对促进工农业生产,节约动力资源,降低供电成本,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线损主要包括可变损耗、固定损耗和其他损耗。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对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的研究比较多,本课题主要研究属于其他损耗的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对线损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从线损率概念入手,介绍线损分析的原理方法以及相关的线损专业知识,通过查找设备技术参数计算理论线损,利用电量报表计算统计线损,然后将两者进行比较,找出线损异常的线路,对电能计量回路的二次负载、二次压降、电压切换装置、互感器容量及准确度、电缆长度及截面积、电能表的准确度分别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研究。利用测试电能表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互感器二次负载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研究发现二次压降和二次负载是影响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最主要原因。研究发现隔离刀闸辅助接点、端子柜内二次空气开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压降,这在日常工作中极易被忽视。结合油田热电厂110kV系统升级改造对影响线损的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采用计量专用的电压互感器绕组和电流互感器绕组,使用高精度电子表替代高能耗感应表,有效地降低了二次压降和二次负载,从而减少了电能损耗,有效地降低了线损,最终让企业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最后,通过张铁匠变电所和油田热电厂两个实例,利用理论线损计算和电量平衡等方法,结合先进测试技术,在实际研究中归纳总结出影响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诸多原因,并对其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同主题文章 [1].丁鸿志.农村0.4kV分户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 [J].农村电工.2005.(03)
[2].强建华,李政育.35KV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 [J].河南科技.1999.(09)
[3].陈伟红.电能计量装置误差范围的选择与调整' [J].能源工程.1999.(01)
[4].尚育红.加强农村电网低压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 [J].大众用电.2006.(01)
[5].张广科.电能计量装置智能定位转换系统简介' [J].供用电.2001.(06)
[6].天津电能计量管理系统通过验收' [J].电力设备.2005.(09)
[7].胡万明.如何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巡视检查' [J].农村电工.2006.(06)
[8].丁辉.电能计量装置的误接线分析' [J].水电站机电技术.2001.(04)
[9].舒华.如何正确选择电能计量装置及安装检查' [J].中国计量.2007.(07)
[10].苏崇文,江迪.运行中电能计量装置的质量监测' [J].大众用电.2001.(03)
【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 电气工程;线损;电能计量;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作者相关信息搜索】: 天津大学;电气工程;王守相;王秀琦;
第五篇:《电能计量》总结
绪论
1.电能计量装置定义:把电能表、与电能表配合使用的互感器以及互感器到电能表之间的二次回路连接线
2.电能计量装置的作用:①测量发电机发电量、厂用电量、供电量②工农业用电部门用来加强经营管理,考核单位用电量③作为电器仪表
第一章
1.电能表的分类:①按电源性质:交流、直流②按结构原理:感应式、电子式③按准确等级:普通安装式、携带式精密级④按用处:工业、民用、特殊用处
2.电能表的结构:测量机构(驱动、转动、制动元件、轴承和计度器)、辅助机构(底座、表盖、基架、端钮盒、铭牌
3.基本电流用Ib表示、额定最大电流用Imax、额定电压用 Ue
4.点能报的质量是以准度等级、过负载能力和一次使用寿命等几项指标为主要标志。
5.电磁力表达式: f=CΦiΦ=磁场的磁通量 i=载流导体中电流 C=比例系数
