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改论文3(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0:5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课改论文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课改论文3》。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改论文3

小学数学课堂的昨天.今天.明天

——浅谈如何构建简约的小学数学课堂

目前,各种竞赛课、观摩课、展示课、公开课层出不穷,级别也各有高低,但这些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教学理念上追求全新,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追求先进,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追求亮点,在教学效果的预设上追求完美,全无瑕疵可言。——可想而知,实施这样一节课的教学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有时为了一节竞赛课,专门成立一个智囊团,对于课堂上教师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都经过智囊团精心设计,甚至对于课堂上学生方面可能发生的情形都作了充分猜测,设计出几套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采取对策的预案。

我们的课堂真的需要这等的“繁华”?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还比较落后,教学的资源还十分匮乏,哪里需要这样的课堂教学?又怎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因此,简约的数学课堂已成为许多教育一线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理想境界。怎样让我们的课堂平实起来,怎样让我们的课堂赢得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应该成为我们教师工作的重心。回顾教育历程,结合地方教育特色,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简约的课堂,谈谈我们的感受与见解。

回顾昨天——《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就读于私塾。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学生端坐于堂前,接受一个老先生的训导,成天就是读、抄、背,教师的讲授也是经院式的教学:先生读一句,学生跟一句;先生讲一句,学生学一句。整个课堂就一把诫尺,一本书足矣。儿时的我们也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上一摞皱巴巴的书本——没有表演,没有情境,更没有喧嚣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意境深远,没有了华丽,缺少了热闹。这样的课堂占据了我们全部的学习生涯,那时的我们并没有感到它的宁静与美丽,有的只是乏味和枯燥,教师偶尔的提问立即引得教室内鸦雀无声,难得有几个胆大的学生举起那犹豫不决的小手——飘荡在教室上空的只有师生那地道的乡音。这种传统的教学活动,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具体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学会的,更别说会学了。

现在想来,昨天的课堂虽然清静,虽然简朴,也偶有辉煌出现,但实在是我们不想重新走过的老路。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评价就是:那是一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眼中、心中有的只是想如何把书中要讲的知识给灌下去,如何最大程度地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至于过程是他们未曾想也无法细想的东西。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观和创造力在课堂上无法得到发展。这种既清静又经济的式教学,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确实是一种该放手的爱啊!

纵观今天——《想说爱你不容易》

近年来,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都积极投身这个教改的洪流之中,原本清净、朴实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上不断追求完美,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更是用上一切可以运用的媒体服务于教学,多媒体的设备从原来的录音机、幻灯机提高到几万元一套的投影仪和实物展示台。殊不知在这种致力追求完美、追求喧闹的路途中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知不觉又走入一个误区:做课教师津津乐道于教学过程的精雕细刻、完美无瑕。课堂教学在现代科学媒体的衬托下被设计成若干个精细的环节,环环相扣,精彩纷呈。这种表面看似很完整、完美的课堂,实际上成了老师表演、博彩的舞台,教师满足于做一个“工笔画师”,拘小节而失大气,表面上似乎将课堂交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性的,实际上学生成了教师表演的配角,其主体地位根本无法真正地得到确立,创造力无法得到彻底的发挥。这样的课堂只能用一个“假”字来概括!

日本数学教育家泽田列夫在2002年中国重庆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说:日本数学教育总是跟风,不论好坏,只求时髦。这种风气其实也正是中国教育当前的一种弊端,当中国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时候,广大教师满怀激情纷纷投身改革,摈弃传统,更新观念,积极创新。一时间,中国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课改搞得轰轰烈烈——课堂思路的设计要越活越好,气氛越热闹越好,教学手段越现代越好,声、光、电轮番搬上讲台,要的就是新、奇、先,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调动全身的感官参与活动。难怪一节公开课下来教师会汗流浃背。还因为教师承载的“重负”太多,精心设计的教学不容出错,教师的角色已不仅仅代表个人而是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况且凭借一些价格不菲的电脑、展示台、投影仪等现代媒体作为依托的课堂教学也不应该有丝毫的闪失。试想,无数普普通通的学校是根本经不起这样“折腾”的。这种既耗钱又不省力的教学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喧闹过后,人们静下心来,想到的是常态课堂,守望的是简约的课堂,呼唤的是课堂要回归原生态。

