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素质教育经验总结1
用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不断探索素质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并着意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仅从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等三个方面谈谈我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选择可行教法,科学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与老师辛勤的教导和采取可行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法是分不开的。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让课课都有新鲜感,堂堂都有诱惑力。首先,不同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有时同一文体的不同课文也采用不同的教法。例如:《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散文。我在讲朱自清《春》时主要是采用“朗读体会法”。如:在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钻”字用得好。我先让学生省略“钻”朗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后全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比较二者的效果。学生认为有这个“钻”字好,我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思考:“钻”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让他们明白用了这个词,不仅把小草拟人化了,而且还透露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在教读《济南的冬天》时,我采用了“讨论归纳法”。如:课文最后一段中的“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其中“不忍得”用得好吗?我是先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举手发言,最后由我或学生尽量采用同学们的意见来归纳:这三个字将水人格化。水是那样的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其次,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其教法也不完全一样。如训练初一学生阅读文章时,我是先出好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带学生进行分析,而在教初二学生阅读文章时,我多数情况下是鼓励学生自己出题目,自己品析文章。到了初三,在分析文章时,我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做,我只是一个适时点拨的“引导者”。
二.落实语文知识,为提高语文素质打好基础。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能力的提高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上来说,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就要打下坚实的语文素质基础——学好语文知识。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落实各项语文知识,以便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打好基础。我是这样做的: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分点的方法进行。初一时,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意复习小学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并结合单元教学,介绍和讲解语文知识有哪些类别、哪些知识点;到初二时,有意识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找出相关的语文知识,并分类归纳,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熟悉和掌握各项语文知识;到了初三时,由我作示范,再让学生分类归纳,进行各项语文知识的梳理。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且还能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事实证明,准确掌握语文课中所涉及的各项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三.注重能力培养,体现语文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于此,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着重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并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让会说者更会说,并以说带动其他;让会写的越写越好,并促进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听话能力的训练。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在听话训练过程中,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训练:听准字音、听懂意义、听记结合、听测结合、听时能快速分析综合,听后能深入联想品评等。通过训练,有的学生不仅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而且还能听出其“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说话能力的训练。说的作用是很大的。如:它可以唤起听者的注意,促使听者去思考;可以流露说话者的主观感情、趣味;还可以闲话聊天、交流友情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是从说准字音、把握语调、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等方面,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讲演来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时还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从看图作文、课文复述、故事简介、口头作文等即兴发言,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阅读能力的训练。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训练。首先是预习性阅读(这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基本程序),如:标出自然段、阅读全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写作线索等。其次是思考性阅读(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阅读要求),如:阅读说明文时,考虑本文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本文说明语言上有何特点。其中有些问题,是在熟练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后才能解决的,如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等。写作能力的训练。写作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活动,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为使学生能进入“苦中有乐”的写作实践的最佳境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写作知识讲座。我每周拿出两节课(课内或课外)的时间,一节用于学生阅读书报,以扩大信息量;另一节用于我讲授写作知识。结合现行教材,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我从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文章结构、前后照应、点明中心、炼句修改等方面教给学生以写作方法,力争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写出一篇中心明确、过程清楚、语言流畅的文章。针对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我又紧扣课文,让他们自行总结出“初中生作文常用技巧”这一心得笔记。学生取之于书,用之于作文,深感受益非浅。通过讲座,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写作文的要领,一些为写不出作文而叫苦的学生也开始提起了笔。其次,作文强化训练。作文指导使学生掌握了作文技巧。接下来,就是作文强化实战练习。我经常采用“即景写作”、“记叙文接龙”、“自由命题作文”、“互命题作文”、“作文快速训练”、“精美文仿写”等不同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写作强化训练。力求寓规范化的训练于新颖、活泼的形式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带劲地写起来。总之,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能更有效地培养四有新人,也能使语文