6.电流表的驱动力矩:MQ=K`ΦIΦUsinψ13页
7.驱动力矩和负载功率关系:①两个交变的磁通彼此在时间上有不同相位,在空间上有不同的位置,才产生驱动力矩②转盘的转动方向是由时间上超前的磁通指向滞后的磁通
8.电能表常数:C=(3600×1000×ne)/KIKuPe
9.计度器容量计度器系数19页
10.例题【例1-1】某直接接入式单相电能表,其计度器字轮为5位,20页
第二章
1.绝对误差:被测电量的测得值与实际值之差。△W=W-W。
2.相对误差:23页
3.电能表误差原因可分为: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
4.基本误差: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相对误差。附加误差:由于外界条件变化引起的误差。
5.电能表的附加力矩:①抑制力矩②摩擦力矩③电流铁心曲线的非线性影响(25页 图2-1)④补偿力矩
6.感应式电能表的附加误差:定义:外界条件改变后,电能表的误差就会改变,其该变量叫作~。影响因素:①电压影响②温度影响③频率影响
7.减小电压变化对电能表误差的影响采取的措施:①增加永久磁铁的制动力矩②在电压非工作磁通路径中设置饱和段③减小轻负载补偿力矩。减小温度误差措施:①制动磁铁上加装补偿片②电压、电流工作磁通的路径上加装补偿片
8.电能表的负载特性曲线:28页
9.交流感应式电能表的误差调整装置:①满负载调整装置②相位角~③轻负载~④灵敏度和防潜动~31页图2-11改变电阻调整α1角示意图
第三章
1.机电式电能表组成:感应式测量机构、光电转换器和分频器、计数器及显示器
2.输入变换电路的作用:①将被测信号按一定比例转换成低电压、小电流输入到乘法器中②使乘法器和电网隔离,减小误差
3.互感器区分(TV、TA):若并联在电路中为TV,若串联在电路中为TA
4.电压/频率转换器:分频计数器:43页电子式电能表显示器:液晶、发光二级管、荧光管
第四章
1.互感器主要作用:⑴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100V),大电流变为小电流(5A)。⑵使测量二次回路与一次回路高电压和大电流实施电气隔离⑶采用互感器后可使仪表制造标准化⑷取零序电流、电压分量供反映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使用
2.电流互感器:按用途分类①测量电流、功率和电能用的测量的互感器②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用的保护控制用互感器;按匝数:单匝数、多匝数;按安装地点:户内式和户外;按绝缘:干式、浇注式、油侵式;按工作原理:电磁式、光电式、电子式
4.电流互感器额定容量工作原理电流互感器工作状态与普通变压器区别?61页
5.电流互感器误差:比差(比值误差)、角差(相位角误差)
6.互感器误差受工作条件影响:①一次电流影响②二次负载影响③电源频率影响
7.电流互感器三种人工调节误差方法:①匝数补偿法②二次绕组并联附加阻抗元件③附加磁场法
8.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 65页电流互感器的选择:66页
9.电流互感器达到安全准确测量注意事项:67页电压互感器的在:75页
10.电压互感器分类:67页电压互感器主要参数:68页电压互感器误差特性:72页接线方式:75页
11.为什么三项三绕组五柱式油侵电压互感器?79页
第五章
1.电流互感器的直观检验: 绝缘电阻测定方法: TA绝缘电阻测量量周期的规定: 测试绝缘电阻时注意事项: 87页
2.电流互感器的极性试验方法:直流法、交流法
3.TA误差测量 注意事项、操作步骤实际负载的测量91页
4.电压互感器检验:93页
第六章
1.交流有功电流表的接线方式: 96页
2.单相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96页
3.三相三线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99页
4.交流无功电能表 负载功率因数低,无功功率增加,则产生后果?100页
5.正弦型无功电能表的优缺点?103页
6.跨相90°型无功电能表?103页
7.60º型无功电能表的结构特点?105页
8.经互感器接入式电能表接线方式:①单相有功电能表接线②三线有功电能表接线③三相无功电能表~④三相有功电能表和无功电能表联合接线
9.例题【例6-2】109页
第七章
1.TA、TV错误接线分析?114页
2.有功电能表的错误接线分析?118页
3.例题【例7-1】【例8-1】113页
第八章
1.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种类:①二次降压误差②互感器的合成误差
2.电能表检定方法:①直观检查②工频耐压试验③潜动和启动④校核常数⑤基本误差测定
3.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方法:148页
第九章
1.抄表技术两大类:①本地抄表②远程自动抄表
1、电能的单位是什么?答: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kWh),俗称“度”。