守望明天——《隐形的翅膀》

新课程改革的“浮躁的繁华”已经过去,我们课堂教学该将走向何处?不过,这只“隐形的翅膀”无论怎么飞,“求真、务实、倡简”才是它根本的原则。

1、守望简约的数学课堂

有句广告词说得好,“简约而不简单”,我们的数学课堂也要做成具有一定高度一定内涵一定标准的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简约不是单纯的简单,具有简明、简略、简洁之意,大家都知道做事要力求避繁就简,能简单的事大可不必复杂化。“李宁”、“耐克”的注册商标简明扼要,就是那个简洁而又大气的 “L”和“√”让人一看就终身难忘。生活如此,课堂亦应如此。

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简约的数学课堂呢?

从教学目标来看,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不能过多,标准也不宜定得过高。过多了来不及实现,过高了够不着,也无法实施。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还要贴近教材,扣紧中心。

从教学内容来看,一节课上传授的知识点不宜过多,这样学生容易掌握。教材可以重组,但在教材的重组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思维。在教材的挖掘上更不宜过深过广,切实把握好一个“度”字。

从教学手段来看,要围绕完成教学目标而创设,手段越简洁越好,可操作性越强越好。不必追求过多的赶先进、超现代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传统的教学挂图、小黑板、小卡片等常用的教、学具应充斥我们的常态课堂。富丽堂皇的渲染,热闹非凡的气氛并不适合我们的平时课堂教学,那只能作为一种表演性的传媒,传递一种现代的信息。我校正在构建和实施的“改革常态课堂,提高教学效益”的课改方案,正是朝着积极探索“常态课堂”、“简约课堂”、“高效课堂”等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

从教学情境的创设来看,简约的数学课堂应该做到“简而不减,富而不浮”。即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要适时创设围绕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境,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但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宁缺勿滥,切不可将一节数学课堂创设成由若干个场景组成的舞台戏,让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从教学过程来看,简约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清晰的,扎实的,易于理解,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老师千万不要对学生故弄玄虚,人为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和思想负担,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的心理。

从教学语言来看,简约的数学课堂,教师语言应是言简意赅,直白而富有哲理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思维的过程,表达出知识的语言,要把课堂的主角交给学生,将课堂打造成学生接受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的平台。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一种富于哲理的语言。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提供了一种精确简洁通用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正是以她的结构与内容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感受”。这种美有时毋需用言语去赘述,只能用感觉去体验,去感受。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科学地向学生传递这种美。

总之,简约的数学课堂应该“简洁、灵动、和谐”。即:教学目标去繁就简,授课重点明确、精当,教师语言简洁明了,教学手段恰到好处;教师情感丰富,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多面交流;突出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教学理性与激情的和谐统一。

2、做实课堂,提高效益

我们呼唤简约的课堂,决不是对课改的否定,也不是教学的一个简单的轮回,它应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觉。这种简约的内涵必须达到一种境界,具备一定的韵味,它的背后是大全、精要、深刻和智慧。

(1)目标要明确

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我认为简约的数学课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于一个“实”字。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更要给学生一个实在的课堂。教师要做实数学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外,对于教学预案的构思尤为重要。

(2)训练要扎实

要想使课堂的目标最大化地达成,课堂必须做到扎实高效。习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评价要及时合理,摒弃偏繁难旧的训练。老一辈特级教师就是追求教学简约高效化的楷模。例如马芯兰老师的“马芯兰”教学法、刘德武老师的“生活化数学”、瞿裕康老师的“四了教学法”、孙丽谷老师的“大容量、高效率”思维训练等等都是我们今天倡导走简约之路的课堂教学的有效借鉴。

