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习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时间:2019-05-15 10:4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读书成为习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读书成为习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第一篇:让读书成为习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让读书成为习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读《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有感

吕志杰

《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是朱良才老师的著作。书中引用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虽然短短一百多字,却发人深省。

一个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时,遭遇到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立刻逃跑,但山匪穷追不舍。走投无路时,商人钻进了一个山洞里,山匪也追进了山洞里。

在洞的深处,商人未能逃过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一顿毒打,身上所有钱财,包括一把准备为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掳去了。幸好山匪并没有要他的命,之后,两个人各自寻找着洞的出口。这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洞中,像置身于一个地下迷宫。

山匪庆幸自己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于是他将火把点燃,借着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方便,他能探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他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洞。最终,他力竭而死。

商人失去了火把,没有照明,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辛,他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块绊倒,跌得鼻青脸肿。但是,正因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迎着这缕微光摸索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细读故事发现,它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但是知识,还要培养能力与习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朱良才老师透过故事告诉我们:爱学生就要从培养孩子的习惯做起。

做为一名都是,我深知:教育学生的成功,应从培养好习惯开始。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不仅要学习最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习惯会影响他们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还将其受益终生。

那么,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这些习惯中,最不能忽略的是读书。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个好习惯一直是我努力追寻的目标和方向。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学生成天待在电视相前,或沉迷于上网、玩游戏,而书仅仅变成了摆设。书――这个令无数人成功的捷径,为什么被丢弃了呢?说起读书的好处,每个人都能高谈阔论,为什么就不爱捧起书来细细品味一番呢?原因无它,就是对读书没有兴趣,读书没有变成习惯。

这一问题,也同样出现在我班学生的身上。针对这一问题我努力思索、不断探究,查阅大量书籍,结合我班学生特点,形成以下方法:

1、读书无目的。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想读书,而是读书这后的附加条件太多(写一篇读后感,办一期手抄报,写N百字的读书笔记),让学生对读书望而怯步,让读书流于形式,流于功利性。我要求学生读自己爱看的书,感兴趣的书,漫画也可以。我曾经把我的几本郭敬明主编的《最漫画》借给了学生们,在班级引起了小哄动。看着学生们争相恐后的传阅。我知道,这些书对了他们的胃口。于是,乘胜追击向他们推荐了《百科全书》。于是乎,不久后我班每人一本《百科全书》。课上、课间不断能听到他们在交谈或运用《百科全书》中尝到的知识。因为看书时,没有老师的每天该读多少页,该画多少个好词等等的压力,而让读书变得轻松,自由。并且在由学生自己出题的“百科知识竞赛”中,他们的知识量令我震惊,欣喜不已。可以看出他们是人心底里喜欢这些书。

2、教师的引领无限量。故事人人爱听,我班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特别强。有一次,我无意中给学生们讲了一段沈石溪的《太阳鸟和眼睛王蛇》这部作品的一个片段。没想到抱起了我班的“沈石溪热”。在那段时间我班的每个学生都沉浸在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的世界里,与他一起探险。我班有一名叫宋欣茹的女生。在家长的支持下买了多本沈石溪的书籍,并热心的借给同学们看,老师们看(包括我也是其中一员)。虽说不能称其为神奇,但是我发现她的作文进步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上课敢于回答问题,甚至爱朗诵了。她是个口齿不清的孩子,经常平翘舌不分,但是她的自信、勇敢征服了同学们,再也没有人在她读课文时发笑了。可见读书力量之大。

3、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我要求学生读书时手边必须有一枝笔,随手勾画并记录下需要的语段。不但要求学生,这也是我一直发来的读书习惯。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基础训练方法,坚持不懈,必有成就。

也许我的做法不是最好,最有效的,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把“让学生读书成为习惯,读书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做为我的终极目标,我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二篇: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

08小教张锁林

这是继《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读教育理论》、《书声琅琅的三年级》之后,读的第四本薛瑞萍的著作,并将继续读她的《我们二年级啦》,可是当当网已经缺货。