2、“用了多少电”是用什么器具来测量的?答:记录用电客户使用电能量多少的度量衡器具称为电能计量装置。它包括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电能计量装置是供电企业和电力客户进行电能计量、结算的“秤杆子”。一般居民客户仅仅使用单相电表记录用电量。
3.电能表有哪些种类?答: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称为电能表,又叫电度表、千瓦小时表。电能表的种类可分为:
(1)按相别分: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等。
(2)按功能及用途分: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复费率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铜损表、铁损表等。
(3)按工作原理分:感应式、电子式、机电式等。
4.什么叫分时计费电能表?答:分时计费电能表也叫多费率表或复费率表,是近年来为适应峰谷分时电价的需要而提供的一种计量手段。它可按预定的尖峰、峰、谷、平时段的划分,分别计量尖峰、峰、谷、平时段的用电量,从而对不同时段的用电量采用不同的电价。使用复费率表可发挥电价的调节作用,鼓励用电客户调整用电负荷,移峰填谷,合理使用电力资源,充分挖掘发、供、用电设备的潜力。
5、客户电能表的校验周期是如何规定的?答:Ⅰ类客户电能表至少每三个月现场检验一次;Ⅱ类客户电能表至少每六个月现场检验一次;Ⅲ类客户电能表至少每十二个月现场检验一次;Ⅳ类客户电能表至少每十八个月现场检验一次。
6、用电客户使用何种电能表是如何确定的?答:使用何种电能表与供电方式、电价、和收费方式等有关。如单相供电的居民客户装设单相电能表;三相供电的客户装设三相电能表;实行最大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的客户,应装设具有计量最大需量功能的最大需量电能表;对须考核用电功率因数的客户,除了装设有功电能表,还要装设无功电能表;实行分时电价的客户,应装设具有分时计量功能的复费率电能表。
7、常用有功电能表有哪几个准确度等级?答:常用有功电能表有0.5、1.0、2.0三个准确度等级。0.5级电能表允许误差在±0.5%以内;1.0级电能表允许误差在±1%以内;2.0级电能表允许误差在±2%以内。
一般居民客户为Ⅴ类电能计量装置,使用的有功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级;而月平均用电量在100万kW•h及以上的大电力客户为Ⅰ类电能计量装置,使用的有功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级。
8、电能表计度器的整数位与小数位是怎样区别的?答:一般电能表计度器显示数的整数位与小数位的窗口或字盘应有不同颜色区分(一般整数位以黑色表示,小数位以红色表示),并且在它们之间应有区分的小数点。
9、什么叫电能表常数?答:电能表的转盘在每千瓦•小时(kWh)所需要转的圈数称为电能表的常数r/kWh或转/(千瓦•小时)。如电能表常数为1200r/kWh,表示电能表转盘每转1200转,电能表计量1kWh。
10、如何理解电能表的容量?答:电能表的容量是以最大额定电流表示,如:某型号的电能表主要额定参数是:220V,5(20)A,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为220伏,基本电流为5安,最大额定电流为20安。使用负荷如果超过电能表的最大额定电流,电能表可能会烧坏,甚至导致火灾。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办理增容。
11、居民可以申请安装多大容量的电能表?答:一般居民用的单相电能表有5(20)A、10(40)A、15(60)A这几种规格,可根据家用电器数量和用电容量的不同来选择安装,特殊要求用电容量超过50A的也可以安装三相电能表,如别墅住宅用表。
12、电能表增容应该注意些什么?答:电能表增容应注意室内线路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选择10(40)A电能表应使用导线截面大于等于6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导线,若达不到此标准则应更换。住房装修时要考虑日后家电的增加,导线截面要适当放大或预留若干回路。
13、为什么电能表要按周期进行轮换?答:电能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发生机械的磨损或电子元器件老化,往往会导致计量不准。为保证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按国家规程有关规定需要拆回电能表进行周期检定(也就是常说的表计轮换)。
14、如何知道电能表是否正常工作?答:如果您使用的是感应式电能表,从电能表正面观察表内铝制的转盘在您用电的时候应该是转动的,在您不用电的时候应不转动。如果您使用的是电子式电能表,请从电能表正面观察表内铭牌上的指示灯,在您用电的时候指示灯应一亮一灭闪烁,在您不用电的时候应常亮或常灭。(不用电是指在您确定家里所有电器已完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待机状态下)。