有些青年老师在听完一位特级教师的课后感触地说,特级教师上课就凭一支粉笔,一张嘴,也忒容易了,这种课我们也会上。殊不知,特级教师的一节课包含着他多少年的文化积淀和教学功力,其教学流程的设计是经过慎之又慎的思考,哪是一个“凡夫俗子”所能轻易摹仿的。特级教师的这种简约课堂就内敛着大气、深刻和智慧。

(3)评价要及时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要适时地给予评价。特别是课堂学生的一些“插嘴”、出错等生成性资源稍纵即逝。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多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睿智、学习他们的敢说敢讲的勇气、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笔者前几天在省小学数学优质课展评活动中听到某位老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思维刚刚点燃的“火花”不止一次提到“你的观点保留”、“下课再研究”、“这个暂不研究”等等话语。对于课堂上生成性的资源任其流失不闻不顾,或搪塞一句“下课再研究”。像这样的课堂就是一节不真实的课堂,是教师“骗”学生的课堂,教师为的是自己的“表演”,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试问被抢白“你的观点保留”的学生能服气吗?他能安心地继续听下去,继续积极参与课堂吗?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挫伤。这样的课当然不能算作一节优质课。

3、一个善意的提醒

我们在呼唤简约,守望简约的同时,也要防止走向极端:一切从简,一支粉笔、一张嘴、空洞的说教,乏味的课堂,使教学走回几十年前的老路。我们说简约不是一种时尚,不是一种文化倾向,它是我们今天教学追求时尚、活跃、新潮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目前,社会上又兴起 一种“极简主义”的思潮,这是设计师当道的设计霸权主义,是美学里面的法西斯主义。这种“极简主义”的结果第一个就是先将教师“简约”出课堂,接着就是学生,教室里只剩下空空的四壁与桌椅……我们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今天,我们的教学正走向简约,但不是简单。半个世纪的极左极右,或简单或复杂,让我们步入了尴尬,就像一个瘦弱的孩子,我们想给他加强营养就拼命地给他吃各种补药、偏方,却忘记了最简单的事情——给他吃饭!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简约而又高效的课堂,我们呼唤灵动而又真实的数学课堂。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构建简约的教学课堂而努力!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例:完成下列计算:1+3=?

1+3+5=?

1+3+5+7=?

1+3+5+7+9=?

┅ ┅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课程改革以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内容提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新课标 学生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

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鉴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出营造情境——建房施工放线,在没有三角板和量角器的情况下,怎样使得拉出的线框每个角都是直角,为什么?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课改教材七年级(下)6.3节时,可设疑“为了装饰墙报,准备用长80分米的彩条围一个长方形,但好的作品太多,怎样围才能张贴出更多的作品呢?”这样设计,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被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河夹镇中心小学 陈光然

摘 要:科学的发展首先是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农村是关键,如何推动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此我谈谈个人的一己之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孩子的特点相结合,进行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新理念是课改的指导思想,课改实践者是千千万万的教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呢?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由此本文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和农村学校情况,谈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小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更好地紧密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探索;新理念;

在农村的义务教育学校的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朴实、踏实。在学习上,表现为勤奋、好学,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认真完成;但不足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机动灵活不够,学习盲目性比较大,主观能动性不高,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在发扬农村学生数学学习的优点,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自主思维上、合作探究上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较大的进步。

一、课堂教学实效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让课程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充分了解农村学生的特点有效教学在农村学校里,很多老师发现明明准备很充分的一堂课,上起来也觉得得心应手,实际效果却不是很好。学生应该能理解的却理解得不透彻,应该能掌握的却丢三落四。老师的预想与学生的收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就是农村教学常有的一种怪异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老师未能充分了解农村学生学习特点以及思维能力,以自己的主观臆测来安排教学所达到的结果。

