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秋七班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2012年秋七(2)班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冷集镇三中马良
为了推动我班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按照学校课外文体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班的实际,特制订本班课外文体活动方案。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明确意识到“健康是革命的本钱”,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才能。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从我班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学校既定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外文体活动内容,教师要掌控学生的运动量,做到劳逸结合。
2、安全性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自主性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
4、因地制宜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根据学校安排,因地制宜的进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能够满足学生活动需要。
三、宣传
在班级中统一思想,把开展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全班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创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要求
1、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第一责任人.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负责班级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科任教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
2、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组别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3、活动器材实行由小组管理责任制。
4、活动时间:利用每天上午课间操后的时间和周二、周四晚饭后的时间开展课外活动。
5、每次活动结束后,每一小组都必须认真记录、小结,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6、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人身安全。
五、激励
在一学期课外文体活动中表现突出者,期末操行评定统计适当加分,单项荣誉评选适当照顾。
总之,通过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既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知识,又增强师生间的友谊,同时又能达到健体益智强身的目的。
2012.9
第二篇:2013年春七班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2013年春七(2)班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冷集镇三中马良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增添活力。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融育智、育德于健体习艺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和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按照学校课外文体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班的实际,特制订本班课外文体活动方案。
二、活动内容与对象
1.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活动内容开展如下:乒乓球1个组、书法1个组、棋类1个组、美术1个组、音乐1个组,共五个组。
2.对象:全班学生。
三、组织机构
组长:马良、刘勇
副组长:常正秋
成员:全班学生
四、项目设置
项目设置:我班共设置音乐、美术、棋类、书法、乒乓球五个兴趣小组。
五、活动过程与时间
1.活动时间:周二、周三课外活动时间。
2.活动要求:各组根据文体活动的安排,分项目进行活动。每次各兴趣小组在教室集中,由副组长常正秋发出指令,有序排队进入活动场地。到达指定地点后由各小组长负责组织兴趣活动。
3.活动结束:回到教室上课。
六、管理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课外文体活动对学生教育意义和健体的作用,使师生达成共识:课外文体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加强落实。
七、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带班活动的老师必须强调课外文体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及时、认真地作好活动情况的记载。
2.负责每次课外文体活动的体育教师要提前到位,准备好器材和音乐。
3.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值日班干部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如有活动变化,将及时通知各组。雨天各组自己安排在教室。
2013.2
第三篇: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方针,以全民健身和“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抓住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契机,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构建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自行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和学习的俱乐部活动模式。满足学生运动技能,艺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特色文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模式: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学校硬件设施条件成立: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田径、棋类、书法、绘画、篆刻、舞蹈、声乐等文体俱乐部。由学生竞选担任俱乐部部长邀请一位老师担任指导教师,每一位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某一俱乐部,每周定时参加俱乐部活动,每学年后可依据自身的发展和需求调整一次活动的俱乐部。
三、活动时间、对象及活动场地安排
(1)活动时间: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2)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3)活动场地安排:详见(附表)
四、活动过程:
(1)活动课铃声响后,全体学生到田径场集队,体育委员检查人数,班主任到场督促,集体绕田径场慢跑3~4圈,然后听听音乐练习中学生广播体操或实验初中自编乒乓球操。(约10分钟)
(2)各俱乐部部长带领学生到指定场地组织活动,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研究性学习,也可以自行组织游戏,小型比赛,各项展示表演,确保人人参与,做到有组织、有指导、有活动、有实效。
五、活动组织实施步骤
(1)召开学校体、卫、艺工作会议成立学校课外文体活动组织委员会。(2003年11月)
(2)召开各俱乐部指导教师会议,明确课外文体活动设计思路及其职责,做好俱乐部开办前的准备。
(3)完成俱乐部学生申报表的填报和调整工作。(2003年12月)(4)各俱乐部部长竞选,确定各俱乐部部长名单。(2004年1月)(5)指导教师和俱乐部部长制定俱乐部活动计划。(寒假期间)
(6)发放各俱乐部学生名单,启动课外文体俱乐部活动。(第二学期第一周)
六、奖励办法:
每学年根据各俱乐部开展活动组织情况及俱乐部学生参加省、市、校各项活动及比赛取得的成果、成绩,评选出“优秀俱乐部”和“俱乐部优秀指导老师”以予表彰和奖励。
岔路镇中心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创新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方法,与学校文艺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发现培养优秀的体育、艺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
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为途径,引导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
2、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四、实施范围:岔路镇中心小学全体学生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7—2008学年,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形式及管理,加强学校文艺、体育传统建设,进一步健全篮球、乒乓球、广播体操和地方活动等体育项目管理制度。
主要项目有:
体育:乒乓球、篮球、田径队、广播体操
艺术:音乐(舞蹈、合唱、民乐队)、美术(书法和绘画)第二阶段:2008—2009学年,在第一阶段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先进经验和作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管理模式,确定学校的文体特色项目并建立学生课外文体组织体系。
第三阶段:2009—2010学年,将前阶段的模式继续完善,保证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并扩大规模,提高工作水平,使在校学生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总数达到85%。
五、工作内容
1、进一步规范学生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每天一小时和假日活动的文体活动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所、定指导教师。推广“校内少年宫”活动模式。
2、推广校内班级间文体竞赛活动。结合本校文艺、体育传统项目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班级之间的球类、歌咏、书画等比赛。
3、积极在学生中推广普及“二操”(眼保健操、学生广播体操)。
4、加强文艺、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建立健全篮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注重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以促进民族文体活动的发展。