15、当您认为计费电能表可能不准时,怎么办﹖答:您若认为电能表计量不准确,您有权向供电企业提出校验申请。可到所属供电局营业厅办理申请校验电表手续,在您交付校验费后,供电企业电能计量中心的检定人员应在不拆开电能表铅封的情况下对电能表进行检定。如果计费电能表的检定结果合格,按有关规定客户应承担电能表检定费;如果计费电能表的检定结果不合格,除退还电能表检定费外,并按有关规定给客户追、退电量。
16、当您对供电企业的表计校验结果有异议时,怎么办?答:当您对供电企业的表计检定结果有异议时,可向供电企业上一级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复检,如对检定结果仍有异议,可向当地技术监督部门申请计量仲裁处理。但您在申请验表期间,其电费仍应按期交纳,待表计检定结果确认后,再行追、退电费。
17电能计费表计装设后,客户应承担怎样的责任?答:根据《供电营业规则》有关规定,电能计费表计装设后,客户应承担如下责任:(1)电能计费表计装设后,应妥为保护;(2)不应在表前堆放影响抄表或计量准确及安全的物品(如:易燃、易爆危险品及具有腐蚀性的物品等);(3)不得开启计量柜、箱及表计封印;(4)发生计费电能表丢失、损坏或过负荷烧坏等情况,应及时告知供电企业;如因供电企业责任或不可抗力致使计费电能表出现或发生故障的,供电企业应负责换表,不收费用;其他原因引起的,应负担赔偿费或修理费。损坏、遗失用电计量设备如何处理?答:用电计量设备损坏、遗失后,客户应立即向供电企业办理更换或复装等手续,事故需紧急处理时,也可与所在供电企业事故抢修部门联系要求紧急处理。客户不得自行处理,否则按违约用电处理。用电计量设备损坏遗失时,供电企业除按规定追收电量外,属于客户责任造成损坏或遗失的,由客户赔偿并负担其修理费,还要负责由于更换用电计量装置所需的工料费。若客户有意破坏和伪造丢失用电计量装置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窃电的规定处理。
19为什么不能私自更动电能表?答:运行中的电能表是供用电双方共用的法定计量器具,如果私自更动电能表将视为违约用电或窃电.另外,从安全角度来说,私自更动电能表可能发生触电等事故、带来人身伤害和损失。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应如何确定?答:①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②二次侧额定电流必须与电能表额定值对应。
③实际二次负荷必须在互感器额定负荷的25%~100%的范围内,互感器若接入二次负荷超过额定值时,则其准确度等级下降。、为什么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流比过大时,将严重影响电能表的准确计量?答:如果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过大,则当一次侧负荷电流较小时,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很小,小于电能表的启动电流,圆盘转不起来,使电能表出现很大的负误差。因此在选用电流互感器时,变比不宜过大,应尽量保证负荷电流达到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1/3以上,最好能经常达到额定电流的2/3左右。
22为什么低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可不接地?答:因为低压计量装置使用的导线、电能表及互感器的绝缘等级相同,可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也基本一致;另外二次绕组接地后,整套装置一次回路对地的绝缘水平将要下降,易使有绝缘弱点的电能表或互感器在高电压作用时(如受感应雷击)损坏。从减小遭受雷击损坏出发,也以不接地为佳。23 电能计量装置竣工验收的项目及内容应包括 ?包括: 技术资料、现场核查、验收试验、验收结果的处理。常见的窃电方式有哪些?答:①在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②绕越电能计量装置用电;
③伪造或开启电能计量装置封印用电;④故意损坏电能计量装置;⑤故意致使电能计量装置失准或失效;⑥采用其他方式窃电介绍几个相关的名词:(1)高压供电。供电电压在10(6)kV及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供电。
(2)低压供电。供电电压在400V及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供电。(3)高供高计。电能计量装置设置点的电压与供电电压一致且在10(6)kV及以上的计量方式。(4)高供低计。电能计量装置设置点的电压低于用户供电电压的计量方式。(5)低供低计。用户的供电电压和电能计量装置设置点均为3×380/220V或单相220V的低压计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