农村学生见识面窄、视野不开阔、小学生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课堂学习依赖性比较高。小学数学老师特别是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学数学老师如果以自身的经验或者站在城市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结果就会导致这种教学预想与结果不成比例的现象出现。

2.灵活安排课堂教学进程有效教学传统教育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预设性教学。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备课的时候,把一切可能遇到的情况充分考虑到准备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切按照备课时候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按部就班,环环相扣,如舞台演出一样,一切按照剧本来进行,决不允许节外生枝,更不容许旁逸斜出。这种课堂看起来精准到位,实际上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因为就在这种严密死板的教学安排下,许多闪耀的思想火花被浇灭,许多可贵的奇思妙想被忽视。新课程改革一样要求老师必须备好课,安排好教学过程,上课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教学思路来安排教学进程。但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一名具有创新观念的教育工作者,在预设性的课堂教学中,允许并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老师不一致,或是与自己的教学安排有出入的时候,老师应当以尊重的态度认真对待学生的发现,即使最后证明学生的想法有问题,课堂上也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质疑,灵活安排课堂教学进程,绝不因为学生意外的打扰与自己教学的预先安排有冲突而扼杀任何一个有意义的创见。因此,我们农村小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更不能带着不应有的先人为主的观念忽视农村学生在课堂上闪耀出来的思想火花。

3.合理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既要求我们老师要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先进教学理念,更要求老师要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我们老师改变传统教育“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数学”改变为“导数学”。“导数学”就是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自己去发现、归纳、总结小学数学知识,让小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思维能力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法,合理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方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变“你教我学”的教学模式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的对话与交流。

二、小学数学学习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必须将小学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确小学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让数学学习生活化,让日常生活数学化。如何让小学数学学习生活化呢?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小学数学学习绝对不是在做无用功,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运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绝不是简单的“计算”,更不是单纯机械的“做题”。要做到这点,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为考试而教的做法,要将小学数学的概念、公式以及小学数学的一切问题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生活的历练与经验来理解学习小学数学。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要面对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抽象出数学概念,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如购物、租车、整理房间、装修房屋、绿化校园等。遇到各种现实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尽量运用小学数学知识以及小学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并加以解决。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本人设计了以下程序:① 让学生通过实物直观认识表面积的含义;② 出示例1:做一个长9厘米,宽7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③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求至少要多少硬纸板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④ 分组讨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⑤ 交流汇报。

我们在学生分组讨论中就可以发现有的小组直接根据表面积的含义,逐一求出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再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有的小组根据长方体相对的面积相等的特征,分别求出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再把三者加起来乘以2。通过学生的交流汇报一方面让各组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全体同学通过分析、比较、选取出最佳的解题方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并从中找出最佳解题思路,把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善于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方兴未艾。在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作为工作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第一线的我们,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反省、思考、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更要不断地尝试与努力,不断地总结与改进,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工作开创一方生机勃勃的新天地。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改论文1

【摘 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新课标;学生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

鉴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出营造情境——建房施工放线,在没有三角板和量角器的情况下,怎样使得拉出的线框每个角都是直角,为什么?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课改教材七年级(下)6.3节时,可设疑“为了装饰墙报,准备用长80分米的彩条围一个长方形,但好的作品太多,怎样围才能张贴出更多的作品呢?”这样设计,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被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

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课程改革以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改论文4

新课程体系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来源:

摘 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必须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孩子的特点,进行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本文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和农村学校情况,重点谈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小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更好地紧密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改革;探索

农村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朴实、踏实。在数学学习上,表现为勤奋、好学,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认真完成;但不足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机动灵活不够,学习盲目性比较大,主观能动性不高,数学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在发扬农村学生数学学习的优点,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自主思维上、合作探究上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较大的进步。