不知从何时起,薛瑞萍走进了我的视线,我知道原因之一是薛瑞萍在教育界的声名鹊起,让我这个即使闲暇不太阅读教育类书籍的人也不得不耳濡目染到她的存在。读她的前三本书时,我端详着封二的作者简介“任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至今”思付:这人真谦虚,自己是特级教师都不说,也许这就是她吸引人的地方吧。于是到网上一搜,果然看到网上说:“薛瑞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不久,我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的“邀请函”中看到:“薛瑞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可是刚刚掩卷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上面又明明写道“小学高级是我事业的顶锋”。读到此,我翻看前面的《序》,落款:2005年6月4日。哦,也许后来薛瑞萍才评上特级教师的吧?凭她出了这么多书,凭她获得的这么多奖项,她评不上还有谁能评上。写到此不觉羞愧,原来在我们普通小学教师眼里,巴望着的只有特级教师,这是何等的功利思想在作祟。薛瑞萍的成就岂止是“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这些头衔所能概括的。如果薛瑞萍不是“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那才是对教育界的最大讽刺,就像当年袁隆平被“中科院院士”拒之门外一样,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不厌其烦地读薛瑞萍,不光自己同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因为读薛瑞萍的文字不像读其他教育著作那样令人费解,相反是一种文字美、意韵美的享受。读着读着,你会感到自己不是在读,而是作者借助文字在向你吟唱,那种起伏跌宕的韵致,分明就是由一串串文字织成的美丽音符,由作者胸中吐出,一气贯注,一唱三叹。那样醒人耳目、沁人心田、悦人心扉、启人心智。一路阅读一路分享作者的万般情思、千种风情,让你享受美伦美奂的文字美的同时,嗅到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气息,触摸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作者火热的心跳,所谓心随文动,不知是人之声还是己之声,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烧灼你、浸润你、同化你”,“就这样被你征服”„„

不厌其烦地读薛瑞萍,是因为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拿了那么多奖项的薛瑞萍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作为年龄最大的选手摘取安徽省合肥市教学大赛一等奖之后,她便急流勇退,给自己的教学比赛生涯画上句号。在追名逐利的今天,这样的退出需要多大的勇气,也只有追求真理追求活出自我的薛瑞萍才能做得到。也许薛瑞萍看惯了教学比赛的娇揉做作,离教师内心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越来越远,才毅然决定退出,也许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原因,个中滋味只有亲自经历过的薛瑞萍知道得最清楚。薛瑞萍追求的是人生的大智慧和高远的境界。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描写的都是作者亲历的教育教学的故事和作者很有见地的读书心得,这让同是小学语文老师的我倍感亲切。教育理论书籍我也读了一些,有的让人晦涩难懂,有些所谓名师的作品故弄玄虚,写来写去总围绕着自己曾今上的一些公开课,理论的阐述又那么的高深莫测,令人费解。而薛瑞萍描写的是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读来绝无说教之感,让人触摸到的是作者真实的教

育生活,感觉到作者对教育的深深迷恋,对教育现状的忧愁和思考,对语文教学的丰富的教学思想。全书分为三辑:教育,对成长的迷恋;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第一、二辑,作者以小故事的形式描写了身边的教育教学事件,读来让人倍感亲切,她的三句名言让我记忆犹新,第一句: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第二句: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第三句:读书,写作,对话,思考。这就是语文。第三辑是作者的读书札记,文字是那样的隽永而又深刻,清新而又美丽,她深厚的古文功底绝不亚于专业学者,其思想的深刻也只有读了那么多书的她才能提得出来。如她在《感受〈诗经〉》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渊深、朴茂、古老、清新,最平常的一声叹息,叩动古往今来多少善感的琴弦——不用争也不用抢,只要你静心谛听,真诚体会,就能获得至为销魂的回报。”像这样的优美的文字,在她的读书笔记中随处可见。“大道至简”,薛瑞萍的理论是简单而深刻的,是朴素而美丽的,是能让人读懂并接受的,因为作者是扎根一线的普通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全书充斥着作者对读书和学生的爱,正如封二所介绍的“薛瑞萍网名‘看云’。1965年生,籍贯江苏省海安县。1984年毕业于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任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至今。人生信念: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职业观: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读完全书,你会深深认同,薛瑞萍确实是这样生活的,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薛瑞萍的人格魅力。真如她对学生所说:“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孩子们,老师热爱生活。老师当你们是生活送我的——情人的礼物。”这就是追求精神至上的薛瑞萍;这就是爱生如子的薛瑞萍;这就是嗜书如命的薛瑞萍„„

