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庄小学数学科课改计划.2010年春doc
新庄小学数学科课改计划
一、课改理念
1、学习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经验专集。
2、构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轻负高效型课堂教学模式。
3、着力体现精讲精练。力求一堂课学生直接使用的时间不少于15至20分钟,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
二、课堂教学改革培训的目标
1、总体目标:(1)、坚持“20+20”模式。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还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着力改进课堂教学。一是利用双周星期三进行数学教研活动,内容为课堂热点问题,方法是教研与讨论相结合,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课改相结合。二是每次一个专题,每次着力解决一个问题,确定一名教师上一堂课改观摩课。
(3)、坚持在学习培训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认真上课有改进;上课精细化,做到主导与主体并重,优生培养与学困生转化并重,教法的传承与创新并重,听评课与改课并重。二是坚持“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作业精细化,体现“四个心”:布置精心、完成用心、批阅细心、辅导耐心。四是力争作到四清:所学知识“堂堂请”,每天
知识“天天清”,每周所学知识“周周清”,单元章节知识“月月清”。
(4)、老、中、青三结合,采取抓学习、帮业务、压担子、多听课、多教研等办法解决教师业务不精、理念不新、教法陈旧,课改不力的问题。
2、课堂教学改革目标
(1)、每节课教师授课不超过20分钟。学生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
(2)、课堂教学过程,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适时点拨为基本模式,学生能全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过程,学生课堂参与率达到100%,提问率85%。培养良好的合作自主学习习惯。中高年级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基本流程为:出示尝试练习—分组练习—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揭示规律—拓展练习—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数学教研组
第二篇:新庄小学小学课改工作总结(精选)
课改工作总结
河西乡新庄小学 2013年1月10日
新庄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落实、突出两项课改举措。
1、全力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靠实过程指导,全面有效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小单位的学习组织,如果分工明确,管理有效,会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在开学初,要求各班科学分组,合理评价,并且制定了评价细则,对于优秀小组、组员和组长每周一评选,每半学期一奖励。通过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课外的方面的表现和学习积极性,为教师管理学生理清了思路,提供了方法。
2、积极引入导学案环节,注重过程实施,提高举措实效。上级的指导安排下,在教学环节中加入了导学案环节,给学生提前布置任务,可为教学提供学情参考、节省课堂时间。我校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下午的课余时间为学生布置当天自学任务,并将此活动加入业务考核的范围,确保导学案环节及时开展,有效开展,增强课改效果。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及时确定教研组长。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更重要的是,我校教师都积极落实上级课改计划,在不断改进各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导学案环节的落实和应用,通过科学的运用新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狠抓常规,注重实际教学效率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第三篇:数学科课改实验工作总结
数学科课改实验工作总结
一年来,围绕我区课改实验工作提出的“四项工作任务”、“四条工作思路”、“八条主要措施”的总体工作部署,结合数学科工作的特点,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我区的数学课改实验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数学科课改实验工作的情况小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教师培训,更新观念,是确保课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改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工作中始终把师资培训与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同时将课改的有关内容纳入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
l、岗前培训。
2、组织数学科学科带头人、部分校长前往北京“育名小学”进行跟班培训,学习课改先进经验,有利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和辐射作用。
3、边实践、边学习:充分发挥课改中心组骨干教师排头兵的作用,收集、整理、汇编,新教材数学
五、逐步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反思提高,有助于实现课改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和方法。
新课标在关于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在构建体现新课标思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教师全面提高的评价体系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1、评价内容多项:根据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项评价(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泱问题、情感与态度),每项的内容又具体化为三个细目(见数学学习评价表),同时在细目下面又留出两栏,以利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行个人加减(允许补充栏目)。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成长记录袋”,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收集反映进步的材料:最满意的作业、最得意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解决问题、阅读数学读物等)