一、小学数学学习生活化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必须将小学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确小学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让数学学习生活化,让日常生活数学化。如何让小学数学学习生活化呢?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小学数学学习绝对不是在做无用功,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运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绝不是简单的“计算”,更不是单纯机械的“做题”。要做到这点,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为考试而教的做法,要将小学数学的概念、公式以及小学数学的一切问题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生活的历练与经验来理解学习小学数学。

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现实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尽量运用小学数学知识以及小学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并加以解决。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本人设计了以下程序:① 让学生通过实物直观认识表面积的含义;② 出示例1:做一个长9厘米,宽7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③引导学生读题,理解求至少要多少硬纸板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④分组讨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⑤ 交流汇报。

我们在学生分组讨论中就可以发现有的小组直接根据表面积的含义,逐一求出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再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有的小组根据长方体相对的面积相等的特征,分别求出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再把三者加起来乘以2。通过学生的交流汇报一方面让各组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全体同学通过分析、比较、选取出最佳的解题方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并从中找出最佳解题思路,把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善于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

二、课堂教学实效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让课程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充分了解农村学生的特点有效教学在农村学校里,很多老师发现明明准备很充分的一堂课,上起来

也觉得得心应手,实际效果却不是很好。学生应该能理解的却理解得不透彻,应该能掌握的却丢三落四。老师的预想与学生的收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就是农村教学常有的一种怪异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老师未能充分了解农村学生学习特点以及思维能力,以自己的主观臆测来安排教学所达到的结果。

农村学生见识面窄、视野不开阔、小学生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课堂学习依赖性比较高。小学数学老师特别是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学数学老师如果以自身的经验或者站在城市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结果就会导致这种教学预想与结果不成比例的现象出现。

2.灵活安排课堂教学进程有效教学传统教育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预设性教学。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备课的时候,把一切可能遇到的情况充分考虑到准备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切按照备课时候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按部就班,环环相扣,如舞台演出一样,一切按照剧本来进行,决不允许节外生枝,更不容许旁逸斜出。这种课堂看起来精准到位,实际上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因为就在这种严密死板的教学安排下,许多闪耀的思想火花被浇灭,许多可贵的奇思妙想被忽视。新课程改革一样要求老师必须备好课,安排好教学过程,上课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教学思路来安排教学进程。但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一名具有创新观念的教育工作者,在预设性的课堂教学中,允许并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老师不一致,或是与自己的教学安排有出入的时候,老师应当以尊重的态度认真对待学生的发现,即使最后证明学生的想法有问题,课堂上也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质疑,灵活安排课堂教学进程,绝不因为学生意外的打扰与自己教学的预先安排有冲突而扼杀任何一个有意义的创见。因此,我们农村小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更不能带着不应有的先人为主的观念忽视农村学生在课堂上闪耀出来的思想火花。

3.合理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既要求我们老师要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先进教学理念,更要求老师要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我们老师改变传统教育“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数学”改变为“导数学”。“导数学”就是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自己去发现、归纳、总结小学数学知识,让小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思维能力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法,合理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方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变“你教我学”的教学模式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的对话与交流。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方兴未艾。作为工作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更要不断地尝试与努力,不断地总结与改进,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工作开创一方生机勃勃的新天地。

下载小学数学课改论文3(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课改论文3(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8

    探索与思考 将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第四届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经验交流会综述本刊记者 熊 华为了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推动人教版......

    初中数学课改论文

    取众家之所长 改学生学习之方式 ————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教学改革初探 泰安第十中学张小勇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 学习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因此,......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

    小学数学课改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改之我见 ***中学 梁** 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着创新教育的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

    小学数学课改教学计划

    2013-2014下期六年级数学课改工作计划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了适应课堂改革的要求,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

    小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面对课程改革,我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近段时间的教学,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

    小学数学课改总结

    三年级一学期数学总结 古城小学李天柱 2011-1-21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突破,以落实为重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