读薛瑞萍的感觉是一言难尽的,佩服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夫,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刻的教育见地„„高山仰止的同时,深深为同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感到愧疚,看看人家的阅读量,人家的课堂教学,人家教出来的学生,唉,自己真是连半点都比不上。从教十几年,虽然成绩也有,论文也发表了不少,但比起薛瑞萍,我的那些搜肠刮肚拼凑而来的文字,真是羞愧万分。曾几何时,自己陷入对名师的崇拜,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等等,太多的论文,太多的语文教学案例也看了不少,曾一度折服于他们的精彩教学,迷恋于他们的精彩言论,着魔于他们的成长经历。但是阅读薛瑞萍,又让我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师这一行,朴素迷离的言论无意识中渐渐远去,被薛瑞萍简单而深刻,清晰而坚定的声音所代替:读书,唯有读书才是教师成长的真正有效的途径。虽然周国平说:“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但我想教师就不同了,因为教学就是教师的生活。因为教学不是四十分钟的事情,台上的教师就是学生眼中的演员,透过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学生看到的不光是知识,也包括你全部的生活。生活中的你是怎样的,台上的你就是什么样的,教室是你的舞台,学生是你的一面镜子。只要当你接触到学生纯真渴求的眼神时内心还会泛起一丝波澜,你的教育良知就没有丧失殆尽,你就完全来得及拾掇起对生活的热切希望,慢慢充盈起来自“人”的内心的声音,让良知被唤醒的那一刻永驻,从而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包括自己的日常生活细节,这样的审视其实是在拯救你自己,因为你将改变的是自己在孩子们眼中的形象,由不那么讨厌到比较喜爱再到非常喜爱。到了那时,让你享受到的又何止是教育教学这一项。

读过薛瑞萍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她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上的零星文字,感觉有些异样,惊叹于她对文字的驾轻就熟的同时,而悟

出了什么叫“厚积薄发”。看了那么多书的薛瑞萍,我不知道是否只有以看书多而著称的窦桂梅可以与之媲美,还能有谁?我想,如今的薛瑞萍自己就是一部书,一部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的书,让人欣喜的是,“薛瑞萍效应”正在信息迅捷的今天滋长蔓延。我想:当“看云说”不但成为青年教师的口头禅,更融入小学教师的职业命脉,中国将收获更多的“在我的课堂上相开小差都难”的美丽课堂,到那时读书将不再是国人难以培养的生活习惯。

第三篇: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

今天4月 23日, 是世界读书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老师有话要对全体同学们说,大文豪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古人也讲,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

读书虽然不能增加我们生命的长度,但却能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

书是一道厚重的门,垂青着每一位敲门者。那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书。一个家庭可能缺少这又缺少那,唯独就是不能缺少书。”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与我们相伴一生。

温暖的春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在这暖春时节,希望每位同学能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珍惜每一天的读书光阴,从读书中获得新知,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读书吧!让我们把读书活动真正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让我们捧起书本,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点燃读书的激情,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在书香中成长、在书香中成人、在书香中成才!

第四篇: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资丘小学经典诵读课题组活动总结

资丘小学经典诵读课题组田承东执笔

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将经典诵读进行课程化研究,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提升师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经典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利用少年儿童最佳记忆能力时期组织经典诵读,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增强师生文学功底,启迪心智和提升文学素养。

资丘小学经典诵读课题组于2006年开始尝试师生经典诵读活动,从未间断。自2011年11月接手湖北省小学语文“小学生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研究之“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提升研究”的课题后,根据课题组的要求和学校的部署,积极地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提升研究” 的主题研究活动。力争“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成为资丘小学的特色文化。

在一年多来的“经典诵读”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的享受到了经典诵读的好处,品尝到了经典诵读的快乐,师生的语文素养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了重大提升。现将我们课题组的具体做法向各位专家和同仁们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活动之前明确目标,在本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之前,确定各年级开展经典诵读的基本内容:一年级——《百家姓》、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弟子规》、四年级——《千字文》、五年级——《增广贤文》、六年级——《声律启蒙》,力争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师生的情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之中落实方案

1,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我组开展了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如:师生共读经典;推荐“班级经典诵读之星”;“美丽中国文明湖北”等主题读书演讲活动;推行经典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拓宽了经典诵读的道路。

2,与少先队的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我组开展了“人人诵读经典、个个争当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坚持天天诵读。学期结束,评选班级诵读小明星。

3,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每周抽出一节地方课、一节校本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周主题诵读内容或全面复习,开展了或在班级内举行诵读表演。或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等活动。

4,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多读多背多积累,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力提倡“亲子读”、“家庭经典诵读会”等,相机进行“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大王”等评选活动。

三,多种举措行之有效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的积极性,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诵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学校大力支持。在小操场到大操场的必经之地,学校张贴了醒目的关于经典诵读的励志标语“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