2、评价主体多元: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在以发展和提高为主要目标的评价中,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者。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学生自评、组评、教师评,他评和自评相结合,使评价成为自我分析、判断、调节、完善的发展过程。
3、评价标准多层:根据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认可他们达到的不同水平、发展的不同状态,采用星级评定,分别对应的分值是:五星90~100分、四星80~89分、三星70~79分、二星60~69分、一星59分以下。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可设计相应的弹性目标,分层达标,让每个学生实现差异发展。
六、重视过程记载、经验的梳理和小结。
只有不断总结交流,才能提升课改的水平和层次,形成一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局面。
1、倡导教师加强课改实验过程的记载,随时记下课改进程中的成功与不足,具体有“教学追记”、“教学反思”、“教学建议”、“评价访谈”、“学生成长袋设计”等。发挥区《课改快讯》短、乎、快的特点,鼓励老师撰写短小精悍的短文投稿(快讯》,经验共分享,疑义相与析。一年来,老师撰写的论文、案例、反思分别在区、市汇编和《试教通讯》、《课改快讯》上发表。
2、近一年来,数学科共收到教案、论文、案例分析共九十多篇。其中,32籍教案汇编成《区课改实验论文集(数学科典型案例)》;论文14篇、案例12篇收入研讨会的汇编;关于评价改革的初步设想的3篇论文也收入区《课改实验论
文集·1·(课程评价方案论文)》。其中,滨北小学毛燕呜老师撰写的《立足发展,关注过程,突出主体》一文还刊登在人教版《试教通讯》上(XX年1; 2期);故宫小学的陈静纯老师撰写的《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一文在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交流;多篇论文和教例收入市汇编。
六、问题与思考。
l、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给培训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2、如何实现课堂上两个转变还未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措施。
3、课堂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有待完善。
课程改革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虽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有待于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第四篇:小学课改计划
学校课改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基础教育和课改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为中心,以优化的工作管理、科学的评价与监控为保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细致、扎实的做好课改工作。
二、工作重点:
1、强化常规管理(1)、开展学习活动
把不断学习课改理论作为课改的必修课题,加强对学科标准的内化,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教师坚持做到“五多”,即:多学习,多思考,多探讨,多研究,多实践,成为“学习型教师”。(2)、探索备课方法
⑴ 备课标、教材。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读教材,了解学科、年级段、单元教材特点,了解编者意图,深入理解课文、例题、课后习题的安排目的、要求,多角度挖掘教材。以教材为依托,广泛搜集资料,重视生活中蕴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选择、开发、重组。⑵ 备学生。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措施,因材施教。
⑶ 备师生的双边活动。重点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教师活动重点是层次的安排和问题的设计,选择鲜活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方式,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⑷ 备教学设计。备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材、相关媒体等教育资源的作用。⑸ 教案书写要清晰,格式要规范。
⑹ 教学过程安排要合理,层次清楚,重点体现教师导的过程和学生活动的过程,注重体现开放性。
⑺ 精心设计问题、导语、过渡语、结束语、总结语等,问题设计要有思考性,导语有启发性,过渡语有点拨性,结束语有回味性,总结语有概括性。研究问题的设计,注意问题的指向性、启发性、实用性,问题要有问有导,有问有答,提高问题的思考价值。⑻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⑼ 板书设计紧扣三个“点”,即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体现特点;力求三个“精”,即内容精当,文字精炼,设计精巧。
⑽ 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作业要适量,做到形式多样化,提倡分层次留作业。
⑾ 重视课后小结。对一节课从课前设计、课中实施到课后反馈,进行整体思考,将教学中的亮点、疑点、经验教训及对今后教学的借鉴意义及时记录下来。
(3)、优化课堂教学
⑴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⑵ 研究学生活动的设计。探索个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运用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⑶ 教学方法的选择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参与,又利用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特别是老师要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发言,因势利导,因学定教。
⑷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活起来。要注意面向全体,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空间。学校评课主要看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表现得机会,个性的彰显。
⑸ 培养学生会听、会质疑、会表述、会交流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着协调者、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动”而不乱,“动”中有序。(4)、开展教研活动