教学更坚实地迈向新台阶。然而,语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以上只是我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方面所作的一点点尝试。
素质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用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项桥初级中学陈文辉
20010.07.02
第二篇:素质教育经验总结1
用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不断探索素质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并着意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仅从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等三个方面谈谈我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选择可行教法,科学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与老师辛勤的教导和采取可行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法是分不开的。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让课课都有新鲜感,堂堂都有诱惑力。首先,不同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有时同一文体的不同课文也采用不同的教法。例如:《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散文。我在讲朱自清《春》时主要是采用“朗读体会法”。如:在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钻”字用得好。我先让学生省略“钻”朗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后全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比较二者的效果。学生认为有这个“钻”字好,我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思考:“钻”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让他们明白用了这个词,不仅把小草拟人化了,而且还透露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在教读《济南的冬天》时,我采用了“讨论归纳法”。如:课文最后一段中的“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其中“不忍得”用得好吗?我是先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举手发言,最后由我或学生尽量采用同学们的意见来归纳:这三个字将水人格化。水是那样的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其次,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其教法也不完全一样。如训练初一学生阅读文章时,我是先出好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带学生进行分析,而在教初二学生阅读文章时,我多数情况下是鼓励学生自己出题目,自己品析文章。到了初三,在分析文章时,我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做,我只是一个适时点拨的“引导者”。
二.落实语文知识,为提高语文素质打好基础。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能力的提高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上来说,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就要打下坚实的语文素质基础——学好语文知识。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落实各项语文知识,以便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打好基础。我是这样做的: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分点的方法进行。初一时,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意复习小学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并结合单元教学,介绍和讲解语文知识有哪些类别、哪些知识点;到初二时,有意识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找出相关的语文知识,并分类归纳,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熟悉和掌握各项语文知识;到了初三时,由我作示范,再让学生分类归纳,进行各项语文知识的梳理。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且还能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事实证明,准确掌握语文课中所涉及的各项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三.注重能力培养,体现语文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于此,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着重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并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让会说者更会说,并以说带动其他;让会写的越写越好,并促进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听话能力的训练。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在听话训练过程中,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训练:听准字音、听懂意义、听记结合、听测结合、听时能快速分析综合,听后能深入联想品评等。通过训练,有的学生不仅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而且还能听出其“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说话能力的训练。说的作用是很大的。如:它可以唤起听者的注意,促使听者去思考;可以流露说话者的主观感情、趣味;还可以闲话聊天、交流友情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是从说准字音、把握语调、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等方面,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讲演来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时还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从看图作文、课文复述、故事简介、口头作文等即兴发言,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阅读能力的训练。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训练。首先是预习性阅读(这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基本程序),如:标出自然段、阅读全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写作线索等。其次是思考性阅读(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阅读要求),如:阅读说明文时,考虑本文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本文说明语言上有何特点。其中有些问题,是在熟练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后才能解决的,如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等。