2,课题组联合少先队举行“经典诵读我在行动”主题国旗下讲话,让全校师生明白讲普通话、诵读经典的意义和重要性,倡议师生亲近母语,共同行动。

3,教导处通过经典诵读课程的安排,让师生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诵读经典,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高人文素养。

5,每学期评选“课外经典阅读小明星”,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写读书笔记、编写手抄报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交流评比。

6,结合各项诵读竞赛,开展经典阅读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经典诗文朗诵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四、扎实研究收获喜悦

1,沉静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习效率。

自从开展了“经典诵读”,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有组织地开始诵读古诗文,一下子从喧闹的课间活动中回归课堂,凝神聚气。身心的愉悦为课堂学习准备了

一个良好的接受、参与、探究的学习心境。课堂中教师亦能注意将所学内容与“经典诵读”科学、有机地结合,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最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提升了教师的语文素养。

经典诵读活动,逼迫老师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不得不加满自己的“一桶水”,让老师在教学之余,努力的去接近经典,诵读经典,从而陶冶了自己的情操,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主动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达到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同时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之,从小让孩子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们相信,只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研究,多实践,让“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资丘小学的校园必定溢满浓浓的书香!

2013年4月

第五篇: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

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 为教师幸福生活添彩

——北师大肖川教授在翠英中学的生命教育讲座

我所理解的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是教育唯一正当的追求;二是怎样使我们的课堂更温暖、更具有生命的情怀;三是要使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教育内容方面要带给学生作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所需要的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过去的教育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学会了很多,却没有学会如何幸福生活。创造幸福人生是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技能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学校的生源,知识基础等方面不够卓越出众,但他们仍然是一个生活者,更需要生命教育,更需要好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去更好地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动力。让我们的学生跟一流学校去拼高考就没有优势,但若将其培养成积极的生活者、幸福人生的创造者,那就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会更好。所以在所有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更需关注生命的质量。人生有限,怎样过得精彩,是每个人一生值得高度关注的事情,每个人要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生命教育要传达给学生的一个重要观念。活着,好好地活着,也是一种责任。所以讲生命教育,我讲了三个层次的含义,一个从目标追求,让学生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一个从学习过程,师生交往的过程,让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光更美好,因为中学六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影响到一生的生活质量。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有选择就业的能力。小学毕业在方圆一百公里内选择就业,中学毕业可能在方圆五百公里选择就业,大学毕业可能在方圆一千百公里内选择就业,博士毕业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就业。所以我们要无限相信教育的力量。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比较健康长寿。机构调查显示,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比只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平均寿命高5岁。第一个原因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相应较高,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精气神就比较好,心态比较阳光;第二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有较丰富的智力活动,更多的阅读,更多的探索和更多的思考,医学研究证明,智力活动有助于人的健康长寿;三是他们能够掌握到更多的信息,人以类聚,交往人群见识较广,眼界开阔,养生保健措施比较到位;四是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懂得珍爱生命,善待自我,过简单而有节制的生活,生活方式更健康;五是从事的职业安全系数会更好,不容易遭到意外伤亡。所以大家要坚信教育的价值。

教育能提高生命的质量,精神的境界,生活的品位,心性得到修养。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受惠的不仅是学生,首先是老师自己,怎样更好地经营生活,更好地过一种有品质的、高质量的生活,更审慎地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去善待我们自己的生命。所以讲生命教育归纳起来有两句话: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为教师幸福生活添彩。老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真心诚意为学生好,追求“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的境界。什么是幸福?当我们想到很多人,对他们都感到充满感恩和敬意的时候,我们就比较幸福了。什么是成功?当很多人想到我们,对我们都感到充满感恩和敬意的时候,我们就成功了。成功的程度就取决于多少人想到我们时会充满感恩和敬意。

每个老师都是一个生命体,有必要去过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人生。当我们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个成功的人,幸福地生活者的人,一个有着丰富语言分享的、有思想情怀的人,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一个老师感觉到自己不幸,感觉到自己很失败,感觉到内心很贫乏很平庸,那就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所以为师者要常问自己,我凭什么可以做教师?凭什么可以站在讲台上?如果你不能够以自己作为一个幸福人生的创造者,一个成功的人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没有自我认同,你带给学生的影响将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生命教育特别强调老师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你心中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至关重要。如果你自认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卑微的人、可有可无的人,一个低级下流的人,那就很难成为一个有好的精气神的人去面对生活、面对世界。只有内心确认自己是个成功的人、优秀的人,社会的精英,一个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我们才能更有底气、更有勇气直面人生的真相,才能给别人更多的激励、鼓舞和推动。