⑴ 强化教研组职能,加强组内常规管理。教研活动做到“三定”、“一化”、“四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发言人;“一化”即:教研活动经常化;“四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安排活动,统一上交各项材料,统一完成学校计划中的各项教学任务,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⑵ 以问题`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以教学的“空白点,薄弱点,重难点”为教研的突破口,主体参与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加强交流,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促进学习型教研组的形成。做到:“全”,即全体参与,全面把握;“实”,即时间落实、问题落实。⑶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观看空中课堂,课改录像课等。⑷ 开展教研组活动。
2、开展教学研究
(1)、开展课题研究
本着研究的态度,以科研的精神来对待课改,做到“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所感悟”。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教学观,师生观,课程观,教材观。钻研业务拓展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试验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教科研工作力度,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课表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平等、互信、合作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同时建立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整体学术水平,支撑试验工作健康发展。(2)、促进教师发展
⑴ 发挥教研组的辐射作用,引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化发展,做到全体教师抓过关,青年教师上水平,鼓干教师出特色。
⑵ 发挥骨干教师的先导作用。组织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骨干教师做教材分析,交流典型课例和课改体会,探索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带领全体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课堂教序模式,同时采取拜师结队、互帮互学等形式鞭策青年教师不断上进、骨干教师再上台阶。
(3)、加强小组的合作研究。使学生在互动状态下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4)、注重教学反思
⑴ 增强质疑意识,立足行动研究,教师以研究着的身份投入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研究,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在研究中教学,实现“教研相长”。
⑵ 在实践中反思。教师示范课后,结合示范课教师自评、成员他评,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随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论文和课例的评比。(5)、探索评价方法
加强赏识教育,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对待学困生,要多帮助,多发现,多表扬,多暗示,用教师高尚的教学艺术和真挚的关爱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做大教授,更不能做大法官,要把自己作为与学生同步学习的一员。当学生走歪了,教师要适当指点,学生精彩了,教师要学会欣赏。3 强化质量监督
(1)、加强日常监督。严格遵守教学常规要求,做到教学“六认真”,即: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认真组织单元考核、认真学习信息化技术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认真地批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练习和帮教。注重培优补查工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实现单元过关。开展月月都是“教学质量月”活动,向日常教学要质量。认真及时地做好单元、期中、期末检测与分析,重视学困生的辅导。(3)、重视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认真听、细思考、多动脑的听讲习惯、回答问题习惯、预习复习习惯、自学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审题坚持习惯、认真书写习惯、及时改错习惯等。(4)、重视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校教师在上级领导下,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努力搞好课改。
第五篇:小学课改计划
学校课改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基础教育和课改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为中心,以优化的工作管理、科学的评价与监控为保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细致、扎实的做好课改工作。
二、工作重点:
1、强化常规管理
(1)、开展学习活动
把不断学习课改理论作为课改的必修课题,加强对学科标准的内化,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教师坚持做到“五多”,即:多学习,多思考,多探讨,多研究,多实践,成为“学习型教师”。
(2)、探索备课方法
⑴ 备课标、教材。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读教材,了解学科、年级段、单元教材特点,了解编者意图,深入理解课文、例题、课后习题的安排目的、要求,多角度挖掘教材。以教材为依托,广泛搜集资料,重视生活中蕴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选择、开发、重组。
⑵ 备学生。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措施,因材施教。
⑶ 备师生的双边活动。重点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教师活动重点是层次的安排和问题的设计,选择鲜活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方式,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⑷ 备教学设计。备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
师、学生、教材、相关媒体等教育资源的作用。
⑸ 教案书写要清晰,格式要规范。
⑹ 教学过程安排要合理,层次清楚,重点体现教师导的过程和学生活动的过程,注重体现开放性。
⑺ 精心设计问题、导语、过渡语、结束语、总结语等,问题设计要有思考性,导语有启发性,过渡语有点拨性,结束语有回味性,总结语有概括性。研究问题的设计,注意问题的指向性、启发性、实用性,问题要有问有导,有问有答,提高问题的思考价值。