写作能力的训练。写作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活动,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为使学生能进入“苦中有乐”的写作实践的最佳境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写作知识讲座。我每周拿出两节课(课内或课外)的时间,一节用于学生阅读书报,以扩大信息量;另一节用于我讲授写作知识。结合现行教材,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我从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文章结构、前后照应、点明中心、炼句修改等方面教给学生以写作方法,力争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写出一篇中心明确、过程清楚、语言流畅的文章。针对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我又紧扣课文,让他们自行总结出“初中生作文常用技巧”这一心得笔记。学生取之于书,用之于作文,深感受益非浅。通过讲座,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写作文的要领,一些为写不出作文而叫苦的学生也开始提起了笔。其次,作文强化训练。作文指导使学生掌握了作文技巧。接下来,就是作文强化实战练习。我经常采用“即景写作”、“记叙文接龙”、“自由命题作文”、“互命题作文”、“作文快速训练”、“精美文仿写”等不同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写作强化训练。力求寓规范化的训练于新颖、活泼的形式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带劲地写起来。总之,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能更有效地培养四有新人,也能使语文教学更坚实地迈向新台阶。然而,语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以上只是我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方面所作的一点点尝试。
素质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用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项桥初级中学 陈文辉
20010.07.02
第三篇:素质教育经验总结
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许村学校
郑雪萍
随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明朗化。几年来,我在语文、数学以及班队工作中也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
一、说话能力的培养
指导学生口述见闻、发表意见,可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说话能力的关键。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出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文——《假如我是一名教师》来刺激学生的动情点,拨响他们的心灵情弦,学生见题生情,不吐不快。学完《将相和》一课后,让全班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的人物,以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题开展辩论赛,通过辩论,喜欢蔺相如的同学谈出他的聪明才干,而喜欢廉颇的同学则举出他战无不胜、功无不克的成功等。辩论各方据理力争,学生思维活跃,充分运用文中的语言进行辩论,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是为了不教。如何指导学生自学,提供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每章前的“导读“。它是一组课文重点的提示。其次利用课例的”预习“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师生互动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重点。再次,查阅工具书,养成圈、点、写的好习惯。上新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要求,思考题怎样运用符号、写体会,使每篇课文的知识点、重难点一目了然,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另外,鼓励学生看外书,并勤摘记。这样学生的自学那里、写作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学的的突破口,现代的孩子有独特的见解、有创意。发散思维是创新为核心,是要求学生在思维活动中灵敏迅速,随机应变,不受思维的束缚,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从而产生超常的联想,提出户独特的见解。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平时在教学中 “一题多解、“多题同解”来训练。
(一)通过“一题多解”可培养学生动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索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如:教学“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时,我就采用一题多解方法进行教学。
商店运来一些水果,运来苹果20筐,梨的筐数是苹果的3/4,同时还是橘子的3/5,运来橘子多少筐?
用程解:
第一步:把苹果的筐数看作“1”,苹果的筐数(20)×3/4梨的筐数。
第二步:把橘子的筐数看作单位“1”,橘子的筐数3/5=梨的筐数。设橘子x筐,列出方程 x=20×3/4 用算术方法解:
20÷4×3(求梨有多少筐)20÷4×5(求橘子多少筐)。此外,这道题还有多种解法,在此不一一列举。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分析数量关系,弄清把谁看作单位“1”,关系是什么,根据关系列方程或算术方法解。
(二)通过多题同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教学“工程应用题”时,我就用多题同解方法进行教学。
例:〈1〉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甲行完全程需8小时,乙行完全程需10小时。如果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
〈2〉甲、乙两个工人加工同一批零件,甲独做需8小时完成,乙独做需10小时完成。如果两人合做需几小时完成?
〈3〉一水池,独开甲管每小时可注入它的1/8,独开乙管每小时可注入它的1/10,两管齐开,几小时可注满?
以上三题,虽然表达形式不同、情形不同,但实际上是形异实同的题目都可以用1÷(1/8+1/10)来解答。
通过“一题多解、多题同解”的方法进行教学,既沟通了知识的相互联系克服了学生思维定势,又拓宽了解题题思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耐挫力的培养
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造成青少年耐挫能力较差,经不起挫折、怕吃苦。有些好学生心理健康很差。好学生长期被宠,他们在一片赞扬声中长大,以为自己是十全十美,心理承受能力特别脆弱,特别是成绩不再是尖子,心理九有挫折感、失落感,当出现这种情况,我即使于学生进行交谈、耐心教育,告诉他们在困难面前不要低头,困难入弹簧,你强它弱,教育他们意志要坚强,不要一点遇到挫折就承受不了,要勇气战胜困难。选班干部前开展“假如我落选”讨论会,教给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是学生能保持正常心理状态,坦然面对挫折与开会奶奶,另外,让学生回家帮佳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组织学生野炊、登山等活动,让学生在吃苦中锻炼自我,使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练。身为班主任,我始终做道自信乐观,面对挫折与困难轻松自如、充满勇气,待人处事不亢不卑、非常宽容,以知心朋友的身份面对学生,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做各有心人,在生活和学习中指导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从中锻炼学生的耐挫折的能力,是学生从容面对挫折,对人生充满理想和希望。