我们社会生活中有两类基本的人,一类是“掘井及泉”的人,他们持续不断地努力挖掘,直到一泓清泉喷涌而出。我们要做这样的人,课题组的老师一定不要把生命教育课题当做额外的负担和任务,应视为我选了一个特别好的打井的地方,要在这里付出持久的艰苦的努力,让一泓清泉喷涌而出,在你的心头汩汩地流淌着智慧的清泉幸福的清泉。另一类是“挖坑”的人生,浅尝辄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持之以恒,缺乏艰苦的努力,只能过挖坑的人生。坑了自己,也坑了别人。一个误人子弟的老师一定很难受到领导的赏识,很难受到同事的尊重,也很难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经营自己的人生,一定要选好一个能做出持久的艰苦的努力。如果老师们有饱满的工作热情,能更好享受工作的过程、乐趣与意义的话,那生命的质量将会更高。

我们怎样拥有教育的不竭热情呢?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学的成就感,来源于和学生分享对学习的激情与发现。我们怎样去理解各科教学?都可以从生命教育的意义去理解,解读教材不光要关注学科逻辑,还要从生命教育的意义角度去理解,那就是“学生为什么要学?”要从生命成长的角度,那才有高度。教育就是一个不断从自我走向人类、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学、所有的学习都要努力从生命教育的意义上去解读。希望大家都成为课题探索的受益者,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精彩更丰富。我建议,老师们用三重身份来听我的报告。第一,我们是个生活者,每个人都有如何经营好自己生活的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更美好的生活。第二,我们是教育的专业人员,我们怎样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人的专业素养从细节中体现出来,比如说话是否抑扬顿挫、能否直抵人心、是否有一剑封喉的效果、是不是要言不烦、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张弛有度。所以我们老师说话一定要卯足精气神,使语言充满力量,充满推动人、鼓舞人的力量。第三,我们都是孩子的家长,我们个人成长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孩子成长的影响,孩子成长较好,我们便会感到自豪与欣慰。你是不是一个快乐幸福的生活者,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称职的优秀的教育专业人员,是不是一个好的家长,这三者有着高度的一致。我讲这个的根本意义就是希望课题组的老师们用心地真正地做一些研究,通过研究更好地理解生命,理解教育,成为一个更称职的专业的老师,从而成为美好人生的创造者和更称职的家长,把研究过程中的教育智慧内化为我们自身的素养。

研究是一项复杂的高智力活动和创造性的活动,研究做得好,教学就不在话下;如果你智慧程度没有达到那么高,教学好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这就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的道理。所以我们瞄准的点要高,否则成功的概率将大大降低。希望参加课题的老师多看一些关于生命哲学的书,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的生命究竟有哪些特征?怎样定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如何建设自己的美好人生?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共同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一下也可以说“幸福的人生是共同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我认为幸福人生的共同基础就是健康人格。它有六个指标:乐观、开朗、自信、主动、友善、热情与温暖。相对的就是“悲观、自闭、自卑、被动、敌意、冷漠”。我们的学校跟名校拼高考不占优势,但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上,起点是一致的,甚至我们还更有优势。智力很发达的人不见得就是幸福的人,极具健康的人格和阳光的心态的人,其幸福人生才有切实的保障。我们工作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让更多的学生在社会的竞争中发挥得更好,从而使社会的文明程度更高。

下载让读书成为习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读书成为习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读书成为习惯演讲稿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主讲:梁安冀尊敬的领导们、亲爱的同事们下午好!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然而,据一本读书杂志反映:年平均阅读量,日本人为4本,韩......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在国旗下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刚刚过去的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很多同学......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山东成武第二中学马春彦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善思考、能实践、有较高素养的语文教师,我参加了“阅读经典与教师专业成长......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连州镇中心小学梁卫勤读书是孩子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升华人格的重要途径,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但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学生除了读......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亲 子 阅 读 有 感 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喜欢看各种各样的 书。有了儿子后,我的这种兴趣总觉得被有关孩子的琐事耽误,有时还嫌他烦,但没想过带......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很早就想写这篇日志,但一直觉得没有时间,今天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前面100页,从中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也在书中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并且直接把女儿的成功归......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古以来,读书的传统,便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史册中:国人信奉“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