⑻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⑼ 板书设计紧扣三个“点”,即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体现特点;力求三个“精”,即内容精当,文字精炼,设计精巧。
⑽ 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作业要适量,做到形式多样化,提倡分层次留作业。
⑾ 重视课后小结。对一节课从课前设计、课中实施到课后反馈,进行整体思考,将教学中的亮点、疑点、经验教训及对今后教学的借鉴意义及时记录下来。
(3)、优化课堂教学
⑴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⑵ 研究学生活动的设计。探索个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运用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⑶ 教学方法的选择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参与,又利用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特别是老师要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发言,因势利导,因学定教。
⑷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活起来。要注意面向全体,给学生留出独立思
考的时间,空间。学校评课主要看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表现得机会,个性的彰显。
⑸ 培养学生会听、会质疑、会表述、会交流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着协调者、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动”而不乱,“动”中有序。
(4)、开展教研活动
⑴ 强化教研组职能,加强组内常规管理。教研活动做到“三定”、“一化”、“四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发言人;“一化”即:教研活动经常化;“四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安排活动,统一上交各项材料,统一完成学校计划中的各项教学任务,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⑵ 以问题`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以教学的“空白点,薄弱点,重难点”为教研的突破口,主体参与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加强交流,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促进学习型教研组的形成。做到:“全”,即全体参与,全面把握;“实”,即时间落实、问题落实。
⑶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观看空中课堂,课改录像课等。
⑷ 开展教研组活动。
2、开展教学研究
(1)、开展课题研究
本着研究的态度,以科研的精神来对待课改,做到“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所感悟”。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教学观,师生观,课程观,教材观。钻研业务拓展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试验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教科研工作力度,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课表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平等、互信、合作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同时建立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整体学术水
平,支撑试验工作健康发展。
(2)、促进教师发展
⑴ 发挥教研组的辐射作用,引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化发展,做到全体教师抓过关,青年教师上水平,鼓干教师出特色。
⑵ 发挥骨干教师的先导作用。组织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骨干教师做教材分析,交流典型课例和课改体会,探索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带领全体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课堂教序模式,同时采取拜师结队、互帮互学等形式鞭策青年教师不断上进、骨干教师再上台阶。
(3)、加强小组的合作研究。使学生在互动状态下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
(4)、注重教学反思
⑴ 增强质疑意识,立足行动研究,教师以研究着的身份投入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研究,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在研究中教学,实现“教研相长”。
⑵ 在实践中反思。教师示范课后,结合示范课教师自评、成员他评,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随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论文和课例的评比。
(5)、探索评价方法
加强赏识教育,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对待学困生,要多帮助,多发现,多表扬,多暗示,用教师高尚的教学艺术和真挚的关爱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做大教授,更不能做大法官,要把自己作为与学生同步学习的一员。当学生走歪了,教师要适当指点,学生精彩了,教师要学会欣赏。强化质量监督
(1)、加强日常监督。严格遵守教学常规要求,做到教学“六认真”,即: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认真组织单元考核、认真学习信息化
技术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认真地批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练习和帮教。注重培优补查工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实现单元过关。开展月月都是“教学质量月”活动,向日常教学要质量。认真及时地做好单元、期中、期末检测与分析,重视学困生的辅导。
(3)、重视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认真听、细思考、多动脑的听讲习惯、回答问题习惯、预习复习习惯、自学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审题坚持习惯、认真书写习惯、及时改错习惯等。
(4)、重视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校教师在上级领导下,坚持“以生为
本”的理念,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努力搞好课改。