五、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小,审美能力不强,通过观察景物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去山涧田野欣赏大自然的风光,告诉他们春天——山清水秀,秋天——硕果累累,夏天——勃勃生机,冬天——银装素裹。这些都是美的。课内讲解老一辈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故事和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是美的。告诉他们一些自私自利、好吃懒做、只讲吃穿,不讲奉献的人是丑恶的。同学之间不要看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心灵内在美,只有心美人才会更美。美术课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创作美术作品,并把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如:办黑板报、授抄报等。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音乐课欣赏优美歌曲。歌曲中那些内容健康、表现真情、歌颂祖国等内容是美好的,而那些思想不健康、低级趣味的不是美好的。久而久之,同学们欣赏事物能力不断提高,真正懂得了美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这样素质教育工作就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第四篇:素质教育经验总结
素质教育经验总结
一、规范管理
(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以促进人格发展、认识发展和身体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各科教学一起抓,好、中、差生一起抓,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坚持开辟课内外两个课堂,实践“减负增效”,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其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民主办学,按制度办事。学校以《教育法》、《教师法》、《九年义务教育法》及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育行政法规和文件为依据,规范教育行为。
(二)健全制度,完善体系。
学校建立了校长负责下的德育、教学一体化的层级管理网络,明确各处室、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责。建立和健全各处室之间的例会和联系制度,构建以学校章程为主线的评价体系,形成了“两条线、三途径”的层级管理网络系统。“两条线”:一条线为“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其核心一环为教研组。各学科每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活动,通过传帮与相互交流引领教师提高课堂质量,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另一条线为“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班主任居于重要地位,并更多地从学习的目的、意义、方式、习惯、个体差异等方面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三途径”:一是学校领导与骨干老师组成“督导团”进行的随堂听课。二是多渠道了解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三是各处室之间的例会和联系制度。一是行政例会制,每周一第一节课进行一次行政例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汇报各块情况、安排后期工作、商讨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政治、业务学习例会制,每周一放学后为政治学习时间;三是教研组例会制,教研组长每周定时召集该组成员针对本组内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研讨本组的教研课题,月末教师集中学习制,针对一个月的工作,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及时通报、整改,突出实效。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为内容利用教职工会议,教研组会议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以“师德高,师风正,师纪严,师表端”作为师训,来鞭策全体教师。广大教职工能以师德规范为准则,无违法违纪行为。全体教师坚守岗位,以校为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教风。
其次,加强教师业务培养。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珍惜每一次培训的机会,组织部分教师去参加培训学习,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学科教学观摩课、听课,积极开展组织校本培训等等。第二,每学期初都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以学校为培训点的全员培训,以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主,以上课,听课、议课、观看教学录像、写心得体会等培训形式,提高了培训工作的水平。第三,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中,组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整合教师资源,通过撰写符合当地教育资源的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趋灵活多样。每节课教学后,全体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都能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办法,并在学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上交流研讨,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二、狠抓常规
教学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实施途径,如果离开或忽视教学这个主渠道,素质教育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因此,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把改革的触角延伸到教学领域,打一场教学内部的“攻坚战”。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整合教育资源,改革课堂教学,培养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一)、抓好一个网络建设,确立教改特色
学校领导深入教育科研第一线,积极参与和指导教改实验,校长及中层干部都承担和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形成由校长领导——教务处、教科室管理——教研组、课题组落实的教科研管理网络。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中,把创新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提出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过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并同时将其作为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初步形成主体性教学特色。
(二)、做到两个落实,完善制度。
一是校本教研活动落实。为了使教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制定了《教研活动制度》,每周一次教研例会,每次教研活动要做到“两有”(有活动计划,有研究课题或专题),“三学”(学先进教育理论,学先进教学方法,学各地先进经验),“四定”(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五研究”(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学法和教法,研究教材重点与难点,研究教学目标与分层作业设计,研究考试质量分析)从而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二是个人措施落实。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做好“三个一”工程,即:备好一节优秀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上好一节素质教育示范课,撰写一篇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论文,每学期进行一次展评。
(三)、采取三项措施,深化教学改革
一是研究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我们积极落实教育教学常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落实“三讲、三不讲”,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也学不会的不讲。探讨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性,突出方法、联系、思路的研究,构建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间设计上,坚持“三压一挤”的做法,即压缩讲课时间、压缩作业量、压试题难度,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抓好阅读、朗诵、作文,开展学习常规大比武活动。