5、结合地方特点,发展特色项目,逐步提高民乐队的活动档次。
六、时间安排
每天两个大课间,分上午、中午。上午晨读时间,中午12点钟开始,时间各为40分钟。
七、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级的集中锻炼。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督促检查,相互促进。
分组活动是指以班级、兴趣小组等为单位活动。分组活动规模小、人数少,地点可以分散,方式灵活,便于组织和区别不同情况,并能发挥文体骨干的作用。
八、岔路镇中心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严永明
副组长:王道东 季丽泓
成员:娄荣昌 葛培松 王振飞 秦彬彬
九、岔路镇中心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指导教师
体育类活动:
广播体操——葛振平篮球——王振飞 乒乓球——葛泽梁 田径队——葛培松 艺术类活动:
舞蹈——郑嫔莉 合唱——顾海燕 二胡——葛民罗 古筝——柴玲玲 扬琴——秦彬彬 书法——陈昌能 美术——胡余山
十、保障机制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学校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黑板报、橱窗及晨会、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工程的重要意义。同时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艺术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文体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果,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3、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学校要根据“工程”实施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形成特色。
4、强化培训,全员参与。学校坚持“眼睛向内,自我培养”的原则,加大专职体育、艺术教师、班主任和其他各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对师资的较高要求。教师参加课外文体活动辅导计入教师工作量,并根据实际,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同时,聘请已退休的葛民罗老师担任民乐队的指导教师,形成校内外结合的活动指导网络。
5、加大投入,统筹资源。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场馆建设和体育、艺术器材配备,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设施,为工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教育资源,以满足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的新要求,不断拓展课外文体活动空间。
第四篇:2012年秋七班文体活动评比结果
2012年秋七(2)班文体活动评比结果
谷城县冷集镇三中马良
本学期已临近结束,根据各组平时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表现及成果,为了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激励各组学生今后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现将本学期的评比结果公布如下: 第一组:优秀
组长:魏爽
成员:刘娟、陈婷婷、宋云云、闫新宇、董文琪、沈筱 第二组:及格
组长:常正秋
成员:常静辉、周博、李霸文、周砚超、刘玉莹、魏敏、李艳 第三组:及格
组长:沈春娟
成员:常潇、卢江琪、李世顺、常旭冉、冯义明、林祖祥 第四组:优秀
组长:秦荣
成员:胡可心、沈凡、范冲、胡帅、王薇、刘雅慧
希望本学期表现及格的小组,下学期能够多付出一些努力,争取达到优秀!
2013.1
第五篇: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
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重点,以引导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体育、艺术活动为工作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学校文体特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
二、实施原则
1.坚持教育性、艺术性、健身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寓艺于乐。
2.坚持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全体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和人数多少选择好课外文体活动的项目。形成人人参与课外文体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的课外文体活动新局面。
4.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
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环境和氛围。
5.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6.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排斥利于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等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
三、实施范围
全校所有学生。
四、实施时间
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五、实施目标与方法
1.学校以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在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增强课外文体活动的吸引力,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活动的需求。
2.对照《西丰县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制定
我校学生课外活动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定能体现本校体育、艺术特色的项目1~3项,努力形成学校的品牌。每周教学日中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
3.积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及体艺特色项目学校,应建立各类体育、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学生体育活动,积极响应和组织开展以发展学生耐力素质为主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实施配套的主题鲜明的各种系列活动。制定学校、班级的文体活动制度,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和一次文化艺术节,建立和完善校内单项文体活动的联赛制度,每学期举行1—2次单项性文体活动和竞赛。组织单项课外文体活动和竞赛,所设项目全校学生参与率不低于30%。全校学生《学生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98%以上,良好率达70%以上,其中优秀率不低于30%。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每年一次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跳绳、踢毽等单项比赛,争取团体总分进入全县前5名。积极参加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
4.要落实相应的体艺经费,大力改善体育、艺术活动的场地设施和设备。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不少于3%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艺术教学和活动。提高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有关指导教师文体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水平,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校外文体单位的设施和师资力量,建立稳定的专项课外文
体活动训练点,定期开展活动,推动我校课外文体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
5.结合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积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注重校本教研工作,把学校的研究项目与本校活动开展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实验研究,不断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6.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于在组织学生文体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学校将予以表彰,并优先考虑各级各类评先评优。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加强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由侯发贵校长为组长,黄雪清副校长为副组长,李军、张志政、张作勇、刘丽娅、杨凤艳、祖振坤、孙秀萍为成员的房木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并开展实施全校课外文体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三项规定”、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将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橱窗及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艺术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文体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果,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
围。
4、强化培训,全员参与。教师是搞好学校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关键。学校将逐步结合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开展研究和培训,做到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切实增强教师参与“体育、艺术2+1项目”的工作自觉性。
房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