二是严格教学管理。我们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程课时,规范“两课两操”,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建立了后进生教育帮扶制度,并设置了教育帮扶卡,将每个后进生承包给教师个人(此为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内容之一)。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到校时间和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按规定选用教材,订购教材、教辅用书、学具等,教师不得擅自为学生订购其它教学资料;节假日、双休日不组织学生集体上课、补课。
三是开展实践活动。广泛成立兴趣小组,有体育、绘画、英语、信息、手工等多项兴趣小组,星期二、四第七节课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课内外教育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文体活动,拓宽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通过活动激发了兴趣,培养了个性,发展了特长,在广大群众中得到好评。每年“六一”节,学校表彰品德优秀、学业优良的学生,实行德育“百人奖”,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弘扬爱国主义旋律;突出班队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打造书香校园,利用好图书,组织学生借阅,利用电脑建成校园铃声系统;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在纪念日、重大节日开展形势教育;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高尚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第五篇:体育课素质教育经验总结
体育课素质教育经验总结
通北镇第一小学
温兴家
体育课素质教育经验总结
一、小学体育教育的性质
《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总体规划》指出,学校艺术教学应该通过教师的体育教学工作和学校体育实践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和谐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体育教学大纲(试用)》指出: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可见,学校体育是一种国民素质教育,而非专业教育或者社会教育的性质,它具有义务性、基础性、全民性和全面性的基本属性。
学校体育是体育构成的一部分,而小学体育又是学校体育一个小系统,他具有打基础、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性质,这种教育的学习与普及活动则体现了义务性、基础性、全面性的基本属性。正是这种活动及其属性,快定了体育教育作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教育的目标,就是达到义务教育的要求,即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样就避免小学体育教学的性质与专业体育教育或群众体育教育的性质混淆起来。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只有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教学的性质,才能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全面发挥体育教育的效能。
二、小学体育教育必须走出误区,向素质教育转轨
几年来,部分学校为了升学率,视体育教育为“小三门”,体育课常被语、数教师侵占,还美其名曰:体育课无非不就是让学生玩,学生玩得还不够嘛?还要专门开课让他们玩,不就是让学生更“疯”了
吗?受此影响,体育工作步履艰难,体育工作难达实效。有些体育教师因此自由散漫,在教学中不强调学习体育的目的、意义,以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放羊式“教学,这样导致学生产生体育课上与不上、上好与上坏一样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样,就能避免“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校体育的冲击与影响,能真正发挥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育内容广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特点,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协调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参与各种活动、比赛。使其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做到胜不骄,败不妥。同时,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并树立起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
三、小学体育与素质教育有着互通的性质
促进学校体育蓬勃开展,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特殊作用。体育竞赛是每个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一项教育活动。实践证明,体育竞赛活动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例如,在比赛中有的学生表现得镇定自如,有的同学则过度紧张,这些表现说明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临时经验也不
同,要做到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注意平时的培养和训练。成绩好的同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常鼓励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参加活动,多锻炼、多练习,凡事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提高、进步。并教育学生不论比赛规模大小,都要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不要过于看重结果。
体育竞赛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要改变以往只有少数学生参如的状况,使体育活动落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接受到应有的素质教育。柳斌同志说过,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国民素质教育,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管这些学生在沿海还是在内地,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天赋好不是天赋差,每位学生都有接受体育教育的义务。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普及方面,如强课堂和农村体育教育,使学校体育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这才是体育的大教育观。
四、小学体育与素质教育还具有互补性
要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象以往小学体育工作只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而忽视了体育的其它教育功能,这是不利于于素质教育开展的。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能陶冶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例如:在进行队形、队列、集体舞、广播操训练时,培养学生动作整齐、协调一致、遵守纪律等集体观念;在进行体育竞赛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耐挫意识及集体荣誉感;在进行“抢种抢收”、“支援前线”等游戏时,教育学生热
爱劳动、节约粮食、热爱祖国等爱国主义教育。而在进行“高人”“矮人”、“拼图”、“植树活动”等游戏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陶冶了情操。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变体育教育“仅是增强学生体质”的观念,应积极开发体育教育的多种功能,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